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學習探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學習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學習探索

摘要:文章先簡要回顧中國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元素學習概況,并提及將文化學習滲透到外語教學和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提出一些有關如何結合文化學習和教學實踐的建議。最后,文章將結合作者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有關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文化元素學習。因此,為了使學生在多元文化交際中具備流利應用英語的能力,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嵌入文化學習元素是值得教師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文化學習;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

根據(jù)Byram的觀點,從20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許多致力于研究外語或二語教育的學者就提出,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前提下發(fā)展教學理論和實踐。[1](p.149)而根據(jù)柯林斯英語辭典的定義,“文化”指對歷史傳承下來的思想,信仰,觀念,以及知識的總稱。由此可見,文化構成了我們社會行為的基礎。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針對目的語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學習。因此,若要掌握英語,我們必須了解英語國家不同于中國的文化特點。并且,在跨文化交際中注意這些特點,以期達到理想的交流效果。Byram在1991年曾提出了一個外語教育模式,其中包括四個基本元素,即語言學習、語言意識、文化意識和文化體驗。[2](p.15)所以,當我們設計大學綜合英語課程時,我們應以此為指導,將文化元素滲透到英語課程的學習中,以提高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的英語應用能力。

1文化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我們不能把語言及其背后的文化割裂開來。生活在某種傳統(tǒng)文化的環(huán)境中,我們行為處事或者言語交際都以某些約定俗成且為公眾接受的文化為基礎。而語言就是文化的載體和體現(xiàn)形式。因此,為了學習并掌握一種語言,熟悉了解此語言背后的文化是不可或缺的。2007年,美國現(xiàn)代語言學會了一個報告,稱高等教育中的外語學習強調(diào)同時教授語言和文化的重要性,這也彰顯了在21世紀文化繼續(xù)作為外語教育的重要組成元素。[3]隨著全球化的擴展,各國人民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交流接觸越來越頻繁,涵蓋文化學習的外語教育在21世紀初就已獲得主導地位。[4]這樣,當學習者使用目的語和本族語者溝通交流時,他們就不會因為違反一些交流原則而犯一些愚蠢的錯誤去冒犯別人。例如,很多中國人喜歡在公眾場合詢問他人的工資薪水,殊不知此行為在西方文化中被視為是無禮的。因為薪水屬于敏感而隱私的話題,不適合在公眾場合中談論。現(xiàn)在,由于了解西方文化的社交禮儀,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已經(jīng)知曉公開談論他人薪水的不恰當性。第二,具備相關文化的基本背景知識,學習者更容易熟悉并掌握目的語中的諺語或固定短語。比如說,許多英語諺語及表達法都來自《圣經(jīng)》,例如“喉結”,“金錢是萬惡之源”,“不打不成器”,“愛是恒久忍耐,愛是仁慈”,“最后時刻”等。如果學生熟知一些《圣經(jīng)》的基本知識和典故,他們將更容易掌握這些詞組和諺語,并在日常交流中靈活使用它們。第三,具備目的語的相關文化常識,學習者將更靈活自由地使用目的語在不同的社會語境中和他人交流。例如,守時被西方人視為基本的禮貌和原則。然而,一些中國人總是認為稍微遲到一點也無傷大雅。因此,與西方人打交道時,我們應該把守時銘記于心。另外,過去中國人請客時總喜歡親自把菜肴夾到客人碗里,以示好客與尊重。然而,若有些菜肴恰巧是客人們不喜歡的,這種做法卻讓客人們陷入一個兩難的處境:吃,自己實在不喜歡;不吃,卻又顯得對主人不敬。相反,在西方飲食文化中,主人一般是禮貌地問候客人“請自便”,或者特意推薦一兩道主菜,而不是親自布菜。這樣,賓主皆歡,誰也不會尷尬。總之,由于文化與語言的不可分割性,教師們應該在考慮英語國家文化的大背景下教授英語。一些研究學者形象地指出,如果只學習語言而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學習者將成為一個流利的傻瓜。[5]因此,作為英語教育者,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應將文化教學融合到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并使其有機地成為英語學習的一部分。

2文化教學策略

根據(jù)2006年外語教學國家標準的指導,文化是外語學習的五個標準之一,這五個標準分別為交流、文化、聯(lián)系、比較和集體。[6]所以,教師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將文化學習融入語言學習的意識。而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們可以遵循以下幾個策略原則:2.1利用各種教學用具及媒介,使學生熟悉目的語的文化為了將一語為英語的國家的文化介紹給學生,老師們可以推薦一些經(jīng)典英語電影或者電視劇。這些影片從某一方面反映英語國家的某一問題,涵蓋一段特殊的歷史,展示一些節(jié)日傳統(tǒng),或者體現(xiàn)他們?nèi)粘I畹狞c點滴滴。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觀看情景喜劇《好運查理》,了解中產(chǎn)階級家庭兄弟姐妹之間的關愛;透過美劇《絕望主婦》,思考劇中人物對于友誼、戀愛、婚姻、家庭的態(tài)度;由電影《亂世佳人》了解美國南北內(nèi)戰(zhàn)的慘烈;從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和《風雨哈佛路》中體會主人公面對苦難的毅力和力求成功的雄心壯志。這些電影和電視劇都很直觀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文化,通過它們,我們可以幫助學生觀察在真實語境中本族語者的行為及會話模式,從而發(fā)現(xiàn)并總結隱藏在不同情形下的文化元素。除了視頻資料,英文原版書籍也是學生們熟悉英語文化的寶庫。尤其是著名作家的代表作,都值得我們反復閱讀。例如,通過簡•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學生們能體會到19世紀英國鄉(xiāng)村的人們對于婚姻和愛情的看法。透過阿瑟•柯南•道爾的偵探傳奇之作,學生們?yōu)樘觳艂商礁柲λ沟穆斆鞑胖撬鄯?,同時也能感受到19世紀倫敦的老派生活方式。2.2在英語課程中同時配備本族語和非本族語的教學者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創(chuàng)造學生與本族語者交流的機會。例如,邀請本族語的專家、學者針對某一熱點問題舉行講座。針對某一話題,學生能夠跨越中英文化的界限,和英語本族語者交流自如。為了達到自由交流的目的,學生們理當沉浸在英語環(huán)境之中,并且考慮到對方的文化而做出相應答復。如果學生們能掌握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這對于他們的語言學習定當如虎添翼。2.3給高校英語教師提供更多的出國訪學研修機會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政府和各大高校給許多高校教師提供了不少出國學習的機會。教師們在國外學習最新的專業(yè)學術知識,體驗當?shù)匚幕?,開闊視野,豐富閱歷?;◣讉€月甚至數(shù)年的時間在國外學習、生活,這些高校教師們不僅在學術能力上有所提升,在教學技巧上也精進不少。尤其對于高校英語教師,若能去英語國家學習訪問一段時間,回國之后,他們將自身的國外訪學經(jīng)歷有機地融合到教學當中,定能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2.4鼓勵學生去國外游學,親自體驗當?shù)匚幕绻麑W生的經(jīng)濟能力可以供得起他們?nèi)舛唐谟螌W,甚至是長期交換學習(比如為期一年的交換生),這將是一個讓他們體驗當?shù)匚幕囊粋€絕好的機會。盡管這個方法比較耗時、費錢,但是學生能沉浸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對于語言的學習肯定非常有效。和書本、視頻這種間接印象相比,在目的語文化中生活的直接的個人經(jīng)歷將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目的語的興趣。并且,當他們遇到相關的文化問題時,他們的個人經(jīng)歷將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3對于本人教學的指導意義

就我個人而言,我也應該把文化學習有機的融合到教學中,從而改善和促進教學。從參加工作至今,我已在國內(nèi)的一所“211工程”重點大學教授大學英語十一年之久。我的學生均為非英語專業(yè)的大一或者大二學生。在綜合英語的課程中,我將盡力使用各種文化元素促進教學。引導學生關注中英文化對比的同時,我也提醒學生在和英語本族語者交流時,多多注意交流的基本原則。隨著全球化的步伐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們很有必要讓學生具備在不同語境中的交流能力。而且,我的幾位同事和我將組成不同的課程組,針對二年級的學生開設選修課。一個課程是圍繞美國電影和電視劇以及潛在的文化展開的視聽課;另一個是基于四本精選的英文小說,分析作品中反映的價值觀和文化。這兩門課都致力于將英語學習和文化背景結合起來,對學生也更具有吸引力和實用性。最后,我們也應該珍惜中國自己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俗話說,民族的才是國際的。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擁有燦爛輝煌的文化,而如今,在國際舞臺上,中國也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普通話,四處旅行,欣賞美麗的風景,感受中國古老而現(xiàn)代的東方文化??鬃訉W院在世界各地蓬勃發(fā)展;“漢語橋”也成為學習漢語的外國朋友們了解中華文化的重大賽事;越來越多的西方人能熟練地使用筷子品嘗各色中國美食;中國的剪紙藝術,京劇以及時下流行的習俗與文化也深深吸引著許多外國朋友的關注。只有珍視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才能更好地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生存和發(fā)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意識,并保持對本國文化的熱情,中西結合,取長補短,在全球跨文化交際的大背景下學習英語,真正學以致用,學有所成。

作者:吳笛 單位:湖南師大大學英語教學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關熱門標簽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