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信息化下審計學一流課程改革探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下審計學一流課程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信息化下審計學一流課程改革探究

摘要:一流課程建設是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秾徲媽W》作為高校財經(jīng)類專業(yè)重要的主干課程之一,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專業(yè)性,同時為了貫徹落實中央、教育部對于一流專業(yè)、一流課程的建設目標,為國家培養(yǎng)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和應用型人才,本文以“審計學”一流課程建設為例,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借助“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改進教學的方法,豐富教學案例等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中,為應用型本科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可行途徑。

關鍵詞:審計學;一流課程;教學改革

一、引言

2019年10月,按照對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精神要求,教育部出臺了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具體實施意見?!罢n程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yǎng)質量”,要求各大高校要將教學改革落實到課程建設上,將課程建設落實到實處,同時要求課程建設不能忘記教育立德樹人、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任務,以人為本植根課程才能做好一流課程的建設工作。課程建設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只有做好課程建設才能為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為提升國家發(fā)展水平打下堅實基礎。為了更好落實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各大高校都積極開展了一流課程的建設,《審計學》一流課程改革建設就由此展開。本文主要探討和總結《審計學》一流課程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實施路徑和收獲,以便總結經(jīng)驗,為后續(xù)其他課程建設提供一些經(jīng)驗和啟發(fā)。

二、課程教學改革實施現(xiàn)狀調查

《審計學》課程是高等院校會計、審計等相關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通過審計學課程的學習主要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審計思維能力,掌握專業(yè)的審計知識和技能,為畢業(yè)后從事會計、審計相關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但是《審計學》課程知識點十分繁多,并且涉及很多準則、概念的學習,枯燥且較難直觀理解,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性欠缺和效率低下。為了改變現(xiàn)有學習狀態(tài),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同時本著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課題組開展了《審計學》一流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組在具體實施教學改革前對本校《審計學》課程教學現(xiàn)狀做了相應的調查,主要通過“問卷星”和面談等方式對本校大三大四接觸過審計學課程的學生進行調研。通過收集整理匯總反饋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學生認為在學習審計學課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知識點繁多且太過理論,專有名詞、概念太多,教材文字表述難以從字面意思上直接理解,很難在第一時間提起學習興趣。(2)教師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學設計,單純字面意思的解說缺乏師生互動,課堂相對比較沉悶,不能引導和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3)課堂教學缺乏信息化教學手段和輔助教學資源的運用,課堂上缺乏結合課程知識點的視頻資源、案例資源的運用。(4)課程配套資料缺乏統(tǒng)一性和完整性,習題庫、案例庫等資料庫欠缺,導致學生課后復了教材以外,欠缺其他的輔助教學資料,不利于學生課后對知識的復習鞏固和進一步的理解消化。(5)課堂時間有限,課堂無法完全聽懂,課后沒有其他途徑復習和重復學習,老師對課堂后的輔導不及時,往往要等到下一堂課問題才能夠得到解決,不利于學習的連貫性。

三、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課程知識體系的優(yōu)化與整合

審計學一流課程的改革和建設中首先對審計學教學內容進行了優(yōu)化與整合,針對教材中專業(yè)術語太多,專有名詞難以理解等現(xiàn)實問題,組織本校教學經(jīng)驗比較豐富的老師對教學內容進行了精選、調整與補充,在此基礎上編制了《審計學》和《審計習題與案例》二本教材,并且在教材編寫中特別注意了教材的前沿性、實用性和針對性。(1)前沿性。教材在編寫中參考了國內外審計和會計最新的發(fā)展態(tài)勢、研究成果、業(yè)務實踐和準則規(guī)制,按照審計基本理論知識點介紹到審計業(yè)務流程和最后的內部控制審計編寫,既闡述審計的理論知識和工作流程,也介紹審計的歷史沿革與新近動態(tài),從而有利于把握審計工作的內在原理、基本規(guī)律及變動趨勢。(2)實用性。教材編寫在每章開篇明確了學習目標,便于教學內容和計劃的安排,也便于學習重點與難點的把握。之后通過案例導入啟發(fā)學生思考,對接下來所學知識內容產(chǎn)生興趣,有利于教和學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和創(chuàng)新能力。每章教材后面附有本章小結和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歸納總結,有助于復習和思考。同時自編教材中加入了編寫老師對專業(yè)術語的解釋,幫助學生更好地直觀理解難懂術語和名詞,學生學習和使用起來會更方便實用。(3)針對性。教材編寫主要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為培養(yǎng)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審計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來編寫。教材緊跟信息化審計知識不斷更新和變化的需要,在審計循環(huán)部分結合審計實訓軟件加入了更多需要學生思考、理論結合實際才能解決的問題,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自編教材在自用過程中學生的反饋可以了解到,本教材對審計學課程知識體系和教學內容的重構和優(yōu)化是具有一定成效的。

(二)信息化教學手段+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實施

愛爾蘭詩人葉芝說過“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說明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比直接傳授知識更重要。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培養(yǎng)自主學習、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通過調研我們發(fā)現(xiàn)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審計學課程老師授課的難點和痛點。為了解決這個難點和痛點,課程組在課程內容改革的基礎上也對教學方式手段和教學理念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不斷改進及創(chuàng)新。審計學課程組借助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工具,結合自編教材和教學大綱錄制了在線課程視頻資源,共12個章節(jié),54個知識小點,每個小點錄制時長在10-20分鐘左右。視頻資源主要將審計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制作成線上資源,方便任課老師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在教學方式上,課程組堅持以“學生學習與發(fā)展成效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將教學思維從“教”為中心向“學”為中心進行轉變。課堂上老師不僅對知識進行梳理,還從知識的來源、知識的關聯(lián)等角度進行講授,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成能力。老師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先“學”后“教”,在課程自學過程中先“去偽存真”,并通過“雨課堂”的教學手段,注重創(chuàng)新、注重互動,保持學生對審計學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通過自主互動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任務驅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課程思政的融入

古語有云“做事先做人”“為學先為人”?!蹲髠鳌穼⒘⒌伦鳛榱⒌隆⒘⒐?、立言的首位,說明了德的重要性。宋代教育家朱熹認為養(yǎng)其德性而為大學之本,相對于“教”掌握知識和技能外,“育”更為重要。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教育一直都強調道德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大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人格塑造和高尚品德形成的黃金時期,需要通過教育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塑造。為響應思政進課堂的號召,審計學一流課程在建設過程中,有意識地在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案例、教學資源中加入了學生思政內容,時刻將思德工作作為最重要的內容貫通在教學過程中。注冊會計師的行業(yè)特點要求注冊會計師必須獨立、客觀、公正、誠信,其社會責任十分重大。為了加強學生個人行為和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組主要通過在審計風險模型、職業(yè)道德、審計目標等知識點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加強了課程思政的實施和落地。以下通過舉例說明如何在審計學教學中具體實施課程思政:(1)審計風險模型,通過風險導向審計產(chǎn)生背景的介紹,讓同學們理解風險導向審計的概念和特點。在結合案例教學,通過雅百特、佳電股份、康得新等上市公司財報舞弊造假的審計失敗案例討論,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無論造假手段如何高明,最終都會被發(fā)現(xiàn),所以在未來的工作當中,要做到誠信,遵守職業(yè)道德。(2)職業(yè)道德,審計的基本職業(yè)道德中就包含誠信。首先要讓學生們對審計人員的基本職業(yè)道德有清晰的了解和認知,樹立責任觀和大局意識。課程思政的融入是先讓學生課下觀看《安然:房間里最聰明的人》這部電影,并寫下道德與價值觀主題的觀后感。這是一部紀錄片電影,揭露了美國最大的財報舞弊丑聞。電影主要講述了一群沒有職業(yè)道德的人,通過不誠信的錯誤行為最后將公司推向破產(chǎn)倒閉的過程。在美國“安然”事件中,安信達會計師事務所違背審計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幫助安然公司損毀會計資料,最終也導致了安信達會計師事務所的倒閉破產(chǎn)。相信通過觀看這樣一些有啟發(fā)的電影,能夠讓學生對職業(yè)道德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明白道德與誠信的重要性。(3)審計目標,在具體審計目標和管理層認定講解中會涉及企業(yè)收入的跨期入賬問題。如:財務人員將本屬于2021年度的收入提前確認到了2020年度,從而導致2020年度會計利潤虛增。老師在講解這部分知識點的時候除了講授知識點本身的內容以外還可以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財務人員一個小小錯誤或舞弊行為的背后是否隱藏著巨大的陰謀;管理層的工資績效與會計利潤是否掛鉤;管理層是否面臨業(yè)績指標不能完成的壓力;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退市風險或者因要滿足上市條件而虛增利潤等行為。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同時,老師可以借此機會展開課程思政,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單位對國家負責。作為財務人員,在誘惑面前要堅守會計人的本心,按照會計準則規(guī)范做賬,不偷稅漏稅,不違法違規(guī)操作,不占用國家資源,要讓學生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樹立行得正才能走得遠的觀念。

(四)配套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完善

《審計學》一流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在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背景下完成了教學內容整合與課程教材、資源建設,并結合教學方式的改革研究和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建設和完善了配套教學資源。課程組主要對課程教案、教學課件、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等課程配套資源,按照自編教材進行了相應的完善,同時還進一步建設了教學資源庫,包括配套的習題庫、案例庫、試卷庫等教學資源庫,方便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和保證教學資源的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

四、總結

《審計學》一流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課程組貫徹教育部的《意見》要求,按照建設中國特色、培養(yǎng)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一流課程進行建設,通過自編審計學教材、習題冊重構優(yōu)化教學內容,通過審計學在線視頻課程的錄制,結合“雨課堂”等信息化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的運用,加強學生課堂內外、線上線下的學習,強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課程組還結合案例教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通過要求學生對典型審計舞弊案例分析,提升課程學習的廣度。課程組還按照《意見》要求通過分組學習,提交案例論文式報告等作業(yè),加強研究型、項目式學習,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課程學習的深度。同時作為一名教師,除了教授給學生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在《審計學》一流課程建設中,課程組在對應章節(jié)融入了思政元素,加強課程思政與專業(yè)思政建設的認識與有機融合,讓學生德育觀念得到認同和內化,讓學生能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大學是人才培養(yǎng)的實施基地。大學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最重要的基礎,而課程建設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保證,課程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和人才質量高低。各大高校只有真正做好課程建設,夯實人才培養(yǎng)的根基,才可以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姚美娟,廖雪琪,施平.“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高校審計人才培養(yǎng)體系構建[J].審計月刊,2020(07):15-18.

[2]李文晶.應用型本科審計學專業(yè)建設思路[J].企業(yè)導報,2016(18):111-112.

[3]徐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提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作用探析[J].山西青年,2018(15):127.

[4]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堅守本科教育底色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EB/OL].

[5]康楚意.“課程思政”在審計課程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170.

作者:張麗 單位:廣州華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