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教育

[摘要]古詩文不僅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我國歷史發(fā)展和文化傳承過程當中的重要瑰寶。因此,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還要引進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并將傳統(tǒng)文化教育徹底地融入古詩文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和感悟古詩文的意境和內涵,同時還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古詩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全面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古詩文的學習和賞析。與此同時,還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教學需求對我國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整合,全面構建集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古詩文教學為一體的全新的教學體系。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古詩文魅力和精髓的領會,還能夠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利用傳統(tǒng)文化有效激發(fā)學生古詩文興趣

受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講解古詩文的時候都只是簡單地進行翻譯和講解,并沒有深入地對古詩文進行拓展和延伸。不僅沒有融入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內容,也沒有及時地引進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這就使得學生對于枯燥乏味的古詩文學習產生了嚴重的抵觸和厭倦情緒。在這樣的狀況下,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來開展古詩文教學,不斷地在課堂當中增加一些情感元素和傳統(tǒng)文化元素。例如,在講解《岳陽樓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ppt向學生介紹作者的生平,詳細地對詩文寫作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在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再讓學生分別說一說與岳陽樓有關的事件,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岳陽樓的了解。然后,教師再進一步對文章進行講解和分析,并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傳世名句進行分析,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句,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就能夠更好地體會作者所要傳達的無私奉獻精神和濟世情懷。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身心都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滌蕩,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形成憂國憂民的天下情懷。

二、在古詩文朗讀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tǒng)文化

初中語文課本中的古詩文大多具有格律工整和韻律優(yōu)美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為學生講解文章的大意,還要對其中的名句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作者在文章中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讀出這種情感。例如,在教學《出師表》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講與諸葛亮有關的一些歷史故事,如三顧茅廬、空城計、草船借箭等,再對諸葛亮的生平進行詳細的講解,這樣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諸葛亮這一歷史人物的了解。然后,再讓學生朗讀全文,讓學生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調來表現(xiàn)諸葛亮的赤誠之心。用循循善誘的語氣來朗讀諸葛亮于危難之際提出的治國之策,然后再用逐漸凄涼的語調來讀出諸葛亮對劉備的感激之情,用堅定的語氣讀出諸葛亮對后主的忠心和出師的決心。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諸葛亮忠貞不貳和為報知遇之恩不惜粉身碎骨的愛國情懷,從而達到有效利用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愛國精神的目的。

三、以傳統(tǒng)文化為切入點深入的剖析古詩文

古詩文的創(chuàng)作方式和表達形式與現(xiàn)在的文章有著較大的差異。在歷史不斷的變遷和發(fā)展過程中,人們的語言習慣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教師在進行古詩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必須要以古人的思維習慣來對古詩文進行解讀。教學中,教師要將傳統(tǒng)文化作為古詩文教學的切入點,在學生了解了古代的社會環(huán)境和其他風俗習慣的基礎上,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行古詩文的學習。例如,在教學《關雎》一課的時候,教師要先讓學生了解詩歌所要描述的故事,并快速地掌握詩歌所要傳達的四種感情。首先要對《詩經》進行概括性地講解,讓學生知道詩經中包含了305篇詩歌,根據(jù)不同的內容可以將其分為風、雅、頌,詩歌多是以賦、比、興的手法進行描述的。然后,教師再通過簡單明了的語言,向學生講述觀之所描繪的故事,并讓學生嘗試根據(jù)事件的規(guī)律對其進行分類。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對全文進行學習,要求學生借助注釋來理解重點詞句。在提升古詩文教學成效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從而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構建古詩文與傳統(tǒng)文化結合的教學情境

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傳統(tǒng)文化和古詩文之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構建直觀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當中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通過音像、視頻、圖片所形成的視覺沖擊來調動學生的感情,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內在精髓和中心思想,進而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例如,在教學《觀滄海》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事先收集與滄海有關的圖片或者視頻資料,并將其制作成微課視頻,并對曹操的生平事跡和文章的創(chuàng)作的背景進行簡單的講解,或者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了解的與曹操有關的歷史事件。然后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微課視頻。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滄海壯闊的景象,并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學習《觀滄海》這篇文章。這樣能夠使學生對文章中描寫的滄海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并對曹操的雄心壯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五、聯(lián)系日常生活增加節(jié)日與典籍傳統(tǒng)文化

古詩文常見的素材除了寫人和寫景之外,還有對古代人民日常生活或者傳統(tǒng)節(jié)日進行描寫的作品。時至今日,人們的生活習慣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傳統(tǒng)節(jié)日仍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進行古詩文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充分地聯(lián)系人們的實際生活,有效地引入一些與古詩文主題相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結合不同時間來確定古詩文教學主題,為學生營造濃郁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例如,臨近中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習《水調歌頭》這首詞,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與中秋節(jié)有關的古詩或者文章,也可以讓學生分別談一談中秋賞月和中秋團圓的情景,家鄉(xiāng)過中秋節(jié)的習俗以及感悟。然后,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詞,讓學生結合注釋來翻譯這首詞,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然后教師再對其中傳誦千古的佳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進行賞析,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離愁別緒。在臨近端午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習《離騷》,讓學生結合實際描述一下端午時節(jié)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然后再借助動畫視頻讓學生了解端午的起源。在學生閱讀完全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重點分析“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樣能夠使學生從作者直抒胸臆的語句中了解到作者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這樣不僅能深化學生對傳統(tǒng)節(jié)日和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同時還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的習慣,擁有堅韌的品質。

參考文獻:

[1]顧加飛.基于古詩文教學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路徑[J].新課程(中學),2018(1).

[2]關永紅.探討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J].中華少年,2017(30).[3]賈鵬.淺談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J].課外語文,2017(27).

作者:顧偉球 單位:江蘇江陰市長涇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