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教學敘事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 準確把握自“三維教學目標”的深層次內涵。
“三維教學目標”是當前教學目標的主要表現(xiàn)形態(tài)。然而,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理論水平與知識構成差異的影響,廣大教師普遍存在理論研究不透,理解不準確的現(xiàn)象。這使得名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課堂,但內容和實施過程卻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被行內人稱為“新瓶裝舊酒”式的教學模式。諸多案例表明,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變成了三個目標,其整體性被人為割裂。甚至根據這個教學目標,有教師將教學環(huán)節(jié)落實成為三大環(huán)節(jié),一節(jié)課被生硬地分為三大環(huán)節(jié),先解決知識與技能,再解決過程與方法,最后留出一點時間來貼標簽式的滲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三維教學目標”的落實成為空中樓閣。
那么,新課程理念對“三維教學目標”有哪些具體要求呢?
首先,正確把握“知識與技能”,所謂“知識”就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認識和經驗的總和,它主要是指學生要學習的學科知識,包括事實、概念、原理、規(guī)律等。“技能”是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對完成某種任務所必需的活動方式,一般包括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知識與技能是通過一定時間的教學,學生學習行為變化要達到的結果,即學生在知識方面要獲取多少,在技能上要提高到何種程度,要取得何種結果,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具有共性特征,都強調最終的學習結果,所以,把知識與技能合在一起又叫結果性目標。
高中小班化語文教育在“知識與技能”環(huán)節(jié)上都要尊重教材和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但是在“知識與技能”這一教學目標的確定與選擇上還要尊重小班每一個學生的要求,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目標。
其次,是要關注“過程與方法”。 所謂“過程”,就是指為達到教學目的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方法”是指師生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任務在共同活動中所采用的行為或操作體系,這里主要是學生的學習方法。過程與方法目標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親歷體驗。體驗是知識的升華,體驗的信息可以成為日后解決類似問題的經驗。所以小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獲得知識與技能并最終內化為個性化的學習特征。
高中小班化語文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的活動密度、強度、效度等以及師生間互動關系會得到相應的增加和強化。高中小班化教育教學的內容、方式、技術、評價發(fā)生了全新變化,并促進或推動教育理念的進步。小班化教學應該建立在素質教育高標準、高要求的教育質量觀和現(xiàn)代辦學效益觀基礎上,并在這樣理念和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在整個高中小班化語文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小班教師充分發(fā)揮“小班”的本質特征,使用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模式、策略、方法、技術、手段和評價,使高中小班化語文教育的“過程與方法”更具有特色和個性。
第三,是要正確把握“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扒楦小B(tài)度與價值觀”是人對親身經歷過事實的體驗性認識及其由此產生的態(tài)度行為習慣。其中,“情感”是人對客觀現(xiàn)實的對象和現(xiàn)象的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它分為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態(tài)度”是社會心理學基本概念之一,指在一定情境下,個體對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進行反應的一種心理傾向;“價值觀”就是對某一知識、事物的價值判斷,就是對某一知識、事物有用無用,有多大用處等認識的價值取向。其中情感決定并形成態(tài)度,而態(tài)度體現(xiàn)情感,情感和態(tài)度又是價值觀形成的基礎,價值觀是情感和態(tài)度的升華,并決定了人們的情感態(tài)度。把三者放在一起,稱之為體驗性目標。
高中小班化語文教育所要培養(yǎng)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建立在小班學生終身發(fā)展基礎上的價值培養(yǎng)計劃。它的培養(yǎng)主要是一個長期的滲透和積累過程,而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能用明確的語言寫在教學目標設計中的。有一些目標,無論學科如何變化,課文怎么改變都是永遠不變的,比如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求美是整個世界對人性價值的尊重和追求,這是永恒不變的追求,也有一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即使寫出來,也不可能在一節(jié)課中,單獨體現(xiàn)出或完全實現(xiàn)這一情感目標。
由此可見,三維目標是對學生發(fā)展要求的三個維度,是一個教學目標的三個方面。它們是統(tǒng)一的整體,是相互依存、互為基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如同一個立方體的長、寬、高缺一不可一樣,三維目標的三個方面是學生發(fā)展必不可少的。正確地確立“三維教學目標”,并加以整合,將會消除當前小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從而有利于把握方法,尋求途徑,科學地運用先進的理念去指導小班語文教學。
二、高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學目標的確立和選擇應遵循如下五項基本原則。
(一)具體化原則
高中小班化語文教育的實施是非常明確的教學行為,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預設,必須明確規(guī)范小班教師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以及通過教學過程所要達成的效果。一個合理的高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語文教學目標應該以具體化為基本原則,陳述應力求明確、具體,盡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實際的語言陳述目標。同時,高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語文教學目標陳述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包括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情感或態(tài)度),應該關注小班學生的每一個個體,著重陳述的不是教師應該去做什么,而是通過教學后學生了什么。如《荷塘月色》的教學目標設計:
1.識記本課字詞及文學常識。
2.把握寫景的基本手法,學習基本的描寫技巧:比喻、擬人、通感、動詞、疊詞的巧妙運用。
3.理清文章結構,品味文章語言,鑒賞文章的寫作特色。
4.探究作者的寫作心理,體會作者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心靈感受及表達的感情。該設計將教學內容的具體化體現(xiàn)得非常清晰,首先是“知識和技能”的確定,分成兩個層次,淺層的是識記,而深層的則要求把握、學習,在“過程與方法”這一個維度的設計中,作者非常具體的要求“理清”“品味”“鑒賞”?!扒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一個維度,設計者提出兩個要求“探究”“體會”。應該說三個維度,四個方面的內容對小班學生的發(fā)展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這樣的教學目標符合高中小班化教育本身的特點而又不脫離新課程改革的實際。
其實,高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只要能夠使課堂教學中以學生所需達到的目標任務多樣化,同時還可以將這些不同的多樣化目標集中到一個大的行為目標中,讓基礎不同的學生達到適合自己發(fā)展需要的目標要求,那么這個目標就具有了具體性。這樣,學生在達到自己的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就能夠享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對學習充滿信心,也就能更順利地參與更高層次的學習活動。
(二)生本化原則
高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語文教學目標的選擇應該 屯學生的發(fā)展,以學生為本,堅持少而精的原則。目前,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已成定論。在小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要學會贊賞學生,把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放在首位,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為學生營造一個可以接納的、支持的、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興趣。為學生建立溫暖的、學生能彼此接納的和相互欣賞的學習場所,讓學生有個安全的心靈港灣,讓學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放飛思維、潛心探究、快樂創(chuàng)新、主動學習。因此,在教學目標知識點與能力點的選擇上也必須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服務;必須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fā),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體生命與自我、他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為他們的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建立奠定基礎。
在三維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高中小班教師首先要把握小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對小班學生不同特征的分析,力圖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習者的內部潛能,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習者內部學習過程的發(fā)生并帶來積極變化。在教學目標選擇的時候,要關注目標的設定是否將小班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語文教學的設計者應該將目標行為的主體確定為“Smaller Class’s students”,即小班學生。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也要求了選擇的能力和履行職責的能力,使學生有能力選擇學習的內容和學習方法,能夠勝任獨立學習以及合作學習中屬于自己的任務。顯然,不管什么學科,始終將學生放在教學目標選擇的主體地位上,對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是有益處的。
當然,教學目標是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對學生身心發(fā)展變化的期望。小班學生的發(fā)展變化不僅表現(xiàn)為易于觀察和測量的行為變化,也表現(xiàn)為與行為變化相統(tǒng)一的心理變化。高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學目標的選擇要注意分析影響小班學生學習的各種因素,將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考慮在內,才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和設計。
(三)層次性原則
高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學目標的陳述應該反映學習結果的層次性。既然高中小班化教育提倡關注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那么就必須接受學生具有層次性這個現(xiàn)實。所以,在不同的維度,三維目標應該具有不同的層次要求。例如,在“知識和技能”這個維度上的教學目標一般應反映記憶、理解與運用(包括簡單運用和綜合運用)三個層次。而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個維度上的目標應盡可能反映接受、反應和評價三個層次。
要關注到的是,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的選擇在每一堂課都是不同的,所以,層次性是語文教學目標的選擇必須要考慮的?!镀胀ǜ咧姓Z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必須從“積累與整合”“感受與鑒賞”“思考與領悟”“應用與拓展”“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五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其中“積累與整合’’對應的是語文“知識與技能”,是一個基礎;“感受、鑒賞、思考、領悟”強調“過程與方法”,是對前一層次的提升,也就是說學生通過知識積累與整合學會閱讀,不但要讀通、讀懂,而且還要讀出味道;“應用、拓展”與“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比起前三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的層次更高。有些小班教師在選擇教學目標時,往往重視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而忽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xiàn).即使教學目標里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陳述,往往也只是形式而已。所以,要關注到顯性教學目標和隱性教學目標之間的不同之處并將其落到實處。所謂顯性教學目標,主要指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教師能夠用語言、文字、符號表達的,在教材上顯現(xiàn)出來的,是現(xiàn)在能夠達到的教學目標。而那些與行為變化相統(tǒng)一的心理變化,是教師不能用語言、文字、符號表達的,在教材上是無法顯現(xiàn)出來的,即隱性教學目標。所謂隱性教學同標是指經歷和體驗過程、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是即將和將來達到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隱性與顯性都是相對的,教師既不能為了使教學目標便于交流、測量與觀測,而過分強調顯性目標的價值;也不能為了強調情感體驗等隱性目標的重要,而排斥顯性目標的價值。
高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語文教學目標的選擇在顯性教學目標和隱性教學目標之間一定要處理好關系。這兩個層次因為具有相對性,注意把握“度”,這是選擇和設計的一個重要標準。在語文教學目標選擇和設計的層次性方面,高中小班化教育還要關注到一個常見的誤區(qū)。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只顧眼前的即時目標,看不到長遠目標;只重視微觀的細節(jié)問題,不懂得從宏觀進行調控把握,“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其實,教學目標包括兩類:一是長遠目標.一是即時目標。一般來說,課時教學目標是短期目標,課程目標是長遠目標。課程目標是一種粗線條的目標,即培養(yǎng)教育學生的總體目標,而每一堂課都是為了課程目標的最終實現(xiàn)。
高中小班教師在即時目標和長遠目標方面都要明確課程標準的要求。一方面要做好總體目標到課時目標的逐級分解,使總目標、學段目標、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都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另一方面要注重同一層次內部不同目標間的協(xié)調與配合,讓它們構成整體,形成合力,以此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低級層次到高級層次,真正做到在實現(xiàn)即時目標的過程中促進長期目標的達成,并將長期目標的達成作為小班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小班教師一定要注意這里面的層級關系。認真處理好這些層級的包含關系,合理分化處理,從而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盡可能大的提高。
(四)人文化原則
對于小班而言,廣大從事小班教育工作的人都一致認為應該處處以人為本,處處做到以關愛學生為主,讓學生在健康、快樂、愉悅、綠色的環(huán)境中成長。同樣,在進行教學目標的選擇和設計時也要體現(xiàn)人文性。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的重要本質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是不可以從教育中抽取出來的。由于小班學生是千差萬別的學習主體,在具體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場景、學習范疇中,在個人的情感體驗上,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教學目標的選擇和設計就要充分尊重小班學生的這種差異,并注意保護和開發(fā)小班學生獨特的個人感受與體驗。請看下面的《淮陰侯列傳》三維目標設計: 1.復習鞏固常見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與含義以及文言句式等相關文言常識。2.把握《史記》敘述歷史事件起伏跌宕的敘事特色。3.通過與《高祖本紀》的比照閱讀,拓展文化視野,激發(fā)豐富的想象力。4.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能站在現(xiàn)代人,科學、準確地看待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并提出個性化見解。一般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三維目標設計的時候,往往容易傾向于對文本字詞的翻譯與疏通,而這個案例不僅僅關注到了基本的字詞,還能夠關注到學生的人文化發(fā)展,在不忽視古文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文本所包含的人文寶藏,引導學生通過比照閱讀,充分發(fā)揮想象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探究,從而不斷“拓展文化視野”;“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能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角度看待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提出獨到的個性化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這樣一種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學目標選擇,一方面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另一方面,確實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大有裨益。
(五)生成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