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當家長教育孩子是最為復雜的一件事。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健全的人格、優(yōu)秀的品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父母要給孩子“做個樣子”——以身作則
孩子是善于模仿的,父母與子女朝夕相處,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在接受著子女的監(jiān)督,因此做父母的要不希望兒女那樣做事,自己也別做,要是要求兒女那樣做事,自己就先去做。父母要處處以身作則,先做個樣給孩子學,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法”,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成敗。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好家長是學出來的。家長要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知識,加強交流,經常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觀和行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孩子日常相處有了錯誤和失誤就要勇于承認,不要維護家長的面子和尊嚴,要加強學習,了解網絡技術,這樣才有資本和孩子進行網絡對話。面對90后一代的成長,60后、70后的家長要改變很多,最要緊的是思想觀念和付諸行動,家長要善于把家庭教育當作自己的第二事業(yè)來經營,來追求,因為今天對家庭教育的積極投入,就是對明天家庭幸福的投資,就是對孩子美好未來的投資。
二、要善于傾聽孩子成長的聲音
每個人都有傾訴的需求,如高興時、苦悶時,尤其是孩子更有這方面的需求。對于家長來說,要讓孩子有講話的機會,要耐心聽,注意力要集中,不要邊看電視邊聽,不要邊做事邊聽,要讓孩子把想說的都說出來,不要打斷,也不要批評和指責,聽完之后給予鼓勵或指點,要學會做孩子真誠、耐心十足的聽眾。家長要心平氣和地聽,全面真實地聽,不要粗魯的打斷,不要聽過之后就簡單批評孩子的對與錯。家長若一廂情愿采用指令式、批評式教育,對90后的孩子效果不大,他們是不會接受的。
三、孩子的成長家庭教育是關鍵
近幾年來學校設立了家長學校,有專門的老師備課給家長上“家教六講”“家教八講”,也給家長發(fā)了教材,但效果不是十分明顯,雖說國人的家庭意識增強了,可是有許多父母不重視家庭教育或重視不夠。有的家長以為“孩子還小,教育是以后的事”,認為“樹大自然直”,或者覺得我給孩子交了學費,教育是學校的事、是老師的事。作為班主任,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我的天職,那作為家長,作為母親的職責又是什么呢?一些家庭的家長年屆不惑,事業(yè)正處于上升階段,和孩子交流時間少,缺少家庭教育的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有些家長晚上回家,和孩子交流就是典型的三句半:“吃飯了嗎?作業(yè)做完了嗎?去睡覺吧!快點!”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不能取代的。
四、陪孩子學習但不批判,并且要認同
在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有兩個關鍵階段,一是小學到初中的過渡,一是初中到高中的過渡。作為家長我們要做好這兩個階段的學習指導,幫助孩子盡快適應。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孩子從小學升初中,從兒童步入少年,學習的科目多任務重,孩子還沒焦躁不安,家長便開始緊張,丟掉自己的應酬成為孩子學習的全陪。孩子在那兒學習,家長盯著看,孩子覺得被人監(jiān)督很不自在,學習效果不會很好。實際上我們可以裝不懂讓孩子給你講解他學會的知識,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溝通方式,孩子也容易體驗成功的感覺。抓住孩子上初中或高中期中考試之前的這段時間,幫助孩子定好方向,確立他在班級中的位置,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會很順。
五、向孩子適度傾訴
向孩子傾訴不是說你供他讀書花了多少錢、多少精力,讓他有負罪感,也不要說離中考或高考還有多少天,讓他有種來不及的感覺。適度的傾訴是什么呢?不要讓他覺得家長是萬能的,因為家長做工作的時候也有很多的困難和困惑,有時還有很多的郁悶。給孩子一個適度的傾訴,讓他了解這個社會,也有一種心理成熟,同時他對家長的工作也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擔。教育在學校,素質在家長。沒有父母素質的提高,就沒有孩子的高素質。這道理就像是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學生素質提高的基礎和前提一樣。所以,父母不能再靠經驗來教育孩子。最后,希望家長能努力學習,做聰明幸福的家長!
作者:任銳 單位:巴彥淖爾市五原高級職業(y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