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外國文學閱讀中的矛盾思想與價值觀念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外國文學閱讀中的矛盾思想與價值觀念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外國文學閱讀中的矛盾思想與價值觀念

近幾年來,由于國內(nèi)經(jīng)濟發(fā)展需求以及人們生活需要,信息化技術發(fā)展得如火如荼,文學閱讀工作在針對讀者個性化思維的問題上,除了延續(xù)原有的傳統(tǒng)閱讀模式之外,少有創(chuàng)新,這就使得我國閱讀效率低下,導致文學思想滯后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總的來說,外國文學的文化內(nèi)容有以下三種來源:首先,汲取于日耳曼民族代代相傳的故事傳說;其次,來源于文藝復興階段各種戲劇作品,比如當時十分流行的“復仇劇”中就有很多暴政、陰險與謀殺,乃至鬼魂等片段,這些資料對后來文學尤其是哥特式文學的形成影響很深;再次,《圣經(jīng)》故事與基督教的傳說對外國古典文學的創(chuàng)作也起到了啟示作用,其中如惡魔、流浪的猶太人、英雄等形象,都可以在外國小說中找到類似典型。

一、外國文學閱讀中的藝術成分

英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Eri.Bentley在他的著作“TheLifeoftheDrama”中對戲劇對話的特點就做了非常精細的描述。當然,這一段對話我們可以通過兩個角度進行分析,作者在這里所講的“supremeidealization”其實就意味著外國文學文本中的對話應該源自生活,但又必須在藝術層面高于生活。俄國大文豪高爾基曾經(jīng)對外國文學語言的特征作過非常精辟的概括,而且他以為文學語言與生活中的人物對話的區(qū)別在于:普通文學作品中會交代事件的時間、地點,對所發(fā)生的事件有良好的敘述。我們拿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嘯山莊》分析,作品中創(chuàng)造了一座“經(jīng)歷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山莊,而且在這座山莊描寫中融入了很多哥特因子———“無垠并且晦暗的荒原”“狹窄的不知道能不能打開的窗戶”“厚重的墻”“乍眼看十分古怪的石制雕刻”,這些建筑藝術設置很好地將這個山莊渲染出了陰森和昏暗的氛圍。

二、外國文學閱讀中的矛盾思想

在外國文學中,作者經(jīng)常利用潛意識作為夢境的基本元素,并在作品中通過一系列的夢境表現(xiàn)出故事的恐懼慌亂和宿命性。這些題材很多都來源于民族傳說、《圣經(jīng)》故事以及作者的潛意識體驗,惡魔、夢魘、瘋癲的修道士,城府極深的城堡伯爵,懸崖峭壁上的生存者,這些人物形象在讀者看來十分不可思議。修行的僧侶是瘋子,居住在城堡中的主人是小人,而生活在骯臟絕境中的人或許是善者,這些基本意象令人匪夷所思,其目的就是反思一般人思維中對善良與邪惡的認識。所以,外國小說中的主角通常都是所謂的“VillainHero”,也就是“惡棍英雄”的意思,他們身世離奇、外表不修邊幅,并且擁有多重靈魂,他們對他人的遭遇不足為奇,并時不時通過他人來取樂自己,與黑暗和死亡為伍,隨著故事的推進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恐怖、神秘、怪異、矛盾等分裂特征。比如在《歐也妮•葛朗臺》一書中,巴爾扎克將“父女關系”轉(zhuǎn)變?yōu)楣适轮袠O具有藝術魅力的情節(jié),這一點向來都是文學界經(jīng)常議論的話題。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讀者都將《歐也妮•葛朗臺》中這種“父女”間的矛盾看成是父親爭奪家族權力與女兒獲取人身自由的矛盾,也視為“傳統(tǒng)”理念與“現(xiàn)代”理念、“新”思想與“舊”思想的矛盾沖突,這種分析有它的道理,但多少顯得有些教條了。因為無論是站在傳統(tǒng)人倫的角度,還是歷史經(jīng)驗的角度,“婆媳”矛盾不但是性別心理問題,同時還是一個家族的權力歸屬問題,因此,葛朗臺與歐也妮之間的矛盾,其根本原因是金錢面前的人格弱點造成的。就葛朗臺而言,他一旦將其“親情”置于“金錢”的爭奪中來,那么這種“親情”便失去了它的溫情面紗,而呈現(xiàn)出了它的自私性和殘忍性———葛朗臺的妻子在這種“親情”中悲慘死去和女兒的消沉冷淡,只能說明“親情”的“存在”與“虛無”!

三、外國文學閱讀中的價值觀念

站在外國文學的角度上來看,個人的價值比任何事物都重要,并且個人和社會的職責永遠都是對立的。人是作為一種生物被上帝無情地拋棄到地面上來的,而世界上的客觀社會始終都在和我們作對,使我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抑制自己的“自我”情緒。比如在薩特的劇本《禁閉》中,有一句話可以很好地表達其哥特式思維:“別人即(我的)地獄?!毕袼_特這種對生活極其消極的文學創(chuàng)作者,它們通常將人性脆弱的地方如恐懼、孤獨、失望、厭惡等感覺視為人生存在于社會中最為基本的感受。在他們的眼里,人之所以與動物的處境不同,其關鍵原因在于動物對自己的未來是完全不必擔心的,它們不知道甚至不相信死亡的來臨,因此在它們的生活中沒有死亡這個概念;與之相反的是,人類卻知道自己最后必定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因此他們才會把物質(zhì)的存活狀態(tài)看作是逐漸死亡的過程,這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存在”即“不存在”的可悲結論。就拿20世紀以霍勒斯為首的頹廢文學來說,盡管最后它逐漸退出了文藝思潮流派,但我們可以想象他會繼續(xù)堅持自己的努力,最終在失敗的風度上體現(xiàn)出精神層次的升華。這種消極的生命觀,就是讓人們在面臨所有的艱難困苦時,能夠贏得屬于自己的那份精神勝利。就算結果已經(jīng)注定失敗,但我們在應對時,也應該成為一個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人。一個人,只要能克服自己的恐懼情緒,那他就能戰(zhàn)勝一切。因為人戰(zhàn)勝了自己,所以他沒有被打敗,而且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者。這是所有外國文學作品給予筆者的啟示,同時也是筆者對外國文學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價值觀念的最后總結。

四、結語

文學作品作為各民族語言的點睛之筆,適當運用典故不但可以在有限的詞語中展現(xiàn)豐富的內(nèi)涵,而且可以使文學語言更加委婉含蓄。綜上所述,在進行外國文學深層次閱讀的方法上,我們應該首先理解外國文學的典故語義和地域文化,然后按照典故中不同的民族文化與修辭手法,在推敲作品上下文語境之后,靈活掌握其中體現(xiàn)的文化內(nèi)涵,這樣才能確保外國文學閱讀的有效性。(本文作者:溫宏社 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