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學前音樂啟蒙教育思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音樂啟蒙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學前音樂啟蒙教育思考

【摘要】音樂啟蒙主要是通過培養(yǎng)兒童的音樂音響感知的方式,來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效果達到提升兒童對音樂語言的理解能力。本文基于音樂的啟蒙教育,結合著當前國內學前音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就今后我國音樂啟蒙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建設,從科學的視角探尋其規(guī)律,簡要表述以下看法。

【關鍵詞】音樂;興趣;啟蒙

1關于學前教育中音樂啟蒙的思考

新時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在我國學前幼兒教育領域也在不斷變革。目前我國在學前音樂教育發(fā)展領域,為了更好的啟迪兒童對音樂的喜愛,以及煥發(fā)出兒童對音樂的興趣,多是借鑒國外的幼兒音樂教育模式。其中所涉及到的音樂教育流派包括有,奧爾夫、柯達伊、達爾克羅茲等。但是本人根據(jù)自身在該領域的探索研究堅持認為,以上這幾種音樂教育流派,在現(xiàn)階段并不適合國內幼兒音樂啟蒙的教育建設。個人認為蒙臺梭利宣揚的音樂教育啟蒙思想應當值得我們重新審視和關注。在蒙臺梭利音樂啟蒙教育體系下,它是基于對音樂現(xiàn)實的思考,這一點比較接近生活,因為音樂本身就來源于生活,音樂在演唱的時候,包括意境、情感、思想,字里行間都是人對生活的一種感悟。這一點完全符合當下國內音樂教育領域特別強調的“感受與欣賞”、“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這兩個目標,同時這種理念正是當下國內音樂啟蒙教育中卻嚴重欠缺的。當前國內在該領域的發(fā)展和建設,突出存在一個共性問題,就是“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簡單舉個例子,對于一些4-10歲的兒童而言,正是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在他們的內心處時刻渴望著對情感的傾訴,但是在接受音樂教育過程中,包括家長和老師在內,幾乎都表現(xiàn)出對“成績”、“能力”的片面傾向,過于看重兒童學習的結果,過多忽略掉學習的過程。以培訓老師為例,對自己的學員(兒童),唱歌能力好的學生,予以鼓勵,對唱歌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不聞不問,只是“輕描淡寫”般的代過;其次是家長,以結果作為評判標準,對孩子予以獎勵區(qū)分,沒有過多的問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在蒙臺梭利音樂啟蒙教育體系下,最為核心的一項理念就是“感受”,如果缺乏“感受”的過程,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2關于音樂啟蒙教育的科學化建設

對于兒童來說,對音樂音響的感知體驗,是他們擴展對音樂語言理解力的最佳途徑。這里所提到的音響感知體驗,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感受”,其中重點強調“感知”,因為對于幼兒來講,他們可能并不會知道“音樂音響”是什么意思,也可能無法理解這一內涵,但是這種對音樂音響的感知卻是真真切切存在著的,是客觀存在于他們的潛意識下的。此外,在音樂啟蒙教育中,聽覺是幼兒相對最為敏感的一個器官,同時也是幼兒用來感知客觀世界發(fā)生作用最早、最多的身體器官,因為在人的大腦右側半球處,存在著能夠對空間圖形、色彩、聲音有較強處理能力的物質,而我們在音樂啟蒙教育研究領域,其中一個目的就是通過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來促進兩個半球機能的和諧發(fā)展,從而提高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這對于幼兒在整個學前教育健康學習、舒適成長,以及對未來的小學、中學學習生涯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通過上述一段觀點闡述,相信很多人清楚的明白了音樂啟蒙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音樂啟蒙教育并不是純粹的注重對孩子從小音樂感知能力的鍛煉、培養(yǎng),它們只是一種方式、一條路徑,最終的目的則是促進幼兒心智的開發(fā)、思維的煥發(fā)。正如蒙臺梭利音樂啟蒙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注重“感受與欣賞”、“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感受是人類固有的一種思想,欣賞代表著一種興趣,表現(xiàn)則是指學習/教育的過程,而這些因素共同致力幼兒創(chuàng)造力思維的煥發(fā)。所以,在音樂啟蒙教育中,最忌諱的就是“重結果輕過程”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這種錯誤的思想嚴重背離了音樂啟蒙教育的最初本質。針對這一問題現(xiàn)象,本文在這里基于音樂啟蒙教育的科學化建設,簡要表述以下觀點認識。

(1)第一步,感受?!案惺堋笔菍W前教育音樂啟蒙的第一步,正如蒙臺梭利音樂啟蒙教育課程中所宣揚的那樣,對孩子而言,最為重要的就是聆聽、感受和表現(xiàn)。這一點需要老師和家長特別注意,轉變傳統(tǒng)落后的觀念認識,重新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對于幼兒而言,他們不同于我們成人,特別是那些3-6歲的兒童,包括思想和心智,還沒有得到健全發(fā)展,家庭就是他們眼中的社會,而這一階段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屬于被動接受的教育(也可以明確的說就是一種被動式教育)。換言之,在這一時期,家長對學前教育教師的角色要重要。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根本不懂什么叫音樂(這是事實),也不會欣賞音樂(有點片面),所以不怎么重視孩子的音樂啟蒙教育;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音樂啟蒙教育處在零狀態(tài),從小就開始讓孩子學習音樂,從幼兒圓到小學再到中學,一直逼迫、渴盼著自己的孩子成為下一個貝多芬。上述提到的這兩種情況都是建立在完全忽視孩子自身感受的基礎上。基于這一點,在學前音樂教育中,應該以注重孩子“感受”為主,包括家長和老師在內,摒棄那些功利的心態(tài),將當孩子是一個生命來培育,進行一些簡單的聽覺訓練,反復訓練,可有效改善幼兒對聽覺刺激的感知能力,這有助于后期激發(fā)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2)第二步,興趣。對于學前教育的教師而言,要懂得學前教育的真諦,或許有的孩子對音樂存在一些天賦,也可能有些學生對音樂極度反感,但是都要平常對待,一切以保護兒童對音樂的興趣為主?;谏鲜鎏岬降母惺芩M行的反復性訓練,主要是聽覺上的訓練,因為這一時期幼兒還不具備完整的讀寫和動手能力,聽覺是他們認知客觀世界最本初的一種感官體驗。因此,在興趣培養(yǎng)階段,要切實掌控和處理好聽覺訓練重復性的效果,不可讓幼兒過早的學習樂器。

(3)第三步,創(chuàng)造。前面提到了,在音樂啟蒙教育階段,不可讓孩子過早的接觸樂器,但是可以寓教于樂,可為幼兒提供一些豐富性的音樂“工具”,也可以稱其為教具,類似于幼兒日常玩耍的那種玩具,此外,必須要設有專屬的“活動室”,通過一定的規(guī)則教化,讓幼兒自由、合理的操作這些教育。

參考文獻

[1]梅朧文.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音樂啟蒙教育的幾點思考[J].藝術科技,2014(11):39-39.

[2]李建蘭.淺談兒童音樂才能的啟蒙培養(yǎng)——音樂世家巴赫家族音樂啟蒙教育之點滴啟示[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6(04):125-128.

作者:李煒辰 單位:赤峰學院音樂學院2013級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