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大學生黨員的媒介素養(yǎng)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黨員的媒介素養(yǎng)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生黨員的媒介素養(yǎng)探析

[摘要]目前,受益于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手機的迅猛發(fā)展,社會進入自媒體時代,但人們的媒介素養(yǎng)并未相應跟上。作為大學生中的焦點人物——大學生黨員也是如此,時常會發(fā)送或轉發(fā)不實消息、甚至是有違黨性原則的消息。為此,提高大學生黨員的媒介素養(yǎng)勢在必行,應采取必要的措施辦法,多管齊下,提高大學生黨員個體的媒介素養(yǎng)。

[關鍵詞]自媒體媒介素養(yǎng)批判甄別

1自媒體時代大學生黨員媒介素養(yǎng)存在的問題

媒介素養(yǎng)是指人們面對媒體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chuàng)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2]。自媒體幾乎是以山呼海嘯般的速度襲來,發(fā)展如此迅猛,但是人們的媒介素養(yǎng)卻并未相應跟上。當前大學生黨員的媒介素養(yǎng)主要存在以下三種問題。

1.1時髦心理

大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的優(yōu)秀分子,在內心深處存在趕時髦、走前列、當先進的現(xiàn)實想法,通過自媒體發(fā)聲表達個人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可能比其他大學生的愿望更加強烈。通過自媒體,人們從典型的手中角色,走向前臺,由被動轉向主動,可以自由地表達,自我表達,并且可能小范圍或者大范圍地引起關注,與人們在虛擬的時空里進行釋放和互動。普通大眾從關注別人到被別人關注的轉變,滿足了人們吸引關注、引發(fā)轟動效應的內心潛在需求。而且這種革命性的變化,來得如此容易,人們只需要一部手機即可,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秒發(fā)或者秒轉博文、上傳視頻,與他人互動。自媒體如此開放、便捷,而技術如此簡易,互動如此之便捷,使得每一個人自發(fā)地或者被卷入到自媒體時代,成為自媒體發(fā)聲的一員。

1.2盲從心理

自媒體在幫助大學生獲取信息、表達觀點、參與各種公民實踐方面,有功不可沒的作用,但有的大學生黨員,因見識面不夠,對某一問題的看法不一定正確,做不到客觀分析,而是人云亦云,看到別人轉發(fā),自己也跟著轉發(fā),這就是盲從的現(xiàn)象。有些大學生黨員,沒有形成一定的媒介素養(yǎng),頭腦中也往往沒有這根弦,并沒有想過發(fā)表在自己微信、微博上的言論,是個人聲音的一種表達,傳達的信息應該是已經得到確認的,隨意不得。在多媒體的漩渦中,有一些大學生黨員無所適從,出于善良、好心去轉發(fā)一些撿到準考證、孩童丟失等信息。更有一些大學生黨員,出于一種獵奇心理,一些不切實際、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在大學生間引發(fā)了瘋狂的轉發(fā),使得不實消息迅速蔓延。還有一些大學生雖然已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但對黨的發(fā)展歷史不夠了解,黨性修養(yǎng)不高,在自媒體中發(fā)表了不當言論。

1.3無畏心理

在“全民皆發(fā)聲”的微時代,有的大學生黨員缺少法規(guī)常識的基本了解,自我感覺別人可以隨便發(fā)表言論引起關注,自己也應該是可以的,帶來無法估量的后果。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系統(tǒng)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相關知識偶爾在大學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政治課上略有提及。這些零星式、碎片化的傳遞,并不能滿足自媒體時代對大學生黨員的自媒體素養(yǎng)要求,大學生并未形成自己對自媒體信息的免疫、解讀、批判能力。有一些大學生黨員為了追求個性、突出自我,發(fā)送一些自以為個性、實則低級趣味的信息。有一些大學生黨員的消息過于庸俗,不符合大學生黨員的形象,引發(fā)了社會對大學生黨員群體的懷疑。而大學生黨員一般在學生中很有號召力,往往是一呼百應,他們的微信微博等也會引起周圍學生的關注。很多大學生黨員并未認識到傳播鏈自由構建速度之長之廣,并未認識到自己的一條微信、微博通過自己的同學轉發(fā)可能會引發(fā)的蝴蝶效應。但類似這些不負責任的個性化言論,轉發(fā)突破倫理底線的肆意言說,惡意的炒作、蠱惑和煽動,使得“網(wǎng)絡推手”“網(wǎng)絡水軍”“網(wǎng)絡爆料”等隨處可見。當然,有些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了媒體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意義,但是與迅猛發(fā)展的自媒體來講,總體水平還是很低的。

2自媒體時代提高大學生黨員媒介素養(yǎng)的措施

自媒體時展迅速,并未給人們對自媒體傳播規(guī)則、自己應該傳播什么、自己的傳播禁忌有足夠的思考時間,相應的素養(yǎng)也沒有跟上,要求各級管理方必須有的放矢,抓住關鍵,快速提高。

2.1通過普及法規(guī)加強自律

一位教計算機基礎課的老師,在給學生上第一節(jié)課時,就非常嚴肅地提出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不實信息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的問題,給學生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使得學生時刻繃緊自媒體素養(yǎng)這根弦。這個做法,引申出來的是,高校如何通過有效的教育方式,讓大學生尤其黨員掌握相應的網(wǎng)絡法律知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使用網(wǎng)絡、使用手機、使用自媒體也是要遵守法,否則將應承擔相應的違法違紀后果。教師可以以某一條信息為例,教會大學生黨員從多種渠道,如百度、官方網(wǎng)站、自己周圍人的反應等來判斷消息的真?zhèn)?。大學生黨員也應在老師授課的基礎上,通過百度查詢或書籍查閱等方式,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防止成為網(wǎng)絡法律的“文盲”。

2.2通過甄別批判加強自律

當對海量信息有了一定的辨識能力后,大學生黨員要對自己優(yōu)選的多媒體信息進行甄別,也就是對消息來源、消息真假進行判斷。自媒體信息魚龍混雜,自然會帶給大學生黨員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方面的巨大沖擊,會對其認知、心理、情緒情感等產生深刻的影響。海量信息對大學生黨員來說,是其開拓視野的平臺,同時是巨大的挑戰(zhàn)。大學生黨員只有學會判斷和甄別,才不會成為虛假信息的傳播者。同時要敢于批判,從歷史或長遠的觀點看,這是一個公民獨立思想的重要表現(xiàn)。

2.3通過突出學業(yè)加強自律

大學生黨員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知識,不能因為自媒體的使用而影響學業(yè)。如果對自媒體信息沒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很容易淹沒在爆炸性的信息中。常常見到這樣的情況,很多學生上課的時候,本來是要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課堂,卻忍不住悄悄拿出手機,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又有了什么新消息,《今日頭條》又推送了哪些新聞。還有的學生趴在桌上打瞌睡,一問才知道,前一晚流連于自己的朋友圈,結果第二天自然沒有精神和充沛的精力參與學習。類似的問題每天都會出現(xiàn),學生會反復提醒自己這樣做會對學習、身體健康等產生的后果,可是依然無法抵御自媒體產生的巨大誘惑力,幾乎被手機所異化。因此,要讓大學生黨員對自媒體信息形成免疫能力,認識到自媒體信息“往往是永遠無法看完的”。在接受信息時,我們必須加以選擇,同時確定與自媒體隔離的時間,一天只是把有限的零星時間用于自媒體。否則,自身難免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影響正常的生活??梢猿珜W生某個上午或者某個下午不帶手機,感受一下“天并沒有塌下來”“地球離開我,依然如常運轉”“一個上午沒看手機,我依然正常生活,并沒有缺少什么”。

2.4通過組織生活加強自律

高校各級黨組織,從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到黨小組等,要把大學生黨員運用自媒體作為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落實大學生黨員組織生活會,通過學黨章、學黨紀和匯報學習體會及個人思想現(xiàn)狀等途徑,進一步掌握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現(xiàn)狀,讓大學生黨員時刻牢記黨員身份,對自己所傳播和轉發(fā)的自媒體信息產生的輻射效應有所估計,甚至是有所顧忌,在傳播和轉發(fā)自媒體信息的種類、性質上有一定辨識能力,依靠黨組織規(guī)范使用自媒體。

2.5通過教師帶頭加強自律

個別高校教師的媒介素養(yǎng)不夠,有些大學生黨員轉發(fā)了一些來自自己老師的不實報道?;趯蠋煹某绨?,有些大學生黨員對老師的微信和微博等完全沒有辨別真?zhèn)?、美丑的能力,只是一味轉發(fā)。為此,高校應加強對教師的教育管理,讓他們帶好頭,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正確引導大學生黨員正確使用自媒體。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OL].(2016-01-22).pdf.

[2]黃昆.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J].青年記者,2014(9):104,105.

作者:張輝  單位:福建船政交通職業(yè)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