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法治與安全教育范文

法治與安全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法治與安全教育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法治與安全教育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安全教育探析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內容也出現了變化,不僅僅有道德教育,法治、安全教育的內容也不斷增多,并占據了重要的比重。這表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充分利用道德與法治課堂載體,做好對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從而不斷強化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接下來,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策略談幾點建議,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借鑒。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安全教育

兒童的特點是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習者認知水平有限,安全知識匱乏,部分學校教師和家長在安全教育方面做的不足,從而導致很多孩子出現了程度不一的安全事故,威脅著我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積極探索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提高思想重視程度,踐行素質教育理念

“安全重于泰山”,這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一切漠視生命的態(tài)度和做法都是極端錯誤的,都要付出代價。因此,學校教育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的地位,道德與法治作為我國課程體系的重要一部分,學校也要積極發(fā)揮自己的使命,做好安全教育。那么,首先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安全教育,牢牢踐行素質教育的理念。我們的社會發(fā)展到如今,從現代教育理論的角度看我們的教育正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什么是教育?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考個好成績,教育的本職目標是為了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素質。所以,我們在學科教學工作中滲透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其實也是在加速培養(yǎng)合格人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于學校來說,安全教育也推動了學校治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不斷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才能夠保證小學生健康發(fā)展。而且,近幾年來隨著校園安全事故的頻發(fā),我們也發(fā)現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兒童安全意識和相關安全知識的缺乏。那么,作為重要的教育機構,學校就有責任去開展安全教育,增強兒童的安全意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我國教育部在2016年把一些關于安全教育的內容融入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育工作者就要牢記自己的使命,做好本職工作,去不斷增強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通過一些兒童常見的生活案例或者實際場景來引導他們掌握一些自救知識、認識一些安全隱患,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做到自我保護。

2.通過情景教學,傳授安全知識

在以往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單純的理論知識灌輸教學低效,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此時,如果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課堂互動、實踐活動來為學生們的學習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形象具體的情景,輔助課堂教學的開展,那么自然會事半功倍,誘發(fā)學生們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安全知識的主動性以及學習的效果。例如,教學部編版一年級《上學路上》,這一節(jié)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使學生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教學之初,筆者分析《上學路上》這個話題,發(fā)現它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對學生每天的生活具有指導意義。于是,在設計本課時筆者沒有采取傳統的講授方法,而是設計了“幫助小明安全上學”的活動情景,把生活引入課堂,引領學生們在生活化的課堂之中獲取有關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教師:“今天,我上班的路上碰到了小明的媽媽,她父母生病了需要有人照顧,小明的上學成了一個難題,媽媽讓小明自己去上學,可是心里一直好擔心,為此她想求我?guī)兔?。你們愿意幫小明安全到達學校,讓他媽媽放心嗎?”同時,教師展示一個過馬路的圖片,請學生們仔細觀察一下小明一路上要經過的地方,想想媽媽在擔心什么。細心的學生們觀察發(fā)現了上學的路上要經過兩條馬路,馬路上車來車往,看起來很危險呀!看來媽媽擔心小明過馬路被車撞呀!教師:“媽媽這么擔心是有原因的。你們看一段視頻吧!”教師在多媒體上播放了一段視頻,在視頻中發(fā)生了兩起交通事故,一個學生低頭玩手機沒有看到紅綠燈就過馬路,結果被一輛車撞倒在地。還有一個學生過馬路不走天橋,選擇翻欄桿,結果被車撞了。通過如此真實的交通事故案例,學生們從內心認識到了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告誡自己上學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情景教學通過情景再現的方法,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一些特殊活動的危害性,看到了這一行為所造成的惡劣后果,從而更深刻地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時在活動中,各種交流和互動也有利于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了他們的助人精神。

點擊查看全文

信息安全的教育立法研究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安全問題也日顯突出,迫切需要加強信息安全教育立法工作。信息安全教育立法不僅具有必要性,還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信息安全;教育立法;安全教育

一、信息安全教育立法的必要性

(一)信息安全教育立法是我國現階段信息安全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縱觀信息安全工作發(fā)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信息安全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長足發(fā)展。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信息安全教育立法一直落后于全國教育的總體發(fā)展水平,已遠遠不能滿足信息安全教育發(fā)展的需求。究其因,歸納起來,有社會、經濟以及認識等諸方面的問題,不能起到保障和促進信息安全教育的作用。我國現階段信息安全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迫切需要加強信息安全教育立法工作。

(二)信息安全教育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需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新時期治國的重要方針。依法治國的一個根本前提,是有法可依。新世紀以來,我國法治建設對于推動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安全教育作為我國信息安全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領域,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管理的法制化進程和信息社會化水平。(三)信息安全教育立法是信息安全工作發(fā)展的需要我國信息安全立法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在信息安全教育立法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推進信息安全教育立法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以法的形式把信息安全教育發(fā)展所要求的各種社會條件以及基本社會關系固化下來,從而保證信息安全以及教育工作穩(wěn)定發(fā)展。

二、信息安全教育立法的可行性

點擊查看全文

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思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在全球范圍內互聯網得到了廣泛普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數據的增長速度可謂是爆炸式的,自從我們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人們在日常工作以及生活當中的便利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互聯網+”時代更為其提供大量的數據支持,隨著挖掘技術以及物聯網等技術的發(fā)展也讓人們進入了移動端社會。但是由于大量的數據被存儲在網絡信息系統當中,對網絡安全以及個人的隱私數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有必要對“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安全教育進行相應的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網絡;信息安全

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中都離不開網絡技術,然而一些網絡安全事件也隨之產生,比如系統遭受攻擊、賬號失竊以及信息被刪等,諸如此類的網絡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同時嚴重破壞了網絡安全,用戶的個人信息以及財產安全遭受到了一定的攻擊和損失。要想對網絡防護體系做進一步的穩(wěn)固,就必須要加強網絡信息方面的安全教育。

1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人們無論是在工作、學習當中還是在生活娛樂方面都和計算機有著緊密的聯系。人們?yōu)榱耸剐畔⒌拇鎯筒樵円约肮芾淼墓ぷ髯兊酶颖憷?,往往會將工作以及生活當中的各種數據都存在計算機的云管理當中,如此以來不管大大的節(jié)約了空間同時在查詢的時候也更加的邊界。然而假如系統受到攻擊的話,云管理當中的所有資料信息就很可能會被泄露出去,進而對各方面的利益造成影響。嚴重的是,在現階段當中,有一些網絡犯罪人員,通過盜取別人的信息來設置網絡騙局,該類網絡犯罪的對象主要是一些缺乏社會經驗且經常使用計算機的青少年人員。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就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加強對所有網民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

2“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問題

2.1網絡信息安全教育重視程度不足

點擊查看全文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實效性探究

1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面臨的困難

1.1當代大學生安全意識淡漠,安全技能掌握不夠

當代大學生對基本的安全常識掌握不夠,依賴于學校、社會的管理,沒有危機感,缺乏最基本的判斷力,輕信陌生人,對自身的財產、人身隱私保密意識不濃,有時對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存在抵觸心理,違反相關規(guī)定,遇事容易驚慌,總體而言,安全意識淡漠。此外,目前的安全教育多停留在“聽”與“說”上面,學生對安全設備的使用、急救、自救技能的掌握還遠遠不夠,安全技能培訓力度小,學生心理素質抗壓力低、勇氣不足,導致學生遇險時不能自救,甚至采取錯誤方法,小災釀成大禍。

1.2國際環(huán)境復雜多變,社會不安定因素侵擾大學生

學生在社會群體中處于弱勢地位,容易受到來自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傷害;隨著中華民族的崛起,反華勢力把對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影響作為顛覆中國的重要手段;加之當代大學生競爭激烈,貧富差距大,多種因素容易激起學生思維方式的改變,進而行差踏錯,造成終身悔恨。

1.3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fā)

當代大學生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家庭、學校、社會保護重重,遇到的挫折少,自我意識濃,一旦遇到問題無法解決,容易產生沮喪、偏激、暴躁、強迫、焦慮、迷茫等情緒,心理壓力大,如果不能及時預防此類心理問題的發(fā)生或者采取一定的干預措施,就有可能導致發(fā)生安全問題,影響校園的安全穩(wěn)定。

點擊查看全文

高校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問題及對策

摘要:隨著網絡的迅猛發(fā)展,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對人們主流意識形態(tài)觀念發(fā)揮著建構或結構的作用,網絡空間意識形態(tài)安全因此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網絡空間中的主要群體,其意識形態(tài)觀念結構特點與整個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環(huán)境存在著互構的關系特點。高校當前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存在著重視程度不夠、缺乏有效的對策手段以及對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相對滯后等問題;要提升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的實效,一是要轉變觀念,提高對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工作的認識;二是加強對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教育;三是整合高校自身的資源,探索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的路徑模式;四是加強學生的法治意識教育,提升學生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和錯誤價值觀念的能力和自覺性。

關鍵詞:意識形態(tài)安全;網絡;安全教育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一個與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息息相關的特殊場域。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3月,中國網民數量約為9.04億,互聯網的普及率達到了64.5%。龐大在中國的網民群體中,大學生已經成為主力軍,成為網絡空間環(huán)境中的最主要群體。數據顯示,在9億多網民中,按照年齡結構來看,20-29歲的人群占了21.5%;按職業(yè)結構來看,學生群體所占比例達到了26.9%。上述數據突顯以下兩個重要問題:一是網絡空間意識形態(tài)安全已經成為國家安全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二是大學生作為網絡空間中的主體,一方面其價值觀念的形成深受網絡空間信息、觀念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大學生在網絡空間中的言行舉止,又對網絡空間環(huán)境進行著重構。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一方面是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的必然舉措,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塑造一個有利于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網絡空間環(huán)境。本文在分析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內涵的基礎上,針對當前高校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內涵

清晰的概念界定是科學研究的前提和基礎,要厘清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內涵,首先必須理解和把握“意識形態(tài)”和“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本質。意識形態(tài),從其本質來看,可以概括為是一種觀念的集合。每一個社會群體由于其特定的歷史文化特征以及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會形成一套完整的對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群體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種種認識觀念和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就可以看作是這種觀念的集合。在政治領域和社會文化領域,意識形態(tài)有其特定的功能。具體而言,意識形態(tài)主要為一個國家的社會政治制度、秩序提供思想觀念層面的合法性闡釋和支持。正是意識形態(tài)所具有的這一重要作用和功能,使其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稟賦、制度體系以及文化觀念,是構成現代民族國家的三要素。文化觀念從國家構成的角度來看,就是指意識形態(tài)。自然稟賦是國家的物質基礎,制度體系為國家的正常運轉提供了規(guī)則和秩序,而意識形態(tài)則是將一個國家不同群體粘合起來,形成關于統一國家認同的“黏合劑”。因此,意識形態(tài)安全,從宏觀上來講就是一個國家的社會群體對于國家、民族能夠形成穩(wěn)定的文化價值認同;從中觀角度來講就是對政黨制度、發(fā)展道路等等制度、文化、法律等等具體觀念、制度能夠形成相對統一的認同;從微觀角度來看,就是在面對具體境遇和觀念沖擊時,有相對穩(wěn)定的立場和清醒的判斷。意識形態(tài)因其往往涉及思想觀念、價值的特性,其安全往往有著自身的脆弱性,極易受到外界輿論場域、觀念和具體事件的沖擊和威脅。隨著互聯網在社會各領域的延伸,人們客觀上已經進入了一個虛擬網絡空間和現實社會空間疊加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現實社會中的事件、觀點和價值觀念往往能夠借助網絡空間迅速傳播、發(fā)酵,從而在網絡空間形成一定的輿論場;同樣的,網絡空間當中形成的輿論場,因其所引起的巨大傳播效應,又反過來對現實社會形成客觀的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如上所述,特定價值觀念通過網絡,對現實社會生活中人們意識形態(tài)的形成和發(fā)展發(fā)揮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這就揭示了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內涵,即網絡空間價值觀念等構成的網絡空間環(huán)境,不會對網絡空間中和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主體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yǎng)構成威脅;反之,則可以說網絡意識形態(tài)處于不安全狀態(tài)。

二、當前高校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進入大學階段學習的大學生,因其年齡特點和知識層次特點,在擺脫中學階段應試教育導向下的填鴨式知識學習階段后,進入到了一個知識的自由探索階段。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體驗,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網絡世界的遨游,在此過程中,思想教育是否發(fā)揮了實效,個體自身科學理性思維是否形成等因素,決定了大學生認知自己、他人、社會以及國家的認知結構和特點,也決定了大學生以什么樣的價值觀念去認知發(fā)生在自己身邊和所處社會空間中的事情。另一方面,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群體,在整個社會結構當中,屬于擁有高級知識和技能的特殊群體,從社會經濟發(fā)展層面來看,其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社會發(fā)展的核心骨干力量之一;從社會進步角度來看,擁有相對較高素質的大學生群體,其所展現出的價值觀、理想信念等,在推動社會文化價值觀念進步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從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歷史發(fā)展來看,大學生群體所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結構特點,則關系著我們事業(yè)的成敗。正是基于上述兩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對學生進行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具體來說,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長期以來,高校思政教育課通過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多種多樣的方式,力圖強化學生對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總體認同感,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大學生成為網絡空間主體這一客觀事實,大學生已不再是過去被關在象牙塔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群體,而是與校園圍墻之外的社會時刻發(fā)生聯系,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討論,甚至是治理的年輕群體。與已經發(fā)生巨大現實變化相比,高校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已經出現諸多局限性,影響著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實效性。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忽視網絡空間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當前高校對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仍然主要通過思政課程來完成,即主要通過課堂思政理論課的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主流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的形成。然而,課堂教育有其難以逾越的局限性,如課堂教學時間總是有限的,即使一趟課達到了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但在離開課堂后,學生更多是被網絡空間中的世界所包圍。極有可能發(fā)生的是,剛剛在課堂上初步構建起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轉眼就會被網絡空間中的熱點事件以及圍繞這一事件所形成的輿論場結構。從當前國內大多數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模式來看,只有極少數注意到了網絡空間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缺乏網絡空間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的措施、手段。隨著網絡空間對大學生群體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所發(fā)揮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對大學生的網絡空間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在網絡空間達到相對良好的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效果,絕大多數的高校并沒有清晰的認知。第三,對學生安全意識教育相對滯后。網絡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網絡空間的各個角落,成為網絡空間環(huán)境的一部分。在這其中,不乏大量的謠言、抱有特定目的的價值觀宣傳以及網絡營銷宣傳等,涉世不深的人生階段特征以及信息的不對稱,使身處網絡包圍中的大學生難以辨別信息真假,很容易受到錯誤的引導。這就需要高校加強對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教育。但在實踐當中,受限于諸多主觀、客觀因素,高校此方面工作的開展和實效都難以盡如人意。

點擊查看全文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