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

感悟生命的作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感悟生命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感悟生命的作文

第1篇: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

最近我和一些戰(zhàn)友、同窗或者朋友聊天,這些既發(fā)富又發(fā)財?shù)耐?、好友、?zhàn)友很少陶醉于先富起來的成功之中,而是喜歡回憶歷歷往事,這也可能是人到一定時候的一個共性,走過一定人生路程后,總想回首一下往事,哪怕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哪怕是淡如涼水的往事,也都會認真的津津有味的回憶一番。

有人說“人生如戲”,其實一點也不假,人的一生就像在舞臺上演戲,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扮演的都是主角,身邊其他人都是配角,每個人都會想盡辦法將自己的主角演好,這就是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夢”。夢醒來已到暮稀之年,不管你高貴與貧賤,來去赤條條,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有兩種情況是無法選擇的,一種是生,一種是死,這是誰也無法抗拒的。細想起來人生百年又如何,也不過區(qū)區(qū)數(shù)日,你來到世上得到了什么?享受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很難說得清楚。到頭來兩眼一閉,四大皆空。

第2篇: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边@句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堅強的生命。

暴風雨在突然間傾盆而下,黃豆般的雨點“啪啪”地落下,萬物都垂下了它們高傲的腦袋,失去了以往的生機,但唯有一種小生命——草,它們倔強地仰著頭,用蔑視的目光看著暴風雨,以柔弱嬌小的身軀奮力抗爭著。沒有人為它們遮風,也沒有人為它們擋雨,盡管雨很大,但它們屈服了嗎?向暴風雨求情了嗎?沒有,它們用一種最頑強的毅力拼搏著、奮斗著。用各自的體溫與熱情感染著整個集體,仿佛在說:“加油啊伙伴們,風雨之后見彩虹!”終于,它們堅持到最后,它們勝利了,它們以最堅強的精神驅(qū)走風雨,迎接彩虹。你看!小草們在雨后仿佛換了一身新裝,臉上得意地微笑著,歡呼著,慶祝它們的勝利。從小草身上,我第一次那么深地感悟到堅強這一偉大的生命價值。

如果說小草是堅強的,那它更是默默無聞的。

第3篇: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堅強的生命。

暴風雨在突然間傾盆而下,黃豆般的雨點“啪啪”地落下,萬物都垂下了它們高傲的腦袋,失去了以往的生機,但唯有一種小生命——草,它們倔強地仰著頭,用蔑視的目光看著暴風雨,以柔弱嬌小的身軀奮力抗爭著。沒有人為它們遮風,也沒有人為它們擋雨,盡管雨很大,但它們屈服了嗎?向暴風雨求情了嗎?沒有,它們用一種最頑強的毅力拼搏著、奮斗著。用各自的體溫與熱情感染著整個集體,仿佛在說:“加油啊伙伴們,風雨之后見彩虹!”終于,它們堅持到最后,它們勝利了,它們以最堅強的精神驅(qū)走風雨,迎接彩虹。你看!小草們在雨后仿佛換了一身新裝,臉上得意地微笑著,歡呼著,慶祝它們的勝利。從小草身上,我第一次那么深地感悟到堅強這一偉大的生命價值。

如果說小草是堅強的,那它更是默默無聞的。

第4篇: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

說起生命,人們第一就會想起時間,只有時間真的過去了,生命也會走到盡頭了,我們應該珍惜時間,白白浪費時間就等于白白浪費自己的生命,而在人生的導航里,卻不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只有珍惜生命和時間,才會讓自己的人生留下最美的回憶,而不是白白的糟蹋人生!

生命是時間。什么才是時間,安安很好奇,就像今天的鳥兒一樣,看!今天小鳥飛過電線桿的時候,也許明天它再也不會飛過那電線桿了,今天的太陽要落山的時候,今天的時間真的過完了,有的人會說,明天會有太陽,但是,再也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安安的奶奶去世了,安安很傷心,安安知道奶奶已經(jīng)度過她的所有的時間,人的時間只有那幾秒,也許那幾秒內(nèi)會失去,可是安安的奶奶生命在也回不來了,以前,奶奶還在世的時候,常常會告訴安安一些道理,在真實的生命里,我們要珍惜生命,要讓自己活得光彩,要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把生命當成時間一樣寶貴,不要讓自己的時間走到盡頭了才知道要好好的珍惜生命!

第5篇: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

首先,認真研究《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語文教師的作用。

我認真學習了《語文課程標準》,了解到標準突出強調(diào)語文教學要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這其中包含著對人的生存狀態(tài)(形式)、生命意識、生命價值的思索與理解,拓寬了對生命的人文體驗與教育。具體闡釋為三個層面:一是引導學生認識生命,進而重視、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學生正確認識死亡,培養(yǎng)健康理性的死亡態(tài)度和有效行為;三是探討生命的意義,提升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健全人格。語文學科,在生命意識的培育中肩負著神圣并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樣,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先樹立生命教育理念,做好身教典范,再利用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挖掘各種有利因素,加強生命意識的滲透,使學生以前賢為鏡照亮自己,從作品的感悟中獲得做人的榜樣和規(guī)范,樹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不過這種滲透應該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是“點點滴滴總關情,萬語千言讀自明”的厚積薄發(fā)。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

在教學《唐山大地震》時,我先讓學生看了有關唐山和汶川的視頻和圖片,從視覺上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感悟。然后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去評價盲人、犯人、大戶們的所作所為,進而認知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痛苦是巨大的,可人們面對災難的勇氣,面對生命的態(tài)度卻是值得敬佩的。在教學《魚我所欲也》的時候,我引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生’與‘義’兩難取舍的情形下,孟子提出了‘舍生取義’的觀點?,F(xiàn)代社會在這兩難情形下,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抉擇呢?”這個兩難問題,激起了學生對價值觀的思考與討論,學生舉出了很多面對兩難作出正確抉擇的例子,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言行,新時代“的哥”面對巨款毫不動情等事例,認為在面對誘惑時,應該堅守自己的道德標準,不能為名利輕易動心,這樣才能保持生命的本色。學生在兩難中開始了對生命價值的思索,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氣在學生心中升騰激蕩。當然還有更多的教材滲透著生命的教育,例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杜甫的《兵車行》等等。所以語文教材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和生命教育的最好載體。

最后,開展閱讀和寫作活動,激發(fā)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提高生命化滲透教育的質(zhì)量。

在教學完相關的教材后,可讓學生在課外去讀有關生命的文章,然后全班交流、展示。如奧斯特洛夫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冰心的《談生命》、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些名著,既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更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和體驗生命,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珍愛生命的意識,感悟生命的意義。從而關注自我的生存價值、完善自我、充實自我。

第6篇: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

一、生命教育滲透于閱讀教學中

語文課文篇篇都是文字雋永、文質(zhì)兼美的佳文,有描寫大自然風光的,有謳歌世間真情的,有闡發(fā)真理的……構(gòu)成了色彩斑斕的語文百花園。面對蘊涵豐富的課文,教師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內(nèi)涵,篩選適合進行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兜卣鹬械母概c子》這篇課文正是愛與信念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在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jīng)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他的同學。在歌頌偉大父愛的同時,我們更深一層地看到了:正是因為愛和信念才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兒子和他的同伴,14條鮮活的生命在挖掘了38小時后終于獲救。教學中向?qū)W生提問:是什么讓孩子能在廢墟中活了下來?學生紛紛發(fā)言:是他頑強的毅力,是父親給予他希望……從這個故事中讓學生體會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在死神面前活下來。它教給學生的不僅是愛,更多的是對生命的珍愛、對生命的認可。借機我又讓學生說說在汶川大地震中同樣感人的事,進一步和學生一起感悟大愛無私的人間真情。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領悟作品中充滿人性的情感,使學生認識到“情”的可貴,認識到自己在家庭、親人、朋友中的重要性,從而重生、樂生。

二、生命教育滲透于作文教學中

習作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們對生活的感悟,無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學校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其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無形中對學生的感悟頗深。教師在習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去發(fā)現(xiàn),感受伴隨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然后讓他們記錄下來。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下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上山打柴的少年,在山上不幸被毒蛇將左手食指咬了一口,當時疼痛難忍,眼看食指變得紅腫并烏了起來。他知道要是不及時采取措施,不久就會有生命危險。他欲呼無人,又不知道山上有什么草藥可以醫(yī)治,可是他不想死,他想活?。∮谑撬⒅约河沂值溺牭?,咬住牙,使勁朝自己被咬傷的指頭剁下……他終于活了下來。這個故事姑且我們不談它的真假,但至少這位學生能夠用這樣的故事啟迪自己:生命是寶貴的,只要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你就會不顧一切地去保護它。多好的生命教育題材啊,因此,作文教學對生命教育的滲透也是很有實效的。

在學生作文批改中也可以對學生的生命意識進行較為直接的培育。小學生的性格大多比較直率,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往往會很直接地在習作中表露出來,因而我們要抓住習作教學的契機進行適時的引導、點撥,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生命教育滲透于課外閱讀中

要指導學生閱讀有關具有強烈生命意識的課外讀物和有關生命知識的科普作品或影視作品。教師可以給學生開出書目,并讓學生寫出讀書報告或讀后感。如在教學《向命運挑戰(zhàn)》之后我及時向?qū)W生推薦閱讀《張海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書籍,進一步對學生進行熱愛生命的教育,讓學生從這些身殘志堅的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反省自身,學生就會懂得更應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讓生命煥發(fā)出光彩。

四、生命教育滲透于課外活動中

第7篇: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除了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外,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養(yǎng)成,從而將教育的著眼點和歸宿點真正指向?qū)W生本身,指向人的全面發(fā)展。面對現(xiàn)在學生生命意識缺失的現(xiàn)象,我們要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在教學中加強生命意識的滲透,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從而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一、 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有效的途徑,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從而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生命觀,讓他們學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1.在課內(nèi)閱讀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

中學語文教材中選入了大量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名篇精粹。這些作品文質(zhì)兼美,膾炙人口,蘊含著豐富的美的因素,其中不乏有許多關于生命意識的好文章,如人教版語文書中《敬畏生命》《白蝴蝶之戀》《斑羚飛渡》等課文。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教材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其欣賞生命的豐富與可貴,從而不再輕視和放棄生命。如在教學《敬畏生命》一文時,我主要組織學生通過對文中“我?guī)缀跏堑谝淮斡鲆娚保昂廊A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詫異和震撼”等重點詞句進行討論、交流,進而體會作者作為擁有生命,享用生命的人第一次關注生命、理解生命的折服和敬畏。同時讓學生從“樹的不計成本投資生命”聯(lián)系到父母為自己的付出,讓領悟生命的來之不易,領悟父母的無私和偉大,教會他們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傊?,在課內(nèi)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淺出,用形象化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藝術的境界,挖掘文章的生命意識,讓學生在這種靈魂的逍遙游,心靈的蕩滌中滋養(yǎng)性靈,省悟人生,感悟自己和他人以至一切的生命,從而意識到生命的可貴和偉大,進而學會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2.在課外閱讀指導中進行生命教育。

巴金老人曾有一段話寫給我們:“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彼?,我們要充分利用文學這個寶庫,讓學生在文學的海洋中拮取生命的浪花,感受生命的搏動和魅力,領悟生命的可貴和偉大。 因此,在指導課外閱讀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關于人生態(tài)度、生命意識的作品介紹給學生。如讓學生去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生命的支柱》、《牛虻》、《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作品,讓學生敞開心扉融入作品中,用心去感受生命的脈搏,與文本、與作者進行生命的對話,感悟生命的神圣和偉大。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寫讀后感,開座談會,讓他們互相交流對生命的認識,從而明白生命的價值,尊重、熱愛生命,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 在作文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

教學作文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學生做人的過程。作文和作人,文品和人品是難以分割的。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說是自覺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情感熏陶的過程。他們的作品就反映出了個人的品格和修養(yǎng)。因此,我們可以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進行生命教育,拓展生命的寬度,鍛造生命的厚度,發(fā)掘生命的深度,讓語文進入每個學生的生命,喚醒他們的生命意識,豐富他們的生命內(nèi)涵,提升他們的生命質(zhì)量。如寫《善待自己》,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用一顆寬容、包容的心去面對生活,面對生命;寫《責任》,讓學生明白生命的價值所在,豐富他們的生命內(nèi)涵。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去體會親情、友情,去體會社會、人生,并把這些所思、所感記錄下來,成為他們生命中的鴻爪。此外,還可以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課外閱讀,讓學生寫生命的??冒嗉壸髌芳褜W生對生命的認識、理解、感悟公示于眾,讓他們在寫作和交流、品讀中感悟人生,感悟生命,從而懂得要尊重生命,熱愛生命,達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三、 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進行生命教育

第8篇: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

泰戈爾說過:“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盧梭也曾經(jīng)說過:“我們的教育是同我們的生命一起開始的”??梢?,關注生命,點化和潤澤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

《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關注人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加強生命教育,語文教學應不容忽視,讓生命在語文教學中綻放!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的基本性質(zhì)定義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人文性指出了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熏陶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加之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資源,可以說,語文是踐行生命教育最有效的載體。

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怎樣有意識的滲透生命教育,使學生的生活溫馨而豐富,生命健康而高尚呢?

一、言傳身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1、語文教師應具有強烈的生命意識,自身洋溢著對生命的熱愛

如果希望青少年熱愛生命,就讓他們與熱愛生命的人在一起。教師對生命的理解與熱愛,通過課堂互動來傳達給學生。因此,教師應善于控制屬于自己的、負面的、一切與教學無關的情緒,應盡力盡量少的摻和個人對人生片面的、表面的、或某個階段的某種狀態(tài)下的感悟感受。在教育的平臺上,這些情緒化的感悟,帶給青少年的將是最直接、最感性,也可能是最有效的。

2、語文教師應做一個關注生命教育的有心人

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一個教師對教育工作和學生真正的熱愛,就會產(chǎn)生肯定的情感反應,激起情感的共鳴,從而打開學生的心扉。

教師要全身心的愛和信任每一個學生,捕捉生命教育的每一個機會,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有面對一叢野而怦然心動的情懷。要了解他們所思所想,及時疏導化解他們的心結(jié),讓學生正確認識、理解生命,受到生命可貴意識的熏陶。

二、開發(fā)閱讀資源,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點燃生命的火花,綻放生命的光彩

1、走進文本,走進作者,滲透生命意識,進行生命教育

利用教材文本,有意識地滲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明白生命的意義。語文課文中,很多作者盡管飽受各種挫折打擊,有的還身患殘疾,但都能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面對人生,豁達、超脫、樂觀、勇敢的生活,讓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奪目的光彩,如:蘇軾、海倫.凱勒、奧斯特洛夫斯基等等。對這些人物的介紹,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向這些作者學習,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2、解讀文本,解讀生命,領悟生命的真諦,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尊重生命,珍愛生命

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挖掘以人為本、重視生命的教學資源,凸顯生命的意義,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

《談生命》中冰心先生說“生命中不是永遠的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鞓饭倘幻利?,痛苦又何嘗不美麗?《風箏》中魯迅踐踏了弟弟的風箏夢,那深深的自責,不正體現(xiàn)了對生命的呵護嗎?《斑羚飛渡》中老斑羚為了保護下一代心甘情愿拋棄生命,毅然地走向死亡。這些不都能引領我們領悟生命的意義,使學生受到生命觀、生死觀的熏陶嗎?

3、通過閱讀感受,欣賞充滿生命力的意向,獲取生命的力量

每當我們回望或走進自然,我們會感到震驚,自然界中的生命是如此頑強,無論周圍的環(huán)境多么惡劣,只要有一絲生命的土壤,他們就能頑強的生存,奏響生命的凱歌。

三、熱愛生活,積累生活素材,在寫作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

1、以生命問題為話題進行作文。生命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延伸,生活的點點滴滴構(gòu)成了生命的內(nèi)容。教師對學生的作文命題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作文中發(fā)泄自己的苦悶憂傷,享受自己的快樂幸福。教師要善于在作文中傾聽學生的心生,從字里行間發(fā)現(xiàn)種種細微的心理變化,及時化解學生的心傷,啟迪學生對生命的思考。

2、堅持寫日記,關注周圍生命的狀態(tài)。日記,是進行生命意識滲透的有效途徑,通過對自然植物的觀察、對家中動物的關愛,還可就某一生命過程進行考察,既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從中體會到生命的偉大,生命的可貴,體會生命的意義。

3、堅持寫讀后感、觀后感,暢談對生命的思考?,F(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文學作品中的精品,影視作品中的焦點,都應成為學生探討生命的話題,讓學生在討論中反思,在暢談中回味,在點評中探尋。通過這種讀后感、觀后感的交流,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學生在讀后感、觀后感中閃現(xiàn)出了對生命思考的火花。

四、大量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在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中進行生命教育

課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的點滴都離不開語文的身影,通過語文的課外活動進行生命教育,收到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

1、推薦并指導學生閱讀有關具有強烈生命意識的課外讀物和有關生命知識的科普作品、影視作品。

讀一本好書就好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去讀書,無異于與作者生命的碰撞,在碰撞中激射出生命的火花,那是課堂上所無法達到的一種“水到渠成”的自我教育的狀態(tài)。

2、帶領學生觀看交通事故視頻,讓學生真切感受一個人的死亡,給他人造成的痛苦和傷害。傷心至極的親人,悲痛的場面,往往讓學生感到生命的可貴與重要;走進福利院,讓學生體會健康的重要,生命的美好,這也是語文課外活動中進行生命教育的一個亮點。

3、讓每一個學生種一株草,植一棵樹,養(yǎng)一盆花或飼養(yǎng)一只小動物,精心照料,常寫日記,并經(jīng)常跟別人交流心得體會,讓他們知曉生命的萌發(fā)、發(fā)育、成熟,體會生長的不易,感受生命受損,甚至凋零的痛苦,從而推物及人。

第9篇: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

法強調(diào)的即是“自悟、頓悟”。我們從現(xiàn)代心理學角度推之。所謂的“感悟”就是“感受、領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就是感受的過程,它就是“領悟”。自覺,靈感等的產(chǎn)生都在領悟中突發(fā),這種突發(fā)的領悟就是‘’頓悟‘’。也就是說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感悟式教學法,意義是重大的。

【關鍵詞】自悟 ;感悟;領悟

一、領悟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領悟教學法的基本定義強調(diào)的是“自悟,領悟”,于是需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則是“感悟教學法的基本原則”,“自悟”,即是學生自我閱讀,自我感悟。所以基本原則是要尊重學生的“自悟”。很長時間以來,教師或以自己的心得加于學生;或是參考的答案固定了教學方向,限制學生的自由;或強調(diào)閱讀技法,而忽視個體的情感體驗;或以群體閱讀代替?zhèn)€體閱讀;或以作者的感受來人為的提升學生的領悟。這種不以接受者的角度引導學生閱讀的教學造成主體錯位,使學生認為閱讀就是應付老師的提問,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與自己無關,以致迷失了自己,這樣談何“自悟,領悟”?以別人的“感”使學生“悟”甚至用別人的“悟”取代學生的“悟”,這是剝奪學生感悟,剝奪學生感悟就是扼殺學生思想活力的教學專制。

在此我們強調(diào)學生在閱讀中“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師的引導。教師的作用應是激勵、引導、評價學生的閱讀活動“引”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確定閱讀的目標,制定閱讀步驟;“導”則是引導閱讀方法,組織交流,進行評價。教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能讀得懂的課文,學生并不能讀懂其深刻含義。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則應激勵學生深入思考,獲得更加深刻的感悟??鬃釉啤皩Ф俊闭f的也是這個道理。例如教學郁達夫?qū)懙摹肮识嫉那铩?。我考慮的是根據(jù)閱讀材料的主題情趣,提供條件和環(huán)境,讓學生把自己的最先感知,最深感受表達出來。但在設想教程時,我覺得有難度?!肮识嫉那铩钡淖髡?,在作品中表達的心境是二十年代人物的心境。作為現(xiàn)在的年輕人要去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恐怕很難產(chǎn)生共鳴。于是我作三步嘗試:

(1)引導學生把握全文的主體情趣即“清”“靜”“悲”“涼”。

(2)引導學生感“語”悟情。如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皇城人海中有一椽破屋,清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里一坐,仰頭看見的是那很高很高碧綠的天地;耳邊是飛鴿的飛聲,低頭細數(shù)著槐樹底一絲漏下的月光和破壁腰中藍色牽?;由夏鞘杪浼饧毲议L的秋草的陪襯。讓學生品味選段中的“破屋”“疏落”“秋草”,悲涼的秋意早上心頭。特別是文中一段掃街的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塵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上去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學生品味眼前所描繪的景物,引發(fā)心中皆有的感情,他們便心神領會,覺得無比真切,無比自然。

(3)引導學生感文悟情?!拔摹奔醋髌返恼w。感“悟”是作品的局部閱讀,但更應注重的是整體閱讀。格式塔心理學派的研究表明:感覺并不是各種感覺要素的復合,所謂知覺并不是先感知到各種成分再注意到整體,而是先感知到整體的現(xiàn)象而后才注意到構(gòu)成整體的諸成份。再以“故都的秋”為例。引導學生理解此作品可以從表現(xiàn)手法、結(jié)構(gòu)、表達方式等方面入手,但都離不開內(nèi)容。任何孤立地理解都沒多大的意義。前面我們談到的利用“故都的秋”的語言悟情則顯得淡然。如果把文中的議論抒情一段與借景抒情一段綜合起來理解,使學生感悟更深刻。因為作者在議論抒情一段中強調(diào)不同時代,不同國別,不同層次,不同境遇的古今中外文學人士,尤其是作者中都有共同的感受即“深沉、悠遠、嚴厲、蕭索的感觸?!弊髡邔⒆约旱闹饔^情思做縱向考察和橫向比較,強調(diào)秋給人的悲涼感受。學生讀之,仿佛自己的某些感觸也得到恰到好處的表現(xiàn),從而更深層次地感悟郁達夫先生創(chuàng)設的‘’清、靜、悲、涼‘’的意境,理解作者特有的苦悶、陰郁、落寞的心情。

二、感悟教學法的基本規(guī)律

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他在青少年時目睹社會人世變幻無常,感到生老病死難以解脫。于是,他來到你尼連禪河邊靜坐沉思,實行苦行,經(jīng)過6年仍未獲得人生解脫之道。他決定拋棄絕食和苦刑,在菩提迦葉一棵樹下,練珈跌坐,靜思冥索,最后終于覺悟,“行道成佛”。釋迦牟尼的這一經(jīng)歷給我們的啟示有三:

(1)核心是“自悟,頓悟”,但“悟”離不開對事物的認識,即感知“社會人世變幻無?!?。

(2)思接千載,即釋迦牟尼的“靜坐沉思”“靜思冥索”強調(diào)了“思”的重要。

(3)強調(diào)過程的艱辛,即“歷經(jīng)6年仍未獲得人生解脫之道”“最后修成正果?!庇诖宋覀兺普摮觯焊形蚪虒W法的三條規(guī)律:

(1)感知(2)凝思(3)過程。

(1) 感知。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是從感知開始的。釋迦牟尼感知人世終成正果。作家感知社會生活終寫成優(yōu)秀文學作品。除去對社會生活的感知,學生主要還是對作品的感知。這種感知帶有審美傾向。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中將這種感知特點形象的描繪為‘’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玳喿x“林黛玉進賈府”,學生對林黛玉這種寄人籬下的弱者形象以及趨炎附勢故作姿態(tài)的扭曲形象有所認識。再調(diào)動自己記憶海洋中得這類形象,于是在認知中產(chǎn)生認同感,調(diào)動起同情和厭惡的情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感知和情緒活動高度和諧,學生的感知力在不知不覺中充分激發(fā)。

(2)凝思。思維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要正確的理解事物,牢固 掌握知識,就必須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鬃诱f的‘’學而不思則罔‘’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感悟教學法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引導學生會思。會思則要敢于質(zhì)疑?!伞翘角笾R的起點,也是激發(fā)學生的支點。南宋理學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是長進‘’。陸九淵也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鳖欘R剛先生也說過: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jīng)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后,那本書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可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否思考出問題,然后質(zhì)疑,解疑,就是他能否真正學到知識,并把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的關鍵。(3)過程。感悟重在過程,即對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過程。很多文章不是一讀就懂的,感悟首先在于讀感,有所得。如讀“荷塘月色”,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領會美詞佳句;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朦朧的月色”“幽幽的荷香”“斑駁的樹影”“渺茫的歌聲”;讓學生自己去感受“頗不寧靜”的心思,去感受“獨處的妙處”。這樣一個過程,說來容易,學生讀來便難了。一要認真讀,講究心定,而要仔細體會,講究慧悟。三要尋根問底,講究毅力。以上論述的“感知”“凝思”“過程”三條規(guī)律,既有它們的獨立性,但有是統(tǒng)一的。

三、感悟教學的策略

實施感悟教學法,教師是關鍵,首先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大膽發(fā)現(xiàn),大膽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導入“思考的境地”,讓學生“知情”“知美”“明理”。確定了這一前提,那么,談的便是策略問題。

策略(一)引發(fā)想象。想像對于文學作品的審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廣闊天地。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必須以作品的語言為根據(jù)去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它才會以具體生動的面貌呈現(xiàn)于頭腦中。而只有當在頭腦或多或少的有了形象在浮動,才有體驗和感受。引發(fā)想象可利用幻燈、畫片、實景等情景教學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詩詞中關于月的吟誦的詩句,把這些詩句分成四類主題(1)望月思鄉(xiāng),這是人類詠月的永恒的主題。(2)望月懷人,包含有情人之間的懷念之情,征戍之人對親人的懷念。(3)月的陰晴圓缺變換的規(guī)律。(4)月的永恒存在。(5)月的多種意象。如“明月如鏡”“殘月”“朦朧月”“松月”“水月”“煙月”“霜月”。從其形狀特征中領悟人生百相。根據(jù)這5例主題,用電腦制作出各種“月”的畫面,在配上詩句,使學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對月圓缺變換的規(guī)律,學生悟出“陰”與“晴”,“圓”與“缺”是辯證的統(tǒng)一,不能分割?!瓣帯迸c“缺”是“晴”與“圓”的基礎。而“晴”與“圓”又是“陰”與“缺”最終目的和必然趨勢。堅定認識識到這一點,學生能站在歷史的高度審時度勢的踏上人生之路,對未來充滿信心。又如‘’月的永恒存在反襯出人世的短暫,讓學生悟出生命的重要。

(二)引發(fā)聯(lián)想。感悟離不開聯(lián)想。例如縱橫交錯的聯(lián)想,從視、聽、味、聞、觸等知覺上激起反響,讓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聯(lián)想具有深遠感,給人崇高和壯美。如讓學生讀王煥之的“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倍鸥υ娭械拿洹靶谴蛊揭伴?,月涌大江流?!蓖蹙S詩中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都是收放得宜的聯(lián)想,從中感悟其深遠、壯大、崇高的美感。

(三)激感。情感激發(fā)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讀,可以有表情的高聲朗讀,可體驗作品崇高,悲涼或激昂或歡悅。聽,讓學生配樂朗讀,加深體驗。其次結(jié)合學生的思想實際,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導出他們的真情。這種方法較適宜寫作引導。例如高三的學生,普遍認為生活枯燥,沒有快樂可言。我設計了一個話題作文,內(nèi)容如下: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了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他們向蘇格拉底求救:‘’快樂到底在哪里?‘’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助我早一條船吧。‘’這群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放在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終于造出了一條漂亮的船。新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到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他們齊聲回答說:“快樂極了”。請同學們根據(jù)這個故事一“快樂”為話題,寫篇作文。出這道題的意圖是:讓學生明確什么是快樂,明確快樂是時時存在的,關鍵在你如何去尋找,感受快樂。真正的目的還在于讓學生擺脫憂郁的心境,去尋找快樂體會快樂。有位同學在作文中寫道‘’快樂就像個精靈,活動在人體內(nèi),有時會蹦出來,綻放出快樂的光芒;有時它會故意躲起來,與你捉迷藏?!@段話確有真情實感。他們體會到生活中快樂地存在,而進一步認識到‘’快樂‘‘在人們的心靈間。有的同學在文中闡釋自己對快樂的理解,如勞動創(chuàng)造快樂;從生活的煩惱,憂愁中去感受快樂;有從自己經(jīng)歷的點滴小事中去感受快樂。有的同學理解更深刻,他認為人對快樂的態(tài)度不盡相同;有人剝奪快樂,有人奉送快樂。也有同學談到快樂的高境界,如范仲淹的‘’后天下之樂而樂‘’。在作文中大家‘’放飛快樂‘’確確實實的感悟快樂。我想這次作文真是一箭三雕,即引領學生做了一次“快樂”的旅游,放松了高三憂郁心境,也提高了學生追求快樂的境界,又是一次作文實踐,寫作能力得到提高。豈不快哉,樂載。

(4)用導語或深情并茂的解說使學生入境?!叭刖场奔础爱a(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我曾經(jīng)組織過一堂話題討論課,話題是‘’感悟生命‘’。我用畫面‘’奧馬尼拉的痛苦‘’,再配上解說詞,大意是1985年11月的一天,哥倫比亞的一座火山猛然爆發(fā),滾燙的泥漿摧毀了阿美諾鎮(zhèn)。一位美國聯(lián)系圖片社的記者發(fā)現(xiàn)了廢墟瓦礫中的一位12歲的小女孩奧馬尼拉,她身陷泥漿中,只露頭臉和(頸胸,她被塌下的斷壁卡住,脊椎嚴重受傷,并在巖漿中浸泡了長達六十多個小時而無法動彈,但她憑著意志堅持著。由于無法搶救,大家眼睜睜看著她死去。那位記者用相機記下了這悲壯的場面。讓學生進入這種情境,對生命產(chǎn)生深刻認識。接著提出三個問題給學生思考

(1)如何關注與生俱來的生命。

(2)如何看待死亡。

(3)對生命所處的惡化環(huán)境狀況,人們生命意識的淡薄,你是如何思考的?通過討論,大家對生命的感悟更深。有一位學生在討論到生死問題時,一直抹眼淚。課后我問她,她說想到自己的親人總有一天會死去,便很傷心。她后來在作文中寫道: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腦子里便會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四面白色的墻,一張白色的床,媽媽靜靜的躺在上面……我一個人蹲坐在角落里,臉上什么表情也沒有,眼神呆滯……我不敢想下去,我不知道失去親人朋友有多恐怖……‘’最后她悟道:“家人的離去只是身體上的隔絕,而心靈是不會遭到遺忘的,生命的失去只是一種自然法則?!薄灰獛е錆M愛、充滿感激的心去體味人生的潮起潮落,無論是自己的死亡還是家人、朋友的離去,我們都不會在恐懼了?!蚁脒@位同學對生死有了深刻的感悟,她會更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每時每刻。她會去創(chuàng)造生命的輝煌,而面對死亡她將是坦然的。除此之外,有的學生談到生命的價值,談到要熱愛自身珍貴的生命,不僅要愛惜人類的生命,更需要承擔對具有連帶關系的生命的責任。學生們的感悟越加深刻,而人生的意義更加明確。

結(jié)束語:

可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感悟教學法,意義是重大的。學生的感悟、領悟到的情感宣泄,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凈化了學生的心靈,激發(fā)了學生生命的活力,從而有力的促進了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索:陜西教育,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