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法案例分析報告范文

經濟法案例分析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法案例分析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法案例分析報告

第1篇:經濟法案例分析報告范文

一、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

(一)要做好案例的收集與選擇

案例可以是來自教師的司法實踐活動,正是教師自身具備的參與、了解司法活動的經驗,掌握大量和詳細的案件,及時地反饋于學生,通過法律實踐的傳授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可以來自查閱資料的收集。教師應閱讀有關法學方面的新聞、報刊雜志,注意收集引起社會關注和具有爭議性的案件,使通過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再到理論的循環(huán)模式,來鞏固理論基礎知識和進一步深化理解和掌握相關聯(lián)理論知識。在積累了大量的案例后,需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選取案例納入教學過程中進行分析與討論。選取的案例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設計的問題往往要顯而不露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并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間,以此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因此在選取案例的時候,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典型性原則。典型性也就是代表性,要求教學案例要從千變萬化、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中,選擇一些有典型性的、圍繞所要傳授的核心內容和基本理論的法律案例,通過案例討論使學生加深理解法學理論的原理或基本概念;二是針對性原則。是指要求選取的案例應當服從于教學的目的與要求,能夠強化教學內容、目的,同時便于學生集中精力加以學習并適時和適當地深入,通過案例教學的有序開展,以實現所追求的教學目標;三是啟發(fā)性和疑難性原則。是指要求選取的案例能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同時要有一定的難度,能引導學生對基本理論進行深入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綜合性原則。是指要求案例涉及多個知識點,這樣可以使學生突破對課程中重點難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判斷與分析能力,形成較為開闊的思維,同時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細致思考問題的意識;五是嚴密性原則。是指要求案例要經得起推敲,能夠用已確定的法學理論或法律規(guī)范去分析和論證,是案例科學性的體現。雖然案例跟判例教學不完全一致,但案例教學也是通過案例使學生掌握法學理論,遇到相類似的實際問題時,可以舉一反三地運用相關理論知識來解決和處理。因此也要求教師在案例分析、討論結束后要給予學生明確和肯定的評論和總結。案例選好后,教師自己首先要吃透案例,明確案例的事實和法律爭議,結合案例預先設計課堂討論對學生的提問,做好案例分析并形成教案。雖然有些案例存在普遍的社會爭議,但是,教師應結合自身所學根據案例的實際情況,提出鮮明的個人觀點,以供學生參考。

(二)要以理論知識為基礎

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換為課堂上主動求索者,討論和思考案例時不是只滿足于“是什么”,而要追尋“為什么”。這就更需要學生課前充分準備課前預習,教師給予必要的學習指導,或者通過課堂講授基本理論,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理論。否則學生不可能就所掌握案例所涉及專業(yè)理論來作出分析,只是以常人的思維方式來分析和處理法律問題,甚至出現偏離主題或冷場的情況,這樣就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案例教學的課堂推進

(一)案例介紹

經濟法課程可以通過選取名人案例、本地案例、貼近學生生活環(huán)境或經歷的案例和新近發(fā)生的案例作為教學案例[2]。這些案例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梢酝ㄟ^多媒體播放教學案例,如《今日說法》《經濟與法》等播放給學生,用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多媒體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具有生動、形象、信息量大等特點,能充分展現案件事實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受到學生歡迎。如果不具備多媒體條件,教師也可以給學生發(fā)放一份案例的文字材料,讓學生清楚把握案件的來龍去脈。

(二)啟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成為積極參與討論的教學主體

教師在布置案例后,可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案例討論,可以5至8名同學為一學習小組,每組各選一組長負責本小組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當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在案件教學法中,教師既不能像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中的主講人,只負責給學生講授、灌輸純粹的理論知識,也不能完全退出參與課堂討論過程,成為旁觀者。學生即便經過課堂充分的預習和準備,但畢竟受到年齡、社會經驗等限制,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能力較低,如果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很難對某些問題得出全面的、正確的結論。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參與意識,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成為主動索求知識的教學主體。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做好課堂管理和駕馭教學過程的工作,靈活地運用設問、提示、解釋、質疑、強調等方式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思考,營造良好的討論氣氛,使學生在討論中逐步形成共識來解決問題。

(三)案例討論后及時總結

案例討論結束后,各小組選出代表進行總結發(fā)言,表述本小組的討論結果,然后由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點評。這里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學法的目的是通過學生進入當事人的角色,比如律師、法官等,設身處地地進行案例分析,以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而不只是為了得到一個案例分析結果。因此,教師在作出點評時,一方面要給予肯定和明確的分析結果,同時在講解和評述案例時,應當更注重分析方法的講解,注意運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對不同的分析結果辨明其真?zhèn)?;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點評案例分析時,指出案例所涉及的相關理論或知識點,在評析案例的基礎上深入講解相關理論,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理論知識的掌握。

三、案例教學課后總結與實踐報告

第2篇:經濟法案例分析報告范文

一、確立與制度目標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法律碩士管理和培養(yǎng)模式

法律碩士(J.M)學位設立的目的在于為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的法律專業(yè)人才,這不僅是法律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而且也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首先,它借鑒了美國的J.D法律教育模式,以彌補中國法學教育過分偏重學術教育、本科教育之缺陷。我國法學教育長期以來都以“本”為本,基本上是從本科教育開始的,主要是一種學術教育而不是實務教育。而美國的法學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以培養(yǎng)面向社會需求的實務型人才為主??紤]到法學是一門涉及到社會生活多方面的經驗性的學科,一個人只有在具備了較為全面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一定的人生閱歷之后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法律,因此美國的法學院一般會要求申請進入本院學習的學生必須要有一個非法律專業(yè)本科以上的學位。這樣的制度設計有利于彌補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帶來的理論思維的淺顯和社會實踐知識的不足等等弊端。[①]

其次,從招考實踐來看,法律碩士專業(yè)從創(chuàng)立之初到現在,一直都名列各高校報考研究生熱門專業(yè)之前茅,最多的報考人數,最低的錄取比例,法律碩士一時間成為考研招研的社會新寵,有些教學單位甚至提出要將法律碩士打造成為與MBA一樣的金牌學位的口號,這一切無疑都證明法律碩士的設立合乎社會發(fā)展要求,其培養(yǎng)目標定位極端必要、高度可行。

基于此種目標,法律碩士教育和教學的全部工作都應該圍繞著培養(yǎng)寬口徑、重應用、高層次、復合型的優(yōu)秀人才來進行。但是,這種法律碩士教育的應然性要求與我國現行法碩教育的現實情況和培養(yǎng)模式之間卻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在此結合我們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2003年底進行的一次關于法律碩士教育現狀的問卷調查,[②]對目前法律碩士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簡要敘述。

(1)目前我們在法學學位上實行的是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齊存的雙軌制,對此有部分大學的法學院也正在進行卓有成效的改革試驗,但究竟法律碩士如何進行培養(yǎng),還沒有多少經驗和制度設計,許多法律碩士教育單位中仍然沿襲和簡單復制原有法學碩士、博士教育那一套,在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上缺乏創(chuàng)新,學習效果差,從而使得法碩教育和培養(yǎng)沒有特色、缺乏應用性,缺乏特色和深度,陷入進退失據的尷尬局面。用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興良教授的話說,就是:“對于法律碩士,不知是當作法學碩士來培養(yǎng)還是當作法學學士來培養(yǎng)。我作為一名法學教授,同樣存在這樣的困惑。給本科生上課,我知道應當講些什么;給法學碩士上課,我也知道應當講些什么,就是給法律碩士上課,我不知道應當講些什么。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一套形式與內客俱佳的法律碩士教科書。即使是在畢業(yè)論文的寫作上,也存在爭議?!盵③]

(2)目前各高等院校法學院相對缺乏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師資力量,其法律教育資源的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本來就十分有限,而面對研究生連年擴招的時代背景更是“捉襟見肘”,不僅使之在法碩招生收費和學生住宿安排等問題上屢遭質疑,[④]而且也大大降低了法碩教育水平和培養(yǎng)質量,這已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法律碩士制度的整體形象和社會評價。目前在校的法律碩士在被問及對法碩教育的總體感受和評價的問題時,只有2.25%的被調查對象感覺很滿意,感覺良好的占17%,而感覺一般和不好的卻分別占到41.1%和39.7%.而對于認為社會可能對法律碩士作出何種評價的問題,有67.3%的被調查者選擇一般,25%的認為較差,而只有7%多一點的認為很好或好。

(3)目前我國高校的法律碩士教育體制與法律職業(yè)需求以及司法人員資格認證制度之間相互脫節(jié),相對脫離法律實務,與立法、司法、行政執(zhí)法部門的溝通和聯(lián)系較少,致使法律碩士的就業(yè)優(yōu)勢無法體現,成為法律人就業(yè)市場中的“雞肋”。盡管有很多人呼吁盡快確立J.M教育在我國法律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也已經有不少高校的法學院也為此進行了多項制度改革,將面向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公安人員的社會就業(yè)問題,看成法律碩士教育的“指揮棒”和“晴雨表”。然而,由于其培養(yǎng)法律碩士的動機和方式均非為著滿足實踐部門的需要,而是偏重于理論性法學教育,培養(yǎng)研究性人才,加之學制較短,法學知識的傳授尚不全面,故此在法律碩士的就業(yè)問題上,同法學學士、碩士以及法學博士相比較,總處于劣勢,形勢不容樂觀。在調查問卷中,當在讀的律碩士被要求就自己的就業(yè)前景對作一個預期時,問卷一中58.3%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樂觀;而對報考法律碩士者的調查問卷即問卷二中則有76.3%的認為就業(yè)情況會一般。

(4)除了在培養(yǎng)應用性和高法律素質的法碩人才方面尚有欠缺之外,寬口徑和復合型這兩項要求也還需進一步落實。盡管法律碩士學生分階段涉獵了兩種專業(yè)的知識和經驗,而普遍(58.4%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理應屬于復合型人才,但也有40.2%的人認為自己的法律理論基礎薄弱,同法學碩士相比處于劣勢地位;另外,對于如何將法碩階段的法律知識學習與原背景專業(yè)相結合的問題,回答說不知道如何結合的竟然占到53.8%.

顯而易見,法律碩士研究生報考的高熱度與社會對法律碩士的滿意度并不成正比,二者之間也絕非簡單的數學公式。當前我們的核心任務是:按照法碩培養(yǎng)目標來建(重)構各高校法學院系的法律教育培養(yǎng)模式,改變法碩培養(yǎng)中的“本科化”局面,變單純“以本為本”的法律教育為學術教育(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和實務教育(法律碩士)并舉,并形成按照兩種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理念執(zhí)行的兩套可操作的培養(yǎng)方案,最終實現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實踐的平衡。

二、建設結構合理的法律碩士課程體系

在攻讀法律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yǎng)方案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課程體系的科學設置問題。課程體系設置的基本宗旨,就是安排結構合理、循序漸進、互為支撐的多門相關課程,實現法碩教育和教學的目標。課程設置的關鍵就是把握好基本的法律知識教育和職業(yè)素質教育之間的平衡,把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理念和習得法律實務技術結合起來。

在過去的幾年里,針對法律碩士課程設置這樣一個學生反映比較多的問題,[⑤]人大法學院針對實踐要求,對課程教學進行了大膽改革,改進課程設置,調整教學計劃,使學習更具系統(tǒng)性。按照法碩學生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期間,需獲得學位課程總學分保持在45學分以上(其中必修課不少于30學分,選修課不少于20學分)的基本要求,在開設通行的法學必修課之外,注意做到:(1)系統(tǒng)開設多項程序法使之同實體基本法相配套,如民訴、刑訴、仲裁法、行政訴訟法等);(2)對于各個實務性部門法,均安排相關案例法選修課(如民法案例分析、刑法案例分析、民訴案例分析、刑訴案例分析、經濟法案例分析、知識產權法案例分析、知識產權法案例分析等);(3)案例課采取法學院教師與外聘實務人才相結合授課的辦法,發(fā)揮兩個積極性;(4)專門就法學新興應用學科和社會熱點領域開設選修課程(如法律經濟學專題研究、信托法、房地產法、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物證技術學等)。這樣一來,盡管法碩招生數量和規(guī)模仍相對較大,但是通過面向法學實務,每學期滾動開設近30多門的任意選修課程,既有利于學生各取所需,方便選課,又確實豐富了學生的理論知識,提高了他們從事法律實務的能力。

當然,圍繞著課程體系的設置,教學組織的其他環(huán)節(jié)也要與之緊密配合,一體改革。其中包括:(1)選任合格的、有豐富法律實務經驗的主講教師,合理安排指導老師,改變法律碩士學生沒有導師的現狀,在選擇指導老師和專業(yè)方向方面,應該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而不是靠抽簽或指定的形式,應該充分發(fā)揮指導老師制度的積極作用,如建立導師與學生的固定聯(lián)系制度,還可以嘗試讓學生參與導師的課題研究和處理案件的活動等等;(2)加強教材建設,組織優(yōu)秀、精干的法碩教育專家(包括一定數量的資深律師、法官以及立法、執(zhí)法人員參加)編寫一套適合法碩培養(yǎng)需要的專用教材,并同司法考試與培訓書籍相互配套;(3)鼓勵法律碩士同學學以致用,與法律實務部門相互配合,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和普法活動,還有就是由法學院統(tǒng)一組織以法律碩士同學為骨干的模擬法庭活動;等等。

針對學位論文問題,我認為按照法律碩士的培養(yǎng)目標,在修滿必要課程學分外,獲得學位的最終環(huán)節(jié)不應以撰寫畢業(yè)論文為唯一條件,也可以是某種調查報告(如案件調查、立法調查等)、畢業(yè)設計(如公司上市招股說明書等)甚至于某種特殊貢獻(法醫(yī)學鑒定成果、證據認證方案等)。而論文也不應強求多高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而更應該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選題一般要具體、應用性強,具有可操作性。

三、推進密切聯(lián)系實際的法律碩士教學方法的改革

關于法律碩士教學方法的問題,在調查問卷一中,被調查者普遍認為法律碩士的教育方法有待改進,這個比例占到了69.2%,此外還有27.8%的人認為目前(2003年前)的培訓方案很糟。至于具體的改革方案設計問題,有73.9%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與法學碩士有所區(qū)別。

如前所述,我們對法律碩士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是非研究性專業(yè),換句話說,它要培養(yǎng)的是法律實務人才,而不是理論家(當然也有不少法律碩士選擇考博或立志做研究,但由于其比例極少,暫不討論)。所以,在法律碩士的教育中應該突出其實踐性和針對性。在這方面,法律碩士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問卷一中,在問及法律碩士相關教學方法的缺陷時,有61.9%的被調查者認為應用性不夠,56%的認為針對性差,而在問及所鐘愛或認為適合的教學方法(多選)時,案例教學法排到了第一位,占78.6%,61.3%的人選擇小規(guī)模教學,59.5%的人選擇互動式分組討論,54.2%的人選擇情景模擬教學。同樣,在被調查者的建議中,多數也反映教學沒有針對性,教師沒有考慮到法律碩士的特點,即各有特色的專業(yè)背景,而是“一視同仁”。

對此,我們要認真改進教學方法,使其更適合法律碩士的特點。這樣的改進方案,歸結起來有以下幾種,(1)廣泛采用案例教學法;(2)改變現有大班(通常是200人左右的大教室)授課制度,采取小規(guī)模教學模式;(3)法碩分班分組,在課前、課中、課后均進行互動式分組討論;(4)針對具體法律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采取診所式法律教育方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等等。

法碩學生在學習法律知識時普遍感覺到,法律的概念、規(guī)則、制度、法律條文都非常抽象,其之所以抽象,因為這是法學家們通過長期對諸多復雜的法律現象進行抽象邏輯思考后歸納整理出來的。對于這些抽象的法學(不僅是法理學,還包括民法、刑法等各個部門法)理論,單純的死記硬背是無濟于事的,很可能一個法律制度,學完以后,能說出其中所涉及概念的定義、法律特征、構成要件,可一遇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卻依舊茫然不知所措。這時候,“案例分析”方法就是將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法學理論真正與法律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的橋梁,它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法碩學生作為一個法律人應具備的能力。

以民法的案例分析教學為例,首先,對于初學民法的學生來說,應該選定一到兩本非常簡明、清晰的民法學教科書,認真讀上幾遍,對書上講到的民法的基本概念、規(guī)則、制度都非常清晰的通盤了解。這是下一步進行案例分析加深對民法理論掌握成都的根本前提。然后,學生們可以在得到老師的指導幫助或聘請高年級同學加入的前提下,組成案例分析小組,三五人或七八人都可以,從一本好案例分析的書籍(如果沒有也可以直接從我國各級法院已經公布的案件)中選擇一個案子,發(fā)給參與討論的同學。獲得案例后,由小組選出一位負責的學生將案例材料復印分發(fā)給大家,同時規(guī)定一個時間,讓大家各自研究,寫出案例分析報告。等待開會討論的前四五天由這個負責的同學收上來,交給老師或高年級的同學(或邀請到的法學碩士),由他們選擇一到兩個主題發(fā)言人。在開會時主題發(fā)言人先就各自對案例的研究做出主題報告,其他人既可以提問,也可以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通過不同思想、觀點的沖撞砥礫,好的思想觀點自然脫穎而出。會后參與討論的全體學生中分析的不正確的同學應該應反思自己為什么分析的不對,找出原因,發(fā)現問題,然后查找資料,進行核對,進而重新學習沒有理解透徹的民法理論,此時他自然會別有一番滋味的。如此從抽象到具體,再從具體到抽象,穿梭于法律與事實之間,循環(huán)往復,持之以恒,就會有非常大的長進。

四、完善面向就業(yè)和社會需要的法律碩士管理和評估體系

(一)從法律碩士的管理體制上講,招生規(guī)模問題、學制問題以及收費問題至為關鍵。

首先,關于招生規(guī)模的問題。對此目前學生們的反映比較大。在問卷一中,有51.7%的被調查者認為應當適當縮小規(guī)模,44.2%認為應該大規(guī)模削減,只有0.6%的人認為仍有擴大招生的余地。實踐中,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許多學校盲目擴大法律碩士的招生規(guī)模,把法律碩士視為“創(chuàng)收”的重要途徑,法碩人數的激增必然導致聽課效果的降低。盡管國家教育主管機關最近作出了繼續(xù)擴大碩士招收的決策,但如前所述,考慮到目前各高?,F有教室、教師等教學資源相對有限,捉襟見肘。因此,一味地擴大招生規(guī)模,只會進一步降低法碩培養(yǎng)水平,導致低水平的教育和低水平的就業(yè)二者間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在目前的招生規(guī)模條件下,不再認為擴大,而是進一步改革挖潛,優(yōu)化資源,合理安排教室,最大程度解決法碩教學“座位緊,上課難”的具體問題。

其次,就法律碩士的學制問題,有63.5%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用三年的時間讀完該專業(yè),只有13.8%對目前的兩年制感到滿意。在問卷一中,被調查者普遍反映,兩年的時間對于法律碩士是遠遠不夠的。對此許多任課教師也是這樣反映。法律碩士入校后,除去寫論文,找工作,真正學習的時間也只有一年多一點甚至不到一年,而即就是在這短短一年里,也無法進行深入廣泛的學習和研究。對此,我認為,應該改革法律碩士目前實行的兩年學制為的彈性學制,一般畢業(yè)為2~3年,個別人提出延期答辯的還可以再行延長。在實際操作中,應該針對法律碩士不同的背景,實行不同的或相對靈活的學制,平均下來,一名法碩學生在校修完50學分,應該花3年時間,其中優(yōu)秀者,則可以提前申請答辯拿到學位。

最后,關于法碩收費的問題。有超過89%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的收費偏高,10.1%的人認為適中,0.6%的人則認為收費偏低。盡管各高校的教學水平、所處地域、市場平價等具體情況都有不同,從而導致法律碩士收費不一。但也應該按照公平、公開的原則進行認真討論,關鍵是要做到培養(yǎng)費的收費透明化,然后依靠人才使用市場的供求來決定最終的收費。

(二)法律碩士的質量評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