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相同點范文

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相同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相同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相同點

第1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相同點范文

關鍵詞:教育 網(wǎng)絡學習 在線學習

遠程教育的發(fā)展歷程是:函授教育―電子學習―網(wǎng)絡學習和在線學習(現(xiàn)代遠程教育) 。網(wǎng)絡與網(wǎng)絡技術的強大的交互功能,更方便教與學雙方實時交互和非實時交互的實現(xiàn)。更重要的是,開創(chuàng)了新的教育與學習環(huán)境,突破了學校與現(xiàn)實社會間的藩籬,可以帶動學校間、學校與企業(yè)及社區(qū)間的互動與合作,達到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教育理想。具體來講,網(wǎng)絡可以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數(shù)據(jù)庫技術、互動通訊技術、虛擬現(xiàn)實技術于一體,提供數(shù)字化的廣闊空間,推動數(shù)字化技術與教學學科課程的整合過程,使得教學與真實的世界、真實的情境有機融合,變得方便有效且豐富多彩。網(wǎng)絡是通過統(tǒng)一執(zhí)行TCP/ IP 協(xié)議連接而成的,網(wǎng)絡上每個PC機、智能手機、平板終端均有傳送信息、信息和接收信息的權利,可謂溝通無極限。云技術的出現(xiàn)為遠程教育的優(yōu)質(zhì)資源共享,教學形式的多元化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和可能。

在遠程教育中網(wǎng)絡學習與在線學習有著共同的特點,都是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進行的一種學習方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習者不受時空的限制,以自主學習和協(xié)商學習的方式進行,可以自主地選擇學習地點和學習時間,為在職員工及大眾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和便利條件。

相對傳統(tǒng)學習活動而言,網(wǎng)絡學習有以下三個特征:一是共享豐富的網(wǎng)絡化學習資源。二是以個體的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為主要形式。三是突破了傳統(tǒng)學習的時空限制。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 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而學生在網(wǎng)絡背景下的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建構主義的上述觀點。

學生在網(wǎng)絡背景下的這種自主性和探究性學習使他們的學習具有了傳統(tǒng)學習無可比擬的優(yōu)點。 當然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網(wǎng)絡學習也存在著它的局限性。

基于網(wǎng)絡的交互具有高度的空間靈活性和相對的時間靈活性。空間靈活性體現(xiàn)在以網(wǎng)絡為媒體的交流與學習者、教師所處的地理位置無關,而相對靈活的時間取決于小組學習約定的時間范圍。教師和學習者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在約定的時間或時間范圍內(nèi)參與討論。而面對面的交流,討論必定是發(fā)生在確定的時間、確定的地點。

基于網(wǎng)絡的交互具有持久性。持久性是網(wǎng)絡交流的特征,學習者討論的觀點存在數(shù)據(jù)庫中,可以被隨時提取,重復利用,并不斷引發(fā)學習者的思考。而對于面對面交流來說,討論是以即時性及不可復制為特征的。

基于網(wǎng)絡的交互具有對任務的依賴性。能否很好的通過網(wǎng)絡實現(xiàn)協(xié)作學習及對媒介在支持交互方面的要求,還取決于要協(xié)作完成的任務本身。對信息收集,共享資源等工作,計算機網(wǎng)絡異步交互是非常理想的媒介,而對一些復雜的任務,特別是需要談判或解決沖突,采取同步網(wǎng)絡交互或面對面交流更有效。

網(wǎng)絡學習與傳統(tǒng)學校面授為主的教育有很多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

首先,辦學單位的教師與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相對分離的,求學者在教師指導下主要借助于多種媒體的教學資源和網(wǎng)絡進行學習,這對學校提供的教學資源、學習過程的指導和服務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對學生運用教學的媒體資源和信息技術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其次,由于這種學習方式缺少傳統(tǒng)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主要不是采用教師面授教學的形式,而是提供網(wǎng)絡教學的環(huán)境和學習的指導,要求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因而學習者要樹立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的觀念,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和適應遠程學習的方法和習慣,發(fā)揮自身個性化的學習特點。事實上,網(wǎng)絡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優(yōu)秀學生在自學能力上往往比傳統(tǒng)課堂中培養(yǎng)的學生更強。

其次網(wǎng)絡學習雖然缺少學生與教師面對面的交流,但是必須建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環(huán)境。網(wǎng)絡的發(fā)展已創(chuàng)造了這種實時或非實時的交流條件。通過EMAIL、BBS和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交流已非常方便,學習者要主動利用這種交流方式得到幫助和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問題,還可以開闊視野、增進與社會的聯(lián)系。

在線學習系統(tǒng)為企事業(yè)員工提供了一個共同學習的平臺,有助于對全體員工知識、觀念、技能、行為的統(tǒng)一管理,培訓管理界面將支持培訓中的各個培訓管理環(huán)節(jié),實行集中管理與多級管理模式,從而提升整體工作效能。

在線學習平臺是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相對于傳統(tǒng)的學?;蚺嘤枡C構的課堂教學,基于不同的目標,線上學習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利用云教室的直播課堂、虛擬課堂等,這是在網(wǎng)上模擬線下課堂的教學模式。特點是繼承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活潑形式,對地域沒有要求,但對時間有要求,是參與網(wǎng)上課程的一種形式。

在開放教學的云端儲存著大量精品課程,課程質(zhì)量高、形式多樣化,課程更新及時。課件中設置了思維導圖、自測題、案例分析、實施計劃、常見誤區(qū)等內(nèi)容。課程形式更為多樣,融知識講解類、應用體驗類、角色扮演類、互動游戲類、動漫情景類、電子雜志類、流媒體類等多種類型課。學員可以根據(jù)自己實際崗位或?qū)W習的需要進行選擇性課程學習。

網(wǎng)絡學習與在線學習為不同需求的學習者和接受培訓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方式,遠程教育將會在不斷探索研究和實踐創(chuàng)新中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當前遠程教育發(fā)展所存在的(或制約著遠程教育向前發(fā)展的) 最大問題就是支持服務不到位。支持服務環(huán)境的內(nèi)涵是非常廣泛的,包括教學資源的支持與服務、信息技術的支持與服務、保障機制的支持與服務、教學理念的支持與服務等,只要我們?nèi)胬斫膺h程學習支持服務的概念含義,通過各種努力建設好支持服務的環(huán)境,給學習者想要的和需要的,切實為學習者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最大程度地體現(xiàn)遠程教育的人本精神和服務精神。

參考文獻:

[1]網(wǎng)絡學習系統(tǒng)中用戶學習狀態(tài)模型的研究-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3年第4期

[2]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高職英語網(wǎng)絡學習研究-赤峰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3]國內(nèi)著名的在線學習平臺,學訊網(wǎng)2012-09-24

第2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相同點范文

學生篇:

“象牙塔”的美夢尚未編織完畢,大學生活的本來面貌就會把大一新生們搞得頭暈目眩,每一個過來人都會有遺憾,每一個經(jīng)歷者都“空虛、郁悶、迷惘”,那么,作為即將叩響大門的大一新生,該怎樣完成這個“從地獄到天堂”的過渡?

凡事自覺一些、主動一些

趙躍 男 同濟大學機械系三年級學生

不適應?那是肯定有的,現(xiàn)在回想起來,大學的頭一年好像被脫胎換骨了一樣。

作為當年班級中的佼佼者,趙躍考入同濟大學已經(jīng)兩年了。剛到大學時,帶著多年來作為優(yōu)等生的優(yōu)越感,他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可是期中考試的到來讓他徹底改變了對自己的認識。上大學之前,趙躍的學習方法就是跟住老師,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完成作業(yè)。可是期中的高數(shù)考試卻讓他栽了個大跟頭,班級中有一半的同學沒及格,其中就有趙躍一個。打那兒之后,趙躍認識到以前的學習方法不靈了,大學階段的學習,更看重自學能力,老師只管講課、講一些理論性的知識,而課后的功夫,則要自己來下,老師一般很少留作業(yè),想取得好的成績,還需要自己去找習題做。

獨自一人離開家鄉(xiāng),離開生活了多年的環(huán)境,一切都需要你去調(diào)整、適應。剛上大一那會兒,趙躍說自己打電話和朋友交流時,使用最頻繁的詞語就是:迷惘、郁悶。從以前的高度緊張、時間不夠用的狀態(tài)一下子到時間太多、不知道該怎么安排,他只好在課余時間發(fā)呆度日,后來他參加了學校文藝部的演出,接觸到了高年級的學長和更多的人,有意識地鍛煉自己多接觸一些人、多說一些話,慢慢地性格也從原來的稍微有些內(nèi)向變得開朗了許多。趙躍認為,對于剛上大一的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入手,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有助于更快地融入大學生活。

給大一新生的建議:

自學能力很重要,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放棄上課,如果可以全部自學,就沒有必要到大學里來了。

在人際溝通上,要以自我調(diào)節(jié)為主,不要要求別人去適應你,而應該是你主動去適應這個群體。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有助于角色轉變。

出門靠朋友

孫文博 女 江西財經(jīng)大學國際金融系大二學生

從遼寧到江西,這距離夠遠的,我到學校第一天就開始想家了,十一放假那幾天,我在宿舍里天天哭,尤其是吃飯的時候,一吃食堂的飯菜,我就更想哭了,不是飯菜好不好吃的問題,而是我們北方人吃不慣那個口味。

唉,對我來說,大一就是淚水里泡出來的日子。

其實,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初也沒有什么不開心的事,但就是覺得心里堵得慌,于是就往家里打電話,沒話找話說,本來是不想哭的,但一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眼淚就止不住地往外淌。江西離遼寧那么遠,我也知道跟他們哭也沒有用,爸爸媽媽也不可能聽我哭了就來陪我,但是哭出來就覺得心里暢快了,就不堵得慌了。爸爸媽媽一聽我哭,就勸我別想家,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時間排滿了,就不會那么想家了。后來我自己分析,剛上大學時,可能是由于地區(qū)差異的關系,南方人和北方人本來就不一樣,想法也有差別,我和同學之間溝通的不太好,所以就不愛說話,有什么事都在心里憋著,只想和親人、朋友說。

去年11月份的時候,學校“藝術節(jié)”組織演講比賽,我報名參加后,認識了一些高年級的同學,從那以后,再有什么事兒我就找他們說一說,他們都會幫我出主意化解,真的有一種“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的感覺,心里有底兒了!

另外,可能是南方人上學早的原因吧,班級里的同學大多數(shù)都比我小,這也讓我覺得很別扭。本來嘛,女生都是希望自己比別人小,是受照顧的那一方,可現(xiàn)在我是寢室里的老大,班級里的大姐,雖說“大姐大”好像有一種天然的權威,但對于外表長得小所以長期受到照顧的我而言,這種“地位”別扭死了,而且有苦不能說,還要笑著去哄他們。這種角色轉換,我直到現(xiàn)在也不是很適應。

由于我所學專業(yè)的關系,剛到大一時,有些課是英語授課,雖然高中時我的英語成績還可以,但聽課還是很費勁,記得上完頭一節(jié)課,我都蒙了,心里壓力特別大,好像明天就會被退學一樣。后來,通過自己努力,終于跟上來了,這個過程大概有一個月,其中滋味可想而知。

給大一新生的建議:

遇到室友,要主動打招呼,多接觸、多溝通,這樣適應會快一些,心情也會好一點。

、入鄉(xiāng)隨俗

馬榮 男 西南財經(jīng)大學市場營銷系大三學生

“從高中到大學,就是從極端的地域到極端的天堂?!钡勂鹪凇疤焯谩鄙畹臓顩r,馬榮的描述卻是:“高三的時候,是個人就能管你,就可以質(zhì)問你‘為什么不學習?’,到了大學,突然間所有人都不再管你了,出現(xiàn)一個斷層,感覺就像失控了一樣。”

第一學期,我們一周才十節(jié)課,總共上三天,其余的時間就是玩,我那會兒常有一種錯覺“這是上學還是放假???”出去吧,和當?shù)厝搜哉Z不通,他們說什么你根本聽不明白,于是就在寢室里打撲克,越玩越覺得郁悶、空虛,覺得自己怎么這么墮落呢?后來,跟高年級的老鄉(xiāng)聊天,他們說“趁有時間多看一點書吧!”可是那時候心浮氣躁,看書也看不進去,而且不知道該看些什么樣的書?,F(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很多行為都是因為對大學生活的流程不了解,所以才會發(fā)生的。

記得剛到學校時,什么事也沒有,語言又不通,我就休息了十來天。那十幾天里,我主要用來跟寢室里的同學熟悉,見人就打招呼,從詢問他有什么愛好談起,發(fā)現(xiàn)共同愛好之后就好溝通了。人們相處都有一個從不熟悉到熟悉的過程,了解一個人的特點之后,就像對癥下藥一樣,關系就好處理了。我們寢室有一個同學有潔癖,特別受不了我,因為我比較臟,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之間屬于互相忍耐,后來時間長了,他就會提醒我“衣服該洗了”之類的,我自己也適當?shù)刈⒁庖幌隆_@些個性上的差異,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出現(xiàn)分歧時心態(tài)要好,要本著“”的心態(tài)處理同學關系。

再有就是環(huán)境上的不適應,大家都知道川菜比較辣,其實比川菜更難適應的是這里的氣候,潮濕、悶熱。記得我剛來的第一天,由于在家里沒有睡蚊帳的習慣,我就沒掛蚊帳,沒曾想半夜被咬醒了。所以我要提醒來四川上學的同學,要牢記“入鄉(xiāng)隨俗”四個字。

給大一新生的建議:

到校后先找老鄉(xiāng)了解情況,類似于“哪科容易掛”之類的,以便以后學習有側重,然后把學校的情況摸清楚,了解了大學生活的流程后,既便是玩起來也有方向感。另外,有時間還是應該多看點書。

硬件過關了,老天自會賜福

豆大志 男 東北大學材料系四年級學生

剛上大學時,對環(huán)境的變更沒什么不適應的,這可能跟我高中時就住校有關。雖然離家遠了,但生活上還是從前的那一套,照樣拷貝一份過來就行了。

惟一感覺有明顯差別的就是校園里來回來去的情侶很多,幾乎成一景,這跟高中的“早戀者死”有著天壤之別。想想看,十八、九歲談戀愛一點都不為過,心理和生理年齡到了,走這一步很正常,也就欣然接受。但自己真的沒想過。我是學計算機的,本來我是一心想撲在電腦上弄出點名堂來的,但周圍的同學都相應有“奮斗目標”了,而且戰(zhàn)績不錯,這對于我不能不說是一種刺激。何況寢室一熄燈,談論最多的是女生,沒事兒哥們之間也互相逗兩句。久而久之,找個理想的女朋友成了上大學的必修課之一。

可我自身條件很一般,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黑不白,典型的中庸之道,何況理科的男生比較多,我在本系內(nèi)是甭想“近水樓臺”了,但既然“選妃”計劃已經(jīng)提上日程,就必須付諸實踐不是。我的困惑就在于我容易自卑??傆X得女生眼光都很高,而且時間久了,看哪個男生都比我?guī)?。我當時就認為,都是同一所大學的,成績都不相上下,對比的就是長相和家境。何況現(xiàn)在的女生都實際得很。我就覺得自己特像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

有一段時間我喜歡上一女生,兩個月的心理自身戰(zhàn)后向人家表白,結果被婉轉拒絕了。真的挺郁悶的,想跟爸媽說,害怕他們說我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于是我就給我姐姐打電話,要不就去圖書館窮泡一天,再就是上網(wǎng)閑聊?,F(xiàn)在回憶起來雖然浪費了不少時間,但這個階段好像誰都得經(jīng)歷。實不相瞞,失戀的過程能讓人的抗打擊能力倍增,我現(xiàn)在在感情上免疫力特強。

給大一新生的建議:

遇事千萬別比較,也別逞強,保持一種與世無爭的心態(tài)雖然比較難,但將心思用在學習上,其他事情順其自然就好。比如說,給自己這四年生活定個目標:英語過六級、入黨、找個合適的女朋友。前兩個是靠自身奮斗的,后者“成事在天”的概率比較大,但無論如何總有收獲。

海外版

一切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馬寧寧 英國維斯密斯特大學三年級學生

剛到國外的時候,新鮮感、好奇心、想家、語言不通、對未來的憧憬全都混在一起了。一時間腦袋混沌沌的。這時就想有個朋友說說話,告訴你關于這里的一切。可仍然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忙活,孤獨感特強烈,非常想家。我記得剛到外面的時候,每次往家里打電話都會哭,邊哭還邊勉強自己語音正常,生怕爸媽聽出來。后來時間長了,自己漸漸融入當?shù)氐奈幕?,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孤獨感也就慢慢擺脫了。

出國之前許多問題都考慮到了,但仍有忽略的地方。比如歧視中國人的現(xiàn)象還在。打工的時候,無論是老板還是同樣打工的外國人都瞧不起中國人。在他們眼里,就認為我們懶、臟……這種事情沒法子,前輩們沒給我們打下良好的基礎,后來者就得跟著遭殃,你也不能因此放棄打工,自己多注意就是了。

再有就是在生活方式的不適應,初來乍到總得有個過度期。如果你住在當?shù)鼐用窦?,你整天吃的幾乎都是黃油、面包、土豆泥……雖然在國內(nèi)時,這些是被我稱作垃圾食品的,但你不得不入鄉(xiāng)隨俗,而“隨俗”的下場是--我的體重直線上升。不過你若跟他們提,他們也會細心地給你做幾次中餐的,雖然味道不怎么正。

外國朋友都比較開朗,但畢竟是兩個半球的人,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差異,有時他們說的話、做的事我們并不能理解。所以說,中國人和外國人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你只要做好你自己,不用去取悅別人,保持中國的“君子之交”就可以了。同時還要記住一點,別把中國人那一套“客套話”拿出來。比如你對老外說:有空過來玩啊。在國內(nèi)這是一句寒暄,在他們眼里這是真誠的邀請,他們真的會前來,弄得你措手不及,險生尷尬。

我們這里剛出國的留學生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自己生活幾個月后,開始找對象,有的找老外,有的找有錢人,目的有的是為了解決生計問題,再有就是為綠卡早早做準備。其實若干年實踐證明,由于這種事情的出發(fā)點就是非正確的,所以成功幾率也就非常小,還是堅持你前來的初衷,要么學業(yè),要么事業(yè),千萬不要卷入這個旋渦里。

給將要出國的學弟學妹們一點忠告:

盡量不要在外面吃飯,也盡量不要住校,你是來學習,不是來享受,這樣會給家里省下很大一筆開支;另外,為了盡快地學習語言,最好不要和同語言的人住在一起,否則你的進步會很慢。

家長篇:

“兒行千里母擔憂”,當古訓一直以真理的姿態(tài)流傳著,大一新生的父母們便在腳踏實地地實踐著,除了分擔、化解兒女的問題,父母自身也由于生活重心的轉移而打亂了原有的生活規(guī)律,需要重新去尋找自己的生活軌跡。原來,“不適應”的并非僅僅是初出茅廬的孩子們,大人有大人的煩惱……

“微服出巡”一次就放心了

父親 47歲 公務員

女兒 大連理工大學計算機系三年學生

現(xiàn)在家里都是一個孩子,夫妻兩個人都圍著他轉。我女兒一上了大學,這太陽一下子沒了,我和她媽都感到不適應。之前由于上高三,老師總強調(diào)營養(yǎng)要跟得上,我們家頓頓都翻著花樣的做,至少保證四菜一湯。這孩子一走,我就感覺生活水平直線下降――主要人物不在身邊,我和他媽糊弄糊弄也就完事了。

另外孩子走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家的作息都是亂套的。之前雖然緊張,但至少是有規(guī)律的,所以孩子上大學后,我們當家長的看上去挺休閑,但那種表面的所謂的放松,實際上是一種空白――精神上的空白。

其實不止孩子需要生活目標,家長也一樣。女兒上大學是頭等的大事,現(xiàn)在完成了,我和他媽突然感覺沒動力了,不知道往哪個方向使勁,好象除了擔心和電話慰問一下平時也沒別的事可做??傊嵌螘r間挺鬧心。

至于排解這些情緒的方法嘛,我覺得就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親自去一趟,看一看。有句話講“兒行千里母擔憂”,做父母的總擔心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她媽又怕她涼了又怕她不好好吃飯的,我們就干脆去了一趟。到那一看,人家啥也不缺,還挺會花錢的,同寢室的孩子也都一樣自己出門在外,回來也就放心了。其實把錢給足了,但別太慣著他們,生活上也就沒什么大問題。

其實不管怎么擔心,怎么思念,這畢竟是一種幸福,難不成讓孩子一無是處地粘在身邊?最初的鬧心是正常的,慢慢也就適應了。我和她媽現(xiàn)在下班后都出去鍛煉身體,我打球,她游泳,弄得還挺瀟灑。女兒手機也配上了,沒事兒總給我們發(fā)短信,比在家時懂事多了,我們也都覺得很欣慰。

找到自己的生活軌跡

父親 45歲 公務員

女兒 吉林大學新聞系三年級學生

和別人不同的是,我是一個單親父親。女兒初三那年她媽去世了,本來可以考上育才的女兒因此情緒低落,成績也受到影響,最后念了別的高中。女兒上高中以后,很多朋友勸我再找一個,我卻從沒動過這個心思,也不光是為了女兒,我想對亡妻有一個交代,當時覺得這個交代就在女兒身上,就是讓女兒心情愉快地考一個好大學。

報志愿時,我特意選了吉大,心里想長春離沈陽不算遠,氣候環(huán)境都差不多,孩子適應起來能快點。沒想到的是,女兒適應得挺快,我卻有種抽筋扒皮的感覺――女兒一走,家里空蕩蕩的就剩下我一個,那種感覺,哎!

女兒在家時,我每天的任務除了上班就是圍著她轉,早起做飯、裝飯盒,晚上我先到家,把飯做好,到點再去接她放學,也有累了、膩歪了、盼望著擺脫的時候,可一旦這個時刻真的到來了,沒有這么個人讓你圍著她忙活了,一時還真的難以適應,就像生活沒有了主心骨。我一個四十多歲的人這樣說話,聽起來挺好笑的,竟連小孩子都不如了,可是,這是真實的情感。

女兒剛上大學時,總往家跑,一開始我以為是她想家,有一次無意中聽她跟她姥姥打電話才知道,原來她是對我不放心,怕我想她,所以就?;貋碜屛铱纯?。聽完她這段話,我感慨很多,除了感動,也自問難道我竟老到讓女兒擔心的地步了嗎?

我想既然我是父親,就應該表現(xiàn)出堅強的一面,讓女兒知道我是可以依靠的,而不是用來憐憫的。以前同事們都知道我要照顧女兒,所以吃飯啊、打牌啊都不找我,雖然這些活動不是我的愛好,但女兒上大學后,我開始積極地參加,希望自己能夠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年輕的時候,我曾經(jīng)很愛游泳,女兒上大學后也撿起來了;還有攝影,是跟我們單位一個小伙子學的,節(jié)假日四處轉轉,拍一些照片,既娛樂了自己,也開闊了心胸。女兒大一放暑假時,對我說:“老爸,你是越活越年輕?。 ?/p>

女兒上大學后,陸續(xù)有人給我介紹對象,我還是沒看。我當時覺得,女兒正處在青春期,萬一因為我的事情影響她對男性的看法,就太得不償失了。沒想到今年春節(jié)時,她居然對我說:“老爸,給自己找個伴吧,雖然我不會管她叫媽,但是我會尊重她?!?/p>

我很感動,因為女兒長大了。

上了大學,也不能脫韁

女兒 大連師范大學旅游管理系三年級學生

孩子上大學后,從那種跟她圍前圍后的服務狀態(tài)中出來,一下子覺得很放松,解放了的樣子。要說有什么不適,主要是想孩子,擔心她。因為孩子從初中起就進入了特別累的緊張學習狀況,雖然我對女兒并沒有特別要求什么,應試教育還是使女兒為了應試放棄了一切。以前除了學習,生活中應知應會的一些常識都沒有時間教她,這一下子出門在外,她會不會自己買衣服、購物?洗衣服干不干凈?會不會照顧自己?人際關系能不能處理好?特別惦記這些事。

原來她在家里就是全家的中心,現(xiàn)在她去了學校,要和同學接觸,現(xiàn)在的同學和高中階段有很大不同,那時的同學家境大體相似,除了學習就是回家,產(chǎn)生矛盾的機會很少。大學同學來自天南地北,南北沖突,城鄉(xiāng)差別,消費觀念,生活習慣都不同,她能不能適應新的環(huán)境真挺替她操心的,不知她能不能順利度過這一階段。為此,我專門給她寫過幾封信,跟她講,“有些人也許不能成為好朋友,雖然不能完全和她講心里話,卻可以成為好的合作者。比如有的人學習方法很好,你可以向她討教這些學習方法;有的人上街購物很精明,你可以多和她結伴上街,你如果受不了一個人時的孤獨寂寞,就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隨著不同場合選擇不同的合作者?!焙⒆又灰芤运某煽兛忌洗髮W,說明她的智力因素還不用你擔心,反倒是那些非智力因素需要在意。有時孩子會主動跟我說一些她的困擾,比如有的同學因為家窮,給她東西吃時,顯得非常喜歡吃,可若問她時,又總是堅持說不要。她為難了,不知道還要不要堅持給,給她會不會傷了人家的自尊心。我告訴她,你不要刻意去可憐別人,既然她愿意吃,你給時也可以隨意些。

還有就是指導孩子選課,因為是頭一年,我建議她選上一些比較輕松的課程,比如音樂欣賞,民俗等,上大二后再選諸如人體解剖等相對專業(yè)一些的課,這樣她進入得容易些。

現(xiàn)在跟孩子溝通的辦法還是很多,比如經(jīng)常通電話,還有上網(wǎng)聊天等。再有等她放寒假回來時,就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逼迫著,她該會的已經(jīng)學會了,衣服洗得還挺干凈。

老不舍心

母親 44歲 幼兒教師

兒子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二年級學生

我兒子在上初高中時一直是住校,他適應起來可能比別的孩子要快些,我對他還是挺放心的。平時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飲食和生活自理問題。我打電話時總會問到這句,吃得怎樣?衣服是在洗衣房洗的還是自己洗的?我每兩天會給他打一個電話,或者發(fā)短信,一般半個月左右,我會說我得看看你了,然后我們通過網(wǎng)絡聊天,通過視頻可以看看他,看看他宿舍的情況。學習也問,他上的是北大,還是碩博連讀,一旦成績不好,會按本科轉。他現(xiàn)在是校團委組織部長,工作多,我擔心他時間上分配不好,提醒他多放點時間在學習上,他每回都說我自己會安排的。有時也會提醒他注意同學之間關系,要走得不遠不近,我兒子長得挺帥的,學習又好,我很怕他會因為離誰近了,讓人家誤會,或者過早交女朋友。那回他姨家的小哥哥從國外回來,我讓他幫我問問,孩子間還比較好溝通。他小哥問他交沒交女朋友,他說,沒有,北大女生稀缺。他小哥就逗他:“說實話,領導明確指示你不許找對象,否則把腿兒給你打折?!彼卣f:“為了我的腿也不能搞啊?!焙呛?。

五一時他沒回來,說是利用這時間學習學習,還要在北京走走,各處熟悉熟悉。我有時也很想他,有一回非常非常想,碰巧他回短信說“我正在洗衣服呢?!蔽揖涂蘖耍@要在家里,媽媽就能幫他洗了。

有一回我發(fā)了短信他沒回,我心里很不好受,跟他爸說你兒子不愿意搭理我,瞧不起下崗女工。他爸在短信中這么提了,還說,你要再不回信,你媽要掐你口糧。他回說,別掐口糧啊,我真地回過了。不過多些威脅和刺激也好,我會記著給你們回信。父母和孩子間有時這樣說說笑笑也挺好的,也不能老問他吃沒吃啊,洗沒洗啊那幾句。

想放心,工作提前做好

母親 45歲 家庭主婦

兒子 加拿大留學生

放放出國已經(jīng)有一年半了。當初從飛機場出來的時候,我那眼淚流得就別提了,失魂落魄,跟丟了孩子似的?;氐郊?,看到他的屋子就想哭,心理的那種落差感好長時間都緩不過來。

他高中剛畢業(yè),平時在家我什么都管慣了,一想到他自己要在外面生活那么長時間,我心里就總犯核計。其實走之前我主要擔心他學習上貪玩,真正出國了,反而擔心他的生活起居――總怕他吃飯糊弄,怕他換季時不知道給自己增減衣服。說是出去讓他自己鍛煉鍛煉,但真的冷了熱了的,再有個病,當媽的哪個不著急。每次想到這些,我就坐立不安的,有時晚上都睡不著覺,一下子想到這個,一下子又想到那個,然后就第二天打電話囑咐。

好在現(xiàn)在的通訊工具發(fā)達。隨時都可以打電話,買那種IP電話卡也不貴;另外電腦也可以發(fā)信,還能對話,按個攝像頭連人都能看清楚。這種思念的程度也就隨之降低了許多。

送放放出國,我也積累了點經(jīng)驗,有些家長孩子出國后壓力很大往往是在孩子走之前,有些工作做得不妥當。這里就我兒子的例子順便提一提。比如說我為他選擇了在中小城市學習而不是繁華的大都市。這個益處很明顯,其一是費用少了1/3,另外也減少了許多誘惑。都說出國的頭一年是打基礎的時候,孩子們的自制能力相對較弱,有個風吹草動就走神了,僻靜的中小城市能較少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更利于他們學習。像放放現(xiàn)在的地方,沒有游樂場所,同學們相約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再就是去體育館打打球。這樣無形中也就減少了家長的一種后顧之憂。

另外家長也比較擔心孩子遇人不淑的問題。走之前如果都是一個簽證公司的,辦理時,相互之間也都能有個了解,家長間也會熟識一些,孩子都出國了,有些事情孩子對你保密,像快要進行考試之類的,另一個家長可能就給你傳過話來了。在接觸人上一定要提醒孩子,即使不能替他們把關,也要時常叮嚀。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出國回來跟我學,家境都很好的孩子湊一起并不是什么好事,他的幾個哥們就合伙租了一個小樓,弄得跟游戲廳似的。好在放放交了許多上進心強、踏踏實實的朋友,從學習成績以及言談里我都能感覺到他的變化,當媽的由衷的感到高興。

對癥下藥篇:

在采訪中,我們總結出了初入大學時比較容易發(fā)生的“不適應”的癥狀,并針對每條找出了相應的適應方案,希望能對新生們有所幫助。

一:喪失目標感――入學后,心理要有目標準備,經(jīng)常要問自己“我來大學干什么”,“我在今后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這樣有利于角色定位,適應新環(huán)境。

二:時間不會安排――要合理地安排課余時間,首先對自己在近期內(nèi)的活動有一個理智的分析??纯醋约航趦?nèi)要達到哪些目標,長遠目標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種活動對自己發(fā)展的意義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時間安排,并且在執(zhí)行計劃中不斷地修正和發(fā)展。另外,最好能專門制訂一份休閑計劃,對一些較重大的節(jié)假日和休閑項目做出妥當?shù)陌才?,這樣能使你的休閑和學習有條不紊地交叉進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調(diào)適。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盡量培養(yǎng)自己有多種興趣愛好,如集郵、剪貼、垂釣等,這樣可以增添你的活動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實豐富、生機勃勃;此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報刊

另外,最好能專門制訂一份休閑計劃,對一些較重大的節(jié)假日和休閑項目做出妥當?shù)陌才?,這樣能使你的休閑和學習有條不紊地交叉進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調(diào)適。

三:人際交往有困難――首先,新生與人相處應本著誠實的原則,以自己的誠心換取他人的誠心。其次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缺點和性格特性,找到相同點,交往起來就較容易方便。與人交往時,既要自尊,不要為了交往而有意委屈自己,同時也要尊重別人。在與同學交往時,應講信用,學會謙讓,積極關心別人。對一些不拘小節(jié)的人,要學會容忍,不要過于敏感。與同學發(fā)生不快和矛盾時,應通過換位思考,來冷靜處理。關心熱愛集體,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間的關系??傊砸环N平等的姿態(tài)與人交流溝通、相處。

四:學習方法的改變難以適應――盡快提高自學能力。這種自學能力包括:能獨立確定學習目標,能對教師所講內(nèi)容提出質(zhì)疑,查詢有關文獻,確定自修內(nèi)容,將自修的內(nèi)容表達出來與人探討,寫學習心得或?qū)W術論文等。

五:自由空間太大的不適應――有時候我們常說“有壓力才有動力”,脫離了高三時期極度緊張、壓抑的學習環(huán)境,初到大學,新生們很容易因為“自由太多”而無所適從。這時候,新生們需要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緊張度,要認識到這是一個暫新的學習天地,自己還有許多抱負和理想要在這個舞臺上施展,確定了一定的目標,學會安排時間,這種不適應的感覺很快就會消失。

作為家長,在子女接到錄取通知書后要注意他們情緒的改變,孩子上大學決不是“一勞永逸”之事,需要我們家長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一:要注意孩子入學前的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

孩子接到入學通知書后,父母要和孩子溝通思想,了解她或他的種種想法、愿望、打算,如對學校對專業(yè)是否滿意,對人生有什么看法,及時幫助他們克服各種不正確的想法,使他們心情愉快地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二:繼續(xù)關心孩子入學后的心理狀態(tài)

孩子上了大學后,且不可認為他們進了“保險箱”,因而麻痹大意。高中生中,有心理障

礙的達到19‰。不少高中生雖然考上了大學,但是他們的心理障礙并不會因為上了大學而自動克服。在高等學府,如果不認真對待自己的心理障礙問題,心理障礙可能會突出出來。

三:積極進行入學前后的心理咨詢

一般來說,家長在高考前重視孩子的心理咨詢,特別在大城市是如此。但是,好多家長忽視了孩子入學前后的心理咨詢。心理咨詢的對象有兩種,一種是為排除心理障礙的心理健康咨詢,一種是沒有心理障礙為了發(fā)展?jié)撃艿男睦碜稍儭8魑患议L,您的孩子需要哪種心理咨詢呢?

專家說

全國著名心理專家 李鳴杲教授

專家說,初入大學的不適應主要是人際關系的不適應,要處理好同學之前的關系,送你八字真言:

主動、熱情、真誠、奉獻

對于大學新生來說,首先面對的就是環(huán)境變了,一個是自然環(huán)境,一個是社會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改變。人生地不熟,來自不同地區(qū)的人帶有不同的行為模式,說話口音也不同,新鮮感及陌生感都要重新適應。因為每個人的人格素質(zhì)、從小所受的教育以及接受挫折的能力不同,經(jīng)受的生活鍛煉不同,所以表現(xiàn)出來有些人適應得快些,有些人適應得慢些,大多數(shù)還是能適應的。

對大學新生來說,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主動、熱情、真誠、奉獻”這是幫助大學新生處理好新環(huán)境下同學關系的八字真言。記住這八個字,很多事情你不要顧慮太多。

對于一時無法適應的同學來說,可能會面對這樣幾種心理問題。

自卑心理

來我這里咨詢的新生,很多孩子是由于心理自卑造成的。家在農(nóng)村,經(jīng)濟條件又不好,同學在一起吃飯時感覺不自在,人家都買三塊五塊的飯菜,他只能挑一塊兩塊的買;還有的是因為換新環(huán)境了,總認為自己不好看,比較胖或比較瘦啊,人家會怎樣看自己......不要想這些,不要讓不良的情緒干擾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你首先要想到的是高興,上大學了,就像升寶塔似的,能上到塔頂?shù)倪€是少數(shù),你要為自己感到自豪。第二要把適應環(huán)境看成是對自己的一個鍛煉,適應環(huán)境最主要是搞好同學關系師生關系。你要這樣努力,雖然我家庭生活條件差,但我人際關系照樣好,學習也要好,要接納自己的現(xiàn)實,接納自我。遇事可以坦然些,按自己的經(jīng)濟條件和行為模式生活。最怕和別人攀比,不要老想著“我吃了人家的,怎么去還那些人情……”,這是沒必要的,不要受這種思想困擾。

依戀心理

因為思念父母、親友、朋友而厭食厭學,平時依賴感強的孩子容易產(chǎn)生這種想法。這樣的孩子首先需要轉變認知態(tài)度,要想到自己是大學生了,應自信、自立、自強,認識到如果總是想念父母、離不開父母,那太幼稚,太小孩化了,這是個性格缺陷,要克服。比如有些學生平時不洗衣服,攢到周末再帶回家洗的習慣一定要改。

如果孩子入學初期,的確存在這方面的心理不適應問題,非常依戀父母,家長可以采取經(jīng)常打打電話,不時有家屬來探望探望的方式,并逐步減少探望的次數(shù)和時間。為了孩子的成長,還是要以提高他的心理素質(zhì),改變認知為主。

也有些孩子不那么依戀父母,倒是有些家長屬于過保護,三天兩頭打電話詢問孩子吃得如何啊,會不會洗衣服?。克瓉碓诩依飼r,你這樣磨叨,出門在外了你還要跟著磨叨,時間長了,你不煩,孩子還煩呢!孩子大了,家長該放手就放手吧,有機會就該鼓勵他獨立自主。

進入角色慢

有些原本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的孩子,上中學時跟著父母、老師的指揮棒走過的還可以,上大學后,一下子離開父母和老師的具體指導,又沒有了高考的壓力,時間安排上再相對自由些,就不知所措了。這樣的孩子家長最好跟一段,給些指導,實在指導不上的,可以讓他到學校后盡快跟同學打成一片,結交好朋友,找獨立性強的,跟人家一段,看人家是怎樣安排日常生活的,慢慢建立自己的獨立性。

優(yōu)越感的喪失

很多新生入學后會有這種感受,我原來一直是校里(縣里)的第一名,現(xiàn)在通過努力還想當?shù)谝?,可怎么努力也上不去,結果心里有很強的失落感。

這樣的同學你首先還是要改變認知。你要認識到,原來你是第一,但現(xiàn)在是各個第一都走到一起來了,而第一名只有一個。成績高低那只是個結果,你要追求學習的過程,不要過分在意結果。非要硬爭個第一,那是跟自己過不去。比也不要跟別人比,要跟自己比,只要自己有進步就行。

新生要逐步接受已成為普通一員的事實,能夠接納自我。畢竟能進入大學的都是強手,強手在一起,應該說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都已成為普通一員,都應從頭開始。新生應為成為勝利者的一員而高興,而不是相反。

學校、專業(yè)不夠理想

有些學生對大學環(huán)境想象得過于美好,入學后便開始抱怨教學樓太舊,宿舍太擠,伙食太差,或者自己沒報這個專業(yè),不愛學,想轉又轉不了,很苦惱。

這就是沒得到時向往它,得到了又不珍惜,反而把自己原有的目標都打亂了。 此時應有的態(tài)度是,進了哪個門就熱愛哪一行,如果對此徒生反感,不光學不好,將來人際關系各方面也會倍受影響,對個人成長不利。學一行愛一行,這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做到的。

對異性一見鐘情

剛剛擺脫掉高考的壓力,又離開了熟悉的環(huán)境、父母親人,少了許多約束,大學同學間的交往也多了起來,十八九歲的青年男女間很容易由于相互間的好感而激生出一種莫名的情愫。對此,我的建議是,剛入大學,在對環(huán)境還不是很適應,對同學還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就把對某個人的好感一下子上升到愛情的高度,是很不理智的做法。最好是在對同學關系比較熟悉和認識的基礎上再來談這個問題,不要忙著確定這種關系。

一般來講,那些偏于內(nèi)向、過于自尊、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看法的人;對自己要求過高,完美主義的人適應起來要困難,適應得比較慢。適應困難時容易產(chǎn)生焦慮、出現(xiàn)擔心、害怕、心慌氣短、惶惶不可終日的心態(tài)。時間長了就會轉成抑郁,覺得上大學沒意思。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