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美學教育下的幼兒教育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學教育下的幼兒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美學教育下的幼兒教育論文

一、研究者也從課程美學的相關文獻中獲得了許多啟發(fā)

對美感經(jīng)驗著墨最多的杜威(John Dewey),不僅著重于探究師生間教學互動過程中所蘊含的美感體驗,也主張課程應透過完整經(jīng)驗,使經(jīng)驗的主體能專注于經(jīng)驗的過程中,使個體內在理性與感性達到融合的狀態(tài),同時在經(jīng)驗過后能獲得完滿自足的美的感受。這里的經(jīng)驗主體不僅指涉教師,最主要的是幼兒。教學是教師與幼兒共同完成的一件“作品”,教師與幼兒既是“做”,也是“受”的對象。換句話說,杜威的經(jīng)驗觀不只是重視課程經(jīng)驗要能引發(fā)個體內在完滿的感受,同時也重視經(jīng)驗過程中,相關人、事、物間的統(tǒng)一性與協(xié)調性 。

“想象力”和“藝術”對人們的啟發(fā),希望透過美育可以使個體破除習以為常的態(tài)度,產(chǎn)生不同的視野進而豐富生命經(jīng)驗,還希望能改革過度理性化的教學與課程,讓學校重視美育的影響,最后希望藉由美育來改變社會,打造一個和諧共榮、自由民主的社群。將藝術中有關鑒賞與批評的觀點應用于課程當中,研究者認為他在《啟蒙之眼》中指出人類具有認識世界的多種表征形式,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舞蹈家或是作家等,皆有與世界有關的重要事物要訴說,對于肯定多元認知與意義的詮釋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

多元的美學觀點,除了有助于研究者重新省思自身的教學模式與過于制式化的課程經(jīng)驗外,如何將課程經(jīng)驗“藝術化”也包括了理解幼兒對于經(jīng)驗的感受,以及本身對于課程互動過程中各種條件因素的敏銳性,教師不單只是如研究者所述無意識的教書匠,而應是具有個人意識的藝術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幼兒透過教育的過程,擺脫社會意識與主流價值的操控,使自身得以自由地存在,這才是研究者最終所關心的問題:如何使幼兒得以展現(xiàn)其主體自由的意志。

二、美學價值就在于它重新審視了課程中幼兒的主體問題

以及對課程意涵的擴大與充實。而隨著美學如何激發(fā)幼兒主體性,并使之得以展現(xiàn)的主張不同,也在課程上形成不同的課程美學派別。就此目的看來,同樣也借助美學做為主體展現(xiàn)的另一種途徑的。傅柯的生存美學思想,是從各種權力論述與社會脈絡中來思考人可以如何存在的問題。如前所述,當幼兒進入到教育體系開始,幼兒本身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社會主流意識與價值的影響,而且經(jīng)由各種評量機制與學校制度的運作,幼兒不自覺地成為規(guī)訓下的主體,就傅柯看來,這其實是論述實踐的結果。過去研究者習慣以“唯有念書才能換取好的未來”這種主流意識來思考課程問題,致使課程成為知識訓練的場所,深究其原因其實也是一種論述實踐的結果。傅柯提出生存美學思想的目的,正是積極尋求身為人的“能動性”。他透過自身對于界限的體驗與超越,不僅展現(xiàn)出人與權力論述抗衡的那一面,也呼應了前述研究者在教學現(xiàn)場中的困境與無奈。更重要的是,他從古代希臘人對性活動的道德反思而發(fā)展出各種具自我意志的節(jié)制風格所獲得的重要啟示,揭示出人作為自身的統(tǒng)治者,對自身的行為實踐所行使的自我決定的能力。換句話說,傅柯的美學觀不在于探究課程中的美感經(jīng)驗,或是探究課程本身蘊涵的藝術性,而是著眼于人的“自由”與“解放”,探討人一方面既能滿足自身的欲望,一方面又能妥適地生存的生存藝術。因此,許多的課程美學觀點雖也是重視幼兒的主體經(jīng)驗,以及探討如何展現(xiàn)主體性之問題。但研究者認為,傅柯的生存美學思想從主體的解構與重構來探究人的“存在“問題,能有助于我們重思課程目的與經(jīng)驗之合理性,也響應了研究者自身所遭遇的教學困境。這也是何以研究者聚焦于探究傅柯生存美學思想的原因所在,為的就是尋求課程的另一種可能性。

美的客觀論始自古代畢氏學派起就奠下了基礎。他們主張”美”乃是內在于事物本身,它們必須合于某種秩序、規(guī)則,才能算是美的事物。而當時,認為宇宙萬物所蘊含的自然法則是一切美的事物之法度。這樣的觀點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與其它學者身上,同樣獲得了支持與延續(xù)。正是認為人為之美必須符合自然法則的這種觀點,使得藝術的目的為透過”模仿”來呈現(xiàn)事物美的屬性;而藝術家的職責則在于為我們呈現(xiàn)出美的原理原則。總的來說,主張美是客觀屬性的論點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說法,且一直持續(xù)至中世紀。

美的客觀性內涵區(qū)分為兩派。一派認為美是物質對象的形式規(guī)律或自然屬性,例如事物的比例、秩序等,尤以建筑或是雕塑最為明顯;另一派是認為美是表現(xiàn)在對象所體現(xiàn)的某種客觀精神上。

舉例來說,透過樂理的教學,我們認識了各種和旋、曲調的規(guī)則;同時經(jīng)由各種樂由的欣賞,我們方能掌握美妙的音樂之原理原則,而這有助于我們在聆聽樂曲時對各種音樂曲目進行審美的判斷。又或者是繪畫的學習,學習者必須掌握某些調色的原則、比例的掌握以及物體位置的安排等,將這些元素加以組合后,才可能成就一幅好的作品。總的而說,美學的客觀論者提供了我們美是具有特定本質與秩序的概念,使“美“不再是不可言喻的抽象名詞,而是仍有其遵循的方式。但這種客觀論的說法卻無法解釋,何以同樣一件事物,對不同的人來說卻具有不同的美的感受。而持反對論點者,則從美的主觀性來說明這一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