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范文

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

第1篇: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范文

摘要:俄國人民對祖國的執(zhí)著熱愛, 為民族利益甘愿犧牲自己生命的英雄氣概, 勇敢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 都浸透在詩人字里行間的詩行里。這些詩不斷激勵著俄羅斯民族奮勇向前。

關鍵詞:普希金;俄法戰(zhàn)爭;愛國熱情;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1)-22-0204-01

1、普希金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xiàn)代俄國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xiàn)代標準俄語的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

普希金諸體皆擅,創(chuàng)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chuàng)立了典范。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出身于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沙皇政府專為培養(yǎng)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后來發(fā)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nóng)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語的創(chuàng)始人,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普希金在創(chuàng)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決斗中遇害。他的創(chuàng)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fā)展影響深刻。

2、1812年俄法戰(zhàn)爭

1812年俄法戰(zhàn)爭是俄國人民反對法國侵略者的衛(wèi)國戰(zhàn)爭, 在俄國歷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拿破侖一世為了爭奪歐洲霸主地位, 對外實行侵略擴張政策。1812年初, 法國占領了意大利、德國、西班牙、荷蘭等地, 幾乎占領了整個西歐, 在歐洲大陸獲得了空前的軍事勝利。為了使英國臣服,獲得整個歐洲霸權, 法國發(fā)起了大陸封鎖政策, 但當時的俄國從自身利益考慮, 拒絕參加大陸封鎖。俄國的做法引起拿破侖強烈不滿, 俄法矛盾激化。于是, 拿破侖產(chǎn)生通過戰(zhàn)爭迫使俄國屈服的想法, 并很快付諸實施。1812年春, 法國先后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締結(jié)成軍事同盟, 把歐洲大陸絕大部分國家納入反俄同盟。

1812年6月24日一大清早, 拿破侖率領50余萬大軍在距科夫諾市不遠處渡過涅曼河, 兵分三路向俄國不宣而戰(zhàn), 俄法戰(zhàn)爭爆發(fā)。拿破侖企圖以優(yōu)勢兵力用最短的時間擊敗俄軍, 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此時俄軍24萬人左右, 面對法軍強大的攻勢和人數(shù)上的懸殊, 采取了撤退戰(zhàn)略。8月, 俄軍在斯摩棱斯克附近阻擊法軍。由于俄軍無法抵擋法軍進攻, 被迫放棄斯摩棱斯克, 向莫斯科撤退。1812年8月,庫圖佐夫被任命為俄軍總司令。9月7日他指揮俄軍后撤到莫斯科郊區(qū), 在波羅金諾村附近同拿破侖軍隊展開了決戰(zhàn)。在戰(zhàn)役中, 俄軍殲滅法軍一半以上的有生力量, 法軍的軍事優(yōu)勢大為削弱, 戰(zhàn)爭的主動權轉(zhuǎn)到了俄軍方面。但俄軍后備力量不足,為保存實力, 9月13日庫圖佐夫下令俄軍隊及百姓一同撤離首都莫斯科。14日, 法軍進入莫斯科,并放火燒遍全城。

俄軍撤離莫斯科后, 在波羅金諾村附近展開游擊戰(zhàn), 切斷法軍對外一切聯(lián)系。法軍由于四面受敵, 糧食、飼料短缺, 又時值嚴冬迫近, 拿破侖被迫于10月19日放棄莫斯科。撤退途中又多次遭遇俄軍與游擊隊的襲擊, 損失慘重, 離開俄國時只剩下三萬余人, 12月底拿破侖逃回巴黎。俄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3、普希金筆下的俄法戰(zhàn)爭

經(jīng)歷了俄國爆發(fā)反對拿破侖的衛(wèi)國戰(zhàn)爭, 戰(zhàn)爭所激起的愛國熱潮從一個更深的層面激發(fā)了少年普希金藏在心底的愛國之情。這種愛國主義思想在熱情和生機勃勃的思想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有關衛(wèi)國戰(zhàn)爭題材的詩歌從普希金開始出現(xiàn)了新的轉(zhuǎn)折。普希金在自己青少年時代的作品中很多方面都遵循著傳統(tǒng), 仿效著自己的前輩, 尤其是杰爾查文, 其低沉的詩《皇村回憶》、《厄爾巴島上的拿破侖》中有所體現(xiàn)。

1815年普希金完成了成名作品《皇村回憶》。在這首詩里, 普希金形象地再現(xiàn)了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壯烈場面, 展現(xiàn)了衛(wèi)國戰(zhàn)爭中俄國人民遭受的巨大犧牲和表現(xiàn)出的英勇無畏的精神,對侵略者的行徑進行了強烈的譴責。在聽到拿破侖逃回巴黎后, 1815年普希金完成了一首詩《厄爾巴島上的拿破侖》, 描寫了一個孤獨、陰郁、殘暴、踩踏自由、面目可憎的暴君形象。下面是詩中的一小節(jié), 從另一個側(cè)面描寫了拿破侖的形象。

幸福呀! 你這殘酷的誘惑者,

風暴中你原是我的秘密的守護神,

是你從孩提時候起撫育了我,

如今如同美夢, 不見了蹤影!

曾幾何時, 通過隱秘的道路

將我引向皇帝的寶座,

用你那只果敢大膽的手

舉起桂冠覆蓋了我的前額!

(巢進文2006)

1821年5月5日拿破侖去世, 普希金得到這個消息后, 思潮起伏, 于6月18日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抒情詩《拿破侖》。在詩中, 無論在純詩歌性, 還是在理解與衛(wèi)國戰(zhàn)爭有關的歷史經(jīng)驗中都遠遠超出了傳統(tǒng)范圍, 普希金第一次在俄羅斯詩歌中把衛(wèi)國戰(zhàn)爭提升到從當時歐洲實際歷史環(huán)境來理解它的意義。

1812年衛(wèi)國戰(zhàn)爭不僅是俄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頁, 而且也是俄羅斯文學和詩歌史上意義重大的里程碑。在衛(wèi)國戰(zhàn)爭爆發(fā)后, 藝術語言變成全社會情感強大的表達者。衛(wèi)國戰(zhàn)爭題材的詩篇如此豐富和富有表達力, 是因為每一位抒寫關于1812年戰(zhàn)爭詩篇的詩人都把藝術家內(nèi)心最美好的情感表達出來。即使只在一兩篇作品中關注這一題目的作者, 也在作品中表達出最真實的藝術世界觀, 使人們傾聽到了他們在作品中表達出的特別的聲音。

參考文獻:

[1] 巢進文. 普希金作品中的帝王形象[ D]. 碩士論文, 湘潭大學, 2006.

[2] 曹靖華. 俄國文學史[M ].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9.

第2篇: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范文

關鍵詞 詩歌 積累 閱讀 類型 意象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詩歌鑒賞是歷年來高考語文考試中必不可少的考試題目,雖然分數(shù)不是太多,但因為詩歌鑒賞類題目范圍比較廣、考查的面比較寬,所以在復習時讓考生往往很難抓到重點。這樣導致許多考生在詩歌鑒賞類題目中白白地丟掉了一些分數(shù),實在令人可惜。其實,只要考生們利用空閑時間多積累一些古典詩詞,多了解一些詩歌鑒賞的方法,掌握這類題目的規(guī)律和技巧,就會在考場上發(fā)揮得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1 注意日常的詩歌積累

高考的科目內(nèi)容比較多,而考生由于時間有限,可以放在語文上的時間就少之又少,如果把所有學過的詩詞再背誦溫習一遍,不太現(xiàn)實也沒有那個必要。一般高考出題時,往往會選一些經(jīng)典詩詞或大家較熟悉的詩詞來考。所以,在語文復習時,對于一些膾炙人口、耳熟能詳?shù)某R娫娫~平時一定多讀、多背,積累在心,對于一些不常見的詩詞,也要盡可能地有所了解,增加自己的詩詞知識庫,以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和素質(zhì)。在生活中,可以利用起床、吃飯等空閑時間,背上一兩首詩詞,日積月累以后,記住的詩詞數(shù)量就會相當可觀。同時要多把這些詩詞中的精華部分或經(jīng)典部分記熟吃透,并且體會這些詩詞的運用手法,表達思想及修辭方法,品味詩詞的創(chuàng)作意境,了解詞語運用的妙處。這樣,在考場上一般題目都可以能夠應付自如。

2 注意常見的詩詞類型及特點

在高中語文中,一般詩詞都比較適合學生來讀,也不是太深奧難懂。歸納起來主要分為送別類、懷古類、征戰(zhàn)類、田園類、抒情類、明志類、歸隱類、說理類、思念類、悼念類等等,考生們在平時復習時,要注意觀察所讀詩詞的類型,然后按該詩詞的類型進行分析、品味其中作者表達的意境。如送別類:“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類型的詩詞一般是送別時叮囑親朋好友,表達的是依依不舍的感情。再如征戰(zhàn)類:“可憐閨里月,長照漢家營”。一般來說,此類征戰(zhàn)詩表現(xiàn)戰(zhàn)爭場面、英勇作戰(zhàn)、建功立業(yè)這樣思想的比較少,更多的表現(xiàn)是對長年無休止戰(zhàn)爭的厭惡,對遠離家鄉(xiāng)以及親人的想念之情??忌谄綍r復習中如果能夠準確把握住各類詩詞的類型、特點,那么就很容易抓住詩詞的中心思想,對作者表達的意思就能大概了解到七八分了。對于時間寶貴的考生來說,這一條是一個很好的復習方法。

3 注意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特色

通過一個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一個人,包括了解這個人所處的背景、時代等等,可見“讀文知人”,是詩詞學習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其實所有的詩歌創(chuàng)造都離不開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人生理想、審美觀點、所處背景時代、政治氣候等等都往往體現(xiàn)在其詩詞作品中,鑒賞詩歌一定要了解到詩人當時生活的時代背景,作者身世處境、人格品性、作品的創(chuàng)作風格等。掌握了這些方面內(nèi)容,考生們在鑒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建瓴式的分析了。比如說李白的輕狂不羈的性格,所寫的詩篇“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以及“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等詩句,正是其人生性格的寫照。而陸游是具有憂國憂民思想的詩人,才能寫下“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等名句,不同作者的生平及不同的作品特色都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復習中認真地總結(jié)概括,抓住作者本身特點這根主線,對其作品的了解才能更加透徹和完整。

4 注意了解詩人的主要思想情感

在復習中,還要注意理清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不同詩歌的作者因為所生活的時代不同,其在詩歌中體現(xiàn)的主要思想情感也會不同。即使是同一時代的作者,也會因所在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在作品中所流露的主要思想情感也會不同。因此,不同詩歌所抒發(fā)的情感也就會大不相同。如: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中,考生們就應抓住陶淵明厭倦世俗,喜歡歸隱的田園生活的這一主要思想情感,并結(jié)合他(下轉(zhuǎn)第所寫的其它詩歌,理解他的這一主要思想情感在不同作品中的應用,更好地鑒賞、理解他的作品。

5 注意積累詩歌中常用典故

中學課本的古代詩歌,常常會運用一些典故,這些典故往往可以起到“寓情于事”“烘托”、 “渲染”等作用。這就要求考生在理解時對典故要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典故原意并結(jié)合作者所處時代的現(xiàn)狀了解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刻含義,以便更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感情主線。典故運用的好處是:借前人之事或詩句,用極少的話來表達盡可能多的意思,“借他人之口,說自己之事”是典故常常起到的作用。復習時,對比較生疏難懂的典故可以少讀,對常識性、經(jīng)常在文中出現(xiàn)的一定要注意盡可能多掌握、積累。

6 注意把握詩歌中的常見意象

在詩歌中還會經(jīng)常運用意象的表現(xiàn)手法,主要表現(xiàn)在用特定景物和對象來表現(xiàn)對應的情感和事物,這就是我們所稱謂的“意象”。在詩詞中所寫的景物、所詠揚的對象實際上為客觀想表達的人或物,正所謂借景抒情、睹物思人。把握這些經(jīng)常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在做相應試題時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具有一定的傳統(tǒng)性,不同作者運用時所表達的意思基本都相同,如:“明月”往往表達的是思鄉(xiāng)之情; “松柏”往往表達的是高風亮節(jié)的人格;“梧桐”則表達了作者看到梧桐葉落的飄零景象,感嘆身世的孤苦凄涼等。熟悉這些意象所要表達的傳統(tǒng)含義,對我們理解詩歌非常有幫助。

7 注意掌握詩詞常見的表現(xiàn)技巧

考生在復習詩歌時,還要注意掌握詩詞常見的表現(xiàn)技巧。一般的詩詞作品主要分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等三個層面來表達作品內(nèi)容的,修辭手法常見的如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夸張等。如杜甫的《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運用了對偶、夸張等技巧。詩詞中表達方式主要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如:“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痹娋渲校娙私栌蒙谀蠂募t豆,間接抒發(fā)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表現(xiàn)手法主要分為對比、襯托、象征、渲染、比興等。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中所運用的渲染等。考生復習時多注意從這三個層面來分析作者寫作時所運用的表現(xiàn)技巧,透徹地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運用。

總之,鑒賞詩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盡可能多地閱讀詩歌,只有多讀、多想、多問、多悟才能提高鑒賞詩歌的水平和能力。平時讀得不多,那么積累的也就少,對詩歌感悟也就少,鑒賞詩歌的能力也就很難得到提高。在復習備考中,一定要充分地了解教材中的詩歌,并擴充自己的詩歌閱讀范圍,掌握好詩歌的有關知識,提高自己的詩歌鑒賞能力,為高考語文能夠取得好成績打下堅實基礎。除此之外,上文中所提到的幾項注意點是在考生寶貴的復習時間中,需要特別引起注意的幾個方面。如果考生能夠在復習中,在打下堅實基礎后,再從這幾個方面認真地去復習,避免單純的死記硬背和題海戰(zhàn)術,就一定會取得不錯的復習效果和語文高考成績。

參考文獻

[1] 候文同.高考古詩詞鑒賞題復習方略[J].語文天地,2008(7).

[2] 石巖.高考古詩詞命題趨勢及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35).

第3篇: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范文

正因為如此,古代詩歌鑒賞也成為了高考的必考題型。作為高中生,了解、學習進而鑒賞一首詩歌,需要從哪些角度進行呢?怎樣才算是真正讀懂了一首詩歌呢?我們不妨從下面幾個方面人手,檢測一下自己的詩歌鑒賞水平。

一、能夠迅速抓住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情感嗎?

閱讀任何一首有文字難度的詩歌。對大多數(shù)中學生來說都可能會對具體詩句產(chǎn)生一些模糊的認識,閱讀答題的困難往往是:1 對詩句中的古代文化常識不理解;2 對古代文言字詞不熟悉;3 對詩人的身世、詩歌的寫作背景不了解;4 對詩歌中的一些有特殊含義的事物(如典故、古代詩歌意象等)不明白;5 曲解詩句;6 未耐心、仔細揣摩詩句等。這些因素都會妨礙同學們對一首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的理解。

但有些文學素養(yǎng)好的同學卻可以通過:1 對作品注解仔細閱讀;2 平時掌握一些文言詞語的意義;3 平時對主要詩人的身世、背景有了解;4 對詩歌常見意象的積累;5 緊緊抓住詩句本身。不做無關聯(lián)想;6 耐心仔細地閱讀詩歌來順利克服這些閱讀障礙等,在閱讀一、二遍后迅速抓住詩歌的關鍵詞句,整理出整首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

[例題1]

登鸛雀樓

暢當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注]鸛雀樓:唐朝時建于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層樓,是當時的登臨勝地。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 )( )

A 詩人的視角在前后兩聯(lián)發(fā)生了轉(zhuǎn)換,前一聯(lián)寫俯視所感,后一聯(lián)寫縱目所望。

B 前一聯(lián)真實客觀地寫出了鸛雀樓聳入云天、飛鳥難及的巍巍高度。

C 后一聯(lián)以天垂四野、黃河奔向遠方山谷的壯闊景象,映襯出鸛雀樓的雄偉氣勢。

D 全詩主旨是抒發(fā)詩人登上鸛雀樓憑高四望時胸中所涌起的壯志豪情。

[答案]B、D。

[解析]閱讀時要注意理解關鍵詞句“迥”“高”“圍”等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前二句寫樓高以寄胸懷。詩人站在鸛雀樓上,望遠空飛鳥仿佛低在樓下,覺得自己高瞻遠矚,眼界超出了人世塵俗。從藝術表現(xiàn)看,這里把視覺反差運用到景物描寫中。以遠處物體似低小的感覺采反襯近處物體的高大,饒有意趣。從思想境界看,詩人自有一種清高、俊逸的情懷,志氣凌云,飄飄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謝世人間”,則高蹈的情懷更明確。

后二句寫四圍景象以抒激情。中條山脈西接華山,從鸛雀樓四望。天然形勢似乎本來要以連綿山巒圍住平原田野,但奔騰咆哮的黃河卻使山脈中開,流入斯山,浩蕩奔去。這概括的描寫,勾勒出山河的形勢和氣勢。同時也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遠大,志向無羈。這二句與前:句一氣相貫,既可顯出樓高望遠,更可見出詩人志高氣逸的情懷。

[例題2]

西 樓

曾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shù)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

[答案解析]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nèi)心里的豪情。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景象。很多同學在做這道題目時。會錯誤地認為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道世、不得志的思想。這是主觀武斷的看法。

二、能夠迅速準確地判斷出詩歌的藝術技巧、語言風格嗎?

這是理解鑒賞的高級階段。要求同學們在讀懂詩歌主旨情感的基礎上,能夠?qū)υ姼璧膭?chuàng)作有進一步的理性判斷分析。要做好這一步工作。必須有相當?shù)挠嘘P知識的積累,包括:1 古代詩歌常用的各種修辭手法;2 各種襯托、結(jié)合手法(悲喜襯托、動靜襯托、虛實襯托、點面結(jié)合、正面?zhèn)让婷鑼懡Y(jié)合等);3 篇章構思技巧(如象征、借古諷今等);4 怎樣分析關鍵字、詞、句(如動詞、形容詞等)的表現(xiàn)力;5 常見的表達方式。要掌握這些知識,不僅要熟悉這些術語,還要知道鑒賞的幾個步驟,最好再掌握一些典型的例子,以幫助你理解判斷。

[例題3]

從藝術特色評析下面這首唐詩。(不超過150字)

初春小雨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答案解析]這是一首初春小雨的寫景詩。讀來清新動人,筆法細膩,耐人尋味。韓愈以他高超的藝術技巧,十分講究煉字造句,細致逼真地描繪了早春微雨后的長安景色。如首句一個“潤”字非常恰當?shù)匦稳萘舜河晗碌每少F及時。句末一個“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帶來的生機,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句用對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剛剛萌發(fā)時的特征。

[例題4]

從軍行七首(其五)

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土谷渾。

第4篇: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范文

【關鍵詞】概念隱喻;文化差異;認知機制

中圖分類號:I1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242-02

傳統(tǒng)隱喻研究大都將隱喻看作是一種單純用于修飾話語的語言現(xiàn)象。而認知語言學家Lakoff和Johnson認為,隱喻更為重要的是人的一種認知方式(Lakoff & Johnson[1]8, 1980)。隱喻由兩個域構成,一個結(jié)構相對清晰的始源域和一個結(jié)構相對模糊的目標域。隱喻的認知力量就在于將一個始源域的圖式結(jié)構投射到目標域上,以使我們通過前者來理解后者。認知語言學認為“語義以會話者會話時所處的情景設置為需要,而不僅僅是以語言的客觀實在為基礎?!保▽幦耓2]69, 1998)這便意味著語義的形成須有人的參與,而情感因素是不可忽視的。情感作為人類對世界的體驗,其深層次是比喻性質(zhì)的。因此,要系統(tǒng)地研究情感的概念組織,理應從隱喻的視角加以理解。在表達人類情感的文學語言形式中,詩歌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正如Lakoff和Turner所說,詩性思維利用日常思維的機制,但它對日常思維進行擴展,加以細化,并將其以不同尋常的方式結(jié)合起來(Lakoff &Turner[3]67, 1989)。

當代隱喻認知理論認為,隱喻是我們對抽象范疇進行概念化的有利認知工具(Ungerer & Schmid[4]114, 1996),人們常常將抽象情感隱喻化。本文以人類基本情感中的“愛”的隱喻表達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中英兩位現(xiàn)代詩人徐志摩以及葉芝的詩歌中有關“愛情”的概念隱喻的比較研究,探討“愛情”概念隱喻在英漢兩種語言中的共性和差異性。概念隱喻是建立在人類體驗基礎上的認知工具,人們通過隱喻化抽象為具體,來感知抽象的情感“愛”。人類相似的體驗決定了概念隱喻的一致性,而人類所處自然社會環(huán)境的不同及各自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傳統(tǒng)又決定了概念隱喻有其特殊性。因此,對兩種語言中“愛”的概念隱喻的異同進行對比研究也有助于發(fā)掘人類認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愛”的概念隱喻的同質(zhì)性

“愛”作為一種抽象的情感,具有極為豐富的象征性內(nèi)涵。人們只能借助一系列隱喻概念試圖給出具體的闡釋,以使其得到充分的理解。在中英兩位現(xiàn)代詩人徐志摩與葉芝的詩作中,“愛”的隱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隱喻于共同的始源域形成一系列隱喻的表達。

(一)愛是火(LOVE IS FIRE)。The fire than stirs about

her, when she stirs, 每當她走動,那團火焰伴隨她屈伸, Burns but more clearly. 只會燃燒得更加艷麗.

――THE FOLLY OF BEING COMFORTED (Yeats[5], 2009①)(新浪博客 fang 譯)

休道她淡漠,冰心里滿蘊著熱戀的火星――《月夜聽琴》(徐志摩[6], 2012②)

我咽住了我的話,低下了我的頭:火灼與冰激在我的心胸間回蕩,啊,我認識了我的命運,她的憂愁――《在那山道旁》

當人們處于一段真摯的戀愛關系中時,會感受到對方體貼的照顧,就像是火給予人們溫暖一樣。另外,戀愛中的人們對于彼此充滿熱情,人的身體也會隨之發(fā)生物理變化,是火給予人們溫度的一種體現(xiàn)。這是人們對于周圍環(huán)境變化的感知在認知上的體現(xiàn)。此外,火帶給人們身體上的疼痛就是人們在愛中受到的情感創(chuàng)傷,所謂浴火重生也是人們在愛中成長改變的照應。

(二)愛是商品(LOVE IS A COMMODITY/BUSINESS)。And who could play it well enough 如果對愛耳聾,拙舌,目盲,

If deaf and dumb and blind with love? 誰有能在游戲中將愛珍惜?

He that made this knows all the cost, 作此勸之人知道代價昂貴無比,

For he gave all his heart and lost. 因他曾將真心盡獻而損失殆盡。

――NEVER GIVE ALL THE HEART (黎歷 譯)

我負了你――《落葉小唱》

她的負心,我的傷悲――《我不知道風是在哪個方向吹》

經(jīng)濟的發(fā)展推動著社會的發(fā)展,不管是中國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社會還是英國18世紀的工業(yè)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都起著“挑大梁”的作用,這點在文化中同樣有所反映。當兩個人相戀時,物質(zhì)與精神上的付出必不可少,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兩個人之間的彼此付出就是商品的物物交換。在這種交換中,愛得以延續(xù)。愛中的平等、互相尊重也照應著商品交換中的等價交換原則。所以葉芝才會感慨到“作此勸的人知道代價昂貴無比”,因為當其中一人付出,而對方?jīng)]有給予任何回饋時,他/她是處在負債方位置的。這也同樣反映在徐志摩詩行“她付了你”之中。這就是商品交易的過程。買家付錢,賣家給貨,成交。

(三)愛是戰(zhàn)爭(LOVE IS WAR)。Beauty that we have

won from bitterest hours, 我們曾歷經(jīng)千辛萬苦贏得的沒人兒

――WHEN HELEN LIVED (新浪博客 小山的風 譯)

我走近來了;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個靈魂――我是你的俘虜!

我站在潭邊,我站在你的背后,――我,你的俘虜。

我已將你擒捉在手內(nèi)!我愛你,玫瑰!――《情死》

在此概念隱喻里,愛情被比作戰(zhàn)爭,情場演變成戰(zhàn)場,異性被當作戰(zhàn)利品。戰(zhàn)爭中的沖突被看做是動物、人類發(fā)展背后的創(chuàng)造性力量。特別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英兩國。因此“戰(zhàn)爭”的隱喻涵蓋著社會歷史因素。并且人們也考慮到獲得“愛”就如同贏得戰(zhàn)爭一樣耗費時間,需要莫大的努力。

從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自然界許多相同的物理屬性、人類共同的生活特性和情感體驗決定了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人們在表達情感概念時會產(chǎn)生不容忽視的共性,盡管人類表現(xiàn)“愛”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愛”的概念是相通的,“愛”的行為本質(zhì)是一樣的。因此,在人的思維與語言方面有同質(zhì)性。

二、“愛”概念隱喻的異質(zhì)性

隱喻是一種重要的認知工具,所有的規(guī)約性的概念隱喻都基于人類普遍的身體體驗及隱喻思維的共性,但人類的身體體驗及思維都依存于各地不同的文化體驗,因此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民族文化特征,并且形成本民族特有的來源域。

(一)徐志摩詩作中“愛”的概念隱喻

1.愛是音樂/樂器

卻不知道黃昏和琴音

聯(lián)就了你我的神交?――《月夜聽琴》

我靈魂的琴弦,感受到無形的沖動――

但這微妙的心琴呦,

有誰領略,

有誰能聽!――《威尼斯》

中華民族自古對“樂”的社會作用頗為關注。人們常常用音樂來向心愛之人表達愛戀之情。如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男女的對山歌,中國古典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被吟唱的詩歌等都是鮮活的例子。因此音樂和樂器便成為一種認識抽象事物的工具。如“和如琴瑟”便是對愛人之間和諧關系的隱喻表達。

2.愛是月亮

柳梢頭有殘月掛――《半夜深巷琵琶》

一樣是清光,我說,圓滿或殘缺。

一樣是芬芳,她說,滿花與殘花。

但這鶯,這一樹花,這半輪月――我獨自沉吟,對著我的身影――她在那里,啊,為什么悲傷,凋謝,殘缺?――《客中》

傳統(tǒng)漢文化長期受儒家、道家哲學思想的影響,尤其是道家學說中的陰陽理論的影響。陰和陽原指日光的正反兩面,向日為陽,背日為陰。而在中國古代思想家眼中,一切事物現(xiàn)象都是包含著正反兩面。其中“凡屬表露于外的、熱的、實的、開放的、急速的等均歸入陽類;凡屬隱含于內(nèi)的、寒的、虛的、晦暗的、平靜的、遲緩的則歸入陰類”(齊振海&鞏玉環(huán)[7]84,2006)。中國人認知中的愛情屬于陰柔之美根源于老莊的“陰論”哲學。因此,在中國人的認知上會產(chǎn)生愛是月亮的隱喻概念,而戀人相守便成為“滿月”,形單影只的戀人則是“殘月”。

(二)葉芝詩作中“愛”的概念隱喻

愛是珍貴的事物(LOVE IS A VALUABLE THING)

That every year I have cried, At length 曾經(jīng)每一年我都呼喊“總算

My darling understands it all, 我的愛人明白了這一切,Because I have come into my strength 因為我已用盡全力

――WORDS (艾梅 譯)

But dear, cling close to me; since you were gone, 但是,親愛的,靠近我;自從你走后,

My barren thoughts have chilled me to the bone. 我貧瘠的思想已寒徹我的髓骨。

――RECONCILIATION (黎歷 譯)

這類隱喻在葉芝的詩作中非常普遍,它植根于西方工業(yè)化進程以及物質(zhì)至上主義。隨著西方工業(yè)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金錢的渴望與日俱增,人人都渴望通過個人的努力積累財富,個人財富的多少成為個人成功的衡量因素,所以人們想方設法獲取財富,如:珠寶,藝術品等,人們對于珍貴事物的渴望就如同我們對于心愛之人的珍視。

三、結(jié)束語

通過對徐志摩與葉芝詩作中“愛”的概念隱喻的對比研究,我們不難看出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更是我們的認知工具。隱喻的語言環(huán)境來自文化背景體驗,因而文化模式限制了隱喻概念的形成。在兩位詩人的作品中,“愛”的概念隱喻部分來源于同一源域,而這些共同之處則是基于人類思維的共性及人類基本的身體體驗。另一方面,在兩位詩人的作品中,“愛”的概念隱喻也存在著極大的不同。身體體驗離不開特定的物理、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這些不同便是植根于不同的文化模式、經(jīng)濟模式、、傳統(tǒng)風俗等。這項對比研究表明概念隱喻不僅反映了一種語言的文化背景,同時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思維及認知模式的差異性。因此對“愛”的概念隱喻的更深層次的理解,除了借助于語言外,還必須借助于這一語言依存的文化背景知識及我們生活的認知體驗。

注釋:

①文中引用葉芝詩歌(英文版)均摘引自The Collected Poems of W.B.Yeats。

②文中引用徐志摩詩歌均摘引自《志摩的詩(徐志摩經(jīng)典詩歌全集)》。

參考文獻:

[1] Lakoff,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d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寧全新.“Anger”與隱喻[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8,(5):69.

[3]Lakoff, G. & 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67.

[4]Ungerer F. &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 Advision Wesley Longman Group Ltd, 1996:114.

[5]Yeats, W. B.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B.Yeats[M].Wordsworth Editions Ltd,2009.

第5篇: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范文

【關鍵詞】王文治;云南;敘述

王文治,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探花。后因乾隆皇帝南巡見其書法,大加賞愛而以書法著稱于世。詩歌創(chuàng)作因與袁枚、蔣士銓、趙翼相唱和而被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五)評為“朝干之詩古茂”,“袁王蔣趙”并稱。王文治對自己的詩歌期許頗高,稱“通籍后,官翰林,以詩為職業(yè),人或以為能,然多進御及應試之篇,至于抒寫懷抱,贈答友人,古人所謂緣情之作,則依然不敢驟示人?!保ā秹魳窃娂孕颉罚┩跷闹握J為詩歌創(chuàng)作是本分,應當出于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進呈或是應試。而姚鼐在《夢樓詩集序》中即稱王文治“負氣好奇,欲盡取天下異境以成其文”。王文治的詩歌在四川、江南、北京、琉球、日本等地流傳。

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月,王文治獲任職云南省臨安知府(今云南建水),九月進入云南,十月到任。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解任,共在云南生活了3年。在《夢樓詩集》二十四卷本中,有關云南的描述集中在卷七《南詔初集》、卷八《南詔二集》、卷九《南詔三集》、卷十《歸人集》,在云南創(chuàng)作的詩歌分別為6首、60首、81首和26首,雖只占了《夢樓詩集》收1878首詩的9%,卻集中了王文治軍旅、民俗、旅行、農(nóng)事等類型的的詩歌精品。

王文治《夢樓詩集》的云南部分并未按照時間和地點變動而編訂。他按照清代的官道進入云南并赴任的。 1764年王文治路經(jīng)曲靖府平彝縣(今富源縣)多羅驛或平彝堡、馬龍州(今馬龍縣)馬龍驛;云南府嵩明州(今嵩明縣)楊林驛、昆陽州(今昆陽)軍站時,先后作《平彝縣二首》、《雨夜入馬龍州》、《望海寺喜晴》(望海寺在楊林)、《九月十一日久雨晚晴旅館饒有花竹與昆陽吳刺史暨張葛二秀才同宿因贈》等詩。十月到任后至1765年八月先后在臨安府境內(nèi)的建水、開遠、石屏、蒙自、個舊、通海等地,作《初入臨安郡》、《自阿迷州歸晚宿漾田贈圖州牧》、《石屏寓館同劉石渠夜話》、《過通海贈朱令桐野桐野曾入翰林改官于此》等詩。

1765年八月赴昆明參加分省鄉(xiāng)試,而作《曉過通?!?、《江川道中》等詩歌,十一月后回臨安府,作《書劉明府江川雜詠卷后》、《行蒙自縣郊居人以葡萄為獻乃酬以詩二首》、《個舊廠》等詩歌。1766年,在臨安府任上,有《三月十五夜登云龍山宿舊寺》等詩。秋,因兵檄赴昆明期間作《碧雞關》、《九月十三日同張壽雪游近華浦三首》、《海門橋》等詩?;刂僚R安府作《臨安諸葛祠》、《丙戌(1766)除夕得商寶意前輩元江度歲詩丁亥(1767)元日次韻裁答》等詩。

1767年年初奉命押送糧草到騰沖,先后作《姚州逢張午橋夜話》、《崇圣寺用黃華老人韻》、《宿下關》、《楚雄郭外桃花》、《永昌軍營口》、《定西領》、《永平縣》、《瀾滄江》、《永昌府板橋》等詩。從昆明到永昌府,旅行單程約為兩周,急行軍則在8天左右。而王文治卻作詩43首,以來往時間算,平均每天近兩首。而王文治在云南創(chuàng)作詩歌三年僅173首。

王文治在親自編訂南詔三集時,并未按照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序來安排,根據(jù)詩歌創(chuàng)作地點的推定,像《自永昌歸再過青華洞》、《宿云濤寺再用前韻》等則為返程之作,卻排列在去程的詩歌中。在點蒼山感通寺連續(xù)寫了《點蒼山二首》、《楊升庵寫韻樓》、《蕩山寫韻樓有楊升庵先生垂柳篇刻于壁次韻一首》、《感通寺龍女花》等5首,連續(xù)排列。王文治去程有軍務在身,不可能在感通寺長期停留,查找書籍,了解龍女花的故事,游覽崇圣寺。孰為去程之作,孰為返程之作,難以判定。

王文治在云南的詩歌創(chuàng)作豐富了他的詩歌類型,諸如軍旅、政治、民俗等類型。同一時期,趙翼、王昶等在仕宦云南的官員,將云南的風物、景色、人群、民俗等納入了詩歌創(chuàng)作中,極大地豐富了云南文學的表現(xiàn),這些詩歌在云南的流傳也豐富了云南的明清文學。王文治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展現(xiàn)了當?shù)氐娘L土人情,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類型。南詔三集中,表現(xiàn)較為突出的有:

一是描寫云南的民俗傳說。王文治在《感通寺龍女花》中記敘龍女花的故事, 還記敘了寺僧如何管理此花,“此花秋日始開,寺僧將隔歲花養(yǎng)于地窖,雖寒不落?!逼湓娬f:

三椏亭亭歸一根,花時素艷何偏翻。得道已憑金換骨,多情原自玉為魂。人言無極通禪悅,借問何如舍利弗。著衣結(jié)習尚須除,況復攜之貢京闕。龍顏有喜賜詩篇,龍象重新講法筵。(《夢樓詩集》卷九)

其他如《滇人以夜合花入饌》、《龍貞女詩并序》、《蜂房》等都描寫云南的風土人情。。

二是云南政治題材的描寫。乾隆年間的中緬戰(zhàn)爭是乾隆十大武功之一。王文治的好友朱孝純、趙翼、王昶等都親歷其事,其忘年交商盤亦因此事逝世。王文治初期即抵制此事,后因虧空,失去政治前途而解職。在接受押解糧食的任務后即極為抵觸,加上在永平旅途的生病?!吨咕殹氛窃谶@樣的情景下寫的。其詩曰:

去年平莽役,倉卒失其紀。中夜軍帖下,兼程赴敵壘。都督令三申,太守符一紙。軍法如霆雷,迅疾靡寧晷。裹頭以布巾,纏腳以麻。標槍刃非利,環(huán)刀短難倚。平時無律伍,此日強鞭棰??蓱z九龍江,伏尸塞流水??v或逃亡歸,瘴癘熏膚髓。孟艮及整欠,內(nèi)附良可喜。但知官兵功,誰知土兵死。平莽役告終,平緬事伊始。(《夢樓詩集》卷九)

作為一首敘事長詩,這是王文治作品中不多見的關心非漢族的民間疾苦。而在王文治以后的創(chuàng)作中基本上沒有此題材。

三是與云南本土文學作者的交流。與納樓夷民李齡(1724~1774,字彭年,號松屋)的唱和,成為他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趣聞,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五有載。王文治說:“納樓夷民李齡,工為詩歌,予守郡三年未之知也。解郡后,李以詩來謁。清韻婉麗,有西昆之風。予既惜相識之晚,尤深愧采訪之疏矣?!保ā秹魳窃娂肪硎┩跷闹谓栌觅M密(1625-1701)和王士禎(1634-1715)因詩歌而相知相識的典故,比喻他和李齡的相遇。王文治辭官離去時,李齡獻詩四首贈行,其中有:“玉堂老鳳留衣缽,滄海長虹卷釣絲?!蓖跷闹问中蕾p,稱其詩“才力博大,尤為難得”,以此二句為起句,作詩:

玉堂老鳳留衣缽,滄海長虹卷釣絲。舊事都隨云變滅,新詞欣見錦紛披。 殊方那易逢佳士,識面無如是別時。自負平生能說項,珊瑚幾失網(wǎng)中枝。(《夢樓詩集》卷十)

第6篇: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范文

我知道,在缺乏作者生平背景知識以及有關詩歌的專業(yè)素養(yǎng)的前提下妄評大家之作是不理智的??晌?。仍愿意以膜拜的姿勢,細品那流轉(zhuǎn)于紙頁間的佳釀,然后寫下幸福的文字。

有這樣一本詩集,它以母愛為信仰贊頌,以探索為目的低吟,以花朵的色彩來描繪,以長笛的樂音來相和;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真正將生育自己的世界熱愛,歌唱勇敢。歌唱真愛,歌唱那份天地混沌初開的悸動與美好;有這樣一種語言。它源于心底的天籟之聲。集天地間的靈氣,甫讀出口便能叩響人們的心弦;有這樣一位讀者。時隔百年,跨越國界與種族,再次把這本人性的圣書,放在心尖瞻仰。

早在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時,便知道泰戈爾不凡,無關于他的殊榮與頭銜。一個人活于世,若能隨意從萬物中獲取靈感,信手將自己心底深處的感情傾注于其中,除了他對自然生命無比深厚的愛,我不作他想。如同人們評價:他的詩歌是送給神的禮物,他本身是神的求婚者。他一直以一種貼近生活的姿勢,將世人眼中的平凡敘述輾轉(zhuǎn)成最美麗的文字。他的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畫卷,我仿若能看到遙遠圣殿里蘇普里雅執(zhí)著的雙眼,我仿若見證了長街小巷中優(yōu)婆鞠多與那一場動人的邂逅,我仿若聽到戰(zhàn)爭中號角的吹響,我仿若親見新娘拾起長笛的倩影。我甚至可以想象到百年之前,這樣一位寬厚慈藹的老人,用他溫熱的唇,輕輕開合訴說:You will play on it the music ofmidnight when the lonely crescentmoon wanders among the stars...如此語句,如同甘霖,澆灑在我因高中繁忙生活而荒蕪的心田,讓我在書山題海中仍能找回那最初的純凈。

出版社給了《采果集》很高的評價,稱之為“歲月的饗宴”。我一直很贊同一句話:若沒有足夠的歲月歷練,有些話最好不要輕易寫下。而這本作者用心沉淀、經(jīng)過歲月長河洗滌的書籍,捧起,越發(fā)有沉重之感。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無法擅自對詩歌創(chuàng)作主旨進行以自我為中心的臆測。然而書中那份虔誠卻是顯而易見的,是對生命的虔誠,是對宗教的虔誠。是對善意的虔誠,抑或是對真愛的虔誠。有人說,詩人是人類的兒童。于我而言,《采果集》確如一個童話――輕嗅一路芳香打開大自然清新的課本,再看字旁大片的留白,仿佛墜入了詩人編織的一個夢幻。文字是他的,意象是他的,意義是他的,體會卻是你的。讀詩,很多時候是讀自己。

第7篇: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范文

關鍵詞:中日詩歌 馬意象 創(chuàng)作特點 文化差異

基金項目: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課題“中日古典文學中的語言比較研究”(11BWW001)

馬是最早進入人類生活及文學視野中的動物之一,在中日兩國的詩歌作品中都存在著大量描寫馬、詠嘆馬的詩歌。然而,我們在閱讀時不難發(fā)現(xiàn),馬這一意象在中日詩歌中的含義既有相似點,也有大相徑庭之處。這樣的差異有哪些體現(xiàn) ?雖然目前中日兩國對于唐詩及和歌的研究論著繁多,但從比較文學的角度,具體地考察某一典型意象,特別是考察馬意象的平行研究尚不多見。因此,本文選取《萬葉集》及白居易的詩歌作為比較分析的文本素材,通過大量年代相近的詩歌例子,比較兩國詩人對“馬意象”的審美差異,并分析各自的寫作風格和特點。

一、《萬葉集》中“馬”意象的內(nèi)涵

早在公元4世紀末,馬文化就已通過朝鮮半島傳入日本。 日本出土的該時代的文物中,就發(fā)現(xiàn)了很多馬具,如馬鐙、馬鞍、轡,此外還有很多以馬為題材的紋飾、首飾等,這就反映出馬在當時已進入了日本文化和生活之中。而《萬葉集》所收錄的和歌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世紀, 萬葉和歌對當時馬的使用情況也有所描述?!度f葉集》中,提及馬的和歌多達九十二首,且馬匹的名稱眾多,按照毛色、身高、年齡又分為馬、駒、赤駒、黑駒、青馬等,[1]內(nèi)容涵蓋交通、出游、狩獵、祭祀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萬葉歌人還將馬劃入審美體系當中,賦予馬意象獨特的內(nèi)涵,了解這些涵義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萬葉集》中和歌的涵義。慨括起來,《萬葉集》中“馬詩”主要抒發(fā)了詩人以下幾種情感。

(一)理想男子的形象化身

戀歌在《萬葉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馬”意象也常常出現(xiàn)在戀歌中,如《萬葉集》中的第1271首和歌:

くありて居にゆる妹が家(へ) に早く至らむ [2]

右ノ一首ハ、柿本朝臣人ノ歌集ニ出ヅ。

(遠在云居地,吾能望妹家,黑駒應早到,快馬把鞭加。上一首,《柿本朝臣人麻呂之歌集》出。)[3]

這首和歌出自萬葉集代表詩人柿本人麻呂編著的《柿本朝臣人麻呂之歌集》。該歌集本就以抒情著稱,而這首和歌風格樸素,感情表達直率,體現(xiàn)了萬葉集的風格。和歌并沒有過多地著墨于馬的骨質(zhì)、眼睛及形體,也沒有正面描寫“妹”的身姿神采,僅通過揚鞭催馬的動作就表達了男子望眼欲穿、渴望盡早與戀人相聚的心情?!昂隈x”則成為該男子的形象化身??梢哉f,雖正面“不著一字”,但又“盡得風流”。此外,還有《萬葉集》中的第3313首和歌:

川のの石踏み渡りぬば玉の(くろま)の來(く) 夜は常にあらぬかも。 [2]

(河川流漱處,踏石渡河來、黑馬前來夜,經(jīng)常豈少哉。)[3]

這是一首以女子口吻創(chuàng)造的反歌,與前一首相比,表現(xiàn)方法更為含蓄而細膩。這首歌的前半句描寫了潺潺流水及渡河時所踩的石頭,傳遞出浪漫的意境,為后半句做鋪墊。而后半句則感嘆“黑馬前來夜,經(jīng)常豈少哉” ,“黑馬”成了那名男子的化身,癡情的女子如盼戀人到來一般盼望見到黑馬的身影,表達了女子的閨怨。因此,它不僅僅是男子的坐騎,也成為寄托相思的對象。黑馬的外形陽光、剛健、瀟灑,而黑色則給人以穩(wěn)重成熟的感覺。與其說以馬喻人,一語雙關,不如說在馬中原本就蘊含有人的影子。

(二)表達離別的情緒

古時人們的遠行離不開馬匹。在日本和歌中,歌人為了渲染或表達離別的情緒,往往運用馬匹這一意象為和歌的抒懷寫意服務。如《萬葉集》中的第365首和歌:

津山打ち越え行けば我(あ) がれるぞく家戀ふらしも。 [2]

(笠朝臣金村,鹽津山作歌二首)(行越鹽津山,我乘吾馬駛,家人戀我乎,我馬失蹄矣。[3]

這首和歌為奈良時期宮廷歌人笠金村所作。眾所周知,馬匹是古代交通體系中極為重要的工具,承載著人們出行的任務,因此,歌人在創(chuàng)作遠行、送別題材的和歌時,常常會加入馬匹的形象,這首和歌就是其中代表。和歌的上半部分以第一人稱敘述了“我”將要騎著馬翻山越嶺,穿越鹽津山;后半句則感嘆道:家人一定很不舍吧,我的馬都失蹄了。此處的“馬失蹄”這一行為未必是真實發(fā)生過,在日本古典和歌中,認為馬是由于不舍才造成失蹄, 因此常常以“馬失前蹄”喻家人思念遠行的離人,已形成固定模式。中國也有“馬失前蹄”這一成語,其中的“失“字與“失手”的“失”意思相似,用于比喻偶然發(fā)生差錯而受挫。相同的動作在兩國文學中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

(三)表達緬懷天子的心情

《萬葉集》代表歌人柿本人麻呂曾是當時著名的宮廷歌人,其創(chuàng)造的和歌也常常與皇家的行幸游宴、狩獵祭祀等活動有關,而柿本人麻呂本人也與天皇、皇后、皇子們關系密切。在《萬葉集》收錄的其八十四首和歌中,有這樣一首:

日(ひなみ) の皇子の命のめて御狩立たししは來向ふ(0049)[2]

(日并古皇子,名駒并轡馳,驅(qū)馳來狩獵,此已是其時。)[3]

這幅浮現(xiàn)在作者腦海中的畫面,是他幻覺的假象。因為此時草壁皇子已經(jīng)去世。在作者的腦海里,已故的草壁皇子與其子輕皇子(文武天皇)并駕馳騁、一起狩獵的日子終于到來。 [5]已經(jīng)死去的皇子怎么可能死而復生、與兒子一起騎馬狩獵呢?為何作者要描寫出如此荒誕的場面?這首和歌可以說是一首草壁皇子的挽歌,并且反映出了當時的政治背景。柿本人麻呂為草壁皇子寫的挽歌之所以如此出色,不僅僅是因為其宮廷歌人的身份職責, [5]還因為他對于草壁皇子帶有真摯的崇敬與緬懷的心情。而且對于當時的輕皇子(即已故草壁皇子的兒子)及其身邊的追隨者則帶有不滿的情緒,[5]因此格外懷念草壁皇子當政的時期。他將草壁皇子視為神明,希望這樣的明君能再次出現(xiàn),哪怕只在幻想中出現(xiàn),也能帶給他莫大的安慰與鼓舞。這樣一位令作者魂牽夢繞的可與日爭輝的明君,他出現(xiàn)時的形象正是在名駒上馳騁,說明騎馬與皇子英明神武的形象有著莫大的關聯(lián),名駒不僅是賢君的坐騎,更成了賢君的代稱。

二、白居易詩歌中的馬意象

白居易所處的唐朝是中國詩歌發(fā)展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同時也是馬文化發(fā)展的鼎盛時期。白居易所作的詠馬詩自然也不在少數(shù) 。使用北京大學全唐詩電子檢索系統(tǒng)的專業(yè)版進行搜索,可查得在白居易詩歌中,僅僅詩題中含有“馬”字的就有35項匹配。[5]此外,還有很多詩歌在內(nèi)容上與馬有緊密的關聯(lián)。在此,對白居易詩歌中馬意象的含義做大致的分類與歸納,其筆下的“馬詩”主要與以下主題有關:

(一)戰(zhàn)事的象征

唐朝時期對外軍事交鋒頻繁,而對于在廣闊的沙漠、草原地區(qū)開拓疆土防衛(wèi)外敵,馬是不可或缺的戰(zhàn)略物資。因此,在構建馬意象、詠嘆馬時,往往與戰(zhàn)爭、邊塞及文人的功業(yè)情節(jié)有關,如白居易的《戲和微之答竇七行軍之作》(出自《全唐詩》卷451-31):

旌鉞從,賓僚禮數(shù)全。夔龍來要地,鷺下遼天。赭汗騎驕馬,青娥舞醉仙。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傳。陋巷能無酒,貧池亦有船。春裝秋未寄,謾道有閑錢。

由詩歌標題可知,這首詩是為了答竇七行軍而作。詩歌開頭便營造出一種排云馭氣的氣勢,“旌鉞”象征著權杖,已體現(xiàn)出要建功立業(yè)、效命疆場的豪情;而“夔龍”“鷺”都是神話中非同一般的動物,在此稱贊對方的身份尊貴與能力出眾;“赭汗”則指駿馬的汗水,常借指駿馬,在此與“騎驕馬”搭配,比喻對方身姿矯健如駿馬,與座下的驕馬十分相稱。而在《想東游五十韻》(出自《全唐詩》卷450-3)中,馬的意象也具有典型性:

海內(nèi)時無事,江南歲有秋。生民皆樂業(yè),地主盡賢侯。郊靜銷戎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節(jié)選)

在這幾句詩歌中,白居易以其慣有的樸實淺顯的筆調(diào)描繪出國泰民安的場景,是其對于國家及人民生活的美好設想。詩歌中以“銷馬”暗指“消戰(zhàn)”。若國家無戰(zhàn)事、人民得以安居樂業(yè),自然也就不需要大量的戰(zhàn)馬,因此便出現(xiàn)了“郊靜銷戎馬”這樣不合常理的現(xiàn)象。從中可以看出“馬”在作者心中已與戰(zhàn)爭密不可分。

(二)表達離別的情緒

幅員遼闊的中國,運輸、狩獵、旅行,都離不開馬。因此,在“遠行”“送別”這樣題材的詩歌里,都少不了馬這一意象。白居易的《離別難》(出自《全唐詩》卷27-101)就具有代表性:

楊柳陌上送行人,馬去東回一望塵,不覺別時紅淚盡,歸來無可更沾巾。

詩歌題目已經(jīng)點明這是有關離別的詩歌,但作者沒有正面描寫如何“送”行人、如何“離別”,短短四字“馬去東回”就精簡要約地概括了送別的過程,令人仿佛聽見嗒嗒的馬蹄聲,看到馬匹飛奔而去后揚起的黃沙。詩人不忍寫人的離去,只能落筆在馬的奔跑上,反而烘托出了離別時凝重傷感的氣氛。 類似的典型詩歌還有《送客歸京》(出自《全唐詩》卷441-43):

水千里,何時歸到秦?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從首句“水千里”,我們可以推測出詩人送的客人歸京的路途遙遠,千里迢迢,既有水路又有陸路,句末還使用一個疑問句以加強語氣,突出歸京路途艱辛不易。 從詩人對“舟”與“馬”的對仗手法來看,舟與馬在當時都是可以承擔長途重負的主要交通工具,“四千里”的漫長路途中,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表達有才之士不得志的情懷

馬的品德與際遇格外能引起士人的共鳴,唐人常常以良馬比人才,文人墨客也往往以良驥賢才自居。而當才華得不到知遇,壯志得不到舒展時,則常以年老、衰弱、羸弱的良馬自比,寫馬實為寫人。[5]白居易的詩歌中,老馬瘦馬的形象不在少數(shù),如經(jīng)典諷喻詩《羸駿》(出自《全唐詩》卷424-8):

驊騮失其主,羸餓無人牧。向風嘶一聲,莽蒼黃河曲。踏冰水畔立,臥雪冢間宿。歲暮田野空,寒草不滿腹。豈無市駿者,盡是凡人目。相馬失于瘦,遂遺千里足。村中何擾擾,有吏征芻粟。輸彼軍廄中,化作駑駘肉。

詩中的“驊騮”為赤色的駿馬,這樣從外形到品質(zhì)都算得上上乘的良駒,卻落得無人飼養(yǎng),以至于“踏冰”“臥雪”,無容身之所;吃的是“寒草”,尚不足以果腹,可謂飽受凍餒之苦。獨自立在黃河邊,向著風中嘶吼的這番景象,其意境和氣氛,都稱得上“凄婉激烈,風骨情景”。詩歌中不僅記敘了駿馬的悲慘命運,還塑造了一個階級對立的形象:駑駘(劣馬)。 由于得不到相馬人的賞識,千里馬最終竟被官吏運進軍隊的馬廄,化為了飼料,供劣馬食用。兩種產(chǎn)生如此強烈反差的結(jié)局,令詩歌更加切直刻露,諷刺效果無可復加。通過“瘦馬”這一意象,鞭撻了統(tǒng)治階級用人時見識淺陋,品學優(yōu)良有才華的人得不到重用、受人迫害,平庸無才的小人當?shù)?,嫉賢害能的社會現(xiàn)實。

三、小結(jié)

通過上文的比較與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萬葉集》與白居易詩歌中的“馬詩”既有相似的一面,又存在著一定差異。相同的“馬”意象在中日兩國的詩人眼里有共同的欣賞點,但又具有相對獨立的傳統(tǒng)特征與不同的審美情趣。《萬葉集》中的“馬詩”大致有以下創(chuàng)作特征:(1)在主題方面,重視個人的悲歡離合。從題材上看,《萬葉集》的“馬詩”中,感懷詠物、離別憂旅、閑適抒情的作品較多,與詩人個人的處境、情感關系更為密切,如“行越鹽津山”“河川流漱處”等詩句。(2)在選材方面,寄情四季景物?!度f葉集》的馬詩中含有大量自然景物的意象,如山葉、溪水、青山、荻花、秋風等,歌人的審美關注點更多地集中在自然景物本身美的特征上,并竭力令自身融入大自然,如“馨香茲信土”“呼犬來聞獵”等。(3)故事的情理較為朦朧?!度f葉集》中的“馬詩”常常僅僅借馬寫出一個場景,描繪出一個情境,傳遞出某種感情。但并不描寫出事件的梗概、前因后果、人物關系等,從時間到空間都較為模糊。

與《萬葉集》相比,白居易的“馬詩”有以下創(chuàng)作特征:(1)作品的內(nèi)容、風格深受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或體現(xiàn)功業(yè)情節(jié),抒發(fā)報國之志,或影射黑暗污濁的政治現(xiàn)實,對其進行批判、諷刺。(2)氣魄宏偉、風格凌厲。白居易的馬意象常常使用于御寇、戍邊、報國等題材中,詩人運用“賦比興”等各種寫作手法,寫出磅礴的場面,塑造出昂然的形象,達到鼓蕩人心的藝術效果。(3)把馬身上的特征與人的特性巧妙結(jié)合,將良馬樹立為人世追求的倫理楷模。與《萬葉集》相比,白居易詩歌關注點已超越了意象本身,擴展到了人的社會道德上。

中日兩國詩歌中的“馬意象”會產(chǎn)生如此大的差異,與兩國的自然條件、歷史條件、社會發(fā)展階段、風俗習慣等具體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張浩遜.唐代詠馬詩初探[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4).

[2] 日本文學研究資料刊行會.萬集[M].京:有精堂出版,1969-1977.

[3] 詩苑譯林――萬葉集上下冊[M].楊烈,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4] 中村潤子.關于日本初期馬文化的源流[J].簫愛民,譯.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0(5).

[5] 中西.萬集のことばと四季萬本3[M].株式會社角川店,昭和六十一年(1986).

[6] 黃建輝.唐詩馬意象研究[D].漳州師范學院,2008.

[7]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唐詩鑒賞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8] 梅原猛.萬を考える[M].新潮社,昭和五十四年(1979).

[9] 宋再新.千年唐詩緣:唐詩在日本[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10.

[10] 吳功正.中國文學美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11] 傅璇琮,中國唐代文學學會,西北大學中文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唐代文學研究第五輯[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第8篇: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范文

[關鍵詞]英語詩歌;意象;韻律;文化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1)01-0138-2,5

一、把握詩歌主題意義

主題是詩歌的核心部分,是詩人思想情感的凝結(jié)。了解一首詩的主題才是讀懂一首詩的關鍵。傳統(tǒng)英語詩歌的主題主要包含對自然青春美的贊美,對生命死亡時間的感悟以及對愛恨情仇各種情感的表達。例如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的詩歌總是向我們展示出自然的美和他對自然的熱愛,浪漫主義詩人彭斯的詩則時刻散發(fā)出濃烈的愛情氣息,而感傷主義者托馬斯?格雷卻通過詩來感嘆生命和死亡。現(xiàn)代英語詩歌的主題與傳統(tǒng)英語詩歌的主題略有不同?,F(xiàn)代詩人往往在詩歌中反映他們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失落感、挫敗感和孤獨感,或?qū)ΜF(xiàn)存價值觀念的懷疑,比如,20世紀英國詩人繆亞創(chuàng)作的《馬》被稱為“原子時代偉大而可怕的詩篇”。詩人假想在一場核戰(zhàn)的浩劫過后,生活回到了樸素的農(nóng)耕時代。此時出現(xiàn)了一群神秘的馬,這些在機器時代已經(jīng)被淘汰不用的馬的到來象征著一種古老友伴關系的重新恢復。詩人通過馬的重新回歸表明在經(jīng)歷了殘酷的現(xiàn)代戰(zhàn)爭之后,人們也許可以從返樸歸真中得到希望,重新開始。全詩體現(xiàn)出作者對現(xiàn)代文明所造成的負面作用的擔憂。由此可見,不同時期的詩人或同一時期具有不同背景的詩人對詩歌主題的選擇各不相同。分析詩歌的主題時,既要考慮當時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又要考慮詩人本人的生活背景和經(jīng)歷??偠灾?,把握主題是詩歌賞析的第一要素。

二、體會英語詩歌的音樂性

由詩歌的起源可知,詩歌最初是一種用以吟唱的口頭文學形式。那么,音樂性必是其本然屬性。正如英國文學家毛姆所言:“詞有其音、其形、其力,惟有考慮這些才能寫出醒目悅耳之句?!?/p>

詩歌的音樂性主要是通過韻律的使用來實現(xiàn)的。韻律是指英語中聲韻的節(jié)奏和格律。聲韻即相同或相似聲音在詩行中的重復,它又可細分為尾韻(行末聲音重復)、頭韻(一個詩句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開頭輔音相同而產(chǎn)生的音韻)、同輔音(相同或相似的輔音重復出現(xiàn))、同元音(相同或相似的元音重復出現(xiàn))和行間韻。以濟慈的《秋頌》為例:“Season of mistsand meHow fruitfulness,/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sun;/Conspiring with him how to load and bless/With fruit thevines that round the thatch-eaves run;/……/For summer haso’er-brimmed their clammy eeHs,”第一行詩中的m是頭韻的用法,第一、第三行詩結(jié)尾處押尾韻s,第二、第四行詩結(jié)尾處押尾韻n,而最后一節(jié)詩中則是同輔音的用法,[m]重復使用了三次,一方面它形象地表達出蜜蜂在花叢中嗡嗡飛舞的音響效果,另一方面又給人一種暖洋洋粘糊糊的感覺。這種表現(xiàn)手法與詩行的內(nèi)容相互配合,增強了詩行的音樂美。

“節(jié)奏”一詞源于希臘語,意為流動。詩中輕重音的搭配形成自然的流動謂之節(jié)奏。重音多,節(jié)奏緩慢;輕音多,則節(jié)奏輕快。如托馬斯?格雷《墓園哀歌》的第一行:“The curfewtoH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中重音多且多為長元音,再加上輔音叫的配合,讀起來悠揚緩慢,與當時遲暮的景色極為相稱。節(jié)奏不僅取決于輕重音的安排,而且與行末和行間有無停頓有關,分為:行末停頓end-stopped、行間停頓internal pause、續(xù)行run on line。傳統(tǒng)韻律學認為音節(jié)的多少決定了詩行的長短,meter這個本意為測量儀表的詞被用到韻律學中來描述詩行的長度。一音步稱作monometer,以此類推,二音步dimeter,三音步trimeter,四音步tetrameter,五音步pentameter,六音步hex-ameter,七音步heptameter,八音步oetameter。其中三音步與五音步在英語詩歌中最常見。依照每一音步中重讀音節(jié)(揚)和非重讀音節(jié)(抑)的排列方式,可以把音步分成不同類別,我們將這些不同類別的排列稱為格律。常見的英語詩歌格律有以下四種:抑揚格iamb、揚抑格trochee、抑抑揚格anapest、揚抑抑格dactyl。將音步的數(shù)目與格律結(jié)合起來,我們又可以將英語詩歌分成許多小類,如揚抑格四音步、抑抑揚格三音步、抑揚格五音步等,其中五步抑揚格是英語詩歌中最常見的格律。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和彌爾頓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等,都是用抑揚格五音步寫成的。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同時期的詩人不斷從詞語中發(fā)展或發(fā)現(xiàn)了新的音響效果和節(jié)奏模式。譬如,現(xiàn)代詩人常常采用不押韻的聲音模式來體現(xiàn)對墨守成規(guī)的押韻詩的反叛。一些成功的例子表明這也能體現(xiàn)詩歌之美。如20世紀英國詩人奧登(Auden)的《安眠曲》一詩開頭的幾行:Lay your sleepinghead,my love,/Human on my faithless arm;/Time and feversburn away;/Individual beauty from;/Thoughtful children,andthe grave,/Prove the child ephemeral,詩中沒有一個真正的韻腳,僅僅使用了幾組半韻(1nve/arm;away/grave),但整個詩行舒展自如,相同的元音和輔音組成低回往復、纏綿不盡、富有極大的韻律美。

三、注意英語詩歌語言的運用

詩歌是以語言為媒介的藝術。人類語言本身是一套神奇的符號系統(tǒng),而詩歌又是語言最微妙的運用,是人類心靈最豐富的交流。詩的語言遠比日常語言富于表現(xiàn)力,當然也較難把握。詩人們在創(chuàng)作中會采用各種基本的語言技巧,如:表義與涵義、意象與象征、修辭手法等。所以,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詩歌的意旨與含義,了解詩歌語言上的特點是非常必要的。

意象是詩人常用的一種語言表現(xiàn)手段,用于描述人類感覺經(jīng)驗的語言,是用具體的形象來表現(xiàn)人們在理智和情感方面的體驗,對讀者的感官起作用,使其“感同身受”。英語詩歌中的意象很多,有聽覺意象、視覺意象、觸覺意象、嗅覺意象、味覺意象、動覺意象以及抽象意象等。讀者在意象的指引下迅速進入詩的意境,沉醉在詩情畫意之中。英國詩人濟慈的長詩《圣亞尼節(jié)前夕》的第一段就出現(xiàn)了好幾種意象:

圣亞尼節(jié)前夕――啊,徹骨的凜冽!

貓頭鷹披著厚羽也周身寒冷;

野兔顫抖著拐過冰凍的草葉,

羊群擁擠在羊欄里,寂靜無聲

寥寥幾句詩行包含了豐富的視覺、觸覺和聽覺意象,使讀者充分感受到寒冷冬夜的寂靜、孤獨和凄涼。而故事發(fā)生的這一背景與之后戀人激情的會面、私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xiàn)了生與死、愛與恨的對立。

倘若一種意象與某種意義相關聯(lián)并被反復運用,就構成了象征。象征也是詩歌常用的手法。它是“詩人自己創(chuàng)造景物,并在景物的具體細節(jié)上建立情感聯(lián)系。這種情感與景物牢牢融為一體,目的是在讀者身上喚起一種思緒和情愫,留給他們既清晰又神秘的感覺?!闭缭跐鹊脑娭?,冬天與黑夜象征著死亡與仇恨,而年輕的戀人們則象征著愛與生命。再比如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名詩《沒有選擇的路》,詩中以林中兩條小路的意象來象征人生所面臨的種種選擇,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修辭是英詩中常用的另一種語言手段。它是豐富詩歌意義,增強詩歌藝術張力的重要內(nèi)容。常用的修辭手法包括比喻(metaphor)、擬人(personification)、夸張(hyperbole)、雙關語(pun)、借代(metonymy)、呼語(apostrophe)、通感(synaes-thesia)、似非而是(paradox)、用典(allusion)等。在一首詩中經(jīng)常會使用多個修辭手法,如:

狂放的西風啊,你是秋天的浩氣

你并不露面。把死葉橫掃個滿天空

像鬼魂在法師面前紛紛逃避

這短短幾句里就使用了呼語、隱喻、明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

詩歌的語言是復雜而精巧的。因此,我們要盡可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敏銳注意詩人在語言技巧上表現(xiàn)出來的巧智和變化性、力度和微妙之處,這樣才能夠提高對英語詩歌的欣賞能力。

四、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文化因素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淵源,英國的傳統(tǒng)文化淵源當然應追溯到歷史久遠、燦爛輝煌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基石,不了解這個文化背景而想直接走進現(xiàn)代的西方語言,就像一個外國人撇開中國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去學習漢語,只能是一知半解,生吞活剝。因為詩歌語言極為精煉,所以品讀英語詩歌更是如此,只有深諳其中的典故才能品出味道,讀出精神。

阿爾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的名詩《尤利西斯》(Ulysses)就是很好的例子。尤利西斯是愛薩卡島的國王,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希臘名為奧德賽(Odyssey)。他是荷馬(Honer)所著《奧德賽》(Odyssey)中的主要人物,又作為一個次要人物出現(xiàn)在但丁(Dante)的《神曲》(DivineComedy)中。在但丁的《神曲》中,奧德賽在特洛伊城(Troy)陷落之后再也沒有返回自己的家鄉(xiāng),而是說服他的追隨者一直向西,開始新的探索。丁尼生依照荷馬的敘述在但丁《神曲》的基礎上加以改動寫成了這首《尤利西斯》。丁尼生把這個希臘神話詮釋為人類探索世界,獲取知識的愿望與勇氣。其中的一句:“It may be we shall touch the Happy Isles,/And seethe great Achilles,whom we knew”中的“阿喀琉斯”(Achilles)一詞也是有典故的,他是古希臘的王子,愛薩卡島上無往不勝的英雄,但是由于他有一處致命的弱點:腳跟(英語習語中也有“Achilles’heel”一詞,意為“致命的弱點”),最終在特洛伊戰(zhàn)爭中犧牲。傳說他死后居住在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去的極樂島上。了解了這些文化背景,再結(jié)合整首詩歌的意思與作者當時寫作的心境,就能領悟到詩人丁尼生在痛失好友之后仍然激勵自己應該像尤利西斯一樣不畏艱險,努力向前,勇于搏擊,并不斷探索新世界,學習新知識。

五、關注語言本身的發(fā)展歷程

第9篇:有關戰(zhàn)爭的詩歌范文

長期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約,休德克的照片空間是與世隔絕的,他的創(chuàng)造不是為四處周圍的旅人,而是為約束自己在狹小空間的人所建立的,最終是一個人的空間——布拉格。大多數(shù)的照片都是在那里拍攝的,實際上,不是在工作室里,就是在他步行所及的范圍內(nèi)。他擅長于從表面的平凡中尋找重要的意義,從而制造普通的神秘。休德克是這樣解釋的:“我深信攝影是拍攝平庸的被攝物……我喜歡講述有關無生命被攝物生活的故事,以及涉及某些神秘的東西……如果你嚴肅地對待攝影學,那么你勢必也喜歡另外一種藝術形式,對我而言那就是音樂。這種聆聽音樂的感覺可以在我的作品中顯露出來,就像鏡子中反射那樣……”

在他眾多的拍攝主題中,有一個拍攝系列是無法讓人忘懷的,這就是充滿詩意的“窗戶”系列。休德克喜歡在自己家中躲避沉悶的政治空氣,等待布拉格的春天,透過窗戶尋找春天中隱秘的氛圍和揮之不去的神秘。畫面中有些許寒冷,卻孕育著更多的熱情??梢钥闯?,從1940年到1954年,休德克一直站在他的窗前,以一個孤獨者的身份,觀察著布拉格的空間。盡管這片空間是如此狹小,但卻為他帶來了無盡的靈感,同時也成為他自我迷宮中的一個神秘的符號。他關心的是來自孤獨者內(nèi)心的詩意節(jié)奏,關心的是如何在簡單之中找到神秘的依托。

戰(zhàn)爭讓他只剩下了一個手臂,然而就是憑借一只手,他熟練地操縱大畫幅相機,以孤獨練就的巨大能量,通過極具詩人氣質(zhì)的心理描繪告訴人們: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jié)束,剛過了50歲的生日,一切似乎都可以重新思考,這是布拉格真正的春天,是50歲生命歷程中一次值得紀念的開始。直到今天,我們似乎覺得休德克依舊坐在他工作室的窗前,等待著下一次按動快門的機會……

《工作室窗前的靜物,1944》 休德克 攝

@xyp1976

他眼中的布拉格充滿鄉(xiāng)愁,散發(fā)絲絲憂郁,但又安詳寧靜;即便有淡淡的傷感,卻是他永恒的家園。

一生里,他用悲憫的目光一絲一絲、一寸一寸地悉心撫摸他的家園,就像撫摸自己,那受過戰(zhàn)爭巨大創(chuàng)傷的身體和心靈。

《航空郵件的回憶,1970》 休德克 攝

@kay7878692

約瑟夫·休德克是個“甘于平凡”的人,沒有染指政治熏陶下的歷史影像,而是到樹林間、教堂里和房間里,用相機“畫”出影像。找不到歷史痕跡,揪不出政治隱喻,一幅照片就是一幅寫意的“畫”。將照片比喻成“畫”多少帶有點畫意攝影的過時語調(diào),我想說的是,“畫”是需要時間一筆一筆完成的,約瑟夫·休德克按下快門雖只一瞬,可是快門前的選取、感受繼而化為指端的力量,不亞于一筆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