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中西方文化差異與翻譯原著感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西方文化差異與翻譯原著感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西方文化差異與翻譯原著感探析

摘要: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異,這種文化差異往往也會帶來許多翻譯上的障礙。本文基于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探究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成因,旨在探尋減少差異、還原“原著感”的可能性。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差異;翻譯

一、“文化差異”與“翻譯”的內涵

“文化差異”是指由于生活在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因其所處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社會前進方向等因素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從而引起人們在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社會風俗及語言文字等眾多領域包括內涵、特點等方面出現(xiàn)的差別化現(xiàn)象。對于同種事物的不同表述或不同理解則是這種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最顯性、最直觀的表現(xiàn)?!胺g”既是對作品的二次創(chuàng)作,也是溝通不同文化間的最佳橋梁。它的意義不是將兩種文化互相“等同”,而是將兩種文化的內涵和信息進行“相互傳遞”。這也就意味著,在我們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時,并不僅僅要翻譯語言文字,更應該注重如何才能在保留原有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同時附加好差異文化的符號,進行“中國化”或是“西方式”的處理,把原語中所要傳達的文化內涵再次呈現(xiàn)在目的語中,實現(xiàn)文化層次的對等。同時,也要充分體現(xiàn)翻譯的“美感”,讓讀者能夠在閱讀書籍、文章的過程中達到身體和心理的和諧愉悅,給讀者帶來“原著感”,從而激蕩讀者的情感、引起讀者的思考、洗滌讀者的心靈、喚醒讀者的共鳴。

二、文化差異的內在與外在表現(xiàn)形式與其成因

文化差異產生的原因與地理位置、歷史沿襲、社會經濟結構、人們日常社會交往方式、社交禮儀等為代表的生活行為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文化淵源等有很大關聯(lián),尤其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當?shù)氐慕洕?、政治、藝術、文化等多方面密切相關[1]。其中,地理位置、歷史沿襲等都是顯性因素,即外在表現(xiàn)形式,這種表現(xiàn)形式直觀而突出;而價值觀念、文化淵源等都是隱性因素,即內在表現(xiàn)形式,這種表現(xiàn)形式對語言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作用和效果往往會更加深刻。

(一)從地理位置來看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地理位置的差異造就了東西方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在不同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生活在一定環(huán)境中的人會變成一定環(huán)境的“化身”,逐漸成為一定環(huán)境的外在表現(xiàn)。深居沙漠的居住習慣無法形成航海文化,而土地貧瘠的島國也很難形成輝煌燦爛的農耕文化。中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幅員遼闊,就黃河中下游而言,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這種自然環(huán)境自然而然就催生出以農耕為主要形態(tài)的大河文明,并由此衍生出古代中國的文明。中國就是依靠著廣袤而飽含饋贈的土地和養(yǎng)育中華兒女的母親河,經過不斷地吸收和接納,開辟了大一統(tǒng)的局面,最終形成了統(tǒng)一的中華民族和燦爛奪目的中華文化。與中國的情形不同,英國位于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因此英國的文化是由海洋文化孕育和發(fā)展而來的。從16世紀到18世紀,是一個“英國馴服了大海,但大海也馴服了英國”的世紀。英國憑借先進的航海技術建立了“日不落帝國”。英國是典型的海洋國家,體現(xiàn)在語言中,也產生了大量與水有關的成語和諺語,不少漢語中的成語或諺語譯成英語時,其喻體往往取自與水有關的東西。如:wateroffaduck’sback,如果從直譯的角度來解釋是“鴨子后背上的水”,其實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是“毫無作用”,因為鴨子背后的羽毛光滑,水在上面容易滴落,一下子就滑走了;comehellorhighwater的說法源于20世紀初的一首英國詩歌BetweentheDevilandthedeepbluesea(《在惡魔與深藍的大海之間》)。在詩歌當中,comehellorhighwater的意思是“地獄啊,你沖著我來吧,大浪啊,你向我沖過來吧”,它可以翻譯成中文中的“不論水深火熱”“不管千難萬險”等含義;pushtheboatout并不是“把船推出去”的意思,而是應該將其譯成“熱烈慶?!保籱isstheboat是中國人常說的“錯失良機”,在這里英國人以“小船”比喻為“機會”,充分地體現(xiàn)了海洋文明的特點。與其相對的,漢語則大多與農業(yè)生產相關聯(lián)。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面朝黃土背朝天”“瓜田李下”等都與農業(yè)生產息息相關。

(二)從歷史沿襲來看

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背景都有其獨特性。歷史的前進方向就是文化的前進方向,有什么樣的歷史,就會孕育出什么樣的文化。這種差異化的歷史催生出差異化的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定歷史背景下的人民在長期的共同居住中逐漸形成了符合本國家和民族發(fā)展趨勢和氣質特征的文化[2]。這種文化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們通過后天的努力習得才能夠獲取的行為傾向和心理特征。這些趨向促使著相同的人組成群體,而這些行為趨向和心理特征也將群體中的個體緊密相連。古代中國長期處于封建制度下,并且長期以皇帝作為權力的中心,采取中央集權制。這種制度起源于秦朝,并在清朝達到頂峰?;实劬哂兄粮邿o上、無人可比的絕對權力,且不受國家機器的制約?;饰皇酪u,大多情況采用嫡長子繼承制。所以漢語中涉及君權、皇權的詞語和語句非常多。中國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講究長幼尊卑、倫理秩序、三綱五常。為了彰顯、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在日常交談、撰寫文章時,若遇到君王、長官、圣賢、長輩等人的名字,常常以相近或相似的文字來代替,以防冒犯其尊貴的地位,來顯示對其的尊敬、恭順。如在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秀才”為了避諱被稱作“茂才”;古代將黑色命名為“玄色”,但因為康熙帝名“玄燁”,故康熙年間就叫“元色”來避諱。漢文化中講究尊卑觀念,常常使用尊敬的詞語來指代他人,而自己則用代表謙卑和謙讓的詞語。在漢語中尊稱比較多,如:“令”字,可以延伸出令尊、令堂等尊稱;“尊”字,尊夫人、尊嫂;“貴”字,貴公司、貴校;“高”字,高壽、高足;“老”字,葉老(先生);“玉”字,玉貌、玉女;“下”字,陛下、足下、殿下等等表示尊重的稱謂。謙稱使用得也很廣泛,用弱化、謙化的詞語來表現(xiàn)出自己的謙卑、謙遜,以此來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如:用鄙人來謙虛自己的言辭淺薄、粗陋。從英國的歷史發(fā)展來看,雖然王權制度由來已久,但國王的權力幾經消長,專制君主的王權不斷被削弱,最后確立了君主立憲,統(tǒng)而不治的制度。而美國并未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縛,現(xiàn)代美國的歷史是從移民歷史開始的。波士頓的第一槍不僅打響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槍聲,更為美國帶去了獨立、自由、平等的意識。受古希臘文化影響深遠的西方國家,都認同“公民”的平等身份,都崇尚“自我”的獨立意識。所以與漢語相比,在英語中鮮有避諱君王和長輩的說法,甚至在新生兒命名的時候可能會使用多個長輩的名字來表達美好的祝福。同時,在使用尊稱和謙稱上也顯現(xiàn)出了特別的不對等性。在尊稱上,英語與漢語相比較少。vocative(稱呼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independentvocative(非獨立稱呼語);另一類為dependentvocative(獨立稱呼語)。非獨立稱呼語中,Mr.或Mr用于對男性的尊稱,其含義等同于漢語的“先生”;Mrs用于對已婚女性的尊稱,譯為“夫人”或“太太”;Miss則是對未婚女子的尊稱,相當于漢語的“小姐”;Ms.或Ms是對女性的尊稱,不論其已婚或未婚,都可以使用,可譯為“女士”。對于獨立稱呼語,Sir用于對男性的尊稱,相當于漢語的“先生”或“閣下”,madam或ma'am用于對女性的尊稱,相當于漢語的“女士”。對于王公貴族,用Majesties來指國王和王后、女王及其丈夫、王族及王室成員們。YourHighness譯為“殿下”,是對皇親的尊稱。英語中,鮮有謙辭的用法,最常用的可能只有yourservant等少數(shù)幾個詞匯,與漢語眾多謙辭相對比起來顯得有些單薄。漢語的“拙見”也只能譯成“myopinion”,英語翻譯后的結果遠遠沒有漢語語義豐富。

(三)從文化淵源來看

中華傳統(tǒng)文化以孔孟荀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為其內核和力量泉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儒家學派以仁、禮、德為中心,重視人倫關系,推崇仁愛原則,強調道德秩序。從“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欲”等中可窺出,這種學說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世俗化的宗教”,對于個人的言行及信念有著約束作用。所以中國文化更多體現(xiàn)出“按規(guī)矩辦事”“規(guī)行矩步”的特點。再者,中國文化重視“鄉(xiāng)土情懷”,講究“家國情懷”“集體主義”,以奉獻、保全大局為重,從“眾人拾柴火焰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名句中都可以看出這一點。而西方文化則以“個人主義”“英雄主義”為核心,如經過早期移民、獨立戰(zhàn)爭、南北戰(zhàn)爭的美國人世世代代堅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人們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創(chuàng)造價值。Allforone,oneforall這句話出自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3],翻譯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原本起源于基督教的教義,后被17—18世紀的歐洲經濟學家和倫理學家引申為合理利己主義的一個命題。在這里,個人是位于集體之前的。所以,在西方文化中,“個人主義”的色彩較為濃厚。而這一點在我們漢文化中是不提倡的,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注意這方面文化的轉化。

三、找尋英語翻譯“原著感”的有效措施

翻譯是一門藝術,是語言藝術的再創(chuàng)作,是中西方文化的橋梁和紐帶。翻譯的實質即釋義,在于意義的轉換。英語翻譯的“原著感”是指要在翻譯的過程中揣摩出作者的感情,置身于語境,要達到“信”“達”“雅”的三字標準。在對英語專業(yè)學生進行英語口筆譯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對英語翻譯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基礎層級,在英語教學中也會出現(xiàn)由于學生對文化差異的理解不當而導致學習進展緩慢的情況。原因在于學生對一些西方國家的歷史發(fā)展背景以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的了解不夠深入。我們認為,只從漢語看漢語是看不清漢語的,只從英語看英語也是看不清英語的,必須進行兩相比較。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在講授翻譯方法和技巧之前一定要讓學生了解英漢語言在思維和文化方面的差異,要加大中西方文化比較教學的比重,并在大量的翻譯實踐中讓文化知識內化成學生自己的修養(yǎng),為其翻譯能力的提升服務。也就是說,在英語教學中,首先要做到通過差異化的視角來還原文字的本真面目。英語翻譯不是將文字完全“去西方化”,即一味進行“中國化”,同時也不是“全部西化”。在翻譯的過程中,要盡量采取“求同存異”的角度來進行操作[4]。運用好“歸化”與“異化”的方法,力求能夠最大限度地還原原著,保持文字的本來面目,給讀者身臨其境、原汁原味的體驗。綜上所述,對學生來說,翻譯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除了對英語基本的知識技能有一定要求,同時對翻譯者的社會文化、歷史等綜合知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言與語言間的轉換運用能力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因此,翻譯課教師應重視將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引入教學過程,既要教導學生采取有效途徑提升譯文的“原著感”,又要引導學生合理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

參考文獻:

[1]曾志新.文化差異對英漢翻譯的影響[J].黑河學院學報,2019(4):199-201.

[2]閆懿煊.英語文學作品翻譯中如何處理中西方文化差異[J].海外英語,2020(4):56-57.

[3]陳翠蘭.解讀中西方文化差異下的英美文學作品翻譯[J].語文建設,2014(2):73.

[4]李悅.中西文化差異下英語翻譯教學的策略分析[J].喜劇之家,2019(11):241-241.

作者:高清清 單位: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