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音樂新課標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 G62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880(2011)12-0062-02
音樂新課程標準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提倡科學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機制”的課程標準。與傳統(tǒng)音樂教育相比,新課標無論從教育觀念、教材、教法、模式以及評價體系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進步。因為它為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素質(zhì)教育的進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同時對已經(jīng)習慣了傳統(tǒng)音樂教學模式的廣大教師無疑是一場革命。如何轉變觀念、實現(xiàn)角色定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
要成為“新課標”積極的推行者和實踐者,走在課改的前沿,我想談談個人的幾點粗淺認識。
一、領會新課標,轉變教學觀
教育思想和觀念制約著人們的教育行為,也影響著教學的全過程。任何教育行為的實施,都必須以正確的思想和觀念為指南。否則,我們的教育就會像沒有目標的航船。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音樂教育的熱與學校音樂教育的冷形成了鮮明對比。作為重要的精神食糧,人們都熱愛音樂,青少年更離不開音樂,然而,我們的音樂課卻備受學生的冷遇,音樂課等同于唱歌課,或是聽錄音機課,教師教得疲憊,學生學得乏味,形式單一。以至于學生上了九年的音樂課,結果卻是視譜能力差、音樂素養(yǎng)低。使學校的音樂老師和音樂教學處于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不可否認,我們的音樂課內(nèi)容單一,落后于時展的需要,教學程式化,與音樂藝術的本質(zhì)背道而馳。如欣賞課《高山流水》《陽關三疊》我精心高計了教案,準備了背景材料,從樵夫鐘子期與樂師俞伯牙的友情到唐代詩人王維創(chuàng)作《送元二使安西》的詩,進行了繪聲繪色、聲情并茂的講授,然而,卻沒有在學生那里激起相應的心靈共振和情感漣漪,學生說:我們聽不懂這樣的高深的音樂,盡管它是高雅的,但我們不喜歡。平心而論,教與學形同兩張皮。這使我意識到,傳統(tǒng)的教材是否忽略了學生對音樂欣賞的需求,教學是否過多重視過了教師個人的情感體驗,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需求以及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如果我們長期忽略學生作為相對獨立的個體內(nèi)心世界及情感體驗,我們就在無形中摧殘和抹殺著學生對音樂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與追求。
基于這樣的認識,作為音樂教師,我們首先要實現(xiàn)觀念上的轉變,積極學習新課標的精神,深刻領會其中蘊含的“以人為本”的主旨和“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理念,把培養(yǎng)健全人格和健康個性的人的教育培養(yǎng)放在音樂教育的首位,以學生的審美需求和情感需求作為出發(fā)點,實施教學行為,達到教學目的。這就要求我們研究學生,分析他們學習音樂的心理和動機及需求。探索新的適合學生的為他們所接受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實施新課標理念下的音樂教育。以激發(fā)興趣為切入口,再從教學方法、手段、模式以及過程的設計等方面,都做了探索性、實踐性的嘗試,給學生展示一個較為寬松、和諧、動態(tài)、充滿了美感與濃厚人情味的音樂學習空間,通過教學,讓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認識音樂、感受音樂,并在一定意義上更加熱愛生活,音樂課“千人一面、萬人一腔”學生喜歡音樂卻不愛上音樂課的局面也會逐漸得到扭轉。
二、積極實踐,實現(xiàn)老師角色的轉換
觀念的轉變需依附在具體的教學設計和操作之上,而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角色的定位是否準確,又直接影響著新課標的理念下教學工作的成效。以往,音樂教師的角色定位比較簡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與學生之間是一種簡單的教與學的關系。而在新課標理念下,就要求音樂老師:
(一)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變“指揮”“權威”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同路人
音樂藝術有著極其豐富的內(nèi)涵與外延,是一種表現(xiàn)力極為豐富的藝術,是最能抒感的藝術形式。音樂教師由于專業(yè)知識背景、音樂素養(yǎng)、藝術品味與學生比有極大的反差,從心理和意識上有一種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專屬權,在學生看來是“權威”是“指揮”。而學生由于年齡、性格、知識、等因素不同,對音樂的喜好千差萬別,音樂水平參差不齊。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喜歡音樂。新課標理念下,教師應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以“興趣為出發(fā)點”的理念,放下指揮、權威的架子,不要將音樂學習只局限在“知識”“技藝”的傳授和訓練上,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難度和距離,而是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放在首位,把自己變成學生學習音樂的引路人和同路人,從學生的視角看待音樂,傾聽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如學生《走進新時代》,我首先讓學生聽,有器樂演奏的、合唱的、獨唱的,然后讓學生暢談聆聽后的內(nèi)心感受,由于沒有教師先入為主的詮釋,學生各抒己見,盡管還有些幼稚,不夠完整,但它確是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這首膾炙人口的名曲的真切感受。感受中既有對音樂旋律、思想感情上的認識,也有對不同表演形式的認知。有了以上的鋪墊,學生在我的伴奏下,激情飽滿地演唱了這首歌,對祖國的熱愛隨著優(yōu)美的旋律深入到了同學們的心中。這樣,學生就不再是教師思想感情的復制品,音樂課也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教材內(nèi)容,而是師生共同參與開發(fā)、形式互動、有聲有色的音樂欣賞表演課。是學生真正意義上喜歡的音樂課。
(二)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變“居高臨下”為“平等交流”
音樂的魅力在于它能打動人心,以情動人,是實施情感教育、人文教育的最好介質(zhì)。而音樂課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diào)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情趣高尚、品德端正的人。這是新課標理念下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梢哉f,沒有感情就沒有音樂;沒有對學生情感的尊重,就不能上好音樂課。但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常常在音樂課上,居高臨下地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傳授與音樂技能的訓練,把知識與技能看得比人還要重,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把教材對作品的詮釋,教師對音樂的感受、認識強加給學生,在一種固定思維模式和僵化教法的訓練下,學生漸漸喪失了源于心靈深處的對音樂的本能感受,久而久之,情感會變得麻木。對音樂所傳遞的各種豐富的情感和思想的感知能力逐漸下降,情趣趨于低級和庸俗。
作為個體的人,學生與教師一樣有著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體驗,從這個意義上說,師生是平等的。音樂藝術的情感表達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人們對音樂的感受與理解不是絕對統(tǒng)一的,有鑒于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降低身份,走下講臺,關注學生的情感,俯身傾聽他們的心聲,多一些鼓勵,少一點指責,多一些交流,少一點命令,多一些探討,少一點灌輸。只有這樣,音樂課中師生平等民主的相互尊重的意識才能建立起來。學生才能變被動的學習為積極的情感體驗,才能在教師朋友、學長般互助友好的引導下,進入音樂王國美妙的世界,找到他們所需要的、看到他們所欣賞的東西,音樂滋養(yǎng)美麗的心靈、音樂哺育美好的情感、音樂塑造完善的人格目標,就在師生共同平等互助共同參與的過程中逐漸完成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活動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學生視為朋友、專同道合的那種教師”。這句話是對新課標實施過程中教師角色最好的解釋。如果我們積極實現(xiàn)了角色的轉換,我們的音樂課才能充滿人性化的氛圍、音樂美的情趣,才是學生向往的音樂樂園。
教師角色的轉變有賴于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只要我們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新理念,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關注學生人格的轉換觀念、實現(xiàn)角色定位,那么,我們就能很快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成為新課標積極的推行者、實踐者,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肩負起培養(yǎng)有健全人格、全面素質(zhì)的人的神圣使命?!?/p>
【參考文獻】
[1] 劉晶秋. 音樂教學論[M]. 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1、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個性化解讀
語文“新課標”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
2、以優(yōu)化問題設計為中心,提升思維能力
語文“新課標”指出:“要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p>
3、以感悟賞析文章為途徑,塑造健全人格
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p>
4、以語文課堂為契機,培育人文精神
語文“新課標”指出:不管學習何種文體的文章,都要重視人文精神的培育、精神境界的提升。
通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特點的闡述,我們知道了初中階段側重于促進學生這些方面的發(fā)展:閱讀個性化、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和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據(j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任務與初中生的發(fā)展特點,情境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他們在有趣味的情境中學習,既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又能有效地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有利于入情入理,發(fā)展其抽象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
二、情境教學的實施方法及對語文教師的要求
有人曾說過:“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課教‘活’了,把課教‘活’的關鍵就是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種令學生置身其中流連忘返的情境,使學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隨課文內(nèi)容的波瀾起伏而流動,產(chǎn)生一種欲罷不能的濃郁興致?!?/p>
1、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
如何設“境”?如何動“情”?作為一種教學方法,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的。 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很多,這里重點介紹三種:
(1)多媒體展示法
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編排教案,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技術,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一切感官,讓他們陶醉在美的世界中,把知識的傳遞和接受變成一種享受,讓學生在愉悅中吸取知識、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
(2)音樂渲染法
對于一些重想象的文章,不妨使用另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音樂引入課堂。教師在選擇音樂時,要考慮到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情感應與課文相符。上課時恰當?shù)乩靡魳穼θ说男撵`的感召力,可以把學生引入課文的情境中去,可以愉悅學生心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渲染教學情境。
(3)課本劇表演法
如何讓學生主動地融入課文內(nèi)容,并體驗其中的情境呢?編演課本劇無疑是最佳方法。讓學生去說作品中人物所說的話,做作品中人物所做的事,體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這種方法不僅能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特別是人物的行為、心理有切身的體驗、深入的理解,而且還能鍛煉自己的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更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2、情境教學對語文教師的要求
如果說“境”是客觀的,可以用一些技術手段去創(chuàng)設,那么主觀的“情”,我們該如何營造、如何誘發(fā)呢?我想,還得靠教師。因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往往是潛在的、內(nèi)蘊的,需要教師調(diào)動,需要教師激發(fā)。這就需要教師擁有充沛的情感、生動的語言、深厚的知識積淀、高尚的人格和及時的思考。
(1)充沛的情感
教師用情感激發(fā)學生,這是有意義學習的情感前提。事實證明,只有真情才會在師生間產(chǎn)生一種互相感染的效應,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2)生動的語言
教師生動的語言表達也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往往是潛在的,內(nèi)蘊的,需要教師調(diào)動,需要教師激發(fā)。
(3)深厚的積淀
我們語文教師必須擁有淵博的學識,以教師淵博的學識激發(fā)學生的向往之情、學習之情,讓學生自己帶著情感、帶著疑問主動走向求知的天地。
(4)高尚的人格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積極探索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已歷經(jīng)10年的實驗,成果顯著,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在新課標修訂稿出臺前夕,本研究從目標、方式、內(nèi)容、組織等分析了體育新課改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對將來的體育新課改提出期待。
1.體育新課改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教學目標過于全面且不夠具體。第8次體育新課程改革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提出了5大領域目標,即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包括了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中所涉及到的從生理到心理,從知識技能到情感態(tài)度等的方方面面[1],而且是基礎教育的每個學段,都提出了這5大領域目標。很多一線教師錯誤地將這5大領域目標直接搬到了課堂,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完全按照5大領域進行設計,如有位一線教師為一節(jié)搏擊健美操課設計的教學目標是:(1)運動參與目標:培養(yǎng)學生終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自覺參與學習。(2)運動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樂節(jié)奏與肢體動作的關系。(3)身體健康目標:提高學生身體協(xié)調(diào)性,發(fā)展靈敏、柔韌、耐力和力量及反應等能力。(4)心理健康目標: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信心、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機智靈活的優(yōu)秀品質(zhì),體驗音樂和運動相結合的運動樂趣(教育學/學科教育論文 。(5)社會適應目標:在集體活動中提高群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使人際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從該目標所表述的內(nèi)容來看,幾乎任何一節(jié)體育課都難以完成該目標中的各項要求,一是因為目標過多,而上課時間有限,分配到每個學生身上的練習次數(shù)與時間就更少,有限的時間難以對學生發(fā)展的促進面面俱到;二是目標要求不具體,缺乏可操作性,就難以評價。如“身體健康目標:提高學生身體協(xié)調(diào)性,發(fā)展靈敏、柔韌、耐力和力量及反應等能力”,靈敏、柔韌、耐力、力量及反應等能力都不是一節(jié)課或幾節(jié)課所能得以提高的能力,各方面的提高都需要一個長期過程。
這樣的目標實際上并不能看出是某節(jié)體育課的目標,某些目標項更像是單元目標或學期目標。就目標而言,新課改實驗前期教學目標大量套用5大領域目標,后來研究者已經(jīng)認識到該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但一線教師的教案中所反映的情況,仍不容樂觀。
1.2新的教學方式有所引入但對實質(zhì)把握不準。新課改后,體育教學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變,諸如,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逐漸出現(xiàn)在課堂中,但在運用這些方式的時候,明顯表現(xiàn)出“形式化”的現(xiàn)象,反映出一線教師對這些方式的理論認識不夠深入。如簡單地把合作學習看作分組學習,把自主學習看作自由學習,把探究學習看作討論學習等[2]。如在這次新課改前期,探究學習得到了一線教師的關注,在課堂上大量出現(xiàn)探究學習,但問題在于,一線教師對“何為探究學習”“探究什么”“如何探究”等一系列問題缺乏全面和準確的把握,導致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出現(xiàn)“只見扎堆不見探究”(集合在一起討論)的現(xiàn)象[3]。后來隨著新課改培訓工作和實驗的不斷深入,在得到了專家、學者的引導后,虛假的探究學習有所降溫。
就內(nèi)容而言,改革初期呈現(xiàn)泛雜現(xiàn)象,隨著人們對該問題的認識提高,也隨著國家審定教材的編制,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逐漸趨于正?;?,那些不該進課堂的內(nèi)容逐漸減少,但體操尤其是器械類體操項目的教學依然在大部分地區(qū)難以開展。
2.對基礎教育體育新課改的期待
2.1深入、具體的新課標解讀。體育新課標修訂稿即將出臺,結合新課改實驗期間的種種問題和突出現(xiàn)象,對新課標修訂稿的解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具體的新課標解讀文本展示給廣大一線教師,讓他們能夠通過全方位系統(tǒng)的解讀,深刻了解新課改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不至于再次走進誤區(qū),從而少走彎路。如新的學習方式的解讀,不但要能夠介紹新的學習方式,更需要說明新的學習方式的引入方法及評價引入效果的方法。也就是說,解讀不能僅僅停留在新課標是什么的層面上,更要能夠讓一線教師知道“為什么”,不但“知其然”,而且能夠“知其所以然”,這樣的解讀才能真正發(fā)揮其解讀功能。
2.2提高認識、強化管理。體育新課程改革10年的經(jīng)驗和教訓告訴我們,課改過程中認識上的不到位,管理的滯后,都在一定程度上對順利實施新課改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由此,學校領導需要對體育新課改的重要性、全局性等方面提高認識,還需要在管理上采取更有效的跟進措施。如體育課需要豐富教學內(nèi)容,學校的場地器材設施若跟不上,則難以執(zhí)行新課改,學校領導是否能夠給予大力支持,決定著改革是否能夠正常推進。
關鍵詞:初中政治;思路教學;應用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2一、思路教學的相關概念
思路,指人們在思考一個具體的問題時采用的思維方式和解決方法。思路教學,指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科學、清晰的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應該包括教程的編寫、老師的思維規(guī)程、學生的思維規(guī)程三要素,目的是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以下者三條教學思路:第一,編寫教案的思路。教師在每學期開課前要把我好教材的整個知識體系和教案的邏輯結構。第二,重視學生的學習思路。教師要詳細了解、把我每個學生的思維脈搏。第三,老師的教學思路。教師教學思路的構建要綜合教案思路和學生的學習思路兩方面。好的教學思路有利于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思想認知以及科學、綜合素質(zhì)。要想初中生更好地學生政治,提高學生政治思維和素養(yǎng),就必須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思路教學法帶入初中政治課程的學習中。
二、思路教學的特點
因為所有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題,初中政治教學思路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觀察學生的興趣特點、心理需求,掌握學生的學習思路,才能夠更好的開展初中政治的教學活動。根據(jù)筆者多年的從業(yè)經(jīng)驗,總結出了幾個記錄教學的特點,具體如下:第一,思路教學以課堂教學為立足點,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傳統(tǒng)單一的課堂理論教學枯燥乏味、形式單一,束縛學生發(fā)散思維,可能出現(xiàn)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后果。政治這門學科社會實踐很重要,因此思路教學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第二,思路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明確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動力。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動頻繁,爭取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實現(xiàn)教學成果的最大化,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第三,轉變傳統(tǒng)教學的單一模式,有效提高教學、學習效率。思路教學注重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一改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中,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教學模式為師生多互動,學生問、老師解,互動頻繁,學生成為主角的教學模式。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思路教學在初中政治學科教學中的應用
(一)思路教學以課堂教學為立足點,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新課標體制下,初中政治過程中,教師在重視課本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要多與學生一起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路教學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如,筆者在設計上海世博會臺灣館知識點的教案時,講解的東西不局限于課本內(nèi)容,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掌握一些內(nèi)容,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而我會拓展延伸教材內(nèi)容,比如從臺北館延伸到上海建設問題,再升華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層面等等,引導學生去思考有價值的、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問題。
(二)思路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明確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動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政治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深層次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產(chǎn)生積極的意義。筆者多年的從業(yè)教學中非常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保護資源,做好垃圾分類》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時,我會以資源回收為重點。其次以實例證明亂丟垃圾的危害,如,生活中,我們隨意丟一節(jié)電池,可能造成一平米的土壤沒有價值。然后,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讓他們思考如何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并在課堂上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上說出他們的想法、建議。長此以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持久性,也有利于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動力、學習積極性、課堂參與性,提高政治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學習質(zhì)量。
(三)轉變傳統(tǒng)教學的單一模式,有效提高教學、學習效率
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初中政治學科課堂教學已遠遠滿足不了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思路教學法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求政治教師上課時注重創(chuàng)建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教學情境、營造學習氛圍,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筆者還是以上海世博會中的“臺北館”為例,我先創(chuàng)建了一個教學情境――臺北館通過改造一個老廠房得來的,濃濃的重工業(yè)氣息,顯然這不符合21世紀發(fā)展的需求。為了營造氛圍,我在課堂上播放一個小視頻,畫面如下: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水,清澈見底,水下魚蝦游來游去,微風蕩漾,水面波光粼粼,漸漸地清水變成污水、魚蝦不見了,原先的小河變成泥潭,看不清河底.......,在配上與畫面相符的音樂,在這種情境下、這樣的氛圍下,學生自然而然明白保護環(huán)境、促進資源有效回收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保護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付諸行動。
結束語:綜上所述,思路教學是一種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教學方法,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學手段靈活多變,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散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調(diào)動課堂參與性,提高學習動力和學習積極性,是新課標下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值得推崇。
參考文獻:
關鍵詞:開放式教學 傳統(tǒng)和開放 教學策略
一、“新課標”背景下的開放教學
1.層次性的目標設計
“新課標”下開放教學把教學目標分成兩個層次:一是基礎性目標,即“新課標”所規(guī)定和要求達到的基本標準。二是發(fā)展性目標,發(fā)展性目標是在保證達到基礎目標的前提下擴展開的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和發(fā)展?jié)撃芏O定的,即對學有余力的同學提出具有一定難度的目標,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潛能。因此,在設計“新課標”下開放教學的目標時,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水平,適當提高或降低教學要求,探索與學生發(fā)展實際情況相適應的目標體系。
2.目標設計的動態(tài)性
目標設計的動態(tài)性,即學生要達到的目標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而不是僵化的、靜止的;目標是發(fā)展性的,在活動、經(jīng)驗和實踐中不斷進行改變和修正。比如學習“shopping”時,引導學生參加購物實踐,引導學生學會使用“Excuse me,can I help you?”“ Thanks for coming ...”這一設計著眼于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更注重知識形成的過程,更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使學生既有較強的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個性品格,從而為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開放教學策略的實施
1.課堂教學的開放
教學策略的開放是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情況設計靈活多變的、有利于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例:Go for it 中 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1)首先讓學生根據(jù)想象猜猜這是什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然后,根據(jù)有些學生的猜測這是鐘,導入正題。Teach:What time is it?I’t s...(2)在大屏幕上畫了一口鐘,讓學生扮演時針和分針,問What time is it?(3)筆者在課前準備了寫著動詞詞組的小紙條,讓兩位同學上來,一位同學拔出時間,一位同學做出動作,讓下面的同學猜,課堂氣氛推向了。開放的教學方法,強化了英語審美感,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主動參與。
2.教學過程的開放
教學過程是一個全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需求是課堂活動過程的基本依據(jù)。新課標強調(diào)學生要能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fā)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形成語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和歸納等方式,掌握語言的規(guī)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通過交流與合作,發(fā)展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程序的設計要靈活?!靶抡n標”下開放教學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教學目標及內(nèi)容出發(fā),改變“老、舊”的教學成效設計,使教學初學的設計富有新意。如“任務型”教學流程的設計: Leading-in“Warming up/Revision”Pre-task“Learning new language points”While-task “Group-work(task cycle)”Post-task“Communication-Evaluation”Homework就是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過去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被“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取而代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知識的傳授過程亦被生成的過程所取代。整個教學過程形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并使他們獲取到終身受益的知識?!靶抡n標”下開放教學把“以教案為本位”,實施“生成教學”,使教學過程顯示出生態(tài)生成的過程。
3.教學評價的開放
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作支撐,評價的概念往往和考試混為一談,于是評價所關注的知識學生的學習結果,評價的對象單一的指向學生,而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參與積極性等抽象的、難以操作的內(nèi)容均被置于評價之外,嚴重制約了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和自我導向。
新課標強調(diào):評價應有益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利于學生發(fā)展有效的學習策略,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fā)展。新課標和新教材促進了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多樣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結合,比如學生成長檔案,既包括平日的測評成績,也包括學生的其他成果(音樂錄音、書法作品等);既包括教師的評價,也包括其他同學的評價;既包括量化的評價,也包括文字描述的評價等,既關注學習過程,也關注學習結果。如課堂教學用語中多了諸如“That’s exactly right!”“How clever you are!”“Good!Will you please express it in another way?”“Think it over again!”等肯定性、暗示性、期待性評價語;作業(yè)本上也多了“You have improved a lot!”“I hope you’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類的批語。評價的多元化不但促進了師生關系的融洽,也激發(fā)和保持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4.師生關系的開放
師生情誼因教師的高高在上而黯然失色,對立情緒的嚴重,使教與學的活動失去了寶貴的動力資源。嚴重背離了新課程提倡的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情感關系的要求。新課標的學習和新教材的使用改變了這種“師道尊嚴”的狀況。
朱小蔓曾說:“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睅熒g互相尊重、團結合作可以促使“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的確立?!盀榱嗣恳晃粚W生發(fā)展”的新理念的確立,使教師能夠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是尊重智力發(fā)育遲緩的學生和學業(yè)成績不佳的學生,以及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等。教師以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永恒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打動學生,維護學生的真誠、自尊。老師對每一位學生都會投以欣賞的眼光,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的可愛、可敬之處,以最真誠的微笑迎接每一顆渴望陽光的眼睛,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教師的爭取主動投入換來的是學生的尊敬與愛戴,長期下去,一種新型的民主和諧的師生鏈條就建立了。多維度、多途徑、開放式教學氛圍的形成,使我們的課堂有疑問、有猜想、有驚訝、有笑聲、有爭議、有沉思、有聯(lián)想,學生收獲的不單是知識與能力,更是一種幸福的人生體驗。
三、結語
開放式教學確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靶抡n標”下開放教學更注重學生的主體作業(yè),開放潛能,發(fā)展個性,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個體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課標”下開放教學的實施,有效地推進了英語課程的改變,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有效途徑。開放教學,必然引發(fā)開放教育。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李如密.《教學藝術論》.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3.《新世紀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
4.邱才訓.《課堂教學的指導性策略》《教育導刊》.2001年第2、3期
一、當前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1.音樂課程的價值被教師錯誤地理解,導致德育的缺失
2011版新課標中強調(diào):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能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fā)展音樂鑒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yǎng),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但這樣美好的價值,卻被部分教師扭曲了:一是忽視了音樂教學真正的文化內(nèi)涵,被上成歷史和地理課。二是過分強化了導學的過程和方法,表面繁華,內(nèi)在導學空虛,無實質(zhì)的音樂教學;三是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寫在教案里或掛在口頭上,束之高閣。由此導致在現(xiàn)實教學中,教師往往把教學的關注點過多地集中在教材本身的音樂上,忽略了通過教材中的音樂去拓展其德育功效。
2.忽視音樂的審美體驗,不注意德育的融入和滲透
新課標中要求:音樂教育應密切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加強其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不能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安排教學內(nèi)容,不注意德育的滲透和融入,音樂教育內(nèi)容安排隨意性較大,不注意音樂知識的傳授、技能培養(yǎng)的銜接性和漸進性。教師大都只注重“講理論、訓練識譜”,或者強化訓練所謂的“鋼琴彈奏方法、歌唱發(fā)聲技巧”等,在教學內(nèi)容及教育形式等方面與專業(yè)藝術院校幾乎相近,使學生接觸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樂。
3.音樂課程沒有得到重視,德育功能無法發(fā)揮
音樂作為課程開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得到相應的重視。然而長期以來受“升學率”的影響,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領導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沒有為中學音樂教育提供充分的條件,給予應有的保障。同時,社會上普遍存在對中學音樂課的偏見和誤解,客觀上把音樂和其他學科對立了起來,忽視了音樂教育的功能和價值。
三、改進的策略
1.制定并完善音樂導學實施計劃,明確德育滲透目標
要想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就必須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導學計劃,將德育貫穿于其導學的全程之中,有序列、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學生科學地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地適應時代和社會進步的良好心態(tài)和健全的人格。
2.挖掘課本中的德育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zhì)
音樂課本中,很多歌曲都具有時代性和愛國主義情感,這對凈化學生的心靈、洗滌學生的思想都有積極的作用;也有很多曲目能使人精神振奮,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有美的享受。所以,教師要有心和用心去研讀并挖掘課本中蘊含的德育元素,利用好它,寓教于理。如教學七年級音樂上冊第五單元《奧林匹克風》中的歌曲《手挽手》時,就可以視頻復播:北京奧運會中開幕式的盛況,配曲《我和你》、《東方之珠》等,特別是當《義勇軍進行曲》在奧運賽場回蕩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這更加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情懷,促使學生在奧運精神的鼓舞下奮發(fā)向上、開拓進取。
3.通過音樂欣賞,加強對學生滲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
音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滲透德育的有效渠道,如歌詞的講解、聲樂教學、欣賞課的教學或是合唱歌曲的教學等。概括地說,音樂教學應該是智育和德育的全面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就音樂欣賞課來講,不能單純地放放歌曲,學生聽聽,而是要求教師設法啟引學生,激活他們的內(nèi)驅力,誘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導學時緊扣歌曲的旋律。
以德治校,本學期認真貫徹執(zhí)行了質(zhì)量立校、科研興校”辦學方針以人為本。修德進學”辦學理念,明確以“師生互動,共同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為核心,以“快樂”校本再生”為教學手段,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抓好慣例教學,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保證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以活動育人競賽出成績,效果促名師,切實推動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加強政治理論和業(yè)務學習,貫徹《學校體育、藝術工作條例》并實踐到教學工作中來。
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和理論學習,
一、加強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鞏固和發(fā)展個人的運動能力和示范動作,練就一身過硬的基本功,嚴謹治學,團結協(xié)作,互相學習,帶好隊,上好課,出成績,上臺階。每天早自習、第一節(jié)課學習業(yè)務,第二、第三節(jié)課學習信息技術,下午到琴房、畫室、操場學習技能,每兩周學習一次新課標。研究好課題,并在課堂和課外推廣,切實讓教師體驗課題效果的喜悅。
根據(jù)本校運動場地及外地區(qū)環(huán)境氣候特點,
二、以新課標為本。合理制定教學計劃。任課教師在教材的選材上下功夫,使校本課程進入課堂,同時注意在藝術活動中加深對生活的認識與體驗,拓寬生活空間,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活的樂趣。藝術課每節(jié)課都能充分利用課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同時注意兼顧學生的喜好興趣,
三、體育課以《新課程標準》內(nèi)容為基本教學內(nèi)容。適當加大球類游戲、大課間活動內(nèi)容和校本課程等教學內(nèi)容。重點抓好學生一兩項自己喜愛的項目,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體育課每單元制作課件一個,編寫出相應的教案。
開展各種有意義、積極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
四、組織各級各班。激發(fā)同學們學習興趣,要特別注重興趣小組和體訓隊的實施和開展,力爭在全縣全校各類競賽中拿出優(yōu)異成績,為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開辟廣闊的天地,讓學生的素質(zhì)得到全面的提高和發(fā)展。
從課堂中的小問題入手,
五、每周集體備課教研一次。從教師、學生的實際入手,從學生、學校的發(fā)展入手,加強體育課和藝術課的教研活動,切實讓每一位老師置身于教研教改中。加強組內(nèi)合作,取長補短。讓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探討現(xiàn)代藝術,體育教學思想,努力完善課余體育訓練體系,大力推進素質(zhì)教育。王的小課題《音樂課堂教學中進行電子琴教學的研究》李景春的小課題《多媒體在體育室內(nèi)課中的應用》以及李的小課題《游戲在教學中的運用》都已初見成效。
通過一系列文娛活動,
六、組織辦好興趣小組的輔導工作。如:課前一歌、美術小組、體育小組)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志趣和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
著力于裝飾及漫畫,
七、美術課上。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fā)明能力及開展繪畫、書法等活動,增強學生的審美觀。
如何解決這種課堂困境,尋找柳暗花明?我在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經(jīng)過不斷地摸索,努力地發(fā)現(xiàn),不斷地總結,有了這樣幾點切身的感受。我覺得這幾點,至少可以讓我們能夠從容面對課堂上即時生成的問題:
首先,教師要了解生情,成為學生的知己
教師要使課堂充滿魅力,從容面對課堂上即時生成的問題,就必須了解學生的情況,和他們交心,做他們的知己。因為每位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習慣和性格特征等都不一樣,而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了解學生自身的特點。只有掌握了這些,我們在課堂上才能利用學生的特點,調(diào)控教學進程,組織好課堂教學。其次,我們還要掌握學生的學情,注重靈活多變。課堂預設很重要,但更要注意應變。我在上《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之前,預設好了教案,自以為上課流程很完美,但當上課剛一提到詩題,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已經(jīng)能夠背下這首詩了。這時,我馬上意識到,如果還按照之前預設的教案上這首詩,那么課堂將會變得毫無趣味,而且肯定也不會有好的效果,更不要說實現(xiàn)高效了。于是我果斷改變方案,讓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語言突出的學生選擇把詩改寫成散文;音樂感強的學生可以給詩歌譜曲,唱唱這首詩;想象豐富的學生選擇為詩配畫;……最后,學生不僅深刻體會了這首詩歌的內(nèi)容,還展示了自我,豐富了對詩歌的感受和體驗,同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興趣也得到了激發(fā),可謂一舉兩得啊。
其次,教師要深研教材,成為學生課堂智慧的引領者
深入鉆研教材,爛熟于心,是教師處理生成環(huán)節(jié)的完全之策。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和創(chuàng)造者,動態(tài)的課堂生成是基于師生互動的結果。但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等因素,決定了在課堂生成時難免存在一定的偏頗、缺陷乃至失誤,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教師適度發(fā)揮作為課堂引領者的作用,給予學生有效的價值引導和點撥。對于學生生成的單一的信息資源,我們可通過追問補充的方式讓學生的思維“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對于學生生成的富有創(chuàng)意但表達不清的信息資源,我們應采用重點強調(diào),簡要概括等方式讓全班同學清晰的感受這一生成性資源的優(yōu)勢所在;對于學生生成的偏離主題且存在錯誤的信息資源,我們則應通過爭論辯錯、反思糾錯等方式引領學生的思維回歸正確的軌道。我們?nèi)绻皇煜そ滩?,對教材一知半解,理解得不深入,不透徹,那么對學生生成的課堂資源就不能給予及時的、有效地引導點化,這樣,學生課堂生成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們也不是一個合格的課堂智慧的引領者,這樣的課堂就是失敗的課堂。
第三,教師要用心關注課堂生成,成為課堂麥田的守望者
生成性的課堂教學,是新課標下教師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學境界。但現(xiàn)在有相當多的語文課堂教學是“為生成而生成”,形式上熱鬧,內(nèi)容上混亂。為求生成而迷失了文本;為求生成而迷失了目標。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 情感課堂 構建
在新一輪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改革中,新課標在突出“思想性”的基礎上,強調(diào)了“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重要性,其中對“人文性”的改動相對較大。新課標強調(diào)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增加“感恩教育”“公共精神”,增強“公民意識”,對學生的“公民素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情感”發(fā)展對品德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在新課標改革的同時,全國各地紛紛進行了課堂改革,我校也是新一輪以生為本的課堂改革試點之一。我校課改存在的不足有:小組管理不科學、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等。針對以上情況,為了更好地落實新課標要求,實現(xiàn)高效課堂,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共建情感課堂,本文以“情感課堂的構建”為題,對打造高效的課改課堂進行探討,權作“引玉之磚”。
一、深化課堂改革,共建和諧課堂
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課堂主宰者,而是具有民主開放思想且用行動開啟學生智慧的引導者,沒有絕以權威,沒有滔滔不絕的枯燥講解,此時的教師是一名出色的“導演”,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為了增強學生間的互動與合作,促進學生的情感發(fā)展,針對我校學習小組的建設情況,進行了以下嘗試。
1.靈活分組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倡導教學中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他認為課堂上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才能產(chǎn)生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開始時,我校課改小組建設存在的弊端就是重知輕情。這不符合課堂高效原則,且不能保證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鑒于這種情況,我在小組建設中進行了嘗試,采取了靈活分組的策略,使組內(nèi)學生盡量不同“質(zhì)”,在好差兼有、個性互補、自由選擇的基礎上進行分組,這種策略能使學生感覺到民主,也拉近了師生距離。如筆者按學生學習成績分為高、中、低三類,在成績高的學生中選出一名小組長,每類再各選出兩名學生,進行自由組合(雙向選擇),組成六人小組。除了指定選出一名小組長外,組員再推薦一名,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需要隨時作調(diào)整。
2.目標制訂
目標制訂讓學生充分展示價值,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歡樂。在學習目標的制訂上,我學習魏書生老師:引導學生科學地看待成績。根據(jù)前一次測驗的成績制訂目標人,第二名追第一名,第四名追第三名,以此類推,最后一名沒人追。這種人盯人的競爭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優(yōu)生不驕傲,差生不自卑,都能享受到勝利的歡樂。通過制訂小組目標和舉行各種小組競賽的教學活動,提高了小組的凝聚力、向心力。
3.競爭互助
我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開展個人之間、小組之間的競爭,并在競爭中融入互助的因素,培養(yǎng)互助友愛的合作精神。例如,讓優(yōu)生與差生結對子,相互幫助,以共同進步的成績與其他對子競爭;小組在進行合作學習時,每當看到所在小組出現(xiàn)落后時,每個組員都會心急如焚,都會情不自禁地為自己小組吶喊助威,都會盡最大努力去為所在團隊盡一分力量。課改剛開始時,組長在課堂展示時較為積極,而組員多數(shù)比較漠不關心。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我采取了組長展示加一分,其他組員展示加兩分的策略。為了多拿一分,組員們也紛紛爭著展示,組長也忙得不亦樂乎,忙于鼓勵和教組員回答技巧。
4.學生互評
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營造學生之間相互贊賞和鼓勵的氛圍。在互學時,在學案紙上寫上贊賞的評價;在考試前,相互寫祝福語;考試結束后,相互寫勉勵語等。這樣能拉近學生彼此間濃濃的同窗之情。
二、編寫情感導學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從多次聽課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思想品德課的導學案沒有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存在誤區(qū):導學案僅為教師服務,教師只是從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來設計,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以教案定學案,導學案內(nèi)容是課本內(nèi)容的再呈現(xiàn),沒有針對學生選材。根據(jù)新課標要求,教師必須編寫符合學生特點和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感導學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編寫前,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與學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學習素材,無論教學目標、課前預習、課前的導入、教學活動,還是問題設問等環(huán)節(jié),都應該選取學生關心的、具有教育意義的現(xiàn)實問題和實際事例作為主要素材,使之更具典型性和教育性,避免負面影響和空洞說教,使課堂教學成為活的生活,使學生感受到思品知識能有效地指導自己做人做事,把知識內(nèi)化于心,外踐于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
例如,在“對不良誘惑說‘不’”的導學案編寫中,筆者的具體做法如下:
1.學生課前預習
要求觀察、收集自己身邊的不良誘惑及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的有關案例。
2.導入:課前熱身體驗
全體起立,雙手前伸握拳,大拇指向內(nèi)握緊,持續(xù)3分鐘,堅持不住可以坐下。
3.課堂活動
想一想:為什么不能堅持下來?
談一談:請同學們談談,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碰到的,或者可能碰到的不良誘惑有哪些?這些誘惑帶來什么危害?
比一比:請各小組從第一部分列舉的不良誘惑中選取一種,就如何拒絕這種不良誘惑展開討論。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到的方法最多、最有效。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材施教原則也是學案教學的重要理論依據(jù)。設計導學案要盡可能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層次梯次化、梯次漸進化的“四級要求”,便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力自主選擇,這樣就能減低學生的畏難心理和改變厭學的情緒。就“對不良誘惑說‘不’”的學案來看,為什么不能堅持下來、這些誘惑帶來什么危害等問題,就是知識問題化的體現(xiàn)。從導入想一想談一談比一比的思考順序體現(xiàn)問題層次化、層次梯次化、梯次漸進化。這些教學設計實現(xiàn)學生情感發(fā)展的需要,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
事實證明,良好的情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培育學生良好的情感。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與教材內(nèi)容有關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
1.學會傾“聽”
“聽”,指的是聽音樂、聽故事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與教學內(nèi)容情感基調(diào)一致的音樂或者故事作為課堂教學的背景,使內(nèi)容蘊涵的情感得以盡可能的發(fā)掘。例如借歌曲表達情感,故有“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啴以緩……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之說。要結合教材內(nèi)容,選擇歌曲,陶冶學生的情操,一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激發(fā)起民族大團結之情,一曲《愛的奉獻》激發(fā)愛心……
2.重視觀“看”
“看”,指看圖畫、錄像、視頻等。教師可以讓學生看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圖畫、視頻等,當這些載體作為教學內(nèi)容出現(xiàn)在教學情境之中時,便會直接顯示其情感的無窮魅力。在初二“我愛我家”的教學內(nèi)容中,我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播放了有關婦女懷孕、分娩,甚至不能順產(chǎn)而要剖腹分娩全過程的視頻。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有的竊竊私語,有的驚嘆,感激、悔疚之情都流露在臉上。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悔疚自己對父母的不解,領悟父母的愛,理解父母的嘮叨,激發(fā)學生對父母濃濃的情、厚厚的愛,產(chǎn)生感恩之情。
3.鼓勵嘗“試”
“試”,指學生走進社會進行實踐。學生通過“現(xiàn)身說法”來進行自我教育,如社會調(diào)查的報告、關于熱點問題的辯論等,都會造成一種情感共鳴。同時,教師還應充分利用社會大課堂,精心選擇社會中積極光明的教育因素,讓學生通過社會調(diào)查、參觀訪問等途徑,激發(fā)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保持快樂情緒,共建和諧師生關系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接受他人言行時的情緒狀態(tài)、情感表現(xiàn),以及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關系,都會影響到一個人對他人言行的接受程度。因此,教師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調(diào)控學生的積極情緒,對構建高效情感課堂有著重大作用。
1.控制教師的消極情緒
幾年前的一件事使我猶記在心,好友的兒子將要參加升中考試,囑托我輔導一下,了解之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對基礎知識幾乎一竅不通。我問:“孩子,你聽得懂老師講課嗎?我怎么覺得你好像一點都不懂?”孩子回答:“并不是我不想聽,而是老師每節(jié)課都在發(fā)脾氣。當我好不容易聽進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時,她無緣無故的責怪聲又把我聽課的念頭打消了?!边@案例令我有感而發(fā),沒有良好的情緒,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名教師走進課室,心里應該只有學生,要克服自己的消極情緒,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去,這是成功的精神轉移。假如當情緒難于控制時,可以與學生傾訴,學生也會理解。
一次,臨上課時一位家長無理取鬧,當時我的情緒難以穩(wěn)定,就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學生,沒想到有學生在第二天的作業(yè)本上寫著:“老師!您辛苦了!您為了教育我們真的非常辛苦了,謝謝您——老師!您教給了我們很多知識,我們只能以最好的成績來報答您!這幾天天氣開始轉冷了,記得多穿點衣服,不要把身子弄壞了,我們還需要您的關懷、您的呵護,相信明天會更好!”這留言是來自初一年級的一位女生。這真情的安慰,傳遞出濃濃的師生之情,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言”。
2.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緒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如果教師給予學生合理的激勵,學生也會在激勵下找到自信和提高學習積極性,如果教師對在令人生厭的校園里閑逛的不三不四的學生隨意發(fā)表意見,懷有預言,那預言就可能實現(xiàn)?!币虼?,在學生違紀時,教師要注意克制,不要當眾大聲訓斥。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xiàn)以及進步,我都是借助說話的方式和時間、面部感情、手勢等,把我期望的信息傳遞給學生。一句“寶貝,真棒!”暖了學生的心,一只大拇指、一次點頭……給學生以前進的動力。在課后作業(yè)評價時,如果學生的作業(yè)有獨特性,我會在班級中加以推廣;如果學生是認真的,則加以表揚和肯定;如果學生很認真,但結論是錯誤的,則肯定他的態(tài)度,并指出錯誤的地方;如果學生的字體潦草,我會進行正確的引導。我最常用的方式是在作業(yè)本、測試卷上寫表揚的語句:“你今次進步啦!真棒!”“你作答的格式對啦!聽課真認真!”“孩子,努力吧!重點高中向你招手!”這樣一來,學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習積極性也隨之提高,從而產(chǎn)生親師心理。
在構建情感課堂實踐中我走過不少彎路,但我堅持不斷學習、思考和實踐,一路走來,收獲良多?!皯浲?,歲月崢嶸;看未來,一片光明!”希望能成為有著博大情懷與智慧的教師,在思想品德課改的領域里留下自己的一點痕跡,我會謹記屈原的那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期待在教育的征程上為情感課堂的構建開辟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劉曉偉.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