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血液透析范文

血液透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血液透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血液透析范文

慢性腎衰,又叫慢性腎功能不全,俗稱尿毒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近年來在我國里上升趨勢,如不及時治療,可迅速導致死亡,給患者及家屬造成很大的不幸。血液透析技術的問世,為慢性腎衰患者的長期生存帶來了希望。目前全世界大約有60萬人在依賴此項治療而生存。我國亦有數萬名患者正在接受此項治療。由于我國這項技術的開展較晚,不少慢性腎衰患者對這項新興技術在治療中的重要性尚不甚了解,認識上還存在一些誤區(qū)。為了提高慢性腎衰患者的生存質量,筆者采訪了剛從英國學成歸來的南京鐵道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腎臟科劉必成主任。

劉主任介紹說,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病變發(fā)展到尿毒癥階段時,由于腎臟萎縮、體積縮小,正常腎組織被過度增生的疤痕組織所代替,腎臟失去泌尿功能,不能將體內每天產生的代謝廢物和吃進去的水分以排尿方式排出體外,從而引起機體一系列中毒癥狀,如惡心、嘔吐、食欲減退,少尿、無尿、心慌、氣短、乏力、高血壓、頭痛、精神異常等。由于腎臟結構損害后具有不可恢復性,目前醫(yī)學上尚缺乏根治尿毒癥的藥物。血液透析又叫“人工腎”,它把血液有規(guī)律地引出體外,通過“洗滌”作用清除體內潴留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從而緩解患者的癥狀。臨床實踐表明,這是目前治療尿毒癥最有效、最主要的手段。隨著該項技術的日趨成熟,患者長期生存率不斷提高。據國外報道,最長生存期已達33年,總的透析效果接近腎移植治療的水平,而且比腎移植具有更廣泛的適應范圍。

劉主任認為,現在,一些慢性腎衰患者對血透治療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q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對血液透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患者患了慢性腎衰后,病急亂投醫(yī),甚至偏聽偏信一些江湖游醫(yī)的宣傳,不恰當的服用偏方,結果往往人財兩空,留下終身遺憾。劉主任在過去的臨床工作中就曾遇到不少這樣的患者。為此,他特別提醒所有慢性腎衰患者及家屬:尿毒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不能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疾病。②對血液透析的長期性認識不足。有的患者接受透析治療后癥狀改善,認為病情已好轉,便隨意減少透析次數,個別患者甚至中斷透析,釀成十分嚴重的后果。其實,血液透析是一種終身性的維持治療,故也叫做維持性血液透析,只有通過持續(xù)不斷地、有規(guī)律和有效地透析,生命才能得以延續(xù)。隨意中斷透析,會造成前功盡棄,導致嚴重的并發(fā)癥甚至死亡。③對血液透析的充分性認識不足。近年來科學家們發(fā)現,影響血液透析患者長期生存的主要因素是透析的充分與否,也就是說透析是否足夠地清除了體內的毒素。一般來說,喪失了殘余腎功能的患者,每周必須接受3次透析,總時間不少于12小時,方可有效地清除體內代謝產生的毒素。透析時間過短,體內潴留的毒素不能及時、有效地清除,往往導致康復緩慢,有些癥狀如高血壓、心力衰竭不能被有效控制,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④對血液透析過程中其他輔助治療措施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血液透析盡管是目前尿毒癥治療中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但還無法完全替代正常腎臟的所有功能?;颊咴诮邮艽隧椫委熯^程中常常需同時應用一些降壓藥、補鈣制劑、促紅素等,嚴格遵守醫(y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⑤對血液透析過程中控制體重、加強營養(yǎng)的意義認識不足。體重增加過多(大于2,5公斤,往往由于過多飲水或以稀飯、面條做為主食而引起),可加重心血管負擔,導致心力衰竭。一旦發(fā)生,如不及時搶救,可迅速死亡。近年來人們還發(fā)現,透析患者往往存在營養(yǎng)不良,而這種情況與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關。充分透析的患者應多吃優(yōu)質蛋白飲食(如精豬肉、牛肉、雞、魚、蛋等)。飲食調理應在有經驗的醫(yī)師指導下進行。

劉主任指出,尿毒癥患者若能注意克服上述認識上的誤區(qū),及早地、有規(guī)律地、充分地進行血液透析,并采用其他一些輔助治療和注意營養(yǎng)調理,大多數是能夠獲得理想治療效果的,有的甚至能夠重返工作崗位。據劉主任介紹,近年來就有不少患者經過精心治療和調理,已經生存10年以上,且大多能夠從事家務或恢復工作。廣大患者及家屬應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相信隨著血透技術的不斷完善,尿毒癥這個現代醫(yī)學的難題一定會被攻破。

第2篇:血液透析范文

關鍵詞:皮膚瘙癢;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維持性;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6-0304-01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常常會有患者出現皮膚瘙癢的癥狀,瘙癢常使患者難忍,煩躁不安,轉輾難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皮膚瘙癢會在透析的過程中逐漸加重,會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呈現出更加嚴重癥狀。對于在維持性血液透析過程中出現的皮膚瘙癢很難通過常規(guī)的皮膚瘙癢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我醫(yī)院采用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皮膚瘙癢患者進行了治療,一共有患者12例,現報道如下。

1 基本的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的基本資料:所有的患者均來自本院在2010年10月~2011年12月之間收治的維持性血液透析瘙癢患者,并且所有患者均經過相關檢查認為可以進行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這些患者均是在進行過長期的維持性透析之后出現的瘙癢。一共有患者12例,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4例。所有入選患者均被排除了特有的皮膚病等其他干擾因素。持續(xù)時間為1年至5年不等,均出現嚴重皮膚瘙癢,年齡分布范圍為21歲至61歲。患者所患疾病類型為慢性腎小球腎炎、高血壓腎病以及糖尿病?;颊呷脒x的標準為沒有出現對試驗結果產生影響的心臟、肝臟等其他慢性疾病。

1.2 透析基本方法: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在常規(guī)透析的情況下,選用麗珠一次性HA130型樹脂灌流器,透析器為潔瑞F14型聚風膜透析器,透析機為德國費森尤斯4008S。在進行透析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將灌流器串在透析器之前。透析時間和透析液的選擇也應該遵循相關的規(guī)范,做到安全有效。透析所選擇的透析液為碳酸氫鹽,血流量為240~280 ml/min,透析液流量為500 ml/min,采用體內全身肝素化法,首劑肝素應用0.8 mg/kg,追加肝素10~20 mg/h。但是,在進行透析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要在透析結束之前的30 min停止使用肝素[2]。另外,還應該注意在進行透析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的靜脈通路,等透析完畢之后還應該對患者進行相關指標的測定。測定的主要內容為尿素氮、血肌酐和甲狀旁腺的激素水平。另外,還應該采用不同的判斷標準判斷皮膚的瘙癢嚴重長度,進行評分。

1.3 統(tǒng)計學的處理方法: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認為具有差異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進行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的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心率、血壓等進行全過程的監(jiān)控,保證患者不會出現不適,保證生命體征正常。在進行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之后,總體治療效果是較為明顯的。其中8例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狀在透析1次之后明顯減輕,2例患者在經過2~3次透析之后效果明顯。皮膚瘙癢較為嚴重的患者在經過5~6次透析之后也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在經過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之后患者的骨痛以及肌無力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另外,皮膚瘙癢評分降低,各項指標檢查趨于正常。

3 討論

血液灌流是最新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血液凈化技術,是臨床上治療急性中毒以及慢性腎衰竭的良好選擇。主要是通過具有廣譜解毒效應的吸附裝置清除血液中外源性或內源性毒物,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針對頑固性瘙癢的治療效果尤為明顯。對于中分子毒素,內毒素,炎性介質,過敏毒素及甲狀旁腺激素等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血液透析進行治療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半透膜原理,通過膜兩側的溶質梯度、滲透梯度、水壓梯度的擴散對流。血液透析的優(yōu)點在于不但可以吸附清除毒素,更為重要的是還可以較好的補充人體所需的物質、糾正酸堿平衡和電解質平衡。血液凈化與血液灌流相比,其顯著的優(yōu)勢表現在對于小分子毒素較好的清除效果,主要包括尿素、肌酐等。但是對于分子量大于一定量的物質此方法的清除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相結合不但可以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還可以彌補單純血液透析的不足,從很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皮膚瘙癢。

在血液凈化技術不斷發(fā)展與更新的今天,維持性的血液透析給患者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可以使患者延長生存時期,提高生活質量。我們認為皮膚瘙癢的發(fā)病機制是很復雜的,與多種因素有關。研究表明,發(fā)生皮膚瘙癢的主要病理機制為甲狀旁腺功能的亢進、中分子毒性物質潴留等,另外,皮膚干燥以及鈣磷代謝異常等也是導致皮膚瘙癢的常見原因。采用血透與灌流聯(lián)合治療,使兩者不同的血液凈化方式優(yōu)勢互補,皮膚瘙癢能有效緩解[3]。

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不但起到了良好的血液凈化效果,還較好地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睡眠質量等,乏力、骨痛等癥狀也具有明顯的改善。總之,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皮膚瘙癢患者的治療效果是較為顯著的,極大的改善了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質量,是值得進行臨床推廣與應用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黃盈. 血液灌流串聯(lián)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11,(06)

第3篇:血液透析范文

關鍵詞 血液透析濾過 尿毒癥毒素 生活質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072

尿毒癥的許多臨床癥狀都與中分子在體內蓄積有關,選擇性清除中分子物質是尿毒癥治療領域的難題之一。歐洲尿毒癥協(xié)作組提出的中分子物質有22種,均為多肽或細胞因子類物質。這些物質在體內呈多室分布,普通透析效果不佳。β2-微球蛋白積累導致淀粉樣變及腕管綜合癥,PTH積累導致腎性骨病、異位鈣化。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我國目前國內多數透析中心一種常見的透析方式,普通低通量HD對中大分子的清除率較低,且可誘導新的毒素產生,引起的并發(fā)癥較高,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升高。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改進,開展了對MHD患者進行聯(lián)機血液透析濾過治療的療效觀察。

資料與方法

篩選病情穩(wěn)定、已常規(guī)血透6個月以上患者50例,通路均為自體動靜脈內瘺。

方法:5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HDF組30例,每周行OL-HDF和HD治療各1次和2次;對照組HD 30例,3次/周。每次治療均4小時。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無統(tǒng)計學差異。所有患者均采Fresenius 4008s型透析機,HD組使用Fresenius的F6透析器,血流速250ml/分,透析液流速500ml/分,HDF組使用Fresenius F6血濾器,置換液為前稀釋,血流量250ml/分,透析液流量800ml/分,每例患者置換液總量40L,上述兩組所有患者均使用碳酸鹽透析液,以常規(guī)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觀察6個月,患者進入實驗首次血液凈化前、3個月和6個月后的下一次血液凈化前采血樣檢測結果如下表,同時記錄臨床癥狀。

結 果

HDF組有更穩(wěn)定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患者有較好的耐受性,透析中低血壓、頭痛和惡心嘔吐等不耐受情況明顯減少HDF,組中5例經藥物和血液透析不能控制的頑固性高血壓患者,應用血濾后,血壓都恢復正常??赡芘c血濾時清除了血漿中某些加壓物質有關。由于清除了中大分子物質如β2-微球蛋白和PTH,緩解了頑固性皮膚瘙癢、周圍神經病變、慢性骨痛等并發(fā)癥,改善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增加脫水量,生物相容性好,清除炎癥介質,改善腎性貧血。治療前后甲狀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紅蛋白(Hb)、Kt/V值的變化結果,見表1。

討 論

血液透析濾過綜合了血液透析和血液濾過的優(yōu)點,清除患者體內中大分子毒素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性血液透析,預防和減少了透析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生存率,有明顯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黎磊石,劉志紅,主編.中國腎臟病學.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1632.

2 Menaa C,Esser E,Sprague SM.Beta 2-microglobulin stimulates osteoblast formation.Kindey Int,2008,73:1275-1281.

3 London GM,Marchais SJ,et al.Arterial calcifications and bone histomorphometry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J Am Soc Nephrol,2004,15:1943-1951.

第4篇:血液透析范文

關鍵詞:血液透析;護理;透析器

血液透析是腎功能衰竭患者維持生命的重要手段,透析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存活時間[1]。在血液透析操作過程中,技術的不成熟及不合理操作等均可導致透析器及管路凝血,進而影響透析效果,情況嚴重者還可引發(fā)血液量丟失,導致透析效率下降,加重患者貧血,凝血后透析器及管路的丟棄也加重患者經濟負擔[2]。凝血是血液透析過程中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圍血液透析期護理干預對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有改善作用,現將本文80例常規(guī)血液透析的觀祭結果報告于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80例進行常規(guī)血液透析的患者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①護理前無凝血功能、血常規(guī)異常,未服用任何抗凝藥物;②所有患者均因急性或慢性腎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療;③年齡在30~72歲之間;④血清離子鈣水平≥1.0mmol/L;(2)排除標準:①護理前服用過華法林等抗凝藥物者;②有過血栓病史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者;④合并有嚴重肝功能障礙者;⑤未能糾正的高鈉血癥及代謝性堿中毒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31~71歲,平均年齡(51.02±1.03)歲,血液透析時間3~5年,平均透析時間(4.12±1.03)年,致病原因:9例由高血壓引起,10例由糖尿病引起,21例由慢性腎炎引起;對照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30~72歲,平均年齡(52.02±1.23)歲,血液透析時間2-6年,平均透析時間(4.32±1.23)年,致病原因:8例由高血壓引起,11例由糖尿病引起,21例由慢性腎炎引起。兩組患者上述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方案:主責護士對患者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及時處理透析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情況,同時密切觀察透析過程中機器運轉情況,對各種報警裝置進行監(jiān)視及時排除故障,確保透析順利進行。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另給予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護理方案:血流速度緩慢護理對策:因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血流速度緩慢,采用生理鹽水快速滴注,必要時輸入濃縮紅細胞補充血容量,因血管自身原因引起的血流量不足,囑托患者保護好血管,透析結束24h后進行局部濕熱敷,因穿刺不當或靜脈針靠近血管壁,應立即調整動靜脈穿刺或重新穿刺動靜脈;無肝素透析護理對策:無肝素透析常采用間隙鹽水沖洗法,鹽水沖洗間隔時間為患者凝血時間的2倍左右,期間應記錄鹽水輸入總量,最后應超濾出來,避免肺水腫發(fā)生,并注意觀察透析器及管路顏色變化,靜脈壓是否增高等防止凝血發(fā)生,若凝血難以避免,應立即終止透析回血于患者體內,若需繼續(xù)透析應更換透析器及管路;高凝狀態(tài)的護理對策:患者透析前,常規(guī)采用適量生理鹽水預充后,用1000ml肝素鹽水預充,將肝素鹽水保留在透析器及管路內數分鐘,再血液透析,透析過程中主責護士應密切觀察透析器及管路顏色變化,必要時利用生理鹽水定時沖洗管路;輸血制品及促紅細胞生成素使用護理對策:如需立即輸血,可合理加用肝素用量,必要時于透析結束后采用相同單位的魚精蛋白中和,條件允許時盡可能將血制品于透析結束前30min輸入,而促紅細胞生成素可在透析結束時靜推或皮下注射;透析管路扭曲的護理干預:加強主責護士的責任心,上機前嚴格檢查各管路,上機后密切觀察管道內是否有打折、扭曲、受壓等原因導致的血液回路受阻;透析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是否有不適反應、血泵、肝素泵有無停止,透析器及管路顏色是否變深、變黑,靜脈壺內是否有血栓形成、變硬以及靜脈壓是否升高等情況,并給予及時、準確處理。

1.3觀察指標①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況,0級:透析器及管路無凝血或數條纖維凝血,Ⅰ級:透析器及管路部分凝血或成束纖維凝血,Ⅱ級:透析器及管路嚴重凝血,或半數以上纖維凝血,Ⅲ級:需要更換透析器,其中嚴重凝血發(fā)生率=(Ⅱ級+Ⅲ級)/總數×100%;②護理干預前、后兩組血生化指標[血磷(P3+)、血鈣(Ca2+)、血甲狀旁腺素(iPTH)]比較情況,于護理干預前后取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3ml,常規(guī)抗凝離心后采集檢測標本并于-20℃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放射法于治療前后測定患者血清中P3+、Ca2+、iPTH水平;③護理干預前、后兩組凝血指標[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比較情況,兩組均于護理干預前、后取患者靜脈血3.0ml,注入裝有枸櫞酸鈉的真空抗凝試管中混勻,離心10min分離血漿,用于測定PT、aPTT、TT,所用儀器為全自動凝血分析儀,試劑由FranceSTAGO公司提供,采用凝固法進行測定;④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護理干預后2個月對患者臨床癥狀進行觀察。

1.4統(tǒng)計學處理選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計量資料(x珋±s)表示,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和t值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況(表1)護理干預后觀察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率較對照組顯著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干預前、后兩組血生化指標比較情況(表2)兩組護理干預后較護理干預前P3+、iPTH分別均顯著降低(P<0.05),Ca2+顯著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P3+、iPTH分別均降低顯著,Ca2+升高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護理干預前、后兩組凝血指標比較情況(表3)護理干預后兩組較護理干預前PT、aPTT、TT表達水平顯著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PT、aPTT、TT表達水平升高顯著,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觀察組食欲改善14例,失眠改善16例,皮膚瘙癢改善5例,對照組食欲改善12例,失眠改善10例,皮膚瘙癢改善5例,觀察組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率87.50%較對照組67.50%顯著高(P<0.05).

3討論

血液透析是一項技術要求較高,專業(yè)性較強、風險較大的醫(yī)療護理操作,護理人員在圍血液透析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主責護士在加強自身素質建設的同時,應加強細節(jié)護理,力求最大限度降低凝血事件的發(fā)生[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較對照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率顯著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各血生化指標、凝血指標及患者血液透析后臨床癥狀分別均改善顯著,是因為觀察組患者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主責護士在血流量達不到所需值時,會及時分析原因并排查每個環(huán)節(jié),若管路反折應迅速解除將其擺順;當動脈通路不暢及靜脈通路暢通的情況下及時重新選擇血管,同時不停血泵,將動脈管路上的補液夾開放后迅速輸注生理鹽水,將超濾關閉,并計算補液量,在患者整個圍血液透析期保持充足的血流量及循環(huán)通路的暢通,在技術掌握熟練的情況下主責護士及時重新選擇動脈穿刺,通常在8min左右即可重新建立血液循環(huán),將補液口關閉,并準確計算此期間所需補液,加入總超濾量中,重新恢復超濾[4];在靜脈通路不暢,動脈通路通暢的情況下立即停泵關閉超濾,將動靜脈夾關閉,分離動靜脈針,采用無菌連接器連接動靜脈管路后將各穿刺針夾開放,合適血流量限制10min內進行離體血液循環(huán),并同時更換靜脈穿刺針,連接50ml生理鹽水注射器,建立靜脈通路;整個護理過程中需對血液透析過程中機器報警的原因進行全面分析并給予對癥解決方案[5]。

參考文獻

[1]劉妍,成建釗,郭自炎,等.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微炎性狀態(tài)比較[J].疑難病雜志,2014,52(12):1251-1253.

[2]戴寧軍,鄧素紅,左苑春,等.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療急性中毒時發(fā)生凝血原因分析和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8):1695-1697.

[3]尋南,趙聯(lián).血液透析患者術后透析濾器凝血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4,32(16):62-63,64.

[4]朱淑云.血液透析體外凝血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25(35):223-224.

第5篇:血液透析范文

【關鍵詞】血液透析;防治對策;原因分析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1-0149-02

1前言

低血壓是病患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最容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對治療的進行與透析效果都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應及時采用有效的防治對策,不然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2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間,一共治療了80例血液透析的病例。其中出現低血壓癥狀的有30例,男患者共18例,女患者共12例;其年齡在18歲至70歲之間;透析開始時間在10分鐘至30分鐘內,出現低血壓的有15例,一小時至三小時內出現的有3例,三至四個小時內出現的有5例,透析結束之后出現低血壓的有7例。對此采取相關的防治對策,以提高病患的治愈率。

2.2透析的方法在儀器上,我院使用的是最為先進的進口透析機器?;颊咄肝龅姆绞绞牵好看巫鐾肝龅臅r間是四個小時,每兩個星期做五次透析,透析的時候血流量都是每分鐘200毫升至250毫升,超濾的脫水量依據病患在透析階段的體重變化而定。

2.3臨床表現血液透析后出現低血壓的臨床表現有:程度輕的患者會有頭昏眼花、打哈欠、有便意、冒冷汗、心慌及胸悶等癥狀,部分患低血壓的病患也沒有明顯的癥狀出現。程度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血壓下降、臉色蒼白、嘔吐、腰痛,甚至因大腦缺血昏倒等癥狀,更嚴重的會因此心跳結束,停止呼吸[1]。

2.4診斷標準低血壓的診斷標準是同做血液透析前的血壓比較,收縮血壓低于90mmHg或者是動脈的血壓下降了30mmHg;大部分病患會出現低血壓的癥狀,也有少數病患的癥狀不明顯。

3血液透析出現低血壓的原因

3.1血容量下降病患在做透析的時候,出現低血壓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脫水嚴重與血容量的快速下降。導致血容量下降的一個因素是病患在開始透析的一個小時內,出現心率失常與心功能不全,其中以老年病患居多;另外透析超濾的速度太快,也會引起血容量的下降。

3.2植物神經的功能紊亂植物神經的功能紊亂,是導致低血壓出現的原因之一。因為植物神經的調節(jié)障礙,導致外周血管的交感神經的反應差,血液透析中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

3.3受到藥物的影響患者在透析之前或者是透析的時候,服用了降壓的藥或是鎮(zhèn)靜劑,也會導致血液透析低血壓出現,特別是對血容量有很強的依賴性的高血壓病患。

3.4血液透析過程中進食在血液透析過程中進食,能分泌大量的消化液,而且胃腸道的血管擴張,重新分布在身體的消化系統(tǒng),致使有效循環(huán)的血容量下降,出現低血壓[2]。

3.5透析液中的鈉濃度太低與溫度過高透析液中的鈉濃度太低,清除了血液中的尿素氮、鈉離子與肌酐滲透的溶質,引起血漿的滲透壓驟降,有效循環(huán)的血容量不足,導致出現低血壓。透析液的溫度超過了38度,能引起中心血的溫度上升,皮膚與肌肉等血管擴張反射,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導致出現低血壓。

4防治對策

4.1評估病患的體重對病患的體重應做好實時評估的工作,控制病患在透析階段每天增加的體重不能超過一公斤。病患稱體重要精確,并防止病患為推遲透析的時間,而存在虛報體重的現象,最終導致脫水嚴重。如果病患的體重增加得太多,可適當地提高透析頻率或是延長透析的時間。

4.2控制脫水的速度對于部分老年病患與心功能不全的病患,可控制其脫水的速度,以防脫水嚴重。經常出現血液透析低血壓的病患,應減緩透析的速度,逐漸增加血流量;對低血壓的病患進行初次血液透析時,可從每分鐘50毫升的血流量緩慢提高,依據血壓的變化進行調整。

4.3控制血透進餐的時間病患在血液透析階段進食,最佳時間是血透開始后的一到兩個小時內,在這個時間段進食,病患的循環(huán)血量可受到較小的影響。此外患者進食之后,吸收水分與營養(yǎng)物質還有利于穩(wěn)定血壓并補充血容量;針對進餐之后容易出現低血壓的病患,應避免進餐,如果在進食的過程中出現低血壓,應馬上停止進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4.4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對患者要做好心理的護理,并普及患者的健康教育與血液透析的知識,并引導病患合理飲食,幫助病患較好地恢復身體[3]。

參考文獻

[1]閆利,徐文風.血液透析低血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05(08):205-205.

第6篇:血液透析范文

關鍵詞:老年;血液透析;生理特點;相關并發(fā)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透析中心共有血液透析患者82例。其中65歲以上老年患者32 例。男17例,女15 例;占總人數的39%。慢性腎炎10例,高血壓腎病12例,糖尿病腎病8例,多囊腎2例。

1.2方法選擇超濾為容量控制的透析機,碳酸氫鹽透析,透析器選用金寶14L面積1.4,每月透析(HD)9~12次,每2月血液透析濾過(HDF)1次,超濾量不超過800ml/h。

1.3血管通路類型前臂瘺管30例,人造血管內瘺2例。

2結果

2.1透析充分性患者臨床癥狀改善,食欲增加、精神狀態(tài)良好、大部分患者生活能自理,Hb上升,心胸比降低,KT/V為1.3~1.5 。

2.2轉歸對2010~2013年在我院進行維持性透析治療的老年患者32例,通過科學的治療,精心的護理,內瘺堵塞僅2例,占6.3%;永久性留置導管感染率為零,心血管系統(tǒng)并發(fā)癥明顯降低。大部分生活能自理。近年來在美國47%的透析患者超過65歲,到上實際末超過60%。因此先前被透析排除在外的老年人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透析人群。老年透析患者的死亡隨年齡的增加而升高。從65~75歲增長至79~84歲,90d內死亡率從15%升高到20%,及至大于84歲則達30%。累計的2年死亡率在無合并癥者達75%。有合并癥者僅為62.5%[1]。

3 討論

3.1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對血透的影響①由于老年人對脫水的耐受性差,盡管體內的負荷可能是多的,但由于再充盈率低,短時間內的超濾脫水多于毛細血管的再充盈率,易引起血容量的顯著下降,導致低血壓[2] 。②老年患者在透析治療之前多已存在心血管的損害,而血液透析是增加心臟負荷的治療方法,治療過程中的超濾脫水使血液動力學不穩(wěn)定更易導致心臟的損害而發(fā)生心絞痛、低血壓、心衰、高血壓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并發(fā)癥。

3.2 心理障礙對治療的影響大多數老年人從保守治療到依賴機器治療會出現絕望與希望并存的心理矛盾;其次,透析中發(fā)生的并發(fā)癥使老年人產生恐懼心理。雖然能正確認識疾病,但由于希望值過高又可能引起悲觀心理。

3.3 透析并發(fā)癥對生存的影響血液透析在治療間期易形成容量負荷及血壓增高,加上肝素等抗凝劑的應用,易發(fā)生腦出血,使死亡增加。

3.4 營養(yǎng)狀況和免疫功能對透析質量的影響尿毒癥患者由于病史長、病情復雜,再加上透析的影響,多存在著營養(yǎng)不良的狀況。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更加重了機體的免疫力降低,使得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的感染率上升。

4護理

4.1 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是戰(zhàn)勝病痛的必要條件。必須具備同情性,高度的責任感,了解老年人在不同時期的心理活動和患者的需要、想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進行疏導、解釋、宣教的同時,還要做好家屬的宣教工作。使他們懂得提高自我護理能力,降低感染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4.2應認真做到察言觀色,密切觀察病情。觀察患者是否伴有打哈欠、流眼淚、頭昏出汗、面色蒼白或灰暗等低血壓的表現,或面紅、頭痛、胸悶等高血壓表現,及時發(fā)現、處理得當可避免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4.3老年患者血管條件多比較差,造瘺成熟時間長,因此,必須耐心的教會患者進行瘺管的自我保護和護理,防止感染,鼓勵患者進行功能鍛煉。血流量不易過大,建議150~200ml/min,再者老年人血管脆性大,所以穿刺部位不但要固定好,還應經常巡視穿刺點是否出現滲血不止、腫脹等異常情況。

4.4 抗凝劑的應用因人而異。老年人除了血管脆性大,還伴有血粘稠度高,所以對易出血、體重輕的患者,首次肝素量控制在8~10mg,追加4~8mg/h;而對體重在60kg以上血粘稠度高或有定期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患者首次肝素量應控制在16mg,追加10mg/h;對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改為低分子肝素抗凝或采用無肝素透析。

4.5重視每季度的常規(guī)血液檢查,胸透(片)、心電圖的情況,及時調整透析治療方案和用藥。

4.6為保障老年冠心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療的順利進行,我們的經驗是:①積極治療冠心病,控制高血壓,糾正心功能不全。②選用容量超濾控制透析機,超濾量不超過800ml/h,透析開始后,逐漸增加血流量,血流量從100ml/min開始,逐漸增加至200ml/min維持;透析時間4h,2~3次/w。應注意在2次透析間期體重增加不宜超過3.0kg,避免水負荷過重,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衰發(fā)生;透析器選擇根據患者對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不同而定,以減少透析器首次使用綜合癥。選擇碳酸鹽透析,可提高心血管穩(wěn)定性,避免發(fā)生低氧血癥,較快地糾正代謝性酸中毒,減少透析中不適癥狀。③在透析期間可給予改善心肌供血的藥物如硝酸甘油口服,可減少透析期間出現心律失常及心絞痛的發(fā)生率,建議隨身備用降壓藥和心臟擴血管藥物,在心絞痛發(fā)作時,可自行含服而有效的減輕癥狀。必要時可給予心律平或利多卡因靜脈應用,同時降低血流量。透析中心要常規(guī)準備抗心律失常藥和靜脈用擴張血管藥,以便及時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癥狀。對有心肺功能下降的患者,在透析誘導期要多進行病情觀察,注意心律失常、呼吸停止、血壓下降、嘔吐等的發(fā)生,上機后即予以吸氧。④力求準確掌握超濾量。超濾量隨患者的食欲營養(yǎng)情況、四時季節(jié)變換衣服加減,根據磅秤的準確性和病情進行適當調整,特別是并發(fā)腹水的患者,其超濾量應是入室時的體重減去腹水的估算量,透析后期視病情和水腫情況再進行加減脫水量效果更佳。老年人因血漿再充盈時間慢,除了常規(guī)緩慢、均等超濾外,采用透析一定時間暫停超濾10~20min再繼續(xù)進行超濾,可減少抽痙、心慌等癥狀,由于老年人耐受性差,嚴重水潴留者可分多次清除過剩的體液。⑤糾正貧血及營養(yǎng)不良,預防感染。以長期應用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最佳,必要時可在透析中輸新鮮全血及白蛋白,從而提高患者對透析的耐受性。也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積極預防和治療感染,感染可加重心臟負擔,誘發(fā)心衰,降低患者對透析的耐受性。

5常見并發(fā)癥的觀察

5.1低血壓 由于老年人血管反應能力差,在出現低血壓時仍沒有臨床反應,所以不能按常規(guī)1h測1次生命征,特別在透析后期隨著超濾量的增加和快速超濾,患者應約30min測量1次,如果遇有血壓下降、心率加快或脈壓差縮小趨勢時更應密切觀察生命征的變化,一直到穩(wěn)定為止。

5.2高血壓老年人在血透中因高血壓服用降壓藥時,特別對容量型高血壓的患者更要注意服藥后的血壓變化,以免出現藥物降壓與超濾低血壓疊加性反應而引起的血壓驟停。每2~4w對患者的干體重進行重新評價,在觀察患者干體重同時,還應注意每次透析時有無嘔吐發(fā)生、食欲是否正常、皮下有無水腫、身體有無不適,同時借助血壓進行評估;對于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色素、紅細胞壓積。觀察患者的口唇、指甲,以及血液透析時管道內血液顏色,以便及時監(jiān)測血色素,防止血色素增長太快、太高;對于腎素依賴型高血壓的患者,如清除了體內過多的水鈉潴留,血壓仍不能控制時,必須用藥物來控制血壓。在服藥期間,測血壓4次/w,將血壓保持在140/90mmHg以下。

5.3抽痙當超濾太多太快時易出現抽痙,而老年人出現抽痙時常伴有血壓下降,所以在處理抽痙時應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化。采用可調鈉透析,或靜脈注射高滲溶液。

6飲食護理

老年人食欲差,消化能力弱而造成營養(yǎng)不良,所以應少量多餐,進易消化、富含高蛋白、含鈣高的飲食,注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控制鈉鹽的攝入。進食豆制品、動物內臟、含鉀高的食物及水果等,通過以上的科學管理,精心的指導,患者臨床癥狀大為改善,食欲增加、精神狀態(tài)良好、內瘺堵塞、感染,高血壓、低血壓、心律失常等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大部分患者生活能自理,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第7篇:血液透析范文

關鍵詞:單純透析;透析加灌流;BNP

B型尿鈉肽又稱腦尿鈉肽(BNP),是心肌細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學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中表達,也可存在于腦組織中,有利于調節(jié)心臟功能[1]。BNP對臨床診斷腎臟病患者心力衰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準確率高。目前臨床對慢性腎病患者治療普遍采用血透析方法,但患者會因病情的變化與發(fā)展引發(fā)心功能不全等并發(fā)癥[2]。常規(guī)血透析利用半滲透膜清除體內的小分子代謝毒素;而透析加灌流是通過吸附的作用清除血液內的毒素,可清除單純血透析無法清除的中大分子毒素,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3-4]。目前臨床醫(yī)學研究在單純透析與透析加灌流對血液透析患者BNP的影響方面尚無較多的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均行血透析治療。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4.5±3.5)歲。納入標準:治療前3個月均未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血壓正常、1個月內未發(fā)生急性感染或急性心血管疾病、生命體征正常、無結締組織病或腫瘤。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單純的血透析治療,利用0.9%生理鹽水及5%葡萄糖沖洗透析機及透析器的管路,血流量為200~220 ml/min。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選用永久性血管通路,可采用動靜脈內瘺或血管移植。實驗組患者在透析的基礎上加血液灌流:先靜脈推注地塞米松2 mg,之后進行血液灌流,血流量為150 ml/min,血液灌流2 h開始血液透析。4 h/次,3次/w,透析首次使用肝素量為0.8 mg/kg,后追加為12~16mg/h。兩組患者在透析前及透析后的1 h采靜脈血4 ml,分離血漿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患者的血漿BNP水平,比較兩組血液透析患者BNP的變化及生活質量。

1.3觀察指標 利用SF-36生活質量評價量表評價兩組患者透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90分,生活質量為優(yōu)秀;70~90分,生活質量為良好;50~69分,生活質量中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透析前后血漿BNP濃度變化及清除率比較透析前實驗組患者血漿BNP濃度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透析治療后對照組血漿BNP清除率明顯低于實驗組,血漿BNP濃度高于實驗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透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透析前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為(55.3±4.7)分,與對照組(54.8±5.1)分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透析后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為(83.2±5.9)分,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68.5±5.3)分,實驗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腎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慢性腎臟病患者因腎小球過濾的下降易形成終末期腎臟病。臨床多根據患者的病情癥狀、體征及超聲心動圖來進行診斷。在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其常見的并發(fā)癥,病發(fā)率及致死率高[5],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臨床多采用血液透析或腎移植來治療慢性腎臟病,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而血液灌流可借助吸附劑裝置,清除血液中致病物質達到血液凈化的目的,安全性高[6]。透析加灌流可利用透析與吸附聯(lián)合治療,可最大程度的清除血液中的毒素。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與進步,血透析與血液灌流技術亦得到發(fā)展與進步,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與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透析前BNP水平及生活質量無明顯差異。透析后實驗組BNP清除率、BNP濃度及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生活得到明顯的改善。說明血透析加血液灌溉治療效果更好,可明顯改善患者的BNP水平,提高清除率與患者生活質量,安全性高[7-8]。

綜上所述,利用透析加灌流聯(lián)合治療可顯著降低透析患者的血漿BNP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血液透析,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儀,羅海鳳,劉綺虹,等.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透析對慢性腎臟病終末期患者β2-微球蛋白、Leptin、甲狀旁腺素水平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3,31(03):19-20,29.

[2]彭斌,許濤,汪年松,等.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透析濾過對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臟結構及功能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4,15(02):129-133.

[3]陳偉娜.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透析濾過對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臟結構及心功能的影響[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5,21(18):2728-2729.

[4]趙文燕,王嘉興,吳彬.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09):1221-1222.

[5]周黎明.三種不同血液透析方法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42(12):98-99.

[6]赫震寰,王敏.血液透析單純超濾治療頑固性心衰的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3,32(29):106,108.

第8篇:血液透析范文

【關鍵詞】持續(xù)血液透析;飲食指導;分析

如今血液透析技術不斷提高,可以延緩腎衰竭患者的存活時間。但臨床血液透析患者常由于控制飲食不合理,導致高血鉀癥、水潴留,嚴重者威脅生命。指導患者進行合理飲食,可以起到提高營養(yǎng)狀態(tài)、改善透析效果、防止并發(fā)癥等作用。我院自2007年8月―2009年1月對5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35―76歲,平均58.9歲,透析次數2―3次/周。 50例患者均為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

2 飲食護理

2.1蛋白質的攝入 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時會造成負氮平衡,丟失一定量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應以保守療法為患者補充蛋白質,攝入量為1.3kg/每日[1]?;颊邤z入的優(yōu)質蛋白質,80%以上為高生物價優(yōu)質蛋白,例如:牛奶、蛋清、動物蛋白等,優(yōu)質蛋白中的人體必需氨基酸較高,有利于合成人體蛋白質的利用率,減少產生代謝產物。

2.2熱量的供給 充足的熱量可以抑制蛋白異化,以致維持理想的體重。熱量不足時,自身蛋白質和食物中的蛋白質會被作為熱量被消耗。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不僅會加重蛋白質的消化不良,還會引起高鉀血癥。血液透析的患者熱量攝入每日為33―35kg。根據患者自身營養(yǎng)狀況、活動強度等適當增減。糖攝入每日5―7kg,糖分多量會產生Ⅳ型高血壓。脂肪攝入每日1.3―1.7kg,降低膽固醇,游離脂肪酸,避免加重動脈硬化[2]。

2.3 維持水平衡 多數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為了預防并發(fā)癥而嚴格控制攝入的水量,出現有少尿或者無尿現象。透析時超濾過多會引起低血壓、心絞痛等誘發(fā)癥。透析期間患者飲水過多會引起水潴留而加重循環(huán)負擔,甚至威脅生命。水分的限制指標是體重的變動,兩次透析間期體重增加控制在1.5kg以內,故在每天的相同條件、相同時間下,記錄患者體重、血壓,定期檢查心胸比率。

2.4 食鹽攝入限制 患者自身的液體限制與鈉的攝入量有關,鈉可以潴留水分,食鹽多者會感到口渴,而增加飲水量?;颊哌M食時限制鈉鹽的攝入,為避免口渴,可自動減少飲水量,起到預防高血壓、水潴留及透析中并發(fā)癥的作用。故血液透析的患者應嚴格限制鈉鹽的攝入,食鹽量為每日3―5g,同時避免其他高鈉食物(如鈉鹽腌制品等)的攝入。

2.5 限制鉀的攝入 持續(xù)的血液透析者應注意食物中鉀的攝入。為避免血鉀過高或過低,應及時監(jiān)測血鉀濃度而調整鉀的攝入。避免高鉀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赏ㄟ^浸泡、煮沸的方法降低食物中的鉀含量。

2.6 減少磷攝入 為防止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現高磷血癥,應在飲食中限制磷的攝取。少食用高磷食物,如:奶制品、蛋黃、豆制品等。為保證患者蛋白質是的攝入量,故常在透析的基礎上服用磷結合劑[3]。

2.7 鈣的攝入 透析的患者由于對維生素D的缺乏以及飲食中磷的限制攝入,可造成血鈣偏低,而不良影響。應在監(jiān)測患者血清鈣磷水平條件下,給予患者補充足夠鈣劑和維生素D。

3 方法

3.1飲食標準 以蛋白質≥1.2g?kg-1?d-1和熱量≥145 kj?kg-1?d-1作為改善飲食的基本標準,根據患者的體重、自身情況制定膳食營養(yǎng)標準。將管理前與管理后的數據進行比較。

3.2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

4 結果

50例患者營養(yǎng)管理前后的營養(yǎng)狀況比較

本組50例血液透析患者經飲食指導后,均按照飲食方案進食,療效滿意。

5 討論

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時可會產生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會促進患者的食欲,保證營養(yǎng)的消化和吸收。 在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的同時,應注意其心理護理。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一定的知識宣教,得到其配合。為患者和家屬講解營養(yǎng)要求,調差患者營養(yǎng)成分的攝入量,合理安排患者飲食,根據自身需要的不斷變化,進行持續(xù)觀察以及及時調節(jié)。為患者家屬講解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學會合理營養(yǎng)食物的烹飪方法,供患者正確使用。對不能嚴格控制水分的患者,耐心給予講解,糾正其不良的飲食習慣。正確指導患者按照飲食、透析方案實施,使患者自覺地嚴格控制水鈉攝入量,維持良好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充分透析以及配合用藥,以求患者早日康復[4]。

綜上所述,加強患者的營養(yǎng)宣教以及心理疏導,使其掌握飲食治療的原則是護士的重任,影響飲食攝入的因素多方面,應得到醫(yī)護工作者、患者以及家屬的配合,方可以達到滿意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海燕.腎臟病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482-1483.

[2]張道友.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研究近況[J].中華腎病雜志,1995,2(1):53-54.

第9篇:血液透析范文

關鍵詞:高通量透析膜;血液透析;應用

在目前來看,腎臟替代治療的主要方式就是血液透析技術,在醫(yī)療技術水平的發(fā)展之下,血液透析技術也逐步的成熟,在提升尿毒癥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也起到了其他治療措施難以發(fā)揮的效果。但是,在此類患者生存質量的提升之下,血液透析技術治療帶來的并發(fā)癥也受到了醫(yī)學界的廣泛關注,將高通量透析膜應用在血液透析的治療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已經在血液透析治療中得到了普及型使用。

1 高通量透析膜的概念

高通量透析膜是一種人工和成膜,對于水有著很好的超濾率與通透性,可以有效清除中分子與大分子中的毒素,高通量血液投資就是將高通量血液濾器應用在血液透析機上的一種新型技術,高通量膜有著理想的水力學通透性以及擴散性,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血液凈化質量[1]。

高通量血液透析主要利用對流、吸附以及彌散作用來清除其中的溶質,其清除效果與分子形狀和分子質量密切相關。此外,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效果與水清除量也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吸附則是其清除大分子的重要方式,透析膜在接觸在血液之后,能夠有效吸附低分子中的蛋白質,吸附效果主要由透析膜結構、透析膜材料以及疏水性能決定。

2 高通量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分析

2.1防止透析淀粉樣病變的出現 終末期腎病患者在透析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并發(fā)癥就是淀粉樣病變,該種并發(fā)癥出現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β2微球蛋白的積蓄,若這一并發(fā)癥未得到及時的控制,就會嚴重的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淀粉樣病變主要發(fā)生在患者韌帶與滑膜組織中,這會導致患者發(fā)生骨囊性變、腕骨綜合征以及慢性疼痛,血液透析機難以清除患者體內的β2微球蛋白,而應用高通量透析膜即可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的β2微球蛋白。董一民對10例使用常規(guī)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在經過了一年的治療后,患者體內β2微球蛋白均升高,而應用高通量透析膜的10例患者在治療一年后,β2微球蛋白數值下降,下降率達到了(10.98±4.04)。

2.2降低甲狀旁腺激素與血磷水平 終末期腎病患者在透析過程還會發(fā)生繼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這也是引起腎性骨病發(fā)生的誘因,這一并發(fā)癥嚴重的制約著患者的生活水平,雖然血液透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體內血鈣水平,降低血磷水平,但是,高通量透析膜的孔徑很大,對于大分子與中分子毒素有著良好的清除效果,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體內血磷水平,降低腎性骨病發(fā)生率[2]。

2.3降低患者體內血三酰甘油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和疾病發(fā)生率較高,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血脂代謝紊亂,三酰甘油會導致血管內膜通透性增加,這就會導致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在血管壁中,影響纖溶系統(tǒng)活動,繼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而血漿高密度脂蛋白則會影響患者正常細胞中膽固醇的代謝,造成膽固醇積聚,這也是引起缺血性心臟病的重要誘因,因此,針對此類患者,必須要采取科學的措施來改善患者體內的血脂代謝紊亂情況。而通量透析膜可以增加對脂蛋白分子的清除速率,也可以減少脂類水解酶抑制物。王剛對兩組進行3年脂類的血液透析患者進行了對比,分析了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血三酰甘油的變化情況,可以得出,采用傳統(tǒng)治療方法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與血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使用高通量透析膜治療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與血三酰甘油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2.4減輕患者的炎性反應 在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下,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治療效果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遠期并發(fā)癥,其中比較顯著的就是中心血管性疾病,而微炎癥對于患者的影響是極大的,這會導致患者出現營養(yǎng)不良以及心血管疾病,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療,必須要采取科學的措施抑制微炎癥的發(fā)生,而高通量透析膜在抑制微炎癥的發(fā)生方面可以起到理想的效果。田津生對采取高通量與低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療的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兩組患者體內白細胞介素6水平與C反應蛋白均升高,但是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組白細胞介素6水平與C反應蛋白較低[3]。

3 討論

總而言之,高通量透析膜在防止透析淀粉樣病變的出現、降低患者體內血三酰甘油水平、甲狀旁腺激素與血磷水平、減輕患者的炎性反應方面有著理想的成效,對于肌酐與尿素氮等小分子的清除效果也很高,是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使用的。

參考文獻:

[1]王鑫,劉章鎖,梁獻慧,等.應用FX60透析器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小分子溶質清除的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21(04):512-514.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