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作品教學范文

作品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作品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作品教學

第1篇:作品教學范文

一、了解事件梗概,把握主要內容

敘事性作品主要是通過事件的敘述和具體環(huán)境的描繪來塑造人物形象的。新課標要求閱讀敘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了解事情的梗概即大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對學生來說就是要能說出課文大致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礎。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了解事件的梗概,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呢?

1.借“六要素”概括

我們知道,敘事性作品通常包括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教學中,引導學生把“六要素”弄清楚,再連起來說一說,即可以大體把握主要內容。如在教學《船長》一文時,我要求學生在讀文的基礎上說一說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學生很快梳理出事情發(fā)生的時間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地點是“‘諾曼底’號輪船從南安普敦開往斯恩西島的途中”,主要人物是“哈爾威船長”,故事的起因是“客輪被撞,遇到危險”,故事的經(jīng)過是“哈爾威船長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人們乘救生艇脫險自救”,故事的結果是“堅守崗位,以身殉職”。隨著學生的回答,我逐步出示了一組關鍵詞:遇險、自救、殉職。我引導學生借助這組關鍵詞把事情連起來說一說。有的學生這樣說道:“1870年3月17日夜晚,‘諾曼底’號輪船在從南安普敦開往斯恩西島的途中,被‘瑪麗’號巨輪猛烈撞擊即將沉沒,哈爾威船長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安然脫險,而他自己卻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以身殉職。”借助這樣的方法,學生從整體上了解了事情的梗概,大體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2.借“時間”概括

有的敘事性課文還可以引導學生按時間的順序說說每個時間段發(fā)生的事情,從而大體把握課文內容。如教學《盧溝橋烽火》一文時,我先引導學生在文中畫出表示時間先后順序的詞語,學生很快圈畫出“‘九一八’后”“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當天晚上”“的第二天”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然后我引導學生簡要說說每個時間段發(fā)生了什么事,最后再連起來說一說。借助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快知道課文主要描寫了什么。

3.借“空間”概括

敘事性作品還包括一些游記,對于這類課文我主要引導學生按照作者的空間位置的變化即游覽路線來感知課文主要內容。如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時,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根據(jù)課文的描述畫一幅金華雙龍洞的景點游覽圖。經(jīng)過小組討論,集體交流,最終確定了作者的游覽路線: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接下來我再引導學生根據(jù)游覽路線說說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這樣學生很容易就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4.借“問題”概括

有些敘事性課文還可以通過幾個問題的探討從而把課文的主要內容串聯(lián)起來。如在教學《司馬遷發(fā)奮寫〈史記〉》一文時,我引導學生根據(jù)課題質疑,學生問道:“司馬遷為什么要寫《史記》?”“他是如何發(fā)奮寫《史記》的?”“發(fā)奮寫作的結果怎樣?”學生帶著這幾個問題朗讀課文,之后用簡要的語言回答了這三個問題,最終也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5.借“關鍵句”概括

有的敘事性的作品中就有能直接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句子。如《鄭成功》課文的最后一句:“民族英雄鄭成功,建設臺灣的偉大功業(yè),是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又如《輪椅上的霍金》的一個過渡段也可以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霍金的魅力不僅在于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動了大眾?!?/p>

二、品讀重點句段,深化閱讀感悟

修訂后的語文課標指出:要讓學生“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边@樣的要求如何落實?筆者認為關鍵要引導學生品讀文章的重點句段。重點句段指的是對表現(xiàn)課文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有突出作用的詞句和段落。這樣的句段主要包括細節(jié)描寫的部分,作者精辟的議論和抒情性的語句等。如何引導學生品析敘事性作品的重點句段以深化自己的閱讀感悟呢?我進行了以下一些嘗試。

1.自主中感悟

在語文課堂上,我們要給學生潛心默讀的時間,讓學生帶著思考自讀自悟,引導學生找出能體現(xiàn)課文中心的重點段落、重點句子、關鍵詞語,寫一寫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如果是寫人為主的文章,就要關注描寫人物行動和心理活動的詞句以及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等。如在教學《錢學森》一文時,課堂上我選取了錢學森的三段語言,提出自學的明確要求:“讀一讀下面三段文字,在讓你有感觸的地方停一停、想一想、圈一圈、畫一畫、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庇械膶W生在“我是中國人”這句話中體會到了錢學森作為中國人的自豪之情;有的學生從“誠懇地說” “日夜盼望” “終于”“應當”體會到錢學森時時刻刻都在思念著自己的祖國,他把為祖國做貢獻看做是自己分內的事,是一種職責,是天經(jīng)地義的,等等。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在小組交流和集體研討環(huán)節(jié)更有話說,發(fā)言也更加踴躍。經(jīng)過同伴提醒,教師點撥,學生們把別人的想法與自己的認識相比較,總會獲得一點靈感,得到一些新的啟示,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2.質疑中探究

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特別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并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學生能更好地體會課文的中心。如在教學《船長》一文時,引導學生思考哈爾威船長一共下了幾次命令,每一次是在什么情況下下達命令的,結果怎樣?!稅壑湣芬晃闹?,喬依需要錢為什么又不要錢?通過這些有價值的問題的討論,學生的交流會更具廣度和深度,也會更深刻地體會文章的中心,加深自己的理解與感受。

3.交流中提升

在引導學生閱讀敘事性作品的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比較充足的“交頭接耳”的時間。如在教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文時,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對描寫肖邦的詞句――“悲憤欲絕”“傾注”“他勉勵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幽暗的房間里,點上一支蠟燭,徹夜地作曲彈琴”,以及對肖邦彌留之際的所說的話“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進行了交流、探討,在交流中學生各自談論了自己的感受:肖邦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為的是解救自己的祖國;肖邦有著一顆熾熱的愛國心,臨死的時候還想著自己的祖國……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聆聽別人的談論,不斷完善和豐富自己的認識與體會,更加感受到了肖邦的那顆熾熱的愛國心。

4.朗讀中升華

第2篇:作品教學范文

關鍵詞:中外歌曲;教學

1 中國歌曲教學

中國歌曲有著它特殊的味道也就是平常人們說的“中國味”,所以在演唱時要有細膩動人的情感和委婉動人腔體。在演唱時要注意中國漢語讀音的把握,要把漢語拼音的四聲盡量讀得清晰,準確。中國歌曲之所以中國味濃厚是因為它的歌詞具有詩歌的文學韻律,所以中國的語言藝術是相當有魅力的,所以探究文學韻律是演唱中國歌曲和進行中國歌曲教學的重要內容。

要想唱好中國歌曲必須掌握漢語語言的咬字、吐字,因為中國歌曲是漢語語言的藝術化體現(xiàn)。而且中國的語言有著它自己獨特的特點,所以在咬字時一定要注意其語言規(guī)律。而國外一般語言所講究的是元音,輔音的變化規(guī)律而漢語講究的是聲母和韻母之間的關系也可以說是字和腔的協(xié)調關系因為聲母是阻礙氣息的發(fā)出,那么得到的共鳴不是很容易響亮或通暢。

2 外國歌曲教學

2.1 元音的形成及元音的練習

因為元音的發(fā)音很重要,所以一開始學生就要掌握正確的元音的發(fā)聲方法,這時進行外國歌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所以元音一定要發(fā)音統(tǒng)一,這是我們在教學上的一個重要的內容。以講話為例,聲帶震動的同時會產(chǎn)生很多基音和泛音,而共鳴腔體只選擇那些與其天賦的音調相配的音樂聲響加以擴大,因此便形成了嗓音。從而便產(chǎn)生了聲音。就像人們在說話時,根據(jù)語言所要表達內容的需要,共鳴腔體和聲帶也隨之產(chǎn)生振動。唱歌時的聲音發(fā)出與說話時的發(fā)聲,從聲音產(chǎn)生的原理來說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是歌曲配有旋律,所以歌者必須把平常說話時瞬間達到的某一音高的嗓音狀態(tài)有固定規(guī)律地,長時間地保持起來,使它的發(fā)聲腔體保持不變,這就是所謂唱歌和說話的統(tǒng)一。

分析了說話和歌唱的不同之后,怎樣發(fā)出美妙的元音,首相我們要知道兩個主要的咬字器官:舌頭和嘴唇,它們把人體的共鳴腔做成一個發(fā)元音的狀態(tài),如果在歌唱時可以去固定它們就會使整個口腔和舌頭僵硬化,連咬字都變得僵硬化了。以學生的身體狀態(tài)和嗓音條件為依據(jù),口腔的空間應該成為聲音共鳴的通道而不是咬字吐字的腔體。在口與咽之間形成元音,從而找到與音高相和諧的泛音。自由的發(fā)元音的方法是找出音高和元音二者都適合的自然共鳴,而不是強迫音高進入預先保留好的共鳴腔體來完成。如果唱開口音的元音“A”我們下巴和嘴唇英愛保持放松,保持共鳴腔體不變。如果唱閉口音和開口音的交換時“A”“I”時我們需要移動舌尖,使舌根靜止不動,沒有感覺。如果發(fā)“U”音我們只要略張嘴唇,連續(xù)發(fā)第二個是=時嘴可以長得略大一些。但是不管怎樣元音不應該有任何不同,口腔內部應放松不易僵硬。

2.2 輔音的練習

歌唱最終的目的是達到情感的跌宕起伏、聲情并茂,所以輔音就起了很大的作用,而良好的輔音能增強元音音響的美感。所以在練習時我們應該知道每個輔音的舌位都略有不同要盡量以舌來吐字。而且在嘴唇開閉的同時,口腔內部也在改變,并通過下巴的小移動來完成。

2.3 教師在進行教學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

以審美教學情感教學為基礎的聲樂教學,注意培養(yǎng)歌唱與發(fā)聲中的情感與情緒,音樂教育專業(yè)以培養(yǎng)中小學音樂師資為目的,多以在歌曲教學中不應單純的以教授聲樂技巧為目的而應重點進行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為我們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yè)打下見識基礎。音樂教育是培養(yǎng)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搖籃,作為我們教師是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傳授者其自身要有高尚的情感和正確的審美能力才能擔當起教育下一代的重大使命,因此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應該結合起來,這才能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在目前,在聲樂教學中往往只強調片面的掌握聲樂技巧和發(fā)聲方法,忽視了一些有關聲音的情感和美感,歌唱者沒有用審美的眼光去品味聲樂中豐富的情感內容,而忽略了這一重要的方法,導致我們的學生在聲樂演唱中缺乏靈魂、內涵,所以在聲樂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把這一理念播撒在學生的心里,要使學生懂得用心去歌唱而不是用技巧。

在聲樂教學中,我們應該把情感教育和審美教育貫穿于整個聲樂教學之中。在課堂發(fā)聲練習中要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建立美好的聲音概念,在教學中還要啟發(fā)學生對大量中外聲樂作品進行分析積累音樂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最后達到用心去歌唱才能得到美好的聲音,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第一,重視各國各民族的語言藝術,選擇適當?shù)囊羯璩?。不同的國家存在著不同的語言規(guī)律,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在選擇歌曲時一定要注意各個國家的語言規(guī)律。通常之下,演唱作品是要用原文及德國歌曲用德語演唱,法國歌曲用法語演唱,意大利歌曲用意大利語演唱,中國歌曲用中文演唱等等。有的學生為了圖一時的省力將國外的歌曲也用中文演唱,因為每個國家的語言都有它的發(fā)音特點和韻味,所以強行替換會引起意想不到的麻煩。

第二,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處理作品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作為中小學的音樂老師應該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音樂修養(yǎng),并具有分析和處理聲樂作品的能力。目前我們的學生在這一方面還比較薄弱,在中小學的音樂課堂,音樂欣賞課,或是課外輔導課中都需要老師能很專業(yè)地分析處理作品因為每一首聲樂作品都有它獨特的文化內涵。所以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每一首聲樂作品作到具體的分析,如講解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歌詞大意,曲式結構,歷史背景風格特點,除了以上特點還要對演唱的情感,強弱,咬字,音色等加以指導。教師可以盡量挑選一些典型的富有代表性的聲樂作品讓學生去學習,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積累大量的音樂文化知識。

第三,循序漸進的學習注意作品的選擇要因材施教。我們在選擇教材時一定不要急于求成如面對初學者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如意大利古典藝術歌曲《我親愛的》《阿瑪莉麗》等,確保學生一開始就能完成的很好,因為一般在初學階段,學生在咬字、吐字方面不是很成熟,而意大利語的發(fā)音相對于中國話來說稍顯容易,所以在初級階段,我們要選擇一些簡單的意大利語的聲樂作品,這樣學生在不是很難理解的基礎上得到一些知識的掌握,會使我們的教學更順利地進行下去,在這個基礎上一點點的拓展音域。而我們教師在選擇教材上往往根據(jù)個人演唱特點及欣賞習慣來選擇教材,這樣就增加了一些隨意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缺乏教材使用的系統(tǒng)性。

3 結語

我們應該重視教材的分析,多學習博覽群書,拓寬我們的知識面。因為聲樂教學不僅需要教師的專業(yè)技術能力,還需要我們能為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作品,只有這樣學生們才不會感到歌唱的吃力,才能循序漸進的,一步步的來完成聲樂的學習。不然則會造成物極必反的不良效果。而且,不但在教學上需要選擇適合的教材還要讓學生了解聲樂作品的種類、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在教育戰(zhàn)線上施展我們的才華,為教育事業(yè)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劉云翔.音樂教育學[M].

第3篇:作品教學范文

關鍵詞:多元解讀 語文閱讀教學 策略

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的重點是文本解讀。中學文學作品體裁主要有詩歌、散文和小說。筆者將從這三個方面探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有效的多元解讀。

一.詩歌:品味意象內涵

意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客觀事物的融合。詩歌教學應該引導學生從自身經(jīng)驗出發(fā),利用想象與聯(lián)想去再現(xiàn)詩歌的形象與意境,從中受到啟發(fā)與感染。

古往今來,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借日月山川抒發(fā)了無限感慨?!杜眯小分袑Α霸鹿狻边@一意象就可以品味出不同的意境與內涵。從“別時茫茫江浸月”中可以想象詩人在秋風瑟瑟的夜晚,站在江邊,對著朦朧的月色勾起了“醉不成歡慘將別”的愁苦情緒。而“唯見江心秋月白”中則用“月”反襯寂靜的環(huán)境。明亮的月色,平靜的江水,靜謐的夜色,更表達了詩人心境的空白與迷惘?!袄@船明月江水寒”中朦朧、慘淡的月色給人營造出一種凄涼哀怨的氛圍。詩人與琵琶女兩個雖說命運不同,卻遭遇相似,這里的“月”飽含詩人對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琵琶女的悲憫之情。如果詩中“月光”的意象定為愁苦之月,這從狹義上去理解是可以。但是詩歌藝術具有多義性和不確定性,教師需要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思考,這樣才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與詩人展開多元對話。

二.散文:注重情感體驗

散文是中學語文教材中常見的一種文學體裁。它具有取材廣泛,寫作自由;立意幽遠,內涵豐厚;形散神聚,舒卷自如;文筆優(yōu)美,個性鮮明等特點。在散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弄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批文入情,從而真正讀懂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曾引發(fā)了諸如“父親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父親形象不夠瀟灑”、“父親不愛清潔衛(wèi)生”等等讓人哭笑不得的解讀。筆者認為課堂上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解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教師沒有對文本的情感進行深層的解讀和挖掘,導致學生脫離作品所反映的時代,以現(xiàn)代人的理念去評價前人的行為。如果教師在課前事先交代了朱自清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寫作意圖,并在此基礎上引發(fā)學生對自己與父親之間關系的思考,那么就可以減少學生誤讀、偏離主題的機會,將作品的多元解讀拉到正途上來。

散文寫的是作者的真情實感,如果教師能在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這種真情實感,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思維方式進行多元解讀,那么教學就將會是成功的。

3.小說:分析人物形象

小說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豐富情感體驗,深化對生活與人生的認識,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重要影響。同時,學生還能從作品塑造的各類人物形象中受到感染,進而提高審美能力,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物是小說的最基本要素,讀懂小說的關鍵在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義。小說中深入細致的人物刻畫給我們展示了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因此在小說教學中采用多元解讀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項鏈》中的女主角馬蒂爾德長久以來是愛慕虛榮的典型代表。但是仔細對小說進行分析品讀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筆下的馬蒂爾德形象的豐富性。除了貪慕虛榮這個獨特的個性以外,馬蒂爾德身上還有單純、勇敢、契約精神等這些可貴的品質。黑格爾說過,“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滿的有生氣的人”?,?shù)贍柕戮褪沁@么一個完滿而富有生氣的人。在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性固有的弱點和缺陷,這些性格特點使其既真實又有更多人性的深度。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打破傳統(tǒng)的模式化的觀念的局限,從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這樣學生對小說的理解會更加完整、深刻。

最后,多元解讀教學應該是在充分理解文本和尊重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注重的更多的是過程而不僅僅是形式。學生的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必須圍繞有一定的主題,所以教師不能放棄自己的“主導”作用,而要在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的同時適時的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領。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注意這些問題,使多元解讀在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發(fā)揮最大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永毅.古詩教學點滴[J].科教論壇,2010(4).

第4篇:作品教學范文

【關鍵詞】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文學作品;教學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以應試為目的,追求所謂的知識點,無論何種體裁的課文教學,都以相同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師對于文學體裁只需了解相關的常識而無需具備文體意識,這導致文學作品教學的非文學化成為一種普遍傾向?!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從素質教育的視野出發(fā),特別強調文學教育,并將其定位于培養(yǎng)人文精神的主渠道使其倍受關注,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問題以及教師文學素養(yǎng)與文學作品教學的關系問題就自然地擺到了我們面前。一方面,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是文學教育獲得成效的保證;另一方面,發(fā)揮文學作品在文學教學中的價值,則是有效實施文學教育的關鍵。二者在進行文學教育中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價值和作用,而二者的有機統(tǒng)一,則是發(fā)揮其價值和作用的基礎和前提。

一、文學素養(yǎng)是語文教師必備的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為特點的,它有兩項內容,一是語言,一是文學。語言主要體現(xiàn)工具性特點,文學則更多負載人文性的內涵。作為語文課程的實施者,教師如果不具備文學素養(yǎng),就無法全面貫徹語文課程的人文性。1.新課程對文學教育的極力提倡文學教育無論是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還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四個學段都涉及中外文學名著、名篇的閱讀目標及相關要求,到了高中階段,文學鑒賞教學是教學的主旋律。《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由基礎教育到高中教育,文學教育貫穿始終,而且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由此可見,文學教育在語文課程實施中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2.文學作品在語文教材中的地位語文教材是語文課程實施的基本依據(jù),具體體裁文章人選教材的比例,顯示著這一體裁在整個語文課程中的地位。下面以初中階段不同版本教材中文學作品單元進行統(tǒng)計比較,從而厘清其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人教版”總計36個單元,文學單元23個,占總數(shù)的63.9%;“蘇教版”總計35個單元,文學單元23個,占總數(shù)的65.7%;“語文版”總計42個單元,文學單元20個,占總數(shù)的47.6%。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不同版本中文學作品的主體地位是非常鮮明的,這既是對文學教育理念的落實,又是進行文學教育的規(guī)范。3.具備文學素養(yǎng)是對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語文教材是語文課程實施的基本依據(jù),文學教育成為語文教育的主體,而進行有效的文學教育,教師必須把握文學的內涵,形成文學意識,以文學的技巧、教授文學作品,以文學的手段透視文學作品的內涵,以文學的方式對文學作品進行深化和拓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肩負起進行文學教育的責任。由于文學教育是語文教育教學的主體,而沒有或缺少文學素養(yǎng)的人,是無法承擔或無法充分承擔起文學教育的責任的,因此,具備文學素養(yǎng)是對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

二、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及文學作品教學現(xiàn)狀

文學教育在語文課程實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文學教育要求實施者具有充分的文學素養(yǎng),對于文學作品應切實抓住其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實施,而文學教育的具體實施狀況卻不如人意。1.應試制度下,文學教育的被漠視雖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頒布實施已經(jīng)10年,但是由于傳統(tǒng)語文教育教學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應試制度并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于是在語文課程實施中就產(chǎn)生了制度與政策之間的矛盾。由于應試制度始終占據(jù)著主宰地位,所以作為政策的課程標準始終處于十分尷尬的地位,作為語文新課程重要理念的文學教育,也就停留在轟轟烈烈的理論倡導中,無法真正有所作為,文學教育仍然是一個讓人心動的童話。2.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缺乏的普遍性不少教師文學知識陳舊,對于文學現(xiàn)象和文學思潮表現(xiàn)冷漠,甚至與文學處于隔絕狀態(tài)。相當一部分教師對文學的關注遠不如學生,這種狀況怎么能承擔起對學生進行文學教育的責任?對于文學作品的教學,多數(shù)教師總是以教參為依據(jù)教學,照本宣科講教參,學生不知所云,造成云里霧里一片混沌。3.文學作品教學的非文學化教材中文學作品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是一種進行文學教育的硬性規(guī)范,但這種規(guī)范在實際教學中卻發(fā)生了異變。走進語文教學的課堂,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文學作品的教學與非文學作品并無二致,其教學內容基本是整體把握——重點解讀——語言精華——歸納拓展。將文學作品的教學與其他體裁作品的教學納人同樣的模式中,文學語言的優(yōu)美,內涵的豐富,形象的生動,細節(jié)的典型等都被無形地取消,語文教學尊重教材、尊重文本的要求成為空談。這種狀況既是應試教育制度的結果,也是教師缺乏文學素養(yǎng)的必然。

三、加強語文教師的素養(yǎng),突出文學作品教學的文學性

文學教育的真正實施,加強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在文學作品教學中突出文學性是必不可少的。1.多渠道加強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是一種綜合性的素養(yǎng),它既包含著對各種不同文學因素的吸收,也包含著對不同層次文學因素的整合,提升;既包含著文學理念的學習和吸收,也包含著文學的具體實踐。教師尤其要養(yǎng)成讀書和寫作的習慣,廣泛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通過閱讀讓文學藝術滋潤自己的性情,涵養(yǎng)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藝術魅力的人。同時,進行寫作訓練,養(yǎng)成寫作習慣,通過這種方式更深刻、更直接的理解和體驗文學的內涵。在不斷地閱讀和寫作中,改變觀念,更新知識,提高素養(yǎng),使自己成為具有充分的文學積淀的人,從而承擔起文學教育的責任。2.關注文體的差異性,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具備了文學素養(yǎng),為充分實施文學作品的教學奠定了基礎,當然,對于文學作品也不應同樣對待,在共同的理念和指導思想的指導之下,要緊緊抓住各種文學文體的特點進行有差異的實施。如對于詩歌教學,要抓住其內容高度凝煉性、表現(xiàn)方式的意象性、音韻的節(jié)奏感及內容聯(lián)系上的跳躍性。散文教學則應關注其語言、構思及主題的表達;小說教學則要關注環(huán)境、人物、細節(ji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等,使不同的文學文體在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性情方面發(fā)揮不同的作用和價值,而這些不同的作用和價值合起來又構成了完整的文學教育。3.注重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生的悟性體驗和感受是文學#品教學的基本方式,也是文學作品發(fā)揮其作用的基本途徑,因此,在文學作品教學中體驗和感受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作為主導者的教師對于文學作品必須有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否則就無法引領學生走進作品,同時教師的體驗和感受又是一種示范,在學生走進作品之后,運用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受,獲得富有個性的重構。另一方面,積累體驗和感受,形成悟性。對學生而言,體驗和感受對于文學作品解讀是不可少的,但體驗和感受參與文學作品的解讀還有另一個目的——發(fā)展悟性。有時這是一個自然的發(fā)展過程,通過大量長期的體驗和感受的積累,水到渠成地形成悟性;有時則需要有意識有目的的強調,使由體驗、感受到悟性形成的過程更為直接,更為明了。從體驗、感受到悟性培養(yǎng)是進行文學教育的基本途徑,也是文學教育的目標所在。因此,在文學作品教學的實施中應給予充分的重視。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與文學作品的教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一方面,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如何,決定著文學作品的教學中能否深人挖掘出其文學性內涵;另一方面,文學作品的教學狀況是檢驗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高下的標尺。因此,要真正落實文學教育,必須要處理好兩者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張偉,楊斌,李笑非.論創(chuàng)新型教師課堂素養(yǎng)內涵及養(yǎng)成[J].中國教育學刊,2014,(1).

[2]樂毅,王霞.簡論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及實施模式[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0).

[3]李杰,陳鳳英.課程實施取向選擇的影響因素探析[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4,(2).

第5篇:作品教學范文

【關鍵詞】文學;個性閱讀;誤區(qū);對策;對話

當前的初中語文教材,文學作品不少,也吸引這一年齡階層的學生。但目前,教師在文學作品的教學中存在一定的誤區(qū)。要知道,教師進行文學作品教學不只是為了考試,不只是為了成績。要考慮到學生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yǎng),要顧及學生以后學習和生活中的閱讀。在此過程中,如果教師思想認識不對,采用方法不當,就會出現(xiàn)一些誤區(qū)。

一、中學文學作品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1.應付考試省略教學內容,簡化教學形式

課本中散文、小說、詩歌、戲劇都有選入,但多考前兩者,后兩者基本不考。一些教師就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即使教也是非常簡單,介紹文學常識,選一兩篇作品走馬觀花般上上就算了。其實文學作品有它獨特的特點,文學作品在形象上、思想上、情感上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文學作品的閱讀在于喚起學生們對作品的內容理解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借助于自我的聯(lián)系與想象,引導學生們整體感覺文學作品中的美。教師無論不教還是簡單地教都起不到真正的效果。知識的積累談不上,更不要提能力的培養(yǎng)了。

2.應對考試固定教學內容,忽略教學環(huán)節(jié)

散文和小說是考試中的“??秃唾F客”,經(jīng)???,份量重。教師無論上課還是練習花的時間就比較多。講得細,練得多,抓得緊。以小說考查為例,經(jīng)??嫉氖枪适虑楣?jié)的概括、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人物的性格特點、人物描寫的方法等。那么一些教師就在這些方面窮形盡相地講解,拖沓冗長地分析,再讓學生去背誦記憶,忽略了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果,好端端的文學作品就像一只美麗的天鵝被肢解了,肢體器官孤零零地擺在臺上。這樣的文學作品教學,不但使學生鑒賞和審美、想象和聯(lián)想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yǎng),反而會降低其閱讀興趣。

二、加強文學作品教學的對策性思考

1.教師提高思想認識,突破應試教育框架

現(xiàn)代教育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導很關鍵,教師如果眼中只看到考試和成績,勢必會將學生引到應試的“死胡同”里。不能只顧及考試的成績,不能只顧及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不能只顧及學生當前的學習。教師要有教育全局觀,要用更高更遠的眼光去看待文學作品的教學。學習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語文學習也是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中學階段教學有它的整體性,初中相對于高中而言容易而簡單,初中不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高中需要,不考查的高中要考查,即使不為了考試,學生以后生活中也會接觸到文學作品,學生的欣賞閱讀的能力要培養(yǎng),是非善惡的判別能力要增強,審美素養(yǎng)要提高,教學時要突破應試教育框架,看到知識的整體性,考慮到學生長期全面的需要。

2.教師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欣賞閱讀能力

古語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边@說明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是個非常個性化的閱讀體驗過程。如學生閱讀的《西游記》,對于孫悟空這一形象,每個人對他的評價都是不一樣的,有人說他是妖,沾染一身的妖氣;有人說他是魔,以七十二變禍害過不少的事物;有人說他是神,點化幫助過他人,等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每個學生都從自我感受和形象入手,憑借著他們的自我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而達到對作品形象的不同的理解。

第6篇:作品教學范文

學生們認為課本中的外國作品,最吸引他們的是風格迥異的外國文化、時代背景,以及這樣的文化、時代背景下所生發(fā)的事件,以及從中折射出思想內涵。篇幅冗長、隱晦高深的文章或是與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或所接收的思想相去甚遠的作品往往會被學生無情的淘汰。學生們希望入選教材的外國文學作品是:“充滿人文色彩的”“帶有人生哲理的”“富有戲劇性的”“能夠體現(xiàn)時代特點的”……所以像經(jīng)久不衰的《音樂之聲》《威尼斯商人》,科普、科幻類作品《喂———出來》《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就比較容易受到學生們的喜愛。另一方面,出現(xiàn)這樣的反差,也與學生們年齡段的偏好有關。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普遍喜歡探究性、戲劇性或情節(jié)性較強的作品,這與他們此時正處青春期的思想、個性相關。而像《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等書信、演講稿等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析,揣摩的作品,學生們常常就缺乏耐心和深入分析鉆研的興致。

二、外國文學作品學習現(xiàn)狀的思考

通過以上對教材及學生的探究,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若要教材外國文學作品的認可度得以上升,這就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一)考查方式急需調整

雖說是義務教育,但在初中階段,我們仍然擺脫不了中考這根指揮棒的束縛。而中考重國學輕外國文學作品的思想,無形之中就影響了語文學科的教學安排。中考中,對外國文學作品的重視最明顯的僅體現(xiàn)在名著的考查中,初中階段要求必讀的名著有15部,其中外國文學作品有9部,占比重的60%。但中考對于名著的考查僅做“了解”的要求,不似漢語言文學那般細致、深入。而對課內外國文學作品的考查就更少了。因此,在初中階段,尤其是初三,在課時緊張的情況下,教師們往往會將外國文學作品的課時壓縮。老師只選取作品中的精華進行簡單點撥,這樣使得原本具有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的課堂被分解的支離破碎,而學生在有限的碎片中能了解到的東西就少之又少。不要說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就算原本很有興趣的學生,也會因此放棄對相應作品的揣摩了。因此,在科目考查的安排中,我們應適當增加外國文學作品的比重,讓它受到應有的重視。當然,此舉并不是為了“以考促學”,但至少能夠為外國文學作品地位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影響。

(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指導方針需注入新鮮血液在堅持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訓練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的基礎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應推陳出新。適當?shù)模蟮堕煾奶蕴粢恍┮巡环蠒r代潮流的外國文學作品,力排眾議,堅持改革的道路,在篇目要求的范圍內,適量的引入新鮮的、富有時代氣息和個性特征的作品,真正的做到開闊學生的眼界、跟上時代的步伐,沐浴文學界的新風。

(三)師資水平亟待提高

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播者,擔負著重要的使命。俗話說:“言傳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著學生的一點一滴。所以,教師對外國文學作品的重視程度,理解把握程度,在很大方面會影響學生對其的重視度。

1.教學思維定式作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注重對文本的語言賞析,陳妍嵐:初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現(xiàn)狀及思考然而此法在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中卻不適用。外國的文學作品都是翻譯過的文章,它已不是作品最原始的再現(xiàn),而是融入了譯者的認識及漢語語言的修飾及改造了。此時再對將翻譯過的作品語言進行深入剖析,就更容易偏離作品本身的語言韻味。因此,在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拋開針對作品語言的賞析,應更多的引導學生,以個人探究、小組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作品的風土人情、異國情調、文化心理、宗教觀念、人文精神等。

第7篇:作品教學范文

關鍵詞:文學作品 粗俗語 英語學習 教學

閱讀英語文學作品已經(jīng)成了當今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可是在教師回答學生問題時,卻經(jīng)常遇到尷尬的場面:學生會問英語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多次“Fuck you!”或“Son of a bitch!”是什么意思。

學生求知欲強,不懂就問,并無不妥??墒敲鎸@樣的問題,說明了我們英語教學中的缺陷:從小學到大學,我們都教給學生標準的“文雅”英語,對于英語中的粗俗語從教材到教師授課全都避開,導致學生對其一無所知,更不知在什么場合使用。大量的粗鄙詞存在詛咒、罵人、發(fā)誓以及日常交談中,構成了現(xiàn)代英語的一大特色。盡管這些粗話用起來不符合“禮貌原則”,聽起來也不怎么入耳,而且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它畢竟來自實踐,是人們創(chuàng)造和運用語言的一種社會行為,所以,研究文學作品中的粗俗語是十分必要的。粗俗語在英語文學作品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

從內容來看,粗俗語有以下幾種:第一種,與性有關。這種粗俗語,有的直接以性器官名詞來罵人,有的將其他人體器官比作性器官來罵人,有的以來罵人,且多與被罵人的女性尊長親屬有關,有的以好來罵人,罵女性的時候尤其多用。例如:最臟、最流行的話為fuck或fuck you,是典型的英語流氓話。單詞fuck的本意是“”,Bitch! Whore! / Slut!?爛貨(針對女性)!第二種,與死亡、疾病等災禍有關。這種粗俗語,有的直接以死亡來罵人,有的將活人的行為比作死人的行為,有的罵別人不能長壽或不得善終,有的以疾病、生理缺陷和體形長相等來罵人。例如:You are dead meat. 你死定了,Go to hell! Go to the devil! 死去吧!第三種,與種類、族類或集團相關。這種粗俗語,有的將人比喻作動物或事物,例如:son of bitch,意思是“的,”。bitch的意思是“母狗、母狼”。有的罵別人為異類或來路不正。例如:bastard,本意為“私生子”,現(xiàn)在的意思是“雜種、”;第四種,與性格、品質、能力等有關。這種粗俗語,有的直接罵別人為壞人或罵別人有惡行,有的罵別人性格軟弱、脾氣暴躁怪僻,有的罵別人缺乏某一方而的能力或某種資格,有的罵別人地位低賤或行為下賤。例如: What a stupid diot! 真是一個!第五種,較為“優(yōu)雅”的粗俗語,這種語言只是為了宣泄一種不愉快的心情,有時并不算真正的臟話,例如:Get out of my face. 從我面前消失!Take a hike!哪兒涼快哪兒歇著去吧。

作為語言研究和教學者,如何看待粗俗語,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以為,粗俗語中不僅有豐富的語言現(xiàn)象,還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們不應該回避它。研究粗俗語,無疑是開發(fā)了又一語言資料寶庫,尤其是對社會語言學和文化語言學來說,意義將更大。

在文學作品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好對粗俗語教與控的關系和尺度,走刻意回避和過度教授兩個極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首先,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慕虒W,讓學生認識到粗俗語是英語語言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特定的語用功能、語言交際功能、文化功能等。講臟話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生活的必須,是情緒的發(fā)泄,更是表達強烈感情所不可或缺的一種途徑。例如:在文學作品《幸運數(shù)字史萊文》里,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殺手Googcat給Nick講了一個故事,叫做“堪薩斯暴亂”,聽完故事,Nick震驚不已,連著感嘆了三聲―Shit!Fuck!Jesus!抒發(fā)了極為強烈的感情。此時若沒有臟話助興,想必情緒無法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泄。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對粗俗語的講授進行一定的控制,要教育學生不能隨意使用英語粗俗語,尤其是面對外國人,一面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可以對英語粗俗語進行“分級”教學,對于一些常見的、“優(yōu)雅”的粗俗語可以較多地從語言、文化、交際功能等方面進行講授;對于比較“嚴重”的粗俗語要進行一定的控制,有些甚至不告訴學生漢語意思,只說是一種臟話,要學生避免使用即可,但要告訴學生這些粗俗話在什么場合使用,表達什么樣的感情等,要讓學生了解到它的語用功能。

作為英語語言的一部分,粗俗語在文學作品中常常出現(xiàn),它不僅反映了人物的修養(yǎng)、性格、心理活動或情緒變化,而且是作者刻畫人物性格、描寫細節(jié)的一種重要手段。不理解這些粗俗英語,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的真正意義,而且更不會將其中的語言應用于合適的場合,甚至經(jīng)常犯令人尷尬的錯誤。當然,本文的目的不是鼓勵讀者去使用它們,而是為了識別它們,提高對英語的理解能力與英語的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仇偉、張法科:《英語咒罵語的語義、語用特征.山東外語教學》,2005.1。

[2].劉白玉:《原聲文學作品中的粗俗英語及其翻譯》,《文學作品評價》,2006.10。

第8篇:作品教學范文

本文針對筆者在歌唱教學過程中遇到的聲樂作品選擇問題,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從技術上的適當、內容上的適當、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辯證關系等幾個方面闡述。聲樂教學中為老師為學生布置學習作品非常慎重的事情,只有在全面理會你的學生的具體情況上,才能合理的選擇學習適合你的學生適當作品,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聲樂教學中學生 學習作品選擇 教學實踐 技術適當 內容適當

聲樂教學中為學生布置學習作品是個很普遍的問題,安排的學習作品適當了就會又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反之則會帶來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作品的選擇是否適當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作品技術上是否適當;而是作品的內容上是否適當。

一、技術上的適當

技術上的適當是指學習的作品在技巧難度上符合或者略微高于學生現(xiàn)有的技術水平。如果學生學習的作品在技巧上大大超出他所勝任的范圍,或者在音樂內容上超出他現(xiàn)有的理解能力,則必然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困難,出現(xiàn)力不從心的學習效果。首先,技術上的選擇不當會使學生在練習的時間上花費太多。由于作品太難,作品中出現(xiàn)的很多技巧還美學過或者沒有掌握好,為了克服這些難點,則必須花費很多實踐去“啃”,這無形當中使學生的學習進度被拖延了。其次,技術上的很多選擇不當會對學生的自信心造成傷害。自信心對一個聲樂表演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使表演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因而在日常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而自信心的提高與所選擇學習作品的技巧難度是緊密相關的。如果選擇的學習作品難易程度適當,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克服作品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他的自信心就會得到增強,反之已然。再次,安排技術上適當?shù)淖髌吩诠_表演中更容易成功。公開表演一首自己能夠勝任的作品,就容易又信心,表演也容易成功。但是如果要學生公開表演一首自己技術上還沒達到的作品,一方面由于能力上的不及,另一方面又要達到某種技術上的要求,這時的心理狀態(tài)就不打一樣了。由于存在技術上的障礙演出時就缺乏信心,而缺乏信心就很可能造成演出失敗。公演的失敗對自信心損害極大,如果經(jīng)常失敗,不僅會使一個人自信心喪失殆盡,還會對舞臺產(chǎn)生恐懼心理。由此可見,學習作品在技術上的選擇不當,對學生的學習是有較大負面作用的,在教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視。只有選擇技巧難度與現(xiàn)有水平相當或者稍高一些的作品,才能促進學生學習進步不斷提高。

二、內容上的適當

內容上的適當是指學生學習的作品在音樂的內容上情感上沒有超出學生現(xiàn)有的理解能力。音樂是用聲音來表達人的思想情感的藝術。人的思想情感有的簡單、有的復雜、有的含蓄、有的外露。音樂作品也是這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時代都存在文化背景上的差異。作為表演者要在完美的闡述理解作品的內在情感和思想基礎上進行表演。對于青少年學生而言,應該選擇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點、內容充滿朝氣、積極向上的作品來表演。我們要求學生盡力熟悉學習作品,多聽錄音、多看有關書籍或演唱會等,卻常常可能忽略有些作品的內容學生是否可能理解。學生有自己的年齡特點,要天真單純的少年學生故作深沉的去表演只有成年人才可能理解體會的音樂作品實在勉為其難。二期望學生能夠出色的表演獲他們理解不夠全面的作品,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辯證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安排學習作品,除了要注意選擇適當?shù)淖髌分猓€要注意處理好“精”與“泛”、“多”與“少”的辯證關系,是教學效果真正體現(xiàn)出來。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的具體表現(xiàn)來安排具體教學內容和實施合理的教學計劃。當學生又一定的學習并具備一定的基礎時,教材選擇就應該適當?shù)?ldquo;多”、“難”、“深”,同事要求“精”,以抱我機會引導學生在學習上有個飛躍。相反,當學生缺乏基礎或者產(chǎn)生某些方法上毛病時,則不妨在作品的要求上放寬一些,讓學生有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并又機會改正確定。在安排作品多與少的問題上也視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主要避免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長期地只給學生練少數(shù)高難度的作品,讓學生反復地盯著學習作品去“啃”去“磨”,導致接觸面過窄,學習積極性降低,實際能力差;二是常常給學生一大批學習作品去練習,結果走馬觀花,又數(shù)量沒質量,最后導致沒有一個學習作品能夠表演的比較像樣,更談不上完美了。

四、總結

綜上所述,聲樂教學中為學生布置學習作品并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情,只有在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的基礎上,合理的選擇學習適合學生成都的適當作品,同事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考慮安排學生學習作品的“泛”與“精”、“多”與“少”的問題,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潘艷 單位:吉林石化工程學校

參考文獻:

[1]王曉兵.淺談舞臺實踐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魅力中國[J].2010.(01).

[2]王德才.論歌唱者如何選擇鹽城作品[J].科教文匯,2009.04中旬刊:268.

[3]劉凱.成人聲樂教學曲目選用的原則[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9.06:158-159.

第9篇:作品教學范文

關鍵詞:原聲電影;英語教學;語言實踐能力

一、英文電影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學的一大弊端就是重視閱讀,輕視聽力;重視背誦,輕視運用;而且往往讓學生學到的只是脫離生活的一些英語語法規(guī)則,缺乏實際的情景運用能力。雖然近幾年來情況有所改善,但是實用性英語教學還需進一步改善,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突出和加強聽說與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原聲電影所提供的語言環(huán)境是其它英語教材無法比擬的。寓教于樂,提供真實地道的寬松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和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所以大學英語課堂上如果穿插一些與單元話題相關的電影片段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電影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

(一)通過英語原聲電影,學生可以學習到地道的口語表達

在日常的英語授課過程中,學生接觸到的大多是書面用語。書面用語對于在各類書面考試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英語四、六級以及研究生入學考試等等。而影視作品往往采用的是真實的語言,與精讀和視聽說上面的材料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影視作品語速快速流暢,應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語等,那么學生通過影視作品,可以學到這些地道的口語表達。學生在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后,要學到地道的英語需要接觸大量鮮活的當代英語。而電影文字簡單,生詞較少,幾乎都是一些日常會話的句子,但發(fā)音標準,快速,流暢,語氣變化多樣。另外電影場景真實,提供的語言環(huán)境是其他英語教材所無法比擬的,學習者可以更好的把自己置身于說英語的環(huán)境中。例如在影片《羅馬假日》中,有這樣幾句話:Life isn’t alwayswhat one likes,is it?(生活并非總是如人所愿的,不是嗎?)Live dangerously.Take the whole day.(活得刺激點。玩兒它一整天。)那么在日常英語交流中學生可以張口就來。

(二)可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我國的教育正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外語學習更應該是這樣。我們知道外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培養(yǎng)學生能夠用英語交流信息。同時社會對大學生的外語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那么該如何改進外語教學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很關鍵的。興趣是學習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直接轉化為學習的動機,激發(fā)學習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他們對學習的內容高度注意,就會主動的學習,以取得最佳學習效果。我們應該不斷的開展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及課外活動,創(chuàng)造一種自由交際的氣氛,讓學生置于有交際的環(huán)境里,把語言的輸入與輸出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發(fā)揮個人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及創(chuàng)造力,在交際中提高交際能力、綜合能力和素質,最終達到使學生能夠用英語交流信息的目的。寓教于樂是每個人都渴望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在英語學習中。電影自然的融合多種介質,把學習者融入到聲、光、色的綜合體中,從中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語語言風格,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大部分學生看英語電影的熱情很高,并且想把電影中的表達法用在自己的口語表達中去,所以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就會變得越來越高。都希望把英語學好,然后可以觀看原汁原味的英語電影。

(三)可以促進學生交際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

根據(jù)《辭?!返慕忉?文化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每一社會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比藗兤毡檎J為,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學家拉多在《語言教學科學的方法》中指出:“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惫诺轮Z夫在《文化人類學》中這樣論述語言和文化的關系:“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現(xiàn)在:它是學習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得整個文化?!币虼苏Z言與文化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習語言的過程同時也應該是學習其語言文化的過程,在外語教學中要重視社會文化因素,不能因為時間有無或方便與否而決定取舍。學生可以借助電影來擴展生活,打開自己與世界之間的隔閡,了解異國文化,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決不能與學習社會文化割裂開來。而英語電影反映了英美人們日常生活,有很多習慣和習俗與我們的文化差別較大。在情景劇《老友記》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那種尊重個體,個人主義凸顯??傊?電影可以了解英美社會和文化,接觸鮮活地道英語,創(chuàng)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氣氛。胡文仲教授曾經(jīng)說過:“不了解美國的個人主義就不可能理解美國人的行為?!泵绹说膫€人主義并不是自私,而是尊重個人的想法,尊重個人的隱私,不要求每個人一致,重視個體差異。

二、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的方法

觀賞電影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水平,并非娛樂的目的,所以教師要作好引導作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決策者、執(zhí)行者和組織者的作用。教師要在課程開始時介紹所要欣賞的電影的基本情況,例如電影的類型,主要演員,劇情介紹等等。比如在欣賞影片《西雅圖不眠夜》時,首先向學生介紹所看電影的類型:喜劇故事片。主要演員:湯姆·漢克斯,梅格·萊恩。劇情介 紹:建筑師山姆經(jīng)受喪偶之痛,與兒子約拿移居西雅圖。約拿在圣誕前夜打電話到電臺要為父親尋找新伴侶。報社記者安妮深為山姆所感動,他毅然飛往西雅圖,但兩人的緣分似乎總是擦肩而過。最后,在約拿的堅持下,三人終于在情人節(jié)相遇在帝國大廈的頂層。在觀看影片時可以讓學生進行下列課堂活動。

(一)模仿和重復

復旦大學教授陸谷孫曾說過:“說英語要說得字正腔圓,只有億萬次的模仿?!笨措娪皶r用心模仿,時間長了,就可以脫口而出,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影片《西雅圖不眠夜》中Marsha:Don′t answer that.Let’s get into thatright after these messages.Sam?Jonah?Don′t go away.lf you′ve just tuned in,we′re talking to Sleepless in Seattle.And we′Il be right back after this break with your listener response.

瑪莎:先別回答,廣告節(jié)目后再見。山姆,約拿,別走開?,F(xiàn)在您正在收聽的是:“西雅圖失眠人。”稍后請聽聽聽眾意見。

以上是很酷的一段話!是不是昕廣播最熟悉的句子?讀誦順口,當個臨時DJ何妨!

(二)記筆記

有些對白語言幽默,用詞精確,學生也可以記錄下這些經(jīng)典句子或電影對白,在日常對話中應用。比如:影片《阿甘正傳》Jenny: Are you stupid or somedung?你是傻還是什么?Forrest:Mom said that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媽說傻人有傻福。電影《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中Women age quicker than men.女人比男人老得快。That iscertainly a wonderful part of being a married man.He wouldnever ask you to marry lum because he has got married彳艮顯然,那是作為已婚男人的好處之一。他們已經(jīng)結過婚了,就不會要求你嫁給他。The only possible excuse is that l amnot quite myself tonight.唯一的借口就是我今天有些失態(tài)。

(三)提問和討論

在觀看前可以先提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檢驗學生是否看懂,能看懂多少。觀看影片的過程是豐富的語言輸入過程,看完電影后,可以就影片中的某些內容分組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討論是英國大學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討論的過程也是集思廣益的過程,更是鍛煉學生聽說能力和邏輯能力的過程,可通過分組討論或自由發(fā)言等形式對教師事先設定的問題進行討論,暢所欲言。在欣賞完《西雅圖不眠之夜》后,我便給學生兩道討論題:l.ln this film, men mock the emotionalism of women.Women bemoan the scarcity of men.Do you believe this istrue in our daily life?2.Radio-call-in shows have gainedgreat popularity-some people call in to express theiremotions and problems.Others hold negative views and saythey invade one′s privacy!What′s your opinion?

(四)詞匯

眾所周知,有一定的詞匯量就英語學習來講也是至關重要的。而單純枯燥的詞匯記憶,成為那些基礎不太好,興趣又不高的同學的攔路虎。通過看電影能夠學會大量的新單詞,幫助掌握某些單詞的用法。這些單詞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頻率很高,實用性很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的擴大及鞏固學生的詞匯量。《西雅圖不眠之夜》中Marsha:People who truly loved once are farmore likely to love again.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由此句中的truly love聯(lián)想到真愛是true love,真皮叫genuine leather,真跡則是authentic signature。雖然是同一家人,但卻不能混用。

(五)寫電影評論或觀后感

培根說過,寫作使人準確。只有語言的輸入,沒有語言的輸出,是學不好語言的。寫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語學習上的不足,最能提高對語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而課后教師布置學生寫電影評論或觀后感是提高英語寫作的一個不錯的選擇,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給予學生應用課堂所傳授語言知識的機會,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

三、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盡管英文電影對于英語學習有上面談到的好處,但是當英文電影用于英語教學與學習而不僅僅是為了娛樂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影片的選擇

并非所有的英文電影都適合課堂教學。我們平時在觀賞英語電影時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所以要選材。根據(jù)英語電影權威網(wǎng)站的分類,影片類型包括動作、西部、戰(zhàn)爭、動畫、喜劇、懸疑等27種。首先我們要選擇那些具有清晰故事情節(jié)的影片。如果故事情節(jié)過于復雜,學生們就會感到迷惑,注意力很容易從語言轉移到影片的故事中。所以可選擇那些題材輕松,內容簡單的生活類影片。例如:《情歸巴黎》《音樂之聲》《阿甘正傳》《獅子王》《美女與野獸》。另外也要選擇一些歷史題材的影片,因為除了學習語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例如:《愛國者》此片可幫助學生了解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有關背景知識;《阿甘正傳》可以了解美國50年代到80年代的歷史,體現(xiàn)了美國的精神。第二,所選題材語言含量要大,圖像、風景過多,對話較少會耽擱教學時間。發(fā)音要清楚地道,不要帶有濃烈的口音,不要帶有太多的方言。第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喜好,同一題材太多,語言難度太大學生會沒有興趣。所以教師在選擇電影時要注意是否適合課堂使用,是否能夠充分利用材料。從整體來講,一些經(jīng)典的奧斯卡影片是不錯的教學材料。另外,影片內容應該盡量與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英語水平相適應。本學期給學生選擇了動畫片《飛屋環(huán)游記》以及《魔法灰姑娘》,學生非常感興趣。

(二)影片字幕的選擇

針對不同的影片應該選擇不同的字幕形式。比如語速不是那么快,語音清晰,表達不是那么復雜的影片,可以不帶任何字幕。對于情節(jié)起伏較大、語速相對較快的作品,單純依靠聲音和畫面,學生很難理解與欣賞,而且會使學生畏懼,導致自信心的降低以及學習英語興趣的降低。這時,漢英雙語字幕應該是最為理想的作品。一方面,避免了只有中文字幕給學生帶來的依賴感,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欣賞與理解作品。另外,教師要注意這些字幕的質量,如果字幕有錯誤,會影響到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獲得。

(三)一定要堅持原版電影為語言教學服務的原則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影音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本質,千萬不要讓學生只顧沉浸于欣賞精彩的影音材料,而忽略語言知識的學習。如果學生只為了娛樂,為了所謂的視覺享受,那么就適得其反。所以教師不僅要在課前花費大量的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且還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研究出適合自己所教的學生的教學方法。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