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反思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反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反思

摘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帶來了一些變化,使學校的職能變得更豐富了,課堂變得更加有活力了,學生的學習方法變得更靈活了,教師的身份變得多樣化了。但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問題,如課程改革的區(qū)域性差異得不到關照,課堂的實際效率得不到提高,學生的良好身心得不到發(fā)展。探討這些問題旨在引起有關教育人士的關注,并能為課程改革的縱深發(fā)展提供一些有利的幫助。

關鍵詞:義務教育課程;課程改革;變化;反思

一、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所帶來的一些變化

(一)學校的職能變得更豐富了

學校是專門教育人的場所,唯一的使命是培養(yǎng)人,而這也是衡量一個學校辦學好壞與否的唯一標準。而新課程改革強調對學生的發(fā)展價值、對教師的發(fā)展價值,以及對課程本身的改善價值,建立發(fā)展性的課程評價體系。因此,學校就有了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谶@一新要求,許多學校在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同時也更注重教師的培養(yǎng)與培訓,提供各種機會讓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使學校教師增廣見識,提升自己。

(二)課堂變得更加有活力了

以前的教學總是力求整齊劃一,把不同的學生培養(yǎng)成為同樣的產(chǎn)品,現(xiàn)在則特別珍視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前教師講得多,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課堂上死氣沉沉效率不高,現(xiàn)在教師讓學生動手做實驗,查找資料,小組討論,再加上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的交互運用,學生大多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了。因而新課程的課堂較之傳統(tǒng)課堂的一個重要區(qū)別就是“活力四射”,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精神狀態(tài)。

(三)學生的學習方法變得更靈活了

課程改革改變了過去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等。通過研究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等,實現(xiàn)了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實現(xiàn)由被動接受性學習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轉變,從而使學習方法變得更靈活了。

(四)教師的身份變得多樣化了

新課程倡導一種課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師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教師再也不單純是由專家編寫的教科書的忠實執(zhí)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構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師再也不是一種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擁有現(xiàn)代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于合作的探究者。在改革的感召下,教師突破和超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教師角色也隨之轉換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新課改使教師不拘泥于課本,為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提供了平臺和依據(jù)。

二、值得反思的一些問題

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順應了新時展的需要,帶來了突出的變化,但也存在不容忽視的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如若不能有效得到解決,將阻礙新課程向縱深發(fā)展的進程。

(一)課程改革的區(qū)域性差異得不到關照

課程改革推行后,不同的區(qū)域、不同的教學方法可謂是推陳出新、花樣百出,教材上出現(xiàn)了好多的實踐活動,譬如實驗研究、調查報告、社區(qū)專訪、網(wǎng)站搜尋等等,加強了課程內容與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實踐性很強。這樣的一些改革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硬件好、信息廣、教師素質比較高的條件下,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而在一些貧困地區(qū),所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卻很多。他們的基礎設施不健全、教師素質得不到提高、網(wǎng)絡信息也都處于冰凍狀態(tài),這些活動在學校往往流于形式。

(二)課堂的實際效率得不到提高

在新課程改革后,自主、合作、探究、分組交流、參與式等方法手段都被教師運用到課堂上,可說是花樣翻新??墒褂貌划攷熒捅贿@些牽著鼻子走,成了名副其實的表演者。還有,多媒體課經(jīng)常被運用,一些公開課、示范課、展示課更不例外。教師所制作的課件,兼聲、形、畫于一身。于是,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只得千方百計引導學生按既定的思路走,無法越雷池半步,頗有“請君入甕”之嫌。于是,本該重點關注的學生主體被忽視了,整堂課變成了頻頻切換畫面的展示會。其實際效果卻并不理想。

(三)學生的良好身心得不到發(fā)展

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新的體育課程標準還提出了“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新的領域目標。為此,教育部門還要求在學生的課程中要相應地增加一兩節(jié)體育課。但一些學校為了成績、為了升學,使這些規(guī)定都只能流于紙上。在一些地區(qū),在片面追求升學率和素質教育外衣下的應試教育愈演愈烈,迫于學校、家庭的壓力、為了應付考試,學生更多地將眼光放到了鮮紅成績上,從而忽視了自我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而某些教育者也為了自身利益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使學生成為了思想的瘸子、道德的盲者??梢哉f,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新時代的雄關漫道中躑躅前行著,已經(jīng)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反思,需要不斷地修補完善,以期發(fā)揮出新課改的真正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張曉玲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山丹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