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接受理論下的當代文學走出去探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接受理論下的當代文學走出去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接受理論下的當代文學走出去探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國當代文學在德國的接受的基礎上探討了接受理論對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的啟示,并對“走出去”工作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接受理論;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期待視野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做好中國文學“走出去”工作,促進中國文學在世界各國的接受與傳播,使中國文學真正走向世界,“走進”異域,有助于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與認同,有助于建構良好的國際形象。新形勢下,中國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走向世界,更加注重用外國讀者樂于接受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接受理論以其關注讀者接受的優(yōu)勢為“走出去”研究注入新活力。接受理論中的諸多觀點,如“期待視野”“視野融合”等,對“走出去”工作實施者發(fā)揮主體性,充分考慮讀者期待視野,促進文學作品在異域的接受與傳播具有較強的啟發(fā)意義。

一、概覽中國當代文學在德國的接受

中國文學在德國的譯介與傳播始于19世紀末,粗略估計至今已有1000多種中國文學作品被譯成德文。德國漢學界翻譯中國文學作品最多的是在20世紀2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頂峰是在1987年,這一年里翻譯的中國文學作品達40部之多。這些譯介作品成為80年代以后德國了解中國,建構中國形象的一個重要媒介。雖然中國當代文學在德國的圖書市場一直處于邊緣狀態(tài),但中國當代文學的翻譯與推介在不斷向前發(fā)展,尤其是中國作為主賓國參加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以及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給中國當代文學在德國以及世界的傳播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據法蘭克福書展主席博思(JuergenBoss)介紹,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展出300本當年翻譯出版的中國圖書,邀請100位中國作者出席。德國著名國際文學雜志Litprom主編AnitaDjafari女士說,截至2016年10月,該雜志網站數據庫可以查到389種在德國翻譯出版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德國讀者青睞三類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第一類是如余華、莫言、張愛玲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這類作品可以說是世界文學,適合全球讀者口味。第二類是介紹中國特色的、近現展情況的作品。第三類是刻畫中國現代社會某種現象的作品,如韓寒等的作品。德國漢學家還關注女性文學詮釋社會現實的特殊敘事,陸續(xù)譯介了張潔、張辛欣、張抗抗、茹志鵑、陳丹燕、王安憶和鐵凝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張潔的《沉重的翅膀》德文版印數達數萬冊。中國當代文學中以郭敬明和韓寒為代表的偶像文學也受到德語國家讀者的關注。此外,近些年來,一些生活在國外的中國作家如哈金、戴思杰、張戎、閔安琪、虹影、裘小龍、山颯等,在德國也很有名氣。不過整體上說,中國當代文學在德國的接受參差不齊,德國讀者還沒有系統(tǒng)地接納中國當代文學。

二.借鑒接受理論,促進當代文學“走出去”

接受理論崛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聯邦德國,其代表人物是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RobertJauss)和沃爾夫岡•伊澤爾(WolfgangIser)。在接受理論看來,“一部文學作品的歷史生命如果沒有接收者的積極參與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只有通過讀者的傳遞過程,作品才能進入一種連續(xù)性變化的經驗視野”,而讀者對于文學文本的接受總是從審美主體的期待視野出發(fā)的。與此相類似,人們對于文學作品的接受其實也總是帶著自己的期待視野。這種期待視野也是一種“先入之見”,是讀者在進入閱讀活動之前已有的對于所讀文學作品的預先估計和閱讀期待,是一種預先存在的閱讀意向。從閱讀主體的角度而言,期待視野決定了讀者對于文學作品的選擇,決定了讀者對閱讀重點的選擇,也決定了讀者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與評價。接受理論中的“期待視野”“視野融合”等觀點,與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要充分考慮國外讀者的接受習慣等不謀而合,對“走出去”工作實施者發(fā)揮主體性,尊重市場選擇,順向和適度超越讀者的期待視野,從而促進文學作品在異域的接受與傳播具有較強的啟發(fā)意義。

1.“走出去”的目的在于接受,“走出去”更要“走進去”

根據接受美學的觀點,完整的文學過程必須是創(chuàng)作過程和接受過程的統(tǒng)一,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完成的;沒有讀者的參與,文學作品的生命力就無法得到延續(xù)。如果文學作品走出國門卻被藏之名山,或者雖然印行于世卻無人問津,那么它就只能作為文本而不是作為文學作品存在著,其走出去的價值和意義根本沒有得到實現。中國文學“走出去”的終極目的是要走進國外主流市場,走進異域觀眾的內心。

2.“走出去”的中心在于讀者,“走出去”應正視并接受讀者的選擇

近年來,隨著“走出去”步伐加快,國內大量文學作品紛紛走出國門,成為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載體。如果不精通海外市場的“游戲規(guī)則”,不了解海外讀者的閱讀興趣、需求和選擇,不能讓這些作品接上當地的“地氣兒”,這些作品很可能“水土不服”,折戟沉沙。這就要求我們要深度挖掘目標客戶需求,深入調研目標市場接受情況,有針對性地推出“走出去”產品,才能贏得目標市場的青睞。中國作家阿城的作品在德國頗受關注與歡迎,乃因其蘊含的超前的現代意識和濃厚的道禪神韻,暗合了歐洲讀者對于現實中國與傳統(tǒng)中國的多重閱讀期待,所以深受讀者喜愛。因此,“走出去”工作必須尊重讀者的主體性地位,必須尊重讀者的興趣、愛好、需要和動機,必須正視并主動接受讀者的選擇,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有效的走出去。

3.“走出去”產品須順向并適度超越讀者的期待視野

讀者接受異域作品的每一過程,都是主體依憑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對作品進行的民族性再創(chuàng)造活動,也是賦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和文化涵義的過程。讀者在閱讀作品,獲得審美愉悅,得到審美滿足的同時,期待視野獲得進一步擴展,如此循環(huán)往復,讀者的先在結構便會越來越豐富,期待視野越來越廣闊,接受面也越來越寬,對文本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從而有力地推動著文學活動的發(fā)展。阿城、蘇童、劉恒、莫言、殘雪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適度超越讀者的期待視野,促進了中國當代文學在德國的接受。事實上,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要求中國文學“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應當為形成積極、正面的國家和民族形象而努力?!白叱鋈ァ钡淖髌窇撚行д故菊鎸嵉奈幕蜗螅龑Ш拓S富國外讀者的期待視野和閱讀體驗朝著公正、健康的方向發(fā)展,以期增進理解,求同存異。

三.深挖接受市場,全方位實施“走出去”工作

1.發(fā)掘優(yōu)秀文學作品,培育卓越文學品牌

文化能不能走出去,主要看文化的內容有沒有吸引力,能不能得到其他文化體系的認同。因此,在大力發(fā)展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的同時,要重視自身文化建設,增強自身文化實力,使走出去的文化更具吸引力和穿透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既具普世緯度,又具民族特性。只有當千姿百態(tài)的中國文學作品不再僅僅被當作了解中國的檔案和滿足“獵奇”心理的材料,而是因為自身的價值被世界各國人民廣泛閱讀并喜愛時,中國文學才真正走向了世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是在德國最受歡迎的中國作家之一。他的《紅高粱家族》《酒國》《天堂蒜薹之歌》等作品在其獲獎之前就已經被翻譯成德文出版,在他獲獎之后這些譯作多次再版。余華的《兄弟》《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小說在德國擁有大量的讀者,成為德國讀者了解中國的必讀書。先鋒作家李洱在德國也享有很高的評價。德國文學記者IrisRadisch評價他的史詩作品《花腔》是“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偉大一章”。這些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中國當代文學的標桿,在國內擁有廣泛的讀者群,在國外也深受一大批讀者的歡迎和喜愛;它們是中國當代文學真正走出國門,落地開花,走進異域受眾內心,實現作品自身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典型代表。由此可見,中國當代文學要真正“走出去”,要在世界文壇發(fā)出強有力的聲音,必須要發(fā)掘優(yōu)秀的具有國際視野的文學作品,率先培育一批知名度較高、實力較強的作家和作品,提高品牌作家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從而推動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2.培養(yǎng)專業(yè)文化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中國當代文學要走出去,還需重視培養(yǎng)專業(yè)文化人才,包括翻譯、版權經理和版權經紀人。許多中國文學作品無論是背景設定,還是書寫習慣上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脫離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中國文學很難真正被海外讀者所接受。這就需要培養(yǎng)一批具備很深的中西文化積累,對文本、目標語讀者以及歷史、文化語境有非常理性的認識和準確判斷力,能夠掌握目標語讀者的期待視野,有著很高的文化自覺意識和文化素養(yǎng)的翻譯。此外,有著一定國際背景和一定國際出版經驗,熟悉中國國情,能夠很好地與外方溝通的職業(yè)經理人以及成熟的版權經紀人也是中國文學走出去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國文學走出去,要不斷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針對高端翻譯人才、有國際背景的職業(yè)經理人、版權經紀人等“走出去”急需人才,在建立科學有效的選拔培訓機制的基礎上,加大培養(yǎng)力度,壯大隊伍力量,保障我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的順利推進。事實上,國內出版企業(yè)已經積極落實文化人才培養(yǎng)機制,如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在德國舉辦“國際版貿與文學研修班”,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國際出版研究中心在英國牛津舉辦的“牛津高級出版人才研修班”等,分別邀請德國出版界、翻譯界、版權界大咖以及國際出版界的“黃埔軍?!睂<沂谡n,為加強國際化出版人才培養(yǎng),完善落實“走出去”政策提供了人力資源層面的保障。

3.拓寬傳播渠道,增強推廣力度

國家之間的文學交流與文化傳播,是不同文化體系之間的交流與融入。在這個過程中,將會面臨文化差異、思維差異、語言差異等,因此,應當尊重文化傳播規(guī)律,以國外民眾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文學交流與文化傳播。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應當建立起以市場為主要導向的文學傳播機制,建立健全文學人體系、建立健全職業(yè)出版經紀人制度,從而在作者、譯者、出版社、市場與讀者之間架設起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建立作家與譯者、經紀人與出版社之間穩(wěn)定的關系,進行深入的交流,加強對不同文化傳統(tǒng)的國家或地區(qū)的圖書市場、讀者的審美期待和閱讀習慣的研究。在把握市場規(guī)律的大前提下,充分利用海內外各類主流出版社的各種資源優(yōu)勢,為中國文學走出去在翻譯選材和出版流通方面發(fā)揮作用。中國文學走向世界,還要關注新技術、新媒介對于文學傳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如小說改編的電影在中國文學走向世界進程中就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如阿城在德國及海外的影響,就與陳凱歌電影的推廣關系密切。五洲傳播出版社建成的that’sbooks多文版中國數字內容運營平臺,上線銷售圖書3000余種,內容涉及英文、西文、阿文、法文、德文、俄文等近20種語言文字。這是利用數字化助推“走出去”模式和渠道突破的積極嘗試。文學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與價值觀,是國家歷史傳統(tǒng)與當代形象的重要載體。文學走出去是促進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途徑。然而,中國當代文學在國外普通讀者中影響力依然有限,這從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國家“軟實力”戰(zhàn)略的實施效果。中國當代文學要真正走出去,必須要考慮到國外讀者的閱讀需要和審美興趣,考慮到作品是否能在西方世界得到廣泛的認可、接受和傳播。文學交流是心靈的交流,中國文學走出去,要敞開心靈,開拓疆域,在與異域的接觸中,消除誤解,加深理解,消除沖突,促進溝通,在相互交流中不斷豐富自身,進而共同發(fā)展,實現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聶震寧.文學書走出去:出版人的責任與自覺[J].出版參考,2006(24):1.

2.儲常勝.中國當代文學翻譯出版:困與道[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5(2):82-84.

3.高方,許鈞.現狀、問題與建議——關于中國文學走出去的思考[J].中國翻譯,2010(6):5-9.

4.H.R.堯斯,R.C.霍拉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5.胡安江,梁燕.多元文化語境下的中國文學“走出去”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15(6):67-76.

作者:王玉強 單位:譯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