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體育混合式教學理論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混合式教學理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體育混合式教學理論研究

摘要:以體育混合式教學理論為研究對象,從健康促進的視角,界定體育混合式教學的相關概念,分析體育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包括運動技能學習理論、移動學習理論和健康促進理論。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體育教育;健康促進;移動健康

一、相關概念界定

1.移動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HealthPromotion)是指幫助人們改變其生活方式以實現(xiàn)最佳健康狀況的科學和藝術[1]。生活方式的改變要從創(chuàng)造支持性環(huán)境著手,而創(chuàng)建一種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支持環(huán)境,養(yǎng)成經(jīng)常鍛煉的習慣,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和目標之一。伴隨著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智慧醫(yī)療領域構建了移動健康支持性環(huán)境,開展了移動健康研究。移動健康(MobileHealth)是充分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通信技術來提供健康、保健、醫(yī)療、康復等服務。目前主要提供保健信息推送、門診預約及咨詢、醫(yī)療信息查詢、健身類手機應用等服務[2]。健身類手機應用是開發(fā)健身類App,利用手機、iPad等可移動電子設備開展移動健康促進支持環(huán)境和相關應用。本文提出的移動健康促進是指在移動通信技術和健身APP支持下,設計和提供體育生活方式的支持環(huán)境和服務,幫助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體育生活方式的過程和行為。

2.體育混合式教學

體育混合式教學是指在移動健康促進視角和技術支持下,以體育課內外正式和非正式學習方式,使學生掌握科學體育鍛煉的知識和運動技能而進行的相關教學活動和體育鍛煉過程[3]。它將改變教師示范講解、學生模仿練習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方法,將體育課堂延伸至課外,不僅教會學生體育鍛煉的知識與運動技能,還通過移動智能設備(智能手機、iPad等)監(jiān)控教學與鍛煉效果,形成經(jīng)常鍛煉的體育生活方式。

二、體育混合式教學理論基礎

1.運動技能學習理論

動作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基本能力。動作技能(也稱運動技能)是指通過練習而獲得的符合某種法則的動作方式[4]。心理學家普遍認為,運動技能學習是通過練習和經(jīng)驗使個體的運動技能產(chǎn)生相對持久變化的內在過程[5]。技能學習效果與組織形式、動作類型、時機和練習過程中練習的安排相關[6],還包括練習前的言語指導和動作示范、反饋等。動作示范是學習者對他人的技術動作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直接采用或復制他人的行為模式或活動,從而習得新的或完善已有技術動作或行為的過程。在進行示范時,教師完美無缺的動作示范稱之為專家榜樣,學習者的示范稱之為學習榜樣。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學習榜樣并得到及時反饋信息的一組成績最好[7]。因此,教學示范既要有教師示范,又要有學生示范,起到學習榜樣與反饋的作用,提升教學效果。練習和反饋是影響運動技能學習的另一重要因素。練習的效果與如何組織練習、動作類型以及練習者特征等因素有關,包括集中練習與分散練習、固定練習與變換練習、整體練習與分解練習、練習的分配等。反饋是人體在操作和學習動作技能過程中獲得的各種信息,分內在反饋和追加反饋。內在反饋是個體操作動作和學習動作時自然而然獲得的各種感覺信息,它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的特殊設備和裝置;追加反饋是個體借助外界或特殊裝置獲得的信息,有時又稱外部反饋[6]。教師通過言語指導、錄像回放等多種形式的追加反饋,不僅可以激勵學習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強化運動技能,還可以糾正錯誤動作,加快度過動作泛化和分化階段,早日形成動作自動化。運動技能學習分三個階段:一是認知階段,即動作泛化階段;二是聯(lián)系形成階段,即動作分化階段;三是自動化階段。在動作泛化和分化階段,先讓學習者對所學習的動作技能有一定的認識或表象,這可以通過示范和指導來實現(xiàn)[8]。傳統(tǒng)體育教學只能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來實現(xiàn),伴隨著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移動學習等資源和方式來實現(xiàn)。

2.移動學習理論

長期以來,教育教學實踐中產(chǎn)生了許多理論,形成了各種學習理論流派。蔡波(2006)將現(xiàn)有移動學習理論歸納為行為主義學習、情境學習、建構主義學習、協(xié)作學習、非正式學習和終身學習、學與教的支持六種類型,這為體育混合式教學奠定了理論基礎[9]。課題組認為,體育混合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情境學習、活動學習、經(jīng)驗學習等新型的學習理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無論哪種理論其內涵都應該包括:不同于當前體育課堂的學習;能夠解釋和支持學習的移動性和個性化;課堂正式學習和課下非正式學習;將體育學習理解為一種個人建構的終身學習過程;將體育學習理解為一種由技術所支持的、個人的、情境的運動技能學習活動。

3.健康促進理論

健康促進是通過對影響健康因素的調控,進而改進個人健康水平和生活方式的過程以及行為。生活方式的改變要從提高認知、改變行為和創(chuàng)造支持性環(huán)境三個方面著手,其中支持性環(huán)境是保持健康持續(xù)改善的重要影響因素[10]。世界衛(wèi)生組織信息顯示,相當一部分疾病是由不健康的行為所引起,如暴飲暴食、吸煙、過量飲酒以及缺乏體力活動等,而個性化的運動能夠通過改變人的生活習慣來改善健康狀況。與此同時,個體層面的干預能夠改變人們的行為習慣。實驗證明,通過一系列手段可以改變行為習慣,如弱化影響健康(暴飲暴食、過量飲酒)的一些過程、通過訓練干預不利于健康的沖動等。因此,科學的體育鍛煉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茖W的體育鍛煉作為健康促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是利用體育手段優(yōu)化人們行為和生活方式的過程,而創(chuàng)建一種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支持環(huán)境,是科學鍛煉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前提和途徑。

參考文獻:

[1]O'DONNELL.Definitionofhealthpromotion[J].AmJHealthPromot,1986,1(1):4—5.

[2]段文杰,張潔文,何雷.移動健康的理論基礎與效果評估[J].心理科學進展,2018,26(7):1232—1243.

作者:趙培禹 李尚濱 王建 馮狄 董宇 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