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體育傳媒論文:體育傳媒媚俗現(xiàn)象探討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傳媒論文:體育傳媒媚俗現(xiàn)象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體育傳媒論文:體育傳媒媚俗現(xiàn)象探討

本文作者:朱媛媛 單位:中國礦業(yè)大學體育學院

精彩體育賽事的轉播、報道、評論以及各種和體育有關的娛樂節(jié)目,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娛樂需求,更重要的是對人們的體育意識、行為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使體育的價值延伸到各個社會角落。體育傳媒的大力宣傳,使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為大眾所熟知。體育是一種廣泛參與的娛樂活動,人們參與其中,緩解壓力,提高身體素質,在體育傳媒的推動下,激發(fā)了人們的運動欲望,特別是電視、網絡媒介對體育運動的關注,極大地提高了體育運動的觀賞性,體育的娛樂性被逐漸還原。體育文化傳媒日積月累地影響了大眾對體育的態(tài)度、對體育的認知以及對體育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評判。

體育文化傳媒中的“媚”、“俗”現(xiàn)象

1“媚”、“俗”的含義

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媚”的意思有:(1)有意討人喜歡,巴結(動詞);(2)美好,可愛(名詞)。在本文中,我們可以將“媚”理解為:有意迎合、巴結大眾平庸與低級趣味的行為。“俗”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意思是:(1)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jié)、習慣等的總和;(2)大眾的,普遍流行的;(3)低級趣味,庸俗。主要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指低俗、庸俗和低級趣味;二是指通俗的、普遍流行的。

2體育文化傳媒中的媚俗現(xiàn)象

某網站一周體育圖片精選的封面為(2011年10月18日,北京)“型動女郎”潘霜霜劇照曝光,劇中潘霜霜大秀傲人身材,性感香艷騎機車;還有一張照片配的文字為“在佛山龍獅男籃和澳洲虎的友誼賽中,比賽雙方爆發(fā)激烈沖突,最終引發(fā)兩隊球員的群毆,據現(xiàn)場球迷爆料,有人臉上被打出血,還有人拿起椅子追打對手”。還有(2011年10月19日,哥斯達黎加首都圣約瑟)一名半裸球迷挑釁保安,慘遭圍毆驅逐”。類似的新聞圖片赫然在一周體育圖片精選中。還有一篇關于丁俊暉和潘曉婷共同出席了一場表演賽的報道,標題為:《性別大戰(zhàn):“美女”潘曉婷勝野獸丁俊暉》。本來是一場表演賽卻被媒體拿來以“美女”“野獸”“金童”“玉女”等詞做噱頭,制造緋聞,并且誤導觀眾把關注點放在二人的緋聞上。這些內容導致人們關注的焦點并非精彩的體育比賽,激烈的競技過程,而是花邊新聞,為了吸引眼球,嘩眾取寵。這樣的偏頗報道不僅不利于樹立良好的社會價值觀,更不利于體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更有甚者,借著體育明星的緋聞炒作,以“脫”搏出位,走一條“捷徑”,一脫成名,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助長了不正之風。

3體育新聞媚俗化的表現(xiàn)

(1)由于媒體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吸引觀眾,體育新聞越來越呈現(xiàn)娛樂化的傾向,場外的花邊新聞成為媒體報道的主角。明星的緋聞、丑聞成了媒體爭相報道的內容,甚至是一些本來不屬于體育競賽范疇,各種“寶貝”也成了報道的焦點。如對各種體育“寶貝”性感暴露的報道,以及擺著撩人姿勢的照片,充斥著各類媒體、網站。賽場上、賽場外的暴力事件,滋事斗毆畫面也喧賓奪主,仿佛比賽真好像戰(zhàn)場上的混戰(zhàn)一般。這倒也符合了現(xiàn)在對各類體育人士的稱呼———以“帥”“掌門人”“霸主”“戰(zhàn)艦”“射手”“殺手”,或以某教練的姓氏打頭為某“家軍”的語言含義。比賽過程中如“挑戰(zhàn)”“殲滅”“宣戰(zhàn)”“生擒”等常用于戰(zhàn)爭的詞匯也屢見不鮮。對此曾有《體壇周報》的記者如是說:“最大的足球故事,仍然跟足球無關……場外的丑聞遠遠凌駕于場內新聞之上,各種媒體能夠聯(lián)篇累牘的去分析一樁輪奸案,圍繞幾張模糊的虛影頭像煞費心機,卻只用寥寥幾百字介紹一場英超聯(lián)賽”。這種現(xiàn)象反映了現(xiàn)在體育媒體報道“媚”、“俗”的現(xiàn)狀。

(2)標題追求刺激,以曖昧或有歧義的字、詞吸引眼球,卻沒能“概括事實,表達觀點”,忽視了體育新聞本身所要傳達給受眾者的體育精神。如“四川大學校園寶貝熱舞,白底褲風光一覽無遺”。這樣的報道非但沒有突出學生對體育的熱情,校園寶貝熱舞的精彩場面,反而把這種尷尬照片宣揚出來,忽略了參與校園寶貝活動學生的感受,使本來積極健康的活動低俗化。尤其是在后面加了“高清”二字,更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這種暗含色情化的報道,對女性也是一種變相歧視。還有報道對看臺上的不良標語,不是過濾,而是玩味和展示,再加以津津樂道的評論,把人們關注的焦點從賽場轉移到了過度的娛樂化、明星化。過分關注花邊新聞,緋聞鬧劇,對本應譴責引以為戒的炒作過度關注,把體育文化傳媒者本身的責任拋之不顧,追求低級趣味,宣揚引導錯誤的價值觀。又如有這樣的報道,“2011年10月18日,2011年足協(xié)杯半決賽前瞻,北京國安備戰(zhàn)魯能,商毅探班美女記者分美食”。在足球比賽半決賽中,新聞媒體關注焦點應該是對戰(zhàn)雙方的備戰(zhàn)情況和隊員的狀態(tài),但此標題卻為“商毅探班美女記者分美食”,把人們關注的中心從“集體”轉向了“個人”。對個別明星過分關注,明顯地突出了個人的英雄主義,甚至把個別明星“神”化,塑造成整個民族的驕傲,成了民族英雄,而忽略了集體在體育明星成長、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姚明、劉翔他們已經被賦予了除了體育明星以外的眾多的身份特質,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登上體育新聞的頭條。有的記者對一些不確定的新聞加以大肆報道,甚至無中生有制造虛假信息,欺騙大眾,完全忘記了新聞工作者本身應具有的素質和責任,置職業(yè)道德于不顧,自編自演“狼來了”的故事。

“媚”、“俗”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

體育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盛宴,更應該是精神上的升華。然而一些體育媒體為了迎合大眾的視聽心理,降低審美標準、道德水準,跟風傳播,導致媒體“媚”“俗”現(xiàn)象愈演愈烈。

1受眾獵奇心理“

獵奇心理,屬于一種人的心理活動,每一個人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心理。對別人不讓你去做的事想要去做,要看個究竟,并且好奇心極大”。[]人天生有一種接受“奇聞軼事”的心理趨向,正是人們這一心理,為新聞媒體的媚俗行為提供土壤。于是媒體用容易引發(fā)受眾感官刺激的圖片、標題、細節(jié)描寫對一些低俗、暴力等內容大肆渲染,吸引關注。

2唯樂心理

弗洛伊德精神的分析理論認為,尋求快樂和滿足是決定人的主要動力。在人們的物質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以后,精神的需求被進一步的提升。人們希望借助輕松的娛樂享受來宣泄情緒、緩解壓力。于是,媒體就以煽情、刺激、火爆的新聞內容,低俗的調侃方式,媚俗化的文化傳媒迎合大眾心理。體育新聞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幫助受眾群體釋放壓力,然而體育新聞除了此功能外,最主要的是讓受眾在欣賞精彩體育賽事的同時宣傳體育精神,營造一種正面的、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社會氛圍。因此,一味地低俗、媚俗,只會讓體育新聞媒體喪失自我,進而喪失受眾群體。

3體育新聞媒體社會責任感缺失

有些新聞媒體對一些缺少社會價值、具有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進行夸大炒作,一味追求轟動效應,避重就輕,過分夸大細枝末節(jié),顛倒主次。一些媒體工作者忘記自己的職責所在,沒能把握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輿論導向,只顧追求經濟利益,過分強調新聞的趣味性、刺激性,導致體育文化傳媒媚俗化。

4轉型期間,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滋生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新舊文化碰撞,觀念沖突,政治、生活模式逐步變革,人的思維正發(fā)生激蕩。在這夾縫中,是非、美丑、善惡界限不清,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蔓延。難免有人脫離正確的社會軌道,價值觀扭曲。例如:“2011年10月11日,圣地亞哥,2014年世界杯南美區(qū)預選賽,有關智利VS秘魯報道:秘魯驚現(xiàn)爆乳女球迷,男球迷爭相合影擠爆看臺”?!?011年10月11日有關2011晴隆汽車爬坡賽報道:美女車模大秀美腿,像一道亮麗的風景為開幕儀式增添不少青春活力”。這樣的報道不僅沒有對社會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還把觀眾引入歧途,有違體育精神的本質。

對策與建議

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文化工作者要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yè)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yè)快速發(fā)展,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一定要從戰(zhàn)略高度深刻認識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順應時展要求,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p>

1營造良好的社會體育文化環(huán)境

體育新聞的“媚”“俗”現(xiàn)象對社會大眾的體育觀點、態(tài)度產生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更為深遠。體育媒體應該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受眾群體,以體育專業(yè)視角報道體育比賽,引導社會關注體育活動,弘揚體育精神,宣傳體育文化。體育報道的內容不能僅停留在娛樂現(xiàn)象上,而應該更注重培養(yǎng)受眾的體育素養(yǎng)、體育知識、健康健身等方面。

2加強行業(yè)自律,營造健康的體育傳媒空間

理性地對待炒作,報道內容要真實有效;抵制虛假新聞,重拾社會責任感。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正確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堅守職業(yè)道德,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劃清低俗與新聞傳播“三貼近(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關系。同時也應避免過度追求商業(yè)利益,使體育運動在媒介的控制下被過度商業(yè)化、扭曲化。

3提高受眾群體的辨識能力,加強社會監(jiān)督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內部矛盾(即內因)是事物自身運動的源泉和動力,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因此,在控制新聞媚俗現(xiàn)象蔓延的同時,培養(yǎng)公眾的辨識能力,自覺抵觸低俗趣味,堅決抵制不健康文化的侵蝕。建立公共交流信息平臺,通過受眾的輿論力量監(jiān)督媒體。

4完善立法

通過立法手段執(zhí)行,杜絕體育新聞“媚”“俗”現(xiàn)象,完善法律條文,加大處罰力度。一旦發(fā)現(xiàn)有記者作風不正、編輯把關不嚴,造成污染受眾思想的不良后果,應受到相應處罰或吊銷相關證件。這樣雖然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但卻可以有效地遏制不正之風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