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現代教育化的核心范文

現代教育化的核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教育化的核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代教育化的核心

第1篇:現代教育化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信息化教師素質

當今社會是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信息化時代,教育正日益信息化。在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過程中,教育必將面臨一系列根本性的變革,這場變革的順利進行及成功,關鍵在于教師。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教師的信息素質,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科教興國的最迫切行動之一[1]。教師要在信息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熟練掌握獲取和利用信息的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質。

新的時代要求教師具備新的專業(yè)能力素質,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已成為教師專業(y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不斷培養(yǎng)和提高高校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才能適應教育信息化和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要求。

一、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特征

教育技術是指為了促進學習,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是指基于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教育信息傳播理論與實踐,可以說是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或者說是教育中的信息技術。

二、教師在現代化技術下應該具備的素質

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要求教師實施信息化教育。由于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等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具有相應的信息化素質。

三、培養(yǎng)教師信息化素質的策略

1.強化教師的信息意識。

學校要注意培養(yǎng)教師對信息的敏感性、洞察力,增強教師對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斷及吸收利用的敏銳性,養(yǎng)成隨時隨地獲取有用信息的良好習慣[2]。充分利用和加強指導教師平時運用“互聯網”、“校園網”進行教學管理及交流等,如成績管理、信息傳遞、教學BBS、電子備課等,使教師在實踐中增強信息意識,提高對信息檢索、獲取搜集、整理、分析、篩選、加工和應用的能力。

2.設置開放性的教師信息素質培訓機構。

培訓是以教師所任職的學校為基本的培訓單元,培訓目標、內容可以根據受訓教師的工作實際、知識背景、個人需要,以及各學校的實際等方面自主確定,培訓形式、方案靈活多樣,與教師教學、科研活動融為一體,學用結合,可以解決教師教學、科研中急需解決的具體問題,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素質和實踐應用能力[3],有效避免培訓與教學相脫節(jié)的現象,因此能夠充分調動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

3.配置專門的培訓人員。

培訓中心應該包括以下人員:管理人員、教學設計專家、學習心理與教育心理專家、計算機軟件與開發(fā)制作人員、計算機硬件和維護人員、教育信息技術人員、實施各種教育的教師[4]。

4.建設數字化校園網,為教師信息素質培養(yǎng)提供物質保證。

通過校園網,教師可以實現資源共享,進行Web文件瀏覽服務,使網絡資源能支持教師備課、上課使用;實現FTP文件傳輸服務;實現視頻點播服務、郵件收發(fā)服務。校園網的作用不僅僅是這些,像索引服務、流媒體服務、DNS服務,特別今后還要實現遠程教學、視頻直播等,實現全校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現代化,如成績管理系統(tǒng)、學籍管理系統(tǒng)、財務管理系統(tǒng)、后勤管理系統(tǒng)等,更為實現教師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5.構建動態(tài)式教師信息素質評價體系。

為進一步搞好教師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充分調動教師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學校要構建的教師信息素質評價與考核標準應該是動態(tài)的和發(fā)展的,不僅關注教師過去與現實的表現,更關注教師個體的發(fā)展,尊重和理解教師的個體差異,激發(fā)教師的主體精神,旨在促進教師最大限度地發(fā)展。

四、結語

現代化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銳的信息意識、豐富的信息文化常識、嫻熟的信息能力,能熟練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對互聯網上各種信息資源進行獲取、提煉、整合、應用和傳播,自覺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適應新型教育模式,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新特點[5],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質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做一個現代化教學的教師。

參考文獻:

[1]劉萬年,馮曉晴.教育信息化與信息化教育.電化教育研究,2003,126,(10):6-10.

[2]寧艷珍.論教育信息化與教師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9,19,(1):179-180.

[3]江文花.信息化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技術意識的培養(yǎng)[J].現代教育技術,2007,17,(2):88-90.

第2篇:現代教育化的核心范文

信息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整合就是把信息技術融合到化學學科教學中,并把相關知識貫通起來,這就要求教師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因此說教師的信息技術素質是信息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的基礎。信息技術素質不僅僅是信息技術的應用技能,還應包括如何選擇信息能讓和將其融入化學學科的能力。

1.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整合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技術獨有的數據處理、編輯、存儲、播放等功能,已成為課堂教學信息呈現的重要手段。多媒體課件具有處理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頻、視頻、三維動畫的綜合能力,更是集中了幻燈、投影、電影、電視、錄音、錄像、立體模型等教學媒體的優(yōu)點,并且具有人機交互的獨到之處?,F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學媒體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

2.信息技術與學生學習方式的整合

現代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整合將帶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信息資源的豐富性和共享性,使學生學習方式實現了轉變,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元化、主動性的學習方式轉變。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題都是由教師事先安排好的。而在信息技術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題。

3.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師教學方式的整合

如何改變教師以往上課方式,改變傳統(tǒng)教育單調模式,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教學方式改進的新機會,使樂學落到實處。比如,過去對抽象的、難理解的內容,教師要花費很多時間去講解,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就能用形象具體化的手段,讓學生看清楚、聽明白。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進行綜合處理,編制一系列各種教學課件,能充分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激發(fā)學習興趣,真正改變教學的單調模式,使課堂教學活躍起來。如今,部分學校課件制作室、電子閱覽室、數字投影教室、多媒體語言實驗室、多媒體網絡教室等教學設備的投入使用,大大更新了教師教學方式,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4.現代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的整合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不僅是中學化學的基礎,也是引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提高科學素質的基本途徑。計算機多媒體創(chuàng)造了虛擬實驗的空間,用于實驗教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計算機可以展示傳統(tǒng)課堂上無法演示的宏觀的、微觀的、很快或很慢的化學進程:如燃燒、爆炸與緩慢氧化、氯化鈉的空間結構等,這些在常規(guī)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時間、空間和實驗條件限制,難以通過實驗向學生直觀展示,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印象不深。但運用計算機就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進行模擬實驗,靈活地放大或縮小,加快或減慢化學情景,從而將這些化學過程形象、生動的展示給學生,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增強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同時又能使學生加深認識,深化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5.輔助實驗教學,切不可完全替代演示實驗、學生實驗

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優(yōu)點,就在于能夠模擬,可以這樣說,中學化學幾乎所有的演示實驗計算機都能較好模擬出來。正因為如此,許多課件在開發(fā)時,就將演示實驗百分之百的模擬化,表面上其效果是即節(jié)省大量教學時間,又讓學生在音樂、動畫中輕松記憶。這些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方式,但忽略了學生實驗無異抹殺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的潛能得不到充分的開發(fā)。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決不能喧賓奪主,模擬實驗畢竟無法全面體現化學實驗的作用,所以一般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不能完全由計算機取代。

第3篇:現代教育化的核心范文

(一)我國古代哲學教育心理學

儒家思想作為我國古代哲學教育心理學的思想核心,對現代教育心理學仍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將人性的可變性作為教育基礎。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盡管在人性的解釋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但都強調人性是天性與習性的融合,并一致認為后天教育對于人成長的重要性。其次,我國古代哲學教育強調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知情意行??鬃?、孟子對德育與智育發(fā)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強調在教授智慧的同時,注重學生德育、智育發(fā)展,其教育思想體現了現代教育心理學中強調的知情易行理念。

(二)西方古代哲學教育心理學

作為西方古代哲學教育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的教育心理學思想,對我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教育心理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精神與靈魂同時具備植物性、動物性、理性三種特性,而教育的目的則在于增強人的理性,進而表現為智慧,最終節(jié)制植物性與動物性。其次,注重人格的教育與發(fā)展,具體表現為德育、智育、體育的全面發(fā)展。他強調在教學中要遵循自然原則、習慣原則以及啟智原則,并將0~21歲的教育分為四個階段,年齡層次不同,其教育策略也有所側重。柏拉圖則認為人的靈魂可以分為理性、意志與情感三個部分,而在教育的作用下,人的靈魂能夠被感化,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并強調在教育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個性差異,針對不同的個體給予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柏拉圖還將體育訓練與智慧養(yǎng)成置于同等地位,認為在發(fā)展學生智育的同時,應關注學生體能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西方近代哲學教育心理學發(fā)展

西方教育心理學家裴斯泰洛齊認為,人性包括原始性、社會性、道德性三個方面,通過教育,人的原始性能夠得到有效的克制,而道德性則能夠得到進一步發(fā)揚。他認為,在教育活動中要以愛為中心,使學生在愛與關懷中成長、發(fā)展,與此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并強調知、行、意的均衡發(fā)展。他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如園丁與花木,教師要給予學生精心的培養(yǎng),并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行為能夠符合道德規(guī)范。德國心理學家、哲學家赫爾巴特認為,人的心理兼具知情意三種功能,在實施教育活動時,要重點發(fā)展學生的德育,力求達到自由、善意、完美等。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要注重程序發(fā)展,嚴格按照明顯、聯合、系統(tǒng)以及方法流程實施,促進學生的德育發(fā)展。德國教育學家福祿貝爾認為,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對子女的愛能夠促進子女健全人格的發(fā)展。要尊重自由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能夠在大膽的創(chuàng)造與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得到智慧。同時注重團體游戲活動,增強團隊合作意識與集體意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也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除此之外,還要關注學生感覺、知覺發(fā)展,這是學生認識環(huán)境、培養(yǎng)美感的重要途徑。

(四)西方現代科學教育心理學發(fā)展

20世紀初,西方現代科學教育心理學實現了崛起,其不僅摒棄了傳統(tǒng)的哲學教育觀點,而且將心理學建構成為一門獨立的實驗科學。該科學在發(fā)展初期,主要側重于理論方面的研究,20世紀20年代后,基于教育改革的需求以及自然科學發(fā)展的影響,傳統(tǒng)的哲學教育學逐漸走向以心理學為基礎的教育科學,其主要受以下兩種學習理論的影響。1援行為學習論。行為主義最早興起于20世紀初,其強調在進行心理學研究的過程中,必須在自然科學的基礎上遵循實驗取向,加強客觀觀察與測量。在這一理論支持下,心理學家構建了動物學習實驗模型,如桑代克建立的貓開門取食的實驗以及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實驗,得出了學習的定律,包括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這兩個試驗均可成為條件作用。之后行為主義將這兩種動物學理念總結成為完整的理念核心,并作為心理學的理論基礎,應用于學校教學中。1913年《教育心理學》的出版更是成為科學教育心理學發(fā)展的重要標志。2援認知學習論。20世紀60年代,以桑代克動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教育心理學發(fā)展受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蘇聯人造衛(wèi)星的成功發(fā)射使美國對自身的教育進行了一系列反思,認為在行為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美國學校忽略了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知識教學有所欠缺,并認為這是導致美國科學落后的重要因素,自此認知心理學興起,并逐漸替代了行為學習理論,在教育領域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并非是刺激反應聯結,而是處于刺激條件與反應之間,是一個不能夠直接觀察的認知過程。之后,學者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開始以人為受試代替動物行為研究,與行為學習論相比具有更強的說服力。

二、教育心理學的橋梁作用

(一)教育心理學在教育科學化發(fā)展中的應用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國的教育科學化很大程度上與教育現代化、教育西化有著一定的相似性。所謂教育科學化,主要是指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變化以及社會的實際需要,充分借鑒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與科學理論方法,對我國的教育進行改革,繼而達到教學目的的過程。教育科學化涉及到多個層面,其中心理學思想不僅是教育事業(yè)的核心,更是教育心理學發(fā)展的基礎。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要注重對社會的考察,關注教育的內在需求,并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構建科學的學制,對于西方的教育理論及實踐經驗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建立符合我國教育實際的、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制度,促進教育科學化發(fā)展。

(二)心理學理論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限制

與教室情境有所不同,心理實驗室情境的構建很大程度上是受限制的,學生所需要的學習動機更多地是通過教師的鼓勵與引導。參與實驗的對象,其學習是經過簡化的,而事實上教室內學生的學習是多元化的,不同學科所要求的知識技能不同,然而其學習態(tài)度與觀點則是一致的。另外,學習歷程與教學歷程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心理學家的研究力圖通過對個體學習特征的分析構建學習理論,而教師教學則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不僅有既定的教材、教學目標,而且還要安排合理化的教學流程。

(三)學習理論到教學實踐的過渡

盡管心理學教育理論在教學中的直接應用較為困難,然而其對于教學科學化仍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學科的教學設計往往會以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為基礎,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心理特點予以教學,這能夠增強教學效果。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習理論更加傾向于心理與教育科學的銜接,其理論價值更多的是教育心理學層面。因此,要想將教育心理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就必須通過教育實踐探究,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教學活動,完成學習理論到教學實踐的過渡。

三、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方向

(一)研究內容系統(tǒng)化

縱觀當前我國學術界關于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等方面,相對分散,然而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與完善,最終將會走上融合發(fā)展。從理論研究方面來看,我國現代的教育心理學吸收了認知主義、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等理論學說,并對此進行了系統(tǒng)性研究,這對于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與完善有著重要的意義?;诋斍敖逃睦韺W研究由注重學到注重教的轉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因此,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發(fā)展特點與性格特點,重視教學評價與反饋,增強教學效果。

(二)研究取向多元化

基于教育心理學的思想演變與發(fā)展,未來我國的教育心理學將會呈現出多元化的研究取向,首先為建構主義取向,其主要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針對教學內容做出合理化設計,豐富教學模式,這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次為后現代主義取向,強調在對教育心理學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可以實施跨學科、跨文化研究。再次為社會認知取向,指的是充分發(fā)揮教師、班級及學校效能,增強社會認知。另外還包括認知主義取向,強調內隱學習、認知神經科學的形成,這些取向逐漸成為研究的潮流趨勢。

(三)研究目的教育化

第4篇:現代教育化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高中體育;個性化;教育

現代教學課程已經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重視學生的技能培訓以及個性化的發(fā)展,教導學生通過自身的良好教育來塑造個性化人格,為學生能夠在將來快速適應社會打下堅實基礎。我國教育改革的要求體育教學任務除了要保證學生健康發(fā)展,同時也要合理引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個性化往往表現在人的個體性格、品德、思想以及態(tài)度等與他人不同的方面,個性是區(qū)分個體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我國素質教育的基礎,個性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和思維情感方式的表達,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了解,才能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因此,個性化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是體育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想要做好教育深化改革,就必須做好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體育技能以外,還要塑造學生的堅韌意志,以個性化發(fā)展來促使學生進行學知識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學會利用個性化精神不斷進取向上,最終成為社會有用型人才。

一、重視差異化,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身體素質也不一樣,其體育基礎也就會不同,有的學生性格較為活潑,樂于參加集體活動,有的學生則性格內向,身體較弱只埋頭書本,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個性化的存在,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無法要求每一個學生往同一方向發(fā)展,壓抑學生天性,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既是他們發(fā)展的前提,同時也是教師順利開展教學的基礎,教師要學會認可和尊重學生差異性,并把其作為教學資源進行合理開發(fā)及利用。在體育教育中,教師應對每個學生進行觀察,尊重學生的差異化,采用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教學,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讓其更好的培養(yǎng)自身學習能力,獲得全面發(fā)展。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對學生差異性引起足夠的重視,盲目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發(fā)展,就很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各種實踐數據都表明教師在教學中若重視學生差異性,給學生奠定了個性化的發(fā)展基礎,并以此創(chuàng)造出與學生興趣相關的教學課堂,則很大程度上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反饋。

二、建立激勵機制,引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教育不是單純?yōu)榱讼驅W生傳授知識和本領,更重要的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自于教師課堂的教學,教學氣氛濃厚的課堂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已經有很多體育老師都在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并逐漸進行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學習,表揚個性化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讓學生意識到個性化發(fā)展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此外,還可以適當的使用情感激勵法,建立體育課堂激勵機制,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讓學生學會在課堂中自覺探尋課堂興趣,當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個性化情況,才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找到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實現自主發(fā)展。也只有學生得到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才能更好的協調教師順利完成體育教學大綱目標任務。

三、加強師生交流,完善個性化發(fā)展教學

對于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來說,他們并不擅長于表達,對于教學課堂的很多要求與想法也因為自身的原因而無法說出,導致他們在體育課程中無法學習到自身喜歡的運動。在這個時候,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教師能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了解和溝通,就能夠有效避免學生的這種情況。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都只一味的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進行教學講解,學生也習慣聽從教師的講解再進行模仿練習。這種教學方式讓教師在無形中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也抑制了學生的正常發(fā)展。因此,在現今的體育教學中,特別是對于高中體育教學來說,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進行個性化教育是新時代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應該充分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合理傾聽學生訴求,與學生進行廣泛的溝通,在了解了學生的興趣愛好之后再進行教學計劃的制定,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天性得到解放、個性得到發(fā)展,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結語

教育的核心為了培養(yǎng)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學生,高中體育教學則更應該堅持個性化發(fā)展的教育理念,以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目標進行相關教學。因此,想要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能夠有效進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就必須做好高中體育教學的個性化教育工作,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從而讓體育教學真正為我國現代教育化改革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第5篇:現代教育化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中學化學;教育理念;編寫意圖

目前我國中學教育改革已經沿著素質教育軌道向縱深方向發(fā)展,實現素質教育目標,舉國上下展開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而落實新課程標準則是貫徹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步驟。筆者就中學化學教師在新課改大潮中如何把握自己,略述管見。

一、轉變教育理念是關鍵

沒有理念就沒有思路。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其基本理念主要體現在化學教育要關注學生發(fā)展的總目標。

1.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

在課改具體實踐中,教師要樹立現代教育教學觀,亟待需要思想上的轉變。要實現重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yǎng)的轉變、從重教法探討向學法探究轉變、從重單一認知向全面發(fā)展轉變、從重學習結果向學習過程轉變、從重成果繼承向創(chuàng)新轉變。

2.樹立新的課程觀

以往人們普遍認為課程就是教材?!读x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強調“旨在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科學素質,提高學生的化學興趣,為學生學習其他化學課程模塊打下基礎”的材料,都可拿來讓學生學習。課程不等于教學科目,課程不等于教科書,課程也不是預設的,而是建構和生成的,課程改革在本質上是學校文化重建。課程包括教科書、網絡資源、教輔材料、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課程資源。這就使教師從傳統(tǒng)的課程執(zhí)行者和使用者轉變?yōu)檎n程的開發(fā)者和研究者。

3.樹立全面的質量觀

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樹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充分發(fā)展個性特長的質量觀,為此,課程標準提出了多元化的評價建議,當然,不能簡單地用數學公式準確合理地反映教育教學質量。

4.樹立探究性學習觀念

將學生是“受教育者”轉變?yōu)閷W生是“學習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將以往教師對學生知識的“灌輸”轉變?yōu)閷W生主動地通過探究活動獲取知識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

5.樹立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思想

化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取科學知識,還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形式多樣的科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從而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6.樹立多元的人才觀

教師要摒棄那種只有考上大學才是人才的狹隘意識。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育要使每個受教育者的個性和潛能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高質量教育的內涵是“二全一發(fā)展”,即讓所有學生得到發(fā)展,讓每一個學生的每個方面都得到發(fā)展,讓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從而樹立多元化、多層次的新的人才觀。

二、學習領會新教材是核心

落實新課程教育理念,除了要研讀新課標,還要教師學習領悟新教材編寫的體例、內容、方法和形式等特點。新教材編寫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編寫內容方面,刪掉了偏、難、繁、舊知識

如,初中化學新教材(人教版)中氫氣的制取和性質、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化合價的概念等等,增添了一些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的知識,如,燃料、能源、金屬與礦物、水的污染與凈化、空氣監(jiān)測、化學與生活等等,重視了化學知識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2.編寫形式方面,圖文并茂,可讀性強

有關化學史、化學成就方面的照片,有示意圖、表格、模型圖,有學習方法的介紹,文字簡潔,富有啟發(fā)性,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3.師生互動方面,體現學生活動

將學生觀察與思考、討論與交流、活動與探究等融為一體,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學生事實上成了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知識視野得到拓展,對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大有裨益。

4.將學知識的活動轉變成探究和分析科學問題的活動

新教材倡導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技能和方法,幫助學生運用觀察、實驗、調查等方法獲取廣泛的信息,注重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和體驗,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經過探究活動自主獲取知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如,第一單元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第八單元的金屬的活動性等等。

5.通過教學模式的改變幫助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如,高一化學教材中的討論題“如何用實驗方法鑒別Nacl、Na2SO4、NaNO3、Na2CO3四種溶液”,教師可先組織學生認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結合學生展開發(fā)散思維,教師可增進幾道討論題:(1)用Ba(NO3)2溶液還是BaCl2溶液?(2)能否先加AgNO3溶液,再加Ba(NO3)2溶液?(3)用稀HNO3還是稀HCl?最后篩選得出實驗操作較簡單的鑒別方法,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和創(chuàng)造性。

6.新課程更加關注社會

新課程標準涉及空氣的污染和防治,水資源的保護,金屬的冶煉和利用,廢舊金屬的回收,化肥的來源以及危害,土壤改良、煤和石油的綜合利用、海水淡化、合成材料,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等等,這些是學生獲得了教材中沒有的信息,有利于學生認知化學與社會發(fā)展和公民生活的關系。

第6篇:現代教育化的核心范文

【關 鍵 詞】教師;校本課程開發(fā);作用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2)05-0101-02

校本課程開發(fā)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在新課程觀指導下的課程開發(fā)。新課程倡導一種課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師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老師再也不是由專家編寫的教科書的忠實執(zhí)行者,而是專家、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構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師再也不是一種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擁有現代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于合作的探究者。具體分析如下:

1. 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校本課程開發(fā)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教師即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師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一方面,思想品德課教師是學生人生的重要引路人。要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并且不間斷地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設置不同的路標,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另一方面,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從過去作為“道德說教者”、“道德偶像”的傳統(tǒng)角色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擇。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2)思想品德課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培養(yǎng)者。思想品德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yǎng)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2. 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校本課程開發(fā)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思想品德課教師即研究者,意味著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tài)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和課程開發(fā)過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其形成規(guī)律性的認識。這實際上也就是國外多年來所一直倡導的“行動研究”,它是為行動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脫離教師的教學實際,而是為解決教學中問題而進行的研究;是在行動中的研究,即這種研究不是在書齋里進行而是在教學的活動中進行的研究;是對行動進行研究,即這種研究的對象和內容就是行動本身??梢哉f,“行動研究”把教學、課程開發(fā)與研究有機地融為一體,它是教師由“教書匠”轉變?yōu)椤敖逃摇钡那疤釛l件,是教師持續(xù)進步的基礎,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是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校本課程的保證。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fā)中必須承擔好研究者的角色。

第7篇:現代教育化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少兒美術教育;誤區(qū);不足;意見

教育部教體藝[2014]1號要求,面對新形勢背景下要加強對藝術教育的發(fā)展,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按照《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方案》開設藝術教育課程。深入文件精神,要求我們須因材施教,將把核心素養(yǎng)和教學質量落實到教學之中,從而適應社會需求。少兒美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和有效切入點。而當前少兒美術教育主要存在于兩種形式:義務教育和私立美術培訓機構。美術教育課又是少兒美術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實施全面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少兒美術教育的意義

少兒正處于心理和生理快速成長的時期,我們在這個階段對孩子們進行良好的美育訓練,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少兒美術教育作為我國義務教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素質

隨著社會對綜合素質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少兒學習階段作為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素質教育程度將直接影響孩子們一生。特別是教育部要求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而美術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藝術課程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藝術作品培養(yǎng)藝術欣賞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他們繪畫能力,這是對孩子才藝方面進行向外拓展的重要手段。

2、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質

孩子在少兒階段心理處于快速發(fā)展時期,所以我們要對孩子們進行良好的心理教學顯得尤為重要。美術教育由于自身特點的關系,它不僅對孩子們的情感、腦力、體力等具有促進作用,而且可以改善孩子們在長期煩躁的學習中對其心理產生不當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美術教育可以讓孩子們從枯燥而繁忙的學習生活中放松下來,讓他們感受藝術的氣息,放松身心,讓他們體會藝術的意義和價值,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3、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能力

很多家長認為美術教育僅僅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繪畫作品、欣賞作品,這是一個誤區(qū)。他們忽略了美術教學一個重要的作用,即為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能力。雖然美術教育在少兒階段屬于基礎學科,但是通過美術教學學習孩子們在創(chuàng)新精神、學習能力方面得到激發(fā)及培養(yǎng),讓孩子們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將有信心。

二、當前我國少兒美術教育存在的不足

隨著近幾年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美術教育逐漸得到重視,各個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對美術教育的投入也逐漸加大。但在很多學校,特別在農村,美術教育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這將對提高孩子們的整體素質、貫徹與落實素質教育基本原則產生阻礙。所以,我們少兒美術教育教師不僅要克服美術教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還需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改進教學方法,是當前少兒美術教育的重中之重。

1、部分地區(qū)存在對美術教育認識不夠,重視不足

傳統(tǒng)的教育制度觀念影響著我國進行素質教育實施的效果。比如應試教育觀念深入家長、教師心中,促使孩子們無法選擇或灌輸美術對自己毫無前途的觀念,從而導致很多學校或藝術培訓機構的相關課程如同虛設。這部分人認為這些課程對孩子前途或對學校升學率毫無幫助,沒有學習的必要,無法正確的認識美術教育的重要性,最終形成孩子們對這類科學無法產生興趣,使而美術教育地位在課堂之中變得底下。

2、美術教育從業(yè)者素質參差不齊

美術教育從業(yè)者對美術教學的認識不不夠,學?;驅W生對其不夠重視,迫使學校在聘用美術教師時,提出的要求也相對簡單,造成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所以,在實際課堂上,他們對孩子們要求較低甚至毫無責任感,隨意讓孩子們在美術課上翻閱其他學科的書籍或作業(yè),造成孩子們對美術教學毫無興趣。

3、美術教學不符合實際

美術教學如果脫離實際生活,那么孩子們就不能從現實生活中體面到美術,也使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受到限制。很多地區(qū)美術教師將美術教學局限在課堂上,基本上放棄或忽略外出寫生的活動,而在課堂上對孩子們傳授一些基礎的美術理論知識或簡單的物體繪制。

三、我國少兒美術教育改進意見

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制度觀念影響,我國素質教育實施效果在部分地區(qū)實施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在農村并沒有完全依照國家素質教育規(guī)章執(zhí)行,特別是美術教育。因此,關于少兒美術教育改進意見,我認為:首先,針對對美術教育認知不足的地區(qū)或學校,我們應該加大力度普及全面素質教育。此外,我們應該加強對部分美術教師繼續(xù)教育、專業(yè)技能培訓、交流學習會等,從而提高專業(yè)素質,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美術教育打下基礎。其次,由于少兒美術教育內容存在一定單一性或不符合實際生活等弊端。因此,我們要根據少兒特點及教學規(guī)律進行“量體裁衣”,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繪畫興趣,才能讓他們完全學會表達或創(chuàng)造性表現。然后,我們要根據《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相關規(guī)定制定教學內容,從而規(guī)避美術教師只重視孩子們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成果,而忽視了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情感的體驗及態(tài)度的傾向。因此,我們應該對教學內容以開放的態(tài)度,尊重孩子們對藝術的興趣。最后,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采用多元化評價,對孩子們的藝術體驗得到促進。因為老師的評價對孩子提高藝術興趣積極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們也要開展多樣化的藝術課程教學,以靈活多變的、合作小組等形式來培養(yǎng)孩子們藝術興趣和協作精神。最終實現,孩子們在藝術教育中對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得到豐富與提高,而滿足我國素質教育相關標準。

【參考文獻】

[1]王志成.關注成長,尊重藝術,天性淺論少兒美術教育的自主性[J].教育觀察,2014(01).

[2]郭佳.少兒美術教育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3(42).

[3]鄭健.少兒美術教育的啟發(fā)式教學方式與創(chuàng)新[J].美育學刊,2016(01).

第8篇:現代教育化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學;互動;快樂;創(chuàng)新

1、素質教學

對小學語文來說,要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將素質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滲透、貫徹到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中,小學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實施素質教育,做到素質教育目標課程化、課程內容素質教育化。

(1)語文素質是人的文化素養(yǎng)的主要標志,在人才成長過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質核心的部分。語文學科的任務是通過課堂教學完成的,課堂教學是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完美結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先決性的,我們必須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層次知識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因此,語文教學過程的設計、教法的安排,要適應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層次、不同情況,讓能力差異的學生學到更多相適應的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接受知識,從而實現全面育人的目標,使各類學生能經常體驗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和學生分享優(yōu)美篇章的同時,要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而學生在掌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的過程中,恰恰就是思維的提升過程。

(2)小學教育有雙重身份,一方面是基礎教育;一方面是素質教育。從整個社會的教育發(fā)展而言,實現素質教育有著更為廣泛和更為深遠的意義。從這個角度而言,教師應該將所有符合小學年齡的學生當作自己教育的對象,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并通過語言文字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發(fā)展學生的人格個性,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構建學生的審美意識。

(3)鼓勵學生探究性學習。教師應創(chuàng)造融洽的教學氛圍,樹立信心,正確引導學生用已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訓練學生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追根到底和別出心裁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2、互動教學

師生互動指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響。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師是學生的交流者,是學生的促進者,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huán)境的影響,在課堂中出現了許多充滿人性的課堂教學互動。從而產生一種人人平等、互相合作的“情感效應”,達到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

(1)師生互動,讓心“零距離”,小學生作為一個剛剛步入學習殿堂、接觸知識的群體,他們的心智都還很稚嫩。教師唯有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引導他們正確的走向,才能讓他們在人生的起始階段不至于行差踏錯,盡到一個教師的責任。課堂上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了一個富有童趣的教學情境,教師對學生們的行為、變化,都應當細心觀察,用心呵護。課下多和學生聊天,放下教師的威嚴架子,高興他們所高興的,難受他們所難受的,教師要用朋友的熱情去溫暖他們,孩子們是最簡單和純潔的,善意的一個微笑,肯定的一個贊揚,失意時的一個安慰,從而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邮浇虒W的一個最大的要求是盡可能地讓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發(fā)揮,同時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一個動態(tài)的互相協調的課堂氛圍。

(2)以往的備課都是教師按照自己的理解,一廂情愿地憑借想象來設計教學過程,學生成了旁觀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給學生設計合理的預習提綱,讓學生找出提綱包括的內容,或者讓學生在預習例題的基礎上,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意識,要認真學習人文主義的教育理論,要努力營造和諧、平等的學習氣氛,充分尊重和愛護學生,讓他們的行為徹底解放,要讓人文精神充滿自己的靈魂,要真正對學生負責,愛護學生。老師在教學新課時,學生對新課已經很熟悉了,上起課來就比較輕松。

3、快樂教學

(1)小學語文之古詩的快樂教學方法

古詩是我國文化中的瑰寶,在古詩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和思想,而小學生正是接受語言學習的最佳開始時期,因此古詩在小學語文課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但是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大家都很清楚的知道,古詩總是以最精煉的字詞組合而成,其中不乏有很多的拗口之詞,讓小學生很難記憶和理解,那我們應該怎么樣才能讓小學生容易背誦這些古詩呢?小學生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可以說天生就是一個小歌唱家,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課本中的古詩編成兒歌的形式,將書本中需要背誦的古詩變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這樣小學生就很愿意去主動背誦,就會增加他們的記憶效果,這樣小學生在背誦古詩時就會覺得很輕松和快樂,自然就會很容易的記得這些古詩了。

(2)小學語文之成語快樂教學方法

我國的成語同樣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和思想,而成語光靠小學生的死記硬背同樣不會有很好的理解效果。但我們都知道,大多數的成語都有一個對應的故事,所以在語文課中成語的講解教學中可以采用講故事的快樂教學方法,孩子天生就是喜歡故事的,在一個故事講完后,教師再引出這個對應的成語,小學生就能夠將這個成語熟記于心了。一堂課下來,學生還興奮不已,嘰嘰喳喳討論著自己所知道的其它細節(jié)。

(3)小學語文之配對互助教學方法

大家都知道在一個班級里,總有學習成績較好和相對較差的學生,這樣可以將這些成績較好和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分組配對,讓成績較好的學生督促和“指導”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學習,而且在不同的配對組之間還要進行一些比賽,看哪一組的整體成績最好就給適當的獎勵,小學生在這樣的激勵下一定都會認真學習了。

4、創(chuàng)新教學

當今形勢下,科學技術在不斷地發(fā)展,新型的信息傳遞手段也越來越豐富,小學語文教學要想實現現代化,不再是一種可能,而已經成為一種必要。電腦、投影、幻燈、錄音、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能夠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很多語文教師不能夠充分表達出來的知識和內容,從而加大了小學語文課堂容量,有效提升了小學語文課堂效率?,F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改變了以往依靠文字符號以及口頭語言傳授知識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封閉式的教育教學狀態(tài)?,F代化教學憑借其鮮明和直觀的形象特征,加深了學生對于教育教學內容的理解,并憑借其靈活和多變的教育教學手段,促進了學生積極思維,進而使得教育教學能夠變難為易,化繁為簡,從本質上提升了小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現代化教學過程中,小學生能夠運用多種感官,能使學習效率達到最大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中的動畫、色彩、聲音、文字以及圖片等,全方位和多角度地豐富學生的感知。

5、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慢慢積累,逐步提高的過程,因此不能圖快,只能一點點兒的充實,小學語文課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因教材、教師、學生的不同而異,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涉及到很多方面,教學方法選擇的根本原則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第9篇:現代教育化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化學教學 寓教于樂 興趣 學以致用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7-0172-01

從傳統(tǒng)意義和課本內容來看,化學這門學科給學生留下的都是較為抽象和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掌握方法和加以重視,很容易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思想,尤其是初中化學教學,因為這是學生接觸這門學科的開始,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如何開好學生學習的這個頭是很重要的。結合多年的化學教學研究和經驗,可以發(fā)現,只要有合理的規(guī)劃和恰當的方法,是很容易將學生引入化學這門“奇妙”的學科的。其中主要的方法就是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化學教學的實踐性,發(fā)揮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很容易就把學生帶入歡快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做到“寓教于樂”。

通過以上提到的幾點不難看出,做好初中化學教學,首先是要科學做好教學規(guī)劃;其次是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再次是要將教學聯系生活,做到“學以致用”。以下我們將從這三方面仔細分析關于初中化學教學的方法。

一、科學的教學規(guī)劃

初中化學教學和其它學科的教學都有一個相同點,它們都是系統(tǒng)的教學課程。因此,如果想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不能急于求成,“教學內容的安排與組織應注重由淺入深, 循序漸進, 螺旋上升, 使之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認知規(guī)律。按照從感知到理解、從已知到未知、從易到難等認識規(guī)律, 注重由淺入深, 循序漸進?!盵1]此外,這個教學規(guī)劃還必須是全面的。

首先,科學的規(guī)劃建立于教師必須對教材有深入的認識。深入的認識又建立在具有扎實的基礎,了解化學課文的基本概念、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用語、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等不同類型,能夠對課文進行清晰的梳理,并能夠掌握每一章節(jié)的核心概念和主次重點。在這個扎實的基礎上,了解各章節(jié)之間的知識聯系,才能夠算是對課本有深入的認識。只有了解整個初中化學的教學脈絡,才能夠真正的做好教學設計的規(guī)劃。

其次,要科學的規(guī)劃教學方法?;瘜W教學對教師來講是一門機動性十分強的學科,因為化學知識可以是十分宏觀的概念,也可以是極為微觀的細小事物。同時,化學的教學方式也因人而異,好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熱情,有的教學方式卻很容易讓學生乏味。

最后,注重課堂內外的結合。前面談到,初中化學教學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規(guī)劃方面,必須要尊重循序漸進的思路。這建立于教師對教材的掌握程度,并要有合理的教學方法,最后還需要教師注重結合課堂內外教學,不但讓學生在課堂上認識理論、動手實驗,更多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輔導練習,將教學深入生活之中,才能夠將教學真正的由淺至深。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寓教于樂”

學科教學能夠最大化的激發(fā)學生興趣,是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這需要教師在教學時改變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思維,打破“一言堂”的教學傳統(tǒng)。在這方面,化學教學一直被認為是比較能夠實現改變的。下面將介紹幾種方法:

首先是注重課堂的導入。課堂的開始是關乎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尤其是如何導入課堂,決定了教師的講課方式。“在設計課堂導入時,我們要以初中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及教學內容為中心,以設計出最佳導入。”[2]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化學小故事將學生引入課堂,例如現在網絡上流行的一個故事“說有一老太太去鑲了一顆銅牙,結果從此天天頭暈。一檢查才發(fā)現她還有一顆用鋁補的蛀牙,倆金屬放一塊兒成一原電池,整天滿嘴電流就頭暈了”這種故事,能烘托課堂氣氛,又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此外,常用的導入法還有懸念導入、實驗導入等。

再則是要充分利用實驗這個平臺,激發(fā)學生興趣。化學實驗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化學課有別于其它中學學科的一點,是最能夠調動學生興趣,是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化學的奇幻魅力的,因此,化學教學要充分利用實驗這個平臺。很多教師無法將實驗的效果發(fā)揮到最好,多數是因為他們將化學實驗環(huán)節(jié)局限于實驗室,并局限于課本規(guī)定的“活動與探究”部分。實際上,“在安全保障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大膽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3],讓實驗走進普通課堂,并可以安排學生在課下準備道具,動手做一些例如氧氣的燃燒之類的簡單實驗。這樣才能真正吸引學生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來。

三、將化學教學與生活緊密相連

《化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要突出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系。應該體現啟蒙性、基礎性。使學生從化學角度逐漸認識自然與環(huán)境的關系, 分析有關社會現象?!睂⒔虒W與生活相連有兩點重要的意義,一是能夠提高學生對教學的重視和興趣,另一個是學以致用,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教學與生活相連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聯系所在??梢栽谡n堂上采用提問的形式,讓學生思考,“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社會,我們的身邊處處有創(chuàng)設化學問題的素材”[3]例如可以從與生活最相連的衣、食、住、行向學生提問,學生衣服的材料、食品的制作、建筑的材料、交通工具的材料等都是與化學緊密相連的,這類問題可以讓學生恍然大悟,原來化學與我們這么緊密。

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化學與生活的聯系,另一方面也應該鼓勵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例如鑒別衣服材料的真?zhèn)?、區(qū)分純凈水和礦泉水的不同,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貼切感受化學知識的作用。

總之,教育的目的都是要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所以利用什么樣的手段讓學生更專心、更用心學習顯得十分重要。而循序漸進、寓教于樂,既能讓學生感覺到樂趣,又能夠逐步向學生滲透知識。我們需要掌握好這種技巧。

參考文獻:

[1]初中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探索.方揚平.當代教育科學.2007 年第 1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