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信息化在學術期刊編輯中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在學術期刊編輯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信息化在學術期刊編輯中應用

如今我國處于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信息技術逐漸融入社會的各個行業(yè),當下信息傳播的內容、方式與以前相比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編輯是一個存在時間較長的職業(yè),對從業(yè)人員有較為嚴格的要求,除了要求工作人員要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以便于準確把握文稿的政治方向外,對其專業(yè)能力的要求也比較高。當下,學術期刊編輯除了要具備以上能力外,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在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同時,還要具有服務精神,注重對專業(yè)知識的積累與更新,促進知識面的拓展,不斷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以便更好地開展學術期刊編輯工作。近年來,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速度極其迅猛,主要具有信息化與“互聯(lián)網+”等特征。社會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處于不斷的變化發(fā)展中,人們交流、溝通的方式以極快的速度完成更新,信息傳播的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社會信息化發(fā)展對傳統(tǒng)出版業(yè)有著較大影響。新媒體時代,讀者的閱讀方式從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發(fā)展為紙質與網絡閱讀相結合,為了使學術期刊適應信息化社會的需求,各雜志社紛紛建立網站和網絡交流平臺,利用流量較大的客戶端進行期刊宣傳,目的在于提高學術期刊的知名度與社會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期刊編輯的綜合素養(yǎng)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時代背景下信息化的具體概念

“信息化”是當下人們很熟悉的一個詞匯,這一概念于20世紀70年代在西方開始傳播,是指培育并發(fā)展以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并將其積極應用于社會,為社會帶來積極改變的歷史進程。智能化工具又稱信息化的生產工具,其功能主要包括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再生以及利用。智能化工具高效的處理過程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簡單,同時將其科學、合理地融入各個行業(yè)的生產過程中,能有效促進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為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做出極大貢獻。通過調查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的信息化發(fā)展戰(zhàn)略主要是充分且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術,高效開發(fā)、利用信息資源,從而加快信息交流的速度,在實現(xiàn)知識共享的同時,促進我國社會形態(tài)的轉變。信息化是當前我國的時代特征,也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必然選擇。在信息化改革的大趨勢下,各個行業(yè)都面臨著互聯(lián)網所帶來的挑戰(zhàn)與機遇,學術期刊編輯工作也不例外。要想緊隨時代腳步,保持較好的發(fā)展狀態(tài),學術期刊編輯就一定要注重信息化建設。

二、學術期刊的特點和信息化對其發(fā)展的影響

1學術期刊的特征以及編輯的主要工作

學術期刊所發(fā)表的內容有一定的限定,主要展示不同研究領域的學術成果,其作用一方面是對研究成果進行公示,另一方面則是供同一領域的研究者學習與參考。從內容來講可以劃分為原創(chuàng)研究、綜述類文章以及書評等。與學術類期刊相對的是非學術類期刊,其發(fā)布的主要內容為各類文件、報道、知識等。學術類期刊與非學術類期刊所發(fā)布文章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發(fā)布的文章是論文,而后者發(fā)布的文章只能當作研究的資料使用。學術期刊的文章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思想性,不僅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還從事實出發(fā),與時俱進,對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的研究,用實踐活動來推動理論知識的創(chuàng)新。所以,學術期刊編輯的日常工作除認真篩選各種信息,策劃學術活動的選題外,還涉及組稿、審稿,嚴格審查稿件的質量等。

2信息化對學術期刊的影響

如今,我國處于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信息技術在不同行業(yè)的滲入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同。學術期刊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與權威性,在學術期刊的編輯工作中,信息技術的融入在為編輯工作帶來不小挑戰(zhàn)的同時,也能促進其效率的提升,使以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的工作變得簡單、輕松,并且促進其發(fā)展速度加快。具體來看,學術期刊編輯工作的信息化使不同領域、不同作者、不同內容的稿件變得更為豐富,文章的觀點更加新穎,且見解也呈現(xiàn)多樣性的趨勢,如此一來,在學術期刊每一期的內容有望更豐富的同時,其文章的質量也有提升的希望。再者,社會的信息化進程也能有效提升學術期刊編輯的工作效率,使其不用再耗費大量時間在邀約稿件、跟進、編輯等工作上。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5G網絡的協(xié)助下,以前消耗編輯太多精力的事務性工作變得簡單且輕松,校對、排版等工作可以通過計算機完成,使編輯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提升學術論文的質量,為期刊的長遠發(fā)展打好基礎,使其獲得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三、新時代背景下編輯工作者熟練掌握信息化技術的積極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全球信息化趨勢不斷加強,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無不受到信息化的影響,學術期刊的編輯工作也要不斷融入信息化技術與觀念,提升工作的質量。具體來講,期刊編輯要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全球化與網絡化意識,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與網絡資源帶來的優(yōu)勢,在樹立全局觀的同時,還要有超前的眼光,使學術期刊從創(chuàng)刊理念到具體內容都得到不斷創(chuàng)新,從而在專業(yè)領域內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得到廣大專業(yè)人士的認可。

1充分利用信息化優(yōu)勢,促進學術期刊理念的創(chuàng)新

學術期刊要想獲得知名度與認可度,必須重視其理念、定位、選題與策劃。學術期刊的關鍵性因素——編輯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須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對一些學術內容與走向有準確的預見性。除此之外,學術期刊的編輯還要具備較高的專業(yè)能力,能對學術論文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與實用性價值有準確的判斷。這些要求對學術期刊編輯自身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學術期刊編輯不僅要學習先進的編輯處理技巧,還要對學術知識的最新動態(tài)有清楚的認識,對相關學科的學術進展、科研工作的動向都有所了解,從而為學術論文的編輯工作提供幫助。除此之外,編輯工作者要對互聯(lián)網有充分的認識,掌握通過互聯(lián)網查詢資料的方法,便于查詢需要的資料信息與學術信息,這有助于提升編輯工作者知識儲備,開闊其視野。通過編輯的認真工作有效提升學術期刊的品質,從而使學術期刊的質量有保障,拓展其發(fā)展空間。

2有效促進學術期刊編輯工作人員信息化程度提高

學術期刊作為學術理論的重要傳播媒介,能夠讓更多的讀者對學術領域的最新進展有清楚的認識,這就要求學術期刊編輯既要具備較強的文字處理能力,還要具備專業(yè)的學術素養(yǎng),而信息化知識的掌握程度與編輯工作者學術素養(yǎng)的提高有著重要關系。學術期刊編輯要想提升學術素養(yǎng),首先需要通過大量資料進行學習,而編輯的信息化水平是開展高效學習的基礎,如果編輯可以熟練地運用百度、谷歌等國內外知名的搜索引擎,或者對各個學術期刊數(shù)據庫的分類、定位有清楚的了解,便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搜尋到更有價值的信息。提高搜索的精確性,使編輯的專業(yè)能力與知識儲備處于領先狀態(tài),這對提升學術期刊的質量有直接幫助。編輯在學習時,要明確信息的采集方向,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效率。通過請教一些有豐富學術期刊編輯經驗的編輯工作者可以了解到,信息的采集可以通過國家或省部委下達的各種研究課題完成,還可以從學術帶頭人計劃、國內外最新出版的學術期刊和國內外知名數(shù)據庫中搜索獲得。最重要的是學術期刊編輯要通過搜集各種信息建立屬于自己的數(shù)據庫,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對采集來的信息進行梳理,把對個人學術素養(yǎng)有提升價值的內容篩選出來,并應用于學術稿件的編輯工作中,這對學術期刊理念的改革與選題的創(chuàng)新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借助信息化技術有效促進學術期刊編輯工作方式的革新

社會的發(fā)展促進陳舊的工作方式發(fā)生改變。新時代下,信息化技術的融入使得工作的內容與方式發(fā)生變化的同時,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當前情況下,要想將信息化技術有效融入學術期刊編輯的工作中,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采用積極方案把信息化技術融入學術期刊編輯工作流程的革新中

過去學術期刊編輯的工作流程包括這樣幾個方面:首先,學術論文的作者將最新的研究內容與結果寫成論文,再以郵寄的形式發(fā)送到學術期刊編輯部;其次,編輯收到稿件后,采用手工記錄的形式進行登記;再次,編輯把稿件送給審稿編輯進行審核,在其完成審稿后會形成專業(yè)的意見反饋;最后,編輯把審核意見以稿件的形式反饋給論文作者,論文作者就具體問題進行修改后再次把論文郵寄到學術期刊編輯部。如此幾輪反復后,論文達到出版要求,編輯部組稿完成后會將其送到印刷廠進行排版、印刷,小樣印制完成后會再次送到期刊編輯部,由編輯進行校對,直至稿件沒有問題才會完成最后的印刷工作。在科技不夠先進、溝通與交流不夠便捷時,學術期刊編輯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稿件的流轉中,不僅耗費了大量精力,時效性也比較差,并且對于學術期刊質量的提高、內容的創(chuàng)新都沒有積極作用。在信息化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期刊編輯的工作變得簡單起來。例如,論文作者在完成論文后,就可以將其以郵件的形式發(fā)送到編輯部;編輯在把作者發(fā)送來的稿件收入投稿庫的同時,就能完成稿件的登記工作,并對稿件內容進行初步編輯;之后審稿編輯可以通過網絡對稿件進行審核,其意見和建議也能同步記錄到稿件中;審稿完成后,編輯可以第一時間將問題通過郵件反饋給論文作者;作者按照審稿要求對稿件進行修改,達到出版要求后編輯便可以開始進行細編;編輯完成后可以在排版系統(tǒng)中進行,生成稿件的小樣后,編輯再發(fā)給論文作者對內容進行確認,便可以定稿、印刷,將學術論文投入市場。對比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編輯工作內容可以發(fā)現(xiàn),有效融入計算機與網絡技術,會大幅度降低編輯工作的繁瑣度,使其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傮w來看,是把以前分開的編輯工作內容變?yōu)楸阌诓僮鞯囊惑w化“生產線”,使得投稿、審稿以及編輯、校對工作融為一體,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從而縮短工作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2促進學術期刊編輯工作形式革新

以前,編輯工作的工具主要是手中的筆與剪刀,筆用來修改稿件,剪刀則用來剪開投稿。如今,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學術期刊編輯工作中的應用,使編輯工作變得簡單了許多,其以網絡為樞紐,以數(shù)據庫為工作界面,依靠作者和審稿專家,圍繞稿件開展編?;顒?。學術期刊稿件處理系統(tǒng)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首先是投稿系統(tǒng)。在投稿系統(tǒng)中對作者的具體信息進行詳細登記,并詳細記錄投稿的時間、稿件的分類以及當前所處的狀態(tài),對于稿酬等也會有較為詳細的記錄。其次是審稿系統(tǒng)。審稿系統(tǒng)中對于當前可以開展工作的審稿編輯的具體情況有著詳細的記錄,對各個專家處理稿件的數(shù)量、所處理稿件的狀態(tài)以及對稿件的評價、處理要求等的記錄也都比較詳細,以便工作的開展和稿件情況的查看。最后是編排系統(tǒng),編排系統(tǒng)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編輯、校對與排版,面對的是經過審稿編輯審核和編輯細致編輯過的稿件,編排系統(tǒng)包含對學術期刊的類目、編輯、校對、排版、印刷等情況的詳細記錄。以上三個系統(tǒng)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相互聯(lián)系,從而把期刊編輯工作集中到一個平臺進行。要想提高編輯工作效率,就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使工作效率與期刊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時,提高學術期刊在行業(yè)內的知名度,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競爭力??偠灾聲r代下信息化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yè),期刊編輯工作也不例外,要想擺脫傳統(tǒng)、落后、效率低下的工作形式,就需要把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引入期刊編輯工作中。學術期刊編輯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自身的學術素養(yǎng),并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的便利性,積極開展審稿、校對、排版等方面的工作,采取集約化管理模式進行編輯、出版,從而促進學術期刊質量與水平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