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新課改的初中生物教學探究學習思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課改的初中生物教學探究學習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課改的初中生物教學探究學習思考

摘要:“倡導探究性學習”是中學生物學科在課程改革中突出的三大理念之一,本文從探究性學習的內涵出發(fā),從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過程、開展課外活動三個角度,對新課標下的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

“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是中學生物學科在課程改革中突出的三大理念。教材中也安排了具體的科學探究活動,包括觀察與思考、探究實驗、資料分析、調查、模擬制作、設計、演示實驗、技能訓練、課外實踐等,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下面結合自己在生物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做法。

一、結合教材,源于生活,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究,更好的幫助學生建構生物學概念。教師可提供相關的圖文資料、實物或標本、模型等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講述《基因的顯性和隱性》時,教師可以拋出幾個問題,如“你和父母長得像嗎?”,繼而出示一張本班同學和父母的合照,教師適時引導,“為什么父母都有耳垂,而他是沒有耳垂呢?”利用生活中經常觀察到但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導入新課,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例如在學習《人體的生殖》一課時用多媒體播放精子和卵細胞受精、胚胎發(fā)育的3D視頻,既消除了學生的害羞心理,又使學生很快的進入情境之中,喚起探究的欲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開花和結果》一節(jié)中,對于花每個學生都不陌生,但對花的結構知道的就寥寥無幾。所以課前,可以讓每個學生準備幾種不同的花,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分析總結不同花的結構,做到真正的在玩中學。實物教學真實,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生物學教學中有時候實物很難模擬動態(tài)的過程,這就需要發(fā)揮模型的作用。如《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一節(jié),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原理這一知識點抽象難懂,但如果在課前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演示實驗中的模型并在課上動手模擬膈肌的運動引起肺的擴張和收縮,形象直觀,更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探究。同樣,在講述《植株的生長》一節(jié)時利用自制的葉芽發(fā)育成枝條的模型展示芽發(fā)育成枝條的過程,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動態(tài)化,幫助學生更好的探究和理解芽是如何發(fā)育成枝條的這一知識點。

二、結合教材,循序漸進,開展探究性學習

科學探究貫穿于整個初中生物學教材,其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但這部分的學習對于初中生要循序漸進。如在探究“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時,學生對提出問題、作出假設都不是很明白,所以這節(jié)課的重點就是闡述如何提出問題、作出假設,什么是對照實驗,什么是變量等知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初步了解探究實驗的六個步驟。在探究“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時,此時學生已經可以獨立自主的提出問題、作出假設,但對實驗的設計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學生可以在教材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提出自己的探究問題,比如“土壤、光照是否是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并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小組間進行討論交流,對探究過程進行評價和反思。在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這一實驗中,學生對探究的環(huán)節(jié)已基本熟悉,且該實驗對實驗目的、方法步驟具體給出,所以本實驗的重點是放在讓學生學會得出結論環(huán)節(jié)上,在授課上教師可以設計多個問題來復習探究實驗的六個步驟,如:①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變量是什么?②如何設計對照實驗?在學生經歷了多次探究活動并學會了各個探究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這一探究實驗中,學生熟悉并了解探究過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活動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教師適時的指導,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探究活動,并寫出探究報告,班級內匯報探究報告,小組評比。

三、結合教材,走出校園,開發(fā)探究性學習

在生物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將學生的學與日常生活、科學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生活,而不是將學生的學局限在課本上,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如《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一節(jié)時,由于此次調查活動是學生學習生物后的第一次實踐活動,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參與的積極性,但缺乏必要的知識、方法和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園、公園進行初步調查,在既定的路線進行調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介紹生物的種類、生活環(huán)境及基本的分類知識。學生將這些生物的科、屬、種的學名以及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等制成校園生物標牌,對校園植物進行掛牌。隨著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在學農基地的條件,以小組為單位,培訓好各組組長,全面負責學生的安全和組員間的分工合作。每個小組將調查報告通過口頭匯報或者班級展覽,進行組間互評。對于無法鑒定的生物,還可以到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有條件的可以拿著照片、攝像或者標本找有關專家請教鑒定。這樣,學生不僅通過調查活動、查找資料、咨詢專家增長了生物學知識,動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并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文化。結合教材,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循序漸進,走出校園,開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愛上生物學,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可見,新教材新課標下的探究性學習的生物教學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生物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劉芳 單位:大連市第49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