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有關馬的故事范文

有關馬的故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關馬的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關馬的故事

第1篇:有關馬的故事范文

七夕節(jié)的故事古老傳說,牛郎是人間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頭老牛一起生活,日子艱苦??椗翘焐贤跄改锬锏膶O女,是有著超凡“女紅”技藝的神仙。原本不可能相識相愛的牛郎織女,但在老牛牽線下,成就了姻緣。婚后,倆人男耕女織,相親相愛,并育有一兒一女。故事至此,讓人們看到了古時“巧配”的愛情如純潔花朵,結出了幸?;橐龅墓麑???梢哉f,“七夕”故事的開頭,正是熱戀中的少男少女最為盼望的歸宿,美麗的愛情之花,結出了婚姻之果,還有什么比這更幸福的事?此時,相愛的人們都會誓言,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相伴到白頭。

然而,“七夕”故事情節(jié)突變。王母娘娘聽說織女“不守天規(guī)”,“私奔”到人間,派天兵天將抓走了織女。牛郎不見織女,披上牛皮、擔上兒女一路追到天上,就在要追上織女時,狠心的王母娘娘拔下頭簪,劃出天河使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望。故事向壞的方向陡然急轉(zhuǎn)!恰似婚姻遇到了油鹽醬醋茶,瑣碎的家務、萎縮的溝通,所謂的“七年之癢”等撲面襲來,好比破壞婚姻的“王母”。爭吵、抱怨、生活的煩惱,就像捉拿織女的天兵天將。心在離散,幸福遇到了拐彎,正如有人怨恨說,婚姻成了愛情的墳墓。可是,誰是掘墓人?誰又在婚姻生活中消耗了愛的熱情?有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離婚率正在連年上漲。破裂的婚姻仿佛在曾經(jīng)相愛的夫妻間劃出了一條天河,相見不相識,寂寞孤獨冷,誰不細心呵護婚姻,他的愛情就會發(fā)霉,既便追悔莫及,也只能興嘆不已。

人世間五味雜陳,喜劇和悲劇相互轉(zhuǎn)換,人們更渴望喜劇結尾。“七夕”故事再次逆轉(zhuǎn),一群小喜鵲,感動于牛郎織女的真情,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美麗的羽毛,架成彩虹橋,讓這對相思一年的夫婦在這一夜相會,重溫脈脈情話?,F(xiàn)實中,婚姻不在,兒女尚在,既便相隔萬水千山,孩子永遠是母親的牽掛。鵲橋相會的橋段,對映現(xiàn)實,與離婚夫妻探視孩子何其相像。離婚可使原是夫妻的倆人形同陌路,但共同的孩子卻不會陌生,讓無辜的孩子承受不幸婚姻的苦果,悲哉、憐哉、悔哉。

其實,無價的愛情、美滿的婚姻,不懂得珍惜,不認真雕琢,再好的愛情、婚姻也會枯萎。“七夕”故事告訴我們,親歷愛情,走進婚姻,倆人就要心心相印、時時溝通,相互體諒,理解體貼,共同應對生活磨勵。有人曾說,良好的藝術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但愿良好的溝通,讓天下夫妻好花常開,幸福常在。

七夕美食七夕乞巧的應節(jié)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稏|京夢華錄》中稱之為 “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勻 后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后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后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qū)⒐瞎癯善婊ó慀B,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七夕節(jié)搞笑短信親親你我, 私守樓閣,鵲橋之夜永定今生!

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用我們的愛架起彩虹!

七夕節(jié)到了,沒啥好送的,就送對聯(lián)一副。上聯(lián):橫眉冷對秋波;下聯(lián):俯首甘為光棍;橫批:光棍萬歲!祝你七夕節(jié)快樂!

老鼠沒女朋友特別郁悶,終于一只蝙蝠答應嫁給他, 老鼠十分高興.別人就笑他沒眼光,老鼠:你們懂什么,她好歹是個空姐呀!

愛熱了,我用冰把它凍起來;愛冷了,我用火爐把它圍起來;我精心呵護的愛,在七月初七帶給你看,一定鮮活如初!祝七夕快樂!

這是月老在七夕前派發(fā)人間的因緣幸運符。單身的收到緣分將至,戀人收到情場如意,已婚的收到家庭甜蜜!提前祝七夕快樂!

你是牛郎,我是織女;你去做飯,我來淘米;你去耕田,我來拉犁;愿為樹枝,在天連理;愿做鴛鴦,水中嬉戲,無憂無慮,只為有你!祝七夕快樂!

歡迎訂閱愛情充值卡,本卡有效期為一生,卡號為:520xx14,充值卡密碼:七夕快樂!充值成功后,系統(tǒng)自動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幸福一生!

此短信情濃濃、意綿綿。成分:1縷春風2滴夏雨3片秋葉4朵冬雪,包裝:5顏6色,數(shù)量:7上8下,功用:99平安10分幸福,切記:七夕專用產(chǎn)品!

七夕到了,送你份精美禮品:一條七“喜”短信,祝你心喜情喜事喜業(yè)喜生活喜感情喜一切都喜,笑如晨曦,樂如彩霞,七夕情人節(jié)快樂,更祝你愛情甜美!

七夕溫情版預告:害羞型的送花草,運動型的牽手跑,現(xiàn)實型的喝足吃飽,煽情型的唱歌舞蹈,浪漫型的摟摟抱抱,溫馨型的發(fā)條短信,表達情意就好!

愛情這東西,太多了,讓人吃不消;沒有吧,心里空落落。這人,還都有七情六欲,那我就趁七夕還沒到,趕緊祝你愛情不多不少,剛剛好,甜蜜幸福直到老!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七夕了,錯過了二月十四,再也不能放過七月初七,今天我要對你說三個字:“借點錢。”平時不好意思開口,過節(jié)你總不好拒絕吧?

牛郎織女來到鵲橋上,牛郎拿著一部手機送給織女??椗蓡栒f;“這是什么”。牛郎道;“二十一世紀真好,以后想念時,可以用這個寫信息發(fā)彩信啦!”

第2篇:有關馬的故事范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正確書寫9個生字,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1、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分析能力。

2、通過學文,體會小姑娘在困境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不屈不撓的勇氣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英雄觀念。

教學重點

1、正確書寫易錯字,培養(yǎng)識字能力。

2、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啟發(fā)學生探究性學習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 2、多媒體課件或有關課文插圖的掛圖。

一、導入 播放課件。

(畫外音)1920年的一個夜晚,馬金納乘坐的輪船不幸在海上觸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掙扎,等待救生船。過了很長時間,馬金納已經(jīng)筋疲力盡,救生船卻還沒有來。此時的馬金納絕望了,他再也沒有力氣繼續(xù)游了,馬金納最終脫離危險了嗎?其他遇難的人獲救了嗎?《歌聲》這個故事會告訴我們答案。 二、新課

(一)自學

1、自讀課文,圈出不懂的詞語,可以通過或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再有不懂的問題可以向小組的其他的同學請教。

2、同桌互讀,相互糾正字音。

3、小組分段練讀。注意糾正生字讀音的錯誤,把句子讀流利。

4、指名分段讀,全班正音。

(二)識字、寫字

1、小老師領讀詞語。

2、搶答讀字。

3、交流識字方法。

4、書寫。

(三)交流(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讀第一小節(jié),想象:夜時在,海上,落難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

2、理解“掙扎”“筋疲力盡”的意思,感受到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連馬金納這樣的大男人也“絕望”了,而這種困境,對于10歲的小姑娘更加困難。

3、朗讀。學習第四小節(jié)。齊讀。讀出人們遇難被救的欣喜及對小姑娘深深的謝意。

小結:航船遇險不是偶發(fā)事件,不是人人能遇到的,對于一個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個僅10歲的小姑娘用自己的歌聲鼓舞著人們,她的樂觀、鎮(zhèn)定、不向命運屈服的勇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小姑娘的歌聲人人們以勇氣和力量,是歌聲救了大家。讓我們再讀課文,看看在困境中小姑娘是怎么樣做的。

(一)交流(學習課文二、三小節(jié)。)

1、讀文。

2、小組學習。加入自己的體會,復述或朗讀有關的句子。

3、相機引導。 從馬金納的親身體體驗中想象:人們在聽到歌后的感受,從而理解詞語“激昂”“聚攏”的含義。

(二)誦讀 從表示小姑娘動作的詞語中,體會到她的樂觀、鎮(zhèn)定和勇氣。 她一次又一次從浪花是冒出頭來,用手抹抹臉上的海水,又唱起來。 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

(三)交流 如果你就是馬金納,你從這次歷險中感受到什么呢?

(四)講故事 記住這個故事吧,在困境中樂觀的態(tài)度、鎮(zhèn)定的行為,不屈不撓的勇氣也是令我們受益終生的精神財富,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再交流你們的體會。

(五)練習

1、畫出課文中帶有下面詞語的句子,再抄下來。 掙扎 筋疲力盡 隱隱約約 激昂 聚攏 增添

2、照樣子寫詞語。 斷斷續(xù)續(xù) 抹一抹

3、填空。 ( )歌聲 ( )海面

第3篇:有關馬的故事范文

最近秋游,孩子們?nèi)ス珗@后回來,對“馬”有較強的興趣。為了讓孩子進一步感受中國畫的意境、技能和神韻,更好的了解國畫,喜愛國畫藝術,我們結合我園課題室研究《幼兒國畫與幼兒情感發(fā)展》選擇了欣賞徐悲鴻的《奔馬》。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徐悲鴻用灰、濃、焦墨色和線條畫出的奔馬不同的氣勢和力度,感受作品中馬的多種動態(tài)和情感。

2.鼓勵幼兒大膽通過與藝術作品對話,培養(yǎng)幼兒細心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藝術作品的解釋和評判能力,初步積累欣賞中國畫的經(jīng)驗。

3.在音樂的伴奏下,讓幼兒用動作和筆墨表現(xiàn)奔馬的激昂情緒,從而激發(fā)幼兒對中國畫的喜愛之情,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

三、活動準備

1. 知識準備: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徐悲鴻的作品和資料,了解有關徐悲鴻的畫的故事。

2.教具準備:《賽馬》音樂,圖片《奔馬》《群馬》;徐悲鴻自畫像。

3.學具準備:區(qū)域里準備筆、墨、宣紙。

四、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播放“賽馬”的音樂導入活動,提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你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馬?它是什么樣的?

評析:用賽馬音樂激發(fā)幼兒欣賞興趣。

(二)經(jīng)驗再現(xiàn), 初步感受

1.教師:畫家畫了幾匹馬?你覺得這是一匹什么樣的馬?這匹馬長的怎么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從馬的神情和雄壯的氣魄引導)這匹馬不是胖,而是高大威猛,身體非常強壯。

2.教師:這匹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馬在奔跑的?除了從腿部看出馬在奔跑,你還從馬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馬的棕毛、尾巴,往后倒的草,因為馬跑的速度快而使馬的毛向后、向上飛揚起來。)

3.馬是怎么跑的?(幼兒模仿)馬飛奔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幼兒模仿)

評析: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通過懸念問題引導幼兒從總體上觀察馬的神情、外形、動態(tài)。

(三)多元對話,體驗意韻

1.教師:這幅畫時用什么工具畫的?這些線條看上去有什么不同?是朝哪個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感覺怎么樣?你知道是怎么畫的嗎?(了解水墨畫中的中鋒和側鋒所畫線條的不同 )

2.師:畫中用的墨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國畫里運用最多的是濃墨和淡墨,這匹馬的身上哪里運用了濃墨?哪里運用了淡墨?為什么馬的腿上要用這么黑的墨呢?(為了表達出馬兒奔跑時,腳上的力度。)除了濃墨和淡墨,那為什么馬的身上有的地方是白色的?有的地方是黑色的?有的地方又是灰色的呢?(因為光從不同的角度照射上去的,所以光照不到的地方就黑,光照到的地方就白,而側面就是灰色的。)

3.你最喜歡哪匹馬?誰來學學它的造型?

4.你覺得這些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歡?為什么?(注意觀察用灰墨畫的身體,濃墨點的五官,焦墨掃的馬尾。)

5.教師小結:這位畫家用了大塊的灰墨擺出馬的體態(tài),剛柔并濟的幾筆寫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濃墨點五官,焦墨掃馬尾。畫的馬很自然,很生動,就像活的一樣,非常有氣勢和力度。

評析:引導幼兒多通道感受作品的線條、造型和色彩的每個部分美,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各種感官與作品進行交流對話,并運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審美感受。從而使幼兒初步了解國畫的基本技能技巧和表現(xiàn)手法,積累欣賞國畫的經(jīng)驗。

(四)整體解讀

1.教師:這些馬是誰畫的呢?出示徐悲鴻自畫像,(瞧,這就是徐悲鴻爺爺)向幼兒簡要介紹畫家及他的作品(不僅小朋友喜歡馬,徐悲鴻爺爺也愛馬,他不但喜歡觀察馬,還喜歡畫馬。他畫的馬是人們最喜歡的,也是最著名的。下面,教師就給你們講講他的故事)

2.以故事的形式簡述徐悲鴻先生愛馬、觀察馬、畫馬的故事(通過故事感受畫家以馬表意、以馬寄情的情懷,進一步體驗“馬”的精神。)

3.教師:你能不能猜一猜畫中的馬在什么地方?看上去有什么感覺?你覺得馬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自由、奔放)假如你是這匹馬你在大草原上奔跑著,你的心情會是怎么樣?(我覺得我們不能一味的剝奪孩子想象的可能,其實從馬的神態(tài)上面看,馬的神情是很模糊的,根本分不清楚是開心或是難過。應該由孩子們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能力,這匹馬給人的心情可能就是最基本的兩種心情,開心的在大草原上奔跑或是由于傷心而在奔跑。)

4.教師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畫家徐悲鴻的作品,看到一匹匹非常歡快,自由奔放的馬,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把馬兒始終作為人才的象征。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學學馬兒在草原上歡快、自由的奔跑呢?

5. 配上《賽馬》音樂, 幼兒歡快的隨樂表現(xiàn)奔馬的激昂情緒,整體感受作品的氣勢和力度。

評析:整體欣賞,運用作家的故事以及馬的動作姿態(tài),使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體驗作品要表達的情感和精神,使得美術欣賞活動得到升華,實現(xiàn)美術教育的任務,“美”是心靈的塑造,“術”是技術,我把審美教育與美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實現(xiàn)“美”與“術”的統(tǒng)一。

(五)活動延伸:

1.在區(qū)域里鼓勵幼兒使用筆墨宣紙進行創(chuàng)作嘗試。

2.收集關于馬的圖片、故事、成語等,向全園宣傳展示。

3.和幼兒一起制作玩具竹竿馬并一起玩騎馬、賽馬游戲。

五、活動反思

《綱要》強調(diào):“幼兒的學習要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為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比狈ι罱?jīng)驗的學習,對于幼兒來說是空洞乏味的,美術欣賞教學也是如此。馬是孩子們生活中熟悉而喜愛的動物,很多孩子都見過,在公園里騎過,幼兒可通過觀察畫中馬的神態(tài)并身體動作來感知作品所表達的主題。

第4篇:有關馬的故事范文

看——

我國歷史上或傳說中的名馬有的盧馬、昭陵六駿、白龍馬、汗血馬… …

與馬有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有伯樂相馬,老馬識途,老驥伏櫪而上太行,按圖索驥,秦瓊賣馬等。

藝術作品中也有馬。例如,雕刻名作有昭陵六駿。音樂作品有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賽馬》等。

漢語漢字中也有馬。早在商代的甲古文中就有了象形字“馬”。從早期甲骨文到晚期甲骨文到大篆到金文到小篆到隸書到楷書,都有“馬”字的演變過程。

歷史傳說中還有馬呢!比如,王亥馴馬,九方皋相馬,趙高指鹿為馬,燕昭王以千金買千里馬骨,田忌賽馬等。

當然,文學作品中也有馬。比如說,杜甫的《房兵曹胡馬》中有馬,臧克家的《老馬》中有馬,周濤的《鞏乃斯的馬中有馬》… …

第5篇:有關馬的故事范文

一、讀寫生態(tài)鏈的建構:關注三維空間

(一)長度:從兩節(jié)課走向一個月

傳統(tǒng)作文課,一般情況下只有兩節(jié)課,我們也往往限于此。在學生沒有充分感知、充分體驗、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匆匆而作”,其結果是很多學生對于習作產(chǎn)生畏懼。而“讀寫生態(tài)鏈”則將“讀”與“寫”置于情境之中,從兩節(jié)課走向一個月。

1. 晨誦午讀,日積月累。每天的晨誦時間,就開始誦讀詩歌。午間更是“大聲朗讀”和“持續(xù)默讀”的時間,全班同學或靜悄悄地閱讀與玩具有關的故事、圖書,或聽老師大聲朗讀相關故事。

2. 親子共讀,思行并舉。每周,都有親子互動活動內(nèi)容,或給爸爸媽媽講有關玩具的故事、介紹玩具影片的精彩情節(jié),或聽家長講述他們小時候的玩具,或動手制作喜歡的玩具。

“玩具”主題親子共讀分享表

活動名稱 填寫時間

我最難忘的表現(xiàn)

我的思考和困惑

家長的評價

3. 每周一次,讀寫分享。在這一個月里,大家圍繞“玩具”主題展開分享,有讀書交流會,有片段指導課等。

(二)寬度:從書面閱讀走向立體閱讀

圍繞“玩具”主題,師生共同選擇了童謠、詩歌、圖畫書、電影等媒介一同賞讀。在賞讀時注重閱讀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追求廣度與深度,突破傳統(tǒng)書面閱讀,倡導立體閱讀,除了紙質(zhì)文本外,倡導讀電影、讀音樂、讀視頻。同時,將各種有趣的活動與閱讀有機穿插。在選擇媒介時要把握“三味”。

1. 兒童味。經(jīng)過時間的檢驗,符合本年段兒童的心理特點。

2. 文學味。感情真摯,文辭優(yōu)美,充滿情趣,具有極強的文學味。

3. 時代味。切合當下兒童生活,傳達正能量。

“玩具”主題立體閱讀明細

閱讀時段 媒介名稱 內(nèi)容明細

晨讀時間 童謠 《不倒翁》《搭積木》《蹺蹺板》《橡皮泥》《小小七巧板》《我來照顧布娃娃》《紙飛機》《玩具進行曲》

晨讀時間 詩歌 《布娃娃過橋》(圣野)、《玩具》(泰戈爾)、《絨毛小熊》(任溶溶)、《風箏》(馬云超)、《風箏》(英帥克)、《我的風箏》(莫利斯?卡列姆)

午讀時間 閱讀課時間 圖畫書 《出走的絨布熊》《小熊可杜羅》《我的兔子朋友》《第五個》《大猩猩》《飛機》《玩具船去旅行》《愛德華的神奇旅行》

午讀時間 閱讀課時間 童話故事 《玩具之夜》(周銳)、《小人精和玩具兵的戰(zhàn)爭》(楊紅櫻)、《玩具店的夜》(孫幼軍)、《玩具手槍惹禍了》(金波)、《玩具審判團》(李志偉)、《堅定的錫兵》(安徒生)

社團活動時間 電影 《玩具總動員1》《玩具總動員2》《長江七號》《舒克和貝塔》《馬格瑞姆的玩具店》

午讀時間

閱讀課時間 散文 《一起長大的玩具》(金波)、《童年的玩具》(王安憶)、《打彈珠》(黃忠達)、《童年時的玩具》(吳鳳珍)、《我小時候的玩具》(劉曉明)

(三)高度:從單一訓練走向多樣訓練

1. 關注表達。無論是閱讀童謠詩歌還是散文故事,我們都會帶著學生討論作者是怎樣創(chuàng)作的。

2. 多樣訓練。傳統(tǒng)習作一次習作只訓練一種體裁,而“讀寫生態(tài)鏈教學模式”,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對“兒童詩寫作”“編寫童話”“寫新聞報道”“寫說明書”“創(chuàng)作圖畫書”等都有所介入。

3. 突出重點。根據(jù)年段特點,四年級重點是對于段的訓練,在寫作指導時就要以此為準。

二、讀寫生態(tài)鏈的實施:關照自覺讀寫

(一)情境創(chuàng)設:讓讀寫有情有境

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中年級學生來說,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打開想象的空間?!白x寫生態(tài)鏈”的建設,創(chuàng)設情境是關鍵一步。

以“玩具”主題為例,我們舉辦了“玩具節(jié)”。每個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最心愛的玩具。專門舉辦了“童年的玩具”展覽:有雞毛毽子、彈珠、沙包等。教室墻壁上張貼著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的資料、圖片。讀著這些資料,孩子們知道了:最早的風箏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軍事、通訊;七巧板,在19世紀已廣為流傳,外國人稱之為“唐圖”……在教室的前門,還貼上了“玩具國”的文字。教室成了一個小型“玩具博物館”。

之后的每一項活動都在這樣的大情境中展開。整整一個月,每一天都和玩具有約,讀與玩具有關的詩歌、童話故事,做屬于自己的泥人、風車、風箏、紙飛機等玩具,看與玩具相關的電影、動畫片。玩玩具,聊玩具,寫玩具,這樣的日子孩子們興奮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整整一個月,我、孩子和玩具們?nèi)跒榱艘惑w,一起上課,一起游戲,一起讀書,在其中觀察、思考、交流、表達、操作。這為學生的想象與思維活動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材料,“我仿佛就是故事中的某個玩具”“童話中的玩具就像我”,他們可以去組合和創(chuàng)造新的形象。

(二)立體閱讀:讓讀寫有聲有色

每天清晨,當陽光爬上課桌的時候,我們開始誦讀圣野的《布娃娃過橋》、泰戈爾的《玩具》、馬云超的《風箏》等充滿趣味的與玩具相關的兒童詩,有時伴著音樂深情吟誦,有時打著拍子齊聲朗讀,有時看著文字默默記誦。

當午間閱讀的鈴聲響起的時候,我們開始和孫幼軍爺爺筆下的“小布頭”一起去歷險,坐火車,等飛機,好玩有趣!閱讀課、活動課上,我們一起讀《我的兔子朋友》《第五個》《愛德華的神奇旅行》等圖畫書,一起讀《堅定的錫兵》《玩具店的夜》等童話故事。讀著讀著,孩子們身邊的一個個玩具活起來,有的會生病,有的煩惱多多,有的孤單寂寞,還有的機智勇敢……

影視欣賞時間,我們看《玩具總動員1》《玩具總動員2》《舒克和貝塔》《長江七號》《馬格瑞姆的神奇玩具店》等。我和孩子們不禁感嘆:玩具世界真精彩!

立體閱讀讓閱讀變得有聲有色。在讀的過程中“說來聽聽”也是我們經(jīng)常做的。

【說來聽聽】片段:

師:孩子們,前面兩周,我們讀了哪些跟玩具有關的故事呢?又看了哪些跟玩具有關的電影、圖畫書呢?大家回憶一下。

(學生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一一板書。)

師:在這些故事和電影中,你最喜歡哪個玩具、哪個故事呢?請大家說來聽聽。

生:我喜歡長江七號里的七仔。七仔太可愛了,為了救小狄的爸爸,它把自己的能量全部輸送給了他。后來七仔死掉了,變成了一個布娃娃,它的兩只眼睛也變成了叉叉。

師:是的,七仔為了救小狄的爸爸,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很偉大噢!

生:我最喜歡《我的兔子朋友》。為了拿回老鼠的玩具飛機,它把大象、犀牛、河馬、松鼠、鹿、鱷魚、棕熊、鴨子都集合在樹下。它們一個疊一個,可就快夠到玩具飛機時,兔子的手一松,動物們嘩啦啦地全都摔到了地上……真好玩!

師:這個故事跟我們讀過的《月亮的味道》有點像。

生:我喜歡《小布頭奇遇記》這個故事。小布頭原本是個膽小的玩具,在漫長又有趣的歷險中,它變得勇敢又堅強。

生:我喜歡《49只風箏和49只紙船》。因為故事里面的風箏和紙船上面可以寫祝福的話,下次我也要試一試,說不定可以交到新的朋友呢!

生:我覺得《玩具總動員》中的胡迪很聰明。當火柴被吹滅后,胡迪用巴斯光年頭上的氧氣罩當放大鏡,再把火箭的導火索放在氧氣罩下面,調(diào)整好位置,導火索就嗤嗤嗤地燒起來。于是,火箭帶著胡迪和巴斯光年飛了起來。

生:我也喜歡胡迪。當胡迪和巴斯去追安迪的搬家汽車時,身上背著火箭的巴斯被卡住了,已經(jīng)跳上車的胡迪沒有一個人先走,他又跳下車來,用力拉巴斯。然后兩人一起走。胡迪可真夠朋友的!

師:看來胡迪成了許多小朋友心中的偶像了。說真的,張老師也挺崇拜胡迪的,他勇敢、機智、夠朋友,是個好玩具。

將想法說給別人聽,意味著聽眾也開始思考,原本只是自己的想法,轉(zhuǎn)化成同組成員的共同財富,又能碰撞出新的想法。交流能夠促進更好、更深的閱讀;交流能夠培養(yǎng)民主、平等的精神。

(三)活動體驗:讓讀寫有滋有味

活動能夠活躍身心,給學生真切的體驗。開展一系列活動,不僅豐富了習作題材,更在閱讀與寫作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梁。

“玩具總動員”系列活動

活動一:“秀秀我的玩具――我是玩具代言人”

1. 將自己最喜歡的或最有特點的玩具帶到學校里來。

2. 通過查閱說明書、上網(wǎng)、請教教師或家長等方式了解玩具的名稱、特點、玩法、來歷等。

3. 在教師的指導下,寫一寫玩具。然后,練習有條理地介紹。

4. 介紹自己的玩具,評選“最佳代言人”。

活動二:“巧手做玩具――我是玩具小主人”

1. 師生自己先學習一種玩具的制作方法,譬如紙船、萬花筒、風箏等。

2. 把制作玩具的步驟一一寫下來。

3. 師生準備好做玩具的材料。

4. 教師教學生做一種玩具,請幾位學生教大家做幾種玩具。

5. 評選“最佳指導獎”。

活動三:“用玩具寫童話――我是玩具小作家”

1. 閱讀與玩具有關的童話故事,感悟?qū)懛ā?/p>

2. 學生合作,擺玩具、編故事。可以自己編,可以和同桌合作,也可以小組合作。

3. 給自己編的故事取個名字,交流編寫的童話故事。

4. 評選“最佳童話小作家”。

活動四:“親自演故事――我是玩具小演員”

1. 演故事,展示自我。請學生試一試把自編的故事演出來。

2. 小組合作排演。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編寫的童話故事,評選出最有趣的童話故事作為排練的劇本,然后分角色、做頭飾、排練。

3. 在全班演出,評出最佳劇本、最佳演員。

4. 課后把自己編的童話故事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鄰居、朋友們聽,請他們評評你寫得怎么樣。

(四)寫法指導:讓“習作”有章可循

在“玩具”主題的情境與活動中,“寫什么”已經(jīng)不難,“怎么寫”才是需要教的。當然教學生“怎么寫”的過程中,不在乎面面俱到,而在乎一課一得。

【創(chuàng)作詩歌】片段:

師:孩子們,上一周,我們學會了做紙船。雙休日,你和家長一起去放紙船了嗎?

生:星期天下午,我和爸爸到東州公園放紙船。小紙船隨著水流搖搖晃晃地向前漂去。

生:星期六下午,我和媽媽到鄉(xiāng)下的小河邊去放紙船。我蹲下身子把船放到水面上。起先紙船漂行得很慢,后來一陣風吹來,紙船飛快地往前航行。我蹦跳著去追紙船。紙船漂啊漂,我在岸上跑啊跑!

師:說得非常好!讓我想到了我們讀過的一首兒童詩《風箏》。誰來背一背。

生:天上飄著一只風箏M地上跑著兩個兒童M風箏馱著兩朵白云M兒童牽著一縷春風MM風箏飄啊飄M兒童跑啊跑M天上的風箏多像戲耍的兒童M地上的兒童就是飛舞的風箏。

生:老師,我會模仿說一首。河里漂著一艘紙船M地上跑著一個兒童MM紙船漂啊漂M兒童跑啊跑M河里的紙船M多像奔跑的兒童M奔跑的兒童M就是河里的紙船。

師:掌聲送給他,模仿得真不錯。我們寫詩,往往就是從模仿起步的。好的,我們繼續(xù)交流。

生:星期日上午,太陽特別好。我和媽媽每人拿一只紙船,小心翼翼地放到小河里。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陽光照在小船上。小船,小船,我祝你一路順風。

師:說得真好!我仿佛聽到了鳥叫,看到了紙船悠悠漂向遠方。如果把你說的寫下來,分分行,稍做修改,就有可能是一首好詩哦!

(教師邊說邊板書)

一艘小紙船,

輕輕離開我的小手,

隨風遠航。

披著陽光,

滿載鳥兒的歌聲,

帶上我們的祝福,

漂向遙遠的地方。

師:你們看!這還挺像一首詩吧!我們要大膽地去寫,模仿是一種方法,自己寫下來后反復修改也是一種方法。

在大量誦讀與做紙船、放紙船的基礎上,學生習得了語言,初步感受了兒童詩的語言特點并有了“放紙船”的生活體驗。這一片段,讓初學兒童詩寫作的學生明白了仿寫往往是走上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寫詩歌并不難,有時候只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稍作修改,就能成為兒童詩。

【編寫童話】片段: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回憶一下讀過的與玩具有關的童話故事,說說看,這些故事中的玩具有什么特點?

生:有的玩具像小朋友一樣會說話,會活動,譬如小布頭。

生:而且有的玩具像人一樣會高興,會生氣,會發(fā)怒。

師:小朋友們的發(fā)現(xiàn)都很了不起!那么在我們編寫的時候,就可以把有些玩具當作“人”來寫。

師:你們有沒有留意,故事中的玩具往往是在什么時候活動的?

生:我發(fā)現(xiàn),《玩具總動員》中的玩具總是在人不在的時候全都動了起來。只要有人一來,他們就恢復原樣。

生:《小紙船大航行》中的紙船是在小主人睡著后才開始航行的。

生:玩具小熊可杜羅是在店門關上以后,天黑了,才開始去找扣子的。

師:這些故事中的玩具往往是在沒人在的時候開始活動,這樣會給人感覺更真實。

師:那么,故事往往是怎樣開始的呢?

生:《我的兔子朋友》是由于一只小老鼠把玩具飛機飛到了樹上。

生:《第五個》中的玩具都受傷了,于是就開始了故事。

生:《大猩猩》中安娜一直想去動物園看真正的大猩猩,可是他的爸爸沒有空。于是一個晚上,玩具大猩猩變成高大的活的大猩猩帶著安娜去動物園。

師:我們在編寫故事的時候,總得想想故事是因為什么而開始的。還要說清楚故事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怎么發(fā)生發(fā)展、結果怎樣。最重要的,內(nèi)容還要有趣,里面要有玩具。

讀了那么多寫玩具的故事,聽了那么多跟玩具有關的童話,學生心里早就癢癢的?!拔业耐婢咭灿泄适掳 彼麄儼筒坏酶嬖V老師。這時候需要師生聊一聊,先聊后寫,先說后寫。在聊中掌握了方法,在說中完善故事。

(五)平臺展示:讓寫有人可看

發(fā)表欲永遠在每個學生的心中涌動,如果自己寫的作品沒有讀者,那寫就失去了意義。

《小鳥之歌》是我們的班級小報?!盃渴执笞骷摇睓谀?,主要介紹作家及其作品,登載他們的題詞。“我是小詩人”欄目,主要刊載學生的詩作?!罢f來聽聽”欄目,刊載學生讀后的感想?!白x寫對對碰”欄目,發(fā)表學生的作品。崔超的《兩只恐龍》、楊敏藝的《我的玩具小貓》、張一諾的《教你做風箏》、顧佳豪的《玩具國歷險記》等作品都登在了班報上,整一期班報都是圍繞“玩具”的,到目前為止,已有圣野、梅子涵等八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為小報題詞。我們班每個人都已在小報上發(fā)表作品。《小鳥之歌》上的作品已有三十余篇正式發(fā)表在《新作文》(小學版)、《小朋友》等報刊上。

我們希望,當孩子們走過童年,“小鳥之歌”會在他們的心底留有一塊懷想的芳草地,會想念那些曾經(jīng)陪伴他們走向純真、善良的文字。

三、讀寫生態(tài)鏈的意義:關懷生命成長

(一)重新認識讀寫關系

“讀寫”之間其實存在著一種生態(tài)關系,不是簡單的由讀決定寫的被動過程,也不是簡單的由寫促進讀的主動過程。

(“讀寫生態(tài)鏈”示意圖)

(二)尊重兒童言說方式

學生的思維各異,語言積累不同,閱讀背景不一,這些促成了學生的表達習慣也不盡相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化的言說方式。讀寫生態(tài)鏈教學模式順應兒童個性,激發(fā)學生用不同體裁、不同言說方式表達自己。

第6篇:有關馬的故事范文

——題記

腳下的三葉草被剛才嬉鬧的孩子們踩扁。那段與三葉草有關的故事,那段回憶,那個約定,回到那個夏天……

她們是三個性格迥異的女孩,三個女孩不知從何時起,火速建立起友誼。魚,一個脾氣火爆的女生;濤,一個文靜的女生;河馬,一個多才多藝的女生。

女生都是這樣嗎?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成了她們的“秘密基地”。前一秒鐘,她們明明還在這兒的,后一秒,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三個人形影不離,彼此訴說著,青春里的那些秘密,那些心事。那年夏天的風,好涼爽,三葉草,悄悄綻放在陽光之下……

有人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生隔離?!?/p>

那年學校文藝活動,她們報了名,一首由河馬編寫,譜曲的歌——《黑白·約定》。那一天,她們表演的很成功。連平時大大咧咧的魚,也發(fā)揮的很好。似乎,那場表演的了二等獎,又似乎是三等獎,我也記不清楚了。然而,夏卻漸漸熱了起來,使得三葉草經(jīng)受不住。

她們吵架了!我聽到魚對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我愣住了,她們,怎么會吵架呢?或許是因為彼此太熟悉,所以有堵墻了吧?友誼,也應該有點兒距離,那樣的友誼才可以維持下去吧?然而,魚沒有告訴我什么是,我也沒去追問,這段友誼,過段時間就好了吧?然而,我錯了。

“你到底要干嗎?你要做什么,我們都陪你!”

某天一個中午,我坐在花壇邊,不遠處,她們在談話??磥恚齻冋娴暮秃昧?,我微微一笑,而那笑,卻被一句話而凍結“你到底要干嗎?你要做什么,我們都陪你!”這是魚的聲音,有憤怒,有憎惡,還有,一點兒痛,她和濤一起質(zhì)問河馬,我看不下去了,站起來,走到她們身邊:“夠了!不做朋友就算了,講這種話干什么?”魚對我說:“你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是,你別管?!薄暗拇_,我不知道這件事的起因。但是,我從不會這樣對我的朋友!魚,你和我做朋友那么長時間,你該不會不知道吧?”我氣憤的說。魚和濤走了,我安慰了河馬一句,也走了,只留下河馬一個人。我以為事情就這么結束了,可是,我又錯了。

某天,我從操場回到教室,卻看到全班人都圍在角落,我本不想去理,意外的,我看見了角落的河馬,我就猜到,就知道是什么事了。我真的不知道,朋友之間何必要鬧出那個這樣?非要拼個魚死網(wǎng)破,讓另一方受傷才行嗎?班中的人,只知道瞎起哄,她們,有沒有發(fā)覺,這個夏天越來越熱,三葉草,已經(jīng)完全脫落,飛到不同的方向……

一陣風吹過,三葉草的葉子脫落,向不同的方向飛去……

后來,濤轉(zhuǎn)學了,離開了這個城市;河馬轉(zhuǎn)學了,離開了這個班。魚告訴了我整件事情的原委:

那天比賽結束后,未卸妝的濤與低我們一年級的一男生撞見,那男生,對化妝的濤有好感??僧斝秺y后的濤出現(xiàn)在那個男生面前時,他對濤,又沒感覺了,而對濤身邊的河馬心生愛慕之情。我不知道河馬有沒有接受他。

我對魚說:“就為了這個男生?為了一個男生,破壞你們的友誼,值得嗎?”魚說:“呸!那對狗男女,我想起就惡心?!蔽艺f:“你又不是不知道河馬和濤都喜歡‘天上飛’的那個。而且我又不是不知道你,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你早就不恨她,而且還想跟她和好吧?”魚說:“是,可我有什么辦法?人們都認為四葉草是幸運的象征,可我覺得三葉草最幸運,它代表了我們的約定——不管怎么樣,在何地,都要記得對方,而且永遠都要是朋友!”

那個月,魚的日記,都寫的是她們的故事,魚常常那老師的“優(yōu)+”向我炫耀,其實我明白,魚只是想找個人講講你們的故事,了解這段故事的人,除了她們?nèi)齻€,就只剩海風和我了。魚說:“我要為我們的故事出書。”我說:“那好呀,我們比比吧?!庇谑敲恐芙唤o老師的日記,成了我們的比賽。魚翻著我的日記:“怎么你次次都得‘優(yōu)+’,老師偏心!怎么還有個‘優(yōu)++’?”我說:“那你要繼續(xù)努力了。你們的故事,得由你自己寫,我,終究只是一個局外人。你要超過我哦!”

第7篇:有關馬的故事范文

馬茲再回尼泊爾做展覽的時候,不少尼泊爾的攝影師感慨:為什么他們自己沒能把身邊的故事報道出來。

由于敘利亞炮彈在四天之內(nèi)兩次落入以色列領土,11月11日,以色列也毫不客氣地還擊了一枚導彈;就在上個月,敘利亞和土耳其邊界也爆發(fā)持續(xù)炮擊;而處于過渡時期的利比亞也依然籠罩在緊張和不安的陰霾中。地震、瘟疫、、槍殺等從未遠離。而丹麥攝影師馬茲·尼森選擇了把鏡頭對準苦難。他客觀地呈現(xiàn)苦難,但更重要的是,展現(xiàn)那些苦難中的人的生命張力,也喚醒生活的幸福、祥和的人們?nèi)ハ蛩麄兩斐鲈帧?/p>

Mads Nissen(馬茲·尼森)是個年輕、帥氣的小伙子,不過,他的兒子已經(jīng)五個月大了。

1979年,馬茲出生于丹麥的小鄉(xiāng)村,對于外面的世界,馬茲充滿了好奇?!拔铱傆X得我只看到了這個世界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角落。”于是,19歲那年,馬茲從丹麥來到了大西洋彼岸的委內(nèi)瑞拉。在委內(nèi)瑞拉的兩年,馬茲學習了西班牙語,還在好幾個項目里擔任志愿者,其中就包括“亞馬孫雨林”這個項目。明年6月,馬茲醞釀多年的這本和亞馬孫熱帶雨林有關的書也將出版?!拔掖_實學會了西班牙語,但更重要的是,我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我對攝影的熱情。”

2003年,馬茲考入了丹麥新聞學院,學習新聞攝影。上學期間,馬茲便在丹麥國家級報紙Politiken當兼職攝影師。2007年畢業(yè)后,馬茲又只身來到了中國上海?!澳菚r候,中國正在準備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我能感受到中國的活力。我去過上海、重慶、北京……看到了一個非常多元的中國?!痹谥袊膬赡陼r間,馬茲拍過一些鄉(xiāng)村里為牟利而把工人壓榨到最嚴重程度的小工廠,也記錄了城市建筑工人們的辛勤作業(yè);感受到了街頭巷尾光著膀子和三五好友喝啤酒的愜意,也在都市的酒吧里和中國年輕人學會了“在香檳里加點綠茶”……關于中國的社會、經(jīng)濟、政治發(fā)展,馬茲有他獨到的觀察、記錄角度。馬茲記錄下的這些甚至被著名的Newsweek(《新聞周刊》)選用。

2009年,回到哥本哈根,并在丹麥最富盛名的報紙Berlingske(《貝林時報》)擔任攝影師。

馬茲背著相機輾轉(zhuǎn)于加納、尼日利亞、尼泊爾、菲律賓、阿富汗、利比亞,將鏡頭對準了貧困、人權、戰(zhàn)爭。

“很多人明明看到那些苦難,但卻扭過頭去,視而不見。我感覺就像生活在謊言里——只要它存在,我就不會回避?!毖矍斑@位小伙子平靜地說道。

當然,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馬茲也知道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也很重要?!昂迷谖覂鹤舆€小。我必須去做我喜歡的事情。如果我不能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那么我該怎么去愛別人?我不是拍了一個故事就忘了,然后繼續(xù)下一個。事實上,我寧愿在一個故事上挖到最深?!?/p>

“有的攝影師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研究最新的器材和技術上,甚至還有人會坐在一個地方等上好幾天,為了找到合適的光。對于我而言,最完美的照片需要親密——要盡可能地離你的拍攝對象最近,離故事最近。所以這也是我為什么花很多時間和人們呆在一起,和他們聊天,聽他們的故事,了解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按快門其實是最簡單的事?!?/p>

2011年于特島血案“挪威首相肖像照”

在去年7月22日的挪威于特島大屠殺發(fā)生后,馬茲立刻去了一趟挪威,也正好有一個機會見到了挪威首相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斯托爾滕貝格首相從1974年起每年都會去于特島參加夏令營。他正好參加完一位遇難的工作人員也是他20多年的至交好友Monica B?sei的葬禮。Monica在于特島工作了二十多年,有著“于特島媽媽”的稱號。馬茲很欣賞挪威首相講話中所談到的“全世界應該用更多的容忍、民主和愛來對待憎恨和種族歧視”。

馬茲想給首相拍張照,就在葬禮結束后。他的堅持讓首相只能同意給他40秒鐘時間。馬茲告訴他,“你只要面對鏡頭,表現(xiàn)出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就夠了”。于是,便有了這張噙著眼淚的肖像照,既溫情又堅強。

這張照片得過不少獎,而且被廣泛刊登。有一天,馬茲收到了一封來自挪威首相辦公室的來信,是首相的親筆信,希望能要一張照片。

2012年 POYi(全球年度圖片獎)最佳新聞圖片故事二等獎“利比亞革命”

“我感興趣的不是燃燒的坦克,而是壓抑許久后得到釋放而狂喜的人?!?/p>

2011年,馬茲去利比亞采訪拍攝,呆了一個禮拜。他用鏡頭記錄下了難民的眼淚、記錄下了失去親人的人們的哭泣,也記錄下了人們跪在地上虔誠的祈禱和贏得自由后的歡呼。2012年,馬茲又回到了利比亞,尋找這個國家和人民的變化。

2011年NPPA BOP(美國攝影記者協(xié)會年度最佳攝影)優(yōu)秀獎“生命的冒險:尼泊爾的生育風險”

每一天,都有1000名女性因生育而死,其中99%的死亡都在發(fā)展中國家。就在幾年前,尼泊爾是世界上生育死亡率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

馬茲拍下了17歲的女孩在醫(yī)院的病床上的等待;也記錄下了被遺棄的生命。沒有渲染,只有客觀地呈現(xiàn)。而其中一位腦部積水的被遺棄女孩的照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前文提到的荷賽獎作品“以維多利亞之名”便是該照片之后的系列報道圖片。

第8篇:有關馬的故事范文

關鍵詞:女兒國神話傳說;體系;搓日阿補征服女兒國

中圖分類號:B9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10-0163-04

一、女兒國神話傳說的三個體系

世界上關于女兒國的神話及傳說流傳極廣,影響巨大,目前人們?nèi)粤晳T于將女兒國神話傳說認定為兩個體系,即以亞馬孫傳說為中心的西方女兒國體系和以中國女兒國神話傳說為代表的東方女兒國體系,筆者認為除了東西方兩個女兒國體系外,排除地域因素,印度女兒國神話傳說應當單列一個體系,因其特點十分鮮明,因此,女兒國神話傳說應當有三個體系,下文從繁殖方式、女性形象特點、對待男嬰的方式來分述這三個女兒國神話傳說體系。

(一)繁殖方式

西方女兒國神話傳說的特點是以生育為目的的有性繁殖。亞馬孫部落是純女性部落,荷馬曾用濃重的筆墨描述了亞馬孫女戰(zhàn)士的英姿,她們?yōu)榱松浼瑢⒆约旱挠覠?。關于她們的繁殖方式,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說亞馬孫居住的地方,有一種水,喝了就可以妊娠;第二種說法是她們?yōu)榱松蟠?,同一些過路的商人或俘虜,以及那里常見的怪物生子,①人們認為第二種說法似乎合情合理。王孝廉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還介紹了第三種方式,即一年一度的“交易”,也就是亞馬孫女子用金幣交換“男性的種子”,也就是每年定期與雅典士兵交媾,②所以,亞馬孫部落的女子們不好性,但是為了生育后代,培養(yǎng)女戰(zhàn)士,常常擄掠買賣一些男子,并與他們交媾,生下男孩就殺掉或送還父親,生下女孩就培養(yǎng)成部落成員??傊?,她們與男子的交往,目的就是生育,而且是生育女孩,這也可以為稍后產(chǎn)生的一則亞馬孫故事所證明,這則故事描述了女王塔勒斯里斯與亞力山大大帝共渡13個日夜,為的是求得一女。這是個虛構的故事,而這恰恰說明,亞馬孫女國傳說“有性繁殖”的故事內(nèi)核在流傳中并未改變。

印度女兒國神話傳說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但與西方女兒國的有性繁殖不同,它還有女子不拒絕性、追求性的一面,《大唐西域記》中載有兩則印度女兒國神話傳說,能夠分別說明這兩點。第一則是關于西大女國的由來,這則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講述南印度某國公主嫁人途中為獅子王所劫,并產(chǎn)下一兒一女,后兒攜母、妹逃走,獅子王為此侵擾國人,此男受國王所托殺死獅父,雖有功但不為世人所容,因此,國王分兩船將此一男一女逐入海中,任其生死,后來,男子成立了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女子為鬼魅所得,生育群女,就是西大女國。③可見,西大女國是女子與鬼神,生育群女而來,是有性繁殖。

第二則是羅剎女國傳說,南印度一名為大鐵城之地,居民皆為羅剎女,是一個羅剎女國,她們常搶劫來往商人,滿足之后,就吃掉他們。以僧伽羅為首的商人來到此地,羅剎化為美女商隊,商人們與羅剎女各各相配,各育一子。后羅剎女厭倦了他們,將他們囚禁起來以待慢慢食用。天馬的毛可以幫助他們出逃,但有一禁忌:不得四顧不舍。當商人們飛上天后,羅剎女攜子前來,責其拋妻舍子,并再次他們,商人們猶豫不決,紛紛落下,只有僧伽羅一人逃離此地。④這則故事里的羅剎女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求,搶劫來往商人,且與商人生下后代,商人們被天馬解救升空,她們又展現(xiàn)自己的媚態(tài)再次將商人引誘下來,羅剎女王因為沒有把僧伽羅引誘回來,而遭到眾羅剎女的責難:“汝無智能,為夫所棄,既寡藝能,宜勿居此”,被驅(qū)逐出城??梢?,羅剎女國的女子以為第一欲求。當然,這則故事里的僧伽羅其實就是釋迦如來,這本是一則佛本生故事,因此羅剎女的引誘也就成了宗教說教的素材。

印度女兒國神話傳說的有性繁殖和不拒絕性的特點在《馬可波羅行紀》中的“男人島和女人島”的記載中可以得到證實,該記載提到每年三、四、五三個月,男人島的諸男子會前往女人島,“在此三月中與諸女歡處”。這與印度傳統(tǒng)文化相關,也與印度傳統(tǒng)的沙特恩節(jié)習俗相關。印度教認為是自然的、神圣的,甚至平凡男女認為可以讓人變成神,所以,在印度,人們推崇,崇拜生殖;“沙特恩節(jié)”本身是古羅馬在每年冬至農(nóng)事結束后,為了紀念沙特恩神而舉行的群眾性盛宴和狂歡,節(jié)日里盛行性關系的絕對自由,這個習俗在印度的很多部落里盛行,⑤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印度女兒國神話傳說中的女子不拒絕性的特點了。

東方女兒國神話傳說的繁殖方式是無性繁殖,屬于感生妊娠,根據(jù)感生源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感水而孕型、感風而孕型、窺井而孕型三類。

感水而孕的女兒國神話傳說記載頗多,僅舉兩例:《梁書?東夷傳》:“扶桑東千余里有女國,容貌端正,色甚潔白,身體有毛,發(fā)長委地。至二三月,競入水則壬(妊),六七月產(chǎn)子。女人胸前無乳,項后生毛,根白,毛中有汁,以乳子,一百日能行,三四年則成人矣。見人驚避,偏畏丈夫”;《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女子國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門中?!惫弊鲎⒔忉屌訃杏悬S池,婦人入浴,出來后就懷孕了,如果生了男孩,三歲就死掉。

感風而孕的記載有:宋代趙汝適《諸蕃志》:“又東南有女人國水常東流數(shù)年水一泛漲……其國女人遇南風盛發(fā)裸而感風即生女也。”日本女兒國神話傳說中也盛傳感風而孕的故事,傳說在東京泫南方海上的八丈島有個女兒國,每年南風吹來時,女子便在陽光下站立,迎風受孕。另外,日本蝦夷族的女兒國神話中相傳島上的女人因東風吹打身體而受孕。

窺井而孕的傳說有:《后漢書?東夷列傳》:“又說海中有女國,無男人?;騻髌鋰猩窬?,窺之即生子”;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人(今屬福建)陳元靚撰《事林廣記》記女人國:“女人國居東北海角與奚部小如者部抵界。其國無男,每視井即生也?!?/p>

(二)女性形象特點

亞馬孫傳說中的女兒國成員被稱為女戰(zhàn)士,自稱是戰(zhàn)神阿瑞斯(Ares)的后代,英勇能戰(zhàn)是她們的標簽。亞馬孫(Amazon)一詞在希臘語中有“缺少”的意思,“a”是“缺少”的意思“mazo”是“”的意思,據(jù)說,她們?yōu)榱松浼延胰闊?,亞馬孫女戰(zhàn)士驍勇善戰(zhàn)、對來自于男性的威脅常采取對面迎擊的辦法,她們用武力對抗男性,但不拒絕男性,她們?yōu)榱松蟠?,主動去俘虜男性、搶劫男性,用金幣來買“男性的種子”,她們象男性選美一樣,挑選那些身體健壯、長相英俊的男子去匹配,困此,亞馬孫的女子們個個都美麗而健康,她們的一生都在與男性作斗爭,她們讓男性既愛又恨,相傳阿喀硫斯在殺死女王彭忒西勒亞后,竟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愛慕之心,與彭忒西勒亞的尸體發(fā)生了關系。

東方女兒國神話傳說中的女性形象是柔美溫順的,她們對來自男性的威脅采取妥協(xié)退縮的方式,“見人驚避,偏畏丈夫”,她們拒絕男性,居于某處海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在她們的生活里沒有征戰(zhàn)。傳說中的她們“容貌端正,色甚潔白,”給人以圣潔之感,產(chǎn)子后用項后之毛沁乳以乳子,哺乳孩子的方式充滿了神秘性。她們拒絕男性,以感水、感風、窺井等感生方式孕育后代。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東方女兒國的海上女公民天生具有一種幽閨心理,這種幽閨心理恰恰反映了女性在退出歷史舞臺、跌落為第二性后,東方女性對男性威脅的退縮妥協(xié),這種“缺席與緘默”與西方女性的反映形成了鮮明的比照。

印度女兒國的傳說在女性形象上頗為復雜,她們兼具混血或人妖混血,她們具有美貌的外形、誘人的媚態(tài),卻有一顆吃人的心,她們十分好性,追求,羅剎女國的女子雖然以人肉血為食物,但她們首先呈現(xiàn)出的特點是性,中文《大藏經(jīng)》中對羅剎女進行了這樣的描述:“雖有是色,然是鬼,非是真人,惟人肉血以為飲食”,⑥她們在印度的宗教文化里只是檢驗佛教徒修行程度的工具而已,這顯然是印度傳統(tǒng)中對女性的一種歧視。

(三)對待男嬰的方式

亞馬孫女兒國重女輕男,她們仇視男性,如果生下男孩,通常有三種處理方式:拋棄、送還父親、弄殘后變成奴隸。這是對男性的一種極端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使得亞馬孫的女子以與男性斗爭為終生目的。亞馬孫女子對男嬰的處理方式是血腥的,非人道的。

東方女兒國的傳說中男嬰當然也不能生存于女兒國國度時在,但對男嬰的處理方式體現(xiàn)出一種柔性,男嬰因一種無法解釋的原因,無法生存下去,三歲就死掉了,“若生男子,三年而死”的自然法則使得東方女兒國在處理男嬰的問題上避免了血腥色彩,絲毫未損東方女性與生俱來的溫柔個性。

印度女兒國神話傳說中并沒有直接提出如何對待男嬰的問題,西大女國的故事中,只提到女子與鬼神育有群女,羅剎女國的故事雖然提到了每個羅剎女各生下一個兒子,但并未指出如何處理這些男嬰。對男嬰不置可否的態(tài)度本身也是一種態(tài)度,這說明印度女兒國神話傳說的主旨并不在于女兒國本身,而在于女兒國對于男性、對于宗教、對于教徒是一種考驗,正如《出曜經(jīng)》卷二十一《如來品》之二中的“羅剎鬼”的故事里,將女兒國比喻為人生苦海。

總之,西方女兒國神話傳說帶有人文色彩,東方女兒國神話較多神秘色彩,印度女兒國神話帶有宗教色彩,它們可能是同源的,也可能不是,但它們都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帶有不同的文化色彩,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想象的產(chǎn)物。

二、彝族女兒國神話《搓日阿補征服女兒國》

我國少數(shù)民族有關女兒國的神話傳說留存下來的并不多,目前最完整的也是獨立成篇的是彝族的《搓日阿補征服女兒國》。⑦其主要內(nèi)容是搓日阿補立志改變“男子出嫁,女子娶親”的規(guī)矩,為此他爬山涉水,來到女兒國,在獵神的幫助下最終征服了女兒國。這則女兒國神話兼具了三個女兒國神話傳說體系的特點,這與其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相關。

(一)繁殖方式:東方女兒國繁殖方式――無性繁殖

這則神話的受孕方式是感風而孕。

搓日阿補的母親是在高山上迎風受孕而生下搓日阿補的,起初女兒國的女子們也都是在山頭上迎風站立便能懷孕,這是典型的東方女兒國體系的無性生殖方式。這則神話里的無性生殖還有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那就是女兒國的女子迎風受孕的功能失靈以后,國王對搓日阿補說:“如果你能生下個孩子來我就認輸”,于是,搓日阿補從肋下取出一只被打死的猴子。這其實是中國古老的無性生殖的另一個側面,即男子國的無性生殖。中國神話傳說中不僅有女兒國的無性生殖,也有男子國的無性生殖,《山海經(jīng)》卷七《海外西經(jīng)》中載:“丈夫國在維鳥北,其為人衣冠帶劍?!惫弊鲎⒔忉屨煞驀挠蓙?,說殷帝太戊讓一個叫王孟的人去采藥,王孟從西王母處到此,由于沒有糧食,不能再往前走,食木實、衣木皮,終身無妻但卻生了二子,此二子是從王孟的身體的某個部位冒出,⑧生子后王孟即死。眾所周知,《圣經(jīng)》中夏娃就是從亞當?shù)睦唛g所出,但所出者并非其后代,而是妻子,而且,男子國中的男性肋間生子是側重解釋其后代由何而來,顯然要與女兒國的后代繁衍結合起來,成為一個系統(tǒng)來考慮,所以,“男子國”的男子無性生殖是隸屬于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無性生殖體系的。從這一角度來看,搓日阿補從肋間拿出一只猴子,應當屬于這一體系的。

有的學者認為這個神話中也存在有性而孕的生殖方式,認為:“除女子迎風受孕之外,還特別提到了與被搶來的男子同房”,⑨同房不假,但并未提到育有子女,與其將與被搶來的男子同房理解為一種生殖方式,不如將其理解為女兒國的女子好性更為妥當。

“感風而孕”在斯蒂?湯普森的母題索引524里提到中國漢族、日本、美洲印第安人、Celebes島、芬蘭神話、敘事詩和故事等都有感風受孕的情節(jié)。感風而孕在東方女兒國神話傳說體系中更是一種獨特的受孕方式,東方女兒國之所以會有這樣獨特的生育想象,首先與遠古人類的原始思維有關,即原始人類共有的一種交感巫術思維,學者們對這方面的論述頗多,本文不再重復。其次,感風而孕與東方古代“農(nóng)業(yè)種植”相關,“是古代人在農(nóng)業(yè)上因東風而產(chǎn)生的‘生殖思想”,⑩這是東方農(nóng)耕文化的思維方式。北半球的農(nóng)作物,“生必于南風,收必于南風”,東方人習慣以時令的變化、四季的變化來解釋自然界的生殖現(xiàn)象,風在農(nóng)業(y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詩經(jīng)?邶風》中有“凱風自南”,凱風就是南風,又有“南風謂之凱風,樂夏之長養(yǎng)”、“南風長養(yǎng),萬物喜樂”之說,可見,南風是助長養(yǎng)之風。風在我國古代本身也與生殖直接相關,《說文解字》有“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風與生殖的種種關系在原始“物我同一”思維下,自然就會被聯(lián)想到生殖上去,風既然可以助農(nóng)業(yè)作物長養(yǎng),自然也會助人長養(yǎng),既然可以生蟲,自然也可以生人,于是感風而孕的生育想象就產(chǎn)生了。

風與氣相關,氣在東方的傳統(tǒng)思維里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氣被認為是萬物之根源,這不僅是道家的自然觀,在彝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觀念里也有相同的認識,彝族史詩《查姆》:“霧露飄渺太空間,霧露里有地,霧露里有天,霧露里變氣育萬物,萬物生長天地間?!睔庥懈鞣N形態(tài),有風、霧、露、云、霞、煙等,氣可以化育萬物,氣動則風生,風可化成生命,感風而孕也就可以理解了。

《搓日阿補征服女兒國》所流傳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一帶屬于農(nóng)耕經(jīng)濟文化,他們在高山河谷間生產(chǎn)勞作,有著悠久的民族文化,彝族的女兒國神話的感生情節(jié)是在農(nóng)耕文化和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中生成的,有著明顯的東方女兒國神話傳說的受孕特點。

(二)女性形象:兼具西方女兒國和印度女兒國形象特點

首先,彝族女兒國神話中的女子個個年輕漂亮,身體健壯、身材高大、兇猛異常,這與亞馬孫部落的女戰(zhàn)士十分相像,她們都具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她們對男性都十分仇視,她們到處抓男人,同房后便將他們殺死,亞馬孫部落的女戰(zhàn)士也有擄掠鄰近部落男子合媾后將其殺掉的習俗。

其次,與印度女兒國神話傳說中的女子形象相類似,彝族女兒國神話中的女子也是好性的,對待男子是兇殘的,他們到處抓男子與她們同房,同樣的,羅剎女在對舊的男伴失去興趣后就把他們關起來留著慢慢食用。她們好性的一面在神話中更為明顯的表現(xiàn)之處是女兒國國王安排姑娘們輪流與他同房,這讓人不由地想到雜劇《西游記》中師徒來到女國,女子們見到他們,流露出強烈的望,諸女捉番孫、豬、沙,最終還讓豬八戒、沙僧破了戒。

彝族女兒國神話中的女子形象一反傳統(tǒng)東方女性溫柔順從的形象特點,她們高大健壯、戰(zhàn)斗力極強,極力地與男性做斗爭,這與亞馬孫部落的女戰(zhàn)士十分相似,她們都具有英雄的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何以在彝族女兒國神話和亞馬孫女兒國神話傳說中出現(xiàn),這要考慮兩者產(chǎn)生的共同的時代背景,人類歷史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個英雄時代,英雄時代會產(chǎn)生英雄史詩和神話,荷馬史詩中塑造了諸多英雄,也包括英勇的亞馬孫女戰(zhàn)士,無獨有偶,彝族也曾經(jīng)歷過短暫的英雄時代,出現(xiàn)了諸如《阿魯舉熱》、《黑七臘白》、《銅鼓王》等英雄史詩,英雄史詩里的女性大多以剛強、堅韌的性格示人,所以彝族女兒國里的女人帶有了與生俱來的剛強氣質(zhì)。但是,她們的這種剛強氣質(zhì)與亞馬孫女戰(zhàn)士的英雄氣質(zhì)并不相同,亞馬孫女戰(zhàn)士是戰(zhàn)斗英雄氣質(zhì),而彝族女兒國的女人們更多的是野性的剛強氣質(zhì),這大概是因為亞馬孫女戰(zhàn)士經(jīng)歷的英雄時代漫長而又艱苦有關。此外,還有一個獨特的原因,彝族女兒國神話里的女子形象強壯高大也是古代西南地區(qū)女子們的一個真實寫照,西南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種植,女性承擔的勞動有時比男性還要多,她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付出多于男性,女兒國神話的現(xiàn)實基礎是母系制社會,西南地區(qū)存在過母系制社會早已被人類學所證實,直到現(xiàn)在都存在摩梭母系社會,母系制社會里的女性掌握著經(jīng)濟和生活的主導權,所以,她們的高大強健形象特性逐漸突顯出來。

彝族女兒國神話里的女子不拒絕性,追求性,到處去抓男子同房,這與神話里塑造女兒國女子的強大形象相吻合,在男性女性的對抗斗爭中,對人身的占有和侵害是最能顯示自身強大的一個方面,該神話的主題就是作為男性的搓日阿補征服女性的過程,人類歷史上男女兩性的爭斗十分的慘烈和漫長,女性淪為第二性之前的掙扎也是十分用力的,所以,這則神話里的女性以追求性,侵占男性身體顯示自身的強大也體現(xiàn)出了古老的彝族母系制社會的最后掙扎。另外,彝族和其他許多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在婚戀觀念上很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少數(shù)民族的婚戀觀念相對開放,彝族少女在舉行了成人禮后就可以自由地社交、交朋友、找情人。所以,彝族女兒國神話中對女子追求性的一面毫不諱言。

(三)對待男嬰的方式:類而不同于西方女兒國體系――殘暴的人為滅絕

彝族女兒國的女子生下后代,只留女孩,男嬰則被煮著吃掉。這種處理男嬰的方式,是一種人為的殘暴的方式,與亞馬孫女國對待男嬰的方式相類,但亞馬遜女國處理男嬰的方式雖然也是人為拋棄,但并沒有“煮食”?!笆橙恕笔沁@則神話在一開始就交待的時人存在的一種風俗,搓日阿補長大后,古搓日就讓兒子“把媽媽吃掉”后“再去嫁人”,可見,“食人風”不只針對男嬰,還包括老人。

彝族女兒國里煮食男嬰,是“食人風”的一個體現(xiàn),世界民族志的資料顯示,食人在人類進化發(fā)展過程中曾普遍存在過,在亞、非、歐等地區(qū)廣泛存在過,是一種遠古的劣俗,被食者常常是老人和嬰幼兒,這在這則神話里分別都有體現(xiàn),這大概是因為在女兒國神話產(chǎn)生的時代,當?shù)厥澄飬T乏,部落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吃掉老人和小孩的一種反映。至于煮食男嬰而不煮食女嬰恰恰又回到了男女兩性在人類歷史上的爭斗這一點上來,母系制下男嬰的地位遠不如女嬰,這在亞馬孫女兒國神話傳說里也有體現(xiàn)。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這則彝族的女兒國神話兼具西方、印度、東方女兒國體系的特點,既體現(xiàn)了其東方文化的底蘊又體現(xiàn)了該民族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推及而來,任何一個民族的女兒國神話都有自己產(chǎn)生的文化淵源,它們有的可能會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但更多的會植根于本民族文化或浸染本民族文化。

注 釋:

①[日]齋藤森宏.女兒國“亞馬孫”[J]文化譯叢,1984,(2):42.

②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M].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1977.227-230.

③④原文參見《大唐西域記》卷第十一“僧伽羅國”條,玄奘撰,辯機編次,芮傳明譯注.大唐西域記[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589,593.

⑤[芬蘭]E.A.韋斯特馬克.人類婚姻史[M].商務印書館,2002. 28-29.

⑥《大藏經(jīng)》,第53冊,第1015頁.

⑦《搓日阿補征服女兒國》流傳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一帶,現(xiàn)收錄于李子賢主編:《云南少數(shù)民族神話選》,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⑧[日]中野美代子.西游記的秘密[M].中華書局,2002.269.按:這是中野美代子對郭璞注“從形中出”所做出的解釋。另:也有曰“從背間出”,版本不同所致。

⑨李子賢.東西方女兒國神話之比較研究[J]思想戰(zhàn)線,1986,(6).

第9篇:有關馬的故事范文

文章說伯樂在集市上發(fā)現(xiàn)了一匹千里馬,便買回家訓練它,可是無論他怎么訓,這匹馬都不能日行千里。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他們訓練時遇到一頭獅子,這匹馬便沒命地跑起來,速度極快!

伯樂興奮之余,仿佛明白了什么。他對這匹馬說:“今后你上路后,就假想有一頭獅子在你身后追著你?!?/p>

千里馬答應了,它后來果然成了一匹真正的千里馬!

讀了這個小故事感觸很深。這匹馬之所以能夠成為千里馬,是因為壓力——獅子追趕的壓力,不快跑則難以活命。人生的每一階段也有各自不同的壓力,什么壓力像獅子一樣在我們整個一生中都窮追不舍呢?那就是時間!

孔子把時間比做河水:“逝者如斯夫!”時間應該是催人熟,催人老,并且是最終把人拖進墳墓的獅子。它總在我們身后追趕著我們年齡的腳步,每天都蹭過來咬一口,直到吞掉整個生命。

這么說來,時間就顯得太可怕了。其實時間是忠誠的,它成全了人的雄心、意志。種種宏圖偉業(yè),無一不是在時間的參與下建立起來的。種種是非功過,無一不是在時間的檢驗下明了起來的。

但是,不要指望時間是公正的。時間的含金量,取決于生命的質(zhì)量。無論你怎樣糟蹋它,時間都不會吭聲,不會生氣;無論你怎樣珍重它,時間都不會喜形于色。而時間最后揭示的人生境遇會有所不同!

遺憾的是我們并未把時間當回事。有人算過一筆帳,一個活72歲的人,他的一生可能是這樣度過的:睡覺20年,工作14年,吃飯6年,生病3年,讀書3年,娛樂8年,饒舌4年,打電話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這是個平均數(shù)???!我們工作的時間只占總數(shù)的19%,讀書時間只占總數(shù)的4%!

不如假想時間就是一頭獅子吧!它就在我們身后追趕著,撕咬著,我們每一步的猶豫,都可能葬送經(jīng)營半生的業(yè)績,一世的英明!

不如假想時間就是一頭獅子吧!它就在我們身后咆哮著、催促著,我們每一次的松懈,都令它暴跳如雷,痛悔不已! (河北 喬建軍摘自《教育導報》)

賞析:有關惜時的文章很多,但本文卻技高一籌,寫出了新意,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