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蘇教版初中語文范文

蘇教版初中語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蘇教版初中語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蘇教版初中語文

第1篇:蘇教版初中語文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材 古文中“金”的譯解 析疑匡謬

在中國的第一部字典——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中,對“金”做了如下解釋:“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鍊不輕,從革不違?!贝藶椤墩f文》對“金”的原解。亦即:金,本指黃金。但隨著古代漢語的發(fā)展,“金”在古文中的義項不斷豐富,并被賦予了更多的用法。然而,也正因其釋義的多樣性和“金”字所在語言環(huán)境的復雜性,導致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配套的《語文教學參考書》中對“金”做了一些不當譯釋,本文將對此進行析疑。

一、本應解作尊貴、華麗、精美等形容詞,配套《語文教學參考書》卻未作譯解

課本古文例句:

1、世間花葉不相倫,花落金盆葉作塵?!钌屉[《贈荷花》(七年級下冊《詠荷詩歌五首》)

《語文教學參考書》第P406頁譯為:世間的人們對待花和葉的態(tài)度不一樣,把花栽入金盆把葉子變成塵土。

配套《語文教學參考書》此處將“金盆”直接譯作“金盆”,很容易讓師生將“金盆”誤解為“金作之盆”,實為不妥。金盆可釋為“精美的花盆”。

“金”作尊貴、華麗、精美之解,古語俗語頗多例句。例如:

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獫h·班固《漢武故事》

金屋:極言屋之華麗精美也,而非黃金之屋。

對“金”作如此解釋,成語俗語常見。如:“金口玉言”“金枝玉葉”“金榜題名”“金盆洗手”等。

二、本應解作尊貴、華麗、精美等形容詞,配套《語文教學參考書》卻將其作為專有詞匯來解釋

課本古文例句: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陋室銘》(八年級語文下冊)

課本注釋:【金經(jīng)】指佛經(jīng)。

將“金經(jīng)”注釋為“指佛經(jīng)”有籠統(tǒng)之嫌。應注解為“精美的佛經(jīng)”或“尊貴的佛經(jīng)”。

配套《語文教學參考書》將“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一句翻譯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jīng)”?!啊鸾?jīng)’,用泥金(一種用金屬粉末制成的顏料)書寫的佛經(jīng)。”

配套《語文教學參考書》此處將“金經(jīng)”作如此解釋,是拘泥于“金經(jīng)”這一專有詞匯,似為不妥。

我們都知道《陋室銘》一文運用了比興的手法,其實文中也不乏對比的運用。尤其“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這兩句中對比的運用尤為明顯——“鴻儒”對“白丁”,“素琴”對“金經(jīng)”。另外,作為駢文,應該很講究對仗。若將“金經(jīng)”解釋為“用泥金(一種用金屬粉末制成的顏料)書寫的佛經(jīng)”,那么,跟前面的“素琴”則對仗不工。其實,根據(jù)上下文,我們大可不必將文中的“金經(jīng)”作為專有詞匯來解釋。唐朝是禮佛的國度,對于佛經(jīng),常尊之貴之而加以精美的裝幀。因此,此處“金經(jīng)”應解釋為“尊貴、華麗、精美的佛經(jīng)”,如此,便可與“素琴”工對。所以“金經(jīng)”可譯為“精美的佛經(jīng)”。亦即“佛經(jīng)的精裝本”,甚或連精裝本都不是,只是出于信仰而心生敬意的表達方法而已,大可不必將“金經(jīng)”譯為“用泥金(一種用金屬粉末制成的顏料)書寫的佛經(jīng)”。

三、本應解作尊貴、華麗、精美等形容詞,配套《語文教學參考書》卻將其當作介詞詞組,譯為“以金為飾”

課本古文例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畎住缎新冯y》(九年級語文下冊)

課本注釋:【金樽清酒斗十千】金樽中的美酒,價錢很貴。金樽,古代盛酒器,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形容酒美價高。

課本將“金樽”注釋為“古代盛酒器,以金為飾”,似乎不妥。此處“金樽”之“金”,可解釋為“華麗、精美”。“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為對偶句,“金樽”與“玉盤”相對,乃李白用夸張手法極言“樽”“盤”之精美,而非實指。若“金樽”之“金”解釋為“以金為飾”,那么“玉盤”之“玉”則應推釋為“以玉為飾”,豈不謬哉?

四、本應解作“貨幣單位”作量詞,配套《語文教學參考書》卻譯作“黃金”作名詞

課本古文例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八年級上冊《古詩四首》)

配套《語文教學參考書》“課文簡析”中對此的翻譯是:戰(zhàn)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連續(xù)不斷,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抵萬金”,極言家書難得。

如此翻譯當屬望文生義,應將譯文中的“黃金”改為“白銀”。理由有二:

1.詩中之“金”,應為古代貨幣單位,作量詞,而非實指黃金。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對“金”作為古代貨幣單位的解釋是這樣的:“周秦以黃金二十兩為一鎰,一鎰為一金,兩漢以黃金一斤為一金,漢以后以銀一兩為一金?!?/p>

古代大多時候的通用貨幣都為銀子。所以,“抵萬金”的正確解讀應是“抵得上萬兩白銀”。是例多矣: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赌印す敗?/p>

購子頭千金?!獣x·干寶《搜神記》

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史記·項羽本紀·垓下之戰(zhàn)》

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上述例句中之“金”,皆應作“貨幣單位”之解。

2.詩中之“金”,即使不作古代貨幣單位解,也只能解為錢財與貨幣,作名詞,亦非實指黃金。如:

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稇?zhàn)國策·齊策四》

所賜金帛?!獫h·劉向《列女傳》

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鳌ぷ诔肌秷髣⒁徽蓵?/p>

上述例句中之“金”,皆泛指錢幣,錢財是也。

由此可見,配套《語文教學參考書》將“家書抵萬金”翻譯成“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是錯誤的,應翻譯成“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白銀”,或者譯成“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銀錢”。

“金”在古代漢語中的釋義和用法比較復雜,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古文中所涉的“金”字雖不太多,然因其義項繁雜,故容易誤釋。但是,只要我們掌握其規(guī)律,并且在譯釋時聯(lián)系語境,還是能夠給出正確釋義的。本文對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古文篇目中的“金”作了幾處另類解釋,實為一孔之見,姑妄言之而已!

參考文獻:

[1]王力等.古漢語常用字字典[S].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第2篇:蘇教版初中語文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科書;人教版;蘇教版;特點;比較;教學啟示

從洪武元年到崇禎十七年,明代文學在不斷的曲折中發(fā)展,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演進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中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文學年代。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同版本的教材對于明代文學作品的解讀各具特色,展現(xiàn)了各自的教學目標和理念,科學地把握教學目標和理念對于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意義。人教版和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在全國教材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課本中所選幾篇明代文學作品的作為切入點將兩本教材進行比較,旨在把握明代文學作品編排的優(yōu)勢與不足,進行評價和反思,并得到相應的教學啟示和建議。

一、選篇異同

(一)篇目數(shù)量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明代文學作品的篇目分別為《核舟記》、《滿井游記》、《送東陽馬生序》、《湖心亭看雪》、《別云間》;蘇教版語文教材則分別為《于園》、《核舟記》、《送東陽馬生序》、《別云間》。人教版、蘇教版兩本教材中古代文學作品的篇目均占有很大比例,但古代文學作品中明代文學作品所占極少,尤其是作為明代代表性文學的戲曲作品在教材中并沒有出現(xiàn),相比之下,人教版中明代文學作品所占比例略高于蘇教版。人教版對于明代文學作品重視程度較高,涉及的范圍更廣。

(二)篇目分布

人教版和蘇教版所選編的明代文學作品的主要集中在八年級,這樣的選編方式與明代文學作品的自身特色有關。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教育不僅要關注到學生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而且要對學生可能達到的預期作出估計。七年級初接觸文言文的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需要興趣的引導,因此教材較多地選擇簡單且娛樂性的文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九年級處在發(fā)展提升的學習階段,教學內(nèi)容應隨學生身心發(fā)展狀況和智力水平發(fā)生變化,選擇具有一定難度的篇目。八年級的學生處在銜接階段,這時文言文不可過于簡單故步自封,也不可過于復雜拔苗助長,此時,明代貼近生活的世俗性文章就富有教學意義。

二、編排結構差異

(一)導語版塊設計

與蘇教版相比,人教版在所選文章篇目前均設置了導語版塊,每個導語版塊主要介紹全文特點,概說全文主旨,闡述作者的寫作意圖,或提出學習全文后的對于學生的要求。這樣獨特的設計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總體思想的把握以及在學習中自我審查,提高了學習效率,更具有人文關懷。

(二)“感悟品味賞析”版塊設計

與人教版相比,蘇教版在《核舟記》一文中開設了“感悟品味賞析”版塊,采用原文的部分版面,將該板塊穿插于課文右側,在具體段落后指出段落特點,如總分結構等,這樣的編排方式簡便地理清了文章的結構,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這樣的排版方式對教材空間造成了一定程度地浪費,蘇教版只有極少篇目采取這樣的形式。

三、習題差異

(一)字詞解釋

字詞是構成文章的基礎,課后習題中,字詞解釋是所有教材不可缺少的部分。人教版、蘇教版兩版教材都在課后習題中增加了字詞解釋的部分,但兩本教材習題字詞解釋的側重點不同。蘇教版教材側重一字多義的解釋,如《核舟記》課后習題第二題“為”字的基本用法,《送東陽馬生序》課后習題第三題辨別句子中“以”字的不同意思,都體現(xiàn)了蘇教版對于一詞多義的重視。人教版?zhèn)戎鼗A的鞏固,簡單字詞的解釋,如《送東陽馬生序》課后第二題,“錄畢,走送之”,“嘗驅(qū)百里外”等易于理解的詞語,有助于增加學生閱讀信心,兩者側重各有千秋。

(二)趣味性設計

人教版與蘇教版中明代文學作品的習題部分都涉及到題目的現(xiàn)實性,注重與實際相結合來引發(fā)學生的感悟c思考,但兩本教材的課后習題相比,人教版的習題趣味性更濃,首先,人教版習題中增加了一個解釋版塊,在較多習題后增加了一個系統(tǒng)的解釋,如《送東陽馬生序》的習題后增加了對宋濂生平的介紹,這樣的設計能夠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次,在習題排版上相比,蘇教版排版更加簡潔,展現(xiàn)了教材的嚴肅性,人教版則有較多的裝飾,圖文并茂,趣味性更強。

四、教育啟示

不同版本的教科書給予了教學更多的可能性,也為教師增加了更多的挑戰(zh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好地處理好教師、教材、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對待學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教學中,不僅重視教材知識的傳授,更要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全面提高,注重課外知識的拓展,尤其是教材中選篇分布較少,但具有較強可讀性的明代文學作品理應在中學的學習中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青民.對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選文作者構成的分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 2009(11).

第3篇:蘇教版初中語文范文

那如何讓剛進高中學習的學生能順當?shù)亩冗^這一磨合期,從而自信的進入高中學習呢?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好初高中語文學習的銜接工作,對于怎樣做好初高中語文的銜接工作,在這里我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依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語文教學

教育學告訴我們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順序性和階段性等特點。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無論其身體的發(fā)展還是心理的發(fā)展,都表現(xiàn)出一種穩(wěn)定的順序。這種順序是固定不變的,先前的發(fā)展變化,又是其順序序列中緊隨其后的發(fā)展和變化的基礎,順序性所具有的這一特點,使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成為一種連續(xù)的、不可逆轉(zhuǎn)的過程。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性、階段性等特點表明,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們的活動內(nèi)容和教育要求不能超越學生生理技能發(fā)展水平的支持作用,更不能要求學生把那些看起來“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孩子們像大人一樣注意事與思考,拔苗助長是教育的大忌。

有人曾說,一個人的學習過程是這樣的:小學教學重在“扶”,中學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學重在“全放”。由此可見,這個過程明顯體現(xiàn)出逐步加深,互相聯(lián)系的關系。作為一名剛任教高中語文的我,在乍一接觸高中語文課程時,就發(fā)現(xiàn)其深度、廣度都是初中語文課程不可媲比的。也聽其他教師說,教了高中,再去教初中,那是省力的事情,因為初中教材實在是淺,只要看一遍教材就可以把教學思路理清,而高中則需要看多方面的資料,不把教材研究透,就不能把握的去上課??梢姡處熥陨矶颊J為初高中語文教學存在跨度,而且這個跨度并不小,經(jīng)歷專業(yè)培訓的語文教師尚且有此看法,那我們的學生呢?可以想象他們的無所適從了。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的提出:“高中語文課程應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贬槍Α斑M一步”,不讓學生感覺高中語文是如此的難以把握,不讓學生感覺自己的語文學習是從顛峰跌落到低谷,這就要我們語文教師做好初高中語文的“銜接”工作,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特別是高一學生的起始教育。

二、依據(jù)教材的編排體例進行語文教學

蘇教高一語文課程的閱讀編排:

必修一

第一專題:向青春舉杯

吟誦青春體悟人生設計未來

第二專題: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  求學之道經(jīng)典的力量

第三專題:月是故鄉(xiāng)明  漂泊的旅人鄉(xiāng)關何處

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 諦聽天籟感悟自然 湖山沉思

必修二

第一專題:珍愛生命強者之歌精神支點?生命的禮贊

第二專題:和平的祈禱遭遇戰(zhàn)爭黑暗中的心跡歷史畫外音

第三專題:歷史的回聲后人之鑒千古江山永志不忘

第四專題:慢慢走,欣賞啊一花一世界永遠的新故事總借俊眼傳出來

必修三

第一專題:祖國土江山多嬌頌歌的變奏

第二專題:號角,為你長鳴殉道者之歌烈士的抉擇底層的光芒

第三專題:文明的對話審視傳統(tǒng)認識和溝通拿來與接納

第四專題:尋覓文言津梁因聲求氣仔細理會融會貫通

必修四

第一專題:我有一個夢想經(jīng)世濟民英名與事業(yè)

第二專題:一滴眼淚中的人性世界靈魂的對白美與丑的看臺人性在復蘇

第三專題:筆落驚風雨詩從肺腑出詞別是一家文以氣為主

第四專題:走進語言現(xiàn)場在演講廳問答之間交鋒時刻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閱讀教學分為互相連接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必修一、二),在初中的基礎上,學習我國現(xiàn)當代文章、外國文章、中外文學作品和我國古代散文,著重培養(yǎng)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階段(必修三、四),學習我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古代文學作品、外國文學作品和我國古代散文,著重培養(yǎng)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遷移文言文的能力。學習文化內(nèi)涵比較豐富的現(xiàn)代論文、科技說明文和文學名家名作,著重研討、評價論文和文學作品的能力。這樣,形成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序列。

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根據(jù)教材的編排特點組織教學。比如在教高一起始年級的詩歌單元時,我們要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因為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誦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體驗詩中的節(jié)奏、韻律,體會詩中濃郁的感情;通過感知和分析詩歌語言,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理解詩中生動、鮮明的形象(意象);品味詩歌的意境美,領悟詩的主旨和意味。而這一要求是建立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讀過不少新詩的基礎上的。而我們知道,在初中階段的讀詩其實就是學生自己背詩,為的是應付中考的古詩詞填空。所以說,學生的詩歌的鑒賞還停留在只知其字而不知其意的階段,可以說他們對詩歌的鑒賞是一片空白。因而我們的詩歌教學,不能像高三一樣,直接進行理論分析,而應在培養(yǎng)學生的讀詩興趣的基礎上稍微讓學生接觸一些術語:“煉字”、“意象”“象征”等,讓學生對此有個整體感知就行,不一定非得讓學生從意象、字詞、手法等角度入手,對詩歌進行解剖,從而得出詩歌的主旨。我認為,在起始階段,對詩歌的教學最好是以讀帶講,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領悟,在讀中收獲,不是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嗎?我想,這樣的詩歌教學,不會讓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繼而厭學,反會使學生對詩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產(chǎn)生自行探究的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學習發(fā)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的、心情舒暢的去學習,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乏味的事。學生在滿懷興趣的狀態(tài)下所學的一切,記的牢,不易忘卻。巴浦洛夫認為:如果對某一件事情有了強烈的興趣,就會產(chǎn)生力量和智慧。

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就像奔馳的火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就像一節(jié)節(jié)車廂,如何使之能與火車頭一塊向前奔,這每一節(jié)的交接處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經(jīng)過積累、感悟、熏陶,只有注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語文素養(yǎng)才會得以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才會螺旋型的上升,因此我們要特別關注它們之間的銜接,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的世界里順利向前飛馳!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第4篇:蘇教版初中語文范文

關鍵詞: 蘇教版 教材 初中語文教學 教學創(chuàng)新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材及教學方法的設計已經(jīng)不適應學生的學習發(fā)展了。因此,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要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要,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改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材的改革理念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下面,筆者就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創(chuàng)新和教學創(chuàng)新這兩個方面進行討論。

一、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1.社會飛速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

我國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在近幾年里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而高分低能型的學生早已不被社會看好?,F(xiàn)如今,社會各個領域都更加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只有當我國各領域的人才都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時,我國的社會主義經(jīng)濟才能得到發(fā)展,才能更加完善。因此,初中語文教材應當積極響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教材上顯現(xiàn)創(chuàng)新性,從創(chuàng)新角度看待學生發(fā)展。當教材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很好地結合教材創(chuàng)新的特點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2.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初中語文教材的創(chuàng)新改革要基本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標明確提出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進行教材編排時,不僅要做到教材內(nèi)容充足,還要注重教材內(nèi)容的實用性,以及能否真正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一定的學習能力。在進行教材編排時,要了解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學習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教材編排。

二、蘇教版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具體方法

1.結合創(chuàng)新教材的編排,進行課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創(chuàng)新性主要表現(xiàn)在教材具有明顯的側重點,不會把教學板塊劃分得過于死板,七、八年級的教材就比較側重于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輔助角色。教材內(nèi)容明顯與高中教材相銜接,出現(xiàn)了較多文言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到文言文中基本字詞的意思,對將來進入高中學習文言文有較大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教材內(nèi)容,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進行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用到語文的地方。比如,在進行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口語交際部分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家人間的說話方式,發(fā)現(xiàn)與不同人說話應該使用的語氣及說話方式,在課堂上讓學生扮演角色,針對這些角色對學生的說話方式進行考查,讓學生學會將實際生活與語文學習相結合,養(yǎng)成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并且運用語文的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學習離不開興趣,在初中學習過程中,一些學生出現(xiàn)偏科的現(xiàn)象,這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較大關系,學生因為對一些課程不感興趣,所以在學習這門課程時就不能樹立較好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教師要結合教材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光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課外閱讀大量書籍,拓寬知識面。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結合課文中的選段,向?qū)W生推薦課外書籍,比如,在進行七年級語文第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向?qū)W生推薦《湯姆索亞歷險記》,讓學生在學習主人公優(yōu)良品質(zhì)的同時,提高語文素養(yǎng)。

3.與學生融入到同一個學習環(huán)境,了解學生學習動向。

初中學生的個性正在逐步形成,他們變得越來越有主見。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時期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學生的個性得到良好發(fā)展。教師應該樹立一定的威信,但不要讓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畏懼感。要順利地完成教學創(chuàng)新,需要教師與學生的默契配合,因此,教師應努力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中,讓學生對自己能夠做到敞開心扉,耐心傾聽學生對教學的要求,然后酌情改進教學方法。教師平時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而語文又是一門對語言組織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教師更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向。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方式不一定要局限于口頭交流,也可以結合寫作形式進行。比如,在寫作課上老師可以讓學生寫寫最近的學習情況及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學會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及時掌握學生近期的學習動向,就能根據(jù)他們的狀態(tài)對教學進行調(diào)整,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創(chuàng)新充分考慮了三個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教材的編排層次較為明顯,讓學生的學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材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留出了較大空間。教師在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時要遵循教材創(chuàng)新的一般規(guī)律,致力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當然,教學創(chuàng)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魯芳芳.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蔡琨.初中語文教材選文要求與案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第5篇:蘇教版初中語文范文

一、創(chuàng)設內(nèi)部情景,營造具象情感氛圍

從教材、練習等課堂內(nèi)部教學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象的情感氛圍,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興趣,使之主動參與“聽、說、讀、寫”等語言練習活動的突破口,也是建設開放而有活力課堂的第一步。

1.新課導入要巧妙設計意境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每單元都會有設定一個主題,例如初一上冊第二單元的“金色年華”和第三單元的“民俗風情”,在學習前將主題呈現(xiàn)給學生,會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調(diào)動學生好奇心的作用,“什么樣的年華是金色的”、“異地人們的生活是什么樣的”等等問題會在學生心理蕩起漣漪,使之想從新課文的學習中尋找答案,此時就要在導入新課的時候緊緊抓住學生這種求知心理,否則一旦學生求知欲不能得到滿足,則會因失望產(chǎn)生厭學情緒,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巧妙設計意境導入新課。

以蘇教版初二上冊第二單元《最后一課》為例,在新課導入時,可以節(jié)選同樣以普法戰(zhàn)爭為背景的電影《羊脂球》的片段播放給學生,將普魯士統(tǒng)治下的法國以具象的畫面展現(xiàn)給學生,使之能夠更加形象地感受普魯士統(tǒng)治下法國人民的悲憤和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又如,在導入《美麗的西雙版納》新課時,可以利用PPT向?qū)W生展示西雙版納風景的圖片,也可以播放展示西雙版納風俗民情的宣傳記錄片,既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夠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充分想象課文描繪的風景,再配以班得瑞《世外桃源》、《寂靜山林》等輕音樂,可以讓學生充分融入文字所編織的世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角色扮演

開展師生互動活動,是課堂情境教學應用最為普遍的教學方式,能夠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情境表演使之更好地理解課文中蘊含的知識、情感和思想,通過合作探究使之掌握尋找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增強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以蘇教版八年級上冊《晏子使楚》的教學為例,在初讀、精讀兩堂課的教學后增加一節(jié)情景活動課,課前為學生布置情景扮演的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對課文中每個角色的對話加以練習,體會不同人物的語言特點。在情景活動課時,教師先將精讀課對文中主要人物楚王、晏子的語言特點和性格得出的結論作以總結,然后將學生分為三至四個“導演組”和一個評委組,展開角色扮演比賽:首先進行分角色朗讀比賽,通過分角色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特點為角色表演做準備,而后節(jié)選文中的小故事讓各組進行角色扮演,要求同學在角色扮演后回答“除了晏子的語言之外,還可以從什么地方展現(xiàn)晏子善辯的口才和過人的智慧”,進而引導各“導演組”的同學從角色表演中總結出文中晏子動作神態(tài)所流露出的智慧,例如“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嚴肅地回答”、“面不改色”等等。最后,由評委組分別對各“導演組”的表演進行評分,加上老師根據(jù)各組回答問題的評分,評選出冠軍,累積三次冠軍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通過表演和合作答題充分訓練了學生語言交際能力,使之更為深入地理解了課文描述的歷史環(huán)境和人物特點,有助于學生以主人公為榜樣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情感以及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活用外部環(huán)境,拓展學生活動空間

第6篇:蘇教版初中語文范文

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擴展教育空間,追求教學的整體效果

語文教學離不開一定的教學環(huán)境和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使學生有真實的感受和體驗。例如,在蘇教版初中語文的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好的體驗魯迅先生描寫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情景,就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制作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教學情景的教學課件,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心情,讓學生能身臨其境,才更能體會魯迅先生的思想情感,對文章內(nèi)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八年級上冊的《蘇州園林》的教學中,如果我們僅僅靠課文的描寫,學生很難體會到蘇州園林的精致和美麗。如果我們用課件給學生用視頻、影像的形式向?qū)W生展示蘇州園林的情景,就等于帶領學生在蘇州園林親身體驗一下,就會體會到園林的景色和巧妙的設計。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強化了學生對文章意境的理解,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習效果。

2、幫助學生形象的感受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

教學情景可以幫助學生形象地感受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例如在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的《悼念瑪麗?居里》教學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瑪麗?居里科學研究的故事,用教學情景去拉近學生與文章內(nèi)容的距離;在《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講》這篇演講詞中,作者表達出的是一種悲痛惋惜的情感,這種情感的情景設置也應該是十分凝重、哀婉的。教師采用這種情景教育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到課文內(nèi)容中,從而縮短學生與文章內(nèi)容的心理距離,達到一種最佳的情緒狀態(tài)。

3、利用角色效應,強化主體意識

例如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的初中語文教材中,有篇《孔乙己》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把孔乙己和酒館伙計之間的對話表演出來,這樣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孔乙己的不幸與悲哀;在九年級上冊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學中,由于是外國文學作品,學生對我的叔叔于勒的生活環(huán)境缺乏了解,課文里又有大量的對話,可以通過電影等教學情景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背景,還可以讓學生扮演于勒和菲利普夫婦等角色,學生通過扮演更能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深刻的體會到菲利普夫婦的尖酸刻薄和于勒的可憐悲慘。情景教學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

教學情景的運用可以更好的增加教學背景,提高教學效果。例如蘇教版七年級下冊初中語文教材中,學習《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時,教師可以先對文章進行講解,在了解文章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是誰。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書上對紀念碑的描寫,讓學生自己畫出紀念碑的示意圖,畫得好的學生上臺進行講解說明。這樣的有擴展性的課堂更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更有激情和動力。

二、教學情景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生活展現(xiàn)情境

例如在蘇教版八年級下冊初中語文教材中,學習《多一些寬容》《錯過》《散步》等文章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感動的瞬間,向?qū)W生展示要寬容待人、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并讓每個學生講講身邊發(fā)生的感動的事件。

2、實物演示情境

例如蘇教版八年級下冊初中語文教材中借物抒懷單元,《白楊禮贊》《石榴》等課文通過對植物的描寫,表達了白楊和石榴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依然可以堅強的生長,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實地觀察白楊的生長環(huán)境,這種實物演示的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深刻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3、圖畫再現(xiàn)情境

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運用,為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提供了可能和更好的空間。例如在學習江山多嬌單元《美麗的西雙版納》《藍藍的威尼斯》等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欣賞西雙版納和威尼斯的風景圖片或短片,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西雙版納的特色和威尼斯的美。同時,也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加以想象畫出風景,真實的展示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4、渲染情境

第7篇:蘇教版初中語文范文

關鍵詞:蘇教版;初中語文;記敘文教學;成才

義務教育發(fā)展到現(xiàn)今的階段,各界對于基礎學科的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不但要塑造單一學科專才,更要培養(yǎng)出多學科通才。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具體到初中語文中記敘文的教學,教師應該總結出系統(tǒng)的教學理論,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法,輔助以新穎的教學模式,使得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都能做到規(guī)范化同時又靈活多變。最終,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積淀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底蘊,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成才。

記敘文是記錄人物的人生經(jīng)歷、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以敘述表達方式為主,抒情、議論、說明和描寫等表達方式為次的一種文體。

記敘文的要素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它的特點是通過對具體人物、事件的敘述,以生動形象的筆觸來描繪和表達作者某一時刻的內(nèi)心情感和思想變化。而閱讀者在對文中人、事件、物體的了解過程中可以從側面體會到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與之產(chǎn)生共鳴。

現(xiàn)代的語文教育既要立足打造知識豐富的專業(yè)人才,又要把眼光拓展到語文教育對于其他學科教育以及學生未來深層次發(fā)展上。目光短淺不符合語文教育的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更會阻礙學生的進步和健康成長。初中階段的語文教育注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記敘文必不可少地成為這個階段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讀寫的融合,使學生的兩種能力互為砥礪,又互相促進,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最終全面高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

蘇教版語文教材注重文化、審美和時代感,將內(nèi)容簡約化、現(xiàn)代化、民族化,這樣的指導思想遵循了新時代語文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律。那么關于記敘文教學的研究,具體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情景教學,提高學生感受能力

利用記敘文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再現(xiàn)、角色扮演、社會體驗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展現(xiàn)生活風貌,給學生一個真實具體的印象,豐富想象力。在這樣的模式中,學生不再是獨立于生活之外的旁觀者,而是實實在在的參與者,使得學生在以后面對生活時更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這種當事人的角度幫助學生打開了眼界,找到了自我提升的通道,會在語文教學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定時閱讀,增強學生對于文字的敏感性

閱讀能培養(yǎng)學生語感、文字領悟能力。定時、定量的閱讀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轉(zhuǎn)化為自身的一個素養(yǎng)。而教師可以通過獎懲制度來保證閱讀的順利進行。閱讀可以分為課上、課下,閱讀材料的優(yōu)劣決定著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不能受制于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發(fā)散性和自主性的思考,加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畢竟同齡人對外界的認識有相同的基礎,也更容易打成一片,能營造課上課下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一種“大家庭”一樣的親切感。同樣,也可以利用學生身上自強上進的本能促進相互之間的學習,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

寫作訓練,拓寬學生宣泄情感的通道

寫作是語文綜合能力中的一個必備素質(zhì),在各種活動、社會體驗、情景教學中都可以適當要求學生記敘所見所聞,所感所悟。以“寫給未來的信”“生活隨筆”“活動實踐報告”、“比賽紀事”等多種形式進行訓練,在潛移默化之中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開展活動,寓教于樂

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多姿多彩的活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語文生活化,生活語言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語文的魅力。另外,對于語文相關知識的拓展和補充也能增加教學的豐富程度。比方說針對初中語文中的一些疑難字和成語,通過說文解字的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打一成語,在學生踴躍回答后,詢問其表述想法,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之后可以講述其中的典故,若能引申到本次課堂教課內(nèi)容之中就再好不過了。這樣,整堂課程的開始可能源于一個故事、一個笑話、一個謎語、一則消息,最終仍然回歸到教學主旨上,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三、運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nèi)容

多媒體可以融入到記敘文教學的每一個過程中,與記敘文讀寫技巧形成相輔相成的關系。多媒體技術的加入能夠以全新的教學體驗帶給學生新鮮感,與此同時,制作優(yōu)秀的多媒體記敘文教學課件,以視聽多種輔助資料豐富教學內(nèi)容。

綜上所述,在蘇教版初中語文的記敘文教學中,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熱情地融入生活,觀察生活當中的萬事萬物,這樣能從學生內(nèi)心深處凝結出一種感悟能力,增強他們表達思想感情的欲望,這與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不謀而合的。

參考文獻:

[1]劉建東.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實踐之談[J].科教導刊,2010(2).

第8篇:蘇教版初中語文范文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此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引導。初中語文內(nèi)容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初中語文;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27-0015-01

初中階段是學生道德成長和急速社會化的重要階段,學生自我意識逐漸形成,自我獨立性逐漸加強,知識面廣,學習興趣也逐漸濃厚,此時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最佳時期。初中語文繼承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除了幫助學生提升文字運用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

一、教師指導,完善經(jīng)驗——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

教師在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首先教師自己要有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起到榜樣的作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對文章中的字、詞、句進行分析外,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辨析文章主旨,對文章中蘊含的社會責任感進行深層剖析。教師在課堂中要營造平等、公正的教學環(huán)境,在教學中與學生彼此尊重、相互分享、互相信任,這樣就會讓學生對社會充滿信任,有利于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

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語文《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時,學生很容易被此類童話故事所吸引,很快沉浸在閱讀中。此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梳理的基礎之上,讓學生分析文章的主旨,分析蘊含其中的深刻道理。教師給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為什小孩子敢說實話?”“大人們?yōu)槭裁床徽f實話?”“你看到該皇帝時會如何表現(xiàn)?”學生對著三個問題陷入深思,開始剖析自己的內(nèi)心。通過分析學生就會明白小孩子的真實以及大人們的虛假,并思考自己究竟要成為怎樣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接受成人世界的虛假規(guī)則,還是保持孩童的純真。學生會開始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及時改正自己思想中一些不正確的想法,認識到即使成人世界有自己的潛在規(guī)則,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依舊要堅持自我,保持一顆正義之心,看到不公平的事情,能夠勇敢地站出來。

二、實踐應用,深化經(jīng)驗——強化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感的形成不能光紙上談兵,需要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社會責任感的內(nèi)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關注一些熱點問題,讓學生對這些社會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初中生正處于幼稚轉(zhuǎn)向成熟的過渡階段,對外界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但是看待一些事物的觀點往往會有些偏激,此時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耐心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從辯證的角度看待社會問題。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語文《敬業(yè)與樂業(yè)》這篇文章時,學生自發(fā)組織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比如幫助清潔工人、義務賣報等。只有參與這些社會活動,學生才能理解這些工作的艱辛,體會到正是清潔工的辛勤勞動與敬業(yè)造就了清潔的城市環(huán)境;學生在義務賣報的時候,面對一些人的不友善,學會去樂觀對待、換位思考,消除不良情緒,做好自己的工作。盡管整個實踐過程很辛苦,但是學生通過實踐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懂的“敬業(yè)和樂業(yè)”的真正內(nèi)涵。經(jīng)過實踐,學生了解了工作的不容易,且每份工作都需要認真對待,并體會到工作的快樂。學生今后也應該以平常心對待每一份工作,尊重他人的工作成果。

三、自主構建,內(nèi)化經(jīng)驗——深化社會責任感

為了讓學生更充分地理解語文教學中所體現(xiàn)的社會責任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構建內(nèi)容,從教材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將這些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來。在表現(xiàn)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體會作者的情感,對文章中所體現(xiàn)的社會責任感也會理解得更加深刻,并將這種社會責任感融入自己的日常行為中。

第9篇:蘇教版初中語文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情感因素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310010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過于情?!鼻楦凶鳛檎Z文課堂的靈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能積極挖掘情感因素,讓學生在情的感染與熏陶下去閱讀,去感受,那么,將有助于學生主動愉快地接受知識,豐富情感認識,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從而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激活語文課堂,提高學習效果。下面筆者主要就情感因素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挖掘文本情感因素,激感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本身就蘊含著深深的情感,只有當讀者真正感受體會到這種情感時,他們才會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從而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感悟程度。作為教師,要善于做一個有心人,極力引導學生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讓學生親自去感悟,如此一來,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情感認識,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我的母親》一課時,作者并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描寫我的母親有多么偉大,也沒有用直白的語言喊出:“母親,我愛你!”只是通過平凡的、普通的、回憶性的語言描述,把一位默默無聞,慈母兼嚴父,用自己的雙手與努力支撐著整個家庭的母親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字里行間孕育著對母親的愛戴、感激之情。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挖掘文本語言入手,比如:“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多久了?!?“我母親二十三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后母?!f分之一?!钡戎T如此類的語言讓學生靜心品味閱讀,在對文本語言的挖掘中,學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是用“心”來描寫母親的,娓娓道來,真誠傾吐,很容易激發(fā)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體會到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敬愛之情。

由此可見,在閱讀教學中,為了激發(fā)起學生對文本強烈的情感認識,教師要善于從文本中具體的語言文字描述入手,去揣摩,去體會,去感受,以使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深化情感體驗,提高學習效果。

二、調(diào)控教師情感因素,撥動情感

課堂教學的藝術不僅在于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而且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而要喚醒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這與教師的調(diào)控能力是分不開的,試想,教師如果無精打采怎樣去激勵學生?教師如果垂頭喪氣,毫無信心,怎樣去鼓舞學生,激勵學生?因此,教師要調(diào)控好自己的情緒,始終以精神飽滿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且以自己的言語魅力去感染學生,撥動學生情感,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如在教學蘇教版初中語文《,你在哪里?》一課時,作為一首悼念詩歌,詩詞寫得情感充沛,是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啟迪思想認識的良好教學素材。教師要改變注重分析理解的閱讀教學方式,著重引導學生把學習的落腳點定位在加強對人物形象理解,獲得情感體驗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就是懷著一種對強烈的敬佩與懷念之情展開教學的。首先,作者以圖片展示的形式讓學生了解了開國總理――,然后,教師又通過聲情并茂的范讀感染學生,吸引學生,激起學生迫切朗讀的情感,最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閱讀感悟體會。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教師對的情感認識是濃烈的,在向師性因素的作用下,在學生心中的形象也變得高大起來,教學效果顯著。

從上述課例可以看出,由于教師善于用自己積極的情感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撥動學生心弦,從而使學生獲得了對人物形象的深刻認識。

三、激活學生情感因素,升華情感

教師要在遵從學生認知規(guī)律,心理特點,情感認識的基礎上,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以使學生的情感因素真正被激活,進而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增強認識,同時使學生的情感與認識得到升華,能夠在學習過程中自發(fā)地發(fā)揮情感的作用,提高學習效果。

如在教學蘇教版初中語文《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時,課文主要描寫了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先生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了作者對這種人與人之間純金錢、無親情關系的不滿以及對美好社會制度的渴望。對學生來說,喜歡打抱不平,敢于直言是他們最明顯的特點,結合學生特點,在教學時,筆者就從學生的情感認識入手,打開了一條教學的突破口,筆者是這樣啟發(fā)學生的: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父母這樣對待自己的親叔叔,你會有什么想法?或者想為叔叔做些什么?這樣一來,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被激活,紛紛獻計獻策,表現(xiàn)出自己如何想改變這種金錢關系、利益關系的決心。在學生的表達中,學生對親情的理解認識得到了升華,提高了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