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大學物理分類分級教學思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物理分類分級教學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物理分類分級教學思考

摘要:根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大學物理教學現狀,采用大學物理分類分級教育模式,解決了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基礎較好的學生“吃不夠”,基礎弱的學生“吃不完”的問題,為學生學習后續(xù)專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大學物理;分類教學;分級教學

近幾年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迅速興起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其中,如何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使其服務地方(行業(yè))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成為首要問題。而大學物理課程是理工科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教學改革又關系到整個地方本科院校各專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能否順利進行,因此,有必要對此進行探究。

一、大學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生源問題。由于高校擴招,只要達到分數線,學生一般都可進入高校學習,因此不排除一些物理基礎薄弱的同學進入物理專業(yè)的可能。其次,來自教育強省和重點高中的學生物理基礎較好,而來自教育落后地區(qū)和普通高中的學生物理基礎較薄弱。由于基礎不同的學生在同一課堂上學習,老師采取折中方法授課,于是出現了基礎較好的學生“吃不夠”,基礎較差的學生“吃不完”的現象,教學水平難以提高,也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教學組織問題。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師資相對匱乏,大學物理教學基本由兩個行政班級組成一個教學大班,教學效果欠佳,兩級分化問題嚴重,要解決這一矛盾,有必要按學生入學實際水平組成不同層次的班級,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物理水平。

第三,教材問題。以湖南工學院為例,我校共37個本科專業(yè),需開設大學物理課的專業(yè)有22個,都采用同一套“十二五規(guī)劃”大學物理教材。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例題與習題并沒有與所教專業(yè)建立密切的對應關系,不利于學生后期專業(yè)課的學習。此外,目前大學物理教材只注重理論體系的嚴密性,對現代科技與現代生活中的應用很少涉及,教材中缺乏高質量的照片與插圖,顯得枯燥。

二、大學物理分類分級模式的實現

當前已產生許多關于大學物理內容分塊與學生分級的教學研究[1-3],但很少把二者結合在一起研究及考慮新建地方院校。我校屬于新建地方工科類院校,大部分專業(yè)是工科專業(yè),都需開設大學物理,但各專業(yè)對物理知識的需求又各不相同,學分安排也不同。因此,首先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再對學生進行分級,最后通過教務處重新組班教學。

(一)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

依據不同專業(yè)對大學物理知識的不同需求,選用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材,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洞髮W物理A》運用于材料物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等專業(yè),分兩學期教學,共112學時,教學內容包括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和近代物理學;《大學物理B》運用于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訊工程、軟件工程、物聯(lián)網工程等專業(yè),一學期教學,共80學時,教學內容包括力學、光學、電磁學和近代物理學;《大學物理C》運用于安全工程、環(huán)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等專業(yè),一學期教學,共80學時,教學內容包括力學、熱學、光學和近代物理學;《大學物理D》運用于土木工程等專業(yè),一學期教學,共80學時,教學內容包括力學、電磁學和光學。分類后,教師要結合不同專業(yè)后續(xù)課程進行教學,重點講授與學生專業(yè)課程內容相關的物理知識,從而實現教學內容分類。

(二)對學生分級

依據學生入學后的物理摸底成績與第一學期期末高等數學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級,把《大學物理X》(X=A,B,C,D)分別分成I、II兩個級別。對不同的級別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與教學計劃。I級要求學生具有相當扎實的中學物理基礎與高等數學知識,不僅能從表面上接受物理定律及定理,還能獨立完成其證明,知道每一個物理公式的來由及理論依據,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獨立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II級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中學物理基礎與高等數學知識,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原理、規(guī)律,能應用學過的原理、定理、公式解決與專業(yè)相關的問題。

三、分類分級教學模式取得的進展

在2013級與2014級中,我們采用了大學物理分類分級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并對教學結果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上主動配合老師,打破了之前沉悶的課堂,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及格率顯著提高,并呈現出明顯的正則分布圖像;與物理相關的不同專業(yè)課老師反映,學生能把學過的物理知識運用到專業(yè)課知識中;同時,在大學生物理競賽、大學生力學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競賽中獲獎的學生人數逐漸增加。這些充分說明了大學物理分類分級教學模式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紅,楊新建.工科院校大學物理分級教學模式探討[J].物理通報,2015(3):29.

[2]魏相飛,吳興舉,袁好.應用示范型本科院校大學物理分級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31):68.

[3]田江曉,梁勇.大學物理分級教學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89.

作者:張勇 謝忠祥 喻霞 王海鑌 單位:湖南工學院數理科學與能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