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金融學教學論文范文

金融學教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學教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金融學教學論文

第1篇:金融學教學論文范文

第一,當前的教學模式缺乏有效的實踐,面臨的問題也很多。以實際運作情況的角度分析,截止目前,兩種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的要求;而第三種教學模式針對一般院校,也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行業(yè)具有的特殊性,即要求很高的保密性。如證券公司和銀行等行業(yè),接觸到的內容大多為保密資料,如客戶資料等等,所以為了保證資料不被泄漏,像這種單位企業(yè)是無法提供實習場所和環(huán)境給高校實習生的。以學生實習情況分析,學校要想為學生聯(lián)系銀行實習是非常困難的,即使爭取到機會進入銀行實習,也只能是做做內勤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實際操作。第二,普遍缺乏科學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一直以來,傳統(tǒng)教育觀念根深蒂固,部分高校受其影響致使文科類的專業(yè)實踐教學得不到充分發(fā)揮,甚至越來越薄弱,尤其是近年來對專業(yè)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對其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有些高校并不具有招生條件,但仍然采取盲目的擴大招生規(guī)模計劃,增加部分熱門專業(yè),譬如金融學。然而,學校并沒有與實際結合,沒有制定相關專業(yè)的實踐教學計劃,實驗指導書、實驗任務書和實驗項目在制定和設計上都與教材內容等脫節(jié)。這種不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起不到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作用。第三,加強實踐,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一些高校一直以來都是閉門造車,教師因需要完成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基本上沒有什么機會到相關的企業(yè)單位進行所授專業(yè)的實際業(yè)務鍛煉,造成其實踐經驗缺乏,僅僅依靠理論知識來指導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大部分教師感到把握不住,力不從心。教學評價體系缺乏一定的科學實踐基礎。其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學評價體系缺乏學實踐基礎,對于大多數(shù)高校而言,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都沒有專門制定。二是沒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教師課題研究的活動都沒有給予相應的學分。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受挫。

2提高應用型高校本科金融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的建議

2.1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以教學模式的角度分析,要構建實驗教學模式,即課堂實驗、綜合實訓及校外實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教學內容角度分析,應以金融專業(yè)知識為基礎,在此基礎上設計科學完善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其中包括實驗的內容和項目設計。

2.2優(yōu)化金融實驗室建設,提高校內實訓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進入金融企業(yè)實習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就突出了仿真工作環(huán)境實習的重要性。所以,應將金融訓練中心建設的重點放在各類不同金融機構營業(yè)部門的建設上。

2.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以實踐基地為載體的金融實踐教學,在校外實踐基地中,學生可以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從而將課本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在加深對課本知識理解的同時熟練掌握業(yè)務操作能力。因此,學校應結合金融專業(yè)的特點,與商業(yè)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咨詢公司等金融機構簽署長期合作協(xié)議,使其成為長期穩(wěn)定的實習基地,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實踐條件和更多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財務運作能力。

2.4建設高水平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實踐教師的缺乏導致出現(xiàn)了實踐教學模式不穩(wěn)定、實踐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不明確、實踐設置混亂等現(xiàn)象。實踐教師隊伍應該由金融行業(yè)的優(yōu)秀從業(yè)人員和專職實踐指導教師構成。學校應該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教師對實踐教學的投入,鼓勵、支持、引導高水平的教師參加金融實踐教學工作,并應制定相關政策,對工作中取得成績的教師實施獎勵。

第2篇:金融學教學論文范文

1.1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的精神實質

一是平等開放式討論。平等開放式討論表現(xiàn)為教師扮演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的角色。教師賦予學生課堂的話語權,成為學生發(fā)言的傾聽者,使學生敢于、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思考,充當學生發(fā)言的溝通者,促進學生激烈辯論;學生思考與討論的引導者,確保課堂討論熱烈和主題始終鎖定教學目標,保障教學有序進行。二是多元發(fā)散的思維方式。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參與式學習,教師在課堂上不是為了提供答案,而是營造氛圍,使學生獲取知識來源由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拓展至案例自學、團隊協(xié)作和教師的點評、總結。教學不再限于金融學的基礎理論與知識,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重視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教師反復強調并使學生明白:面對同樣的金融情景,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答案因而是開放的、發(fā)展的和動態(tài)的,不同答案的差異在于與情景的匹配程度,讓學生改變定向思維習慣。三是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強調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紤]到學生的興趣點、關注點和學生課堂積極性的調動,除了自我編寫案例,教師往往會向學生征集案例。只有意識到課堂教學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發(fā)揮能動性,學生才能主動搜集資料提供符合要求和感興趣的案例供教師選擇。

1.2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學者提出“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構建”四要素,認為學習是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通過人際間的協(xié)作活動而實現(xiàn)的意義建構過程,強調知識的主動因素。金融學案例教學是指教育者遵循金融學教學目的要求,以真實事件為基礎撰寫的金融案例為素材,將學生引入一個特定情景中,通過組織學生對案例的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以達到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其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案例應達到運用語言和多種視聽手段真實描述特定金融活動情景要求,以便學生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對金融活動、金融現(xiàn)象進行分析或解釋,并提出方案。它不是通常的例子,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后者沒有懸念,只是純粹為支撐或理解某一觀點。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以案例教學為基礎,注重教學過程中不同類型、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尤其是中外)的案例比較。因而通過有利于學生對金融學知識進行有意義建構的多個案例情景,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組成團隊主動進行資料搜集、比較分析和協(xié)作學習,借助討論,根據間接經驗建構出有關知識的意義。因此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成為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2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的SWOT分析

2.1優(yōu)勢分析(StrengthAnalysis)

2.1.1有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調動

為了讓枯燥的金融學理論變得生動,案例對比式教學法針對性地引入實際發(fā)生的金融現(xiàn)象,讓學生充當主角,揚長避短研究案例,提出觀點,相互切磋,并鼓勵、引導與教師平等辯論。同時利用案例的比較分析、點評與總結,使學生意識到在同一金融理論或思想指導下,背景不同,時期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也不同。這些都能夠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1.2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與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

在學習金融學課程前,學生大多具備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等知識,而金融學中的貨幣、信用、通貨膨脹等內容是前面課程相關內容的深化,因此運用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容易激發(fā)學生聯(lián)想,對比以前課程的論述,甚至讓學生發(fā)散到更多學科知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多學科多視角思考經濟現(xiàn)象。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采用的案例,大多背景復雜、知識集成性強、跨度大,學生憑一己之力難以完成案例的閱讀、研究尤其是比較分析,必須主動進行組合通過團隊合作取長補短,方可高質量展開。

2.1.3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體現(xiàn)了教學目標的全局性、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教學過程的主動性和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有機統(tǒng)一。這要求教師必須采用綜合性強、適用性廣的典型案例,及時回答學生形形的問題,合理引導學生討論,科學高效點評總結學生的對策,確保教學活動熱烈有序。這些構成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挑戰(zhàn),應對挑戰(zhàn)促使教師準確把握快速發(fā)展的金融學理論脈絡,提高對金融現(xiàn)象的關注度,深化對貨幣政策、金融機構運行和金融改革等現(xiàn)實背后的理論認識,熟練駕馭課堂的技巧。

2.2劣勢分析(WeaknessAnalysis)

2.2.1建立案例教學庫的難度大

目前我國高校金融學案例教學庫主要由任課教師創(chuàng)立。無論是金融學教材及其教輔資料,還是各高校金融學及其相關課程教學網站案例庫,絕大多數(shù)是國外案例,且時效性不強。為實現(xiàn)案例的三大功能,我國金融學案例庫應包含一定數(shù)量的國內典型案例。因此,精簡、更新國外案例,選擇、增加編寫相當數(shù)量可與國際案例比較、鑒別和啟迪的綜合型與時效強國內典型金融案例,成為建立對比式教學金融學案例庫的難題。

2.2.2傳統(tǒng)文化背景與教育體制所形成的障礙

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強調個人主義、推理的力量、論辯、自我表現(xiàn),鼓勵質疑權威,這與西方社會推崇個人奮斗、寬容失敗、鼓勵冒險、自由、喜歡坦率直言的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環(huán)境相一致。我國中庸思想影響深遠,傳統(tǒng)文化倡導尊長、禮貌與謙遜,當面懷疑他人觀點,甚至質疑被認為是不禮貌的。目前教育體制仍為應試體制,強調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師道觀和教育觀,增加了大學生對基于能力中心的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的不適應。傳統(tǒng)文化背景與教育體制使我國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難以出現(xiàn)西方課堂上學生公開挑戰(zhàn)彼此觀點和質疑教師的活潑高效情形。

2.2.3耗時長與不適宜大班教學的限制

案例對比式教學法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是學生深入到案例的討論比較中,這不可避免產生知識傳授效率低耗用時間長的后果。本科金融學課程的總學時一般48學時左右,以貨幣資金運動、信用活動及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為載體,以貨幣政策和金融調控為手段講授金融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而學生缺乏必要的實踐經歷,既有學時難以保證每章主要內容運用案例對比式教學法。以金融市場為例,先必須花一定的時間講清楚金融資產等專業(yè)強的內容方可進行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同時為保證討論比較的充分性和學生的參與性,20人左右的小班選擇這一方式效果最好。我國高校教學課時減少容易增加難的困境和金融學大班教學的實際情況,不利于案例對比式教學的實施。

2.3機會分析(OpportunitiesAnalysis)

2.3.1為高等教育改革的共識提供了機遇

隨著高校教育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和教育部質量工程的推進,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更要求課程授課情景化和擬真性,利用、創(chuàng)造條件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促進知識應用于實踐。與此相適應,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日益受到高校、院系領導的普遍重視,在科研立項、經費保障、人員支持等方面受到照顧,這有助于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隨著用人單位招聘對實踐經驗者優(yōu)先的普遍推行,高校為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必須積累實踐經驗。重視實踐教學逐漸成為高校的共識,而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可促使大學生重視和獲得實踐經驗。這為案例對比式教學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3.2案例渠道拓寬,搜集編寫便利

美國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相繼發(fā)生,對政府、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形成了許多學生感興趣的案例。如何趨利避害,眾說紛紜,正是案例分析和比較的極好話題。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投資理財問題的大量涌現(xiàn),金融學日益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播媒體圍繞股票債券等金融投資開設專欄節(jié)目,利用網絡開設投資咨詢服務;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的拓寬與加強,國內高校吸收國外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研究的最新成果更容易。這些為金融學案例收集和編寫提供了素材和經驗,有利于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的順利開展。

2.3.3教育經費持續(xù)追加,教學形式多樣化

隨著國家教育中長期規(guī)劃的頒布和近些年的執(zhí)行情況,我國財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呈增長趨勢,目前已達到4%,這為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奠定了物質基礎。搜集資料、邀請專家學者和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等都需要資金,而各級政府對教學科研經費投入的持續(xù)增長,在金融學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將受益匪淺。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實踐和研究的深入,在課堂討論之外,諸如小組討論、辯論會、情景模擬、學生自行準備案例與教師討論等教學形式都可被引入,使這一教學法在形式上更加多樣,為鞏固、提升教學效果創(chuàng)造了條件。

2.4威脅分析(ThreatsAnalysis)

2.4.1保障制度措施缺失

制度的建立是推動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的可靠保證。目前有關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工作量核算、案例對比式教學法質量評估和案例對比式的案例資源庫建設以及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經費保障等一系列深層次問題的制度舉措匱乏,嚴重挫傷采用這一教學法的教師熱情和積極性,加劇他們對克服案例對比式教學法高風險的巨大付出而沒有回報的擔憂。比如可能因學生不適應而影響教學評價和教學進度,甚至不利于教學薪酬和職稱評定。

2.4.2投入不足和師資力量薄弱

與單純的課堂討論不同,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需要較好的軟硬件環(huán)境。比如計算機房成為專業(yè)實驗室不可或缺的部分,還應配備必要的軟件以保障較好地模擬實際金融運行,目前教學設施還難以達到基本要求。這一教學法要求教師既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學術水準,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高超的駕馭課堂能力。同時滿足兩方面要求的教師通常不愿意留在高校,導致高素質教師流失。部分高校教師資源不足,不能有針對性的對教師進行實踐方面培訓。師資現(xiàn)狀堪憂。

2.4.3實踐存在偏差

由于對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的關系認識不當和前者的理論實質認識模糊,教學出現(xiàn)如下情形:一些教師引入金融學案例,視案例比較為理論講解的必要環(huán)節(jié),甚至等同舉例教學;一些教師過多使用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忽視甚至拋棄傳統(tǒng)講授法,導致學生的金融理論體系不完整。在課堂上使用案例時,或者表現(xiàn)為包辦,案例展開全過程容不得學生的質疑,難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或者放任,聽而不評,聽而不言,缺乏引導作用。完整的案例對比式教學法過程因而缺失,學生誤認為其與案例教學、舉例教學大同小異,課堂吸引力不強。

3完善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的思考

3.1夯實教學基礎,正確對待傳統(tǒng)教學

個人思維與能力的形成離不開相應的理論知識的掌握這一基本前提,只有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才可能達到預期的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效果。一些理論知識難以通過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展開,事實上片面推行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必然造成學生無法掌握金融學的知識結構全貌,也無法嚴謹專業(yè)到位地分析現(xiàn)實問題,從而難以滿足招聘單位的人才要求。考慮到目前緊張的金融學課程學時,以總學時的三分之一左右將課程最重要和學生必須運用的教學內容通過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完成較適宜。因此,教師在實施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前,應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生掌握案例必備的金融學理論知識。

3.2強化案例資源庫建設和金融學科教師培訓

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門的重大項目應向金融學案例編寫傾斜,加大相關項目立項和推進的力度;高校間應盡快建立交流合作機制,共同開發(fā)建設金融學案例資源庫,實現(xiàn)資源共享;以本土金融案例為基礎,結合境外案例,拓展案例源泉,通過比較分析提升案例資源庫編寫質量。建議組建教授牽頭、中青年教師搭配的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團隊,邀請實踐經驗豐富、金融理論功底深厚的專家與知名人士參與教師培訓,選派有潛力的主動性強教師到案例對比式教學法效果明顯的國外高校研修,創(chuàng)造條件讓教師開展這一教學法的研究,獎勵教師到金融機構掛職鍛煉。

3.3促使學生更新觀念,改變學生的考核機制

鑒于國內大學生對金融學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的不完全適應,高校應多途徑宣傳這一教學的必要性和作用,促使學生解放單一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tǒng)思想,善于通過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而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教師因勢利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學會扼要突出重點地論證自己的觀點,理性辯論和科學對待不同的意見或質疑,營造案例對比式教學法適宜的文化氛圍。為了使學生自由組合的團隊活動、學生考試制度和考試內容的確定、學生成績的評分標準等與案例對比式教學法的進行緊密聯(lián)系,教師應強調學生的課前準備,引導學生的課堂討論與監(jiān)督學生的課后總結,在學生考核方面強化學生平常表現(xiàn)的跟蹤與記錄,大幅度提升課堂表現(xiàn)占金融學課程成績的比重,減少學生教學過程中的搭便車行為。

3.4加快強制度建設,激發(fā)教師工作熱情

第3篇:金融學教學論文范文

1.1對金融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

目前,我國高校金融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仍將大部分教學重點放在理論知識上,公共基礎課程所占比例遠大于實踐課程,導致實踐教學無法保證應有的分量。另外,部分教師和學生沒有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教師仍以簡單的課件講述為主,缺乏對實際操作過程的展示,導致學生不能將所講述內容運用到實踐當中;而部分學生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維的束縛,認為實踐部分占總成績的比例低,不認真對待上課或課后內容,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效果大打折扣。

1.2金融學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

實踐教學是將理論知識向工作應用方向延伸的環(huán)節(jié),應包含能夠滿足金融人才需要的實踐內容,而目前我國的金融實踐教學范圍內容仍比較單薄,體系仍不完善。我國高校的金融專業(yè)實踐教學一般包括課上實踐、畢業(yè)實習等環(huán)節(jié),學生進行運用實踐的時間相對較少,從而難以形成對金融實習實踐的全面認識,難以提高自身的運用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另外,我國高校的金融專業(y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大多缺乏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各個實踐環(huán)節(jié)依托于理論環(huán)節(jié)存在,缺乏相互聯(lián)系,實踐教學結構不合理。

1.3實踐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不足

由于金融學專業(yè)領域較廣且具有較高的實務性,實踐項目較為豐富且更新發(fā)展快,金融學專業(yè)實踐教學設施需要投入較高的資金建設金融實驗室,購買更新金融學實踐教學設備,來保證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由于資金不足的問題,許多高校都難以建設相對先進的金融實驗室,不能購置充足的符合當前金融交易的教學設施、實訓軟件等,加上實驗設備容易故障,沒有合理完善的管理維修制度,導致不能給學生提供理想的實踐環(huán)境。另一方面,由于沒有與金融企業(yè)機構建立長久的合作機制,加之金融企業(yè)業(yè)務具有嚴謹性、熟練性、保密性,高校難以提供充足的機會讓學生參與金融機構實習,即使提供了實習機會,也可能由于缺乏實習監(jiān)督老師而使學生不能充分鍛煉其實踐能力,無法達到實習目的。實踐教學設施不足、落后,缺乏實踐基地,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金融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的效果。

1.4缺乏“實踐型”師資力量

目前,我國高校具有真正的金融實踐經驗的教師不多,大多數(shù)金融專業(yè)教師學歷較高,也有出色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但并不是從金融機構企業(yè)中回到學校,因而缺乏從事金融行業(yè)的經歷和背景,缺乏金融業(yè)務實踐經驗,這是提高金融實踐教學水平的一大難點。由于缺乏金融實踐經驗,且迫于教學與科研的壓力,金融專業(yè)教師往往不擅長或不重視實踐教學,因而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介紹理論知識部分較多,實際操作演示部分較少,無法給予學生足夠的實踐指導。雖然可以邀請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開辦講座,向學生講述工作經歷及實踐經驗,但是由于學生對講座的不重視,以及講座內容與平時教學內容銜接性較差,從而不能彌補這一缺陷。“實踐型”教師的缺乏使提高金融專業(yè)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難以實現(xiàn)。

2關于加強金融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的建議

2.1提高對金融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

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實踐教學可以幫助鞏固理論教學成果,增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思考理解。相對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起步較晚,也缺少足夠的重視。各高校應提高對金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積極轉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思路,在保證理論基礎完整的前提下,切實增加金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擴展實踐教學內容,增加實踐教學所占比例,積極建設各項教學設施,發(fā)展實踐基地,使金融實踐教學真正起到培養(yǎng)“復合型”金融人才的作用。另外也要增強教師、學生對金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實踐課程的嚴謹性,督促教師認真?zhèn)湔n授課,讓學生明白實踐能力與人生發(fā)展息息相關,使他們能夠正確對待實踐教學課程。

2.2構建完善的金融學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

建立系統(tǒng)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提高金融學專業(yè)實踐教學水平的核心。先建立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確定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再以目標體系為基礎,建立內容體系,具體實施教學計劃;最后建立考核體系,來檢驗目標體系和內容體系的正確性及確保它們的最終落實。

2.2.1目標體系

將提高金融學專業(y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應用型金融人才作為總體目標,再將總體目標細化為多層次、多環(huán)節(jié)的分支目標,將每一個分支目標融入其相匹配的培養(yǎng)階段,通過完成各個階段性分支目標來保證總體目標的實現(xiàn)。根據培養(yǎng)過程,建立四個漸進的階段性目標:具有完整的金融理論基礎及對金融工作的一定認知度→增強對金融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及處理能力→了解金融業(yè)務→提高金融工作崗位實踐能力。

2.2.2內容體系

金融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系根據目標體系中的階段性目標展開。第一階段,進行關于金融實踐的理論教學,保證學生能夠打好理論基礎,并適當開展相應的基礎實踐活動,如金融交易計算訓練、證券投資基礎分析訓練、財務報表基礎分析訓練等,同時邀請金融從業(yè)人員授課,增加對金融工作的認知度。第二階段,加強對金融知識理論的實際運用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金融現(xiàn)象的認知理解能力,促進學生主動運用金融知識分析處理問題,可通過課堂匯報討論,組織社會實踐、調查研究等活動來進行。第三階段,通過學校金融實驗室來模擬重要的金融業(yè)務,如銀行存款業(yè)務、股票期貨投資業(yè)務、保險業(yè)務等,并組織金融業(yè)務經驗交流活動,保證學生對基礎金融業(yè)務有初步的了解,為金融企業(yè)實訓打下基礎。第四階段,校內方面進行金融機構企業(yè)從業(yè)培訓,模擬招聘訓練,校外方面向學生提供在金融機構企業(yè)實訓的機會,使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另外,要保證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連續(xù)性,將各個教學階段、各個教學科目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要使每個階段教學之間具有良好的銜接性,保證學生實踐能力能夠循序漸進并且全面的提高。各個實踐教學科目也應前后呼應,避免出現(xiàn)各自獨立、缺乏聯(lián)系的情況,同時減少重復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2.2.3考核體系

一方面,各大高校應建立針對實踐教學質量的監(jiān)督評價系統(tǒng),為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制定質量標準。根據每一門實踐教學課程的質量標準,來評價該課程及授課教師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成效等,保證每一門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課程及授課教師進行監(jiān)督,督促課程整改,保證課程效果。另一方面,應改進對學生實踐水平的考核方式。在不同的實踐教育階段開展相應的考核形式,減少傳統(tǒng)筆試所占分值比例,增加實際業(yè)務操作、平時上課參與情況、實踐作業(yè)完成情況等成績的比例,或是開展課題設計等創(chuàng)新性考核方式,這些方法都能使金融專業(yè)實踐教學考核系統(tǒng)更加科學、合理,更加真實地衡量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金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有效的加強專業(yè)實踐教學水平。

2.3完善實踐教學設施,加強實踐基地建設

金融學專業(yè)不僅范圍廣,而且具有較強的實務性、應用性,再加上設施更新速度快,其實踐教學的建設需要投入較多資金。為了使學生能夠得到金融實務訓練,培養(yǎng)企業(yè)需要的實踐能力,各個高校應增加建設資金投入,積極完善金融實踐教學設施。應建立能夠充分滿足學生要求的金融實驗室,引進當下較為流行的實務工作軟件,模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金融企業(yè)的操作環(huán)境,使學生真正體驗實務操作、提高實踐能力,為實習乃至招聘打好基礎。同時還應建立完善的教學設施管理維護制度,加快實踐教學硬件、軟件的更新速度,降低實踐教學設施的故障率,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進行。另一方面,高校應該積極與各種金融機構、金融企業(yè)建立長期合作,加強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充分了解金融機構企業(yè)的需求并開展相應培訓,并為學生提供實習的平臺。

2.4建立“實踐型”教學團隊

第4篇:金融學教學論文范文

作者:楊月梅 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

針對這種學科特點,在教學上就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專業(yè)有不同的教學重點,根據本學科的需要而定,不同層次的學生,由于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可以采取分層目標教學法,進行分層、分類、不同學時的教學,例如,我校是一所金融類院校,專業(yè)涵蓋了金融、會計、管理、投保等金融類專業(yè),同時還設置了計算機、文秘、法律、英語等非金融類專業(yè),根據這種特殊情況,我校針對不同專業(yè),對經濟數(shù)學課程的設置重點、時數(shù)都有所不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如有統(tǒng)招的、自費的,由于他們的入學成績相差很大,基礎相差懸殊,如果同時授課,勢必會造成好的學生吃不飽,差的學生又消化不了的局面,針對這種情況,我校采取了分類、分班、分層次教學,使得每一類、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好經濟數(shù)學這門課程,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內容的抽象性。這是由經濟數(shù)學自身的特點決定的,數(shù)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它把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蘊涵在事物內部的規(guī)律用抽象的符號和式子來表示。這勢必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造成很大的難度,經濟數(shù)學的這個特點決定了在經濟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只照書本講解抽象的公式、定理,而是應該采用理論性、趣味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方法,首先,適當增加經濟方面生動形象的實例,用淺顯的數(shù)學和經濟學語言表達抽象概念,采用示例法來降低闡述理論的難度,變枯澀為有趣味,變高深為通俗,充分向學生展示數(shù)學在經濟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使同學們充分認識數(shù)學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的作用,從而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生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其次將經濟數(shù)學的教學與金融專業(yè)知識進行有效結合,運用案例教學法和項目驅動教學法,即由具體的實際經濟問題引出數(shù)學概念,強化數(shù)學在經濟活動中的實用性,開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鍛煉和提高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靈活運用到今后的經濟工作與實際生活當中,從而提高他們應對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再次對教材原理論體系進行改革。根據實際需要重新編制教材,改變目前《經濟數(shù)學》教材重理論而輕應用的狀況,增加一些與當前經濟學相關的實用性內容,教材的深度、廣度和份量上盡量符合專業(yè)教學計劃的需要,與當今時代的經濟需要緊密結合。將比較典型的經濟數(shù)學模型及應用編入到教材中來,運用數(shù)學知識建立《經濟數(shù)學》模型,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對經濟的運行進行定量定性的研究,掌握數(shù)學在經濟活動中的估計、優(yōu)化、檢驗、決策等作用,使數(shù)學的學習變成學生掌握知識的工具而不是累贅。

思維的邏輯。經濟數(shù)學的邏輯性推理性很強,前后內容之間聯(lián)系緊密。這就要求對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經濟類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理科學生比起來相對弱些,還有大部分經濟類院校的學生是文科類的學生,這就更加大了學習經濟數(shù)學的難度。這就要求,首先,教師講課時思維必須很清晰,語言表述很精準且通俗易懂,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采取多種辦法,適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他們在一年的高數(shù)學習過程中即學到所需的知識,同時,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這對他們以后所要從事的專業(yè)會有很大的幫助。金融類院校的學生學好經濟數(shù)學,除了要掌握一些計算的方法公式外,其實更重要的是通過對經濟數(shù)學的學習,使他們能夠在以后的工作與研究中形成一種理性的思維問題的方式。任務的繁重性。一般說來,在每一所經濟類院校中,數(shù)學的教學任務都是很繁重的,每年整個數(shù)學組的教學工作量不少于全校教學工作量的十分之一。大學學習特點不同于中學,中學教學時。老師往往對一個問題會翻來覆去講好幾遍。一次沒理解或學生偶爾開了小差,后面還可跟上。大學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講解為輔,教師由于教學時數(shù)的限制不可能停下來等學生。如果學生不及時跟上學習進度。不懂的問題越積越多,就會產生畏難情緒而放棄。另外,有不少學生進校時都抱有這樣的心理:認為自己經過千辛萬苦終于跨人了大學的殿堂,是應該自己輕松輕松、玩樂的時候了。在這樣的心態(tài)和情形下。加上學生覺得高數(shù)課程枯燥乏味。學生往往上課心不在焉、作業(yè)抄抄馬虎了事,甚至可能經常無故缺課?!皹鋸澚司碗y以扳直”。所以教師在第一次課,最好用一定的時間向學生說明他們進入大學是人生新的旅程。在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大學的學習關系到他們一生的造詣。同時,向他們闡明大學學習的特點。他們必須轉變觀念,及時改變中學里的學習方法.才能適應大學的生活。誰轉變得快,誰就能跑在前面。另外,教學時數(shù)偏少,教師普遍感到學校給的教學時數(shù)不夠,大多教師都要額外補課才能完成。學生大多反映數(shù)學教學進度過快,教師缺少針對學生情況自由操作的余地與空間。加上現(xiàn)在擴大招生后,學生數(shù)學基礎的差距加大,使得這一矛盾更加突出?;A差的同學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而自暴自棄。對這部分學生教師不應該在思想上歧視他們.更不能在言語上打擊他們,而應該積極鼓勵他們。有過教學經歷的老師還可結合以前進?;A差的同學能順利通過高數(shù)考試的例子來激勵他們,同時在講課中要適當照顧到這部分學生。平時在答疑中也注意關注這部分學生。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多提問題,并對他們的進步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

操作的重要性。有許多經濟類專業(yè)的學生習慣以學習文科的思維方式來學習數(shù)學———喜歡看書.而不動手去做題。有不少學生經常抱怨,上課聽懂了,看書也能看懂,但就是不會做題。這一方面說明學生的動手能力差,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學生在思維上的“惰性”,未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所以教師在經濟類專業(yè)的數(shù)學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和動手能力。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的方法很多。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難為易,又使學生倍感親切;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能激勵學生積極投入探求新知識的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肯定;組織競賽;設置愉快情景等,使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不斷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堅持這佯做,可以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數(shù)學教學中,促使學生眼、耳、鼻、舌、身多種感官并用,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多觀察、多思考,多討論,才能更好地進行比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進而真正參與到知識形成和發(fā)展的全過程中來。要善于打破思維定勢。2l世紀要培養(yǎng)的是具有高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作為經濟數(shù)學教師,不應該是教學生死記硬背公式,依葫蘆畫瓢似地解題,而應該注重經濟數(shù)學中重要的思想方法的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一方面應該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解題,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靈活性,鼓勵學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不但可以消除學生的思維定勢的負作用.而且可以強化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打破自身的思維定勢,教師的思維定勢有時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剛開始猶如稚嫩的幼苗,經不起狂風暴雨,他需要老師的細心呵護和培養(yǎng)才能茁壯成長。總之,搞好經濟數(shù)學教學是一項重要而復雜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領導的重視和全體經濟數(shù)學教師的共同努力以及班主任和學生的積極配合。針對金融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等環(huán)節(jié)有效結合,發(fā)揮經濟數(shù)學的應用特色和工具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經濟數(shù)學為經濟服務的特點,教會學生靈活運用經濟數(shù)學知識參與經濟過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經驗和應用技能,使得大學生畢業(yè)后很快就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經濟類“應用型”人才。

第5篇:金融學教學論文范文

問題解決產生于數(shù)學教學,之后在相關學科的教學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國際金融學教學中問題解決意義重大,但由于國際金融學是研究一國金融變化對其他國家經濟和金融運行的影響,問題解決十分困難,案例引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遷移能力從而有利于問題解決,因此,應大力提倡以案例引導為基礎的問題解決教學。感于是,撰于文。

2.問題解決的發(fā)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問題解決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問題解決突破了波利亞的啟發(fā)法。波利亞問題解決研究的最大貢獻在啟發(fā)法上,這種方法強調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而不應拘泥于某一具體方法和教條。波利亞之后,人們對問題解決的一系列理論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從而使問題解決突破了啟發(fā)法而深入到對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的系統(tǒng)研究。2.問題解決研究廣泛吸收了其他學科研究方法。20世紀80年代以后人們對問題解決的研究廣泛吸收了認知心理學、哲學、人工智能等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從而使問題解決研究更加科學,應用日趨廣泛。3.問題解決不但在數(shù)學教育中受到重視,在其他學科領域也得到廣泛應用和長足發(fā)展,目前問題解決正在成為整個教育界的教學方法規(guī)范和先進的教學思想理念。盡管如此,在我國的社會科學教育中對問題解決的研究和應用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少的。究其原因,第一,從傳統(tǒng)來看,我國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盡管有些專家學者反對,但在我國人們習慣上把數(shù)學定位為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差距較大,這自然造成了發(fā)端于數(shù)學教育的問題解決應用于社會科學領域的遷移障礙;第二,中國教育界長期以來習慣于高度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計劃和高度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統(tǒng)一固然有其好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創(chuàng)新;第三,在學校教學中長期以來所遵照的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理念難以容納更符合市場和學生實際需要的問題解決教學方法,這實際上是以產定銷的生產經營理念在教育界的特殊表現(xiàn);第四,中國學生從小就接受并且習慣了以應試為目的的填鴨式教學,因此,對問題解決教學存在本能的反感。從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問題解決教學已成為時代潮流,無論阻礙有多么大,我們都應有勇氣去進行挑戰(zhàn)。

3.國際金融學教學中問題解決的必要性

國際金融學研究的是國家之間的互相影響和作用,所以研究的內容很廣泛也很宏觀。國際金融學的理論內容比較復雜,分析方法也比較抽象,同學們往往感到很困難。相對于國際金融學學習的真正目的來講,內容和方法本身還不是最困難的,但這一點學生似乎并沒有感覺到,這也正是我國經濟學理論教學的弊端之一。學生們往往認為學習國際金融學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去關注真正的學習目的本身。為什么會這樣呢?筆者經過調研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都認為學習國際金融學對將來工作沒有用,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認為學習國際金融學對將來工作沒有用的同學往往都是因為沒有信心找到一個和自己專業(yè)對口的工作。經濟學科的學生如果畢業(yè)以后想去當導游,當然覺得國際金融學沒用;經濟學科的學生如果畢業(yè)以后想去搞軟件開發(fā),當然覺得國際金融學沒用;經濟學科的學生如果畢業(yè)以后想去當鉗工,當然覺得國際金融學沒用……經濟學科的學生如果畢業(yè)以后搞經濟和金融工作,就不會覺得國際金融學沒有用了。目前,中國經濟學科各專業(yè)學生很多,就業(yè)崗位有限,造成擁擠現(xiàn)象,所以學生沒有信心找到適合自己學科專業(yè)的工作,這樣就連帶地影響到了學生對專業(yè)課程有用性的準確判斷,進而使真正的學習目的喪失。針對這種狀況,必須使學生們認清就業(yè)形勢、樹立專業(yè)信心、明確教學目的,在此基礎上改革教學方法,實行問題解決教學。國際金融學問題解決教學是與國際金融學的目的緊密關聯(lián)的,學習國際金融學就是為了理解國際金融現(xiàn)象并能夠解決國際金融問題。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國際金融學的問題解決教學更加必要。

4.國際金融學案例分析與學生問題解決遷移能力

國際金融學問題解決教學必須做好問題情境設計。問題情境設計有很多原則,這些原則之間往往有一定矛盾,在國際金融學問題解決教學中應以堅持時效性、真實性、啟發(fā)性原則為主。筆者認為,國際金融學應根據當時是實際國際金融狀況設計問題情境,這樣設計的問題情境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但也只有這樣設計問題情境才真正有意義。問題情境難度很大,學生問題解決遷移能力有限,這個矛盾的解決有賴于案例的詳細分析。前已述及,案例的選擇依據是中國和外國歷史上與問題情境類似的國際金融事件和調控措施,因此,對案例進行詳細分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遷移能力。經濟學與很多自然科學不同,經濟學無法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重復試驗。與此相似,國際金融學的問題情境不可能與歷史案例完全相同,教師在教學中應向學生們說明不同歷史時期經濟環(huán)境是有差異的,并鼓勵學生們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分析新情況,研究解決新問題。

5.結論

第6篇:金融學教學論文范文

[摘要]:本文說明了國內高校金融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在介紹和分析國外高校金融學教育特點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進國內高校金融學教育理念,學科建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思考和建議。

金融是現(xiàn)代經濟的核心,因此金融學是一門具有特殊地位的學科,具有極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隨著我國加入WTO后金融業(yè)全面開放,中國金融業(yè)不但面臨著外資金融企業(yè)在國內的強大競爭壓力,還必須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顯然,當前形勢下國家必須加大培養(yǎng)適應未來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來的金融業(yè)從業(yè)人員不僅要懂現(xiàn)代金融實務,熟悉國際金融市場慣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資管理和金融企業(yè)管理,能夠進行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設計,通曉英語、計算機、法律、電子商務等相關知識。金融網絡化與工程化的發(fā)展,給新世紀的人才培養(yǎng)帶來了挑戰(zhàn)。我國的金融教育是一種建立在傳統(tǒng)金融產業(yè),特別是傳統(tǒng)銀行業(yè)基礎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修訂研究生學科專業(yè)目錄,將原目錄中的“貨幣銀行學”專業(yè)和“國際金融”專業(yè)合并為“金融學(含:保險學)”專業(yè),既反映了這樣的認識,也是當前國內金融學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礙。而現(xiàn)代金融學教育的開展還面臨著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師資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高校培養(yǎng)的大多數(shù)金融人才難以適應社會經濟和國際競爭的需要,最終必將影響我國金融業(yè)的業(yè)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們的高校迫切需要學習國外先進的金融學教育模式,在和國際接軌的同時改革金融學教學方法,根據自身情況探索和創(chuàng)造出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金融學教育體系。

一、國外金融學教育的特點

盡管西方各國不同高校的金融學本科教程在培養(yǎng)目標上各有側重,但它們之間亦有共同點,例如都十分強調培養(yǎng)學生寬廣而扎實的理論基礎(既包括通識教育的知識,也包括專業(yè)理論基礎),同時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特別是面向實際工作的能力,強調本人學識和能力的增加與對經濟和社會做貢獻兩者的結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學教育特別強調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的需要相結合,不少西方國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養(yǎng)的學生滿足社會上各種組織不同層次的需要”或“能夠在爭取良好的職位時有足夠的競爭力”作為培養(yǎng)的目標提出來,這其實真正體現(xiàn)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實質目的。而反觀我國高校的金融學教育,正是由于這個目標不夠明確,才會過多的給學生灌輸一些與社會的實際需要相脫節(jié)的無用的知識,而學生走上社會工作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發(fā)揮作用,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多數(shù)西方國家的大學都認同本科階段的教學應該是一種專業(yè)基礎教育,因此,它們的教學計劃都十分注重通識教育,即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文化意識,這當然也會反映在金融學這樣與社會經濟密切相關的學科中。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會要求金融系學生在頭連年里學夠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類的基礎課程,甚至還需要學習文學、寫作、數(shù)學、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課程部分和金融學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主要由經濟學類、金融類、會計類、管理類及市場營銷類等課程組成,其金融學專業(yè)課程包括金融會計、公司金融、投資學、衍生證券和金融中介機構等。這樣的教育模式強調基礎和能力的培養(yǎng),輔以良好的教學,就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與國內金融學教育的一個很大不同在于,國外大學的金融學專業(yè)都是以微觀金融,即金融市場、投資和公司財務為主,而不是以宏觀金融,即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為主的。

國外高等學校金融學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大體上都有以下幾個特點:(1)在進入專業(yè)課學習之前,一般均有十分嚴密的前導課程安排,以保證學生在修學高級課程之前已經掌握充分的理論基礎和前導知識。比如,在學習金融經濟學課程前,一般都要求學生修完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學習公司理財課程之前,學生一般都要將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等課程修學完畢;學習金融工程之前,必須學完投資學等,這既能保證每門課的授課質量和教學要求的嚴格貫徹,又能指導學生在種類繁多的課程中進行選擇。(2)專業(yè)課程設置十分豐富多采。國外高校在金融學課程的設置上一般分為兩個層次:專業(yè)必修課一般只有3到4門。盡管課程的命名有所差異,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貨幣經濟學,金融市場,公司金融,投資學和期貨期權這幾個方面。而專業(yè)選修課可以根據客觀實際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學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長設置。這些課程有的緊密聯(lián)系實際,有的緊緊扣住金融學前沿理論的進展,有的課程國際化色彩濃厚,都可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為學生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專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常有益。(3)國外高校金融學專業(yè)所開設的專業(yè)課的內容,一般都會涉及該課程應該涵蓋的金融學理論和知識點,這一點對于保證金融學本科生完整的知識結構至關重要。但是與每一門專業(yè)課程所具備的廣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關理論的深度則是參差不齊的,有的課程緊緊圍繞現(xiàn)代金融學前沿理論,例如資產定價理論。而一般的課程,由于其出發(fā)點主要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因此這些課程往往重介紹輕分析、重實踐少理論,例如固定收益證券,房地產金融等。(4)在國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學專業(yè)課程中,都十分強調實踐環(huán)節(jié)。最為簡單的就是強調通過課程作業(yè),包括作文、小課題、案例分析等,強化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還會安排金融和統(tǒng)計軟件的學習和練習,案例研究,學生講述,乃至社會調查等。比之課堂講授,這些方式的優(yōu)點都是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培養(yǎng)能力。與國外高校相比,我國高校的差距是明顯的,課程體系不合理,教材陳舊,教學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進的地方,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對金融學這個學科的內容和辦學目標的認識問題。

二、國內金融學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國加入WTO意味著我國的各類金融機構將在國際通行的游戲規(guī)則下,直接與國外金融機構進行市場化、國際化的競爭,同時,我國的宏觀金融監(jiān)管也必須走向國際化,融入國際金融協(xié)調、監(jiān)管過程中。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門順應時代的呼喚,培養(yǎng)出既熟悉本國金融運行的特點和規(guī)律,又通曉國際金融規(guī)則和慣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國際競爭、國際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說勢在必行,根據以上分析,這里提出以下幾點改進建議:

首先,金融學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須在對照國外教學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培養(yǎng)目標上實現(xiàn)突破,才能保證金融學教學改革的成功。具體而言,就是在教育觀念上要實現(xiàn)以傳授知識為主到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主的轉變,在培養(yǎng)目標上要實現(xiàn)以培養(yǎng)專門人才為目標到以培養(yǎng)綜合素質以及能夠適應社會各種需要的金融學通才為目標的轉變。

其次,全面與國際接軌,以現(xiàn)代金融學為核心規(guī)劃金融學教育體系。徹底轉變我國金融學科以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為主的教學思路,突出微觀金融學為主的辦學方向,強化微觀金融類課程建設。根據金融學與社會實踐密切結合的特點,在注重金融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使學生通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識結構體系的同時,建立起通識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讓學生不僅僅是學到多方面的知識,而且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未來個人發(fā)展和工作打下厚實的基礎。

第三,注重金融學課程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面對金融全球化、網絡化、技術化的趨勢,金融學本科教學必須做到與法學、數(shù)學、外語、計算機等多門學科的交叉融合。這既是金融學科發(fā)展所需,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再生能力。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調節(jié)市場運行和交易行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礎就是法律。因此,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背景下,學法、懂法、用法、守法,對培養(yǎng)金融人才尤為重要。金融活動通常以數(shù)理模型為基礎,缺乏較高深的數(shù)理知識,不僅很難登其堂奧,更不用說去設計和開發(fā)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傳統(tǒng)方式進行的融資和支付業(yè)務,為電子化、信息化、系統(tǒng)化、工程化的現(xiàn)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學科成為了融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為一體的新型邊緣科學。外語和計算機更是跟隨金融學科發(fā)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識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種學習能力。我們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階段解決學生未來發(fā)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學生傳授基本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注重金融學課程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使學生文理交叉,理工結合,知識結構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們走向社會后的再學習能力,增強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第四,革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紤]到金融學科更具有實證和實用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滿足于一般的理論解釋,而應更注重對現(xiàn)實問題的認識和判斷。對于像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保險學等宏觀類課程,可在著重講授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的基礎上,通過組織課題討論、撰寫小論文和學術報告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思辯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對于像公司融資、金融機構經營與管理、投資理論等微觀類課程,應突出其應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點,可通過案例教學、聘請業(yè)務人員授課、模擬實驗等手段,增強學生對業(yè)務知識的感性認識、理解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質量的金融學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為保證。由于現(xiàn)代金融學的引進是很晚的事情,國內高校金融專業(yè)的師資隊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從事金融學教學的教師,需要對各種金融經濟理論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時對社會對各類金融人才的需求狀況也有著深刻的理解。正是通過教師與社會及學生之間的直接交流,各種符合實際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計劃才能得以醞釀并付諸實施。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需要從海外引進人才,更應該立足于師資的培訓,以及通過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進師資隊伍的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張亦春蔣峰,中外金融學高等教育的比較及啟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2]王聰,提高金融學科教學水平的思考,暨南學報,2001年6月,pp91-95.

第7篇:金融學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國際金融多媒體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軟件

國際金融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重要課程,主要研究國際貨幣金融活動的基本理論與實務。由于該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和其它經濟類課程相比,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但由于高職高專的學生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學生往往覺得該課程抽象難懂,最后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和高職高專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如何探索一套適合高職教育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1學好國際金融學的必要性

20世紀以來,尤其是80年代以來,金融市場迅速發(fā)展并且日趨全球一體化,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不斷創(chuàng)新,金融機構的服務日趨多元化,金融交易迅速膨脹。金融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一方面有利于優(yōu)化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大大推動了實體經濟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其內在的不穩(wěn)定性和脆弱性,也增加了市場風險,金融危機頻發(fā)[1]。同時,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國的經濟發(fā)展甚至百姓日常生活都日益受到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因此,掌握一定的國際金融相關知識,不止是從事金融行業(yè)所必須,也是日常理財?shù)谋匾獥l件。

國際金融學是經濟類學科的一門重要專業(yè)課,其研究對象為國際間金融活動及其本質與規(guī)律性,介紹國際范圍內貨幣金融活動的基本理論與實務,是從貨幣金融的角度研究開放經濟下實現(xiàn)經濟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門學科。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較系統(tǒng)地了解國際貨幣制度、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融資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外匯與匯率、外匯交易和國際結算的原理和操作;理解國際收支和國際儲備的內涵以及和其他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并學會分析和判斷國內外的金融問題;把握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財能力。

2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

2.1時代性強,內容更新快國際金融是世界經濟中發(fā)展最快最活躍、也是最不穩(wěn)定的經濟領域。日新月異的國際金融實踐也推動著國際金融理論不斷深化和發(fā)展。近十年來,國際金融理論發(fā)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匯率決定理論、匯率制度選擇理論、國際經濟政策協(xié)調理論、國際金融監(jiān)管理論和國際金融市場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2]。

近年來重大的國際金融事件層出不窮,從拉美債務危機到東亞金融危機和美國IT泡沫破裂,再到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fā)和蔓延以及歐洲債務危機的惡化等,這些都對我國經濟帶來了重大的影響;而人民幣匯率問題更是成為近年來全球關注的焦點。重大金融事件的發(fā)生也促進了金融理論的發(fā)展,如次貸危機引發(fā)加強金融監(jiān)管的討論。金融領域的瞬息萬變、新觀點新問題的日新月異要求本課程教授的內容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

2.2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和其他經濟類課程相比,國際金融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非常典型。一方面,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必要的國際金融基礎理論知識,如有關外匯、匯率、匯率制度、國際貨幣制度、國際收支、國際儲備、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本流動與金融危機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另一方面,還要培養(yǎng)學生應用相關理論觀察和分析國際金融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比如外匯交易作為本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就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進出口企業(yè)必須利用外匯交易規(guī)避外匯風險,普通百姓也可以利用外匯交易獲得投資收益;而一國的國際收支、國際儲備等數(shù)據的變化直接影響外匯市場的走勢和當局的政策意向,這些都和各經濟體包括百姓的日常理財息息相關;國內外金融事件、各國金融政策等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因此學生在課堂外對此類信息接觸得比較多,對本課程的興趣也普遍較高。

2.3宏觀微觀并重國際金融學研究的內容既有宏觀理論,如國際收支理論、匯率決定理論、資本流動理論等;又有微觀實務,如外匯交易實務、外匯風險防范實務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宏微觀并重,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在掌握宏觀理論的同時提高對微觀實務的實踐能力。不僅從微觀層面透徹的認識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諸多金融現(xiàn)象,而且能從宏觀層面理解一國的經濟金融政策和金融體制改革,觀察和分析國際金融領域出現(xiàn)的新問題和新動向等。

2.4交叉學科多國際金融學涉及了經濟貿易類課程的方方面面,和許多課程的內容存在交叉,如國際投資學、金融市場學、國際信貸學、國際貿易、國際結算以及財務會計等學科。這就要求在設置課程時應注意到課程的銜接和延續(xù),各課程之間應加強聯(lián)系和配合,以防止教學內容的重復或斷層。

3對高職高專國際金融教學改革的建議

針對國際金融學的課程特點和高職高專的教學目標,應探索出一種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教學方法,改變單純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

3.1教學內容的改革

3.1.1優(yōu)化教學內容,注重實用性與時效性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首先應做好教材的選擇。目前,市場上國際金融的教材有非常多的版本,僅高職高專類就有幾十種。在選擇教材時應充分考慮高職高專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特點,比較適合的教材應該是理論與實務結合較好,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同時又突出實踐性、注重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并有配套的案例和作業(yè)[3]。

由于國際金融的理論和實踐都發(fā)展迅速,國內外重要金融事件不斷發(fā)生,教師在平時應關注國際金融領域的發(fā)展動向,及時追蹤理論前沿信息,充實知識儲備。由于教材可能不能及時跟上變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補充最新的金融信息,可通過教輔資料建設更新和完善教學內容,力求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3.1.2教學過程增加圖示法的使用圖示教學法,即通過簡要的符號、濃縮的文字、線條(箭頭)、框圖等構成特有的圖文式樣,形成板書、電腦課件等有效施教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這種圖示教學方法把教學內容展示化、可視化,比一堆文字更能讓人一目了然,并印象深刻,能很好的提高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解匯率變化對國內物價的影響時,如果教師用枯燥的文字滿堂灌輸給學生,學生會感覺晦澀難懂,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圖示法能很好地解釋匯率和物價之間的關系。教師通過流程圖將其作用過程一步一步地展示出來,就讓學生輕而易舉地理解該知識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學手段的改革

3.2.1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就構成了教師的教學工具。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教學工具的多樣化成為可能。尤其是國際金融學的時代性特點要求其教學內容必須緊跟時代變化,多媒體課件則可以將大量內容以各種形式在短時間內呈現(xiàn)在屏幕上,大大增加了課堂的信息量,非常適宜向學生講授國際金融的新理論、新動態(tài);而網絡則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比如在講解金融危機的時候,可以將課件連接互聯(lián)網,這樣課題內容延伸到更廣闊的空間,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信息,了解美國次貸危機、歐洲債務危機的情況。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緊密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3.2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國際金融實踐性強的特點,有利于充分發(fā)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比如在講到匯率和其他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影響時,正好可以利用大家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勺寣W生在課后收集相關資料,通過課堂討論掌握我國的匯率政策,并理解其和當前國際貿易摩擦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也可以考慮讓學生組成研究小組,對某一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辯論,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另外,學生普遍對網絡比較熟悉,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特點,通過電子郵件、聊天工具、論壇、博客等多種互聯(lián)網工具輔助教學,對學生進行在線答疑;也可考慮將作業(yè)、案例資料等制作成網頁,供學生登錄學習。同時,鼓勵學生登錄一些財經網站、查閱財經信息,將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堂外。

3.3重視實踐教學高職高專培養(yǎng)的是實用型人才,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操作方面相對更側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更應重視學生能否對所學知識加以使用。目前,科技的發(fā)展為此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如教學模擬軟件的使用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一個好的模擬軟件能提供外匯市場、期貨市場、證券市場等重要金融市場的實時行情以及相關資訊。學生可利用所學知識,通過自己對市場行情的判斷,對模擬資金進行運用。盡管是模擬交易,但它反映的交易狀況和真實交易無異,系統(tǒng)還可以對學生的投資狀況進行比較排序,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學模擬軟件的使用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手段,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紙上談兵的缺點,也充分發(fā)揮了國際金融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

同時,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實踐教學。學校應與企業(yè)加強合作,通過組織學生到銀行、外貿企業(yè)、證券公司等機構參觀、實習,使學生能親身體驗相關行業(yè)和工作,為以后從事實際工作打下基礎[4]。

3.4優(yōu)化考核手段傳統(tǒng)教學往往在期終使用書面考試的形式來考核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這種形式簡便易操作,但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尤其是國際金融這種理論和實踐并重的課程,單純的書面考試不能全面反映教學效果。課程的最終成績應充分考慮平時表現(xiàn),而考核的方式也應多樣化,如課程論文的完成情況、相關網站的訪問情況、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情況、模擬軟件的使用情況以及在研究小組中的作用等等,都應進入考察范圍。這樣的成績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情況,這種考核方式也反過來促進學生重視平時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高職高專的教學目標在于為社會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學校應努力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提供條件;同時,教師也應不斷更新專業(yè)知識、優(yōu)化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孫連錚.國際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2]孔立平.高職《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商業(yè)經濟.2009.(1).

第8篇:金融學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國際金融;精品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F83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9-0267-02

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綜合系統(tǒng)工程,其中包括六個方面內容:教學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建設、機制建設以及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實現(xiàn)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等。國際金融課程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金融學專業(yè)六門核心課程和財經類專業(yè)主干課程之一,從而使其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0年5月,《國際金融》課程被評為東北農業(yè)大學第七批精品課程。

一、《國際金融》精品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國際金融課程具有內容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內容更新速度快的特點。對照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標準和要求,本課程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教學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

《國際金融》課程組校內在崗在編教師共5人,而金融學生數(shù)較多,師生比較高,課題組人數(shù)還是相對較少。課程組中缺少年輕的教師,梯隊層次不明顯;沒有外聘教師,更缺乏具有實踐經驗的經濟師和銀行人員的實踐經驗講解,不利于吸取外界的新思想。

2.教學內容須不斷更新

在經濟金融全球一體化的形勢下,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的規(guī)模迅速擴張,國際收支結構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國際金融的理論和實踐處在不斷地變化之中,為此,國際金融理論必須不斷總結現(xiàn)實,創(chuàng)新理論,用最新理論分析中國涉外金融的新實踐,緊跟當今世界金融和經濟發(fā)展的實際,不斷地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擴大教學的視角和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3.教材建設要不斷完善

《國際金融》課程的教材建設要與教學內容相適應,反映學科的前沿動態(tài)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育改革思想[1]。近年來,國際金融的理論包括匯率和匯率制度、外匯管制、國際儲備和金融監(jiān)管理論的內容變化較大,并且大大擴展了國際金融學的內容體系,而將這些內容變化和進展全部囊括其中的教材特別少,教材建設亟待加強。

4.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須進一步推動

國際金融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必須突出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自2008年以來,課題組教師與試驗室人員積極進行實驗室建設,探索實踐教學。在實驗課上進行期貨、期權交易模擬、國際結算模擬,使學生有了直觀的了解,增強了動手能力。但是金融系的學生人數(shù)眾多,目前還不能為大家提供全真的模擬實踐場所,由于金融專業(yè)的特殊性,還不能為學生聯(lián)系到具體的金融機構進行實習,不能為其營造一種實際的職業(yè)環(huán)境,不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

5.教學方法和手段要不斷優(yōu)化

要進一步完善《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完善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實現(xiàn)優(yōu)質資源共享。

二、《國際金融》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建議

精品課程建設的目的,是要倡導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鼓勵使用優(yōu)秀教材,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是解決好課程內容建設問題。因此,高等學校建設精品課程要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1. 打造一流的教學隊伍

精品課程要由學術造詣較高、具有豐富授課經驗的教授主講,要通過精品課程建設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wěn)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要按一定比例配備輔導教師和實驗教師。一是引進和配備高水平的專家教授,聚集高素質人才。在現(xiàn)有的師資隊伍的基礎上,注重高水平名師的引進和配置,可以考慮引進一批著名的金融專家擔任兼職教師,聘請有專業(yè)和實踐經驗的銀行人員定期為學生講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2]。二是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水平。在課程建設中,應積極組織課題組成員結合課程中所遇到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發(fā)表相關的教學論文,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三是扶持青年教師成長,培養(yǎng)后備力量。青年教師培養(yǎng)是打造一流教師隊伍的重要保障,應適當增加3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通過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由具有副高職以上的教師進行傳幫帶,提高青年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2.完善課程教學內容

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先進,要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時,廣泛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整合優(yōu)秀教改成果,體現(xiàn)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要建立開放的國際金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盡量反映最新的理論和實踐成果,高度關注國際金融領域發(fā)展的新動向,根據講授和學習的需要,把國際金融領域最新的知識、理論和觀點,借助課堂討論和網絡教學平臺將新信息傳遞給學生,始終站在時代的前端[3];另一方面,要組織好相關的教學內容,主要分為理論部分、政策管理部分和國際金融實務三個部分進行講述,強調涵蓋內容的完整性。

3.加強精品教材建設

精品課程教材應是系列化的優(yōu)秀教材,應建設一體化設計、多種媒體有機結合的立體化教材。在《國際金融》的課程教學中,要十分重視教材的建設工作。一方面,要重視教材的選擇工作,充分體現(xiàn)國際金融課程的必要理論和發(fā)展前沿,又要符合我國的國情和實際需要,體現(xiàn)所含內容的前沿性、綜合性、宏觀性和政策導向的特點,構建主線明確、邏輯嚴密,系統(tǒng)完善的國際金融課程體系,堅持每3―4年更換一次教材,保持所用教材的適用性和新穎性。另一方面,做好配套教材輔助材料的編寫工作,可以通過收集最新的國際金融優(yōu)秀論文并編寫成優(yōu)秀論文集,拓寬學生的視野,深入理解國際金融的理論知識[4]。

4.突出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國際金融是理論和實踐并重的課程,在加強理論教學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實驗、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重視配套實訓基地建設,通過實踐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要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觀念,徹底拋棄國際金融課程不需要實踐教學的陳舊觀念,堅持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駕并驅”,以學生為主,為他們設計課外的綜合性實踐,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其次,重視校內模擬實驗室建設。主要是建設外匯交易模擬教學系統(tǒng),利用互聯(lián)網接收全球同步的24小時外匯行情,進行外匯實盤和虛盤的模擬交易,并計算盈虧結果,熟悉國際金融業(yè)務領域的實際業(yè)務流程,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再次,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與銀行、證券公司和期貨交易所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分期分批地組織學生參觀和調研,實現(xiàn)專業(yè)能力的深度鍛煉和培養(yǎng);定期聘請銀行與證券公司富有經驗的人員進行講座和座談,讓學生了解最新的行業(yè)資訊和實際業(yè)務操作經驗[5]。

5.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國際金融》精品課程的建設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綜合地運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項目教學、課堂討論、講問結合的教學方法和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采用案例教學,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和討論。開展課堂討論提前布置討論主題,讓學生在觀點切磋中提升對國際金融理論的認識。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使用網絡進行教學與管理,相關的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要上網并免費開放,鼓勵將網絡課件、授課錄像等上網開放,實現(xiàn)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帶動其他課程的建設。利用網站的BBR或聊天室,給學生在線答疑;鼓勵學生登錄國內外商業(yè)銀行網站或財經網站,查閱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

參考文獻:

[1] 楊玉鳳.《國際金融》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2):128.

[2] 喬海曙,馮偉珈.《貨幣金融學》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J].保險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2):90.

[3] 潘晴,劉立平.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 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