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國有三不祥范文

國有三不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有三不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國有三不祥范文

晏子,名嬰,字平仲,春秋末期齊國夷維(今山東高密)人,生年無可考,卒于公元前500年。歷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從政期間,敢于直言勸諫,糾正國君錯誤;關(guān)心百姓疾苦,重視民眾的力量;崇尚節(jié)儉,戒驕奢逸。其品行節(jié)操甚高,孔子愿以兄事之,司馬遷愿為之執(zhí)鞭。

《晏子春秋》的主要內(nèi)容是諫君主和答君主問,全書共八篇二百一十五章。作者不是晏嬰本人,這從某些篇章寫到晏嬰死后的事情便可判斷出來,如“景公游于?,聞晏子死,公乘侈輿服繁駔驅(qū)之”,“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尸上而哭之,涕沾襟。”《晏子春秋》是后人采綴晏嬰言行而成,所記的事情不可全當(dāng)作信史看待,但多數(shù)作品還是有一定根據(jù)的,一則則故事使晏嬰的形象浮現(xiàn)出來,也反映出了他的政治思想。

1.重民愛民

春秋時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諸侯紛紛爭霸,社會處于激烈的動蕩和變革之中,再加上生產(chǎn)工具的改進,生產(chǎn)力的提高,人民的力量越來越被統(tǒng)治者所重視。晏嬰作為一個卓越的政治家,也意識到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晏子春秋》中晏嬰的言論經(jīng)常是與民有關(guān)的,如“君國者,不樂民之哀?!?“亂紀(jì)失民,危道也?!?“能愛邦內(nèi)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 “薄于身而厚于民,約于身而廣于世?!钡?,大部分都是進諫國君的,希望國君可以重民愛民,以民為本。晏嬰自身也是這樣做的?!蛾套哟呵铩分杏涊d到“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fā)粟于民,三請不見許。公命柏遽巡國,致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連下了十七天的大雨,肯定會毀壞很多房屋,會有很多百姓忍饑挨餓,而景公卻只顧飲酒作樂,還命人巡視全國,尋找能歌善舞之人,晏嬰在多次請求賑濟百姓無果后,便把自己封邑祿田所得的糧食分給了災(zāi)民。身為齊國大臣,向國君匯報災(zāi)情,請求賑濟百姓是分內(nèi)之事,可晏嬰不僅做到了這些,他能犧牲掉自己的利益來周濟災(zāi)民,其關(guān)心百姓疾苦的拳拳之情可見一斑。

晏嬰生為貴胄(其父晏弱做過齊頃公、靈公二朝的大夫),又是齊國的重臣,我們無法否認,他能如此惜民愛民是因為知道民心向背影響到國家能否長治久安,政權(quán)能否穩(wěn)定,他的目的還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者的利益的。但是他能把人民記掛在心里,關(guān)心百姓,體恤民情,還是讓人心生敬意。

2.以禮治國

禮源于原始社會宗教祭祀儀式,后逐漸演化成社會性的禮儀。西周時周公旦制禮作樂,維護統(tǒng)治者的等級制度,區(qū)分尊卑貴賤,至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政治權(quán)力下移,原有的禮樂制度也遭到了破壞,社會秩序處于不穩(wěn)定中。晏嬰從政時,齊國已有衰敗之相,齊靈公死后,大夫崔杼擁立莊公繼位,莊公在位六年,又被崔杼所弒殺,后崔杼又立景公繼位。景公時,大夫田氏又與國君爭奪民心,宗族勢力日益強大,可齊景公卻不制止他。面對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晏嬰想要用禮來治世,建立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秩序,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國家。

晏嬰多次強調(diào)禮的重要作用,如 “夫禮者,民之紀(jì),紀(jì)亂則民失.亂紀(jì)失民,危道也。”“禮者,所以御民也。轡者,所以御馬也。無禮而能治國家者,嬰未之聞也?!眹且粋€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擁有很大的權(quán)力。“上之所好,下必從之”,國君如果講禮儀,群臣也會跟著講禮儀;國君以禮來治理國家政事,百姓也會恭敬有禮。因此,晏嬰經(jīng)常勸諫國君要講禮儀。景公在位時與大臣們飲酒,喝到暢快的時候說道:“今日愿與諸大夫為樂飲,請無為禮?!标虌胫G道:“君之言過矣。群臣固欲君之無禮也。力多足以勝其長,勇多足以弒其君,而禮不使也。禽獸以力為政,??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禮,則是禽獸也。群臣以力為政,??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將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故《詩》曰:‘人而無禮,胡不遄死?!Y不可無也?!本肮珱]有聽從。過了一會兒,景公出去,晏嬰沒有起身相送,景公回來,晏嬰也不起立相迎,舉杯祝酒時,晏嬰先于景公飲了酒。景公發(fā)怒,晏嬰離開座席,叩頭到地說道:“嬰敢與君言忘之乎?臣以致無禮之實也。君若欲無禮,此是已?!本肮犃T,便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有一次,景公舉行大射,晏嬰按射禮的規(guī)定侍奉景公,景公卻說:“選射之禮,寡人厭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與之圖國?!标虌牖卮鸬溃骸熬訜o禮,是庶人也。庶人無禮,是禽獸也。夫臣勇多則弒其君,子力多則弒其長,然而不敢者,維禮之謂也。禮者,所以御民也。轡者,所以御馬也。

3.親賢遠佞

晏嬰在政治上還主張任用賢才,遠離佞臣。景公向他詢問賢君治理國家的方法時,他便回答道:“舉賢以臨國,官能以敕民,則其道也。舉賢官能,則民與君矣。”而佞臣就如同社廟里的老鼠,“內(nèi)則蔽善惡于君上,外則賣權(quán)重于百姓,不誅之則為亂,誅之則為人主所案據(jù),腹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p>

齊景公親近善進讒言和巧言諂媚的人,賞賜無功之人,懲罰沒有罪過的人,晏嬰進諫,說聽聞賢君是仰慕圣人的德行而且信奉他們的教誨,不是聽信善進讒言和巧言諂媚之人來實行懲罰和賞賜。接著說明景公的行為導(dǎo)致的情況是“內(nèi)寵之妾迫奪于國,外寵之臣矯奪于鄙,執(zhí)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約病,而奸驅(qū)尤佚,隱情奄惡,蔽諂其上?!弊詈笳劦焦糯咳说膽B(tài)度是,如果國君可親近,他們就進身,國君不可親近,他們就隱退。很顯然景公屬于后一種,晏嬰便請求去職。景公命人追趕晏嬰,順從了他的教誨。景公有一次出外打獵,上山看見了老虎,走到草澤又看見了蛇?;貋砗缶驮儐栮虌脒@是否是不吉祥的征兆。晏嬰回答說:“國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p>

4.反對不義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