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課程教學中古代文學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課程教學中古代文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課程教學中古代文學論文

一、體驗法

體驗法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古代文學的授課過程中,有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設置一種環(huán)境讓學生去體驗作品的美感或作者的感情。這樣在特定情境下可以更好地收到學習知識的效果。比如講解柳永的《雨霖鈴》時,可先讓學生進行想象:一個秋天的傍晚,涼涼的秋雨剛剛停歇,一對深愛的情人在帳篷旁邊話別,水中的小船,岸邊的楊柳,天上的殘月,帶著寒意的秋風,二人淚眼婆娑,互相凝視,茫茫未卜的前程,后會也許無期的歲月,纏綿悱惻的情感糾葛,一切的一切都交融在此時的畫面中。教師可以把這一番場景進行描述,學生可以閉上眼睛去想象,甚至于還可以把這種離別延伸到學生自己身上,比如上大學前如何與自己的父母告別,如何與自己的同學告別,等等。在這樣的類似場景下,學生的情感自然地就融入到詞中了,也就理解何謂離別了。體驗法的運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學生體會到作家的創(chuàng)作思想,作品的情感表達。

二、比較法

知識是融匯貫通的。所以在講授古代文學作家作品的時候,教師應該把相關文學知識串聯(lián)起來講解。比如在講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就可以將此詞與北宋前期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進行聯(lián)系比較,通過比較可以使學生了解詠史懷古題材的詞在寫作上有什么共同之處,而王安石和蘇軾又在思想上有什么差異之處。在講解宋詞化用前人詩句這種寫作手法時,可以比較的內容就更多了。比如講解歐陽修時,既可以將他的《踏莎行•候館梅殘》與李煜的《虞美人》比較,可以看出“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很明顯是從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演化而來。而歐詞《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與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有異曲同工之妙,事實上李清照自己也表達過最愛歐詞的“庭院深深深幾許”這一句。所以在古代文學的課堂上,教師很有必要對知識進行串聯(lián)比較,通過作家作品的對比,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能夠不忘已學的知識,又可以讓學生溫故知新,學習鑒賞文學作品的方法,可以說一舉兩得。

三、誦讀法

誦讀法是學習古代文學課程的最經典的方法,在教學中可以說是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很多學生在朗讀古詩詞時存在很大的問題。比如朗讀不流暢,甚至于連斷句都不能斷準確,更有甚者連詩詞的情感都不能把握準確。所以我們教師在課堂中更應該拿出一定的時間來培養(yǎng)學生朗讀詩詞的習慣和能力。俗話說“書讀千遍,其義自現(xiàn)”,那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在有聲朗讀中可以使學生對其產生最直接的審美體驗和最豐富的想象空間。比如在講授李白的詩歌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情緒去朗讀。李白詩歌中情感非常豐沛,喜怒哀樂在不同詩歌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如《將進酒》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詩人情感的跌宕起伏:由悲傷到歡樂,再由激憤到狂放。這種情感的表達如果僅僅通過教師的講授還不足以讓學生體會深刻,只有加上學生自己的朗讀才能真切地體會到李白那韶光易逝的悲傷,懷才不遇的激憤,恃才傲物的狂放,繼而深刻地領悟到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所以古代詩詞的情感品味通過朗讀這種方法能夠更好的使學生得以體會。

四、討論法

古代文學的課堂中,如果僅僅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課,這還遠遠不夠,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所以我們古達文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適當?shù)丶右砸龑?,適時地采用討論法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熱情,還能使學生的口才和思維得以鍛煉,可說是一舉多得。但這種方法實施的前提是學生要做足課前的準備工作,收集相關的資料,確立自己的觀點。如果學生沒有做課前的準備,那么討論法就無從實施。比如講解《詩經•關雎》的主題,從古至今說法不一。古人認為是歌詠“后妃之德”,可是現(xiàn)代學者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歌,是歌唱青年男女之間求愛的曲子。所以這兩種不同的意見可以提供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討論,看哪一種更為合適。再如講解蘇軾時,我們必然會提到他的樂觀曠達的精神,可是他難道就沒有經歷過人生的低谷嗎?遇到挫折時他真的就能能積極面對,超然物外嗎?他的內心就沒有經歷過一番矛盾掙扎嗎?這些問題都可留給學生思考,讓他們進行討論。而在課堂上經過討論,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就會有更深刻地認識,對知識的記憶也會更加深刻??傊?,古代文學的教學中有多種方法,我們教師在實際操作時要學會融合貫穿,在一節(jié)課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作者:楊慧 單位: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