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初中化學實驗范文

初中化學實驗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化學實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化學實驗

第1篇:初中化學實驗范文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實驗改進

一、實驗改進的原因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對于化學課程目標的全面落實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實驗應高度關注安全問題,避免污染環(huán)境。教材中的某些實驗存在著操作復雜、現(xiàn)象欠明顯、不環(huán)保、缺乏安全性等問題。因此,對實驗進行優(yōu)化改進,使之更簡便、現(xiàn)象明顯、安全、環(huán)保、科學。

二、實驗改進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做到實驗準確無誤,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科學,實驗裝置設計合理,實驗操作符合。

2、簡約性原則:取材容易,裝置簡單,操作簡便,縮短實驗時間,有創(chuàng)造性。

3、直觀性原則:實驗現(xiàn)象明顯,感官性高。

4、安全性原則:實驗過程安全,不出事故,不危害人身安全。

5、環(huán)保性原則:減少藥品用量,減少環(huán)境污染。

6、可行性原則:實驗的設計應符合實際情況,教師要先做驗證實驗,確保實驗的可行性。

三、實驗改進舉例

(一)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

1、【實驗2-1】的不足:

(1)測得數(shù)據(jù)不準確。因為在實驗過程中,點燃燃燒匙中的紅磷,再放入集氣瓶中,瓶中的空氣因受熱逸散在空氣中,氣密性無法保證,從而使進入瓶中水的體積出現(xiàn)誤差。

(2)污染空氣。因為在實驗過程中,紅磷燃燒,生成白煙進入空氣,造成空氣污染。由于這白煙是五氧化二磷,能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先形成偏磷酸,后變成正磷酸。五氧化二磷在空氣中吸濕潮解,與有機物接觸會發(fā)生燃燒。接觸有機物有引起燃燒危險。受熱或遇水分解放熱,放出有毒的腐蝕性煙氣,具有強腐蝕性。

2、實驗的改進。

實驗目的: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避免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氣。

實驗所需儀器及用品:注射器、燒杯、鑷子、白磷、石蠟、熱水、凡士林。

實驗原理:用開水的溫度引燃密封注射器中的白磷,白磷燃燒消耗注射器內的氧氣,使活塞移動,從而測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裝置如圖:

實驗步驟

(1)用鑷子夾取一小塊白磷,放入注射器中。

(2)將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最大刻度出,將注射器口用石蠟密封并用橡皮筋固定活塞。

(3)在燒杯中裝滿熱水,將注射器放于燒杯上方。

(4)將注射器放在桌面上冷卻,觀察實驗現(xiàn)象。

(5)對產生的五氧化二磷和剩余的白磷進行處理。把注射器中的活塞拿出,加入熱水后把液體到入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直到不再產生氣泡為止,不要倒入冷水,由于五氧化二磷與冷水反應生成偏磷酸,偏磷酸有毒;向注射器中再倒入冷水,用鑷子取回白磷即可。

實驗注意:

(1)注射器的活塞要涂上凡士林。

(2)白磷要足量,放在注射器中間。

(3)注射器冷卻后再讀數(shù)據(jù)。

實驗的優(yōu)點:

(1)整個實驗過程都是在密封的環(huán)境中進行,安全環(huán)保無污染。

(2)實驗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實驗結果準確。

(3)該套裝置簡單實用,注射器的實用,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二)燃燒條件的實驗

1、實驗的不足:

(1)白磷燃燒會產生白煙,飄灑在空氣中污染空氣,白磷燃燒生成物溶于水造成水污染。

(2)銅片的紅磷有可能會燃燒。由于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通過銅片傳給紅磷,使紅磷的溫度達到其著火點,使紅磷燃燒起來。

(3)制取氧氣,操作步驟麻煩,用氧氣吹白磷會造成白磷飛濺造成事故。

2、實驗改進:

改進實驗目的: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避免水污染和空氣污染。

實驗所需儀器及用品:大燒杯、大試管、金屬圓柱體、金屬瓶蓋、鑷子、藥匙、玻璃導管、白磷、紅磷、濾紙、熱水、氣球

實驗裝置如圖:

實驗步驟:

(1)按圖1所示,將紅磷、白磷分別放入兩試管中,用帶玻璃導管的橡皮塞塞住試管口,玻璃管的外端固定一氣球,保證試管內有較多的空氣,完全封閉后再將兩試管同時浸入熱水中進行對比實驗。觀察紅磷、白磷哪個燃燒。

(2)按圖2所示,在燒杯中放一金屬圓柱體和金屬瓶蓋,瓶蓋周圍要用打一小孔使水流下,注入適量熱水浸沒金屬螺栓上層,螺栓上層放一小塊白磷。觀察白磷是否燃燒。

(3)按圖3所示,用紙板固定試管,試管向下罩住水中的金屬圓柱體(白磷)。觀察白磷是否燃燒。

實驗注意:

白磷要用濾紙吸干其表面的水分,用干布擦干試管內壁,保持試管內壁干燥。

金屬圓柱體和瓶蓋用粘合劑粘在一起,金屬圓柱體可用粗鋼筋或金屬螺栓,對金屬瓶蓋周圍要有小孔,使水能流下白磷會露出水面,對剩余的白磷要進行回收。

(4)五氧化二磷處理,對試管中產生的五氧化二磷加入熱水使其生成磷酸,在倒入實驗二的燒杯中,再加入碳酸鈉溶液直到不再產生氣泡為止即可。不要倒入冷水,由于五氧化二磷與冷水反應生成偏磷酸,偏磷酸有毒。

實驗優(yōu)點:

(1)白磷在試管中燃燒,用氣球緩解氣體的受熱膨脹,防止將橡皮塞沖出。

(2)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能及時處理,既能讓學生觀察到白磷燃燒的現(xiàn)象,又能減少白磷燃燒對空氣和水的污染。

(3)將空試管倒扣在水中的金屬圓柱體的瓶蓋(白磷)上,白磷迅速燃燒,不需要制備氧氣,操作簡單。

(4)將白磷放在金屬圓柱體上的瓶蓋中,解決了向熱水中通入氧氣時將白磷吹散的問題。

(5)對白磷和五氧化二磷進行了回收和處理。

(6)使用了生活中常見的氣球、金屬瓶蓋等,體現(xiàn)了化學的生活化。

教師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充分發(fā)揮實驗的教育功能。選用的實驗應具有教育價值,力求簡明易做、安全環(huán)保。在實驗教學中,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對實驗進行設計和改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創(chuàng)新的精神。

參考文獻:

第2篇:初中化學實驗范文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實驗;教學效率

對初中學生而言,化學是一門新課程,而對教師而言,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成為一線教師共同關注的焦點,并需要不斷探討的問題。初中化學教師在學生接受化學知識的重要時期,需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化學實驗知識學習的有效方式,這不僅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對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設計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探究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要設計合理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酸的性質及功用”的相關內容時,可運用指示劑進行酸、堿檢驗實驗,在實踐教學中為學生安排自主設計學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使學生親身參與實驗,并觀察實驗內容,引導學生思考相關問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教師通過指導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指示劑的配置方法,為學生提供實驗中所需要的各種溶液,如白醋、氫氧化鈉、稀鹽酸、鹽水和石灰水等,同時將石蕊試液以及酚酞試液分配給學生;其次,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化學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指導學生采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等方式設計化學實驗方案,并按照自己所設計的化學實驗選擇合理的實驗藥品。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提前讓學生了解實驗中所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保證實驗的安全性;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所得到的結果,對整個教學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同時鼓勵學生描述自己實驗的過程,隨后教師總結實驗的步驟及相關重點內容,讓學生掌握不同類型的酸所具有的性質以及用途,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分析、觀察以及總結能力,又能讓學生在化學實驗的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對于提升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有極大的作用。

二、找準學生興趣點,激發(fā)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化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找準學生的興趣點,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化學實驗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要運用合適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進而有效提升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在化學課堂的導入階段,通過展示化學實驗中的趣味性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隨后選擇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讓學生動手操作。例如,“魔棒點燈”“白紙顯字”“清水變果汁”及“會走的顏色”等,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中的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實驗的興趣。在學生逐漸積累以及掌握化學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化學實驗的神秘世界,達到調動、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實驗知識積極性的目的。當學生對化學實驗產生學習興趣后,教師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三、巧設化學問題,提升學生掌握化學實驗的能力

化學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在講解化學實驗內容時,可以通過巧妙設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在解答不同的化學問題中,可以更好地掌握實驗內容,進而提升學生掌握化學實驗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空氣含氧氣量測定”的實驗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整個實驗過程,然后結合具體的實驗內容,設置化學問題,讓學生通過解決具體的化學問題,掌握化學實驗的內容。又如,可通過“為什么在實驗中發(fā)生水面上升的情況?”“為什么只是上升到五分之一的位置就沒有變化了?”“瓶中所包含的氣體會由哪些成分構成呢?”“紅磷在實驗中的使用量多少最為合適?可否在實驗中用其他的物品代替?”這一系列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在解答中,提升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在具體的化學問題探究中能夠更加有目的地進行化學知識學習,進而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提高教師化學教學的效率。

四、結語

初中化學教學是學生接受系統(tǒng)化學知識學習的基礎階段,通過基本的化學知識學習能夠讓學生對化學實驗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對學生未來的化學學習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初中是學生接受化學知識的重要時期,教師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結合化學實驗內容,有效提升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顏云仙.新課標理念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思考[J].人間,2016,214(19):274.

[2]朱成壯.初中化學實驗課的有效性教學方法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79(6):83.

第3篇:初中化學實驗范文

關鍵詞 初中化學;實驗;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化學教師們認識上的問題

1.缺乏對化學實驗的重視

在很大一部分化學教師的觀念中,化學實驗在整個初中化學教學中僅僅是一種輔的地位。在以前大部分中考的實驗題目中,往往對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缺乏考核。有的教師在實驗教學活動中,僅僅是對照著課本將課本內容原封不動地灌輸給學生,有的認為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夠在考試中將實驗過程正確無誤地用筆寫出來,所以干脆只是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實驗過程背下來。這樣嚴重阻礙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的鍛煉,失去了實驗教學的意義。

2.只重結果忽視過程

這是在所有科目的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通病。教師片面地認為重要的是學生最后從教學活動中學到了理論知識和規(guī)律,至于這種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否科學是否正確不在他們的關心之列。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教師們往往只是紙上談兵,他們認為既然是必然符合課本和教學內容的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去通過實驗具體驗證和感受過于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如僅僅停留在理論上――明確實驗的目的,準備實驗用的器材和材料,實驗過程中該怎么做,實驗過程中和完成后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什么變化――這些就夠了。

3.實驗完全淪為形式化

部分化學教師雖然對初中的化學實驗給予了足夠重視,但是往往由于課程安排緊、考試績效的壓力大等原因,產生毛躁心理,上實驗課僅僅是為了完成必要的教學任務,對化學實驗課中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好奇顯得不耐煩。這種對學生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往往使得化學實驗完全淪為形式化,達不到其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 教學模式陳舊僵化

大部分初中實驗教學往往只是實驗前由教師對實驗的目的和過程進行詳細講解,然后將實驗進行驗證性地演示,最后結合相關知識進行實驗總結。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和驗證書本知識,實驗所起到的作用充其量只是驗證了學生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即使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實際上也只是對教材和教師所演示實驗的模仿和重復,用什么實驗材料,先用什么,后用什么,用多少,預計會產生什么現(xiàn)象,都已經(jīng)預先被規(guī)定死了,學生很少有機會冷靜思考其他問題,從而束縛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嚴重制約了學生發(fā)展的空間。這種實驗的結果只會是學生對實驗過程和操作方法的死記硬背。假如這種化學實驗的教學模式被長期運用,只會扼殺學生對化學這門課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到整個化學教學的教學質量。

(三) 部分學生在化學實驗課中存在不健康心態(tài)

1.追求新鮮

好奇心、喜歡新鮮事物本來是中學生身上一種很自然的特性。但是,部分學生喜歡做有新奇現(xiàn)象或對他們來說比較新鮮的實驗,對那種重復性強的操作往往會不耐煩,尤其是那些純驗證性實驗,客觀上導致其基礎知識和技能往往掌握得不牢固。這種一味追求新鮮的心態(tài)既會影響化學實驗的效果,也無形中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2.自尊性強

有些學生自尊心強,比較在意他人的想法,怕被人議論實驗動手能力不行,往往在實驗中對實驗現(xiàn)象不仔細觀察,不甘人后片面追求實驗速度,爭著搶先完成實驗。殊不知這樣嚴重影響到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的提高。

3.怕麻煩

有些學生對實驗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化學實驗教學只是應付老師,編造和抄襲實驗數(shù)據(jù),虛構實驗結果,實驗報告流于形式,導致化學實驗教學形同虛設。

二、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一) 教學活動圍繞學生進行

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理所當然應該在教學活動中占主體地位。為了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真正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在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其獨立自主思考的習慣,在實驗教學中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

(二) 教師端正態(tài)度

化學教師作為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和組織者,應該充分發(fā)揮其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做到將重要知識點毫無遺漏地傳授給學生,并耐心為學生解答與實驗相關的所有疑問,同時,由于化學實驗通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教師應在學生做實驗時加強巡視,及時指導。

(三) 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

要鼓勵學生對實驗活動進行反思,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比如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實驗課教學過程中,以學生完成實驗并充分理解實驗目的為前提,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地思考,比如能不能在同樣的方法下用除高錳酸鉀外的材料制氧氣,為什么? 如果小幅度改變一些操作步驟會對最終結果產生什么影響? 為什么待火柴快燃盡時再伸入集氣瓶? 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改變以往僅僅對老師和課本的實驗過程進行簡單重復的模式,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輝.以學生為主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8.

[2]沈江.淺析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J].讀寫算,2012( 68) .

第4篇:初中化學實驗范文

在初中化學實驗演示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的化學教師采用自己演示而學生觀看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地位,很少讓學生參與到化學實驗演示的過程當中,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與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其結果往往是教師演示過后學生單純觀看,無法理解進行實驗演示的意義和實驗的實際操作感受,對于實驗結果和實驗結論也無法進行深刻的記憶,這就導致了初中化學的實驗演示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和突破.這就需要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實驗演示教學時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克服教師演示而學生觀看的不正確教學方式,教師應當在進行課堂設計和準備時預先準備課堂所需的實驗器材,并且精心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課堂問題的準備.在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巧妙地激發(fā)學生的實驗參與熱情,在教師進行實驗演示的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進行主動思考,在探究的過程中總結化學實驗的規(guī)律,進而提高其進行問題解決的能力,真正發(fā)揮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的作用,避免實驗演示教學作用難以發(fā)揮的情況出現(xiàn),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問題情境的合理創(chuàng)設對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有積極作用,并且能夠盡可能的促進學生進行思考,在觀察教師進行實驗演示的過程中調動思維,明確規(guī)范性操作的步驟,并且對化學實驗和化學知識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滬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中有關白磷自燃問題的教學時,教師應當為學生設置合理的問題,使之能夠帶著問題和思考進行實驗演示.例如物體的著火點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每一種物質的著火溫度是否相同?白磷在低于40攝氏度時能否發(fā)生自燃?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大量實驗演示可以得出結論,即固體燃料的著火點與顆粒粗細、物體表面積等因素有關.

二、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驗演示條件,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當中,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示范性的演示實驗是十分必要并且十分重要的教學方式.然而,總是由教師進行實驗演示而學生觀看的方式是不能夠滿足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的,學生沒有參與實際的演示實驗操作的機會會限制其思維的發(fā)展,也不能夠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要求學生掌握實驗結論,還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的實驗操作過程中總結實驗技能,明確實驗時的注意事項和具體規(guī)則.學生被要求在獨立進行演示實驗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收獲嚴謹求實的科學實驗態(tài)度并且做到實驗操作規(guī)范.然而相當數(shù)量的初中化學教師處于安全性和其他因素的考慮往往忽視了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需要初中化學教師能夠按照實驗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造進行實驗演示的條件和機會.教師可以在進行規(guī)范性演示實驗的操作時向學生講解實驗的具體內容與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對實驗器材和實驗的目的進行詳細的講解,最后給學生提供在講臺上進行實驗演示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進行實驗的機會,在實際的實驗操作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與思維邏輯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滬教版九年級上冊有關氫氣制取的有關實驗演示教學時,可以要求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氧氣制取實驗原理與裝置,并且要求個別學生到講臺上進行有關的實驗演示,教師在旁邊適時的給予指導,在學生出現(xiàn)步驟錯誤和操作失誤時給出及時的提醒和糾正.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實驗演示,提高教學有效性

盡管初中化學教師應當盡可能的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與實際實驗水平,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化學實驗都能夠在實驗室中或者課堂上進行實驗演示,也并不是所有化學實驗都能夠在學校的現(xiàn)有條件下進行.對于這些實驗,教師往往采取僅僅講解或者簡單帶過的方式進行教學,此外,對于具有危險性的實驗并不適合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因此教師也只是口頭講解.出于這些原因,初中化學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采取恰當?shù)慕虒W策略進行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當充分進行學校教學資源的利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部分化學實驗的演示,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化學實驗過程,避免由于教師的簡單講解而造成的實驗困惑.例如滬教版初中化學教學中濃硫酸的稀釋實驗演示以及工業(yè)煉鐵等過程,以及其錯誤操作后會帶來的后果以及對微觀物質的認識等,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有關的實驗演示,相關實驗視頻的播放不僅能夠消除實驗的危險性,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這些實驗的了解,彌補了實驗室無法進行演示實驗的不足.同時,多媒體技術進行實驗演示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簡單地把握實驗內容的重點與難點部分,多媒體能夠通過聲音、視頻等方式促進學生的多個感官,提供了豐富的知識與信息,促進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探究興趣.教師可以在進行實驗演示之前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實驗過程與注意事項,使學生在掌握了實驗過程的基礎上進行動手操作,不僅能夠提高其完成實驗的準確性,還能夠使學生掌握教學重點,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第5篇:初中化學實驗范文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課;優(yōu)化設計

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是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shù)教師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化學實驗課的重要性,使實驗課流于形式化。久而久之,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提不起興趣,同時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更不利于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原則

1.科學性

科學性原則是化學實驗課程設計的前提條件,它是指實驗原理、實驗操作程序和方法與化學原理知識、科學的實驗研究方法一致,它是化學實驗課程設計的前提條件。

2.可行性

可行性原則指設計化學實驗時所運用的實驗原理在實施時切實可行,而且實驗選用的化學設備、化學實驗方法以及化學實驗藥品等都是目前學校實驗室能夠滿足的。

3.安全性

實驗必須確保安全,不能有任何傷害師生的事故發(fā)生。教師在選擇、準備和實驗操作過程時,應盡量避免使用有毒藥品和具有危險性的實驗操作,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為了確保安全性,力求實驗成功,教師應做到如下幾點:實驗必須做到內容科學、方法合理、可靠性高;操作要規(guī)范、正確、熟練;善于采取針對性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4.簡易性

復雜的實驗裝置不僅操作起來不方便,而且還增加了實驗失敗的可能性以及事故的發(fā)生,同時也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在簡化裝置時,“應盡量使儀器裝置的數(shù)量減少”“盡量減少儀器之間的連接,裝配”,并且盡可能地用簡單的裝置代替復雜的。

二、內容

1.科學合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優(yōu)化初中化學的實驗內容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會運用大量的時間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而運用到實驗的課時非常少。實踐證明,教學課時和實驗課時需要有一個合理、恰當?shù)谋壤?,因為通過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瘜W實驗課程的內容安排應該與化學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對于性質實驗、制備實驗,必須要在理論知識講解之后進行,否則不能夠取得理想的實驗效果。在化學實驗課上,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能使學生在實驗之前了解實驗的相關內容,有效地避免學生接觸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實驗。另外,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演示實驗,能夠化抽象為具象,有助于學生掌握實驗的相關內容,同時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多媒體技術能夠化抽象為具象,消除學生的陌生感和隔閡感,使學生掌握化學的微觀實質和化學原理。

2.構建以生為主的教學方案,優(yōu)化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案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不到培養(yǎng),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構建以生為主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完成“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優(yōu)化后的教學反感,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的互助協(xié)作精神得到培養(yǎng)。在日常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以生為主,以教材為綱要,同時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通過化學實驗教學,不斷提升化學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作為當代的一線化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實驗課的重要性,且能夠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構建以生為主的教學方案,科學合理地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促使學生成長為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朝霞.談談如何實現(xiàn)化學實驗課的最優(yōu)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1(12).

[2]吳叢亮.初中化學實驗課的優(yōu)化設計問題探究[J].中學時代,2013(16).

第6篇:初中化學實驗范文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一、粵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化學實驗教學沒有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很多農村學生由于文化基礎薄弱,理解能力有限,對化學學習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還有就是許多學校的教師對化學實驗教學不夠重視,在課堂上也沒有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比較淡薄。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還是采用以前的老套教學方法:教師講課,學生只負責聽課和記筆記。課堂氣氛較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2.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完善的教學設備。從教幾年來,本人多次參加了縣內縣外的化學課交流學習活動,我發(fā)現(xiàn)在我們粵北地區(qū),初中化學教師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可能一個學校只有一個化學教師,要負責教授初三的全部化學課程,沒有時間準備化學實驗室的藥品和器材。還有的學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化學教師不經(jīng)常去聽課、交流,不能給予學生全面的、規(guī)范的實驗教學。再者很多學校因為地處貧困地區(qū),所以沒有資金購買相關的教學設施設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化學實驗教學。3.教學方式單一,不能激起學生對化學實驗學習的熱情。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只注重理論課程的教學,把傳授課本內容當作教學的基本宗旨,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忽視了在化學教學方面對學生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科學觀念的培養(yǎng)。另外,由于教師長期都采用一種方式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疲乏感,不能有效激起學生對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熱情。

二、重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化學問題解決的重要手段,是科學探究的主要途徑,因而在化學教學與學習中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化學實驗技能既是化學實驗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始終貫穿所有化學實驗的全過程,保證各類化學實驗安全、順利進行和獲得正確結論,制備合格產品和測定準確數(shù)據(jù)的基本條件。因此,中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而化學實驗教學在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重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必要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1)化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緊密相連,能為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輔助作用。比如,文化當中經(jīng)常提到的科幻知識,魔術表演中的變化知識,生物當中種植植物對土壤、肥料的研究,等等。(2)可以培養(yǎng)學生保護、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實現(xiàn)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現(xiàn)在提倡綠色社會,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明白環(huán)境對我們生活、發(fā)展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三、粵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第7篇:初中化學實驗范文

關鍵詞:初中 化學 實驗

一、化學實驗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某件事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自覺的去探索研究,也愿意花時間精力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前面我們也知道了化學的基礎就是實驗,它能夠使某些自然現(xiàn)象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出現(xiàn)。因為這些是人為的操作,學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產生此種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直觀,明了。讓學生有新奇的感覺,由此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自覺的探究其中的奧秘,積極思考,努力學習化學的理論知識。初中生剛剛接觸化學這一新鮮的學科,必然存在著新鮮感。也就認為化學實驗存在著神秘感。因此對化學實驗就更加的有興趣。比如他們看到氫氧混合氣體在遇到明火的時候會發(fā)出爆鳴聲,看到冰涼的鐵絲會在純氧中燃燒。這一切無不使他們感到興奮,進而產生濃濃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這些現(xiàn)象的濃厚興趣來引導他們一步步接近化學的理論真知。同時又能夠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運用實驗讓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化學課堂的學習效益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演示型實驗為學生設計操作型實驗,擴大學生實驗的自主性,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特別是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過程,使演示實驗變?yōu)樘骄啃?、設計型、科研型的實驗,強化學生的探究技能。例如,在《燃燒與滅火》一課中,學生用白磷和紅磷既危險又污染空氣。例如,自制酸堿指示劑,要求學生取幾種植物的花瓣或果實(如牽?;?、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蘿卜等)制取酸堿指示劑,并試驗它們在食醋、石灰水、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顏色變化。這個實驗既應用了所學知識——酸堿指示劑與酸或堿起作用顯示不同的顏色,又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到化學知識是有用的,是和他們的生活緊密相聯(lián)的。為此,我對實驗進行了改進:用兩團棉花對比,一團蘸水,另一團棉花蘸酒精,分別點燃,對比燃燒的條件之一的可燃物,既簡單又有趣,不用講解,學生自然就明白了。

三、適當增加規(guī)律實驗,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補充一些實驗,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提高實驗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與金屬氧化物反應”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中,可以補充由學生分組做氧化銅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實驗,原料易得,實驗易做,并且現(xiàn)象明顯。通過這個實驗和鐵繡的主要成分氧化鐵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實驗,更能使學生理解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的規(guī)律,便于學生得到和掌握規(guī)律。又例如,在“堿溶液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補充氨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硫反應的實驗,先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按要求聞氣味,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再聞氣味。這個實驗,既可以讓學生得出堿溶液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反應的規(guī)律,又可以加強環(huán)保教育,強化環(huán)保意識。同時教育學生,對生產生活和化學實驗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只要我們采取恰當?shù)拇胧?就可以防止或減少污染,這樣既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所學知識更系統(tǒng)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四、注重化學實驗在生活中的延伸

化學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瘜W知識已廣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角落。貼近生活,探究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化學實驗新模式也是化學實驗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暗綄嶒炇彝庾鲗嶒?,在生活中學化學”,就是要注重教學內容在生活中的延伸和拓展,利用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設計生活化學實驗,家庭小實驗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獨立創(chuàng)新;張揚自我、顯示個性,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在生活中進行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再發(fā)現(xiàn)。譬如在完成“酸堿指示劑”教學之后,讓學生利用花瓣、樹葉、水果等自制酸堿指示劑,學生可體會到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樂趣。另外,積極組織開展課外活動,也是發(fā)展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好辦法。例如:(1)實驗探究鋼鐵銹蝕的條件;(2)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還是?。唬?)自制汽水。學生通過上網(wǎng)、向老師咨詢、查閱圖書雜志等方式收集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驗,探究結果寫成研究報告或科普小論文,在全班交流。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克服困難,不斷探求,不僅知識得到升華而且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瘜W實驗在生活中的延伸,開拓了學生探究的渠道,提高了學生的“收集處理信息”、“科學猜想”、“操作探究”、“討論交流”等能力。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化學與我們的生活與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

實驗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既要處理教學進度和學生實驗的關系,又要處理學生主動參與實驗和教師指導的關系,還應處理好求知和活動的關系,最終目標追求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學生樂學,教學高效。

參考文獻:

第8篇:初中化學實驗范文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課;優(yōu)化設計

一、初中化學實驗課的優(yōu)化設計原則

1.可行性原則

初中化學實驗課的設計首先應確保實驗的切實可行,并選擇可以滿足實驗所需的實驗儀器、設備、藥品以及方法等要求的實驗室,以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順利展開提供保障。

2.科學性原則

初中化學實驗應確保實驗原理、方法、操作程序遵循化學原理以及科學實驗研究方法的原則,這也是優(yōu)化初中化學實驗課的重要前提條件。

3.安全性原則

在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應嚴格確?;瘜W實驗的安全,杜絕一切實驗安全事故的隱患。因此,教師應全面提升化學實驗安全意識,在選擇實驗操作設備、方法或儀器時應盡量避免使用具有毒性的物品以及危險性的實驗儀器或設備。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驗教學時還應做到規(guī)范、正確、熟練的操作,這樣方能充分保證化學實驗的安全性。

4.簡易性原則

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應盡量簡化實驗裝置與實驗流程。如若化學實驗裝置或流程太過復雜,不僅增加了操作的難度以及實驗的失敗率,還會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確保實驗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應盡可能的簡化實驗裝置與方法。

二、初中化學實驗課的優(yōu)化設計策略

1.精心設計化學課堂實驗

精心設計化學課堂實驗室提升化學實驗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如何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合理設計化學實驗,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對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以及學生實驗概念與技能的掌握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化學課堂實驗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化學實驗應突出教學重難點,并對學生有啟發(fā)作用;②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情況;③盡量控制實驗過程;④盡可能的讓學生體驗到化學的奧妙之處。如,在演示“瓶吞雞蛋”這一實驗時,教師可先往一集氣瓶中注滿CO,接著將NaOH溶液2注入集氣瓶中,并快速將一個剝皮煮熟的雞蛋放置于瓶口處,此時將會出現(xiàn)雞蛋被“吞”進瓶內的現(xiàn)象。又如,在演示“鋁與稀鹽酸的反應”的實驗時,由于鋁的表面往往會有一層氧化膜,所以在演示實驗時,其反應現(xiàn)象將會不夠明顯。所以,教師可在課前將鋁片放置到稀鹽酸溶液當中,待其冒出氣泡后,將其取出并存放好。在課堂演示實驗時,將事先處理好的鋁片與另一片未進行任何處理的鋁片分別與稀鹽酸進行反應,學生則可明顯的觀察到處理過的鋁片表面會有大量氣泡產生。

2.靈活運用生成性問題進行實驗教學

新課標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有著一個重要的特征,即正確處理教學預設以及教學生成性的問題。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當中,教師也應處理好生成性的問題,時刻圍繞關鍵性問題以及化學實驗的主要線索(假設與猜想;實驗與分析)來進行實驗設計,并逐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以提高實驗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CaCO高溫煅燒這一知識點3時,化學教材中是沒有這個實驗演示的內容的,而學生也就不會提出CaCO經(jīng)3過高溫煅燒后生成的白色物質具有什么成分這類問題。所以化學教師應處理好這一生成性問題。①引導學生進行猜想。由化學反應方程式可知,CaCO高3溫煅燒后,有可能燒完也可能沒有燒完,而學生也可以知道,白色物質中除了含有CaO之外,也可能會含有CaCO。②引導學生進行驗證。經(jīng)過對3實驗結果的猜想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去驗證白色物質中是否含有CaCO。此3時,有的學生會想到用HO來驗證,有2的學生會想到用HCl(?。﹣眚炞C。③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可引導學生對驗證的現(xiàn)象進行討論,將白色物質加入HO或加入HCl(?。┲蟹謩e會出現(xiàn)什2么現(xiàn)象。學生結合課本內容,討論可知CaCO不溶于HO,會沉于試管底部,而32CaO可與HO發(fā)生反應生成Ca(OH),22而Ca(OH)微溶于HO,也會沉到試22管底部,此時則不好準確驗證該白色物質中是否含有CaCO。而如果加入HCl3(?。┲?,CaCO會與其發(fā)生反應生成3氣泡,該現(xiàn)象十分明顯。由此得出,采用HCl(?。﹣磉M行驗證效果會更明顯。由此可知,靈活運用生成性問題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更多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課堂當中,對提升課堂實驗教學效益大有益處。

3.善于總結實驗

無論實驗成功與否,總結實驗經(jīng)驗都能有助于教師發(fā)現(xiàn)自我的不足,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驗總結時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對實驗現(xiàn)象的總結。由于在進行實驗操作時,存在著諸多影響因素。所以,在演示實驗時其發(fā)生的現(xiàn)象并不一定和課文內容描述的一模一樣。②對實驗結果的總結。在實驗完畢后,教師應依據(jù)實驗所得現(xiàn)象來進行自我總結,尤其是總結失敗實驗的原因,并根據(jù)原因來進行反思實驗,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改進實驗設計的方案,以達到優(yōu)化初中化學實驗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玉浦.探究初中化學探究實驗的策略及實施方案[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02).

[2]王國正.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1(78).

第9篇:初中化學實驗范文

【關鍵詞】初中化學 實驗課 優(yōu)化設計

一、對初中化學實驗課進行優(yōu)化設計的必要性

化學實驗就相當于一扇指引學生通向化學世界的門,在初中化學課程中,幾乎所有的化學教師都認同化學實驗教學是其他任何教學方式都無法代替的。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忽視化學實驗甚至不做化學實驗,讓學生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將課本中的實驗與化學公式背入記憶中達到應試目的的教學模式無疑被摒棄,化學實驗教學模式轉換成為重點。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單純照本宣科,教師和學生們的實驗完全依樣畫葫蘆照著教材上已經(jīng)設計好的實驗來完成實踐操作,無論教師或學生都純屬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實驗操作,這樣的方式也并不能達到任何效果。那么優(yōu)化初中化學實驗設計就變得非常必要,初中是大多數(shù)學生剛接觸化學這門科學的伊始,他們必定對這門學科充滿好奇,讓學生們一直保持著好奇心,渴望上每一節(jié)化學課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基于實驗前培養(yǎng)學生探究實驗的興趣與懸念,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或者進行趣味性實驗便成為實驗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通過每一步的思考分析在實驗中取得成就感,自然而然對化學產生強烈興趣,從而引發(fā)其求知欲。

二、對初中化學實驗課進行優(yōu)化設計的研究

1.基于教材資源靈活設計

初中化學教材中需要進行實驗的化學課程都具備實驗設計案例,多數(shù)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早已知悉,只要在課上看一下實驗現(xiàn)象便已知道實驗結果。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探究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非常不利,實驗課的優(yōu)化設計應打破這樣的傳統(tǒng),盡量讓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分析、整理、設計,然后老師指導在可行性、安全性的原則下進行實驗,在實驗器材、藥品和設計上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例如:對二氧化碳氣體的生成進行實驗分析,探究其反應原理以及反應裝置時,引導學生回顧以往的知識點思考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組合,將這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一一列出;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析二氧化碳氣體有什么性質,需要怎么樣的收集方式;根據(jù)小組的自主探討,選擇需要什么樣對應的實驗儀器。通過讓學生體驗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對實驗進行對比、自主分析選擇以及設計探究、整理歸納與總結的一系列過程,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也使學生在實驗中養(yǎng)成合作精神,形成科學探究的基礎思路。從學生的興趣進行引導,能讓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傳播的同時,更能克服他們的思維障礙。

2.基于生成性問題靈活設計

新課程改革中提倡了許多教學中具有建設性的指導,教學預設與教學生成性問題的解決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特性。要使實驗教學達到最優(yōu)狀態(tài),還需要抓準問題的中心點,把握住科學實驗探究的主要線索――假設、猜想、實驗、分析,緊緊圍繞這條線索來開展化學實驗探究。例如:碳酸鈣經(jīng)過高溫煅燒后會殘留白色物質,在初中化學教學的一般情況下,學生不會對此提出任何的問題,因為課本上不涉及,也通常會使學生忽視這樣的細節(jié),但有的學生也會產生好奇,提出疑問,殘留下的白色物質的成分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在教材中是是沒有實驗設計探究的,也就是超出預設,是一個生成性問題,既然學生提出,那么教師就順藤摸瓜組織學生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首先引導學生猜想白色物質中可能存在的成分,然后再引導學生去驗證猜想的正確性,繼而組織學生針對實驗所產生的現(xiàn)象進行討論和分析,由教師對其分析的正確性與合理性進行點評和指導,最后讓學生們進行整理和總結。

3.基于實驗異常靈活設計

初中化學很多時候在實驗中會發(fā)生異常,往往在教師們的意料之外。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發(fā)生有時是因為學生理解知識的程度不夠,倘若能夠就實驗的異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也能夠提升學生分析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加強學生對化學科學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測定氧氣體積分數(shù)實驗時,由于學生的失誤,在燃燒匙中放入了碳或硫,使實驗產生異常,導致集氣瓶中沒有水灌入。這時候不必立刻對學生進行批評,可以借此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實驗產生這樣異常的原因,有沒有方法可以補救,或者實驗前是否有辦法可以讓此實驗也能夠順利進行的方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實驗課優(yōu)化設計的重點在于加強實驗本身的懸念性與趣味性,引導學生進入懸念,開啟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循循善誘,讓學生自發(fā)提出疑問,及時解答疑問,讓學生開拓思維、分析思考,分組討論開展可行性實驗設計,對設計的錯誤與正確進行必要指導,最后綜合化學實驗可行安全的原則,實踐操作進行實驗,通過每一步讓學生產生科學探索的樂趣和成就感,并從中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通過實驗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記憶,達到有效素質教育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 祝法祥. 淺談初中科學探究性實驗的誤區(qū)及優(yōu)化策略[J]. 文理導航(中旬),2014(03).

[2] 余菁. 淺談化學探究性實驗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3).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