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教師節(jié)小短句范文

教師節(jié)小短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師節(jié)小短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師節(jié)小短句

第1篇:教師節(jié)小短句范文

論文摘要:長期以來,我國宏觀居民消費呈現(xiàn)出顯著的“階段性消費”特征。消費者的“從眾消費”和“保守消費”是產生“階段性消費”現(xiàn)象的微觀基礎;而“謙和、低調、面子、攀比、群體規(guī)范、風險厭惡、風險敏感、節(jié)儉等”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則又是“從眾消費”和“保守消費”形成的根源。

一、宏觀居民消費波動的“階段性消費”現(xiàn)象

長期以來,我國宏觀居民消費呈現(xiàn)出的特點是“居民不是以一生為時間跨度來尋求效用最大化,其消費支出安排具有顯著的階段性”。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居民所經(jīng)歷的幾個消費階段,可以看出“1980年左右、1988年左右、1994年左右、2004年左右”,這些時期是國內居民消費的高峰期,而在這些時期之間,則表現(xiàn)出顯著的居民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傾向,從而整個的宏觀居民消費曲線呈現(xiàn)出顯著的“階段性消費”集中釋放的現(xiàn)象(見圖1)。

余永定和李軍(2000)把存在的這種“階段性消費”現(xiàn)象描述為轉軌經(jīng)濟下“中國居民的消費模式”;葉海云(2000)則根據(jù)存在的這種“階段性消費”現(xiàn)象,提出了中國居民的“短視消費模型”。沈悅(2001)則進一步測算出我國居民實際消費支出規(guī)模存在周期波動現(xiàn)象,其平均的波長為8.10年。但是,這些研究對于“階段性消費”現(xiàn)象,給出的解釋都是基于經(jīng)濟學的視角,大多是站在宏觀經(jīng)濟的層面上進行討論,缺乏把居民作為活生生的“社會人”來展開的微觀行為分析。本文下面所進行的正是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的視角,在微觀個體層面,對呈現(xiàn)出的這種“階段性消費”特征給出具體分析。

二、微觀行為分析:消費者個體的“從眾消費”行為

根據(jù)余永定和李軍(2000)描繪出的中國居民“階段性消費”模式圖,可以把國內居民“階段性消費”特征概括為兩點:(1)階段高峰表現(xiàn)出“居民消費集中釋放”;(2)階段周期內呈現(xiàn)出長期的“居民高儲蓄傾向、低消費傾向”。第一點,階段高峰表現(xiàn)出“居民消費集中釋放”,可以從微觀層面消費者個體的“從眾消費”行為來進行分析。

“從眾消費”行為是中國現(xiàn)實市場中消費者個體普遍存在的一個顯著現(xiàn)象,是指“消費者接受到他人的產品評價、購買意愿或購買行為的信息后,改變了自己對產品的評價、購買意愿或購買行為,努力使得自己與其他人保持一致”。這一消費行為在中國消費者身上之所以表現(xiàn)得如此“大范圍且顯著化”,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倡“謙遜、內斂、謙讓、低調”。儒家認為“謙遜、內斂”是為人的內在品質,做人的一條基本要求;“謙讓、低調”則是外化的待人做事的基本態(tài)度;謙是道德之心的把持者,是任何德行的入德之門。而老子的“無為”思想在操作上也體現(xiàn)出鮮明的“內斂”取向,倡導“以謙遜的態(tài)度,自守其德,修養(yǎng)自身”。在這樣的文化長期熏陶下,中國人的性格普遍有一種潛在的“內斂性”,不喜歡個性的自我張揚,以及行為的超前嘗試。

但是,同時中國人最看重的一樣東西是“面子”。“面子”是統(tǒng)治中國人的三位女神(面、命、恩)中最有力量的一個,是中國人社會交往中最細膩的標準。Yau(1988)提出的中國文化價值體系中,關系導向方面主要由4個價值構成,而“面子”則是其中首要的一個構成內容。Qian,Razzaque和Keng(2007)認為,中國文化規(guī)范注重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中國文化中突出方面主要包括了:家庭導向、關系、緣分、面子、人情和互惠。根據(jù)Li(1999)的研究,中國文化重要的價值主要包括“社會地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延長生命與同化”;多做“得面子”的事情,避免“丟面子”事情的發(fā)生,維持自己的“面子”成為中國人行為的一個價值取向。這種“面子文化”,導致中國人不喜歡自己的行為落后于大眾和周圍群體。

這樣,一方面注重恪守為人“謙遜、內斂”的品德,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自己“面子”的維護,在這兩方面的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影響下,其結果就是大部分人選擇了“中庸”的行為方式,即以“群體導向”來安排自己的行為,既不發(fā)生行為的超前嘗試,也不讓自己的行為落后于大眾。根據(jù)Hofstede(1993)的研究,“中國文化是集體主義文化,群體意識較強,重視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愿意服從群體的利益和群體規(guī)范”。李東進等(2009)也把中國文化在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方面的特點總結為:注重面子和群體導向,中國人為了規(guī)避不確定性和產生歸屬感愿意讓自己的行為服從群體規(guī)范¨兒;并且指出,中國傳統(tǒng)的小農經(jīng)濟下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結構以及社會“差序格局”下形成的不同道德規(guī)范是“群體導向”產生的根源。

于是,以“群體導向”來安排自己的行為,具體表現(xiàn)在微觀個體的消費行為上那就是:個體消費行為的隨大流、從眾化,很少發(fā)生超前消費嘗試,也不愿落后于大眾消費潮流,形成了鮮明的“從眾消費”特征。根據(jù)Pool(1998)提出的人們服從群體規(guī)范,進行從眾消費,有三種動機:準確動機、自身相關動機和他人相關動機。準確動機下進行從眾消費是因為個體認為他人的行為是合適的、成功的行為提示;自身相關動機下進行從眾消費是因為個體采取從眾的行為能得到社會的認同;他人相關動機下進行從眾消費是因為他人和他人可能帶來的結果(包括獎勵和懲罰)。所以,消費者個體的“從眾消費”行為最容易發(fā)生在購買那些“產品或品牌的社會可見度高、品牌差異可感知度高”的產品身上;當購買的產品是體現(xiàn)一定身份或地位的商品而不是必需品,或者當產品是在公共場合消費而不是在私下消費的時候,參照群體對購買者的影響更大,從眾消費行為更為顯著。

綜觀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居民宏觀消費的幾個典型高峰期,可以看出每一個消費高峰期的出現(xiàn)正是伴隨著在發(fā)生整個社會流行的一些消費。諸如:1980年左右的消費高峰期,當時全社會正流行家庭“老三件(自行車、縫紉機、機械手表)”的添置;1988年左右的消費高峰期,當時全社會正流行家庭“老三件”向“新三件(黑白電視機、單門冰箱、雙缸洗衣機)”的轉變;1994年左右的消費高峰期,當時全社會正流行家庭高檔耐用品(彩電、雙門冰箱、滾筒洗衣機、空調、摩托車、電話、錄像機、組合音響等)的添置;2004年左右的消費高峰期,整個社會由溫飽邁向小康,出現(xiàn)了購房熱、購車熱、旅游熱、電腦熱。從羅列的這些購買商品上,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商品正是“社會可見度高、品牌差異可感知度高”的商品,引發(fā)了整個社會鮮明的“從眾消費”熱潮,從而出現(xiàn)了這些典型的宏觀消費高峰期。

三、微觀行為分析:消費者個體的“保守消費”行為

對于“階段性消費”特征的第二點:階段周期內呈現(xiàn)出長期的“居民高儲蓄傾向、低消費傾向”,可以從微觀層面消費者個體的“保守消費”行為來進行分析。所謂“保守消費”是指“居民的當期消費支出常態(tài)性的低于其當期的收入水平,在消費支出安排上持有一種保守、謹慎的心態(tài)”。這一消費行為也是中國現(xiàn)實市場中消費者個體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且有著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根據(jù)文化差異理論,中國等東方國家的文化是高語境文化,而美國等西方國家是低語境文化,兩種不同語境的文化下,在思維方式、社會取向、風險感知和風險承擔、責任、沖突等方面都具有顯著差異¨。具體表現(xiàn)在:權力差距、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男性/女性化、規(guī)避不確定性、長期導向/短期導向等這5個文化價值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中,有著很嚴重的“規(guī)避不確定性”和“風險厭惡傾向”,小農經(jīng)濟下人們追求的是男耕女織的平靜生活,不喜歡追求冒險或者刺激,在觀念中重視整體、集體主義,并不注重個性化需要的追求。中國人容易產生對自己現(xiàn)在生活的不安全感,對未來生活的不安全感,對后代生活的不安全感,從而尋求保障、建立保障的心理特別強烈;而當前國內社會保障機制的不完善以及制度性缺失加劇了居民的不安全感和風險感知壓力,促使人們依靠個人的儲蓄努力來為自己建立一個長久的保障。

另一方面,以儒、道、墨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古代道德學說特別強調“節(jié)儉”,認為這是人類美德善政的具體表現(xiàn)”??鬃釉凇墩撜Z》中提倡“節(jié)用而愛人”明確地把節(jié)用愛人作為治國的重要內容;墨家則把“節(jié)儉”與“兼愛、非攻”一起視為其核心價值和道德規(guī)范。更有無數(shù)的格言:如“儉,德之共也”(《左傳》)、“儉開福源”(《魏書》)、“由儉入奢易,由奢人儉難”(《資治通鑒》)等,強調居家節(jié)儉,把節(jié)儉視為持家的主要標準和生活美德。

這樣,一方面由于“規(guī)避不確定性”和“風險厭惡傾向”,人們注重依靠個人的儲蓄努力來為自己建立一個長久的保障;另一方面“節(jié)儉”被視為中華民族的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美德,在這雙重文化價值觀的影響下,其結果就是大部分人形成了“過度自我控制”的認知偏差,具體表現(xiàn)在微觀個體的消費行為上,就是個體消費行為的保守、謹小慎微,消費抱有負罪感/不安全感,形成了鮮明的“保守消費”特征。綜觀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居民宏觀消費的幾個典型階段周期,每一個階段周期內都呈現(xiàn)出長期的“居民高儲蓄、低消費傾向”現(xiàn)象。

第2篇:教師節(jié)小短句范文

摘要:本研究通過課堂錄音的方法,對六位綜合英語教師課堂上的提問情況,即提問的類型、語言特征、交互方式三方面進行定量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綜合英語課堂教學仍存在某些問題與不足。對此,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綜合英語;課堂提問;問題;建議

一、引言

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師精心設計的高效課堂提問不僅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為語言習得者的最大語言輸出創(chuàng)造機會,使教師及時獲取教學反饋信息,還可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從而鍛煉自身獨立思考、自主判斷、熟練運用語言等能力。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六位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的英語教師。綜合英語精品課為期五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精品課建設項目之一。這六位英語教師都是課題組成員,擔任本科英語專業(yè)綜合英語的教學任務。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然調查法,即研究者在不進行任何干預的情況下,對自然發(fā)生與發(fā)展中的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研究。本研究借鑒了陳計莊、張菁的研究方法[1]。

研究者在綜合英語精品課課題組十一位成員中,隨機抽選了七位教師。并請他們各自所代班級的一位學生,在任課教師毫不知情時進行隨堂錄音。每位教師錄音兩小節(jié)課,100分鐘,七位教師共計14小節(jié)課,700分鐘。研究者對錄音資料進行了編碼及處理。

三、結果分析

(一)類型及分配比例

教師課堂提問是教師用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的口頭回答、了解及評價學生的學習進展而進行的一個啟發(fā)。Long 和Sato[2]經(jīng)過系統(tǒng)研究,把教師的提問明確地劃分為兩類:展示性問題和參考性問題,即限答式問題和非限答式問題[3]。展示性問題是用來檢測學生知識的問題。教師在提問時已經(jīng)知道問題的答案,提問的目的是檢測學生是否知道問題的答案。而參考性問題重在意義交流,教師在提問時并沒有確定的答案,對于學生的回答也無法預料,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各抒己見。

表1統(tǒng)計了六位教師在各自綜合英語課堂上所提問題總量和不同類型問題的分配比例。統(tǒng)計顯示,展示性問題平均占提問總量的536%,最高的一位教師占到862%,而參考性問題平均占464%,最少的一位教師只占138%。這些數(shù)字說明,課堂提問仍然以展示性問題為主,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桎梏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削弱他們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不利于提高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綜合知識能力。

可行性建議:教師在做課前問題設計時,應該全面考慮,將語言知識和交際能力緊密結合,盡量少提展示性問題,多提參考性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運用語言知識,表達自己思想,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機會。

(二)語言特征

本部分通過統(tǒng)計英語教師課堂提問時使用的漢語和英語的比例、教師問題的語法準確性、教師問題的平均句長,并對這三方面進行量化分析與研究,探討英語教師是否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了高質量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以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Krashen的“輸入假設”認為,對語言輸入的理解是語言習得最基本的途徑。因此,語言教學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使語言習得者盡可能多地接受可理解的輸入[4]。

1.漢英語比例

數(shù)字顯示,課堂上英語教師主要使用英語,平均占問題總量的663%,最高的一位教師占971%。這說明課堂上英語教師有意盡可能多地使用目的語,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可接受輸入。

2.語法準確性

表中數(shù)字說明,教師課堂提問時語法錯誤很低,僅占23%,最低的一位教師只占08%,教師為學生提供了有利的語言環(huán)境。Van Lair認為,教師在課堂上應創(chuàng)設支持性的語言環(huán)境,以利于學生語言習得[5]。錄音文字稿顯示,教師課堂提問時大多使用短句,問題短,句法結構簡單,這不利于學生的語言習得。

可行性建議:課前設計課堂問題時,在保證問題明晰并易于被學生理解的前提下,教師應有意識地增加問題中的語言難度,適當增長問句的長度,加大語法難點,為學生提供較為理想的語言習得環(huán)境。

3.長度

統(tǒng)計數(shù)字表明,最長問題有15個單詞,最短為1個單詞,平均為69個單詞。分析結果說明,教師所提問題的句法結構簡單,難度小。這一結果也解釋了表3中的統(tǒng)計結果,教師所提問題的語法錯誤少,主要是因為教師所提問題的句法結構過于簡單,這不利于語言習得,應引起教師的注意并加以改正。

(三)交互特征

本部分統(tǒng)計討論教師課堂提問的交互特征和答問形式,旨在討論綜合英語課堂教師提問的交互特點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語言習得。

1.交互調整特點

課堂提問具有維持教師與學生交互的功能,是對話雙方分享對同一事物的設想和辨別[5]。最重要的三種信息調整方式為:理解核實、澄清請求、確認核實。Long 和Chaudron給其定義如下(周星、周韻)[6]:

(1)理解核實:指說話者詢問對方是否聽懂了自己說的話。

(2)澄清請求:指說話者要求對方提供更多的幫助,使自己弄懂對方所說的話。

(3)確認核實:指說話者核實自己是否正確理解了對方的意思。

表5中的數(shù)字顯示,教師使用最多的交互調整方式是理解核實,占636%,而很少使用澄清請求,只占147%。綜合英語精品課教學內容多,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只有使用理解核實才能控制整個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可行性建議:確認核實和澄清請求在課堂提問中必不可少,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意義協(xié)商機會,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繼續(xù),并能給學生更多的可理解語言輸入。短期內會影響教學進度,但堅持下去會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英語水平。

2.答問形式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答問形式主要包括:集體回答、指定學生回答、學生自愿回答、教師自問自答、沒有回答。

表6中的數(shù)據(jù)說明,課堂上教師偏向使用學生自愿回答和集體回答,各占問題總量的345%和334%,整體情況比較良好。指定學生回答比例只占169%,教師自問自答達到12%,只有3%的問題沒有回答。課堂上學生滿堂吼和自愿回答可以為教師節(jié)省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但也說明教師沒有很好地做到“因人施教”。

可行性建議:教師課前設計問題時,應當全面考慮,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多樣化的問題,集體回答,指定回答,自愿回答,教師自答和不用回答交替靈活使用,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各取所需,揚長避短,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四、結語

本研究因為調查的樣本較少,并只對調查樣本進行了定量分析,所得出的結論不一定能說明所有大學綜合英語課堂提問的情況。但通過本次定量分析研究,至少可以發(fā)現(xiàn)目前綜合英語課堂提問中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希望本研究及提出的可行性建議對從綜合英語教學的教師有所幫助。(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46)

本論文為新疆大學院校聯(lián)合課題:“英語專業(yè)精品課課堂教師話語分析”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XY080230

參考文獻:

[1] 陳計莊,張菁.大學英語課堂教師提問特征調查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理論版),2008(5):58-62.

[2] LONG M, SATO C. Classroom foreigner talk discourse: Forms and functions teachers’ questions [C]// Seliger H, Long M. Classroom oriented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83:280.

[3] 趙曉紅.大學英語閱讀課教師話語的調查與分析[J].外語界,1998(2).

[4] KRASHEN, R.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1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