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教學方法在心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的教學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學方法在心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的教學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教學方法在心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的教學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兩種教學方法在心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的臨床教學效果。方法106名護理實習生按入科順序編號隨機分為觀察組55例和對照組51例,觀察組采用點撥教學法,對照組采用OTD教學法,在教學前后均進行理論、操作和護理查房三方面考核評分并分析。結果(1)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臨床教學前的理論、操作和護理查房水平方面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均明顯低于臨床教學后的各項水平(P<0.05)。(2)觀察組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護理查房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對帶教模式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帶教老師對觀察組護生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點撥教學方法比OTD教學方法在心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中的臨床教學效果更優(yōu)。

關鍵詞:心血管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點撥教學;OTD

教學點撥教學是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障礙、思維障礙與心理障礙,運用畫龍點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以達到掌握知識并發(fā)展能力的目的[1]。OTD教學模式,即以臨床觀察(Observation)、理論學習(Teaching)、病例討論(Discussion)為中心的循序漸進式的教學模式[2]。護理實習生的臨床教學是護理教學的重要部分,心血管內(nèi)科護理無論是專業(yè)性還是實踐性都較強,教學的水平直接影響著護理實習生的理論學習、操作技能以及工作能力,也對臨床工作的醫(yī)療安全有著間接的影響。本研究對心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采用點撥教學和OTD教學兩種模式進行臨床教學,并比較其教學效果,以便選擇更優(yōu)的教學方法進行臨床教學。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

2014年10月1日~2015年5月31日在心內(nèi)科實習的護理實習生106人以入科先后為序進行編號,并采用單純隨機法分為觀察組55例,對照組51例,均為女性;3年制大專生;年齡19~23(20.05±2.46)歲。兩組選擇帶教的病例和數(shù)量相同,兩組年齡、學制、掌握理論知識細分教學前理論、操作和護理查房水平及實習時數(shù)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教學內(nèi)容均按教學大綱要求,每組實習時間為1個月,分別按大綱內(nèi)容講述心血管內(nèi)科各種常見病、危重病的護理常規(guī)和操作示范,實習結束時進行專科理論、??撇僮骷白o理查房考核,將兩組成績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1)觀察組:采用點撥教學方法,即在老師的點撥下預先讓護理實習生對即將進行教學的病例讀書,引導護理實習生重新認識該疾病,并引導她們思考,進行辨析、理解和消化;引導護理實習生床邊實習和操作,讓護理實習生充分接觸患者,老師在床邊講述并演示護理過程,引導護理實習生對臨床護理有真實認知;引導護理實習生陳述,即在老師的點撥下,組織護理實習生進行討論、交流,讓她們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進行自我表述,通過切磋、商討臨床中的實際問題,并在教師的點撥下,引導護理實習生總結;真實的護理操作,即在老師的點撥下,引導護理實習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讓她們通過操作、練習,以實現(xiàn)能力的轉(zhuǎn)化,達到理論用于實際[3]。(2)對照組:OTD教學模式見習病例-理論學習-分組討論:①臨床觀察(observation)。根據(jù)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對教學模塊進行設計,并提出若干與教學目標相關的問題布置給護理實習生。請護理實習生在接觸患者的過程中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觀察,了解心內(nèi)科護理的常規(guī)流程,心內(nèi)科常見疾病診療原則,術后常見并發(fā)癥及護理方法等,心內(nèi)科患者常見心理問題以及護患溝通技巧等。②理論學習(teaching)。根據(jù)教學大綱上的教學目標并結合本專科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對護理實習生進行理論授課,授課過程中結合多媒體教學(理論和操作),加深護理實習生印象,并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的方式使護理實習生有更多的思考,強調(diào)護理實習生是學習的主體,帶教老師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充分調(diào)動護理實習生學習積極性,逐步削弱帶教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充分發(fā)揮護理實習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臨床觀察和理論學習兩個步驟之后,要求護理實習生將臨床觀察階段所布置的思考題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解決,并書寫臨床病例觀察報告。③病例討論階段(discussion)。理論學習結束后,及時安排1~2學時的臨床思維訓練實訓課,教研組設計相關病例,課前護理實習生按5~8名一組,教師將病例相關問題布置給護理實習生,并提供課程學習網(wǎng)站,包括本課程的教學視頻、試題庫資源,培養(yǎng)護理實習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學后,在訓練課上以情景模擬形式,或每組推薦1~2人以PPT形式答辯老師的提問,組員也可以反問老師,最后教師根據(jù)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及補充[4]。

1.2.2評價指標

采用三級甲等綜合型教學醫(yī)院統(tǒng)一教學評估的心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出科理論考核試卷、操作評分標準,對護理實習生在教學前后進行理論和操作水平考核通過閉卷考試以及實際操作的方式分別對護理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考核。以百分制計分評價,考核內(nèi)容與教學大綱一致。采取統(tǒng)一發(fā)放,當場收回的方式以保證回收率為100%,考卷采取編號填寫,以保證調(diào)查的真實性。并要求護理實習生進行一次護理查房,按醫(yī)院的統(tǒng)一標準進行評分。采用學生及教師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表,自行設計滿意度評分表。該評分表的重測信度Cronbach’α系數(shù)分別為0.855和0.905。評分表經(jīng)過5名心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進行內(nèi)容效度論證(Kendall'sWα=0.707,P=0.000)。

1.2.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進行統(tǒng)計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前后測量資料采用前后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進行統(tǒng)計檢驗,對滿意度比較采用等級資料秩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5]。

2結果

2.1兩組教學前后成績對比,

3討論

3.1本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

護理專業(yè)實習護理實習生大多已經(jīng)結束學校期間的基礎課程學習,而且在不久的將來即將走向護理工作崗位,因此實習期間在各個科室的學習對于其以后的職業(yè)發(fā)展以及將來工作中的醫(yī)療安全都有著直接的影響[6]。而護理專業(yè)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對除了要求護理實習生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之外,還應培養(yǎng)起實踐能力以及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7]。本研究將點撥教學法與OTD教學法引入到心血管內(nèi)科的臨床護理教學,點撥教學法讓教與學充分互動,發(fā)揮護理實習生的積極主動性,而OTD教學法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靈活性。本研究將兩種教學方法在心血管內(nèi)科臨床教學效果相對比,結果顯示點撥教學法在心血管內(nèi)科教學效果明顯優(yōu)于OTD教學法。

3.2點撥教學法的特點

點撥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1)激發(fā)興趣,指明方向。預先自讀相關知識內(nèi)容,不但溫習了有關的知識,而且經(jīng)過教師的點撥與引導,護理實習生對即將面對的患者充滿好奇心和責任心,激發(fā)了護理實習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讓他們有目的有計劃地沿著正確的方向?qū)W習。例如,預先告知要看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并告知這種病非常危重,護理好可早日康復,護理不好則會死亡,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責任心,學習更加主動。(2)指點迷津,撥散迷霧,茅塞頓開。護理實習生剛從學校走到臨床,許多知識對不上號,似懂非懂,一旦被指點,他們便豁然開朗,茅塞頓開。(3)通過自我陳述和總結,更好地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讓護理實習生進行臨床討論和交流,大膽陳述己見,在陳述中可發(fā)現(xiàn)問題和不足,及時糾正,通過討論,交換意見,互相提高。(4)實際操作,點撥關鍵。讓護理實習生在臨床中實際操作,老師從旁點撥,告訴關鍵點,在實習中真實提高護理水平。點撥教學法徹底地廢棄了以往帶教老師的“一言堂”和“滿堂灌”的注入式,而采取了“誘導式”和“啟發(fā)式”,這就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自學的積極性、思考的開放性、討論的自由性、總結的獨立性和運用的創(chuàng)造性,因而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由于護理實習生帶著問題進入后兩周學習,使其更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識,因此學習也更有主動性,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fā)學習的熱情,并且通過廣泛查閱相關資料,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有利于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8]。在進行病例討論的過程中護理實習生之間通過溝通、交流彼此學習,相互協(xié)作,既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加強了護理實習生的團隊精神[9]。

3.3點撥教學與OTD教學法的比較

點撥教學法是一種較新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誘導式的教學手段,是著名特級教師蔡澄清先生所倡導的一種現(xiàn)代語文教學法?!包c撥法”是通過以“思”核心、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引導點撥、發(fā)展學生智能的一種方法。其結構是:“激學導思-引議釋疑-點撥提高-精練強化”。其主要功效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多思,培養(yǎng)學生好學深思的品質(zhì),以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10]。OTD教學法是以臨床觀察、理論學習和病例討論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使護理實習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11]。在本研究中,我們對來院實習的學生分別采用點撥教學法和OTD教學法兩種教學模式,實習結束后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比較,經(jīng)過點撥式教學的護理實習生在心血管內(nèi)科自學能力、教學前與患者溝通能力和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性明顯優(yōu)于OTD教學組,兩組對帶教模式的滿意度和帶教老師對兩組護理實習帶教滿意度點撥教學組均優(yōu)于OTD教學組。點撥性教學是一種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較易被學生和老師接受,值得在臨床護理實習生教學中被采用[12]。點撥教學法有利于臨床老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點撥教學法成功運用的前提條件是教師具備深刻的洞察力•251•TODAYNURSE,May,2017,No.5和良好的辨析力,善于從護理實習生的臨床實習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對策[13];在臨床實踐操作過程發(fā)現(xiàn)錯誤,點撥正確方法;老師要善于進行心理狀態(tài)的調(diào)控,解除學生心理障礙,要求點要害、抓重點、撥疑難、提興趣、排障礙、學知識。整個帶教過程中老師也能從護理實習生的提問和討論中得到啟發(fā),促進臨床知識的增長,是護理實習生和老師雙重受益,達到教學相長[14]。試行點撥教學法,對老師來說要下一番苦功夫去刻苦鉆研,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蓄滿貨真價實的“一桶水”,同時還必須深入了解護理實習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興趣愛好和心理狀態(tài),才能扎實、適時地倒給學生“一杯水”。

4小結

本研究采用隨機臨床對照研究分析點撥法和OTD教學法在心內(nèi)科護理實習生的教學效果的差異,但研究樣本量較少,并且沒有對護理實習生家庭-社會-心理的各種影響因素的多因素綜合分析,期待更大樣本量和多因素綜合對比的相關研究,以利于明確提高臨床護理實習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家曙,蔡澄清.甘為春泥護花紅[J].教育文匯,2014,2:8-10.

[2]AikenLH,CimiottiJP,SloaneDM,etal.Medcare,2011,49(12):1047

[3]陳明紅.開展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的實踐與成效[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5:221-222.

[4]賴杏.OTD教學模式在心外科實習護生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6:113-115.

[5]彭鴻.PBL教學法在綜合內(nèi)科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4,2:163-164.

[6]黃金銀,程云.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成績與臨床學習環(huán)境的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5-18.

[7]劉曉紅,李翠萍,黃芳,等.本科護理實習生分段早期臨床實習護理認知及實習效能比較[J].護理學雜志,2014,29(12):65-66.

[8]陳明霞.臨床先導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3):118-119.

[9]莊淑梅.以病例為先導的標準化病人的在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12):3184-3186.

[10]李淑云.以“鋒面系統(tǒng)”為個案,探索“點撥法”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7,6:70-72.

[11]劉燕南,彭艾莉,周利容,等.外科護理教學中OTD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7):617-618.

[12]陳曉君,盧錫芝,黃曉暉,等.點撥性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2,12(25):1257-1258.

[13]歐陽玉蘭.護生主查式教學查房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10:166-167.

[14]付倩麗,鄧雪瓊,鄧荔.點撥教學法在心血管內(nèi)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5,19:1897-1898.

作者:謝治麗 陳曉晴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