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青少年拳擊運動員速度素質(zhì)訓練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青少年拳擊運動員速度素質(zhì)訓練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青少年拳擊運動員速度素質(zhì)訓練探析

摘要:目的:為探求我國青少年拳擊運動員訓練方法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為訓練提供理論參考。方法:運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從動作速度、位移速度、反應速度三個方面對近20年我國青少年拳擊運動員速度素質(zhì)訓練方法相關研究資料進行綜述。結(jié)果:動作速度訓練中自重抗阻訓練、負重抗阻訓練、身體對抗練習、電刺激、跳繩、沙袋、手靶采用重復訓練法;基礎技術訓練采用持續(xù)訓練法;位移速度訓練中跳躍類、短跑、跳繩采用重復訓練法;球類訓練采用比賽訓練法;反應速度訓練主要采用重復訓練法、比賽訓練法、游戲法,手段為空擊、手靶、實戰(zhàn)、球類、小游戲。結(jié)論:動作速度側(cè)重強化上肢;移動速度重點強化動作的頻率;反應速度應從條件反射到非條件反射訓練過渡。

關鍵詞:青少年;拳擊運動員;速度素質(zhì);體能訓練;訓練方法

前言

“快”作為拳擊的第一制勝要素[1],是拳擊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中之重,青少年階段運動員的速度素質(zhì)發(fā)展處于窗口期,把握此階段進行科學訓練對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影響著我國未來拳擊事業(yè)的發(fā)展。而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研究能夠系統(tǒng)地說明如何科學訓練青少年拳擊運動員的速度素質(zhì),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對青少年拳擊運動員的速度素質(zhì)進行訓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法對國內(nèi)關于青少年拳擊運動員速度素質(zhì)訓練方法的論文進行綜述,為這一訓練理論提供進一步的參考。

1文獻檢索策略

本文以“青少年”“速度素質(zhì)”“訓練方法”“體能”“拳擊運動員”為關鍵詞查閱近20年相關文獻資料。

2拳擊運動員的速度素質(zhì)

速度素質(zhì)是人體進行快速運動的能力,包括了動作速度、位移速度和反應速度。[2]業(yè)余拳擊的競技特點和比賽的規(guī)則決定了青少年拳擊比賽主要以技術和速度為主,因此在拳擊項目中,速度素質(zhì)至關重要。

2.1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研究

動作速度指人體某一部分快速完成一個動作的能力[2]。在拳擊運動中,動作速度主要體現(xiàn)在快速完成技戰(zhàn)術動作的能力,可以分為上肢的擊打動作、下肢的蹬伸動作、防守動作、攻防轉(zhuǎn)換動作。在動作速度訓練中,核心和下肢的動作模式與訓練中大多部分練習相同,因此已有的動作速度訓練方法研究幾乎都是圍繞上肢動作速度的。據(jù)資料顯示主要有八種訓練手段:基礎技術訓練、自重抗阻、負重抗阻、身體對抗、電刺激、跳繩、沙袋、手靶。這八種手段都側(cè)重運動員的上肢。同時,從表1也可看出,2010開始,學者們研究的內(nèi)容逐漸從訓練手段和內(nèi)容向練習與間歇的時間安排轉(zhuǎn)變,開始對負荷的結(jié)構進行研究。例如,張小軍提出最高頻率重復動作練習的時間不能超過10秒,且提出5s快速/25s放松×4的擊打沙包和跳繩訓練、10s快速/20s放松×4的空擊和手靶的訓練方式,2min為一組,間歇1min,速度訓練中給予運動員充足的恢復時間[3]。綜上所述,目前國內(nèi)對動作速度訓練主要采用重復訓練法和持續(xù)訓練法,重復訓練法提倡短時間、長間歇,練習手段主要為自重抗阻訓練、負重抗阻訓練、身體對抗練習、電刺激、跳繩、沙袋、手靶,基本技術練習采用持續(xù)練習法。

2.2位移速度的訓練方法研究

位移速度指運動員在某一方向上快速移動的速度[2],在拳擊運動中主要表現(xiàn)為多方向的快速啟動、移動和著地緩沖。影響位移速度的因素主要為步長和步頻,因為拳臺小,運動員位移距離短,需要快速、高頻的位移能力,所以步頻就成了位移速度訓練的側(cè)重點。事實上影響步長的能力(如技術合理性、神經(jīng)興奮性、柔韌等)在其它訓練中也練到了,所以對于位移速度大都是圍繞提高步頻進行的,采用高頻率移動練習。高頻率的移動練習指的是一定速度、多次重復的練習。表2的數(shù)據(jù)表明,從2000年到2019年,我國對于位移速度素質(zhì)的練習方法和手段研究內(nèi)容主要為短跑、跳、跳繩、球類練習,都是高頻率的移動練習。其負荷小、刺激頻繁、形式多樣的特點非常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梁峰認為跳繩練習的強度為160次/min比較合適;跳躍類練習一般融于其它訓練中,學者們并沒有過多研究;球類練習使用比賽訓練法,讓運動員既放松又練習;短跑訓練在位移速度的訓練中雖廣為使用,但實用性還存在爭議。安俊剛等人都認為十字變向跑、沙坑步法、20m滑步折返跑、30m短跑能夠很好地提升運動員的速度素質(zhì),而夏吉祥、張波的研究采用了同樣的訓練手段和內(nèi)容,研究表明:其內(nèi)容對于青少年拳擊運動員速度素質(zhì)無顯著提高,他認為可能是遺傳因素太大,或是訓練方法欠妥。綜上所述,對于位移速度訓練主要進行高頻率移動練習,跳類、短跑、跳繩練習采用重復訓練法,球類練習采用比賽訓練法;間歇時間長,練習負荷較小,約30-50%;對于短跑類練習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表1)

2.3反應速度的訓練方法研究

反應速度是優(yōu)秀拳擊運動員的必要能力,表現(xiàn)為運動員的進攻反應速度、防守反應速度、防守反擊的反應速度。因為在比賽中視覺感受對運動員反應速度影響較大,所以學者們以視覺感受訓練為主。近20年國內(nèi)主要采用重復訓練法、比賽練習法、游戲訓練法,內(nèi)容為條件反射練習和非條件反射練習兩類。條件反射練習是通過動力定型原理,運動員通過長期反復重演某種動作,逐漸建立且鞏固的條件反射。將動作技術與反應情景結(jié)合,練習有特定條件限制,如看到對方進攻做出閃躲動作通過不斷重復加深大腦皮質(zhì)高級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條件反射,加強運動員的預判能力和反應速度,具體練習內(nèi)容主要有固定動作練習、固定攻防練習、條件攻防練習等,如一人出拳另一人做相對應的躲閃,也可根據(jù)運動員實際需要和個人特點進行設計。此練習用于初級階段,難度較低,為初步建立條件反射打牢基礎,訓練負荷低、時間長,使用重復訓練法。非條件反射練習是條件反射的進階,將初步建立的條件反射逐步運用至實戰(zhàn)場景,減少了條件限制,增加了真實性和復雜性。相對于條件反射練習其自由性和可能性更多,練習從固定的、可預知的內(nèi)容變成自由的、未知的,其情境更加復雜、難控制、貼合真實的比賽需要,可以更好地加強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和快速決策能力。如:反應手靶練習、模擬實戰(zhàn)、比賽、球類等。反應手靶、移動手靶使用重復訓練法進行練習;球類練習、模擬實戰(zhàn)使用比賽練習法進行;摸肩摸腿等信號反應類練習用游戲練習法進行。對于負荷安排,目前并沒有學者進行過多的研究,還需進一步探索。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青少年拳擊運動員反應速度的練習方法主要有重復訓練法、比賽訓練法和游戲法,內(nèi)容為條件反射練習和非條件反射練習兩類,包括動作空擊、手靶、實戰(zhàn)、球類、小游戲等,也可根據(jù)運動員需要進行科學設計,已有研究中多以專項技術結(jié)合為主,目的是建立熟練的與專項技術相關的條件反射。(表2)

3結(jié)論

動作速度練習主要采用重復訓練法和持續(xù)訓練法,側(cè)重上肢。手段有基礎技術訓練、自重抗阻、負重抗阻、身體對抗、電刺激、跳繩、沙袋、手靶;位移速度練習以提升動作頻率為主,其中跳躍類、短跑、跳繩練習采用重復訓練法,球類采用比賽訓練法,間歇時間較長,練習負荷較小,約30-50%,對于短跑類練習的有效性還需進一步探索。反應速度練習主要使用重復訓練法、比賽訓練法、游戲訓練法,內(nèi)容分條件反射練習和非條件反射練習,包括空擊、手靶、實戰(zhàn)、球類、小游戲。雖然訓練方法的研究已從橫向往縱向發(fā)展,但目前對于負荷結(jié)構研究還不全面、不系統(tǒng),并沒有將訓練安排的所有元素包括在內(nèi),且大部分的文獻還只是經(jīng)驗性的分享,其科學性和指導性不足,需要加強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陳超,王德新,吳國棟,鄧愛民.新規(guī)則下拳擊運動項目特征研究[J].體育科學,2018,38(10):89-97.

[2]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5]張小軍.淺析拳擊速度練習[J].搏擊(體育論壇),2013,5(10):71-72.

[3]張小軍.淺析拳擊速度練習[J].搏擊(體育論壇),2013,5(10):71-72.

作者:鐘裕明 單位:上海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