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分析(10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有很多,但是至少應做到如下幾點:導入切題,注重趣味;重視課中,講授點撥;有效結課,留有余味。只要可以做好以上三步,我們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定然會得以成倍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新課導入 講授點撥 結課
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閱讀教學質量的高低關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關乎學生閱讀興趣的高低。因此,一線高中語文教師普遍較為重視閱讀教學。目前,國內關于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文獻研究并不少,基于此點也提出很多觀點。而對于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我則有自己的獨特看法,現(xiàn)總結幾點論述如下。
一、導入切題,注重趣味
新課導入如同一本書的序言,如同一場戲的序幕,可以起到引人入勝的重要作用。為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師從新課導入階段就應該精心設計,進而通過切題的、充滿趣味的新課導入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新課學習興趣。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時,在新課導入階段,我說道:“每個人都有夢想,我的夢想是可以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將來桃李滿天下。你們有什么夢想呢?”該問題的提出一下子打開了學生們的話匣子。有的說:“我也有夢想,夢想長大之后能夠當上一名教師,去鄉(xiāng)村支教。”有的說:“我的夢想是能夠當上一名建筑工程師,設計出更漂亮、更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房子。”有的說:“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和平戰(zhàn)士,通過努力讓戰(zhàn)爭遠離這個世界?!甭犕陮W生們的種種夢想,我微笑著說道:“看來大家的夢想都很偉大。馬丁•路德•金也有一個夢想,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的夢想究竟是什么……”通過這樣的充滿趣味的新課導入,學生們在接下來的新課學習當中表現(xiàn)出了很大的興趣。
二、重視課中,講授點撥
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一堂高效的閱讀課而言,僅注重新課導入仍遠遠不夠。步入正式教學階段,高中語文教師需對具體閱讀內容進行有效講授及積極點撥,進而讓學生讀懂文意,理解思想,不斷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古都的秋》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我要求學生談談對該段的具體看法。其中有一位學生認為:“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對景物的描寫過于頹廢,是不是郁達夫的審美情趣存在問題呢?”針對該名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并未直接正面回答,而是話鋒一轉說道:“同學們對此有何看法呢?”經(jīng)過短暫思考,有學生回答說:“郁達夫的審美情趣沒有問題,事實上悲涼零落也是一種美。”對于該回答,我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說道:“一年四季,寒來暑往。每個季節(jié)均有每個季節(jié)的美。請大家再次閱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仔細品味該段文字所傳遞的相關思想,思考作者究竟要表達怎樣一種情感?!蓖ㄟ^這樣的講授點撥,學生們進一步加深了對該自然段內容的理解。課中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對于課中教學高中語文教師應審慎對待,不能隨意為之,應積極進行講授點撥,不應讓學生過多地進行自主學習,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有效結課,留有余味
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并不注重課堂結尾階段的結課,有的草草結課,有的甚至根本不結課。這樣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我認為,對于一節(jié)閱讀課而言,必須要有一個有效的結課用來收尾。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裝在套子里的人》時,在課堂結尾階段我首先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簡要總結:按照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以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1)介紹別里科夫的外表、生活習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2)別里科夫與華連卡戀愛以及最后失敗(第5段至倒數(shù)第3段)。
(3)埋葬別里科夫,但生活中還有許多“別里科夫”(最后兩段)。做完課文總結后,我這樣說道:“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人都是‘裝在套子里的人’。請同學們放學之后,仔細觀察身邊的人,以‘裝在套子里的人’為題寫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边@樣的閱讀教學結課方式不僅對全文進行了有效總結,還通過布置作文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發(fā)散性思考??梢哉f這樣的結課是有效的,它不僅做到了有效結課,還留有余味,值得一線教師進一步應用和推廣??偠灾?,“導入切題,注重趣味;重視課中,講授點撥;有效結課,留有余味”是實現(xiàn)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重要三步。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認真把握好每一步驟,積極采用有效策略不斷提高上述三個步驟的有效性。
作者:梁艷 單位:安徽合肥北城中學
第二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重點和難點,教師應多采用閱讀教學,著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教學的目的性太強,直接畫出考試重點,直奔主題,沒有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就喪失了閱讀的能力和激情,造成閱讀量少,信息儲備少,以至于在語文寫作中沒有素材。這樣教學,看似是在節(jié)約時間,為了提高考試成績,但是結果適得其反,這個過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在新課改背景下,對教師高中語文應用閱讀教學提出了高要求,采用閱讀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
要運用閱讀教學就要先理解閱讀教學,閱讀教學重點在于閱讀,包括泛讀、精讀、帶問題讀。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教師以及教材內容的充分交流、融合。學生是閱讀教學中的主體,是課堂上的主人,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避免學生跑偏,提高學習效率,課本內容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個平臺,一方面學到知識,另一方面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只有這三方充分配合,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事半功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了閱讀的能力,愛上閱讀,也直接提升了語文作文的寫作水平。
一、閱讀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上的主人,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理念,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只有當學生真正把課堂當成自己的,而不是教師的,充分理解上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能力,而不是單純?yōu)榱藨犊荚嚕@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才會有很大提升。比如,必修1中第二單元是文言文的學習,相信許多學生看到文言文就會頭痛,讀不懂,讀多少遍都理解不了準確的意思,教師可能也會認為這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絆腳石,因為把時間給了學生讓他們去讀,結果都讀不懂,浪費了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其實并非如此,學生可以多讀幾遍,把語句讀熟、讀順,再配合教材中給出的解釋,許多文言文字詞的解釋都有共通之處,這樣積累得多了,文言文的閱讀就不會成問題。教師千萬不要因為一開始學生讀不懂就代替他們進行灌輸式教學,一定要多嘗試,慢慢積累。
二、閱讀教學,嘗試一下單元整體教學法
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就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整體感知。教材在劃分單元的時候都是有目的性的,三篇或者四篇文章放到一起肯定是想表達一個深層次的含義。以往教師一般都是把文章割裂開來,進行講解,一篇一篇地講,導致學生的整體概括能力不強。沒有整體概括能力,閱讀教學就不會很順利地進行下去。比如,在必修2第一單元中有三篇文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綠記》。這三篇都是寫景的文章,卻表達了不一樣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三篇文章進行泛讀、精讀,先自己體會里面描寫了哪些景,運用了什么樣的寫景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最后教師可以提幾個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回答,看文章的中心是否把握正確,就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就會對整個單元有一個整體感知,也方便日后開始每篇教材內容的針對性教學。關鍵是學生有興趣閱讀,可以在短時間內收集很多知識,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閱讀教學,將學導式教學法貫穿其中
學導式教學就是“自學—解疑—精講—演練”的一個整體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首先對課本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及時記錄下自己不懂的問題,在教師進行講解之前,可以搜集學生的問題進行討論,得出答案,可以挑出幾個重點問題進行詳細講解,最后將一些同一類型的題目進行訓練鞏固。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比如,必修3第四單元《世界動物之謎》,這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篇科普文章。首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整體把握,文章是用邏輯順序進行介紹的,動物存在游戲行為,動物有哪些游戲行為,為什么會有游戲行為,最后進行總結。依照這個思路,學生就能把握文章的整體意思,緊接著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比如,了解了動物的游戲有什么啟發(fā),對我們人類和自然界有什么幫助?說明了什么?這也是這篇文章的一個難點問題,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得出答案。
四、閱讀教學,閱讀是關鍵,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
閱讀教學的開展,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內容,還應多涉及一些課外知識。教師可以定期鼓勵學生到圖書館借閱,博覽全書。另外依據(jù)教材內容,也可以給學生推薦好書,不管是課內教材還是課外書,讀得多、看得多對學生是有好處的,積累大量素材,也能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比如,每一本教材后面都有名著導讀,可以先推薦這些給學生,然后定期進行寫作方面的訓練,學以致用。以上就是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一些簡單的方法介紹,希望教師能放心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馬言.論新課標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牛云云.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讀書文摘,2014(11).
作者:趙虹 單位: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
第三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思考
【摘要】閱讀是幫助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感知和認識世界、促進發(fā)散性思維良好發(fā)展并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的途徑之一,它對于學生的感知、掌握、理解、欣賞以及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單純地依靠現(xiàn)有的教材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的。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教學的有效性,即主要包括教與學的有效性。學生學習的進步發(fā)展與否是現(xiàn)代教學理論評價教學收益有無的重要標準,而教學效益的有無,主要與學生學習的好與不好和學到了多少知識有關。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時間原本就非常有限,因此這便需要教師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進步與提高。
一、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語文是人們學習知識的基礎,也是人文歷史、社會科學等其他重要學科的基礎,高中語文是初中語文的升華。閱讀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學生的課外學習和課內學習都與閱讀有很大的聯(lián)系,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擔負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通過閱讀的方式,學生可以很好地將寫作手法和詞匯積累起來,這對于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另一方面,長時間的閱讀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專屬于自己的獨特語感以及閱讀理解的方式,這對于學生自身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文化底蘊的豐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跳躍式閱讀
所謂的跳躍式閱讀,又稱搜索性閱讀,就是在眾多閱讀材料中將自己所需要的或者說有價值的段落和章節(jié)挑選出來,再仔細閱讀。這種閱讀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掌握整篇文章的主旨,但是它卻不是一種很好的閱讀習慣,因為學生一旦開始跳躍式閱讀便很難控制自己,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將重要信息漏讀。比如,高中生在學習古文《史記項羽本紀》時,便可以巧妙地利用跳躍式閱讀的方法,縱覽整篇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據(jù)已經(jīng)理解的文章內容,將未知語句的內容推測出來,進而幫助學生能夠大致理解整篇文章。
(二)框架式閱讀
框架式閱讀,就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具有相似性的文章或書籍,進行有條理的比較、分析和歸納,并將其整理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框架,從而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問題和內容,分別納入對應的框架之中。這種框架式閱讀的方法,學生的思路一般都比較明確,并且文章的結構層次非常鮮明,便于學生很快就找到文章的重點,讀懂文章所要表達的核心內容。此外通過框架式閱讀,學生的閱讀的能力和速度也會大大提升,從而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
(三)問題式閱讀
問題式閱讀,顧名思義就是指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后,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出發(fā)對作品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同時,高中生本身就具備一定閱讀和理解的能力,因此只需要對其提供一定的閱讀方法便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建立起相應的感悟模式,便有效地提高他們閱讀理解的水平和質量。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拈喿x,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文章的內容提出問題:“文章主要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文章中作者為何說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也沒有”等,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再對全文進行閱讀,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有目的的閱讀,引發(fā)學生對文章更深層次的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將整篇文章的主旨大義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更加準確、透徹的掌握,并不斷提高閱讀的效率。
(四)朗讀與默讀結合
朗讀和默讀是兩種閱讀的方式,主要指的是有聲和無聲的閱讀。朗讀作為一種有聲的閱讀,可以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聽力能力、思維能力,并且通過積累一定的語言,使學生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找到一定的語感,并陶冶自己的情操。默讀主要是無聲的閱讀,可以在幫助學生在朗讀完之后,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潛心會文,在讀出來之后再讀進去。比如:郁達夫《故都的秋》的學習,通過朗讀可以感受到故都的秋那種清、靜、悲涼的特點,默讀可以從中感受到悲涼所表達的更深層次的含義,動情處還可細細咀嚼,能有效提高閱讀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質量。
(五)注重課外閱讀
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課本知識與教材知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單純依靠語文教學過程的有限閱讀材料,難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感知、掌握、理解、欣賞以及評價能力,同時也不利于閱讀教學有效性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除注重課本和教材知識以外,還要注重學生課外閱讀的延伸和擴展,不斷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有效提升學生整體閱讀能力和水平,培養(yǎng)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對《紅樓夢》進行通篇的閱讀,從而加深學生對整部著作的了解以及文中重要人物的分析,從而能夠將自己對這篇著作的看法和思考很好地表達出來。
三、結語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印刷技術的提高,學生的生活逐漸被各種魚龍混雜的印刷品充斥著,這對于身心尚未發(fā)展成熟的高中生來說,無疑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成為目前高中語文教師值得深究和思考的問題。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圍繞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并在充分思考之后,從幾個方面切實有效的提出了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措施。
參考文獻
[1]李慧.關于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文學教育(中),2013(8).
[2]高紅英.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6(18).
作者:張穎 單位:寧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學
第四篇:高中語文閱讀體驗式教學研究
蘇教版高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與鑒賞”的課程目標實現(xiàn)的途徑主要在課堂教學中得以實現(xiàn),而如何合理運用好教材?如何使課堂更加有效?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得到收獲?是蘇教版教材實行至今,對教師教學智慧和教學理念的體現(xiàn)。王榮生老師曾分析過:語文教學內容,是語文教學具體形態(tài)層面的概念,從教的方面說,指教師在教的實踐中呈現(xiàn)的種種教材及其所傳遞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學中現(xiàn)成材料內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梢?,教學內容絕不是簡單地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它應該是一種動態(tài)的交往過程,包含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念的傳遞,以及在學情把握的基礎上,對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及提升。體驗式教學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式,它是教師結合文本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認知層次進行的教學設計,目的在于:創(chuàng)設一種活動情境,讓學生能在該情境中真正體驗文本所傳達的深刻人文內涵。體驗是“所有學習的核心思考點,只有當學習者進行了體驗,學習才會發(fā)生?!北热?,必修一教材中,“向青春舉杯”專題中,“吟誦青春”集中禮贊青春生命,體驗青春激情,明確青春使命。“回旋舞”著力體現(xiàn)青春話題,展現(xiàn)青春理性思考?!肮怅幍墓适隆陛图瘯r間中的人生碎片,表現(xiàn)生命之美、詩境之美、韻律之美。面對著正值青春的學生,與其大量講述課本中其他作家對于青春的理解和歌頌,不如讓學生從自己的當下青春歲月出發(fā),帶入自己對生活體驗和理解,真切地理解為何要“向青春舉杯”。因此,在文本閱讀的同時,教師采用體驗式教學方式,可以收到語文課堂人文化的效果。
一、關注文本傳遞的價值信息
體驗式教學活動并不是只關注學生的體驗,而忽視文本本身的價值,語文學習是青少年實現(xiàn)精神成長的路徑,成長就需要接受更多外來的信息,從而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引發(fā)更多的思考,因此,知識本位的思路需要確定,文本研習是教材編寫者根據(jù)該年齡段的學生提供的認知拓展的一條直接途徑,因此,文本所傳遞的價值是教師在備課時,第一時間需要考慮的。必修一“月是故鄉(xiāng)明”專題中,通過古今中外有關家園的文本對這一人文主題進行梳理,讓學生感覺,雖然身在故鄉(xiāng),但能通過文本體會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口的流動變得越來越頻繁這一社會現(xiàn)狀。曹文軒的《前方》,是一篇攝影散文,但作者從攝影作品引出聯(lián)想,由離家想到人類的精神境遇充滿悲憫之情和深刻人文關懷,這些情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難體會到的,而通過文本的解讀,學生就能增加自身的文化積累,同時能把眼光放到更加廣闊的社會,從而獨立思考和審視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故土等。而文本的傳遞是最直觀的文字體驗。
二、關注自身的生存狀態(tài)
從文本中汲取到的社會面貌,不能代替學生自身產(chǎn)生的人文情懷,因此,引導學生通過文本,折射自身的生存狀態(tài),從而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和情感結構,才是語文課堂的生動之處。學習了的《沁園春•長沙》,對剛剛經(jīng)歷過中考的學生而言,“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學習體驗肯定不會少,因此,讓學生結合自身的體會,談談學習前進途中受阻時的體驗,談談自身如何克服困難,這樣就能更好地體會文本中作者當時的心境,也更能理解青春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邁!《師說》中,韓愈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傳達了從師求學的方法和優(yōu)點。這些在現(xiàn)在的學生眼中,也未嘗不是適用于自身的好方法,因此,只有真正結合文本,讓學生關注到自身的生命經(jīng)歷,語文教材才變得有意義,語文課堂才能真正生動、鮮活起來,否則,也只是拘泥于課本的隔靴搔癢。
三、培養(yǎng)思考的能力
在文本教學中,如果學生的體驗完全來源于文本,就會失去主動思考的能力,變成一種“偽體驗”。學生在獨立體驗過程中,極易受到教材和作者觀點的影響,自己并沒有進行深刻的思考,就會導致既缺乏與作者和文本的深入對話,也難以與自己進行心靈的深入對話,學生更談不上自己的真實體驗,其實也就喪失了真正的自我。因此,在學生立足文本的同時,也要獨立思考文本真正能傳達的人文價值,需要被文本打動,同時也能由文本觸動,思考自我,也能被自我打動,這才是語文的魅力所在。體驗式教學方式體現(xiàn)了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精神,因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當今社會尤為重要,學生將從任務式學習轉變?yōu)樽杂商骄康娜宋幕虒W,積極與文本對話,主動與他人分享獨特的生命體驗,從而在思考和探究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作者:金麗 單位:江蘇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
第五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反思
摘要:目前,人們已逐漸步入信息化時代,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逐漸適應教學發(fā)展,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充分引入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項挑戰(zhàn)及突破。當下要想提高高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首先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對學生的反饋進行反思,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語文閱讀 反思
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學習較為被動,所以應轉變這種教學狀態(tài),加強對教學內容的認知,教師應全面了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實施。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的使用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并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將語文閱讀教學與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有效融合,使語文閱讀在教學中更多樣化和形象化,通過信息技術將語文閱讀全面展示在學生面前,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一、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第一,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信息技術,因為信息技術能有效創(chuàng)設情境,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閱讀水平得以有效提升。語文教學過程中,較為關鍵的是對文章的賞析及詞句的理解,于學生而言,文章賞析過程中需要情景支持,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閱讀情境,通過情景,學生更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從而有感情地閱讀相應文章,不僅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學《春》的過程中,老師應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建適當?shù)漠嬅婊蛞魳罚⑶铱梢赃m當加入一些Flash動畫,給學生一些新鮮元素,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文情景當中。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加深對課文的印象,從而使閱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第二,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于高中學生社會經(jīng)驗不足,對社會中一些現(xiàn)象并不能完全理解,導致散文或者古詩文閱讀中,對一些句子并不能真正了解其內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引入多媒體技術,將較為抽象的文字轉換為相關情景,從而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使其對教材內容有充分了解。目前,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使部分學生閱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第三,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信息技術,能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據(jù)調查,學生智力在和諧及愉快的情境中得到良好發(fā)揮,適當應用信息技術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并且學生從中激發(fā)自身靈感,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教學《黔之驢》過程中,老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出適當畫面,從而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使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使課堂教學取得良好成績,還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并且培養(yǎng)學生善于總結和勤于思考等良好閱讀習慣。第四,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信息技術平臺為學生拓展課后作業(yè)空間。教師布置作業(yè)時,大部分都是利用書面及口頭方式進行布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對以往知識進行全面回顧,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建課后練習平臺,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回顧,如此,學生掌握的知識程度較以往相比會更豐富,并且全面培養(yǎng)學生查詢資料的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
二、高中語文閱讀引入信息技術的教學反思
第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圖像和音樂等為學生創(chuàng)建特殊的情景,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但是語文學科中大部分都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學,是語文在教學中最關鍵的部分,組成部分包括人文情懷,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懷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要培養(yǎng)學生語感,但是教師引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學生將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圖像和視頻,而不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大部分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最有效的便是學生對閱讀內容產(chǎn)生了興趣,當前教學過程中語文閱讀呈現(xiàn)出一種現(xiàn)象,對語文閱讀學科來說,如果長時間重復性學習,就會致使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持續(xù)下降。適當引入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多媒體教學將圖像和聲音等結合起來,較為新穎。例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以《荷塘月色》為例,老師授課之前先應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荷塘月色的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閱讀過程中搭配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此調節(jié)課堂氣氛。但是僅是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喜歡上語文閱讀嗎?在課堂教學中引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學生喜歡的僅是課堂中活躍的氣氛,并且通過觀看視頻等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放松,并不是真正喜歡語文閱讀。第二,應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將文字轉換成清晰的圖像,但是轉換過程中,失去語文教學的本體性,并且文學作品的性質發(fā)生了改變。學生在學習語文閱讀的過程中都認為文字閱讀非常乏味,長期接觸便會導致逆反心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轉換成圖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課文都有難點,因此通過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第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利用網(wǎng)絡的便利條件下載大量通俗課件為學生授課,對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予以很大影響。語文閱讀的性質是課本中的知識無法被替代,如果學生不用心閱讀,就不會有任何收獲,并且語文閱讀應該誦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但是多媒體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無法遵循閱讀教學規(guī)律。語文閱讀的關鍵在于文字,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將文字轉換成圖像,那么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意義就發(fā)生了改變,并且學生對圖像的觀看直觀會限制思維方式。第四,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形成正確概念,但是學習過程語文閱讀中大部分內容是無法被改變的。引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背誦相關概念有所幫助,語文閱讀的相關知識需要學生背誦。從學生角度分析,老師的說教與具體又形象的事物相比,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后者,老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更快速地對概念形成正確認識。例如:以課文《我國古代的馬車》為例,課文中大部分概念都非常抽象,所以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選取一些電視及電影當中的情節(jié),從而制作成課件為學生演示,使學生對課文當中的概念有全面認識。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模式對知識性方面的內容是有優(yōu)勢的,但是對語文閱讀學科教學來說關鍵不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教學過程中大量引入多媒體教學模式,學生只會跟著教學課件學習,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無法得到良好展現(xiàn)。語文閱讀當中的語言都是值得學生回味的,并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總的來說,教學過程中應該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應該全面考慮,學會取長補短,從而利用多媒體技術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綜合素養(yǎng)。
三、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對高中語文閱讀進行教學反思的作用
第一,高中語文閱讀進行教學反思能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高中語文教師應根據(jù)自身教學模式及教學思想進行反思,充分意識到教學中具有的不足,教師應適應時展,不斷學習應用信息技術,使其為高中語文教學所用。多媒體課件內容需要教師花費更多心思籌備,使其既能達到教學目的,又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第二,高中語文閱讀進行教學反思能促使教師形成獨有的教學特點,語文閱讀老師根據(jù)教學反思,積極對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并且在教學中加以實踐。通過良性循環(huán)逐漸形成獨有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第三,拓寬師生知識面,利用多媒體有效拓展課堂內容,擴大學生及教師知識面,使其多了解課外內容。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能有效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水平,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教育人士不斷完善與改進。要想更好地發(fā)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不斷學習引進多媒體新技術,還應合理、科學利用,有效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使學生更了解文章內涵。
參考文獻:
[1]黎加厚,主編.信息化課程設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余勝泉,吳娟,編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余勝泉,吳娟,編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何克抗.對國內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途徑與方法的比較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9(09).
[5]趙輝.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學科的整合[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06).
[6]陳小洲.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J].今日科苑,2009(06).
[7]王輝.如何將信息技術和高中英語教學資源有效整合進行教學[J].中學英語之友(高二版),2009(02).
作者:姜萱 單位: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第六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探析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在教育部的改革下有了新的改變,必須將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表達能力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全面提升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有力措施,改進當前閱讀教學上的不足,推動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的提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全面促進整體的學業(yè)水平。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一、前言
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對閱讀教學做出了增進和改動,在關注基礎教學之外提供了多樣的選擇,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選擇余地,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均衡成長和個性生成,更兼?zhèn)淞烁咧姓Z文在新背景下的人文教育意義。語文閱讀在高考試卷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因此帶來了一系列的功利性教學活動,這與啟迪學生獨立思索,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等教育的根本目的相抵觸,教育出一群機械化思維的閱讀頭腦,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健康成長。因此,必須迅速改進閱讀教學一度滯后的局面,采取科學的教學模式。
二、有效挖掘學生的閱讀興趣
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注重提升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強調課文中的詞語、句子、段落的內容含義、隱藏意義,并結合上下文來分析解析。這就使一部分學生喪失了對閱讀文章真意的追求,淡化了學習的興趣。因此,提升和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有效改進閱讀教學質量的首要前提。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己對文體內容的理解,掌握文本形式特點,穿插相應的人文典故、趣聞軼事,汲取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熱情,保持積極飽滿的課堂情緒,促進其學習的效率,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力才能夠得到提升,通過這樣的教學才能使作品走進學生心靈,與作者進行靈魂的碰撞與洗滌,得到進一步的啟迪和陶冶。
三、構建“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做好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的教學模式。學生應該是閱讀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應著力關注他們的情感體驗,思想碰撞;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同時也要全力接受來自于學生和文本的各項信息;文本是教與學的載體,教師和學生的聯(lián)接紐帶。文本自身往往含有多元化的含義,教師應結合不同的理解能力、知識架構、文學素養(yǎng)進行多層次的闡述和分析。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一成不變的、單一的、說教式的思想模式,突出學生的自主探究、思考和品味。教師應結合文本信息、學生輸出信息進行有效的調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彰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構建新型的閱讀教育模式,不斷挖掘閱讀文本的潛在信息,使三者達到新型的和諧統(tǒng)一,實現(xiàn)新課程背景下閱讀教育的新高點,在師生間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的背景下,達到成功獲取文本知識,促進閱讀能力提升的新境界。
四、不斷豐富閱讀教學手段
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去理解體驗,得到感悟和思考,因此,合理地開發(fā)閱讀課堂教學空間,豐富閱讀教學法是教育者們面臨的重要工作。首先,采用整體感知法。教師給學生確立相應的閱讀內容,讓學生在一段時間內迅速把握文章的整體脈絡,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主題思想。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完成對文本的整體理解和感知,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思想,并通過學生間的交流產(chǎn)生互動。其次,教師進一步通過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加深的閱讀材料的理解。例如,詢問學生:作者是以怎樣的思路去展開情節(jié)的?讓學生通讀一遍后回答,先描述了什么,后來又敘寫了什么,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幫助學生沿著作者的思路走下去;同時幫助學生進一步概括文章段落的要點,在實踐中提高學生概括、總結、歸納的能力。接著,教師可根據(jù)教學需要和課堂情況給學生傳授正確的快速篩選信息的幾種方法,并當堂提出課題來進行訓練學習,讓學生用剛學過的方法進行練習,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式,并加強交流,相互促進,相互提高。教師還可以通過對比讓學生領悟出文章中語言的表達形式,引導學生悉心揣摩作者在句子、詞語的運用選擇上的別有用心,匠心獨運,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指導學生用相應的方式和方法造句,連詞成句等,訓練學生的寫作模仿能力。最后,教師應從文本的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入手,指導學生探討領會文章的主題思想、寫作方法、文筆特色等,并應以公正的立場、觀點對文章進行點評,就所闡述的觀點進行討論和評判,讓學生懂得真正的理解閱讀并不是全盤接受,而是有禮有節(jié)的評判,形成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并在教學課堂上展開相應的交流和探討分析。
五、總結
新課標背景下的閱讀教學應將教與學、指導和參與、教學和互動進行新一輪的有機融合,達到真正的有效融會貫通,促進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有效空間。學生的閱讀行為是思維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教師要做好這個對話交流的添加劑和潤滑劑,建立與學生之間民主平等的對接關系,啟發(fā)引導、點撥鼓勵學生的閱讀行為,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探究性閱讀不斷深入,賦予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新的視野和空間。
參考文獻:
[1]楊新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J].才智,2012,02:137.
[2]董穎.基于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論析[J].科技視界,2016,08:159+118.
[3]孫玉芬.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才智,2014,20:120.
[4]黃廷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亞太教育,2015,17:134.
作者:溫立有 單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
第七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討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語文能力的提升和語文成績的提高起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是教師教學的重點。本文通過分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深入了解其內部不足,針對當前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的特點,從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1引言
語文歷來是教學三大學科之一,在教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而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著非常大的比例,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于語文成績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作為高中生來說,語文閱讀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在當前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社會趨勢下,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提升成為了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因此,如何更好地在新課程背景下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是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2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2.1傳統(tǒng)教學模式比較落后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落后的現(xiàn)象,老教師的教學方法很難改變,新教師教學經(jīng)驗不足,導致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一直延續(xù)至今。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的改革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jīng)]有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落后的教學模式一味地追求成績,沒有注重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只注重課上學習,對于高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沒有進行積極地引導。課上閱讀教學方法陳舊,大多都是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2.2教師與學生地位不平等
多年來教師一直是課堂上的主導者,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一直處在被動接受的位置。所謂的填鴨式教學即教師一味地講課,學生被動地接收,這種方式導致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地位不平等,教師往往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而是以個人為主導,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灌輸給學生,而不注重與學生溝通交流,沒有深入了解學生的問題,導致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出現(xiàn)了偏差,從而影響了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2.3課后閱讀與課上學習缺乏關聯(lián)
高中課業(yè)壓力較重,學生的課余時間較少,因此,缺乏課后閱讀的時間和能力,加之教師沒有對學生課后閱讀的內容進行積極地引導,導致學生缺乏閱讀知識的積累,課后閱讀能力難以提升。課上學習的內容與課后閱讀的內容沒有更好地銜接,難以達到提升閱讀能力的效果。有些學生課后讀物選擇錯誤,導致閱讀能力不僅沒能提升,反而產(chǎn)生負面影響。
3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探討
3.1創(chuàng)新發(fā)展,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
新課程背景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對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這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新的考驗。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符合當前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新的符合當前教育的教學模式非常重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不斷積累經(jīng)驗,探索教學方式,通過結合學生的特點和當前教育的目標,多多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不斷促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飛向太空的航程》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自身特點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討論,增強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開拓思維,教師也可以在學生探討的時候進行積極地引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而言,更加全面化和人性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僅僅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更是教育改革的進步,對于推動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
3.2明確主體,重視學生教學地位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直處于一個主導地位,而學生則是被動接受的,授課方式一直都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學生聽課,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地接收教師傳遞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在當前新課程背景之下顯然已經(jīng)過時了。素質教育背景之下,學生的個性化、主動性較強,不適用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首先必須明確教學的主體,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教學中是主導者,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而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楚辭》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位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與教師在課前進行探討,深入理解之后,課上讓該學生充當老師的角色,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講解文章,之后教師再評價該學生講課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補充說明。這種角色互換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感受學習的樂趣的同時,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而且利于記憶,能夠更扎實地掌握閱讀的內容。
3.3加強指導,增強可上下銜接性
高中學生處于一個求知欲旺盛的階段,高中課上閱讀往往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于是就會在課后進行課余閱讀。但是,對于課余閱讀內容的選擇卻不是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好課堂上閱讀內容的同時,注重引導學生課余閱讀,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高中生閱讀的讀物,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課后閱讀內容與課上閱讀內容的結合,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講授人教版《我有一個夢想》時,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知識點,推薦學生課后閱讀一些相關文章,觸發(fā)學生的激情與夢想,從而讓學生從心底更加深刻地理解馬丁路德金寫這篇演講稿時的心情,便于更深刻地閱讀理解。這樣,既實現(xiàn)了課上閱讀與課后閱讀的完美結合,又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體驗閱讀樂趣的同時,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周瓊.新課程下高中語文自能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2(5)
[2]沈萬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蘇州大學,2009(3)
[3]王志強.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情境教學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2008(5)
作者:高金梅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第八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感培養(yǎng)探析
摘要:文感主要分為文體感、文化感、全息感、語體感、整體感,因此文感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通過長期讀寫積累所形成的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文化心理結構,同時也是學生快速感悟與理解的心智技能,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感,對于學生閱讀水平具有顯著地提升效果。
關鍵詞:文感培養(yǎng)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文感具有穩(wěn)定性、個體性、積累性以及先擇性等特征,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認識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文感出發(fā),幫助學生整體把握文本,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由點到面的直線教學模式,通過文感的把握,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1揣摩作品的語言情趣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揣摩文本中的文字用意,進而深層次的領悟文章的語言情趣是培養(yǎng)學生文感的重要方式。文學巨匠歌德曾經(jīng)說過,真正會讀書的人,不只是在用眼睛看文字,而是在看文字的背后[1]。由此可知,文學作品往往滲透著作者超脫于表層文字的深刻用意,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透過表層文字,觸摸文本后的藝術靈魂是高中閱讀教學的必經(jīng)之路。例如,在閱讀《蘭亭集序》這篇文章時,表面上文章描述了王羲之等人在集會中的樂趣與蘭亭的絕妙景致,無論是“暮春之初”還是“雖無絲竹管弦之盛”都表達了良辰美景之中的“樂”,但是真正的去細品其語言,“豈不痛哉”真的只是表達游玩之樂的痛快么?實際上并不是,作者只是通過蘭亭周圍的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抒發(fā)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并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這不但是對于老莊思想的一種大膽否定,也是那個時代的一種超前認識。像這種濃縮了作者生活哲理與客觀規(guī)律的字句,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品味,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文感。
2從整體出發(fā)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從知識理論教學分析可以理解傳統(tǒng)閱讀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知識并不是從整體出發(fā),而是從孤立的單方面出發(fā),這就導致學生缺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第一步總是在正音譯詞,這本沒有錯,只是在正音譯詞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了解字音或詞意之間存在哪些聯(lián)系與區(qū)別,而不是孤立的去學習這些知識,而文感培養(yǎng),正是打破了這種機械式的孤立教學模式,從文本整體出發(fā),以品味作為鑒賞的基礎,自然而然的讓學生融入到知識之中,讓學生將文本鑒賞與以往學習的知識進行結合,從而把握文章的視點變化,使知識教學不再成為孤立的教學積累,而是把握文本的重要基石,通過此種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道德文感,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3促使閱讀成為學生的心靈享受
對于閱讀教學的最終追求,每個教師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現(xiàn)在被廣泛認可的就是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閱讀三維目標,也就是在獲得閱讀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并通過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促使學生擁有正確的情感認識和價值觀[2]。因此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只有讓學生將閱讀當做是一種樂趣才能真正的讓學生將閱讀當做是精神的享受。在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過于功利,學生也很難品味到閱讀的真正樂趣,對于學生而言,任何一篇文章都只是解題的資料,教師所向學生提出的問題也只是諸如“你喜歡文章中的哪個人物”這種看似開放的問題,而更多教師只是將問題作為一種預設的軌道,學生的解答也只是一種教學規(guī)則,這無疑是對學生精神享受的一種剝奪,而文感教學,注重的是學生對于文本的直覺,也就是常說的“咬文嚼字”,通過閱讀文本而獲得精神體驗,這與傳統(tǒng)教學目標大為不同。例如,在閱讀《百年孤獨》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們有感覺到孤獨的時刻么”這樣的問題從本文語句出發(fā),但卻指向整個文本,通過強調學生的感受,實現(xiàn)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對話,真正的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心靈享受,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4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的全面發(fā)展
閱讀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因此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是依靠聽說讀寫實現(xiàn)的,因此這四種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同屬于一個整體,缺一不可。然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閱讀教學一家獨大的現(xiàn)象,這種教育的不均衡不但使閱讀教學成為一種基于閱讀而閱讀的狀態(tài),也致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真正提升,因此只有實施以寫帶讀,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實現(xiàn)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并摒棄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肢體式教學,使學生的語文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全面提升[3]?;谖母薪虒W的組成定義,只有實現(xiàn)文體感、文化感、全息感、語體感、整體感的五感統(tǒng)一,才能使閱讀教學不是孤立的閱讀訓練。因此可以通過文體感,幫助學生達到寫而有體、文慧貫通的目標,通過文化感幫助學生建立文學內涵,通過全息感幫助學生達到聽而不誤的文學境界,通過語體感引領學生做到言談得體的素質目標,通過整體感促進學生語文知識運用水平的全面提升,在這種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中,讓學生主動借鑒吸收,從而利用文感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5結語
閱讀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文感,能夠促使高中閱讀教學走向成功,而若想實現(xiàn)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蔡偉.走向“文感”時代語文教學的出路[J].全球教育展望,2013(02).
[2]王怡文.讓閱讀成為精神享受[J].語文教學通訊,2013(01).
[3]謝惠陽.重視語篇文感培養(yǎng)提高語文閱讀能力[J].吉林教育,2014(32).
作者:鄒曼 單位:沭陽如東中學
第九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要重視學生閱讀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但從當前我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還存在很多不足,教學效率亟待提高。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從分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學生在閱讀學習中能夠獲取有效信息,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自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閱讀能力。受我國傳統(tǒng)教育體制的影響,目前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設置教學目標的出發(fā)點僅僅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重視不夠,導致閱讀教學缺乏有效性。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相關問題和策略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設置不夠合理
從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設置的教學目標為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首先,從教學目標本身的設置來看,這種設置方法還不夠合理。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設置三維目標,即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及知識和技能目標。相對三維目標來說,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在深度和廣度上還有待提高。其次,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來看,雖然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目標設置中也設置了情感目標和技能目標,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加傾向于知識目標的實現(xiàn),這就明顯減弱了對學生的技能訓練和情感培養(yǎng),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2.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不夠緊密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旨在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進自身素質的提升。要完成這一目標需要教師把閱讀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但是事實上,一些教師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在教學中只是為了閱讀教學而進行閱讀教學。例如,在《漂泊的旅人》教學中,一些教師確定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掌握散文的寫作手法,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哲學道理。但是,這些教學內容都是文章本身的含義,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這樣一篇文章對其精神世界的完善有怎樣的意義,如何將文章描述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等,教師并沒有進行過多考慮。這樣的教學難以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學生的情感世界也難以得到豐富。
3.教學方法形式化現(xiàn)象嚴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師也逐漸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很多教師開始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但是,由于教師對新課改理念的認識存在偏差,一些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或多或少地出現(xiàn)了形式化的傾向,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效率的提高。例如,一些教師在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時就經(jīng)常犯形式化的錯誤,認為不管是何種類型的閱讀課程均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教學形式單一、缺乏靈活性等問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效率低下。一些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重點抓學生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討論時無所事事,經(jīng)常利用討論時間聊天或者做其他事,這與新課改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初衷是完全背離的。此外,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雖然學生的參與度有所提高,但是依然沒有養(yǎng)成獨立思考、積極思維的良好習慣。出現(xiàn)以上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沒有深入領會新課改的理念,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
4.教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評價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學評價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教師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目前,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很多不足。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較少,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一些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未能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導致教學評價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fā)揮。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習成績是否有提高,而且大多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即重視學習的結果,而忽略學習的過程,教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優(yōu)化課堂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第一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合理設置教學目標。首先,設置的教學目標要明確,這樣才能避免出現(xiàn)教學疏漏或教學重復的問題。其次,設置的教學目標要合理。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都是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如何設置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并有效完成目標,是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限的,不能拔苗助長,設置短期目標時應適當降低完成目標的難度,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第三,設置的教學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阿房宮賦》一文的教學中,有的教師把教學目標設置為“了解作者的看法”,這種教學目標就過于模糊。如何確定“了解”的程度?這不具備可操作性。教師可以使用“寫出”“說出”等具有明顯操作指導性的語言來表述教學目標,這樣有助于學生達成目標。
2.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活動中能夠學有所得。例如,在《一滴眼淚換一滴水》一文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對身邊的同學或者老師進行特征描述,然后闡述自己對人性美丑的看法。這樣,學生不僅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而且能夠拓展知識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更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創(chuàng)新。以小組合作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了解什么樣的閱讀內容適合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然后要重視學生小組討論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在《陳情表》一文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設置小組合作討論的任務:李密從什么角度來對晉武帝進行說理?為什么要選擇這個角度?然后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隨時關注討論進度,引導學生提高討論的質量。
4.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首先,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及時評價。如學生在回答問題后,教師要立刻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態(tài)度或回答問題的質量進行評價。其次,教師要多給予學生肯定性評價,如“非常好”“思維很新穎”等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自信,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使教學評價更加多元化。對學生的評價不應只限于學習成績方面,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等,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綜上所述,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目標設置不夠合理,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不夠密切,教學方法形式化現(xiàn)象嚴重以及教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了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積極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賀健,焦麗玲.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06).
[2]劉俊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有效生成策略———基于對甘肅省W中學的問卷調查與課堂觀察[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4(03).
[3]張麗麗.基于新課標課堂教學有效性視角下高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5(03).
[4]張朝賓.優(yōu)化語文課堂,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學———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5(24).
[5]王華.教材作業(yè)系統(tǒng)的變化與新課改下的文言文教學———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為例[J].語文建設,2015(29).
作者:吳敬惠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中學
第十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體驗分析
【摘要】新課程改革日漸深入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記憶力,還有利于提升學生判斷能力,傳統(tǒng)片面化的教學方式使得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這就需要重視閱讀教學,實現(xiàn)理論與情感體驗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本文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體驗對策作了分析,為提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情感體驗;對策
一、前言
著名教育學專家贊可夫曾經(jīng)提出,學生情感意志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精神方面需求,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個性,轉變過去教師在課堂中的權威地位,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閱讀時間,提升學生思維以及情感主動性、積極性,加深學生對于學生內容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有所體悟和思考,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情感方面啟迪,提升學生的審美樂趣。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結合語文學科教學特點,實現(xiàn)情感體驗與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結合,提升學生對于語文作品的客觀性感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學生思想,進而領悟到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洗滌學生的精神,升華學生靈魂。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體驗對策
(一)營造良好的情感情境
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學習背景以及生活背景,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來營造教學情境,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得學生獲得情感體驗。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春江花月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播放朗誦稿,根據(jù)情感導入方式來為學生營造“春江”“花”“月夜”的情境,之后教師可以展示圖片,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促使學生想象文章中所描繪情境,這樣能夠根據(jù)強烈的感官體驗來獲得情感體驗,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更好的消化所學到的知識。在學生獲得情感體驗之后,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抒發(fā)的平臺,諸如,采用配樂詩朗誦的方式鼓勵學生朗誦,抒發(fā)自身對文章的理解,構成良好的情感體驗,使得學生、作者能夠獲得心情的契合,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提升學生想象能力。
(二)重視高中語文的拓展性閱讀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課外閱讀至關重要,教師在進行指導過程中,需要認識到課上閱讀教學與課下閱讀教學的有效關聯(lián),促使學生能夠體味語文閱讀中的情感。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題海式”教學方式,結合國內與國外的優(yōu)秀閱讀作品,拓展學生學習的知識面,提升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樹立偉大的理想。在開始擴展閱讀初期,由于學生無法有效辨別作品,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指導,促使學生能夠選擇符合個人興趣點并且有利于提升閱讀能力的作品。在每一周教師可以篩選一些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作品,還需要根據(jù)個人感悟來寫讀書筆記,不斷加深學生情感體驗。諸如,《穆斯林的葬禮》《活著》《兄弟》等。以《兄弟》為例,學生通過體味余華的作品來體現(xiàn)出余華想要表達的情感,體味到作者所想要表達的對社會的諷刺和譴責,通過平凡人的成長來反映出兄弟之間命運差異,生動地體現(xiàn)出我國最為特殊的四十年發(fā)展情況。為了能夠豐富學生情感體會,教師需要堅持腳踏實地的原則,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提升課外的拓展性閱讀,為學生閱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進而豐富學生情感,充分學生的閱讀情緒,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三)從文字中體味情感
作為情感的重要載體,文字是作者與讀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在每一篇優(yōu)秀文章中實際上都體現(xiàn)了情感的主旋律,每一種文字都是一種符號,體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以及對世界上的悲歡離合的認知,在激發(fā)學生情感之后,教師需要順利掌握作品中的關鍵性詞語和關鍵性句子,引導學生能夠深入體味到語文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促使學生能夠深入的掌握文章實際內涵,進而于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荷塘月色》的教學過程中,具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寫景文字,從這段描寫中能夠體味到當時作者的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銅鼓深入的閱讀和品味,能夠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感受,促使學生形成情感體驗,這樣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科學指導,目的性引導學生能夠深入發(fā)掘文章情感,促使學生能夠從文字的被后來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認識,進而于作者能夠產(chǎn)生精神以及情感方面的共鳴,引導學生根據(jù)情感主線來體味作品中情感的變化,掌握科學的分析方式。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語言品讀方式上的傳授,強化學生語文閱讀語感,引導學生能夠更深發(fā)掘作品中所蘊含的實際含義以及情感,通過細細的分析以及體味來強化學生閱讀情感體驗。
三、結語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情感體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閱讀教學中并不重視情感體驗,那么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無法深入了解閱讀作品所體現(xiàn)的思想以及內涵,實際的學習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考慮到學生情感豐富性以及多樣性,高中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體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屬于循序漸進過程,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情感體驗能夠掌握文章中所隱藏的情感線索,體味其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提升學生語文的閱讀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云.淺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情感體驗[J].學子月刊,2015(15).
[2]張宣成.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情感體驗[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14(6).
[3]成超.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體驗[J].讀寫算:教師版,2014(29).
作者:尤麗霞 單位:甘肅省酒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