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允價值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公允價值是當前財務會計研究最活躍的領域之一。2014年1月26日,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并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實現(xiàn)了我國公允價值單一計量準則的國際趨同。公允價值首先是一個會計計量問題,但是它的影響又不僅僅局限在會計計量領域,公允價值在會計準則中的廣泛運用引發(fā)了人們對財務會計一些基本理論問題的反思。與此同時,IASB于2011年重啟了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研究和修訂工作。2013年7月18日,IASB了一份內容廣泛的概念框架討論稿(Discussion Paper),計劃在2014年底征求意見稿(Exposure Draft),并于2015年完成概念框架的修訂工作。本文初步分析公允價值給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帶來的反思,以期為概念框架的持續(xù)改進提供有益的啟示。
二、公允價值給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帶來的反思
公允價值對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按照當前概念框架的邏輯,分別從財務報告目標、信息質量特征、財務報表要素、確認與計量、列報與披露五個方面展開分析,最后討論公允價值對會計假設的影響。
(一)財務報告目標
財務報告的目標是當前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邏輯起點。無論是“受托責任觀”還是“決策有用觀”,實際上都是“信息觀”的產物,即首先認為財務會計是一個向利益相關者提供信息的系統(tǒng),在此基礎上再來論述其所提供的信息有什么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當前的概念框架名為“目標導向”,實際上仍是“本質導向”(任世馳和李繼陽,2010)。
與“信息觀”相對應的是“計量觀”,“計量觀”認為會計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報告主體的價值。理論上,如果報告主體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都以公允價值計量,那么財務報表基本上就反映了報告主體的價值。從會計準則的發(fā)展歷程來看,在財務報表內越來越多地確認公允價值信息已是大勢所趨。然而“信息觀”并不必然要求公允價值在表內確認,表外披露公允價值同樣能夠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因此可以說,公允價值更加符合“計量觀”的要求(謝詩芬,2004)。
那么,如果公允價值在會計準則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財務報告的目標又將如何定位呢?在IASB和FASB聯(lián)合制定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第一章“通用目的財務報告的目標”中,兩個準則制定機構依然堅持“信息觀”,而不認可“計量觀”:“通用目的財務報告不是用來反映報告主體的價值,然而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能夠幫助當前和潛在的投資者、借款人和其他債權人估計報告主體的價值”(SFAC No. 8 OB7)。就目前的應用范圍看,公允價值尚不足以動搖“信息觀”的主導地位,但如果公允價值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財務報告目標的定位將受到挑戰(zhàn)。是繼續(xù)堅持“信息觀”,還是轉而采用公允價值所代表的“計量觀”,是財務報告目標研究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二)信息質量特征
歷史成本計量模式被詬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反映的是“過去”的信息,從而缺乏與當前和未來決策的相關性。公允價值被認為反映了“當前”的信息,因此比歷史成本更具有相關性。然而,公允價值所謂“反映當前”的特征,也引起了人們對相關性這一會計信息最重要質量特征的反思。
什么叫相關性?“相關的財務信息能夠讓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產生差異”(SFAC No.8 QC7)。從這一界定可以看出,相關性是通過信息使用者使用會計信息之后的決策所體現(xiàn)出來的。換句話說,如果使用者沒有做出決策,就觀察不到所謂的相關性。然而,因為目前的財務報告尚無法做到實時提供,使用者在做出決策時,他看到的無論是會計上的歷史成本還是公允價值,實際上都是“過去”的信息。比如,假設某企業(yè)2015年3月31日披露了2014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不管這張資產負債表上的項目是采用歷史成本還是公允價值計量,對于信息使用者來說,都是過去的信息。因此,說公允價值能夠反映“當前”從而更相關,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論斷。正如葛家澍(2009)所說:“如果說,報告日是當前,那么,過了報告日豈不是過去?……過去能夠成為一個時間段(即時間的積累)。未來也是一個時間段?!斍皠t不同。它總是指某一時日,是一個瞬間,一過即逝。公允價值(假定屬于一級估計)是當前資產的市場價格,……這個市場價格不過是其假想(估計)的價值而已!”因此,從相關性角度來說,公允價值和歷史成本沒有本質差別。公允價值的意義可能并不在于能夠反映“當前”,更重要的是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反映了一段期間資產或負債公允價值的增減變化,這才是公允價值相對于歷史成本的優(yōu)勢所在。
另一個爭論是“如實反映”,以前的概念框架將其稱為“可靠性”。很多研究指出,歷史成本比公允價值更可靠。然而,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誰更“如實反映”(或者說“可靠”),取決于“實”到底是什么。歷史是一面鏡子,人們在做出當前的決策時,總是要了解過去。歷史成本反映的是既成事實,當然符合“如實反映”的要求。但是對后續(xù)計量來說,歷史成本保持不變或者只反映減值而不反映增值,對于價值變動這一“事實”來說,顯然沒有做到“如實反映”。而公允價值計量通過動態(tài)反映,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如實反映”(任世馳和李繼陽,2010)。
以前人們通常認為公允價值比歷史成本更相關,歷史成本比公允價值更可靠。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仔細思考相關性和如實反映(或可靠性)的內涵,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因此,透過公允價值來進一步反思概念框架中信息質量特征的內涵,有助于我們深化對概念框架的理解。
(三)財務報表要素
“公允價值,是指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fā)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蔽覈鴷嫓蕜t(包括基本準則和公允價值計量準則)中的這一定義是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以及美國財務會計準則一致的。這一定義將公允價值界定為“脫手價格”或稱“退出價格”。陳美華(2014)指出,退出價格與初始計量中大量使用的進入價格相矛盾,與估值技術中成本法相矛盾,與非金融資產最佳用途判斷相矛盾。既然退出價格帶來了這么多矛盾,為什么準則還堅持如此界定公允價值呢?答案在于退出價格符合財務報表要素的定義。
在概念框架的邏輯中,需先確定財務報表的要素,然后才是要素的確認和計量。因此,作為下游概念的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在邏輯上應當與作為上游概念的財務報表要素保持一致。概念框架中最重要的財務報表要素是資產(其他要素可以從資產推導出來),當前資產的定義仍然是:“資產是指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最重要的特征是“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即能夠產生經濟利益的流入。因此,一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就應當是“出售該資產所能收到的價格”,從而體現(xiàn)了計量屬性與要素的概念一致性。
然而,即便公允價值定義與要素定義保持了一致,仍然不能說它們都是完善的。完全有可能是當前資產等要素的定義存在缺陷,進而導致了公允價值的定義也不夠科學。IASB在2013年7月的概念框架討論稿中,建議把資產定義修改為“過去事項導致的,由主體控制的現(xiàn)實經濟資源”,“經濟資源”是指“一項權利或其他有價值的資源,其具有產生經濟利益的能力”(IASB后來又考慮將“或其他有價值的資源”刪掉,僅保留“權利”的界定)。如果資產等要素的概念發(fā)生了變化,公允價值的定義也應該隨之變化,那么將公允價值界定為退出價格所帶來的矛盾也可能會隨之消除。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于2014年1月26日《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之后于2014年7月23日修訂了《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將基本準則中公允價值的定義修改為與具體準則保持一致。這種做法顛倒了基本準則與具體準則的關系,不利于體現(xiàn)基本準則在準則體系中的統(tǒng)馭地位。
(四)確認與計量
確認是指把一個事項作為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等正式加以記錄和列入財務報表的過程。“確認一定要同可用貨幣定量的屬性相結合?!嬃侩m很重要,但某一屬性的計量,不應等同于某一種屬性的會計。只有某種可用貨幣計量的屬性同確認結合起來,這時我們才稱它為歷史成本會計或公允價值會計”(葛家澍,2009)。簡單地說,計量僅指某一項目的金額是多少,而不論這一金額是體現(xiàn)在財務報表內還是表外;而確認則意味著要在財務報表內列示這一項目及其金額。當前IASB概念框架中的確認標準有三條:一是符合要素的定義,二是與該項目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業(yè),三是該項目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FASB提出的確認標準有四條,即可定義性、可計量性、相關性和可靠性。
公允價值對確認的影響首先體現(xiàn)在未實現(xiàn)損益的處理上。歷史成本會計通常不確認未實現(xiàn)收益,但會確認未實現(xiàn)損失(如資產減值)。而公允價值會計則同時確認未實現(xiàn)收益和未實現(xiàn)損失。這一變化給如何利用會計數(shù)據(jù)評價企業(yè)業(yè)績這一重要問題帶來了挑戰(zhàn)。比如:未實現(xiàn)損益算不算企業(yè)及其管理者的業(yè)績?在確定管理者薪酬時,未實現(xiàn)損益和已實現(xiàn)損益的作用有什么差別?這些問題迫使概念框架發(fā)展出綜合收益和其他綜合收益的概念。什么項目確認為凈利潤,什么項目確認為其他綜合收益,凈利潤和其他綜合收益之間的轉換問題,是當前概念框架研究中的難點。
公允價值對確認的另一個潛在影響是它可能會拓展確認的范圍。當前很多項目無法確認的主要原因是難以計量。公允價值計量則大量使用估值技術,甚至可以說公允價值計量本質上就是估值。如果認可運用估值技術獲取的公允價值具有相關性和可靠性,那么估值的對象可能就不限于當前財務報表確認的項目。比如,曾經被廣泛研究的人力資源,在公允價值計量下是否可以被恰當估值并加以確認?當然,公允價值最被質疑的也是它廣泛運用估值技術的可靠性問題。但是,如果估值技術取得突破和認可,它所影響的就不僅僅是公允價值計量問題,而是整個財務會計的邊界問題。
(五)列報與披露
列報(presentation)是指在財務報表內的披露,實際上就是確認的結果。而披露(disclosure)的含義要廣泛得多,表內和表外的信息提供都可以稱為披露。自從1978年FASB的第一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將財務報表(financial statements)拓展為財務報告(financial reporting)之后,列報和披露的區(qū)分就成為一個問題?,F(xiàn)在回想起來,F(xiàn)ASB當時的這種拓展也反映了財務會計的無奈:財務報表已經不足以滿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表外披露可以補充財務報表的不足,為使用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時,為了維護財務會計的地位,F(xiàn)ASB又特意強調“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核心”,這種說法看上去是在強調財務報表的重要性,實際上恰恰強調了表外披露信息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準則制定機構應該已經意識到財務報表的局限性,通過表外披露彌補表內列報的不足,是準則制定機構已經掌握的技術手段。
然而,與上述描述相反,IASB和FASB煞費苦心制定出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其意圖并不僅限于提供一個計量的金額,而是希望在表內確認這一金額。這一點從公允價值的三個層次中可以得到體現(xiàn)。如果僅滿足于表外披露,至少第三層次的公允價值計量是沒有必要的。在市場上既沒有相同資產或負債又沒有類似資產或負債的情況下,此時只要在表外披露相關信息幫助使用者決策即可,為什么還要使用不可觀察輸入值去估計一個可靠性風險極高的公允價值金額呢?顯然,確認和表內列報才是準則制定機構的真實意圖。這種做法一方面違背了當初將財務報表拓展為財務報告的初衷,而且與財務報告目標的論述相悖。前文已經分析,當前財務報告的目標仍然定位于“信息觀”,而“信息觀”并不要求表內列報公允價值金額。對表內確認和列報公允價值的追求反倒體現(xiàn)的是“計量觀”的要求。從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當前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對一些基本問題的認識仍然不夠清晰。
(六)會計假設
目前IASB和FASB的概念框架都沒有單獨對會計假設的論述,會計假設體現(xiàn)在概念框架的行文當中。我國會計理論界通常認可四大會計假設,即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這里主要討論公允價值對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
引發(fā)本文對這一問題思考的是現(xiàn)實案例:國內某銀行2008年第三季度報告中,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按北京時間還是按紐約時間計量,其結果相差70億元人民幣,占利潤的1%。這個問題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下可能也會存在,但出現(xiàn)的概率較低。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類似的問題就很可能發(fā)生。這使我們發(fā)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一條“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這一規(guī)定也需要推敲。法律中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是指北京時間,還是上市地時間,還是購買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發(fā)行地的時間?如果任由企業(yè)自行判斷的話,中國企業(yè)的會計分期將五花八門。由此可見,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動態(tài)調整特征,使得原本相對固定的會計分期也變得多元化起來。傳統(tǒng)的會計假設面臨著公允價值下的重新思考。
一、公允價值――內涵與價值相關性文獻回顧
(一)公允價值內涵研究財務報告研究通常表達為信息觀與計量觀(Beaver,1998)。在信息觀下,投資者會根據(jù)信息披露進行決策;在計量觀下,資產或負債的計量方法會影響到投資者決策,因此應選擇合適的計量方法為投資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信息觀和計量觀共同為會計準則制定提供理論支持。公允價值研究屬于計量觀,學術界基本認同公允價值計量是潮流所趨,但其概念應用仍存在難題。公允價值計量將未來估計包含于當期財務報表中,有利于提供經濟決策有用性信息,與財務報告目標一致,因此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十分關注公允價值會計(Barth,2006)。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1ASB)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分別給出了公允價值的權威定義: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愿據(jù)以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shù)慕痤~(IASB);在計量日當天,市場參與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收到的價格,或轉移負債支付的價格(FASB)。我國公允價值的概念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保持一致。葛家澍(2007)比較了兩大權威機構的定義后認為,公允價值計量乃是財務會計發(fā)展的大勢所趨,如果公允價值得以全面應用,則財務會計將有可能反映企業(yè)的價值(或其近似值)。在應用上,多數(shù)學者認為公允價值是一種復合計量屬性(常勛,2004;謝詩芬,2004;葛家澍,2006等),實務中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管理層只要提供充分理由和證據(jù)便可選擇利益最大化的公允價值計量方法,公允價值可能存在多種表現(xiàn)形式。陸建橋(2005)認為,現(xiàn)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尚缺乏具體應用指南以指導公允價值計量,其中,尤其是對于公允價值具體表現(xiàn)形式并不明確?;谝陨瞎蕛r值內涵總結,與其說公允價值是計量屬性,不如說公允價值是各種計量屬性試圖最終達到的理想目標(劉浩、孫錚,2008)。
(二)價值相關性研究如果資本市場對某項會計信息的披露作了顯著反應,一般認為該信息具有價值相關性,該類研究稱為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研究。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對會計制度改革、證券市場監(jiān)管和投資者決策意義重大,從而成為資本市場環(huán)境下實證會計研究的主要范疇之一。價值相關性研究集中于投資者決策,與準則制定目的一致(Barth,2007),因此大量公允價值的研究基于價值相關性視角。相關性與可靠性是準則制定者評估會計信息質量的主要標準,國際上,Barth、Beaver和Landsman等人引領了該領域的研究。學者們基本認同公允價值計量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但損害可靠性(Barth、Beaver和Landsman。1996;Easton、Eddey和Hanris1993;Barth和Clinchl998;以及Aboody、Barth和Kasznik,1999等)。而公允價值計量并非完全不具有可靠性,如Barth、Landsman和Rendleman(1998)的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估值技術后,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與市場價值之間差異并不大,但兩者的波動卻有顯著差異,債券估值與估計順序之間高度相關,而Aboody、Barth和Kasznik(1999)則發(fā)現(xiàn)了有形資產重估價值與公司未來的業(yè)績變動聯(lián)系緊密的證據(jù),該研究表明公允價值計量一定程度上具有可靠性。近期的系列研究表明,管理層的意圖影響到了資產重估的可靠性(cotter和Richardson,2002;Dietrich、Harris和Muller 2001;MuHer和Riedl 2002;Danboh和Rees,2008等),公司治理因素也影響到公允價值的可靠性(Aboody、Barth和Kasznik,2006;Barth、Hodder和Stubben,2006等)。在我國,政治導向與政府行為一直是中國會計研究的主要特征(湯云為、薛云奎,1998),公允價值的價值相關性研究反映了這一制度背景。
時間維度上,1992年啟動的與國際接軌的一輪會計改革強調受托責任,重視歷史成本計量和利潤表因素。雖然1999年的具體準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但時間很短。公允價值的價值相關性研究文獻主要集中于A股和B股、A股和H股的會計盈余差異比較方面(李樹華,1997;Chen,Gul和Su,1999;李東平,1999;蔣義宏,2002;李曉強,2004;鄧傳洲,2005等)。也有文獻研究了A股市場上的價值相關陛問題,如陸宇峰(1999)和王躍堂、周雪和張莉(2005)的研究證據(jù)表明,在我國,盡管歷史成本計量符合可靠性要求,但損害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周忠會和羅世全(2000)指出,財務會計目標在于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有用性信息,在計量上要求使用有別于歷史成本的多重計量屬性。2001年啟動的一輪會計改革強調受托責任和決策有用(2006年新準則體系),歷史成本計量居于優(yōu)先地位,公允價值適用范圍雖受到限制,但以概念框架的形式確立了其地位。囿于時間和數(shù)據(jù)因素,學術界尚未大量開展公允價值的價值相關性研究。謝榮、趙春光和宋德亮(2007)的研究發(fā)現(xiàn)投資者逐步認識到公允價值能夠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并在投資決策中加以運用;張燁,胡倩(2007)研究香港公允價值計量的實施效果表明,公允價值計量對公司價格和市場收益率產生了顯著的增量解釋能力;楊善林、楊模榮和姚祿仕(2006)找到了權分置改革對業(yè)績較差公司股票價格的偏離程度有修正作用的證據(jù)。
二、公允價值概念――方法論視角
(一)價值概念的思考作為思維形式,概念是一種主觀認識,人們無法直接觀察到主觀認識,必須借助于媒介觀察這種認識。價值正是人們定義的一種概念,它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體現(xiàn)。《新華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4年5月北京第1版)中,價值有兩個涵義:政治經濟學中指凝結在商品中的生產者的社會必要勞動;通常指用途或重要性;第一種解釋屬于政治經濟學范疇,第二種解釋屬于一般范疇。在政治經濟學中,價值高低通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長短計量,還通過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來體現(xiàn)商品的價值。而在一般范疇上,實體的用途或重要性通過媒介衡量。美國蘭登書屋韋氏詞典中(第三版,1998年)對于價值的一個解釋是通過貨幣、商品和勞務來體現(xiàn)等價(equivalent-n money,goods or services)。實體的價值作為虛的概念,必須通過交換或一定的計量方法通過其他方式體現(xiàn)其價值,而無法通過自身體現(xiàn)其價值。會計上,用貨幣計量資產或負債的價值。計量價值時,或者是通過直接的市場交換,或者通過一定的估值技術。市場交換需要另外一個實體來體現(xiàn)價值,而采用估值
技術是利用估值模型的參數(shù)組合來表示價值。例如,公司價值在財務學中一般采用股利貼現(xiàn)模型,用未來現(xiàn)金股利的折現(xiàn)值來表示公司價值;在會計學中,則用Fehhom和Ohlson(1995)模型,該模型將公司價值轉換為公司賬面值與超額回報的貼現(xiàn)值之和。
(二)公允價值概念再思考從計量角度而言,資產或負債是未來經濟利益流入或流出的折現(xiàn)值,因此將對未來的估計包含在今天的財務報表中具有理論依據(jù)。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導致會計以受托責任為目標,在這一目標指引下,重視歷史成本計量,同時配以信息披露,披露無法通過計量而進入財務報表的信息,以解決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有用目標。在有效市場理論指導下,會計目標逐漸轉向決策有用性,信息觀成為指導會計準則制定的主要觀點。在信息觀的指導下,Barth(2006)指出,財務報告的目標在于決策有用性,當期財務報表包含未來估計有利于提供決策有用性信息,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因此關注公允價值會計。公允價值是面向市場、以假想交易為對象的一種估計價格(葛家澍,2007),公允價值自身的特點使得公允價值的表現(xiàn)方式存在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活躍市場上相同資產或負債的報價;第二層次,不存在活躍市場,參考熟悉情況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進行的市場交易中使用的價格或參照實質上相同的其他資產或負債的價格;第三層次,不存在活躍市場,且不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采取估值技術等確定資產或負債的價格。從上述三個層次來看,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只要管理層提供足夠理由和證據(jù)就可以根據(jù)交易目的選擇利益最大化的公允價值計量方法,使得公允價值在某些情況下,既可表現(xiàn)為歷史成本,又可以是重置成本、可變現(xiàn)凈值或現(xiàn)值。概念的特點使其成為一種復合型計量屬性,作為一種虛構概念,必須通過交換或計量合法通過其他方式體現(xiàn)其價值。
三、公允價值概念應用條件――權利對等與信息對稱
(一)IASB和FASB關于公允價值概念的比較比較IASB和FASB的定義,1ASB為公允價值描繪了一種理想狀態(tài),但公允這一概念上的模糊必然導致應用的誤區(qū)。在FASB的概念中,“市場參與者”包含了“熟悉情況的當事人”,也包含那些不熟悉情況的當事人,“有序交易”則有多次交易的含義,從概念的應用上看,IASB的公允價值概念具有更強的實用性。
(二)公允價值概念的應用條件公允價值不是從某種量化方法出發(fā),而是從產生計量結果的交易狀態(tài)出發(fā),通過保證交易的公平性來確保計量結果的合理性。在市場經濟中,價格實質上是對經濟資源背后權利的定價,通過價格體現(xiàn)的公允價值天然地和權利定價聯(lián)系在一起。IASB和FASB的定義盡管表述上存在差異,都需要兩個條件,其一為交易雙方權利的平等,其二為交易雙方信息的對稱。以IASB的定義為例,“熟悉情況”指當事人掌握的信息對稱,“自愿”是建立在雙方權利對等的前提下。FASB則以“市場參與者”與“有序交易”確定了交易雙方權利對等和信息對稱兩個條件。可以利用矩陣表示信息與權利的四種組合,公允價值是在兩個條件同時具備下的一個假想價格,而且這種價格有三種方式體現(xiàn)(存在活躍市場、不存在活躍市場有類似交易,不存在活躍市場無類似交易),管理層可以根據(jù)合同約束選擇效用最大化的計量方式。
關鍵詞:公允價值 計量屬性
一、公允價值的歷史沿革
任世馳、陳炳輝(2005)認為:公允價值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889年史密斯與阿邁斯一案的高等法院判例,在該判例中高等法院決定投資者應允許按投資財產的公允價值而不是按歷史成本來獲得公正的利潤。會計上正式提到公允價值,亦可上溯到1953年AICPA的ARB(葛家澍、徐躍,2006)。1967年APB的“1967年總括意見”中要求企業(yè)對應付債務用現(xiàn)值去進行攤銷。這可能是美國現(xiàn)有會計文告中,應用公允價值的最早記錄。1975年,F(xiàn)ASB頒布的SFAS12“某些可交易證券的會計處理”,要求對可變現(xiàn)的普通證券用公允價值計量,這是FASB的第一個涉及公允價值應用的會計準則(于永生,2005)。1990年,SEC主席Breeden在美國議會關于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協(xié)會發(fā)表講話,力薦使用公允價值計量金融工具。(Scott,2003)Breeden的講話為公允價值在美國會計準則和實務中的推行注入了動力,揭開了會計計量領域改革的新篇章。FASB取代AICPA后,于1991年正式接受制定這方面的會計準則。從1975年開始,PASB對公允價值計量體系的研究始終沒有間斷過,公允價值在美國會計準則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截止2004年底,F(xiàn)ASB共了153個財務會計準則,與公允價值有關的會計準則有占39.2%。20世紀70年代,F(xiàn)ASB共準則34個,涉及公允價值的占17.6%。20世紀80年代FASB準則69個,涉及公允價值的有占23.1%;20世紀90年代FASB準則32個,涉及公允價值的占71.8%;2004年FASB準則15個,全部涉及公允價值,比率為100%。而在國際會計準則方面,現(xiàn)行有效的國際會計準則(IAS/FRS)中有75%以上的準則應用了現(xiàn)值或公允價值,且越是新近準則應用的比例越大。公允價值的研究已經從“要不要用”進入到了“如何更科學地用”的階段。而在走在公允價值計量研究的FASB也對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最終的目的是開成山份“公允價值計量”的財務會計準則。2004年,F(xiàn)ASB了“公允價值計量”征求意見稿(FVM)。FVM在對美國現(xiàn)行散見于各會計準則、公告和聲明中有關公允價值的論述或規(guī)范進行評價的基礎上形成了統(tǒng)一的公允價值會計的理論框架。對增強公允價值計量情況下報表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具有重要意義,并為進一步改進會計計量方法奠定了理論基礎(于永生,2005)。2006年,F(xiàn)ASB最終了《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157號-公允價值計量》,這也促使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將公允價值計量項目列入其工作計劃,使其成為與FASB的一個趨同項目。
我國在]998年的《債務重組》中首次采用了公允價值,在2001年修訂前的《債務重組》、《非貨幣易》、《投資》等準則中對公允價值有直接的運用。但是隨后由于很多上市公司濫用公允價值進行瘋狂會計造假,財政部于2001年和修訂八項準則,取消公允價值在債務重組、非貨幣易和投資準則的使用,而改按賬面價值入賬。但我國對公允價值的運用改用了一種更為人們接受的方式,也更符合穩(wěn)健性原則的資產減值來實現(xiàn)。在2001年的《企業(yè)會計制度》中,財政部要求企業(yè)擴大資產減值的計提范圍,要求按現(xiàn)行市價來反映某些資產的價值。而現(xiàn)行市價的表現(xiàn)形式,包括現(xiàn)行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xiàn)凈值等也都是公允價值的內涵之一。后來財政部的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存等準則中也大多涉及公允價值的使用。據(jù)謝詩芬(2004)的研究表明,我國除在上述準則中直接使用公允價值外,在一些準則中還間接涉及公允價值,認為除現(xiàn)金流量準則外我國現(xiàn)行準則都直接或間接涉及公允價值,直接間接涉及公允價值的會計準則占現(xiàn)行準則的95%。而2006年的新會計準則中的基本準則中更是將公允價值寫進了基本計量屬性中,可見公允價值會計在我國的會計體系中占據(jù)了的位置,也體現(xiàn)了我國向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決心與行動。
二、公允價值的概念
各國公允價值定義的關于公允價值的概念,其共同點是:公允價值不是企業(yè)在強制易、清算或拍賣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額,即這種計量方法是建立在持續(xù)經營這個會計的基本假設基礎之上的,正如IAS39所述“在公允價值定義中隱含著一項假定,即企業(yè)是持續(xù)經營的,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不會大幅度縮減其經營規(guī)模,或按不利條件進行交易”;交易雙方是熟悉情況的、自愿的,即雙方對某一價值的判斷是建立在信息對稱的基礎之上的。不同點是:FASB定義的公允價值是“在當前交易中”使用的金額,從而將歷史成本排除在公允價值之外,而其他國家定義的公允價值沒有時間的限制。也有學者從經濟學角度對公允價值的概念進行了界定,謝詩芬(2004)研究了公允價值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除了已得出公允價值概念的本質是“經濟學中價值概念的會計表達、是對能反映會計要素本質特征的現(xiàn)值概念的體現(xiàn)”外的結論外,還得出了關于公允價值概念的特征,即包括交易的公平性、計量對象的全面性(資產有公允價值,負債也有公允價值)、交易市場的兼容性(既有活躍的市場也有非活躍的市場)、交易和交易雙方的假定性(虛擬性)、計量的不可加性、概念的動態(tài)性、歷史成本相比的概念優(yōu)勢(包括信息及時、充分、因面向市場而客觀可比、全面反映管理層決策水平、可簡化金融工具會計的復雜性)等,但公允價值概念的根本特征是“真實和公允”。但也有學者對現(xiàn)行的公允價值定義提出了質疑。陳敏(2005)認為:“權威的公允價值定義大都強調了‘交易’,但實際上公允價值更多地體現(xiàn)在非交易以及雖有交易但沒有可觀察的金額的情況下,從FASB的第7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不難發(fā)現(xiàn)該公告內容與會計假設之一的持續(xù)經營假設以及資產、負債的定義是相矛盾的”,“資產與負債定義強調的均是‘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的經濟利益’和‘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而并不是現(xiàn)時在市場上取得或出售該項資產或結清該項負債的市場價格。如果要求企業(yè)放棄對自身未來的預期判斷,轉而依賴市場價格,顯然是與持續(xù)經營假設、資產和負債的定義相違背的?!?/p>
三、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
(一)公允價值不是一種新的計量屬性這是目前學術界最為流行的觀點,常勛(2004)認為:公允價值決不是一個獨立的新的計量屬性,它不會與各種計量屬性不相聯(lián)系,公允價值的概念實際上已經“嵌入”了各種計量屬性,使公允價值成為一種復合(或綜合)的計量屬性。為了凸顯當前令人關注的多種交易中的實際交易價格是否公允的需要,在規(guī)范會計實務的準則中,卻不得不揚棄表述計量屬性所慣用的時態(tài)觀,廣泛使用了“公允價值”概念與“歷史成本”概念相并提。謝詩芬、戴子禮(2005)認為:公允價值是會計
計量的最高目標,其他各計量屬性不過是現(xiàn)值在一定條件下的替代;即使包含歷史成本的公允價值概念本身,其產生也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只是一個為運用現(xiàn)值計量屬性而需“動用”的眾多替代性計量屬性的總稱而已。陳矜(2003)認為:公允價值會計計量模式雖然在計量單位上可以做到明確,但在計量屬性上卻很難做到明晰,因和其他計量屬性相比較,其不是真正意義上新的計量屬性,而僅是其他屬性在市場交易條件下的一種再現(xiàn)和重復。因為公允價值的本質只是市場對計量客體價值的確定,只要參與市場交易的雙方通過某種可觀察的市場金額或在允當合理的基礎上通過估計相關的計量屬性,從而自愿達成一致的交易價格就是公允價值。國外演繹學派會計大師坎寧(1929)的名著《會計中的經濟學》即提出了價值計量的直接計價法(用現(xiàn)值)和間接計價法(用現(xiàn)行市價等替代變量)的對于價值計量法的獨創(chuàng)性論述,與上述觀點不謀而合。FASB也比較贊同這一觀點,并將這一理念寫進具體準則中。如FASB在SFAC7(2000)《在會計計量中應用現(xiàn)金流量信息與現(xiàn)值》中就指出:若無反證,歷史成本可以是(過去的)公允價值,但在原始交易時日,交易成本總是按當時市價計量的,在會計報表時日(或入賬后的任何時日),公允價值沒再是原始交易價格,而是按報表時日的市價重新計量。SFAC5中所描述的某些計量屬性可能和公允價值是一致的。
(二)公允價值是一種新的計量屬性葛家澍、徐躍(2006)認為:公允價值是與市場價格、歷史成本及現(xiàn)行成本有所區(qū)別的一種新的計量屬性。雖然市場價格是公允價值的基礎,甚至可以說是公允價值的最佳估計。而公允價值是有不同于市場價格的許多。其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公允價值不是建立在過去已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基礎上,甚至也不是已建立在現(xiàn)行交易的基礎上;二是熟悉交易的雙方意欲進行交易,而參照現(xiàn)行交易所達成的購買一項(或一批)資產,轉移(清償)一項負債的金額;三是由于契約(雙方愿意買賣)已經簽訂,交易尚未開始進行或正在進行中但尚未完成,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產生已發(fā)生交易的成本或價格。因此,公允價值只能是一種參照現(xiàn)行交易的估計價格。相反,上述的歷史成本和現(xiàn)行成本和未論及的脫手價格都是實際價格。黃學敏(2094)認為:狹義地講,公允價值作為獨立的一個計量屬性,所反映的是一種模擬市場的價格,在尚未交易和非清算的情況下,采用各種估價技術對缺乏有效市場的資產或負債項目的價值進行近似市場定價方式的評估,從而試圖得到相對公允、合理的價格,以反映報表截止日各項資產或負債項目的靜態(tài)價值。雖然這種觀點不是主流觀點,但是其仍存在相當?shù)暮侠沓煞?,并且我國在這次新頒布的會計基本準則中也偏向于這種觀點,在會計計量屬性中把公允價值與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xiàn)凈疽及現(xiàn)值并列為基本計量屬性,突顯了其重要地位。
(三)公允價值不應作為計量屬性陳炳輝、任世弛(2005)認為:從計量屬性必須內在于資產、是資產自身的某種特征這一要求看,如果公允價值要作為一種資產計量屬性而存在,那么它就不可能是指的一種評判標準;如果公允價值是指的一種評判標準。那么它就不能成為資產計量屬性。在SFAC7中,F(xiàn)ASB對這一問題采取了回避的態(tài)度,公允價值既不是一種組合計量屬性,也不是一種評判標準。因為如果公允價值是一種組合計量屬性,那么它只不過是原來三種計量屬性的一個別稱而已,沒有單獨提出公允價值概念的必要。如果它是作為一種評判標準,只是一個主觀的概念,對改進會計計量而言實際上毫無用處。
綜合以上觀點筆者認為:研究者試圖從公允價值與其他幾種計量屬性的關系中,去尋找更能表達資產或負債真實價值的途徑,以克服歷史成本計價法所固有的弊端,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但提高會計信息相關性的同時也犧牲了相應的可靠性,各國的研究機構也正在對此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努力在相關性與可靠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使會計信息的效用最大化。
四、公允價值的實證研究
由于我國運用公允價值的時間不長,資本市場不夠完善,對公允價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規(guī)范研究,相關的實證研究還比較少,即使有少數(shù)學者對此有研究,也僅限于采用國際會計準則的B股市場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如鄧傳州(2005)的《公允價值的價值相關性-B股公司的證據(jù)》分析得出了結論:公允價值披露顯著地增加了會計盈余的價值相關性,按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持有利得(損失)具有較弱的增量解釋能力,而投資的公允價值調整沒有顯示出價值相關性。公允價值調整及持有利得(損失)對股價的影響存在差異,原因在于我國投資者對盈余的關注程度要高于對賬面凈值的關注程度。公允價值調整及持有利得(損失)缺乏很強的價值相關性的原因在于,公允價值存在計量誤差,而投資者也看穿了這一計量誤差。對公允價值的實證研究主要是對相關性的論證上,且文獻主要集中在美國。實證研究以金融工具相關準則為起點。在金融工具相關準則出臺之前,公允價值相關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金融資產,實證結果差異較大。Beaver和Landsman(1983)發(fā)現(xiàn),歷史成本下的收益比現(xiàn)行成本和重置成本下的收益更具相關性;Beater和Ryan(1985)、Bernard和Ruland(1987)得出類似的結論;Harris和Ohlson(1987)和Magliolo(1986)發(fā)現(xiàn),在解釋權益的市值方面,石油和天然氣賬面價值的解釋性更強,其相關性要超過石油和天然氣的估值信息;Dormletal(1988)發(fā)現(xiàn),包括RRA和歷史成本的雙變量模型比僅用歷史成本收益的單變量模型能更好地解釋非常報酬。Bell(1983)也發(fā)現(xiàn)收益率與石油天然氣的估值具有正的相關性。Bublltz et al(1985)、Murdoch(1986)、Haw和Luslgarten(1988)發(fā)現(xiàn)公允價值具有增量的解釋能力,并將以前無相關性的結果歸咎于模型的錯誤設定,包括相關變量的忽略和計量誤差。在金融工具相關準則出臺之后,大量的公允價值相關文獻開始集中于金融工具。為消除截面樣本差異的影響,研究多以選取銀行為樣本,銀行在經營上具有同質性,且具有大致類似的投資行為。Barth(1994)以銀行為樣本選取了1971年至1990年的數(sh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證券投資的公允價值具有很強的解釋能力,而歷史成本相對于公允價值不具備增量的解釋能力。Barthetal.(1996)選擇了美國136家銀行1992年和1993年的數(shù)據(jù),考查了證券投資、貸款、長期債務、存款和表外項目的公允價值的相關性,發(fā)現(xiàn)前三者的公允價值在歷史成本的基礎上均具有增量的解釋能力。加入法定資本作為啞變量,發(fā)現(xiàn)對于法定資本比較低的銀行,貸款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值之差的解釋能力較低,表明財務狀況越差市場越不信任其披露的公允價值變動。Baeda、Beaver和Landsman(1997)檢驗了美國銀行統(tǒng)計年鑒中1992年、1993年銀行的數(shù)據(jù),樣本銀行占到了美國所有商業(yè)銀行總資產和總存款的90%。研究發(fā)現(xiàn),商業(yè)銀行的股價確實會反映銀行披露的公允價值信息;商業(yè)銀行的健康狀況越差,投資者對銀行貸款定的權重越低;在披露公允價值的五種主要資產和負債中的三種,尤其是貸款,公允價值對股價的解釋能力顯著優(yōu)于歷史成本。
公允價值的提出與應用無疑給會計計量帶來了顛覆性的革命,有學者認為:公允價值是“面向21世紀的計量模式”(黃世忠,1997)、“會計發(fā)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吳水澎,2002)。但在因為自身具有高度相關性而備受推崇的同時,又因可靠性的喪失而遭到諸多質疑。相關性與可靠性之爭成為現(xiàn)今各種關于公允價值文獻的主旋律。筆者認為:無論何種研究,其主要動因都是試圖調和決策有用觀與受托責任觀的矛盾,在相關性與可靠性之間達到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以期達到會計信息效益最大化。2007年新會計準則將在上市公司執(zhí)行,而我國運用公允價值的時間不長,又有濫用公允價值的不良記錄,相關部門應加快對公允價值的理論研究與實施保證制度的建立,使公允價值在我國得以健康發(fā)展。
作者簡介:陳勁松(1974-),男,四川達州人,浙江林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關鍵詞:公允價值計量;等級系統(tǒng);基本準則;
2006年9月, FASB正式了會計準則第157號“公允價值計量”(FVM),新頒布準則建立了公認會計準則體系中公允價值計量的框架,擴大了公允價值計量的披露范圍,是公允價值會計理論的最新成果。公允價值計量準則作為公允價值計量在實務操作上的指導和規(guī)范,必然會推動財務會計計量的改革和發(fā)展,并且對國際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界產生深遠影響。
一、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的制訂背景和理論基礎
在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的制訂過程中,F(xiàn)ASB考慮到了增強公允價值計量一致性和可比性以及擴大公允價值計量披露范圍的需要。該準則頒布之前,由于在FASB準則體系中存在不同的公允價值的定義,報告企業(yè)應用這一定義的指導非常有限并且分散在不同的會計公告中,造成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的不一致,同時也增加了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難度。
公允價值計量框架建立的概念基礎是FASB頒布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二輯(SAFC2)《高質量特征的會計信息》,SFAC2中強調了提供具有可比性的會計信息使財務報告使用者能夠鑒別不同經濟事項間的異同。公允價值定義的基礎來源于FASB財務概念公告第六輯(SAFC6)《財務報告要素》中資產和負債的概念,反映由資產引起未來現(xiàn)金流入――未來經濟利益,以及由負債引起的未來現(xiàn)金流出――未來經濟利益的犧牲。該準則結合了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七輯(SAFC7)《在會計計量中使用現(xiàn)金流量信息和現(xiàn)值》中指導公允價值使用的各個部分,在準則中進行了闡述和重新審議。公允價值準則中,擴展后的披露范圍要求企業(yè)在利用公允價值進行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如當前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提供有助于進行投資和貸款等與決策相關的會計信息,目的是實現(xiàn)FASB財務概念公告第一輯(SAFC1)《企業(yè)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中提出的財務報告的首要目標――會計信息的決策相關性。
FASB在之前的會計公告中已經提出公允價值是具有相關性的計量屬性,在繼續(xù)遵循這一前提的同時,報告企業(yè)應當在其他會計公告和公告對于公允價值計量的要求下應用該準則,并且,準則沒有提出新的計量屬性,保留財務概念公告第七輯中提出的歷史成本、現(xiàn)行成本、現(xiàn)行市價、可變現(xiàn)凈值和計量公允價值的現(xiàn)值五種計量屬性。目前,新準則的出臺必將對推動財務會計計量的改革和發(fā)展具有有重要作用,并且對國際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界產生深遠影響。
二、公允價值的概念分析
新準則中保留了之前公允價值的定義中的交換價格觀念,明確提出交換價格是在公平交易的情況下,交易各方出于自愿在市場上出售資產或轉讓負債的價格。從定義來看,用于確定公允價值的要點有兩個:首先,公允價值是以脫手價格而不是買入價格為基礎;其次,從擁有資產或有負債的交易者角度來說,在計量日出售資產或轉讓負債是一種虛擬交易,交易發(fā)生的市場對于報告企業(yè)來說應是用于交換的資產或負債的主要市場或最大獲利市場。其中,主要市場是指報告企業(yè)能夠最大數(shù)量、最高限度出售資產或轉讓負債的市場。最大獲利市場即企業(yè)在出售資產時可以獲得最大化的收入和在轉讓負債時使支付金額最小化的市場,在確定最大獲利市場時需要考慮交易成本,作為收入的減項或支付的加項。
如果報告企業(yè)存在主要市場,即使在其他市場上它可能獲得更大的潛在收益,公允價值計量的結果始終應該代表主要市場的價格,這種價格可能直接來自于市場也可能由估價技術得到。例如,報告企業(yè)在市場A和市場B中進行交易,并且在計量日報告企業(yè)能夠取得市場價格信息。在市場A中,資產的可收到價格是26元,交易成本是3元,凈收入金額為23元;在市場B中,資產的可收到價格是25元,交易成本為1元,收入凈額為24元。假設報告企業(yè)在A市場上出售該項資產的數(shù)量最大,則可以確定市場A為報告企業(yè)的主要市場,并且確定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是26元;如果市場A和市場B都不是主要市場,則市場B為最大獲利市場,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就是扣除交易成本后的凈收入(24元)??梢?,主要市場和最大獲利市場的確定都是從報告企業(yè)自身的角度為出發(fā)點,這就意味著在一個企業(yè)的經營活動中可能存在不同市場類型,同樣,進行不同經營活動的企業(yè)對同一市場產生不同判定。
三、資產與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
在計量日,如果使用的資產具有實體的存在性、法律的許可性以及財務上的靈活性,報告企業(yè)運用市場參與者對資產使用的最大化和最佳化(highest and best use)概念作為資產公允價值計量的基礎。資產使用的最大化和最佳化,從長期來看,是市場參與者令單項資產或包括該項資產在內的資產組合的價值最大化的使用形式。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概念是由實際使用形式而不是報告企業(yè)預期的使用形式決定的?;谫Y產的最大化和最佳化使用,準則提出了市場參與者用于估計公允價值的兩類估價前提――在用估價前提和交換估價前提,對推動資產的公允價值更接近其真實價值具有重要意義。當某項資產通過其他資產相互結合能夠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最大的價值,則該項資產最大化和最佳化使用為“在用”,并且“在用”即為該項資產的估價前提;另一方面,如果某項資產單獨使用時能夠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最大價值,則該項資產最大化和最佳化使用為“交換”,并且在計量其公允價值時應在交換估價前提下。
計量負債的公允價值時,假設負債在計量日轉讓給市場參與者,并且在轉讓前后該項負債具有相同的不履行風險(nonperformance risk)。不履行風險指不履行負債義務或影響負債轉讓價值的風險,它包括但是不限于報告企業(yè)自身的信用風險。FASB認為,負債的公允價值中應當反映該項負債所存在的不履行風險,同時,報告企業(yè)應當考慮到信用風險對負債的公允價值在整個計量期的影響,而且,信用風險對于不同的負債類型比如貨幣型或非貨幣型負債的影響效果是有區(qū)別的。假設C企業(yè)同時各借給A企業(yè)和B企業(yè)一項五年期終值為500元的債務,由于A企業(yè)與B企業(yè)相比有更高的信用風險,A企業(yè)和B企業(yè)的債務利息率分別為12%和6%,所以A企業(yè)負債的公允價值是284元(將500元以5年期12%的復利折現(xiàn)),同理,B企業(yè)債務的公允價值應當為374元,A企業(yè)和B企業(yè)負債的公允價值不同的原因就在于他們擁有不同的信用級別。
估價技術的選擇應當由適應的市場環(huán)境以及計量公允價值時可以獲得數(shù)據(jù)的充分性決定。計量資產或負債公允價值的估價技術包括市場方法、收入方法、和成本方法:
1.市場方法。市場方法運用相同或可比的資產和負債的在市場中的交易價格,或由其他市場交易產生的信息進行估價。市場方法經常使用來源于可比資產的一系列市場乘數(shù)來估計某項資產的公允價值。
2.收益現(xiàn)值方法。收入方法將當前市場預示的未來現(xiàn)金流入的期望值作為計量的基礎,轉換或折算成現(xiàn)值的技術。
3.成本方法。成本方法是以重置當前具有同樣服務能力的資產所需要的金額作為基礎,這種方法經常會參照資產的重置成本。市場交易者(賣方)收到的資產價格由買方獲取或構建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替代資產所需要的成本決定,同時要調整資產已經發(fā)生的折耗。
報告企業(yè)選擇公允價值計量的估價技術時,如果利用活躍市場上相同替代品的價格對單項資產或負債進行估價,單一的計量技術對于報告企業(yè)來說是恰當?shù)?;但是其他情況下,報告企業(yè)需要運用多種估價技術計量公允價值,例如計量報告資產組合中每一項資產的公允價值,要對單一資產的價值賦予不同的權重進行評估,并且計量結果應當處于合理的區(qū)間內。另外,報告企業(yè)選擇使用估價技術應遵循一致性原則,但是,如果估價技術變更后的結果能夠更準確的反映公允價值,變更估價技術也是可以接受的。
四、公允價值計量的輸入信息與等級系統(tǒng)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隆重舉行了新會計審計準則體系會。2007年1月1日實施。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在會上表示,這是我國會計審計發(fā)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標志著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要求、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yè)會計準則體系和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筆者認為,它更標志著我國終于走上了一條符合“市場經濟越發(fā)展,公允價值會計越重要”這一會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于價值和現(xiàn)值的公允價值會計”不歸路。[1,2]我國的新準則研制工作也得到了國際認可。2005年11月初舉行的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會計準則趨同會議”上達成的共識之一認為:“IASB希望中國對完善國際會計準則提供幫助。IASB認為,中國會計準則體系建設中的基本原則和一些特別規(guī)定具有代表性,值得國際會計準則借鑒和吸收,并希望在關聯(lián)方交易的披露、公允價值計量問題以及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等三個方面得到中國的幫助?!薄?006年的春天注定要成為中國會計界的一個重要記憶”、“梳妝一新、薄施粉黛的‘準則姑娘’來了,明媚的春光便是她的金邊衣裳”、“這是我國的第二次會計革命”、“以公允價值(含其難點現(xiàn)值)為最大亮點”、“公允價值的春天來到了”[3,4]……一時間,好評如潮。2006年下半年,隨著準則應用指南征求意見稿及其正式稿的,全國會計審計理論和實務界都迎來了學習培訓。然而,一切真如許多人所盛贊的那樣完美無瑕了嗎,以致“世界各國將向中國學習”(劉玉廷,2006)?①筆者認為,我國新頒布的會計審計準則體系(包括準則本身及其應用指南)總的方向是非常正確的,但該體系中隱含的一些重大缺陷和錯誤觀念卻不容忽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日益突出,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限于篇幅,本文主在提出這其中的若干而非全部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更深入展開的研究筆者將另行撰文。
二、公允價值概念:一個最基礎、最復雜、最重大和最迫切的會計理論與實踐問題
會計的核心是計量,計量的關鍵是計量屬性,而公允價值可以說是最復雜、最先進、應用面最廣而研究最不深入的復合計量屬性。在公允價值(含其難點現(xiàn)值)被我國萬眾矚目、炙手可熱的同時,我們卻不得不清醒地認識到如下一個近乎殘酷卻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我國目前會計審計準則體系中大量采用現(xiàn)值和公允價值、與國際準則趨同,主要是迫于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多重高壓,而并非政界、學界、實務界真正從會計發(fā)展規(guī)律上理解和掌握了紛繁復雜的現(xiàn)值技術和公允價值會計理論方法精髓。[5]這大概正是在2006年7月舉行的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上,公允價值會計問題已被宣布為未來兩年中國會計學會重大科研課題、并將由中國會計學會召開全國性專題研討會的大背景和根本原因。在這些紛繁復雜的技術、理論與方法中,“公允價值”概念本身無疑是一個最基本和突出的問題,是認識和解決一切公允價值會計審計問題的根本,更是一個國內外至今都沒有完全解決、常變常新的重大會計基本理論和實務難題。從邏輯學角度講,概念明確的程度取決于概念內涵和外延明確的程度。內涵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特有屬性,它通過下定義來闡述;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屬性的事物,它通過做劃分來列明。然而,目前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公允價值概念(包括其內涵和外延)都是相當令人困惑甚至是混亂的。財政部(2006)《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四十二條將公允價值與其他四種會計計量屬性(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xiàn)凈值和現(xiàn)值)簡單并列,而對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無任何解釋的做法就嚴重誤導了公允價值的外延,已引起國內不少人質疑。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多少人真正認識到我國目前的公允價值定義的重大局限性。以下通過國內外公允價值定義的演變簡史來認識這個問題。1995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交易的雙方在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結算的金額”。1998~2006年,我國有關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定義基本上均為:“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shù)慕痤~計量”。[6]可見,我國有關公允價值的定義相當于國際上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2000年,IASC金融工具聯(lián)合工作組認為,公允價值是“在計量日,由正常的商業(yè)考慮推動的,按照公平交易出售一項資產應收到的或解除一項負債時企業(yè)應付出的價格的估計”。在考察近十年來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有關公允價值定義的演變時,我們必須注意自2004年6月以來,其四易其定義、且變化速度之快、內容變化之大令人吃驚的事實。②我們還會注意到,在以下FASB新近的四個定義中,包含了不少我們不熟悉甚至完全陌生、但在我們的深入研究和實際運用中卻一定會面對、遲早要接受的種種新概念和新問題,它們理論涵義深刻、實踐意義巨大。正如筆者(2004)在拙著《公允價值:國際會計前沿問題研究》第三章“公允價值概念”開頭就曾指出的,“公允價值概念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復雜且重要的問題?!薄岸嗄陙?國內外會計組織在有關會計準則中對公允價值概念都給出了一些大同小異的定義,但往往沒有做更多的分析和說明,沒有闡明涵義相當豐富的公允價值概念,這大大地影響了公允價值會計理論、準則和實務的發(fā)展。因此,有必要認真研究一下?!盵1]換言之,我國目前的公允價值定義是非常簡單和落后的,應予拋棄。FASB認為,公允價值是指———“自愿的雙方在當前交易(而不是被迫或清算銷售)中據(jù)以購買(或承擔)或銷售(或清償)資產(或負債)的金額?!?FASB,1996)“自愿的市場參與者在當前交易而非強制或清算交易中據(jù)以購買(或承擔)或銷售(或清償)資產(或負債)的金額?!?FASB,1998)“資產或負債在熟悉情況、沒有關聯(lián)的自愿參與者之間的當前交易中進行交換的價格。”(FASB,FVM,2004年6月)[7]“在資產或負債的參考市場上,市場參與者于當前交易中從資產中收到或因負債的轉讓而支付的價格?!?FASB,FVM,2005年10月)。[7]其中,參考市場(referencemarket)是個體進行資產或負債交易的最有利市場。最有利市場(themostadvantageousmarket)是指這樣的市場:報告?zhèn)€體銷售或處置資產或轉讓負債的價格能最大化從資產中收到的金額或最小化因轉讓負債而支付的金額。FASB特別強調,作為一個總的原則,參考市場原則可以被廣泛運用。由于不同個體在不同市場中從事不同的商業(yè)活動,因此其參考市場(從而市場參與者)也會因該個體商業(yè)活動及其所交易市場中的資產或負債的計價單元的不同而不同??紤]到這些差異,參考市場應當從個體角度來考慮。所以說,參考市場是個體進行資產或負債交易的最有利市場。“在計量日市場參與者之間的交易中,從資產中收到或因負債的轉讓而付出的價格?!?FASB,FVM,2006年3月)[8]這里的公允價值計量假定,資產或負債的主市場中市場參與者之間的交易是有序的(下面將解釋有序交易)。主市場(principalmar-ket)是指報告?zhèn)€體將銷售或處置資產或轉讓負債的市場,在該市場中,資產或負債的活動數(shù)量最大,同時活動水平最高。例如,在股票市場中,某只股票的交易量最大且交易價格最高,則這樣的股票市場就是該股票的主市場。由于主市場是資產或負債具有交易優(yōu)勢的市場,因此,可以合理假定主市場將代表資產或負債的最有利市場?!霸谟嬃咳帐袌鰠⑴c者之間的有序交易中,銷售資產所收到的或轉讓負債所付出的價格?!?FASB,FVM,2006年9月)[8]何謂有序交易(orderlytrans-action)?通俗地說,若從計量日之前一段時間起到計量日后的一段期間內,某些資產或負債的交易總會發(fā)生、且所發(fā)生的市場的環(huán)境沒有什么變化,則這樣的交易就是有序交易。
三、《企業(yè)會計準則2006》的重大系統(tǒng)性缺陷:缺乏單獨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號———公允價值計量》
隨著2006年的即將結束和2007年1月1日準則正式施行日的臨近,我國會計審計理論與實務界已日益意識到,我們正處于一個十分窘迫的境地:在對公允價值既不知其所以然(為什么說“市場經濟越發(fā)展,公允價值會計越重要”是會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是國際潮流、我國幾經波折非搞不可?它的理論淵源和理論基礎究竟是什么?……)、又不知其然(如何確定公允價值?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如何保證其計量和披露的可靠性?……)的情況下,我們就必須付諸實施了。根據(jù)我們的認真分析和初步統(tǒng)計,我國現(xiàn)行由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組成的企業(yè)會計準則體系中,有35項、約占90%的會計準則直接或間接地運用了公允價值和/或現(xiàn)值計量,許多準則都對公允價值和現(xiàn)值的計量及披露做了規(guī)范。表2簡要列示了我國會計準則中有關公允價值和現(xiàn)值計量和披露規(guī)定的情況、以及各種情況的分布或比例情況。表2表明,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中運用公允價值和現(xiàn)值的比例非常高,公允價值和現(xiàn)值的確為我國新會計準則體系的最大亮點。筆者認為,總的來說,除了上述公允價值概念內涵和外延方面的缺陷外,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體系中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問題是:許多具體會計準則都運用了公允價值,但有關公允價值計量與披露的規(guī)定和闡述分散于各項具體會計準則及其應用指南中,很不詳盡和統(tǒng)一,無法有效地指導實踐。④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近年來我國對公允價值的研究和運用不多,人們對它的認識有限;二是由于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2006》的體系主要是參照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2005年以前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s)體系構建的,由于IFRSs體系缺乏單獨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因此我國新會計準則體系中也缺乏單獨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號———公允價值計量》及其應用指南。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的財務會計準則體系過去也曾存在過類似的情況,但經過三年多的深入研究,現(xiàn)已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其剛剛于2006年9月15日正式的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157號(SFASNo.157)《公允價值計量》(FairValueMeasurements)中,FASB對該準則的原因做了如下對我國目前也完全適用的說明:“在本準則之前,公認會計原則中已有公允價值的不同定義以及應用這些定義的有限指南。而且,這些指南分散于需要公允價值計量的諸多會計公告中。指南之間的差異導致了不一致,這些不一致性又增加了公認會計原則的復雜性。FASB決定在本準則中考慮這些問題?!痹摐蕜t主要解決三個大問題:公允價值的定義、用于計量公允價值的方法以及有關公允價值計量的擴展披露。IASB也正即將解決這一問題。DavidTweedie在2005年的《IASB主席報告》中早已指出:“IFRSs在很多情況下都要求使用公允價值。但是,關于公允價值計量的指南卻分散于各個準則之中。這種統(tǒng)一和一致的指南的缺乏,已經導致了公允價值計量上的不一致。2005年9月,IASB在其日程表上增加了公允價值計量項目,目的是開發(fā)一個單獨的準則,為個體以公允價值計量其資產和負債提供指南。……鑒于實務中遇到的如何獲得公允價值的諸多問題,IASB認為亟需出臺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為了加速IASB該項目的進程,IASB已決定,它準備在2006年將FASB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作為其單獨的IFRS《公允價值計量》的征求意見稿(后改為“討論稿”和“初步觀點”),以盡快解決這一十分重要的問題。同時IASB和FASB還正在有關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聯(lián)合項目中,繼續(xù)深入地研究公允價值計量及其對概念框架的影響問題。所以不難看出,我國也應像FASB和IASB一樣,盡快補充單獨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XX號———公允價值計量》及其應用指南,以更好實現(xiàn)制定我國新會計審計準則體系的總體目標。
四、公允價值會計的理論意義和歷史地位
公允價值之所以風靡21世紀的全球會計和其他經濟管理領域,源于其理論上相對于歷史成本的顯著的優(yōu)越性;公允價值會計是基于價值和現(xiàn)值,面向現(xiàn)在、未來、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具有“真實和公允”本質特征的會計模式;公允價值會計是財務會計領域的模式性和范式性革命,是會計發(fā)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價值、現(xiàn)值和公允價值之間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價值是經濟學的精髓,價值增值是管理學的永恒追求,盡管提供與經濟決策既相關又可靠的價值計量始終是一個難題,但以計量為核心和天職、既從屬于應用經濟學又從屬于管理學的會計學對此義不容辭,否則會計沒有存在的必要。但長期以來,因會計計量理論方法的落后,世界會計模式長期為面向過去、基于成本計量的歷史成本會計模式。20世紀90年代以來,基于價值和現(xiàn)值理念、具有“真實和公允”本質特征的公允價值會計風靡世紀之交,因其能提供更多面向現(xiàn)在、未來、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的信息,被譽為“面向21世紀的計量模式”和“會計發(fā)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10]根據(jù)著名經濟學家和會計學家坎寧(1929)的名著《會計中的經濟學》中對于價值計量方法的獨創(chuàng)性論述⑥和筆者的分析論證,可以說,公允價值是價值的直接計量(即現(xiàn)值)和間接計量(歷史或現(xiàn)行成本、現(xiàn)行市價和短期可變現(xiàn)凈值)的總稱;公允價值會計代表財務會計未來發(fā)展方向,標志著會計正從成本計量走向價值計量;現(xiàn)值的可靠計量往往是價值和公允價值可靠計量的關鍵和難點。具體來說,一方面,由于在任何國家,活躍市場并不時時處處存在,因此現(xiàn)值計量在總體上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現(xiàn)值相對更難計量,所以純粹的現(xiàn)值會計模式難以存在,而現(xiàn)行成本、現(xiàn)行市價和短期的可變現(xiàn)凈值(這時折現(xiàn)的影響不重要)可以是現(xiàn)值的良好替代,因此首選它們,僅當不存在同樣或類似資產或負債的活躍市場上的市價時才用現(xiàn)值。筆者認為,這些可替代現(xiàn)值的計量屬性及現(xiàn)值本身就統(tǒng)稱為“公允價值”。這也就論證解決了公允價值概念的外延問題,同時也證明了我國現(xiàn)行基本準則中有關闡述的錯誤。總之,公允價值是經濟學中價值概念的會計表達、是對能反映會計要素本質特征的現(xiàn)值概念的體現(xiàn);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就是基于價值和現(xiàn)值的會計計量。[1]筆者(2004)的這個觀點深刻揭示了公允價值與價值和現(xiàn)值的關系,對于我們理解公允價值會計中的許多問題都非常關鍵。在理解這一關系中,我們始終不要忘記:現(xiàn)值是最能反映各會計要素的本質特征,它是會計計量的最高目標,其他各計量屬性不過是現(xiàn)值在一定條件下的替代;即使公允價值概念本身,其產生也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它只是一個為運用現(xiàn)值計量屬性而需“動用”的眾多替代性計量屬性的總稱而已!它是現(xiàn)行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最初演繹邏輯的體現(xiàn),是促使會計學資產(按其取得時所費的歷史成本計價)、會計學收益(按實現(xiàn)原則和配比原則計算的收入減費用之差⑦)向經濟學資產(按未來經濟利益即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計價)和經濟學收益(某期間凈資產現(xiàn)值的變動)回歸的基礎。所以,現(xiàn)值在當今會計環(huán)境中越來越重要;不能離開現(xiàn)值的重要性來談公允價值的產生,運用公允價值的目的是為了體現(xiàn)現(xiàn)值而非相反;而如上所述,現(xiàn)值是價值的直接計量,所以運用公允價值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計量價值。公允價值在全球的普及標志著會計理論已經走上了實現(xiàn)財務會計“價值計量”夢想的不歸路。我們曾用時間和實踐證明了一條真理:“經濟越發(fā)展,會計越重要”;現(xiàn)在,時間和實踐將繼續(xù)證明:市場經濟越發(fā)展,基于價值和現(xiàn)值、面向現(xiàn)在、未來、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公允價值會計越重要。[1,2]
五、公允價值審計:任重道遠、風險近期高遠期低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2號———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審計》及其應用指南的局限性:其內容受制于存在重大缺陷的《企業(yè)會計準則2006》及其應用指南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擬訂、財政部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準則2006》主要是參照國際審計與鑒證理事會(IAASB)的《國際審計準則》體系制定的。由于IAASB已于2002年7月了《國際審計準則第545號———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審計》,所以我國在缺乏單獨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號———公允價值計量》的情況下,居然“超前性地”擁有了“先進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2號———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審計》(以下簡稱“第1322號審計準則”)。但由于第1322號審計準則及其應用指南與《企業(yè)會計準則2006》及其應用指南幾乎同步研制、同步、特別是要求其內容不得違背有關會計準則及其指南的規(guī)定,因此,《企業(yè)會計準則2006》及其應用指南中存在的許多缺陷也直接導致第1322號審計準則及其應用指南的內容存在局限性。[9]作為財政部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特邀的第1322號審計準則應用指南的撰寫者,筆者曾于2006年7月初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由中注協(xié)舉辦的審計準則研討班上做了演講,用語言、圖片和文字闡釋了國際上最新的公允價值會計和審計的理論方法,但非常遺憾的是,對審計準則指南本身的限制(要求與會計準則在內容和時間上都要亦步亦趨)使這些最重要和精彩的內容(往往超越了我國會計準則的現(xiàn)有規(guī)定)很多都不能被完全體現(xiàn)于第1322號審計準則的應用指南中,這大大削弱了該準則及其指南的作用。于是,下述擔憂不無道理:在《企業(yè)會計準則2006》連公允價值概念都沒有闡述明確、其計量和披露規(guī)范非常簡單分散、相關的公允價值審計準則又不許越雷池半步的情況下,中國注冊會計師如何能有效地進行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審計?!在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兩道關(會計關和審計關)都沒有被把好的情況下,誰能保證中國新會計審計準則體系的最大亮點不會倏忽即逝?!誰能保證在中國會計的“第”大打折扣后、不會又一次把一切問題歸咎于所謂的“公允價值”?![5]
關鍵詞:公允價值歷史成本計量屬性
作者簡介:
牛成(1969-),男,甘肅慶陽人,蘭州理工大學國際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劉彬(1982-),女,甘肅蘭州人,蘭州理工大學國際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于1990年以來了一系列的涉及確認與計量以及現(xiàn)值技術應用問題的財務會計準則概念公告后,特別是正式發(fā)表了第7輯概念公告《在會計計量中使用現(xiàn)金流量信息和現(xiàn)值》,國際會計界掀起了公允價值會計計量模式的研究熱潮。21)06年美國財務會計委員會更是專門針對公允價值了《財務會計準則報告第157號――公允價值計量》。我國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許多學者都對公允價值的定義、內涵、理論基礎及應用等方面先后進行了研究,但對公允價值的內涵,特別是與其他計量屬性的關系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本文對現(xiàn)有公允價值的定義及其計量屬性的觀點進行了綜述,以期對公允價值的推廣和應用提供參考。
一、公允價值的定義
(一)國際公允價值的定義國際上對公允價值的定義主要集中在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的準則中,在已經的準則中對公允價值做出定義的有IASl6《不動產、廠房和設備》(1998年修訂)、IASl7《租賃會計》(1997年修訂)、IASl8《收入》(1993年修訂)、IAS20《政府補助會計和政府援助的揭示》(1994年重編)、IAS21《外匯匯率變動的影響》(1993修訂)、IAS22《企業(yè)合并》(1998年修訂)、IAS25《投資會計》(1994年重編)、IAS32《金融工具:揭示和呈報》(1996年頒布)、IAS33《每股收益》(1997年頒布)、ISA38《無形資產》(1998頒布)、《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會計》(1997年頒布)、ISA39《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03年修訂)12個。1996年,IASC在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報》中指出:公允價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愿據(jù)以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shù)慕痤~。1997年,IASC在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會計》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所有金融工具均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也即用現(xiàn)值技術計量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作為公允價值。2003年IASC新修訂的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等一系列準則中對公允價值做出了如下的定義:公允價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愿據(jù)以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shù)慕痤~。2003年12月,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對公允價值定義與之基本相同?!都幽么筇卦S會計師協(xié)會手冊:會計建議第3680章――金融工具:披露與列報》對公允價值的定義為:熟悉情況的買賣雙方在自愿的,沒有受到強制的情況下,在公平交易中商定的對價的金額?!队攧諟蕜t第7號――購買會計中的公允價值》對公允價值的定義為:熟悉情況的,自愿的雙方在公平交易而不是強迫或清算拍賣交易中,交換一項資產或一項負債所使用的金額。
(二)美國公允價值的定義1953年美國會計程序委員會第43號《會計研究公告》(ARBNO.43)中已提出公允價值,但未進行具體解釋說明。1970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在其會計原則委員會報告書第四輯中,將公允價值理解為:當在包含貨幣價格的交易中收到資產時所包含的貨幣金額,以及在不包含貨幣或貨幣要求權的轉讓中的交換價格的近似值。這是對公允價值的最早定義。但20世紀70年代早期,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考慮在一些金融證券投資問題方面使用公允價值計量,但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的干預也阻止了早期公允價值會計的進程。直到80年代后期的信貸和金融危機,徹底改變了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的態(tài)度和立場,自此相繼了一系列準則來定義公允價值。1991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FASl07《金融工具公允價值的披露》中首次正式界定公允價值的定義為:在自愿的交易者之間,當期交易費用的價格,而非強迫或清算狀況下形成的價格,在存在市價情況下,公允價值是交易數(shù)量與市價的乘積。1996年,F(xiàn)ASB在FASl25《金融資產轉讓和服務以及債務解除的會計處理》中對FASl07中的公允價值定義進行了修訂:一項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是在當前交易中,雙方自愿買入(承擔)或賣出(清償)一項資產(負債)所使用的金額。換言之,該資產(或負債)不是在強迫或清算拍賣的情況下買入(承擔)或賣出(清償)的。1998年,F(xiàn)ASB在FASl33《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動的會計處理》中的公允價值定義與FASl25的定義一樣。同時,F(xiàn)ASl33比FASl25更簡明地說明了公允價值的確定原則:活躍市場中的公開市場報價是公允價值最好的證據(jù),如果能得到的話,應被用作計量的基礎。如果公開市場報價能夠得到,公允價值就是交易數(shù)量乘以該市價的積。如果不能獲得公開市場報價,公允價值估計就應是基于該環(huán)境下可以得到的最好信息。2000年FASB頒布的第7輯概念公告《在會計計量中使用現(xiàn)金流量信息和現(xiàn)值》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公允價值是指在當前的非強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或負債)的買賣(或發(fā)生與清償)的金額。經過不斷完善,2006年9月FASB了FASl57《公允價值計量》,該準則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報告主體交易的市場上市場參與者之間的有序交易中,為某項資產所能接受的價格或為轉移債務所支付的價格。
(三)我國公允價值的定義1997年財政部公布的具體會計準則中首次出現(xiàn)公允價值。然而隨之而來的操縱利潤的會計造假,使人們對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產生了懷疑。針對這一情況2001年財政部修訂會計準則,縮小了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在國際間經濟貿易交流日益頻繁及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大環(huán)境下,2006年頒布的《企業(yè)會計準則》進一步啟用公允價值,擴大了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我國對公允價值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葛家澍(2001)認為公允價值是可以觀察到的、由市場價格機制所決定的市場價格;黃世忠(1997)認為公允價值是指市場價值或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盧永華和楊曉軍(2000)認為公允價值是指理智的雙方在一個開放的、不受干擾的市場中,在平等、相互間沒有關聯(lián)的情況下,自愿交換的價格;饒磊(2001)認為公允價值是指非強迫易、清算或拍賣中收到或支出的金額,是基于自愿的交易,交易的金額是公平的、雙方一致同意的;勞秦漢(2001)認為公允價值來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場,是參與市場的理智雙方充分考慮市場信息后達成的共識,這種達成共識(一致)的市場價格即為公允價值。2006年頒布的新《企業(yè)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
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shù)慕痤~。
(四)國內外公允價值定義的比較公允價值定義的相同點。從上述公允價值的定義可以看出,不同的國家、機構對公允價值定義雖然表述方式不同,但其內涵基本相同:首先,都強調了交易的自愿性,即公允價值是以公平交易為前提條件的。關聯(lián)方之間為了操縱利潤人為規(guī)定的資產或債務的價格,由于不是以公平交易為前提。不能認為是公允價值,此時的公允價值應是指將該項資產或負債與獨立的第三方進行交易的價格。其次,都強調了相對性,即交易所確定的公允價值都是在相對理性的情況下做出的。公允價值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在理想假設下的價值體現(xiàn),而現(xiàn)實社會中這些假設難以完全實現(xiàn)。不論市場多么完善,交易雙方多么睿智,都不可能收集到所有信息并有效的分析信息做出絕對正確的決定。公允價值是市場價值,即公允價值的“公允性”只能是相對的。盡管人們可以運用一系列的方法得到公允價值,但都是近似的估計值。最后,都強調了交易的非現(xiàn)實性,即并非只有進行現(xiàn)實的交易才存在公允價值。公允價值雖然是市場的交換價格,但并不是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都要進行買賣,且不是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都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此時的公允價值要用一定的方法來估計?,F(xiàn)階段普遍認為公允價值的估計方法主要是現(xiàn)值應用,現(xiàn)值方法是公允價值計量的難點也是關鍵問題(謝詩芬,2003)。公允價值定義的不同點。公允價值的定義從其首次被提出經幾十年的發(fā)展,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最初公允價值的定義是在確定金融工具價格時產生的,其應用也只限于金融工具的交易,并沒有廣泛應用于其他日常交易中。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后,公允價值的應用逐漸擴展到非金融工具資產和負債的確定、計量當中,其應用范圍已不斷擴大。
二、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
(一)公允價值不是計量屬性而是計量目的 “公允”一詞包含了公正、允當?shù)暮x,“公正”一詞在《辭海》中有兩種解釋:一是人們從既定概念出發(fā)對某種現(xiàn)象的評價,亦指一種被認為是應有的社會狀況,反映社會生活中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作用和地位、行為和結果之間某種相適應的關系。公正觀念和標準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具有時代性和階級性。二是指道德要求和品質要求,即堅持原則,按照一定的社會標準(法律、道德、政策等)實事求是地為人處世?!霸十敗币辉~在《辭海》中的解釋是“適宜,得當”。顯然,這兩個詞語都表示了主觀上的評價,其目的性很強。計量屬性則是指被計量對象的可計量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或外在表現(xiàn)形式。FASB在第7輯概念公告中指出,近年來本委員會將公允價值視為大部分初始確認時的計量和以后期間所進行的新起點計量的目的,并將公允價值視為采用現(xiàn)金流量和現(xiàn)值計量的唯一目的。也就是說在FASB5中提到的各項計量屬性只要以公允價值為目的,就可以滿足現(xiàn)代快速發(fā)展的經濟貿易的計量要求,因此,公允價值是所有會計計量屬性的目的。
(二)公允價值成為計量體系中的第五種計量屬性有學者(葛家澍,2001)認為,作為一項計量屬性必須能夠用于交易或事項的初始計量,但SFAC5指出,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主要用于初次確認和以后各期的攤銷或分配;現(xiàn)行成本、現(xiàn)行市價和可實現(xiàn)凈值三種屬性主要用于初次確認時的計量和以后各期的新起點計量;而現(xiàn)值計量屬性主要是作為一種攤銷方法,在某項資產或負債得到確認并按照歷史成本、現(xiàn)行成本或現(xiàn)行市價進行計量后可被應用。作為攤銷方法的現(xiàn)值顯然不滿足初始計量的條件,現(xiàn)值本身并不是可以應用的計量屬性,而僅是達到某種計量屬性的手段和技術。因此.SFAC5中將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列為一項計量屬性不恰當。正是基于此,SFAC7明確否認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是一種計量屬性。SFAC7認為,單純數(shù)學上的現(xiàn)金流量與利率的結合的本身并不是現(xiàn)值計量的日的,為了使財務報告能夠提供具有決策相關性的信息,現(xiàn)值必須能夠反映被計量資產或負債的某些可觀察的計量屬性,SFAC7將這一屬性稱為公允價值。由此可以認為,SFAC7明確否定了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是計量屬性之一,并以公允價值取而代之。而在初次確認和新起點計量中使用現(xiàn)值的唯一時點的,是在沒有可觀察得到的由市場直接決定的價格時用以估計公允價值,即公允價值作為新的計量屬性,在整個會計計量屬性體系中,其地位就是取代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而成為與歷史成本、現(xiàn)行成本、現(xiàn)行市價、可實現(xiàn)凈值并列的會計計量屬性。
(三)公允價值是與現(xiàn)有計量屬性并列的新計量屬性我國2006年頒布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規(guī)定: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xiàn)凈值、現(xiàn)值、公允價值??梢钥闯?,我國將公允價值作為與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xiàn)凈值、現(xiàn)值并列的計量屬性,認為公允價值是獨立的計量屬性,與其他計量屬性共同組成我國會計計量屬性體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為建立一套高質量的全球統(tǒng)一的會計準則,充分響應二十國集團(G20)和全球金融穩(wěn)定理事會(FSB)的倡議,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對公允價值計量準則項目的研究和改進步伐進一步加快。ISAB于2011年5月12號了國際會計報告準則第13號(IFRS 13)“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對公允價值進行了重新定義,制訂了統(tǒng)一的公允價值計量框架,公允價值的披露要求得到新的規(guī)范。此外,2012年5月17日,我國財政部了《企業(yè)會計準則第X號--公允計量計量(征求意見稿)》。2014年1月26日,我國財政部了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9號(CAS39)“公允價值計量”。
二、比較研究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不斷完善和企業(yè)會計準則體系在國內的廣泛應用,公允價值在我國經濟運行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財政部于2014年1月29號正式頒布了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并于2014年7月正式實施。該準則共有13章,核心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公允價值的定義、計量、披露。本文以基于三個方面,對新準則進行簡要的分析,并以此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進行比較。
(一)有關公允價值的定義
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3號明確了公允價值的定義,公允價值是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fā)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的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都特別強調了企業(yè)以公允價值計量相關資產或負債的,應當假定出售資產和轉移負債的有序交易在相關資產或負債的主要市場進行,而不存在主要市場的應當假定該交易在相關資產或負債的最有利市場進行。但在市場參與者方面,我國會計準則方面明確指出了市場參與者應當滿足以下條件:1、市場參與者應當相互獨立,不存在關聯(lián)方關系;2、市場參與者應當熟悉情況,能夠根據(jù)可取得的信息對相關資產或負債以及交易具備合理認知;3、市場參與者應當有能力并自愿進行相關資產或負債的交易。相比之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則強調了主體在計量日必須進入市場,必須站在主體的角度確認主要市場,不允許不同主體之間的主要市場存在差異。
(二)有關公允價值的計量
在公允價值的初始計量方面,我國會計準則強調除特殊情形之外,公允價值應與交易價格相同。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則以交易成本的概念來說明,準則強調交易成本不應調整用來計量資產或負債公允價值的主要市場的價格。對于給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計量方面,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第13號沒有太大差異,主要區(qū)別在于IFRS 13提出了“最高效和最佳使用”的概念,并且規(guī)定,當主體為了競爭或其他原因不打算積極使用或者不打算按照最高效和最佳方式使用非金融資產(如無形資產)也應按最高效和最佳使用的假設來計量,而我國會計準則未涉及到此項規(guī)定。我國會計準則除了IFRS 13的相關規(guī)定外還按負債和自身權益工具計量的原則,分三種情況作出規(guī)范,比IFRS 13更清晰,其中對于以相同或類似負債或企業(yè)自身權益工具報價為基礎確定公允價值,IFRS 13中沒有作出類似規(guī)定。
【關鍵詞】 公允; 市場價格; 公允價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會計的發(fā)展史就是一個充滿著爭論與反復的歷史,會計計量作為會計系統(tǒng)的核心職能,在會計發(fā)展史上關于計量方法的選擇更是充滿著爭論和反復,當前關于公允價值的爭論也只是會計發(fā)展史上數(shù)不勝數(shù)的爭論中的一個而已。史學家維柯(1986)認為:“科學必須從它所處理的題材開始處開始”,研究公允價值問題乃至整個會計問題自然也必須是這樣。對公允價值歷史演進的梳理目的在于,一方面,通過認定歷史循環(huán)中的基本經驗,揭示歷史反復過程中的教訓,總結現(xiàn)時會計活動運行規(guī)律,以正確認識當前公允價值問題;另一方面,在深入研究歷史發(fā)展繼承性與延續(xù)性規(guī)律的基礎上,科學預測公允價值未來發(fā)展的大趨勢。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會計界進一步認識當前有關公允價值的爭論,進而對公允價值未來的優(yōu)化路徑有所借鑒和啟發(fā)。
一、公允價值產生的思想淵源――“公允”思想
公允價值概念的產生也有著深刻的哲學和社會基礎,人類對“公平”的一直不懈追求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公允價值”產生的根本原因。而人類對“公平”的追求體現(xiàn)在會計這一領域就是“公允”思想,因此,公允的思想很早便開始在會計上有所體現(xiàn)了?!肮省币辉~中包含有公平、公正、允當?shù)葞讓右馑?。“公允”一詞與會計關聯(lián)起來始于1736年,約翰?梅爾(John Mair)在《簿記法》這本書中寫道,日記賬要公允表達交易的記錄,總賬也是這樣,失去了公允性,便失去了目標,進而也便失去了正確性。這是較早對賬簿提出“公允”要求的會計學者。1844年英國所頒布的《股份公司法》,要求必須編制“全面而公允”(Full and Fair)的資產負債平衡表,并須向每次的股東大會提交,直接涉及到對財務報表編制與披露質量的表述。1897年修訂后的公司法又規(guī)定:核數(shù)師在報告中必須判明企業(yè)的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和正確”(True and Correct)。直到1947年,英國特許會計師公會的“會計原則建議書”建議用“真實與公允”替代“真實和正確”,因為對于存在大量判斷和估計的會計來說,不可能存在一個從內容到形式都“惟一”或“絕對”正確的財務報表,報表上的數(shù)字只是其中一個可能的公允表達。1948年修訂后的《公司法》明確規(guī)定財務報表必須符合“真實與公允”原則,“真實與公允”原則便第一次在公司法中出現(xiàn)。自此,“真實與公允”成為一個廣為接受的會計理念并一直沿用至今。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后,在英國的推動下歐共體于1978年所頒布的第四號指令便引入了“真實與公允”原則,指令中要求“所有公司的年度賬目必須‘真實與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資產、負債、財務狀況及盈虧”,并且還要求“在特殊情況下,如采用本指引的條例,會導致與‘真實與公允’的要求有沖突,則必須偏離此條例,以符合‘真實與公允’的要求,但報表內必須披露任何偏離及其原因”。
在英國、英聯(lián)邦國家以及原歐共體國家中,“真實與公允”是財務報告的最高指導思想,也是對財務報表的最終測試。財務報表只要能夠符合真實與公允的要求,有時可以背離會計準則的要求,甚至可以背離相關法律中有關會計的要求。然而,這樣一個擁有至高無上地位的指導思想,“真實與公允”觀念卻缺乏權威性的定義,執(zhí)行中要靠會計人員的理解和判斷。在Hoffmann和Arden的有關“真實與公允”原則的法律指引中,他們認為“真實與公允”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其內涵會隨著時間和空間而轉變,如果要把這一概念應用于任何時間及空間,那么就無法給該原則下一個準確的定義,這就是為什么會計界和法律界一直沒有為“真實與公允”原則下定義的原因。這固然有利于適應錯綜復雜的實際情況,但個人主觀上也難免帶來不確定因素,甚至會引起認識和判斷上的分歧。Hoffmann和Arden還認為“真實與公允”是一個法律概念而不是一個會計學概念,這從“真實與公允”原則最早是由英國《公司法》引入會計之中的可得到證明。作為法律概念,只有法院才可以給予有效的解釋,也就是說,一份財務報表是否顯示“真實與公允”,是由法院來裁定的。然而,法官作為非會計專業(yè)人士,其在裁判過程中,必定會依據(jù)當時慣用的會計準則及處理方法作為評判是否“真實與公允”的標準。1989年由倫敦黑石出版社出版的《公司法》教科書的引言中說到:“假如在法庭上,法官不得不來判斷一套賬戶和報表是否反映了‘真實與公允’的原則,那么,他除了依據(jù)公認會計原則來判斷外是難有其他標準的”。因此,會計界的一般想法是只要遵守所有有關的法律條文及會計準則,當可顯示“真實與公允”。正是由于對“真實與公允”觀念的捉摸不定,導致了人們對它的遵從就簡化為對會計準則的遵從。無怪乎一些會計專業(yè)人士認為,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技術性,“真實與公允”這個概念其實用處不大,僅僅起到了一個“符號”的象征性作用。在某些情況下,它反倒成了操縱財務報表的一個手段(Livne和McNichols,2008)。
二、公允價值運用的先導――市場價格的運用
從FASB和IASB對公允價值所下的定義可以看出,公允價值就是相關資產或負債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的市場價格,在具體確定公允價值時,也主要使用市場價格進行估計。因此,市場價格在會計上的運用可以視作公允價值的運用,盡管當時沒有被稱為“公允價值”。迪克西在他1892年出版的《審計學》一書中指出,銷售時點是反映資產實際價值的真實的時點,因此,不僅現(xiàn)時銷售價格(即清算價格)很重要,而且未來價值也很重要。迪克西的這一觀點跟現(xiàn)在的公允價值都強調了資產應該按照銷售價格(即退出價格)計量其價值,并強調了未來價值對信息使用者來說是重要的和相關的。1900年以前,穩(wěn)健主義是一項占支配地位的會計原則,其他原則與它相沖突時要服從于它。作為穩(wěn)健主義的體現(xiàn)方式――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在當時實際上為所有的英國會計權威和許多美國會計權威所推崇,該方法的普遍運用是對市場價格的初步嘗試性運用。威廉?A.佩頓(William.A.Paton)早在1918年就主張“應按資產的市場價值而不按資產的成本進行記錄”。1922年,他重申自己堅持使用市場價格的觀點,他認為流動資產的成本應與其變現(xiàn)價值相聯(lián)系,產品的價值實際上是銷售價格,而不管銷售是否已經發(fā)生。麥克尼爾在1939年出版的《會計中的真理》一書中提出:應當按市價對可銷售資產進行估價,并將價格變動計入損益。可以說,麥克尼爾這種“真實收益”的思想已經跟現(xiàn)在的公允價值思想十分接近。1961年Moonitz在《會計研究文集》NO.1“會計的基本假設”中把市場價格(Market Prices)列為基本假設B類第2個,并指出要使這個假設成立必須有某些其他條件,如:兩個或多個主體之間進行的交易是公平的;交換中所涉及的各主體的行為是理性的;市場上交易足夠活躍,證明所產生的交易具有代表性。Sprouse和Moonitz(1962)、Chambers(1966)和Sterling(1970)也均提倡使用市場價格以可靠地計量資產繼續(xù)使用或者處置一項資產所涉及到的有關放棄或犧牲。
在美國,20世紀20年代物價猛漲,并且公司在選擇自己的會計實務和會計政策時有很大的靈活性,公司普遍地對資產使用“現(xiàn)行價值”或“評估價值”進行計量,以反映資產的當前市價,其理由在于:既然企業(yè)所處的經濟條件已經發(fā)生了永久性變化(即物價上升),資產負債表所報告的資產價值就應該隨之調整,以便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相吻合。1929年末美國發(fā)生的價格崩潰,觸發(fā)了30年代的大蕭條。在這個時期,資產的重估(這時是調低)再次成為司空見慣的事。但是在資產重估過程中,一些管理者濫用估價導致了會計信息可靠性的缺失,因此,會計職業(yè)界頒布了更多正式的會計準則以限制管理者對估價的濫用,并在美國SEC成立后,要求進行資產重估的公司提供更多有關資產重估的額外信息,給公司帶來較大的成本,大多數(shù)公司就簡單地以歷史成本計量所有資產了。到20世紀40年代,固定資產評估增值的做法在美國財務報告中幾乎滅絕了。20世紀50年代,SEC利用自己的官方權力又非正式地禁止了重估資產價值的披露。1965年會計原則委員會的會計原則委員會意見書第6號第17條正式禁止了對財產、廠房和設備進行重新估價。歷史成本憑借其基于真實交易的可靠性又重新成為報告大多數(shù)資產和負債的具有統(tǒng)治地位的方法。然而,美國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高通脹所帶來的對歷史成本會計的眾多指責,讓會計界更加堅定了尋找另外一種具有相關性的計量屬性的決心。
三、公允價值概念的產生與發(fā)展
“公允價值”這一術語最初的產生并非來源于會計界的理論推演或實踐“創(chuàng)造”,而是源于美國監(jiān)管機構對如何確定公共事業(yè)企業(yè)的收費標準的考慮――是按照歷史成本或是重置成本,還是以其他方式作為收費的基礎。關于這一問題的爭論一直持續(xù)到1898年,當時美國高等法院對史密斯與阿邁斯(Smyth vs. Ames)一案的裁決,美國高等法院認為:“計算合理價格的基礎必須是為公眾提供服務的不動產的公允價值”,被監(jiān)管行業(yè)只能“在企業(yè)公允價值的基礎上賺取公允的收益”。為了確定公允價值,高等法院提出在估計財產的公允價值應考慮以下因素:最初的建造成本、永久性的改良支出金額、債券和股票的市場價值和金額、現(xiàn)行建造成本、在法規(guī)規(guī)定的收費價格下的盈利能力以及經營費用需要花費的金額。此案的裁決一經便引起了眾多批評,批評者認為,由于作為收費確定基礎的公共單位資產的當前價值難以確定,公允價值規(guī)則是難以實施的。另外,還有人認為,這個判案是不符合邏輯的,其原因在于:一個公用單位的價值取決于其收費,收費費率又取決于企業(yè)未來價值,而企業(yè)未來價值在沒有確定收費費率之前是無法確定的。1944年這個判例被高等法院對聯(lián)邦電力委員會與希望天然氣公司的判例所了。據(jù)筆者考證,較早提到公允價值的會計學者是塞利爾斯(Saliers)和佩頓。塞利爾斯在1920年發(fā)表了《成本、公允價值和減值準備》一文,該文詳細論述了在確定公允價值時應該考慮減值準備因素。佩頓(1946)指出:“成本和價值并不是相抵觸和相排斥的概念。對大多數(shù)的交易來說,在購買日,成本和價值幾乎是相同的。就支付媒介是非現(xiàn)金財產的交易而言,購入資產的成本應按所轉出財產的公允市場價值(Fair Market Value)來確定。事實上,成本是重要的,因為其大致等于購買日的公允價值(Fair Value)”。而會計規(guī)范上正式提到公允價值,亦可追溯到會計程序委員會于1953年的第43號會計研究公告。在此公告中,公允價值已經被要求作為資產計量的依據(jù),例如第5章無形資產提出,以非貨幣換形式獲得的無形資產應按所放棄或所取得資產的公允價值定價(看哪一個更有說服力);第7章資本賬戶中提出當某項資產發(fā)生減值時,可按其公允價值重新表述。另外,會計原則委員會1970年的第4號公告《企業(yè)財務報表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則》界定了公允價值的內涵,它把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包含貨幣價格的交易中收到資產時所支付的貨幣金額,或在不包括貨幣或貨幣要求權的轉讓中交換價格的近似值。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會計界和金融界一直對金融工具,特別是衍生金融的確認、計量和披露問題爭論不休。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加深了人們對歷史成本嚴重缺陷的認識。特別是80年代,美國2 000多家金融機構因從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財務困境,最終導致400多家金融機構破產。但建立在歷史成本模式上的財務報告在這些金融機構陷入財務危機之前,往往還顯示“健康”的財務狀況和“良好”的經營業(yè)績。許多投資者認為,歷史成本財務報告不僅未能為金融監(jiān)管部門和投資者發(fā)出預警信號,甚至誤導了投資者對這些金融機構的判斷。為此,他們強烈呼吁FASB重新考慮歷史成本會計模式是否適用于金融機構。在此背景下,1990年9月,美國SEC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認為,歷史成本財務報告對于預防和化解金融風險于事無補,并首次提出了應當以公允價值作為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此后不久,準則制定機構開始研究和制定有關公允價值會計準則。1991年FASB的SFAS 107要求所有的公司披露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包括在財務狀況表中確認和沒有確認的資產和負債。公允價值會計通過1993年FASB的《SFAS 115――債權和權益證券投資會計》又重新進入到美國公司財務報表之中。超出了之前的僅僅披露公允價值的要求,SFAS 115強制一些證券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因此直接影響到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SFAS 115是FASB為了相關性而偏離歷史成本和穩(wěn)健主義所邁出的重要一大步。FASB隨后的會計準則,進一步強化了公允價值在財務報表中的使用。FASB在20世紀90年代共了32份會計準則,其中涉及公允價值計量的23份,與金融工具有關的準則有9份。FASB還于2000年2月了集大成的SFAC NO.7《在會計計量中使用現(xiàn)金流量信息和現(xiàn)值》,其中詳細規(guī)定了公允價值的定義和確定方法?!禨FAS 157――公允價值計量》的頒布標志著公允價值會計的應用達到了頂峰。SFAS 157正式地規(guī)定了公允價值的定義以及計量和披露的框架,為公允價值會計的實施提供了一個統(tǒng)一的、可比的應用指南。
四、公允價值會計在中國的運用
雖然公允價值在中國的發(fā)展歷程比較短,只有十幾年的時間,但是中間卻出現(xiàn)了一次反復過程。從最初20世紀90年代末的大膽應用,到隨后的限制使用,到2006年的廣泛但謹慎的應用,再到今天金融危機對公允價值提出的巨大挑戰(zhàn),公允價值在中國的發(fā)展同樣并非一帆風順。
20世紀90年代,由于公允價值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會計準則采用,國際會計準則也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計量屬性運用在各項準則中,中國基于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的目的,也開始逐漸在會計準則中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1998年6月12日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債務重組》具體會計準則首次正式使用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該準則不僅規(guī)定了公允價值在債務重組中的應用,還對公允價值進行了定義,該準則的頒布,標志著中國對公允價值應用的開始,這也是中國會計準則中的一大突破。隨后,公允價值計量又出現(xiàn)在投資準則和非貨幣易準則中。1998年6月24日的《企業(yè)會計準則――投資》的講解充分闡述了采用公允價值的原因,它列舉了四點理由:第一,公允價值體現(xiàn)了一定時間上資產或負債的實際價值;第二,公允價值定義中的“公平交易”為其確定的價值的公允性提供了前提條件;第三,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第四,公允價值可以表現(xiàn)為多種形式,如可實現(xiàn)凈值、重置成本、現(xiàn)行市價、評估價值等。然而,由于當時中國產權、生產要素市場不很活躍,相關的公允價值難以取得,從而給一些企業(yè)利用準則調節(jié)利潤留下了一定空間。上述準則在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企業(yè)利用公允價值計量操縱利潤的現(xiàn)象。為了防范類似問題繼續(xù)發(fā)生,并及時解決已存在的有關問題,財政部于2001年重新修訂了債務重組、非貨幣易和投資三項準則,強調了真實性和謹慎性,明確回避了公允價值計量,改按賬面價值入賬。
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以及國際會計準則在全世界的普遍應用,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變得越來越重要和迫切。2006年2月,中國財政部了包括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的新會計準則體系,并規(guī)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實施,實現(xiàn)了與國際會計準則在實質上的趨同。新會計準則在諸多方面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全面運用是最為顯著的方面。據(jù)統(tǒng)計,在新會計準則體系中,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易、股份支付、生物資產等17個具體準則中不同程度地運用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涉及范圍之大和應用力度之深都超出了之前會計界的預期。相比于國際會計準則,的38項具體準則更充分地考慮了中國的國情,對公允價值的運用采取了適度謹慎的態(tài)度。自此,公允價值又開始在中國會計準則中被普遍采用。
五、結語
通過對公允價值歷史演進的考察,筆者認為,首先,公允價值從它產生的那一刻起,就充滿著爭議,爭議的根源在于人們對公允價值的概念、本質和經濟后果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和深入,在社會經濟系統(tǒng)出現(xiàn)新的情況時,公允價值的應用又出現(xiàn)了之前人們未曾預料到的新狀況,這時人們對公允價值的觀點便又變得莫衷一是。但也正是這些爭議促使公允價值得到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其次,對公允價值歷史演進的考察必須結合其所處時期的經濟制度和社會背景,公允價值應用的每一次爭論和反復過程都跟當時整個社會的經濟和社會背景密切相關。整個社會經濟狀況的變化(特別是重大經濟危機和經濟事件的爆發(fā))必然會引起這個會計制度(包含計量屬性)的變革,公允價值也不例外。最后,“公允”思想和公允價值概念都是源于法律上對公平和公正的追求,是法律上的“公平”精神在會計中的直接體現(xiàn),都體現(xiàn)了法律上“結果理性”的觀念。它們對美好結果的過分追求,反而忽視了對具體實現(xiàn)過程的關注。由此導致了公允價值的確定缺乏可操作性和過分依賴人的主觀因素,公允價值不可避免地淪為管理層操縱財務報表的工具。
【參考文獻】
[1] 黃世忠.公允價值會計:面向21世紀的計量模式[J].會計研究,1997(12).
[2] 邁克爾?查特菲爾德.會計思想史[M].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89.
[3] 維柯.新科學[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4] Saliers Earl A.. Cost Fair Value,and Depreciation Reserves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20,10(2):272-282.
[5] Paton William A.. Cost and Fair Value in Accounting [J]. Journal of Accountancy,1946,81(3):192.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公允價值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
一、公允價值的概念
關于公允價值的概念,國內外一直在不斷探索其科學表達,國際上經歷了幾次重大變更,使其內涵逐漸趨于嚴謹。葛家澍教授(2006)認為在公允價值研究方面,從時間上看,不論在早期和現(xiàn)代,美國都是最早;從研究的深度看,FASB對公允價值的研究一直處于世界的最前列;當前,唯一單一的、連貫的、內在一致的公允價值計量會計準則只有FASB。
(一)公允價值的最早定義。早在1961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AICPA)所屬會計研究部主任Maurice Moonitz在其撰寫的ARS No.1中就提到“公允價值”這一概念。不過,他當時使用的不是“fair value”,而是“sound value”。他在ARS No.1第4章中強調指出:“一個推論迅速出現(xiàn),即交換價格是初始記錄的恰當基礎,這個正確的推論在具體應用時必須附有幾個條件,如:(1)兩個(或更多的)獨立主體(企業(yè))之間進行公平的交易;(2)交換中涉及的各主要行為都是理性的;(3)市場上的交易足夠活躍以證明所產生的價格具有代表性的假設?!?/p>
Moonitz的分析指出了“公平的交易”、“交易雙方的理”、“市場的交易足夠活躍”等有關公允價值的理念。同時,Moonitz提出了真實市場的交易。這意味著他已隱含著有非真實市場的交易(即現(xiàn)在所說的假想交易)的存在。Moonitz的上述若干設想是在40多年以前,但與當前公允價值定義中的有關概念極為相似。
(二)FASB關于公允價值的定義。1998年6月FASB的SFAS133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公允價值是自愿的雙方在當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銷售)購買或出售一項資產的金額。同時指出,活躍市場的公開報價是公允價值最好的證據(jù)。但此時該定義僅涉及資產的定義,并沒有提及負債。這也成為其之后被理論界批評的方面。
2000年2月FASB正式的第7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在會計計量中使用現(xiàn)金流量信息和現(xiàn)值》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當前的非強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的雙方進行資產(或負債)買賣(或發(fā)生清償)的價值。在這里,公允價值的計量不再局限于資產,也運用到負債上。
但基于以上的兩個定義,很多學者(葛家澍,2003;陳秧秧,2008)認為他們都沒有解決價格的選擇問題,即此時的價格究竟是買入價格還是脫手價格。在許多情況下,買入價格與脫手價格相同或接近相同,因而不會產生實務上的重大差異。但對于交易不活躍或者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進行交易的金融工具而言,買入價格與脫手價格會明顯不同。當買入價格與脫手價格差異重大時,無疑將對被計量項目產生明顯的經濟差異。
2006年9月15日,FASB的SFAS157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為:會計主體所在市場的參與者之間進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收到的價格或轉移一項負債所支出的價格。2007年2月,FASB再發(fā)表了SFAS159“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選擇權”,進一步允許主體選擇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多種金融工具和某些特定的其他項目,擴大了公允價值的使用范圍。
由此可知,SFAS157的定義在“交易市場”、“交易主體”、“價格選擇”方面對公允價值進行了嚴謹?shù)亩x,從而消除了在后續(xù)實務操作上的隨意性,使公允價值在概念內涵的層面達到空前統(tǒng)一。
(三)IASB和我國關于公允價值的定義。IASB于1995年的第32號國際會計準則《金融工具:披露和列報》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為:熟悉情況和自愿各方在一項交易中,能將一項資產出售或一項負債清償?shù)慕痤~。我國財政部于2006年2月頒布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shù)慕痤~??梢姸叩亩x大同小異,其定義基本還停滯在2000年FASB的第7號公告水平。二者與FASB的SFAS157公允價值定義相比,主要區(qū)別在于,第一,IASB所表述的公允價值,既不是指脫手價格,也不是指入賬價格;而FASB在SFAS157定義的公允價值,明確是指脫手價格。第二,IASB講的負債的交換價格是清償一項負債的支付價格,而FASB講的負債的交換價格則指轉移一項負債應支付的價格。
2006年11月,IASB直接以SFAS157 號公告全文作為其公允價值計量討論稿對外公布,在討論稿中,IASB提出13個問題,尤其是IASB對SFAS157有不同看法的方面,并特別希望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和進一步研究,為新興市場經濟和轉型經濟國家在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中存在的特殊問題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雖然IASB公允價值計量國際準則尚需時日,但從IASB直接以SFAS157為藍本的策略來看,SFAS157將為未來的國際準則中公允價值圈定基本框架。我國會計準則已經實現(xiàn)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實質性趨同,今后還將繼續(xù)保持趨同,因此國際會計準則公允價值的變化必將會影響到我國公允價值的發(fā)展。
二、公允價值應用實踐
(一)公允價值與市場環(huán)境的關系。公允價值的應用離不開具體的市場環(huán)境,理論界對公允價值與市場環(huán)境的關系存在不同認知,有的認為活躍市場是公允價值應用的充分條件,公允價值的應用離不開活躍市場;有的認為公允價值與活躍市場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具體觀點如下:理論界普遍認為我國缺乏公允價值應用的市場環(huán)境――活躍市場。因此,一些學者提出公允價值在我國應分情況應用。如陸建橋(2005)認為,我國現(xiàn)階段,可以對有活躍市場交易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包括衍生金融工具)以及嚴格按照市場法則、具有商業(yè)實質的非貨幣易等,可以逐步允許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以便如實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yè)績。對于其他資產和負債,在現(xiàn)行歷史成本計量基礎之上,需進一步探討其計量模式的改革途徑和方式。謝詩芬(2000)則指出公允價值與市場環(huán)境并無依存關系,沒有活躍市場依然可以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從總體上來說,中國缺乏活躍市場。但是,公允價值不一定只能運用于活躍市場。從公允價值的定義可知,公允價值在本質上是與公平交易相聯(lián)系的,即從外部條件看,只要有公平交易,就可以有公允價值?;钴S市場可以存在公平交易,但存在公平交易的市場不一定是活躍市場(因為它可能不滿足活躍市場的比如說第二個條件),更不一定是市場經濟甚或發(fā)達的市場經濟。也就是說,公平交易市場的要求低于活躍市場的要求。解決公允價值采用難,從而澄清上述模糊認識的關鍵是正確認識公允價值與現(xiàn)值的關系、建立現(xiàn)值計量理論框架并采用現(xiàn)值。
(二)公允價值計量方法選擇。FASB在SFAS157對公允價值進行了等級劃分,第一級指在計量日活躍市場中同類資產或負債的交易價格,剔除了大量同質無法區(qū)分的資產或負債,即在市場上能直接觀察到的信息;第二級指除了第一級以外通過觀察得到并能直接或間接獲取的關于資產或負債的價格;第三級指在計量日不能觀察到的資產和負債的價格信息,由資產或負債持有人自行評估的價格,但如果能獲得其他相關信息,如有關合約,仍應使用這些進行估價。由此,SFAS157將公允價值估價方法分為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
葛家澍教授(2008)認為公允價值需要采用可靠性程度有差別的三級估計:在活躍市場上,具有完全相同的資產和負債在進行持續(xù)的大宗交易,則采用這種完全相同的資產計價或負債轉移清償價,屬于一級估計,它是公允價值的最佳估計;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資產與負債,但有相似的資產出售和相似負債在轉移或清償,也可采用它們的出售價或清償價作為估計的公允價值,這屬于二級估計,這種情況需要必要的調整;如果活躍市場上無相同或相似的資產在出售和負債在清償(或轉移),只能用某些技術方法如參考某些模型或參照未來現(xiàn)金流量及貼現(xiàn)值,它屬于三級估計。
可見,國內外會計界關于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已經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即如果存在活躍市場,則應以相同或類似資產或負債的市場價格為基礎,進行公允價值估值;如果不存在活躍市場,則應采用市場法、收益法或成本法進行估值確定。
(三)我國公允價值應用現(xiàn)狀。公允價值自2007年在我國正式施行以來,其總體運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劉玉廷、王鵬、崔華清(2008)根據(jù)我國上市公司2007年執(zhí)行新會計準則情況的分析認為,新準則規(guī)定了公允價值的確定原則,但實務情況較為復雜,特別是估值技術的應用,如何選擇估值模型和相關參數(shù)假設等,新準則沒有提供詳細指南。目前,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也在制定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已經出臺了公允價值計量準則,這些研究成果均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針對我國新興加轉型經濟的實際,需要組織專門力量研究與公允價值相關的問題,指導企業(yè)在實務中正確地運用公允價值。
三、金融危機與公允價值
2007年以來的金融危機迅速由美國波及歐洲和亞洲,面對日益惡化的經濟現(xiàn)狀,國際輿論將矛頭指向公允價值。FASB和IASB在政治和輿論的壓力下,選擇了修改“刻度”。繼9月30日、10月10日FASB兩度不活躍市場中公允價值的應用指南后,10月13日,IASB又修改了國際會計準則條款,允許對非衍生金融資產進行重新分類,而且將其執(zhí)行日期追溯至7月1日。
對于公允價值是不是本次金融危機的“幫兇”,理論界和實業(yè)界有著完全不同的認識。以銀行家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危機中的甩賣價格無法客觀反映資產價格,并將影響業(yè)績表現(xiàn)和投資者信心。為此,應將公允價值改為歷史成本。
以準則制定機構為首的一派認為,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只有公允價值最能體現(xiàn)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不是金融危機的“幫兇”,反而使投資者盡快了解了企業(yè)最真實的情況。
秦誼(2008)認為公眾質疑的焦點并非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本身,而在于產生公允價值的過程,尤其是在不活躍市場或無序市場上如何確認公允價值。因此,不應放棄公允價值,而是要完善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
潘念萍(2008)認為估計和假設是會計所固有的,并不影響其可靠性,可靠性不等于肯定性和精確性,合理地、可靠地估計現(xiàn)金流量的金額、時間、折現(xiàn)率是可能的。因此,以“估計”為理由懷疑公允價值的可靠性是站不住腳的。只要在估計時依賴可靠的原則和程序,估計的結果也應是可靠,隨著現(xiàn)值計量框架的建立和各種計價模型的日益完善,筆者認為這種“程序可靠性”是能夠保證信息可靠的。
(作者單位:1.湘潭大學商學院;2.蘇州大學商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葛家澍.財務會計理論研究[M].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2]路曉燕.公允價值會計的國際應用[J].會計研究,2006.4.
[3]潘念萍,淺析公允價值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財會研究,2008.17.
[4]謝詩芬.價值計量的現(xiàn)值和公允價值[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