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糖尿病患者護理論文(10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糖尿病患者護理論文(10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糖尿病患者護理論文(10篇)

第一篇:延續(xù)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

【摘要】目的觀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續(xù)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8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延續(xù)護理,對2組患者護理后的血糖控制以及護理前后的自我護理能力進行比較。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紅蛋白值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延續(xù)護理應用到糖尿病患者中,能明顯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識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還提升了糖尿病小組的管理能力。

【關鍵詞】糖尿?。谎永m(xù)護理;自我護理能力;血糖

近年來,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WHO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全世界約有3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公共健康問題,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1]。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升和優(yōu)質護理的深入開展,患者對醫(y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住院時間短,住院期間的宣教內容不足以滿足患者的需要,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對該病的認識不完全,同時也缺乏自我保健能力,嚴重影響了其生活質量及血糖控制。傳統(tǒng)的醫(yī)療照護服務無法滿足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護理需求,患者出院后的延續(xù)護理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延續(xù)護理作為一種延伸性、開放性的護理服務,是一種教練式管理的護理模式,能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延伸到患者家庭[2],有效解決患者出院后的護理問題。本文選擇我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分組觀察以探討延續(xù)護理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8例中男30例,女28例;年齡在21歲~70歲之間,平均年齡(44.18±3.54)歲;病程為1年~14年;空腹血糖平均值為(15.52±1.63)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值為(22.91±1.41)mmol/L。觀察組58例中男27例,女31例;年齡在20歲~69歲之間,平均年齡(43.17±2.16)歲;病程為0.8年~13年;空腹血糖平均值為(15.71±1.23)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值為(23.24±1.57)mmol/L。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降糖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即向患者進行藥物治療、飲食和運動的指導、血糖監(jiān)測、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進行延續(xù)護理,重點強化出院后跟蹤隨訪和個性化指導和心理護理,具體方案如下。1.2.1成立延續(xù)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護理小組組長,選擇專業(yè)素質強、具有良好人際溝通能力、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作為小組成員,承擔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導、家庭隨訪工作,護士長不定期監(jiān)督檢查,同時邀請資深主任及??漆t(yī)師擔任專家顧問,對回訪過程中的疑難問題給予專業(yè)解答。1.2.2建立延續(xù)護理信息登記對患者的基本情況、診斷、出入院時間、聯(lián)系電話、隨訪方式、出院后隨訪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并向患者解釋該小組的目的和護理方法,并簽訂患者知情同意書。1.2.3干預方法小組成員要結合患者的病情、病史、年齡、心理、文化水平、生活習慣、家庭背景以及社會關系等進行統(tǒng)一分析,制定個體化的延續(xù)護理服務。執(zhí)行延續(xù)護理的內容包括:按時服用降糖藥物并對患者詳細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根據(jù)患者的血糖監(jiān)測結果對其進行飲食、運動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指導;并發(fā)癥的預防;胰島素儲存;不同種類胰島素筆的正確拆裝方法;注射技術包括4項內容(注射步驟、注射劑量、針頭使用、注射時間);微信課堂知識講座,微信視頻演示操作步驟等;下次隨訪應重點跟進的內容。1.2.4隨訪患者出院后半個月、1個月、3個月、6個月可采用電話追訪、QQ群、微信、熱線解答、家庭隨訪等多種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小組成員要將隨訪到的內容、血糖水平、不良反應、患者有特殊需求進行評估匯總,給予具體指導,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護理措施。不定期為患者發(fā)放郵寄健康教育資料。6個月隨訪結束后,按照隨訪途徑以各種問卷方式了解患者對延續(xù)護理內容掌握程度及反饋意見。

1.3觀察指標

①對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采用ESCA量表評估,包括其健康知識水平、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以及自我護理技能。②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

1.4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的自我護理能力比較,觀察組患者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紅蛋白值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糖尿病已成為繼腫瘤和心血管疾病后第3位危及人類健康的非傳染性疾病,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9.7%[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堅持治療,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渴望得到醫(yī)護人員的及時指導、幫助。美國賓夕法尼亞護理學院率先提出延續(xù)護理,該護理服務的主要目的是為患者提供一個高效率、低成本的健康服務,經試驗證明,延續(xù)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使患者的生存質量和護理質量有顯著的提高[4]。在實施延續(xù)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采用電話、QQ、微信以及家庭隨訪等方式,為已經出院的患者提供藥物治療、健康教育、疑難解答以及心理疏導等幫助,通過微信平臺對患者的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隨時調查,對患者的疑問、困惑、不解以及知識誤區(qū)及時進行解答和糾正,更為糖尿病患者之間相互交流構建平臺。同時,護理人員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針對性地給予心理疏導,緩減、消除了患者悲觀失望、焦慮、恐懼和消極情緒,從醫(yī)護人員與他們的接觸、交流中,患者感受到被關心、被尊重,更進一步增強了其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加了治療疾病的信心,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識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5],減少和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和自我護理能力。本文選擇我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對比分析,采用延續(xù)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自我護理能力以及血糖控制效果均優(yōu)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P<0.05)。在進行調查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采用延續(xù)護理不僅能使患者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同時也加強了患者、患者周邊人群對醫(yī)院服務的認可,促進了醫(yī)患之間的和諧關系。綜上所述,將延續(xù)護理應用到糖尿病患者中,能明顯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更好地控制其血糖、病情發(fā)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曉敏,汪虹,許方蕾,等.個性化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2):179-181.

[2]余強,王冬華,劉東玲.支氣管哮喘患者延續(xù)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6):762-765.

[3]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7-449.

[4]謝利力,魏巍,宋穎,等.延續(xù)性護理在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6,13(10):1393-1395.

[5]趙振華,謝薇,楊青敏.同伴支持教育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Meta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3):356-364.

作者:樊瑞麗 王秀芳 單位:大同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第二篇: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社區(qū)進行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5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僅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應用社區(qū)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以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的飯前、飯后血糖水平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同時觀察組患者飯前、飯后的血糖控制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其血糖控制水平更加理想,同時還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尿??;社區(qū)護理干預;臨床療效

0引言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以老年人發(fā)病多見。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增多的態(tài)勢,并有向年輕化發(fā)展的趨勢[1,2]。老年人由于其身體機能退化、免疫力下降,導致老年糖尿病患者較易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目前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控制為主,對于原發(fā)性糖尿病還沒有徹底根治的辦法。研究表明,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為了探討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具體應用效果,為社區(qū)護理提供更多的臨床依據(jù),本文將在本社區(qū)進行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收到了良好的臨床效果?,F(xiàn)將社區(qū)護理干預方法及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社區(qū)進行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63-78歲,平均(69.8±2.5)歲,病程3-19年,平均(9.5±1.3)年。隨機將這5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實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行社區(qū)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方法如下:1.2.1心理護理由于糖尿病病程較長,患者需要長期服藥進行血糖的控制,因此容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4]。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交流,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并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配合接下來的治療。1.2.2健康宣教老年患者對于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控制方法的了解一般都較少,因此常常存在服藥依從性差、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問題[5]。針對這種情況,社區(qū)可以邀請一些專家或是經驗豐富的醫(yī)生開展糖尿病健康知識講座,詳細向其講解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控制方法,尤其要向患者強調堅持服藥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從而加強患者對疾病的重視程度。1.2.3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狀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囑患者多食用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少食多餐,同時要嚴格控制糖分以及鈉鹽的攝入量,告知患者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于血糖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增強其合理飲食的依從性。1.2.4運動護理告知患者適當運動對于疾病的治療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指導患者運動方法以及運動量,使患者通過加強運動這種方式來增強自身體質,提高免疫力,減少糖尿病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2.5并發(fā)癥護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體機能退化,免疫力降低,因此容易發(fā)生各種糖尿病相關并發(fā)癥,尤其是低血糖并發(fā)癥。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的不適癥狀,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以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的身體與生活質量的影響。1.2.6用藥護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較差。為了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同時詳細告知患者服藥方法。對于藥物控制效果不理想,需要應用胰島素進行血糖控制的患者,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胰島素的正確注射方法。首次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密切關注是否有低血糖情況發(fā)生[6]。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等級,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c2檢驗,用(%)表示。P<0.05表示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飯前、飯后血糖水平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且觀察組患者飯前、飯后的血糖控制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糖尿病由于病程較長,并且容易引發(fā)各種嚴重并發(fā)癥,因此若不進行及時地治療以及護理,極易使患者的病情惡化[7,8]。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身體機能退化,免疫力低下,且治療依從性較差,因此常常會導致對血糖的控制效果不理想。為了增強老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本社區(qū)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了社區(qū)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表明,良好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贊紅,黃平英,黃梅花.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535-536.

[2]王麗.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57(04):1279.

[3]龍靜.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措施的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09):512-513.

[4]顧愛琴.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05):668-669.

[5]徐勤容,陳育群,吳麗琴,等.規(guī)范化管理糖尿病護理小組提高??谱o理質量的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27-29.

[6]魏麗萍,吳麗鳴.社區(qū)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01):69-70.

[7]江紅.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模式的建立[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2):4616.

[8]劉惠娟.社區(qū)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60):204,208.

作者:蔡建紅 單位: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qū)安鎮(zhèn)街道查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第三篇:人性化護理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摘要】目的:總結人性化護理干預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臨床護理中的實施價值,為臨床護理工作選擇有效護理干預方案。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期間收治住院治療的6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隨機分為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參照組以及人性化護理的實驗組。對比兩組實驗對象的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情況、血糖指標情況。結果:組間入院時血糖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術前、術后血糖指標優(yōu)于參照組,P<0.05;組間護理滿意度、術后并發(fā)癥指標對比,實驗組優(yōu)于參照組,P<0.05。結論: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人性化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并降低術后并發(fā)癥,具有臨床實施積極意義。

【關鍵詞】乳腺癌;糖尿?。徊l(fā)癥;人性化護理;血糖指標

當前,隨著人們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精神壓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各類疾病均有明顯的遞增趨勢,乳腺癌、糖尿病就是主要代表[1]。糖尿病合并乳腺癌主要采取聯(lián)合放療,對于患者來說身體創(chuàng)傷明顯且心理壓力大,長期的疾病治療還會增加患者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表現(xiàn),部分患者長期治療效果不佳甚至出現(xiàn)退出治療甚至輕生的表現(xiàn),所以護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對于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具有直接意義。本文就我院收治的6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進行分組護理,總結人性化護理價值,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對象是我院在2016年全年收治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者,總計66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參照組),每組33例,患者及家屬知曉實驗內容且自愿參與。實驗組:患者年齡在30歲以上,年齡均值(56.0±6.5)歲;糖尿病病程均在1年以上,病程均值(4.5±2.0)年。參照組:患者年齡在32歲以上,年齡均值(56.5±7.5)歲;糖尿病病程均在2年以上,病程均值(5.0±2.3)年。兩組乳腺癌并糖尿病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對比,P>0.05,符合實驗數(shù)據(jù)納入標準。

1.2方法

參照組:33例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用藥、病房、康復護理。實驗組:33例患者行人性化護理干預。首先,強化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為護理人員安排定期培訓,并安排護士進修,增加護理人員對專業(yè)護理知識以及疾病??浦R的了解程度。同時,通過學習規(guī)范護理人員自身工作執(zhí)行情況,要求護理人員診療期間動作輕柔且言談舉止專業(yè)、合理,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其次,情感護理。護理人員要注重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溝通期間了解患者不同階段的內心活動,更好的了解患者的情緒、需求,并實施有效護理干預。另外,交流中護理人員要站在患者的角度,通過語言交流拉近護患距離。同時,護理人員告知家屬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幫助患者建立對未來生活的信心。最后,健康宣教。根據(jù)患者及家屬學歷情況,借助通俗簡潔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病因、治療知識、注意事項宣教。列舉既往治療病例,幫助患者建立治療的信心意識。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血糖指標(入院時、術前、術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乳腺癌并糖尿病患者實驗研究數(shù)據(jù)借助SPSS19.0軟件包進行計算。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形式展開,檢驗;不同時間段血糖指標行形式展開,t檢驗。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P<0.05,說明實驗數(shù)據(jù)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6.7%,參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1.8%。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9952,P,0.0456。

2.2血糖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糖指標值對比,實驗組術前、術后血糖指標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

2.3并發(fā)癥對比

實驗組:切口感染、皮下積液各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參照組:切口感染、低血糖、皮下積液各3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7.27%。經統(tǒng)計學計算,=5.3455,P=0.0207。

3.討論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患者術后需要補充營養(yǎng)并合理休息,所以護理工作尤為重要。當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發(fā)生率較高,兩種疾病合并存在,延長了患者的治療時間,還在反復的治療中出現(xiàn)明顯的焦慮、抑郁消極情緒,影響到臨床治療的開展以及預后效果的實現(xiàn)。人性化護理是以人為中心,在了解患者需求的基礎上,所展開的臨床護理干預,注重對患者心理、情感等方面的護理,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并強化治療效果。結合本文實驗結果,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的實驗組患者,無論是護理滿意度、血糖改善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P<0.05。另外對比組間并發(fā)癥情況,實驗組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由此,充分說明人性化護理在改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消極情緒方面具有積極意義,符合患者臨床護理高標準需求,具有推行價值。

參考文獻

[1]金曼,劉春萍,丁秀榮等.人性化護理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9):192-193.

作者:潘興美 單位:云南省昆明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

第四篇:白內障手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

摘要:目的觀察對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的護理干預及效果。方法6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為此次研究對象,分別納入的組別是研究組(綜合護理干預)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每組32例。比較各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取得的效果。結果研究組護理干預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患者特點和具體情況的綜合護理干預更適宜應用在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的超聲乳化手術治療的圍術期中。

關鍵詞:超聲乳化;白內障;糖尿??;護理

0引言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一些患者同時伴有白內障,對他們的視力、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如意。對于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內障的患者,需要采用手術方式對其白內障進行有效的治療,以改善這類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雖然,當前超聲乳化術能夠被應用在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內障的治療中,但是畢竟這類患者和單純白內障患者有所不同,需要對他們同時患有的糖尿病加以充分的考慮,并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1]。此次研究就對比常規(guī)護理干預和綜合護理干預在行超聲乳化治療的此類患者的圍術期中的效果,詳細情況介紹如下:

1基本資料

隨機擇取近年來于本院進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的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包括女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29例,最大年齡78歲,最小年齡60歲,入院時空腹血糖均>12.2mmol/L。分為兩組,每組32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比較。

2護理方法

以常規(guī)護理方法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以如下綜合性護理方法對研究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

2.1術前護理

2.1.1術前檢查術前陪伴患者進行諸如裸眼視力、矯正視力、散瞳后眼底檢查等眼科檢查,了解患者的晶狀體核硬度等,明確患者是否符合超聲乳化術的適應證。加強對患者進行全身檢查,尤其加強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做好記錄,保證患者血糖處于可控范圍。2.1.2眼部準備術前2-3天術眼滴抗生素眼藥水,每天7-8次,術前一天0.9%生理鹽水沖洗淚道、結膜囊,5%聚維酮碘沖洗結膜囊。與此同時,遵醫(yī)囑合理使用散瞳藥,對瞳孔變化加以嚴密觀察,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匯報并處理。2.1.3術前健康指導耐心講解超聲乳化術的必要性,指導其掌握一些手術治療中需要注意的要點,指導并訓練患者轉動術眼,指導患者掌握避免咳嗽、打噴嚏的方法,即張口深呼吸或舌尖頂上腭等,提醒患者要學會進行自我調節(jié)等,告訴其如果確實感到些許不適,可以輕聲告訴醫(yī)護人員等,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促進手術順利進行[2]。2.1.4心理護理深入病房,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原因,針對患者出現(xiàn)情緒低落、悲觀失望的原因進行對應的心理疏導,耐心安撫患者的同時,將與疾病有關的醫(yī)學知識等解釋給患者聽,將超聲乳化治療白內障的優(yōu)勢介紹清楚,將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對手術順利進行以及疾病轉歸的重要影響解釋清楚,當經手術治療得到康復效果的患者有時間時,邀請他們深入病房和即將手術的患者進行傾心的交談,以進一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使之治療信心增強[3]。2.1.5飲食指導基于患者具體情況,設計個性化的糖尿病餐,指導患者合理控制飲食,如對糖分攝入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少攝入油炸性、堅硬性以及油膩性的食物,保證攝入的營養(yǎng)合理且充分,禁煙酒、辛辣性食物等。

2.2術后護理

2.2.1眼部護理指導患者術后當天休息時采取的體位為平臥位,用力擠眼、揉眼以及劇烈頭部運動都不允許,加強護眼,做好眼部衛(wèi)生,術眼戴眼罩以防發(fā)生碰撞而出現(xiàn)不良情況。按照醫(yī)囑內容,給予散瞳劑,囑咐患者應用散瞳劑后進行兩個小時的仰臥,低頭、彎腰等動作均不可。2.2.2術后并發(fā)癥護理對術眼狀況進行嚴密的觀察,術眼敷料以保持清潔狀態(tài)為最佳,無菌條件下進行換藥操作,增加滴眼次數(shù),囑咐患者術后一個星期內禁止洗頭、洗澡,注意患者術眼的疼痛情況,及早識別早期眼內感染,發(fā)生時,進行對癥處理,以防感染給患者帶來的不利影響[4]。術后當日患者術眼被遮蓋,提醒患者減少瞬目動作;手術后第二天將敷料去掉,謹防角膜水腫。對于角膜水腫者,按照醫(yī)囑內容應用50%的葡萄糖或高滲鹽進行輕柔的滴眼操作。術后10~12h對出現(xiàn)眼球脹痛、偏頭痛等癥狀加以嚴格的防治,發(fā)現(xiàn)異常,施以對癥處理,并對眼壓升高嚴密防治。

2.3出院指導

出院前,做好有針對性的出院指導,告訴患者一些眼藥正確使用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告訴患者出院后要按照醫(yī)囑科學合理地使用降糖藥,以良好控制血糖水平,定期到院進行復查,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盡早到院進行診治。指導患者要加強自我調適,積極面對生活和疾病,指導其掌握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指導他們正確應對突發(fā)事件(如低血糖等),鼓勵他們嘗試進行一些對健康有利的活動等[5]。

3結果

3.1效果比較指標

不同時間段的血糖水平、平均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術后5d矯正視力。

3.2統(tǒng)計學分析

全文以軟件SPSS15.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采用c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較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討論

醫(yī)療技術水平已然不斷提高,伴有糖尿病的白內障患者如今也可以通過接受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得到良好療效。但是考慮到這類患者和單純白內障患者的不同,尤其要加強圍術期護理,施以有針對性護理干預,以保證手術成功、提高療效、減少并發(fā)癥、改善預后。在研究組入院期間,本院就是在把握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體情況和超聲乳化手術要求的基礎上對患者施以了綜合護理干預,如加強術前檢查,對患者的晶狀體核硬度等進行了解,了解患者是否符合超聲乳化術的適應證。有研究表明,晶狀體核硬度Ⅱ-Ⅲ級者尤其適宜接受這一術式[6]。糖尿病白內障患者的虹膜組織相對來說處于硬化狀態(tài),瞳孔存在一定的擴散難度,敏感于機械刺激,一旦受到刺激,縮小的概率非常高。如果患者瞳孔直徑不符合要求,在進行超聲乳化手術時,導致瞳孔緣咬傷以及晶狀體后囊破裂的概率極高,會使手術難度加大,增加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7]。故術前合理應用散瞳藥,使散瞳效果增加。相對于單純白內障患者,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更要加強飲食控制,以免因飲食不合理而增加機體應激性,使術后炎性反應加重[8]。因此,加強飲食指導??紤]到患者免疫功能和耐受手術能力更差,故高度重視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通過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并綜合上述論述,筆者認為,只有對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才能夠為保證手術療效、改善預后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榮幸,王妍,楊桂芳,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2):219-220.

[2]朱海燕.老年糖尿病患者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護理[J].健康導報:醫(yī)學版,2015(2):124.

[3]李莉.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9):254-255.

[4]王艷輝.老年性白內障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57-158.

[5]許麗芹,林菁,周家豪,等.老年性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延續(xù)護理[J].眼科學報,2015,30(3):116-118.

[6]譚振琴.合并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超聲乳化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體會[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A01):276-277.

[7]朱宗霞.糖尿病性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角膜水腫的觀察及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1):101-103.

[8]馮曉霞,李艷平.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白內障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24):68-69

作者:蔣艷梅 單位:云南省開遠市紅河州第四人民醫(yī)院五官科

第五篇: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摘要】目的研究圍手術期護理用于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給予觀察組圍術期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結論圍手術期護理用于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圍手術期護理;老年膽囊結石;糖尿病;效果

為了有效避免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血糖過大波動,在其進行手術治療的前后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主要探討圍手術期護理用于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6.21±9.26)歲。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齡(67.05±9.12)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主要是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并且遵照醫(yī)囑對患者進行對癥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具體如下。1.2.1術前護理心理護理:為了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患者在術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十分必要的。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的一種,具有較長的病程,對患者身體健康會產生較大的危害,再加上患者的年齡較大,所以通常會對手術心存恐懼。因此護理人員在于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對患者表示充分的尊重,在護理過程中做到細心、耐心與愛心,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最大程度上博取患者的信任。其次,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對其想法進行充分了解,為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確保其認識到手術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其次,要在生活上給予患者更多關愛,將患者的自理能力作為依據(jù),為其提供生活上的照料,確保其就醫(yī)環(huán)境的舒適與安全,使其能夠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手術治療。病情觀察:通常情況下,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術前血糖水平的穩(wěn)定性會對其手術效果進行直接影響。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講解保持血糖穩(wěn)定分的重要性,對于擇期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要將其術期血糖控制在7.28~8.33mmol/L,并且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血糖監(jiān)測,然后再采用飲食治療或者口服降糖藥的方式將患者的血糖維持在穩(wěn)定的狀態(tài)。如果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則要對其心電圖、血壓以及心率等進行密切觀察,把患者的血壓以及心功能等調整到適合接受手術治療的狀態(tài)。1.2.2術中護理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與醫(yī)生進行密切配合,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其次,還要做好保溫工作,最大程度上將手術時間縮短,以此來將其術中出血量減少,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降低。1.2.3術后護理病情觀察:術后要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了解其神志以及末梢循環(huán)等病變情況,并且給予患者持續(xù)吸氧。對患者的尿糖以及血糖變化進行嚴密觀察,將其血糖水平控制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其次,還要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糖尿病酮癥中毒、低血糖以及感染等現(xiàn)象,一旦發(fā)現(xiàn),就要及時與醫(yī)生進行聯(lián)系并處理。感染預防:術后,護理人員每天都要對患者病房進行消毒,確保其干凈與整潔,妥善固定腹部引流管,確保其通暢性,在進行護理操作的過程中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謹防逆行性感染的出現(xiàn),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其次,要防止患者出現(xiàn)褥瘡等并發(fā)癥,進行科學合理的口腔護理。

1.3觀察指標

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調查,問卷主要包括護理人員態(tài)度、護理質量、護理技能、護理方法以及護理效果等內容,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28±2.35)分,對照組為(56.78±7.89)分。通過對比可知,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膽囊結石的主要成分為膽固醇,是因為機體代謝失衡、膽汁淤積以及膽系感染而引發(fā)的一種疾病,糖尿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膽囊結石并發(fā)癥[1]。隨著社會老齡化的不斷加劇,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出顯著上升的趨勢,該疾病屬于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機體耐受力與抵抗力[2]。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的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很容易出現(xiàn)波動,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針對這種情況,在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前后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是十分必要的。圍術期護理是一種圍繞患者整個手術治療過程開展的一種護理,它能夠幫助患者安全的度過圍術期,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手術成功率與患者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圍手術期護理用于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陳麗芬,趙力紅,謝少華,等.老年膽囊結石伴糖尿病患者適宜護理干預技術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3,33(11):1316-1317.

[2]鐘紅梅,張華娜.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22(7):124-126.

作者:孫林濤 單位:山東省聊城市冠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第六篇: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摘要】目的觀察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簡單隨機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4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后的空腹胰島素水平、住院時間和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后空腹胰島素水平、住院時間、護理工作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減少住院時間,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妊娠;糖尿病

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進步和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不再是等待醫(yī)囑,執(zhí)行醫(yī)囑,而是有計劃性的進行護理工作[1]。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在患者住院期間制定針對特殊患者的護理計劃[2]。本文為了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簡單隨機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7.50±3.80)歲;孕周21~39周,平均孕周(25.70±4.40)周。對照組平均年齡(26.50±3.30)歲;孕周20~39周,平均孕周(25.40±4.70)周。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措施。遵醫(yī)囑用藥、病情監(jiān)測、合理飲食、健康教育等;觀察組患者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如下。①入院第1天:熱情接待患者,向患者和家屬自我介紹、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負責的醫(yī)生、護士、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臨床表現(xiàn);介紹第二天抽血的注意事項和檢查的目的、意義;指導大小便標本留取的方法,對患者的檢查、治療、護理方法以及藥物使用詳細記錄下來,與醫(yī)生共同根據(jù)臨床資料制定適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護理計劃。②第2天: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如胰島素劑量、皮下注射胰島素的注意事項);計算胎數(shù)的方法以及吸氧注意事項。③第3天:對家屬和患者進行宣教糖尿病的相關知識,飲食以及運動指標等;根據(jù)家屬和患者對宣教內容不明白處,再次進行宣教。④第4~7天:對患者強調綜合治療的重要性(飲食、運動、藥物等),指導患者自己檢測血糖和胎數(shù),隨時攜帶甜食。⑤出院宣教:定期產檢,如有不適隨時就診。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空腹胰島素水平、住院時間和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進行觀察和評價。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空腹胰島素水平改善情況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比較

兩組患者在進行不同護理后住院時間和護理工作滿意度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性疾病,會造成患者的血糖升高,增加圍生期母嬰不良臨床結局發(fā)生率以及病死率,甚至發(fā)展成2型糖尿病、胎兒發(fā)育畸形、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現(xiàn)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治療和護理并不能完全改善臨床癥狀,由于患者的自我責任感低導致配合度不高,會對療效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利于患者的恢復[3]。臨床護理路徑逐漸地被廣大的醫(yī)院接受和應用,它是一種新的護理管理模式,有兩大優(yōu)點:①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②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在臨床上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可以增強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意識,以達到護理質量滿意度的提高[4-5]。本研究中,對兩組患者進行不同的護理實施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胰島素水平(16.23±7.44)mU/L、住院時間(5.11±2.45)天、護理工作滿意度(97.45±65.22)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分析結果可發(fā)現(xiàn),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比常規(guī)護理的效果明顯,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減少住院時間,提高了護理滿意度。綜上所述,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意義重大,值得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朱陳燕.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妊娠期糖尿病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2):110-111.

[2]王淑清.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12):228-229.

[3]蔣艷云.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12):1431-1433.

[4]李萍.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12):224-225.

[5]楊艷君.臨床護理路徑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健康知識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6):101-104.

作者:常梅 單位:單縣婦幼保健院

第七篇:產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導和護理效果觀察

摘要:目的探究產前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指導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16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均勻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82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健康指導,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比較兩組患者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羊水過多、妊娠合并高血壓、剖宮產和感染的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指導干預,有利于提升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剖腹產的幾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在實際應用中有較高推廣價值。

關鍵詞:健康指導;糖尿??;剖腹產

0引言

妊娠合并糖尿病指的是產婦在妊娠前患有糖尿病或者在妊娠期發(fā)生糖尿,如果產婦在妊娠期發(fā)生糖耐量異常應引起重視,可能引起高危妊娠。病的發(fā)生機理在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異常和妊娠期分泌的特有激素較多有密切關聯(lián),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可能會引發(fā)一系列母嬰合并癥狀[1]。因此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使其保持愉快樂觀的心態(tài),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在提升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中有顯著效果。本研究中對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產前糖尿病患者中164例進行研究,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了健康指導,現(xiàn)將具體過程及結果報道如下:

1患者資料和護理方法

1.1患者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16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均勻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82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均在23-30歲之間,平均年齡約為(24.5±2.5)歲。要求兩組患者的年齡、病情等臨床資料相似(P>0.05),實驗數(shù)據(jù)具有臨床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兩組患者實施相同的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針對性實施健康指導護理干預,涉及到患者的心理護理、飲食和運動指導,另外,不同時期護理人員應主動向產婦介紹相關健康知識,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糖的變化情況。1.2.1心理指導由于產婦在妊娠期并發(fā)糖尿病會引起其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2]。護理人員應加強產婦心理方面的護理,緩解其不良心理情緒,主動向患者介紹關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并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針對性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其內心的顧慮,使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從而降低對胎兒產生的不利影響。護理人員可以向產婦介紹成功案例,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對于情緒波動較大的產婦,可以與患者家屬合作,鼓勵患者家屬體貼關心患者,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從而提升治療和護理效果。1.2.2飲食控制使產婦認識到妊娠及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的重要性,護理人員可根據(jù)患者情況針對性制定飲食方案,但應注意遵守以下幾項原則:首先要控制患者每日攝入食物的總熱量在一定范圍內[3]。另外應少進食水果等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鼓勵其多食青菜、豆制品等,注意少食多餐。1.2.3運動管理適當運動有利于提高患者體質,從而控制血糖濃度,還能使患者對機體內的胰島素敏感性增強,降血糖范圍控制在一定的區(qū)域。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情況針對性制定運動方案,要注意運動強度不應過大,時間不宜過長,不會對患者或體內胎兒造成不利影響。1.2.4血糖監(jiān)測對于妊娠期并發(fā)糖尿病的產婦,應定期測量其血糖濃度,并詳細記錄。根據(jù)患者血糖變化情況,制定一系列護理措施。另外可以采取視頻和宣傳手冊等方式,讓患者及家屬了解糖尿病的發(fā)病癥狀,從而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引發(fā)一系列嚴重后果。對于需要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的患者,應指導其正確的注射方法。

1.3數(shù)據(jù)處理

將實驗所得五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用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當P<0.05時,實驗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存在可比性。

2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近幾年妊娠期糖尿病在臨床上發(fā)生率較高,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孕婦及胎兒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為了降低胎兒發(fā)生意外的幾率,保障母嬰健康,加強臨床護理質量[4]。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指導,有利于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滿足患者的需求。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和諧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心,從而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一系列健康指導,詳細記錄患者血糖變化情況,有效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降低分娩過程中的風險,保障母嬰健康。本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指導干預,有效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在實際應用中有較高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梁紅,鄭慧敏.健康教育對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8(27):184-185.

[2]張娜,任淑琴,連麗麗.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影響[J].現(xiàn)代護理,2015,11(04):333.

[3]張慶喜,李雅岑.關愛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4,10(04):284-285.

[4]李秀珍.運動結合心理療法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15,21(13):402-404.

作者:張改霞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qū)婦幼保健院

第八篇:護理干預對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護理干預對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8例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將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給予隔離消毒。觀察組除給予常規(guī)護理外實施整體護理干預。結果:采取整體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常規(guī)護理(P<0.01)。結論:對于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應加強早期診斷,加強規(guī)范化治療,落實全程整體治療,加強臨床護理和加強健康教育,以降低疾病的傳染性,提高治療的成功率,提高病人的生命質量。針對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措施不僅促進了患者疾病的轉歸及康復,促使患者更好的回歸家庭、社會角色。

關鍵詞:護理干預;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

0引言

肺結核與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隨著現(xiàn)代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要求的變化,和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愈發(fā)嚴重,老年肺結核以及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增多,近年全球結核病疫情有所回升,我國屬于全球22個結核高負擔國家之一,擁有的結核病人數(shù)在世界上排名第二。每年的肺結核并發(fā)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以24.75%的速度增加,而且空洞率、痰菌陽性率以及復發(fā)率都較高,屬于肺結核的重要傳染源,對肺結核的防止影響深遠[1]。所以肺結核患者合并糖尿病,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很容易造成惡性循環(huán)和較差的治療效果。糖尿病和肺結核都屬于慢性疾病,所以讓患者康復的前提與基礎是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心理及飲食指導等。所以,我科比較了肺結核糖尿病患者接受整體護理干預和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臨床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選取的28例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齡在56-72歲之間,平均年齡60.5歲?;颊呔_診為2型糖尿病,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的診斷標準。肺結核首診13例,糖尿病首診19例,兩病同時確診為3例。入院時患者的空腹血糖在8.5-23.6mmol/L之間。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將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給予隔離消毒。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接受整體治療方案。主要要點如下:1.2.1心理健康指導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需長期服藥,病程長,病人易產生悲觀、焦慮、消沉、抑郁等情緒,此時應根據(jù)病人的年齡、性格、知識層次和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來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而且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對病人講解在治療疾病過程中“三分治,七分養(yǎng)”和自身調節(jié)的作用,要學會使用語言技巧和患者進行情感的溝通,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必要時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勸慰,為患者樹立信心,告訴患者為了盡快恢復健康,應當保持良好的情緒,應當正確發(fā)揮心理防御機制,達到接受治療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1.2.2飲食指導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控制飲食是一項重要措施,要嚴格長期進行控制。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應在糖尿病飲食的基礎上,適當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以補充機體消耗。根據(jù)病情和病人的活動情況制訂膳食。1.2.3病情觀察仔細觀察患者在服藥之后的療效以及不良反應,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胸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咯血等并發(fā)癥。若出現(xiàn)咯血狀況,要囑咐患者保證絕對的臥床休息,保證呼吸道通暢,可以冷敷患側。給患者積極的心理暗示,防止患者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建立靜脈通道的速度要快,根據(jù)醫(yī)囑低濃度吸氧,使用止血藥。如果出現(xiàn)嘔吐、惡心等不良癥狀,患者可能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1.2.4出院指導由于肺結核屬于慢性傳染疾病,患者在出院之后應當繼續(xù)治療和鞏固,在防治疾病復發(fā)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出院之前。護理人員應當為患者制定詳細的指導計劃:①囑咐患者戒酒、戒煙、全面補充營養(yǎng),有充足的休息,避免出現(xiàn)勞累和呼吸道感染。②患者應當根據(jù)醫(yī)囑規(guī)律服藥,做到定期復查。如果患者在服藥之后出現(xiàn)副作用,應當及時和醫(yī)護人員聯(lián)系,找出相應解決辦法。

1.3效果評價

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時采用健康狀況問卷調查(SF-36)中文版[2]。SF-36有36個條目,分8個維度,包括軀體功能、軀體角色、疼痛、總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緒角色和心理健康。采取滿分制為100分,根據(jù)量表統(tǒng)一規(guī)定進行評分并記錄,分數(shù)與健康狀況及生活質量呈正比。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1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采取綜合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常規(guī)護理(P<0.01),

3討論

近年全球結核病疫情有所回升,我國屬于全球22個結核高負擔國家之一,擁有的結核病人數(shù)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3]。對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更應加強早期診斷,加強規(guī)范化治療,落實全程整體治療,加強臨床護理和加強健康教育,以降低疾病的傳染性,提高治療的成功率,提高病人的生命質量[4]。因此針對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措施不僅促進了患者疾病的轉歸及康復,促使患者更好的回歸家庭、社會角色。

參考文獻

[1]譚嬋喜,陳小華.87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療效分析及護理對策[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3,9(20):63-64.

[2]鄭佳娜,李麗娜,黃志玲.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1):875-877.

[3]張瑞芹,汪曉寧,李文景,等.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2004,5(4):303-304.

[4]中華醫(y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分冊[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50.

作者:王霞 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勝利醫(yī)院結核科

第九篇: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社區(qū)門診接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8例,結合患者情況,制定各項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護理干預6個月后,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體重指數(shù)、餐后2h血糖等均顯著下降,較之干預前,差異顯著(P<0.05);各健康行為相比于干預前,差異明顯(P<0.05)。結論:開展針對性、個性化社區(qū)干預,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治療效果。

【關鍵詞】糖尿??;社區(qū)護理;效果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已成為繼心腦血管、腫瘤疾病后,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又一頑疾。相關研究指出[1],本次研究通過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社區(qū)門診接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8例,分析社區(qū)護理干預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社區(qū)門診接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8例,男70例,女68例,年齡區(qū)間61~78歲,平均(64.41±5.34)歲,病程區(qū)間2~19年,平均(8.91±4.23)年;合并癥28例;I型、Ⅱ型分別為11例、127例。

1.2社會護理干預方法

(1)建立健康檔案收集患者基本資料,如家庭住址、姓名、性別等,定期上門訪視,2次/月,每月開展一次健康教育講座,提供醫(yī)療咨詢輔助,實施觀察、了解患者病情,結合實況,制定對應干預措施。(2)健康教育定期宣傳糖尿病知識,幫助老年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機制、發(fā)病誘因及治療方式、方法等,讓患者知曉只有將血糖控制好,方能有效施治;幫助、引導患者掌握糖尿病各類知識,告知藥物使用所需注意事項,將體育鍛煉要求一并告知,調整生活作息與規(guī)律,注重衛(wèi)生,預防各類感染。(3)飲食護理在合理控制血糖框架下,合理分配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物質的攝入,減少并發(fā)癥。需結合患者血壓、血脂、勞動強度及體重等,制定系統(tǒng)化飲食方案,禁煙酒,少食多餐,多食用低脂肪、地熱能及低鹽食物,清單為主,纖維素需豐富,均衡營養(yǎng),結合體重對總能量攝入施加控制。(4)運動護理講解運動療法與重要性,結合患者自身實況,指導其多行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慢跑及步行等,定時定量,循序漸進。不可空腹鍛煉。(5)并發(fā)癥護理觀察食欲變化,是否存在嘔吐、惡心等狀況;有無肺部感染、泌尿感染等狀況。若發(fā)生此類并發(fā)癥,需及時施治。

1.3評價指標

觀察比較干預前、后6個月患者的糖尿病生化指標,即血壓、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血糖(FBG)、體重指數(shù)等;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調查糖尿病相關行為。

1.4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20.0處理所得數(shù)據(j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檢驗,若比較差異顯著,由P<0.05表示。

2.結果

2.1護理干預前后各項指標比較

護理干預6個月后,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均顯著下降,較之干預前,差異顯著(P<0.05)。

2.2護理干預前后患者各行為比較

患者各健康行為相比于干預前,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本次研究得出,開展針對性的社會護理干預,能夠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均顯著下降??芍?,實施健康教育工作,能夠大幅提升患者疾病認知能力,改變不良習性,降低血糖含量。通過開展社區(qū)護理干預,所選取138例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從原先71例升至139例,可知社會護理干預有助于糖尿病患者遵醫(yī)行為的提升,使患者以主動姿態(tài)參與疾病預防與控制,有助于患者生命質量的提升。綜上所述,開展針對性、個性化社區(qū)干預,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敏,李薇,朱浩,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謝情況及社區(qū)護理對其療效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6):1503-1505.

作者:王燕飛 單位:寧波市江北區(qū)文教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第十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人文護理的應用效果

【摘要】目的對人文護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和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給予人文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改善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對照組血糖控制率為65.0%,觀察組為96.7%,觀察組血糖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認知功能以及情緒功能均有所改善,觀察組的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3.3%,觀察組為95.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文護理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助于促進血糖降低,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是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模式,建議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人文護理;應用效果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一直呈增長趨勢,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護理措施來幫助患者提高治療效果,是當前糖尿病治療的主要思路[1]。為了觀察人文護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本文特選擇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和人文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期為老年糖尿病的臨床護理提供參考和依據(jù),下面為本次研究的具體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2]。男69例,女51例,年齡61~82歲,平均(73.2±4.5)歲,病程1~14年,平均(5.6±1.0)年。按照隨機數(shù)表的方法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60例,經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飲食指導、藥物護理、對癥護理以及健康宣教等。觀察組患者給予人文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入院時護理人員以隨和、親切的態(tài)度予以接待,了解患者基本資料和心理狀況,對其給予針對性的護理計劃;護理人員采用一對一的方式與患者焦慮,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可結合視頻或幻燈片等,便于患者學習,并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護理人員定期詢問患者感受和需求,并予以人文化的處理;可在病房中播放舒緩、柔美的音樂,為患者創(chuàng)造放松、舒適的環(huán)境。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改善以及護理滿意度?;颊邼M意度評價分為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級別,滿意度=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組間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39例,2控制不良1例,控制率為65.0%(39/60),觀察組患者中,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58例,控制不良2例,控制率為96.7%(58/60),觀察組血糖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認知功能以及情緒功能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認知功能以及情緒功能均有所改善,觀察組的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3.3%,觀察組為95.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糖尿病是內分泌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是由于體內血糖含量較高而引起的血管病變,多伴有腎病、糖尿病足以及糖尿病眼病等并發(fā)癥,難以根治,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各醫(yī)院都開始對護理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人文護理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和青睞。人文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護理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與當前人們的心理需求發(fā)展趨勢相符[3]。人文護理應用于臨床中,具有以下優(yōu)點:為患者提供持續(xù)性的護理服務,促進醫(yī)患之間的溝通,密切呼喚關系,增強醫(yī)患之間的感情和信任度,提高患者滿意度,并可幫助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主觀能動性,使患者形成持久、穩(wěn)定的健康觀念和健康行為[4];幫助患者提高對疾病的認知和自我認知,養(yǎng)成鍛煉的良好習慣,飲食上也能進行嚴格的控制,并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有助于更好的控制血糖,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項疾病癥狀和生命質量,促進患者早期康復,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治療費用,并盡快重返社會正常生活;可以改善醫(yī)院環(huán)境,提高醫(yī)療質量和醫(yī)療水平,提高服務效能,并幫助提高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和自身素質[6]。綜上所述,人文護理可以有效促進護理工作轉向人本化及生物-社會-醫(yī)學模式,有助于促進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水平以及醫(yī)院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提高。在本次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和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生活質量評分明顯較高,可見觀察組護理效果更佳,患者更加舒適、滿意,并且預后更好??偟膩碚f,人文護理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助于促進血糖降低,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是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模式,建議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馬彩紅.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性化護理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168-169.

[2]邱雯雯,許靜華,李麗君,等.人文關懷在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中的應用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4):284-285.

[3]張麗珍.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4,15(17):2717-2718.

[4]季祥霞.人文關懷護理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方面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2(5):707-709.

[5]耿鳳琴,吳春玲,許金秀,等.人文關懷的護理干預模式對不同年齡段糖尿病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J].世界中醫(yī)藥,2016,3(B03):1325-1326.

[6]梅堅.人文關懷在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并發(fā)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倫理思考[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3,26(2):191-192.

作者:黃杰紅 單位: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壇洛中心衛(wèi)生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關熱門標簽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