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體系構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體系構建

摘要:文章首先對課堂教學質量和測評指標體系進行了概述,然后闡述了教學質量測評的理論依據(jù),接著分析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的原則和方法,以及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選擇,最后提出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體系構建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體系

建構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質量測評體系對精準評估、科學引領英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diào):“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可見構建科學合理的教育質量測評體系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現(xiàn)實需要。

一、課堂教學質量和測評指標體系概述

課堂教學質量是一個復合概念,“質量”在《漢語大詞典》釋義為“產(chǎn)品或工作的優(yōu)劣程度”[1],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將其解釋為“反映實體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總和”。我國某教育理論學者認為“教學質量是人才培養(yǎng)的整體結構,也是學校辦學和教學管理的總體成果”?;谝延醒芯?,本研究認為課堂教學質量指師生以教學課程標準為導向,合理開展教學活動,滿足學生個體發(fā)展和社會教育發(fā)展需求及課程標準實施要求的標準。測評指標體系,“測評”包括測量和評價兩個過程,測量是依據(jù)相應算法和法則對事物賦予一定的量,評價即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用相應的數(shù)據(jù)或符號對事物進行賦值測算、預測分析并得出結論的過程?!绑w系”在《辭?!分薪忉尀椋骸叭舾捎嘘P事物互相聯(lián)系、相互制約而構成的一個整體。”[2]因此,測評指標體系是以課堂教學質量的本質為核心,以具體化、可操作化的指標為衡量標準,評定課堂教學質量的整體特征。

二、教學質量測評的理論依據(jù)

《英語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應遵循以育人為本的評價理念,根據(jù)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對教學全過程實施有效監(jiān)控。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應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其中,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的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評價要能夠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發(fā)揮,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在“教師教學效果評價研究課題”中首次提出教師教學效能感理論,并指出教師教學效能感是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的主觀判斷,其始終影響著教師的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意愿,它是影響課堂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教師教學效能感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并進行課堂教學質量測評研究。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有效教學理論在西方盛行,其強調(diào)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確立了“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理念和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理念契合現(xiàn)代英語課堂教學對質量的追求,從根本上講,在該理論的指導下,教師要遵循英語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更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實現(xiàn)英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并爭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的原則和方法

(一)評價原則評價原則要嚴格按照新課標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的要求,盡可能科學、系統(tǒng)、合理地構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體系。第一,堅持可操作性原則。務必采取簡單、精確、易于量化的評價指標,確保評價體系易于操作。第二,堅持系統(tǒng)性原則。充分分析已有的成果和實踐經(jīng)驗,從各個方面對測評目標進行詮釋,盡可能全面、客觀、系統(tǒng)性地反映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第三,堅持可比性原則。采取經(jīng)典的評價方法,盡可能選取標準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能夠從橫向和縱向上對指標進行兩兩比較。第四,堅持統(tǒng)計學原則。堅持使用統(tǒng)計抽樣方法,嚴格按照樣本抽選程序進行抽樣調(diào)查,且所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要嚴格遵循統(tǒng)計學規(guī)律,通過數(shù)據(jù)能夠建立起相關系數(shù)和權重,進而建立起測評指標體系。

(二)評價方法1.文獻分析法。通過中國知網(wǎng)、萬方、維普、百度學術等網(wǎng)絡檢索平臺,搜集并整理了國內(nèi)外關于“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質量測評”的相關文獻資料,并進行分析、歸納和研究,為測評指標的初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參考依據(jù)。2.專家咨詢法(Delphi法)。本研究采用專家咨詢法收集了各專家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的意見和看法,再結合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shù)、協(xié)調(diào)系數(shù)四個指2020年7月標,將匯總后的專家意見進行了梳理和篩選,并進行了多輪的咨詢磋商,最終取得了較為一致的測評指標體系。3.層次分析法。本研究在確定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一級測評指標和二級測評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時,遵照該方法執(zhí)行,建構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體系的層次結構表,進而編制成了問卷,讓各個專家對一級測評指標進行兩兩重要性比較,對每個一級測評指標下的二級指標進行兩兩重要性比較,進而確定各級測評指標中各個指標之同的相對重要性,最終確定一級、二級測評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

四、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選擇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按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選取指標,參考全、宋乃慶教授在《教育統(tǒng)計與測評技術》中運用的因素分解法,對一級、二級測評指標進行逐層細化分解,下面就一級指標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進行二級指標的細化和分解[3]。

(一)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教學活動系統(tǒng)性的規(guī)劃、安排與決策,直接決定著課堂質量。因此,基于教學論和英語教學評價基本觀點,并參考葉瀾等人對教學設計維度的設計方法,在設計教學一級測評指標時應設立三個二級測評指標,分別是教學目標設計、內(nèi)容設計、過程設計[4]。

(二)教學實施在教學設計中,要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發(fā)展理念,在課堂中要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jù)學生的認知需要,注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參考周九詩基于錄像觀摩對中學數(shù)學優(yōu)質課的教學質量分析維度,應在一級指標下設定數(shù)學內(nèi)容、認知需求、教學組織、學生參與、英語交流和及時評價這六個二級測評指標[5]。

(三)教學效果教學效果評價是依據(jù)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測量、分析和評定教學效果的一種評價方式,因而教學效果應重在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效果,參考龐麗麗的《“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研究》,可在教學效果這一一級測評指標下設定四個二級測評指標,分別是知識技能、語言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tài)度[6]。

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體系構建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指標體系構建過程分以下四個步驟進行:第一,測評指標初選;第二,運用專家咨詢法(Delphi法)確定各級指標;第三,應用層次分析法(AHP)計算指標權重;第四,確定指標分值,構建測評指標體系。

(一)測評指標初選查閱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測評的已有成果和研究經(jīng)驗,調(diào)查并分析目前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測評的現(xiàn)狀,并結合實際情況,對測評指標進行逐層細化分解,斟酌比較后,初選相對可行的測評指標,為測評指標的確立提供理論依據(jù)。

(二)確定各級指標梳理出初選指標后,設計調(diào)查問卷,運用專家咨詢法確定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測評各級指標,組建由教育專家、教師和科研人員組成的專家?guī)?,各專家在堅持體系評價原則的基礎上,就調(diào)查問卷反饋征求意見,形成備選意見,再經(jīng)過層層篩選,最終確立測評的一級、二級指標。

(三)計算指標權重層次分析法是一種簡單實用的多準則決策方法,主要運用于多層次結構系統(tǒng),此方法是將綜合問題分解為若干層次和因素,然后對各因素進行比較和計算,得出不同方案下的權重,最終篩選并確立最佳評價準則和評分表。實施步驟如下:①依照測評的目標、考慮因素和測評對象按相互關系組建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繪制出結構層次圖;②構造判斷矩陣,在建立遞階層次結構后,按照指標重要度定義表進行比較,經(jīng)過統(tǒng)計處理形成測評指標的判斷矩陣;③計算單排序權向量并做一致性檢驗,利用一致性指標、一致性比率及隨機一致性指標的數(shù)值表對每個比較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④計算總排序權向量并做一致性檢驗,最終確認權重是否有效[7]。

(四)構建測評指標體系測評體系滿分設定為100分,根據(jù)目標層和方案層指標權重計算各指標分值,之后根據(jù)劃定的各級指標,得分依次遞減,然后確定各級測定指標的最終得分,最后建立測評體系??傊?,構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測評指標體系是一個長期探索與實踐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進行探索和完善。在了解了英語新課程標準后,教師要按照相關的理論依據(jù),立足實際,構建測評指標體系,這樣才能夠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漢語大詞典編纂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10卷)[M].上海: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2:271.

[2]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706-707.

[3]全,宋乃慶.教育統(tǒng)計與測評技術[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76-395.

[4]葉瀾,吳亞萍.改革課堂教學與課堂教學評價改革:“新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之三[J].教育研究,2003(8):42-49.

[5]周九詩.中學數(shù)學優(yōu)質課的教學質量分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

[6]龐麗麗.“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

[7]張超燕.小學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研究[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15.

作者:劉璞興 李莉莉 單位:清水縣教育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