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旅游推廣論文:鹽文化旅游推廣路徑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推廣論文:鹽文化旅游推廣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旅游推廣論文:鹽文化旅游推廣路徑研究

本文作者:陳卓威、王康力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目前,鹽文化旅游在全國范圍內已初具規(guī)模,以四川的鹽文化旅游為例,大英縣的“中國死?!弊鳛辂}文化體驗型旅游產品,依托景區(qū)自身和旅行社推廣,以“漂浮、洗浴、健身、娛樂”等概念每年吸引著數(shù)以萬計的游客。而自貢則主打鹽業(yè)古建筑、古街、古鎮(zhèn),井鹽生產的現(xiàn)場和遺址和自貢牛王會以及自貢鹽幫菜等觀光型旅游產品,在全國范圍內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是,鹽文化旅游由于過分依靠傳統(tǒng)媒介、旅行社等復合推廣模式的限制,鹽文化旅游并沒有得到與其文化內涵深度相應的市場回報,其消費者主體大多是來自旅游目的地附近周邊的游客,跨省、跨區(qū)域和跨國的消費群體還需要培養(yǎng),究其旅游推廣營銷模式的局限性大大限制了鹽文化旅游的發(fā)展。

微傳播——互動性傳播時代的新圖景

媒介即信息。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普及以及移動終端的迅猛發(fā)展,人類已告別了印刷時代而進入了去中心化、信息碎片化、傳播內容微小化、傳播渠道多樣化、傳播影響裂變化的微傳播Web3.0時代。微傳播是向特定用戶進行一對一信息傳播的方式,是受眾明確、需求清晰、有較強針對性的精確傳播形式。與大眾傳播相比較,其傳播內容更精確,傳播對象更精準,傳播渠道更精細,其本質其實是以數(shù)字技術為基礎的人性化傳播。通過微傳播,信息可在短期內呈現(xiàn)“核裂變”式增長,具有明顯的病毒式傳播特征,體現(xiàn)著一種口碑的力量。微傳播可以將不同渠道的零碎信息點連接成有意義的線與面,通過對碎片有機的拼接,把無限的內容進行縫合,擴展成為一個新的圖景。微傳播“超文本敘事特點”已經完全打破了傳統(tǒng)傳播模式的線性序列,建立了非線性擴撒式的傳播模式。

與傳統(tǒng)傳播模式不同,微傳播是建構在超文本、超鏈接之上、以受眾為中心的全新傳播范式。在20世紀70年代,麥庫姆斯曾經提出“議程設置”理論。他認為媒介具有一種形成社會“議事日程”的功能,傳播媒介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顯著性”的方式,影響公眾對社會的認知[4]。在微傳播語境下,議程設置理論又有了新的發(fā)展。由于傳播者的主導地位逐漸消減和去中心化,把關人的概念逐漸淡化,有著強烈表現(xiàn)自我、喚起對話和社會歸屬欲求的受眾以其在微傳播中無可替代的自媒體傳播效果而日益地位彰顯。公眾設置的議程在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現(xiàn)實中引起強烈的共鳴和反響,從而影響媒介議程的設置。傳播不再是單向度、無反饋的模式,而是公眾議程與媒介議程互相影響、互相借鑒,從而進一步消除傳受兩者的隔閡,達到傳受雙方議程設置的趨同,從而達到傳播效果的最大優(yōu)化。

微傳播不同于過去只基于虛擬社區(qū)以及圈子的網(wǎng)絡傳播,受眾不會因為日復一日的沉浸于網(wǎng)絡所提供虛幻世界中不能自拔而被其所“麻醉”,成為日本學家中野所擔心的“容器人”。微傳播模式通過移動網(wǎng)絡以及移動便攜設備實現(xiàn)了線上與線下、網(wǎng)絡與現(xiàn)實的有機結合,賦予了互動傳播新的意義,重新構建了網(wǎng)絡的互動模式,一定程度上糾正了人們對網(wǎng)路互動觀念上的誤區(qū)。微傳播是對虛擬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邊界的瓦解與重構,也是實現(xiàn)文化推廣的人性化渠道。

在微傳播領域中,文化的重構、整合與再生能力進一步加強。鹽文化旅游推廣作為文化傳播的一部分具有著儀式傳播的典型特征。通過對空間以及時間維度的無限性延展再現(xiàn)、共享理念;通過在微傳播語境中對共同信念的理解和情感實現(xiàn)文化傳播推廣的廣度和深度。微傳播使得文化旅游推廣的視野得到拓展,營造了一個開放、自由、互動、共享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大大激發(fā)了文化旅游推廣的主體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塑造出文化推廣自我超越、個性張揚、不拘一格的現(xiàn)代意識。同時,微傳播的分眾化渠道增強了文化的再造和衍生能力,加速了嶄新文化形態(tài)的生成。因此,將鹽文化推廣的概念置之于微傳播語境下探討具有較高的科研究性和科學性,也是對未來文化旅游推廣模式的更新做出先驅式的思考。

微傳播時代的鹽文化旅游推廣

(一)“微內容”——凸顯鹽文化旅游的內在張力與價值

所謂“微內容”(microcontent)主要是相對于我們在傳統(tǒng)媒介中所熟悉的各種大制作、重要內容(macrocontent)而言的。學者Cmswiki認為微內容是“最小的獨立的內容數(shù)據(jù),如一個簡單鏈接的一篇網(wǎng)志,一張圖片、音頻、視頻,一個關于作者、標題的元數(shù)據(jù),E-mail的主題,RSS內容列表等?!盵5]面向需求各有不同的受眾個體,語言精練化、可讀性強、沖擊力大、散播面廣是導致人們毅然擯棄傳統(tǒng)媒體冗長的信息而選擇微內容的決定性因素。隨著高度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信息全面爆炸,受眾很難從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輕易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而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類逐漸進入碎片化社會,連續(xù)整塊的時間被打碎,潛心閱讀的幾率大大降低。媒介內容生產以及營銷結構的單一化為宣傳推廣的實現(xiàn)設置了從資本聚合到品牌建設的障礙。在此語境下,傳統(tǒng)的鹽文化旅游推廣模式的傳播效果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微傳播將我們帶入到一個以傳播“內容為王”的時代。受眾可以更多、更快和更方便地根據(jù)信息內容傳播的需要來選擇和決定使用什么樣的高效傳播媒介,信息內容的生產進一步與信息傳播的媒介載體適度分離,媒介載體的選擇性使用將完全服務和服從于信息的內容。這樣,高效的傳播媒介能夠使信息在最大范圍內得到交換和共享,減少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衰減,提高信息傳播的整體效果,從而達到信息優(yōu)化傳播的最終目的。因此,鹽文化旅游應重視“微內容”的傳播,大幅度摒棄以往傳統(tǒng)模式耗費人力、財力、物力的宣傳策略,將鹽文化的核心內涵加以簡短生動的概括,用一段話、一系列圖片、一個視頻等形式微小卻又飽含深刻含義與動人情懷的“微內容”展示與消費者,力求在第一時間吸引消費者眼球。以微小的內容而深厚的內涵體現(xiàn)鹽文化旅游的張力與價值。

(二)鹽文化旅游的“微渠道”分眾化傳播

基于Web3.0信息時代的鹽文化旅游應采用全媒體推廣策略,在運用傳統(tǒng)媒體加以輔助宣傳做深度報道之余,著重利用以移動網(wǎng)絡技術為基礎的電子信息平臺,以多種微傳播渠道進行浸潤式宣傳,以達到理想的推廣效果。筆者認為有以下三種渠道:

1.利用微博打造多元化互動宣傳平臺

微博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傳播方式,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最大范圍內民意收集的渠道。在這個平臺上,只要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基本要求,任何人確實能夠實現(xiàn)平等表達意見的權利。所以近年來的政治事件、社會熱點以及其他所有具有公共性的話題,一旦在微博上,很快能夠吸引社會廣泛參與討論[6]。140字的簡短文本加以圖片、超鏈接的全時化傳播大大縮小了企業(yè)與消費者的距離。通過建立一系列跟鹽文化旅游有關的官方微博,時時鹽文化旅游的最新動態(tài),宣傳先進的鹽文化旅游觀念,并與網(wǎng)民進行時時互動。通過微博轉發(fā)抽獎、鹽文化歷史有獎競猜等方式拉近傳者與受眾的距離。在官方微博中設立答疑區(qū),建立傳受雙方平等的溝通互動渠道,使得消費者的困惑與疑問可以在第一時間得以完美解決。將各種以“鹽文化”為主題的官方微博作為鹽文化旅游推廣的聚氣平臺,打破時空的限制,形成“一對多”的傳播格局,讓微博充分發(fā)揮其人際傳播、群體傳播以及大眾傳播三位一體的傳播功能,使“鹽文化旅游”的推廣出現(xiàn)信息傳播的接力效應,通過粉絲的評論轉發(fā),實現(xiàn)短期內核裂變式的推廣效果,通過口碑的力量迅速提升鹽文化旅游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利用微電影進行旅游形象宣傳

微電影的低門檻和草根互動性符合碎片化經濟時代人們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動體驗交流的感性訴求,又稱為信息技術革命下的Web3.0。微電影的全部內容不僅僅局限于產品的信息本身,更與人們的審美追求息息相關,將電影藝術回歸大眾,成為豐富廣告形式、開拓網(wǎng)絡廣告資源的重要戰(zhàn)略,也逐漸成為樹立品牌文化和個性的重要手段。鑒于此,鹽文化主題旅游應通過微電影的方式將其文化內涵全方位、立體化的展現(xiàn)出來,可將鹽商會館、鹽街古鎮(zhèn)、鹽幫菜、鹽的傳說等打造成系列微電影,每個微電影講述不同故事,通過系列微電影全面展示鹽文化的歷史內涵和人文魅力,塑造鹽文化主題旅游的品牌形象;通過巧設懸念、制造幽默、渲染情感讓系列微電影充滿生氣與活力,在第一時間內獲得消費者的認同與好感,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引起情感共鳴,增強與消費者的情感聯(lián)系,使得鹽文化旅游深入人心;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讓鹽文化系列微電影廣泛傳播,獲取消費者的品牌認同,通過他們自身的轉發(fā)與分享,吸引受眾主動多次觀看,達到持續(xù)傳播和強化品牌沖擊力的效果。

3.利用微信作為鹽文化旅游推廣的另類個性展示窗口

2012年2月,美國KPCB風險投資公司合伙人約翰•杜爾(JohnDoerr)首次提出了“SoLoMo”概念(social、Local&Mobile)。他認為未來信息行業(yè)是基于消費者時時位置定位而傳播信息的天下,受眾在真實生活中所產生的位移,通過移動網(wǎng)絡而反向服務于生活本身。而“社交本地化移動”產品也是未來信息產品發(fā)展的趨勢。自騰訊2011年初推出微信以來,此軟件就以其移動便捷性以及使用方式多元性迅速席卷整個中國。截止到2012年9月17日,微信的注冊用戶已超過兩億,成為眼下最時髦的信息傳播方式。微信作為最具代表性的SoLoMo產品已經逐漸被商家重視并加以運用,目前,眾多明星已開始通過微信公眾賬號與粉絲進行隨時隨地的交流。而旅游宣傳在此領域仍鮮有人問津。因此,鹽文化旅游推廣應爭做信息時代的弄潮兒,開通鹽文化旅游的微信官方賬號,利用微信可以隨時、隨地流動傳播信息的特點,通過語音、文字、圖片等賦有人性化的傳播方式與消費者建立全時化聯(lián)系,通過語聊重現(xiàn)“面對面”的人際傳播情境,進一步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讓鹽文化主題旅游打出溫暖牌,不僅作為旅游項目而存在,更是具有人情味和人文關懷的勝地,增強消費者對鹽文化旅游的品牌忠誠度。

結語

早在1997年,尼可洛龐帝就曾預言到當今的世界是一個數(shù)字化生存的世界。微傳播時代的到來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息息相關。電子媒介的繁榮讓人們告別過去單純依靠傳統(tǒng)媒體單方面“接受”信息而不“選擇”信息的歷史。網(wǎng)路讓偌大的世界縮小成為一個“地球村”,人們足不出戶而各類信息觸手可及。一方面,信息裂變式的增長使得人們每日被海量的消息包圍,然而信息質量的參差不齊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導致的受眾生活碎片化讓消費者無暇花費較長的時間獲知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網(wǎng)絡信息的海量蔓延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不同于傳統(tǒng)媒體單向傳播信息的時代,消費者不再作為單向度的人被動的接受媒介的議程,而是對信息的把關和傳遞有了自己更深的思考,并且可對已知的信息在基于網(wǎng)絡而形成的新型公共領域里進行互動式交流與傳播。

在Web3.0時代到來的當下,鹽文化旅游改變推廣理念和策略、與時俱進,摒棄以往單純依賴基于旅行社和傳統(tǒng)宣傳渠道的單向宣傳方式已勢在必行,轉而采用個性化、智能化,尊重用戶體驗和感官,具有極強的數(shù)據(jù)整合分析能力、能夠適用于多種終端平臺的微傳播推廣模式指日可待。因此,如何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眼球,制造賦有吸引力、影響力以及傳播價值的信息便成了當務之急。鹽文化的旅游推廣只有在將此問題思考透徹的基礎上,順應新媒體時代的潮流,采用新型宣傳策略方可在旅游推廣的戰(zhàn)爭中贏得屬于自己的天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