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糧食分析報告范文

糧食分析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糧食分析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糧食分析報告

第1篇:糧食分析報告范文

按照《縣糧食局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實施方案》,自2009年5月4日起轉入分析檢查階段以來,我局根據縣委和縣委第三指導檢查組的統(tǒng)一要求,結合糧食工作實際,扎實地開展本階段的活動,做好本階段的各項工作,現將活動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確保分析檢查工作取得實效

圍繞糧食工作如何服務科學發(fā)展、確保糧食安全以及為農服務等具體議題,我局于5月8日組織局機并、收儲公司、軍糧站全體人員、老干支部支委、部分黨員、離退休干部和下崗職工以座談形式召開征求意見會,共有28人參加。會上,認真聽取了與會人員對糧食局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到會人員暢所欲言,分別從自己的角度,闡述了對糧食工作的看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并以書面形式發(fā)放征求意見表28份,收回28份,征求到意見30條,建議40條。梳理歸類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1、系統(tǒng)學習理論、學習業(yè)務、科學科學發(fā)展觀的深度不夠。

2、解放不夠,創(chuàng)新意識淡薄。

3、糧食產業(yè)化發(fā)展不夠清晰,不適應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

4、糧食市場監(jiān)管不力,依法管糧還不到位。

5、工作創(chuàng)新不夠,沒有按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糧食工作、指導糧食經濟。

6、深入基層、指導企業(yè)扭虧增盈等工作不到位。

7、對糧食企業(yè)人才隊伍建設重視程度不夠。

8、內部管理不健全,周圍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較差。

認為這些意見對開展糧食工作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充分體現了廣大糧食干部職工、基層人員和離退休老同志對縣糧食局寄予的厚望。對此,縣糧局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檢查分析,并將其作為撰寫分析檢查報告的重要依據,并按規(guī)定時間上報了我局分析檢查報告初搞。

二、認真開展好干部走訪國企改制下崗失業(yè)人員和交心談心活動

按照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三走進、三破解”的有關要求,為著力解決下崗失業(yè)及退休人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根據縣人民政府2009年5月8日召開縣走訪國企活動領導小組會議統(tǒng)一安排,我局認真組織開展了“干部走訪國企改制下崗失業(yè)人員”活動,于5月11日召開第五組走訪動員培訓會,抽調34名工作人員,對全縣糧食企業(yè)進進“走訪活動”。在走訪過程中,各走訪小組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走訪工作:一是結合學習實施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宣傳對下崗職工的優(yōu)惠政策;二是通過上門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聽取了企業(yè)職工和退休人員對就業(yè)政策、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城鎮(zhèn)低保、廉租住房政策等方面意見和建議。三是詳細了解了下崗失業(yè)人員再就業(yè)情況,住房情況、養(yǎng)老和醫(yī)療等社會保險繳費情況和家屬就業(yè)情況及存在困難。

通過走訪活動,第五走訪組共走訪糧食企業(yè)15戶(糧改后企業(yè)戶數),全縣糧食企業(yè)下崗人員及退休人員應走訪人數501人(其中:死亡19人,未改制6人),實際應走訪總人數476人,已走訪下崗失業(yè)人員及退休人員293人。未走訪原因,不接受走訪人員30人,無法聯系68人,外出務工50人,調出10人,異地居住25人。

走訪期間,走訪組所到之處,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認真宣傳各項黨和國家政策,宣講此次走訪活動目的,認真聽取下崗失業(yè)人員及退休人員意見和建議,祥細了解改制后下崗失業(yè)人員及退休人員生活、就業(yè)、住房、養(yǎng)老、醫(yī)療等社會保障和家屬就業(yè)及最急需解決的困難。耐心細致為每個下崗職工及退休人員講解,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為每位人員填寫表格,廣泛傾聽下崗人員心聲,祥細記錄每位人員所反映的情況和困難。并給下崗失業(yè)人員及退休人員講一些暖人心、促發(fā)展、鼓勢氣的話,激勵他們地困難面前勇往直前,不畏艱難。

期間,共走訪及談心下崗失業(yè)人員及退休人員293人。并于5月20日、21日開展了2次局班子和企業(yè)職工專題交心談心活動,參加人員有局機關、收儲公司、軍糧供應站干部職工共22人,交心談心44人次,主要以集中座談形式進行。在開展談心活動中,堅持把問題和矛盾解決在民主生活會前,積極創(chuàng)造良好的談心交心氛圍。本著“溝通思想、找準問題、增進團結、共同提高”的原則和目標,認真組織開展交心談心活動。

三、過好民主生活,認真查找分析問題和原因

為了開好局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認真總結黨的十六大以來糧食系統(tǒng)科學發(fā)展實踐的經驗和教訓,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進一步推動科學發(fā)展,局領導班子成員在會前都作了充分準備。結合全縣糧食工作的實際,聯系本人工作情況,認真查找局領導班子和成員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突出問題、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班子成員還深刻剖析了前期征求到的群眾意見建議,相互之間進行了談心,交換了意見,在此基礎上,認真撰寫好民主生活會發(fā)言材料。

此后,局領導班子召開了民主生活會,參加會議人員有局班子成員、總支委員、直屬單位負責人(共10人)。在會上,大家積極發(fā)言,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每個人都查找了自己對科學發(fā)展觀認識上的不足,查找了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存在的問題,分析了這些問題的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班子成員還對局領導班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就糧食工作下階段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發(fā)展糧食經濟的問題提出了自己建議。

5月27日,,局黨總支3個黨支部均已召開了專題組織生活會。在各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上,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運用科學發(fā)展觀,帶頭在支部的專題組織生活會上對照自己作了認真的自我剖析,從思想高度找原因,從實際工作找不足,從自身情況作了誠懇的分析檢查。局領導班子成員還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了支部組織生活會,和局機關支部的員一起,對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緊密聯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實際,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

四、積極組織,扎實開展評議

根據《關于認真做好深入學習科學實踐發(fā)展觀活動分析檢查階段工作的通知》(臘學辦[2009]17號文)要求,按照我局學習活動日程安排,6月1日我局召開了分析檢查報告評議會議,參加人員有:局機關、收儲公司、軍糧站全體干部職工,老干部支部及離退休黨員共28人參加。會上,大家一致認為局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查找問題準確,分析原因透徹,措施得力,發(fā)展思路清晰,目標規(guī)劃實際,充分體現了科學發(fā)展觀服務人民,服務發(fā)展的要求。

評議會上現場發(fā)放評議表28份,收回28份。對分析檢查報告整體質量的綜合評價認為滿意的25張,基本滿意3張,滿意度89%,基本滿意11%。民主評議會后,局領導班子根據評議提出的意見,對報告進行修改完善。并通過會議公開了分析檢查報告和評議結果。

我們在反復醞釀討論的基礎上,寫出了局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

第2篇:糧食分析報告范文

參考人數:266人

最高分:660分

最低分:100分

基本情況介紹:590及以上5人次;均分、和分數段情況分別如下圖所示

(略)

二、本套試卷分析與具體認識

這套試題基本能以考查學生學習能力為目的,命題形式成熟,材料新穎,質量較高,難易適中,適應范圍廣,是嚴格按照南通市新中考說明的要求命題的,具有較高的仿真性和參考價值??v觀各科試卷有以下特點:

1、達到了檢查的目的,起到了一定的檢查作用,尤其是檢測了各學科在區(qū)復習研討會之后,各學校是否按照研討會精神展開復習工作,了解了復習效果。

2、注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所考查的知識點都是中考說明要求掌握的內容;命題選材新穎,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生活,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數學、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等試卷。3、語文試題不僅考查了基礎知識的積累及運用,還體現了網漢語的豐富性,出題的涵蓋面較廣,題型兼顧主客觀題,題目設計有時代感。比如第六題的第三小題,讓考生寫出“酷”、“草根”、“粉絲”、“山寨”這些流行用語的含義;現代文閱讀選文緊追時代的腳步;作文以人為本,注重考查學生的生活體驗。本次作文題目二選一。命題作文《在語文中穿行》、半命題作《站在-----的門口》緊扣學生生活實際,寫作思路廣,學生可寫的內容多。體現了“讓學生人人有話說,人人有內容可寫”的命題綜旨。

4、整套試卷難度適中。其中數學較靈活、沒有送分題、有一定難度(第22、23題較活,所以得分率很低,從而導致24—26題能得分題目失分嚴重);政治試題偏難,但容量適中,覆蓋面廣,幾乎囊括了初中五本書及時政的全部內容;其余學科難度適中。

5、能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yǎng),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新中考大綱要求,具有新意和坐標式的導向性,對我們的后階段的復習有指導和促進作用。

三、學生測試中的問題分析探討

我??忌谶@次區(qū)模擬測試中,總體成績與上學期期末考試相當,略有提升。如九(1)班陳天哲同學發(fā)揮正常、考出了水平,七門學科只扣了10分,獲得660分的高分勇奪全區(qū)桂冠,這已是他入初中三年來第六次擠入全區(qū)前五名,這為他后階段復習增添了信心,衷心地祝愿他中考能再次奪冠。總體情況是兩極分化較嚴重,不少學生難題丟分多,容易題因沒有仔細審題而失分也不少;存在優(yōu)秀率不高,尖子生不多,差生面廣,部分學生成績失真等現象。

具體分析如下:

1、審題不清依然是主要問題,不少學生拿到試卷后為趕時(來源:文秘站 )間,匆忙答題,沒有認真讀題、研題;不按要求解題現象嚴重,對已知材料進行思考分析不夠,因此經常因答非所問而丟分;甚至連最簡單的問題也詞不達意的亂寫幾句,重視度不高;選擇題的選項不認真、不校對就匆忙選擇等。如化學第4題考察內容較細,對選項a,fe元素對人的健康的影響和選項d硝酸銨的溶解吸熱不能正確判斷;第10題考察的是溶液中的相關知識,而學生對溶解度大小比較必須要在指定的溫度下才可以進行還理解不透,所以失分較多;數學試卷22題作圖題要求只用圓規(guī)而有學生用了直尺導致失分;23題數網形結合略現靈活,后面試題思維受阻或者說學生的思維耐力不夠、均分不高。

2、直接考查知識點,不轉彎的題型失分較少,比較樂觀,說明前階段的復習效果還是有的。如:歷史3、6、7、10、15等題目;化學3、6、7、10、15等題。

3、語文測試中我校初三學生基礎知識及運用能力大大提高,詩文積累成績顯著,閱讀分析能力初步形成,學生的閱讀潛質已逐步體現出來。積累與運用中,主要是修改病句失分較多;實踐題主要集中在第三小條,文言文閱讀劃分句子節(jié)奏的第一題也有一定比例的失分現象。而作文失分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語言表達欠缺,有部分學生句子不夠通順,語言羅嗦,錯別字較多;二是審題不當,部分學生只注重寫一件事而沒有突出其“多”。三是書寫不規(guī)范,字跡潦草、卷面不整潔。

4、英語有80%左右的基本題,對于中等生得95分左右沒問題,但要拿高分不容易,特別是作文,學生對時態(tài)的把握不夠準確,英文句子不夠精煉、中式英語較多;短文填空失分較多,不注重詞義和句義。

5、政治、歷史中開放性的題目,緊密結合熱點的問題不少,雖然學生多少能組織一些言之有理的語句表達,但也有失分;對時間跨度長、專題性的題目有失分,尤網其是政治客觀題27分,其中只有一位學生沒有被扣分,而絕大部分學生失分在8—12分之間。

四、后期沖刺階段的復習對策與措施

面對在本次測試中現實存在的問題,我們組織調研與師生座談,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為在中考中取得較好的成績,特總結出八條后期的沖刺階的復習對策與措施:

1、組織課任教師加強理論學習,繼續(xù)學習新課程標準,理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了解和研究新的評價機制、命題思路和新中考要求,不斷提高教師自身各方面的素質。

2、加強集體備課制度,整理、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發(fā)揚團隊協(xié)作精神,整合集體智慧解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3、采取措施,提高課堂容量和效率,精講、精練、精評,將高效課堂的要求與策略應用到具體的復習中去。

4、督促部分學生端正學/!/習、考試的態(tài)度,堅決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5、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復習課、挖掘教材資源、搜索考點,努力打造高效的復習課堂。

6、注重雙基教學,把握核心知識,強化雙基落實,努力轉化后進生。

7、加大反饋測試的力度,通過一定頻率的強化訓練、模擬測試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和解題習慣。

第3篇:糧食分析報告范文

油脂油料行情因利空因素圍繞,月內依舊處于下行通道,豆油受大豆行情影響及消費不振,期現貨行情皆顯著下跌;棕櫚油受全球經濟放緩拖累,國內行情大跌;菜籽、菜油缺失政策扶持,行情隨其他食用油下滑。

我國秋冬作物收種穩(wěn)步推進,接近尾聲。據農業(yè)部農情調度,截至10月底,全國秋糧已收獲10.6億畝,完成種植面積的90.4%,進度同比快0.8個百分點;全國已播秋冬作物5.03億畝,完成意向種植面積70.7%,進度同比快0.7個百分點。

食用油:利空因素主導市場期現價格探新低

10月份,美豆收獲上市,單產和總產好于預期;主產國棕櫚油庫存處歷史高位,馬盤棕櫚油期價見3年來新低;國內經濟景氣度低于預期,植物油終端消費不暢。利空因素主導國內外市場,促使國內期現貨價繼續(xù)下跌,小包裝價格也紛紛下調。

基本面主導短期宏觀面長期利多

10月份,基本面因素主導國內外油脂油料市場行情。在內因偏空的前提下,國際市場外因也是空頭主導。

一是國際原油期價震蕩下跌,見近4個月來低點;二是歐盟公布了新的生物燃料法案,預示歐盟以植物油為主要原料的生物燃料行業(yè)增長將受限,甚至出現萎縮,植物油需求的增長少了一支重要動力。

不過,面對全球經濟的不景氣,近兩個月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一是美聯儲推出QE3,這推高了市場對長期的通脹預期;二是歐盟推出直接貨幣交易計劃(OMT),也增加了市場對長期潛在通脹的預期;三是中國的低通脹為中國政府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提供了條件。國內外主要經濟體紛紛開動印鈔機,使得市場對明年至后年的長期商品價格看漲,植物油價格也包括其中。

利空主導市場豆油繼續(xù)下跌

10月份,利空因素主導市場,國內豆油期現貨價格繼續(xù)下跌。其主要原因:一是美豆收獲上市,單產好于預期,加之相對于1200美分/蒲式耳的大豆種植成本,今年美豆農種植收益處于歷史高位,美豆賣盤壓力大,促使10月份CBOT大豆期價繼續(xù)下跌,并傳遞到國內豆油市場;二是從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雙節(jié)”來看,中小包裝植物油銷售處于10年來的最差水平,終端需求明顯疲弱,市場信心不足,油廠不僅散油庫存壓力大,中小包裝庫存壓力也大于去年同期。

11月份,國內豆油期現貨市場仍將震蕩走弱,現貨表現將弱于期盤。

利空因素:一是機構預期美農業(yè)部很可能在11月份月度報告中再次小幅上調大豆產量,預示未來幾個月美豆實際供給偏緊程度并不像此前預期的緊張;二是機構預計2013年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合計增產2800萬-3000萬噸,美豆種植面積接近8000萬英畝,刷新歷史紀錄,預計大豆產量約9400萬噸,明年大豆供給很可能變得寬松,這將壓制油脂油料的中期走勢;三是全球棕櫚油庫存已經非常龐大,四季度仍呈進一步上升趨勢;四是國內植物油庫存遠超歷史同期,必將壓制貿易商采購積極性。

利多因素:一是明年2月底以前,國際市場大豆主要依靠美豆供給,今年我國大豆產量為1300萬噸,比去年減少近300萬噸,不排除后期資金炒作中國需求和供給緊張的可能;二是在經歷大幅下跌后,市場認為國內豆油、棕櫚油價格向下空間已有限,連盤植物油也有技術性反彈需求,也會傳遞到國內植物油現貨市場;三是在過去的5年中,國內植物油市場有4年在元旦、春節(jié)“雙節(jié)”前后出現上漲行情,屆時貿易商很可能提前囤貨,有助于庫存向中間環(huán)節(jié)轉移。失去政策支撐菜油價格回落

10月份,國內菜油期現貨價格明顯下跌。夏收菜籽臨儲政策結束后,在國內四級菜油與豆油價差處于歷史高位的情況下,國內豆油和棕櫚油現貨價格雙雙大幅下跌,菜油價格不可避免地受其拖累。

秋收油菜籽集中上市,國家對秋收菜籽(油)的臨時收購政策從9月開始到明年2月底結束。由于10月份國內菜油、菜粕均呈下跌態(tài)勢,菜籽壓榨處于虧損狀態(tài),秋菜籽收購價整體呈高開低走趨勢。主流油廠繼續(xù)維持觀望態(tài)度,收購力度亦明顯放緩。

11月份,國內菜油期現貨價格將呈穩(wěn)中趨弱態(tài)勢,現貨需求低迷。一是目前國內菜油和豆油的價差均處歷史高位,菜油處于競價劣勢;二是國內植物油基本面整體偏空,終端需求疲弱,豆油和棕櫚油仍有下跌空間,替代效應下,菜油價格也難幸免;三是目前港口四級菜油價格為10500元/噸,低于主產區(qū)菜油主流價格,毛菜油價格為10200元/噸,遠期1月份毛菜油價格在10000元/噸左右,環(huán)比走弱;四是未來幾個月油菜籽到貨量將處于高位,國內菜油供給數量增加,價格易受壓制。

庫存增需求弱棕櫚油見新低

10月份,國內棕櫚油期現貨價格繼續(xù)大幅下跌,連盤棕櫚油1301合約跌到6500元/噸。主產國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庫存同比大幅上升,馬盤棕櫚油期價急跌,見3年低點,棕櫚油進口成本大幅下跌。

11月份,國內棕櫚油期現貨價格將繼續(xù)震蕩走低,重心下移。一是目前印尼棕櫚油庫存比正常水平高50%,馬來西亞庫存比正常高45%,主產國的高庫存將壓制馬盤反彈空間;二是全球經濟增長放慢,棕櫚油工業(yè)需求受到較大影響;三是美豆上市,南美大豆種植面積大幅增加,打壓國內外植物油價格;四是后期國內港口棕櫚油庫存很可能繼續(xù)增加。

進口增庫存升后期供給充足

海關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進口食用植物油(不合棕櫚油硬脂)86萬噸,較8月份大增34.4%;1-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櫚油硬脂)551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18.3%。加上進口大豆同比增加折豆油數量,今年1-9月我國植物油供給同比增加205萬噸。

從實際情況看,今年我國植物油需求低于去年,目前國內植物油庫存超歷史同期,后期充給充足。調研表明,棕櫚油多集中于港口,豆油集中于大豆壓榨企業(yè),菜油集中于中儲,中間環(huán)節(jié)囤貨較少。維持上月“四季度國內植物油供給充足”的觀點,大量庫存必將壓制貿易商采購積極性,最終壓制植物油反彈空間,使得國內植物油期現貨價格見新低。

綜合分析,11月份,在新的利多出現之前,利空因素仍將主導國內外市場。雖然不排除因期盤出現技術性反彈,帶動國內植物油現貨價格短期小幅回升,但也是下跌過程中的回升,市場整體繼續(xù)探索新低。操作上建議以空頭思維為主,可逢低短多,現貨商觀望,不要急于入市。

大豆:美豆或將寬幅震蕩

10月份,在宏觀面和基本面利空的聯合沖擊下,美豆期價繼續(xù)下跌,中下旬在需求持穩(wěn)和南美天氣不佳的利多支撐下,期價觸底回升,季節(jié)性低點可能已經形成。受收儲政策出臺和產量嚴重下滑支撐,內盤大豆期價表現較外盤抗跌。國產新豆收獲結束,收購價格高開低走。

季節(jié)回調結束外盤觸底回升

10月美豆收獲完成,農戶季節(jié)性拋售結束,盡管USDA超預期地大幅調高美豆單產和產量,但美豆期價仍然走出觸底回升的走勢?;久嫔希蓝沟募竟?jié)性利空基本出盡,南美天氣炒作即將粉墨登場。在明春南美大豆上市前,美豆供需依舊偏緊,需求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利多方面:一是在南美2011/2012年度大幅減產的前提下,南美新豆上市前,全球進口需求仍將轉向美國,而美國新豆產量同比下降,美豆供需前景依然偏緊。中國進口量同比大幅增加,旺盛的出口需求將令美豆后期供給更加緊張。俗話說:

“牛市看供給,熊市看需求”。后市需求將成為美豆期價高位運行的首要支撐因素。二是南美天氣開局不佳,局部干旱和洪澇并發(fā),可能對南美大豆的高單產預期構成威脅。

利空方面,一是USDA11月報告可能繼續(xù)上調美豆單產;二是隨著后期南美天氣的改善,南美豐產的可能性依舊存在?;谝陨戏治雠袛?,未來3個月,筆者維持后期美豆期價將呈現底部抬高、寬幅震蕩走勢的判斷,但仍需防范宏觀面利空帶來的系統(tǒng)性大跌風險。建議待11月美豆期價回調至20日線附近分批逢低買進。

政策利好預期內盤表現抗跌

10月,連豆指數觸底回升,表現較外盤明顯抗跌。本月東北地區(qū)國產新豆收割基本結束,新豆高開上市,但購銷量有限,受到同期美豆期價大幅回調的影響,價格高開低走,導致購銷僵局,市場等待臨儲政策出臺。

國產大豆價格受到以下因素的支撐:一是今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大幅下降,市場供給銳減支撐國產大豆期價;二是今年國產大豆出口形勢良好,今年1-9月出口量為22.4萬噸,同比增長42.21%,已經超過2011年金年的出口數量;三是臨儲大豆拍賣底價大幅提升,人為抬高了國產大豆價格運行的底部,利好后期國產大豆價格走勢。基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未來連豆期價將持續(xù)表現抗跌,或將走出獨立上漲行情。

養(yǎng)殖需求支撐粕價低位企穩(wěn)

10月,國內豆粕期現貨價格大幅下跌,連豆粕持倉量大幅增加,顯示在期價大幅下挫后,資金分歧加大。

豆粕表現較豆油疲弱,油強粕弱格局明顯,油粕比值有所反彈。豆粕期現貨價格同步下跌,但現貨價格較為抗跌。月底沿海43%蛋白豆粕價格為3920-3970元/噸,月環(huán)比下跌150-200元/噸。

從期價表現上來看,內盤期價跌幅明顯表現較外盤要大,內弱外強的格局持續(xù),10月下旬外盤企穩(wěn)反彈,而國內豆粕期價仍然陰跌不止,主要原因:一是前期內盤粕價漲幅巨大,泡沫較多;二是國內以永安期貨為主的多頭資金嚴重棄盤,資金操縱的可能性較大。

豆粕價格下跌主要是受到成本下降、供給充足的影響。后期看,在外盤豆粕期價季節(jié)性低點確立的背景下,內盤豆粕價格將追隨外盤弱勢反彈,并受到國內養(yǎng)殖業(yè)高存欄和養(yǎng)殖收益回升的支撐。油粕價格下跌油廠深幅虧損

10月底,主要港口進口大豆到港成本為5000-5050元/噸,月環(huán)比大幅上升,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4700-4750元/噸,月環(huán)比大幅下降。本月國內油粕現貨價格大幅回調,月底進口大豆壓榨收益環(huán)比下降至-300元/噸以上,創(chuàng)出年內新低,油廠前期外盤點價大豆到港加工深幅虧損。后期油粕價格繼續(xù)大幅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出現一波反彈的可能性較大。

大豆進口大增豆粕出口強勁

海關數據顯示,我國9月份大豆進口量達到496.57萬噸,同比大幅增加20.23%,月環(huán)比增加12.4%;1~9月我國大豆進口量同比增長17.5%。9月份我國豆粕出口量為17.89萬噸,同比大幅上升453.14%;1-9月我國豆粕出口量同比激增150.59%。

綜合分析,在北美基本面利空基本出盡、南美天氣開局不利的背景下,后期南美天氣和北美需求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美豆期價后期或將呈現底部抬高的寬幅震蕩走勢,未來3個月將運行在1500-1850美分/蒲式耳的高位區(qū)間,存在創(chuàng)新高的可能性,逢大幅回調可適當增加庫存。

稻米:進口沖擊已成常態(tài)

10月份,國內稻米現貨市場整體弱勢運行,秈稻價格略有回落,粳稻小幅下跌。新季中晚秈稻收購工作順利進行,收購價格保持在國家最低收購價格以上,托市預案無法啟動;東北新季粳稻收獲進度同比推遲10天,目前接近尾聲,收購價格高開后出現小幅下跌。

終端需求不旺秈稻弱勢運行

國家糧食局10月10日公告宣布夏季糧油和早秈稻旺季收購結束。開秤價格在1.25元/斤以上,較去年同期上漲0.10元/斤,收購價格最高曾漲至1.40元/斤。隨著收購接近尾聲,儲備收購任務完成,價格逐漸回落至1.30元/斤以下。由于秈稻米終端需求不旺,加工企業(yè)并未大量入市采購。

新季中秈稻大量上市,目前湖北普通稻價格在1.35元/斤左右,安徽1.30元/斤,四川1.42元/斤。

新季晚秈稻即將進入收獲期,目前看作物種植情況良好,單產有望再度增加,但是種植面積略有減少。綜合考慮未來秈稻產量繼續(xù)增長將面臨較大困難,如果市場供應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勢必影響整體價格水平。

從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看,晚秈稻上市價格高開后平走的可能性較大。大米終端消費需求不旺、進口米沖擊以及供需較為寬松,是影響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陰雨天氣影響粳稻價格回落

預計東北3省粳稻產量將達到3350萬噸,較2011年增加116萬噸,增幅為3.6%。當前的不利因素就是陰雨天氣帶來的稻谷水分下降困難,后期儲存面臨考驗。

陰雨天氣對東北地區(qū)粳稻生產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一是導致收獲工作較去年推遲10天左右,直到10月底才使得收獲進度完成超過90%;二是造成收獲成本上升以及損耗加大;三是水分偏高且晾曬困難。

雖然近幾個月東北粳稻因為可用加工糧源緊張而走出一波漲勢,但新稻上市以來整體價格逐漸下降。目前圓粒粳稻到廠價在1.46元/斤左右,長粒粳稻到廠價在1.55元/斤左右,均較開秤時下跌近0.10元/斤。預計東北粳稻價格仍將以弱勢運行為主,在市場整體弱勢的情況下,很多企業(yè)在收購時采取提高收購標準或者壓低收購價格的策略。

早稻供需未變期貨跌勢暫緩

10月鄭商所早秈稻期貨走出震蕩下跌行情,但總跌幅僅為0.97%,跌勢暫時有所緩解。1301合約開盤于2675元/噸,最高達2688元/噸,最低2629元/噸,月底收于2644元/噸,整體交易重心進一步下移,呈區(qū)間窄幅震蕩走勢。

從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的中國稻谷供需平衡表分析,基本面仍然沒有出現明顯變化,總體供需仍呈產大于需局面。早稻期貨將主要跟隨整體農產品市場,特別是國內谷物市場的運行模式,預計短期內早稻期貨仍將維持窄幅震蕩的走勢。

進口環(huán)比略減單月數量趨穩(wěn)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大米187.5萬噸,同比增加138.6萬噸;其中9月份進口大米23.4萬噸,環(huán)比下降0.6萬噸,但同比仍增20.9萬噸。目前進口大米數量已經穩(wěn)定在20萬噸/月的水平。進口地主要來源于越南、巴基斯坦和泰國,其中從越南進口的數量占比為72%。

綜合分析,國內稻米現貨市場仍可能弱勢運行,其中秈稻價格相對較為穩(wěn)定,而粳稻價格仍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早秈稻期貨價格短期仍將以區(qū)間震蕩為主。大米終端消費依然沒有起色,單月進口數量逐漸穩(wěn)定,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已成常態(tài)化。

小麥:后市行情以穩(wěn)為主

10月份,我國小麥現貨行情高位堅挺,個別地區(qū)小幅提升;由于面粉消費穩(wěn)定,企業(yè)開工率正常,出廠價格基本不變;國家在10月下旬調整臨儲小麥競價交易細則個別條款,并增加投放量、擴大投放區(qū)域;玉米大量上市,價格顯著低于小麥;秋冬種全面開展,整體進度略快于上年。

多空因素共存行情穩(wěn)中有升

10月份,國內小麥主產區(qū)行情呈穩(wěn)中趨升狀態(tài),供需關系偏緊是導致價格微升的主要原因。至月末,河北、山東、河南北部小麥貿易商收購價為1.14-1.17元/斤,河南中東部、江蘇中南部、安徽中部等地收購價為1.12-1.15元/斤,河南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為1.11-1.14元/斤,各地價格比上月末提升0.01-0.015元/斤。

綜合來看,當前影響普麥市場的因素相對顯著。一方面,經過今年國家規(guī)模性收購之后,幾個小麥主產省的可流通糧源顯著減少,使得市場在前期看漲預期有增無減;另一方面,盡管進入面粉消費旺季,但從整體宏觀面看,面粉銷量不如往年,大型面粉加工企業(yè)開工率正常,但中小企業(yè)的平均開工率僅維持中等水平。由于小麥與新玉米價格的逆轉,部分飼養(yǎng)企業(yè)開始重新將玉米作為主要飼料用糧。

臨儲細則調整交易量價齊升

10月下旬,國家對臨儲小麥交易細則的兩個主要方面進行了修改和調整:一是放寬了參與交易的加工企業(yè)的資格標準,并擴大了采購數量限制;二是加強了對臨儲小麥出庫的監(jiān)督管理,進一步明確了對于出庫糾紛的責任認定和處理辦法。在現貨價格高位堅挺、市場糧源供給有限的背景下,企業(yè)參與交易的積極性依舊高漲,特別是在臨儲小麥交易細則調整之后,成交量更是屢創(chuàng)年內新高。

玉米低價上市暫難拖累小麥

10月份,華北黃淮新玉米上市數量不斷增加,價格普遍低于小麥,部分地區(qū)玉米與小麥價差甚至達到180元/噸,這將導致飼料企業(yè)小麥采購量明顯減少,進而導致麥價出現下滑。

筆者認為,飼料小麥的用量在一定時期內會有所波動,但不至于讓小麥行情顯著回落。首先,依據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情況,飼用小麥大增但并未導致玉米飼料用量大幅減少,說明飼料原料的使用格局并未因玉米價格曾大幅走高而出現結構性改變;其次,小麥市場價格底部受政策支撐,難以出現明顯下滑;第三,從飼料蛋白轉換角度來看,同質量小麥的蛋白含量高于玉米,大中型飼養(yǎng)企業(yè)一般在小麥、玉米價差不大于140元/噸時,愿意使用小麥作為飼料原料。

進口大幅提升期貨弱勢整理

海關總署數據,9月份我國進口小麥52.4萬噸,同比增長196.21%;其中產地為澳大利亞的29.2萬噸,美國22.2萬噸,哈薩克斯坦0.94萬噸。今年1-9月我國進口小麥總計321.5萬噸,同比增加233.59%。截至目前,我國暫沒有小麥出口。

鄭商所強麥主力1 305合約在上月深幅下挫之后止跌回穩(wěn),弱勢整理,盡管月末最低達2527點,破9月份2531低點,但2530點的底部支撐已然顯現。10月份強麥利空因素不斷,預計后期進一步下探空間有限,震蕩回升或是后期主要趨勢。

秋播進入后期進度同比加快

據農業(yè)部農情調度,截至10月29日,全國已播冬小麥2.81億畝,完成計劃播種面積的82.7%,同比快1.9個百分點。分區(qū)域看,華北地區(qū)麥播基本結束;黃淮、江淮地區(qū)已播1.8億畝,完成計劃88.4%;西北地區(qū)已播3770萬畝,完成94.9%。

預計11月份國內小麥將平穩(wěn)運行,產銷區(qū)價格波動微??;12月份盡管需求不減,但市場供應或因企業(yè)還貸等因素而擴大,行情依舊以穩(wěn)為主,部分地區(qū)或有0.01-0.02元/斤漲幅;臨近春節(jié)會有0.01-0.03元/斤的漲幅。

玉米:行情仍將弱勢徘徊

10月份,東北玉米受天氣影響上市量偏少,華北黃淮玉米及時填補市場空缺。東北、華北及南方銷區(qū)行情各異,整體看,東北因陳糧出庫壓力較大而導致行情低迷,華北因期初價格較低、農民惜售及銷區(qū)采購量提升而逐步走高,銷區(qū)需求趨弱導致行情穩(wěn)定。

東北上市推遲行情弱勢運行

10月份,東北玉米由于天氣原因,收獲周期拉長,當地玉米延續(xù)上月弱勢,行情進一步走低。

分析行情低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貿易商手中及港口地區(qū)陳糧庫存較大,去庫存行為讓行情持續(xù)下跌,而低迷的市場消費環(huán)境又使庫存水平下降緩慢,導致市場價格進一步承壓;另一方面,華北黃淮玉米增產增質,上市及時,導致銷區(qū)市場被搶占,而東北玉米不斷推遲上市時間,失去市場先機。

10月下旬以后,市場對臨儲傳言日漸盛行,各方對臨儲收購價格大膽猜測,使得一些大型企業(yè)開始入市收購,提振了市場預期。

華北量增質升價格穩(wěn)步提升

10月份,華北玉米開始進入大面積收獲上市。從產量和質量上看,今年華北玉米可謂“量增質升”,由于在整個收獲期鮮有降水,使得新玉米收獲后稍經晾曬就基本達到15%~17%的水分,而往年收獲后的含水基本在20%以上。不僅新玉米水分底,霉變率也顯著下降,據各地信息,今年華北黃淮新產玉米的霉變率普遍在3%以下,部分地區(qū)甚至只有1%左右。這是吸引銷區(qū)飼養(yǎng)企業(yè)采購的關鍵因素。隨著玉米上市量增加,前期混亂的價格漸漸形成主流趨勢。新玉米在本月末的凈糧收購價多在2100-2200元/噸,水分14%-15%,比月初漲50-80元/噸。

銷區(qū)穩(wěn)中趨弱港口行情下挫

10月份,銷區(qū)行情整體穩(wěn)中趨弱。

目前華北玉米到南方銷區(qū)的價格普遍在2350~2400元/噸之間,水分多為15%-17%。月末,東北玉米在西南部分省份價格為2550~2600元/噸,較上月末下降80-100元/噸。由于東北玉米上市期偏晚,后期有進一步走低空間。

北方港口平艙價連續(xù)下降,從上月末的2480元/噸降至本月末的2350元/噸;南方港口由于到貨數量多、出庫進度慢,廣東港東北玉米成交價已從上月2570元/噸降至2450元/噸。

進口環(huán)比減少國際小幅震蕩

海關總署數據,9月份我國共進口玉米38.6萬噸,較上月減少21.3萬噸,其中進口美國玉米37.5萬噸,占97%;1-9月累計進口玉米411.1萬噸,主要來自美國,少量來自老撾及其他國家。9月份我國出口玉米0.6萬噸,環(huán)比略增0.1萬噸,主要出口至朝鮮,1~9月累計出口24.8萬噸。較大數量的進口將壓制國內玉米行情。

第4篇:糧食分析報告范文

關鍵詞避孕藥具宮內節(jié)育器不良反應/不良事件應對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育觀有了較大改變,避孕藥具在育齡婦女的應用越來越多。本研究通過對10000例婚后育齡婦女使用避孕藥具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對避孕藥具不良反應/不良事件進行監(jiān)測,總結其不良反應/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年9月~2011年12月隨訪使用避孕藥具的產后育齡婦女10000例,年齡22~50歲,平均36.75±8.17歲,其中22~29歲2692例(26.92%),30~39歲4545例(45.45%),≥40歲1763例(17.63%)。使用宮內節(jié)育器7521例,安全套避孕1804例,藥物避孕675例。隨訪的所有婦女均無嚴重疾病。對于上述女性由于避孕藥具的使用而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不良事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結果

有1036例婦女出現不良反應/不良事件,均為使用宮內節(jié)育器。主要不良事件如下。

位置與形態(tài)改變(宮內節(jié)育器下移):宮內節(jié)育器下移是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宮內節(jié)育器下移可能與IUD放置后個體子宮排異作用或外力使宮腔內壓力增高有關。IUD作為一種異物,對局部子宮內膜組織直接產生刺激而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達到阻礙和干擾受精卵著床及發(fā)育而最終達到避孕的目的。如果節(jié)育器下移,受精卵在宮腔上部或前后壁著床就成為可能,而導致帶器妊娠。本組1036例不良事件中,587例宮內節(jié)育器下移,構成比56.66%。

月經問題(月經間期出血/點滴出血268例、月經過多17例、閉經1例):1術中術后短期出血:一般來講,術中及術后均會有少量出血,但若術中或術后24小時內出血量>100ml,或術后出血時間>2周,屬異常出血。2月經異常:在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者中的發(fā)生率為5%~10%。多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點滴出血、不規(guī)則出血等,但月經周期較少發(fā)生改變。出血可能與含銅IUD放置后機械性及化學性損傷子宮內膜止血功能減弱有關。本組1036例不良事件中,月經問題286例,構成比27.61%。

非意愿妊娠128例(帶器妊娠120例、不帶器妊娠8例),構成比12.36%:一般意義上的帶器妊娠分兩種情況:1宮內節(jié)育器發(fā)生下移或脫落而導致的懷孕。2節(jié)育環(huán)在宮腔內位置正常而發(fā)生的懷孕。帶器妊娠可能與IUD放置后個體子宮排異作用或外力使宮腔內壓力增高有關,或IUD型號與宮腔大小形態(tài)不適應避孕作用下降有關。

腰腹疼痛:其中下腹疼痛和腰骶部疼痛及痛是主要的表現形式,因疼痛而導致取出節(jié)育器的發(fā)生率僅次于子宮異常出血。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而導致的疼痛有生理性與病理性兩種情況。損傷、繼發(fā)感染等原因導致的是病理性疼痛。節(jié)育器本身導致的屬生理性疼痛。腰腹疼痛可能與IUD放置后刺激宮頸內口疼痛感受器、宮體受到機械性及化學性刺激產生宮縮有關;延遲性疼痛可能與IUD型號與宮腔大小形態(tài)不適應有關。本組1036例不良事件中,腰腹疼痛18例,構成比1.74%。

宮內節(jié)育器完全脫落:可能與節(jié)育器放置后個體子宮排異作用或外力使宮腔內壓力增高及個體宮頸形態(tài)差異有關。本組1036例不良事件中,宮內節(jié)育器完全脫落8例,構成比0.77%。

討論

作為醫(yī)院及計劃生育服務站應對技術人員加強業(yè)務知識及技能的培訓,使其的業(yè)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并在臨床實際過程中正確掌握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掌握放置和取出的時期,做到術前準備規(guī)范化、手術操作標準化。并對置器后的婦女加強宮內節(jié)育器相關健康知識的宣教,加強術后隨訪及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和處理宮內節(jié)育器的不良事件。在本次調查中,發(fā)現不同類型的宮內節(jié)育器其發(fā)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差異較大。這說明宮內節(jié)育器的質量是導致其發(fā)生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相關部門應對生產宮內節(jié)育器的企業(yè)與相關產品進行嚴格管控。確保所使用的材料、生產過程都符合要求,確保最終產品的安全和有效。對于易出現不良事件而臨床又必須使用的宮內節(jié)育器應組織相關科研單位與企業(yè)進行技術攻關,在使用材料、生產工藝方面得到創(chuàng)新,降低其產品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從而提高避孕藥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保障育齡婦女安全使用避孕藥具,維護廣大育齡群眾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張易,胡一萍,吳蓉麗.兩種新型宮內節(jié)育器不良反應的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11):1343-1344.

第5篇:糧食分析報告范文

關鍵詞:高校;內部質量保障;質量文化;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5)02-0048-04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廣大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質量的日趨重視,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國家通過實施“211”、“985”、“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等系列工程,確保了高等教育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最新出臺的《教育部國家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提出了高等教育教學評估的重點要從外部評估向內部評估轉移,進一步強化高校內部的質量保障意識,建立健全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高等教育的質量保障和提升,首要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樹立科學的、積極的、主動的質量意識。質量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往往能深入人心并產生較為穩(wěn)定的導向。因此近年來,高校質量文化建設已經作為一個全新的范疇被納入到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研究視域之中,成為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新途徑。筆者從質量文化的視角,選取了廣東地區(qū)6所不同類型的高校開展了關于高校內部質量保障的調查,旨在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從一個側面了解當前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現狀,進而從質量文化的層面探討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建構。

一、研究對象

研究選取廣東地區(qū)6所高校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包括211高校1個,省屬高校3個,市屬院校2個,共發(fā)出調查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65份,有效回收率為94%。

二、研究方法與內容

本次調研主要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以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查閱有關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和高校質量文化建設相關理論文獻的基礎上,編制了調查問卷作為調研工具。在問卷調研的基礎上,選取部分學校教師開展深度訪談,并采用質性研究方法匯總分析訪談資料,作為問卷調查結果的補充和深化。

調點結合目前有關學者關于高校質量文化建設的四個方面,即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設計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內容涵蓋了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制度建設、學校內部監(jiān)控體系建設、教學環(huán)境氛圍建設、教學評價、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等幾個方面。

三、當前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現狀分析

高校對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是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也是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構的重要內容?!耙越虒W工作為中心”,這是多年來高校教學工作的首要原則,但從調查結果分析,目前高校對于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盡如人意。調查中,43%的教師認為學校對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同等重視,高達30%的教師認為學校將科研工作放在第一位、將教學工作放在第二位,僅有27%的教師認為學校將教學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進一步調查發(fā)現,教師認為學校的工作重心側重于教學的占35%,側重于科研的占55%,教學科研并重的占10%。可見目前高校對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尚未真正達到以之為中心的層次,甚至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有日趨被科研工作代替的傾向。學校對教學工作的重視度,還集中反映在學校教學工作規(guī)劃的制訂、宣傳和落實程度上,反映到教師層面,就是教師群體對學校教學工作規(guī)劃、年度教學工作計劃的了解程度。調查發(fā)現,雖然有72%的教師認為學校有明確的教學工作規(guī)劃、工作思路,但僅有31%的教師認為自己能明確了解學校近年的教學工作規(guī)劃和年度教學工作目標,有60%的教師只是有所耳聞、了解不夠深入,還有9%的教師根本不了解,這說明高校雖然制訂了教學工作規(guī)劃和年度教學工作目標,但是在教師中的宣傳和貫徹落實上做得不夠充分、細致和深入,導致學校教學重點、目標未能得到廣大教師的了解和認可,這顯然是不利于保障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

(二)師生對教學基礎設施及師資隊伍建設的滿意度

教學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屬于高校的軟硬件建設,是高校質量文化中的物質層面,是為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基礎保障的源泉,在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從調查和訪談結果看,目前高校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表現在儀器設備的使用上,隨著高校對科研工作的重視,很多高校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于實驗室設備的購置(特別是理工科實驗室),這些設備大部分用于科研工作,而對于教學實踐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專業(yè)性實驗設備的采購率和使用率卻較低,師生對于教學實驗設備的滿意度普遍偏低。調查中,僅20%的師生認為學校的教學儀器設備能滿足教學的需要,80%的師生認為學校的教學實驗器材偏少、偏舊,維修率高,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普遍反映的問題就是學校過于重視高層次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的引進工作,在年輕教師的培育、雙師型教師的引培等方面較為薄弱,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缺乏授課的經驗,上課效果一般,這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在教師評價方面,很多教師認為,學校過于重視教師的科研業(yè)績,教學業(yè)績標準過于空泛,這很容易在學校形成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對于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是十分不利的。

(三)教師對教學制度建設的認可度和執(zhí)行度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教學制度建設是高校質量文化中制度層面的重要內容。制度建設在各高校都有,但關鍵的問題是制度在教師群體中的認可度和執(zhí)行度,教學制度如果沒有得到絕大多數教師的認可,執(zhí)行起來必定大打折扣。調查中,當問及教師是否了解國家和地方政府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條例,有18%的教師認為很熟悉,66%的教師認為了解不深入,16%認為根本不了解,這說明目前高校教師對于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認識程度不容樂觀,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高校普及教育法律法規(guī)工作的缺失,這對于高校推進教學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是不利的。在問及是否了解所在學校關于教學質量保障的規(guī)章制度時,同樣的,有18%的教師選擇很熟悉,66%選擇了解不深入,16%認為自己根本不了解。制度的執(zhí)行度方面,有20%的教師十分愿意并主動執(zhí)行學校關于教學質量的規(guī)章制度以提高教學質量,但是有67%的教師是因為怕被學校懲罰而被迫執(zhí)行,甚至有13%的教師認為教學質量與規(guī)章制度無關,執(zhí)不執(zhí)行無所謂??梢娔壳案咝=處煂τ诮虒W制度的認可度和執(zhí)行度都尚未達到高水準,這一方面是受到高校教師自命清高、不愿受束縛、追求自由的傳統(tǒng)習性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高校的質量文化尚未形成,沒有一種潛在的導向力促使教師以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意識來參與教學工作,這是亟須改進的。

(四)師生對內部監(jiān)控體系建設的參與度

高校內部質量監(jiān)控體系是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教育教學質量具有實質性的監(jiān)督和控制作用,建立科學、嚴謹、可操作性強的質量監(jiān)控體系,可有效促進高校對內部教學質量的了解、分析、完善、提升。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都建立了內部監(jiān)控體系,也十分強調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重要性,但問題在于,現有的內部質量監(jiān)控體系在發(fā)揮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方面較為缺乏。調查中,雖然80%的教師都認可學校質量保障的主體是教師,89%的教師認為自己的行為習慣會影響教學質量,但53%的教師同時認為自己在學校的質量監(jiān)控體系中處于完全被動的地位,無法發(fā)揮作用,27%的教師認為自己在監(jiān)控體系中的作用可有可無,僅有22%的教師認為能發(fā)揮主動作用。進一步深入調查,52%的教師認為學校在內部質量監(jiān)控體系中的干預力度太強,21%的教師認為適度。從質量監(jiān)控的途徑分析其中原因,可以發(fā)現,學生評課、督導聽課、同行評課占據主要手段的前三位,而教師反思這一手段尚未得到普遍使用。對于常用的監(jiān)控手段,很多教師表示,目前流行的學生評課,由于評價量大,很多學生是隨便點擊選項完成評價任務,還有的教師為了得到高分而想辦法討好學生。一些教師在訪談中表示,像同行評價這樣的質量評價,一般是學校和院系布置的硬性任務,并不是自己主動參與的,因此覺得是形式主義,多少存在推脫、嫌麻煩乃至抗拒的心理;有的教師表示,同行評課的過程中礙于面子,給同行教師的評價都是良好的,說的也都是一些無關大礙的話,這樣的評價實際上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學校也根本無法從這樣不客觀的失真的評價中得到良好的監(jiān)控效果。因此,完善內部監(jiān)控體系,發(fā)揮監(jiān)控的效能,亟待通過評價途徑的改進,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促進教師全身心的投入。

(五)教學質量氛圍的成熟度

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這種環(huán)境氛圍,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教師的教學質量意識和質量行為上,但目前這方面尚未達到很理想的情況。調查中,22%的教師認為身邊同事的教學質量意識很強,67%認為一般,11%認為不是很重視;當問及所在單位是否經常組織教研活動時,80%的教師認為一學期最多開展2―3次;對于是否經常參加教研室活動、研究探討教學質量問題,19%的教師選擇經常參加,75%的教師選擇偶爾參加,還有6%的教師表示從不參加教研活動。這反映了一方面學校在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方面做得不夠,另一方面,教師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當問及是否有主動提升教學質量的意識并付諸行動時,54%的教師覺得自己有意識,但會看其他教師的情況而采取行動,18%的教師覺得無所謂、上完課就完事,僅有28%的教師認為自己有意識,并且會主動改進教學質量,為其他教師做榜樣。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教師的質量意識尚未被有效地激發(fā),對教學質量改進持有從眾心理,教學質量氛圍的成熟度不夠。這是由于高校尚未形成被教師群體認可并遵從的質量文化,因此在質量行為中沒有一種起到主導性、向心性作用的力量的牽引,無法形成整體性的質量行為,影響了質量保障的整體效果。

(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促進度

高校教學質量保障的目的在于促進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內部質量保障的潛在性目的,在于通過對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促使教師發(fā)現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聽取專家意見,并予以改進和完善,在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同時,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但實際上,很多高校的質量保障仍停留在為了教學而教學的程度,沒有意識到教學質量監(jiān)控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之間的內在關聯。調查中,有40%的教師認為學校在保障教學質量的過程中,不重視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35%的教師認為自己對教學的付出無法得到重視和回報,30%的教師認為自己對教學付出得到的回報遠沒有科研獎勵大,自身在專業(yè)發(fā)展中教學技能的提升沒有得到學校的重視。因此,如何將教學質量保障與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結合,進一步強化質量保障工作對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是提高教師質量意識和參與質量保障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

(七)開展質量監(jiān)控手段的有效性

質量監(jiān)控手段是實施質量監(jiān)控的載體,關系到質量監(jiān)控的效果。調查中,“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約束”“形成重視教學質量的文化氛圍”“教師自發(fā)的重視”“同事和學生的評價”被認為是目前最有效的質量保障方式,而“外部教學評估”排位靠后。關于教學質量保障的主要因素,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師生的觀念”“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制度”和“獎懲”,這說明目前教師一方面習慣于通過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約來保障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卻認可并渴望通過文化的手段形成自發(fā)的內在的質量行為。有73%的教師認為教學質量是一種文化現象,認為高校質量文化包含辦學理念、教風學風、價值觀念、管理思想、道德準則、學校傳統(tǒng)、群體意識、制度規(guī)范、物質環(huán)境、行為模式等,說明教師對質量文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通過高校質量文化建設來提升高校內部質量保障效能,是作為質量保障體系主體的教師群體的內在迫切需求,高校應在質量文化建設方面有所作為。

四、以質量文化促進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策略

從以上調查結果可知,當前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了很好的實踐經驗,但實際上很多深層次的東西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也直接影響到內部質量保障的效果。因此,新形勢下高校內部保障體系的建設,需要從深層次的影響因素出發(fā),從系統(tǒng)的角度,通過質量文化的建構,發(fā)揮文化的導向、凝聚、激勵、約束、輻射功能,促進高校內部保障工作的有效開展。

(一)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質量文化體系

傳統(tǒng)的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習慣于借助技術管理手段來實現,隨著高校內部質量保障工作的深入開展,質量保障的趨勢將會逐步超越其技術的范疇而演變?yōu)橐环N文化現象――質量文化。通過質量文化的建設,從物質、精神、制度、行為等四個層面,逐步形成有助于教育教學質量保障的條件,這是有別于以往的由外而內的強制性的質量監(jiān)控,而演變成為一種由內而外的自發(fā)性的質量保障,是一種質的改變。質量文化是由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制度規(guī)范、教風學風等精神因素及其物化形態(tài)所構成的有機整體,這些因素并非孤立地發(fā)揮作用,在進行質量文化建設時,也就不能厚此薄彼和各行其是,而要堅持整體性原則[1],有層次、有系統(tǒng)地開展建設。同時,還需要重點注意多元化的問題。這是因為,質量保障的所有理念與措施要落到實處,必須得到多元利益主體的認同與支持。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其出發(fā)點和歸結點都在于學生的素質發(fā)展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就是說,教師和學生不僅是質量保障的實踐者,更是質量保障的直接受益者,因此,質量文化體系的構建,必須充分考慮到管理者、教師、學生乃至家長等多元利益相關者的訴求,要通過多元化的文化體系建構,通過交流、對話達成學校成員對質量價值、質量觀念、質量道德、質量追求的共識,這樣的質量文化才是積極的、有效的,才有助于減小質量保障實踐的阻力,提高質量保障實踐的績效[2]。

(二)夯實物質文化的基礎

物質層面質量文化雖然是高校質量文化結構中的表層部分,但它卻以外在的形式體現出高校質量文化的水平和特色,同時也是高校質量保障體系的支撐和基礎。質量物質文化的建設,需要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的思想,在基礎設施建設、圖書資料建設、教學實驗室建設、教學設備建設等方面,向教學工作傾斜,真正體現對教學質量的重視。物質層面質量文化的建設,還需要堅持“環(huán)境育人”的理念,使學校的環(huán)境彰顯出其特有的育人品位、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價值觀念。

(三)發(fā)揮精神文化的引領

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亟待增強作為質量行為主體的教師和學生的質量意識與參加質量保障的自主意識,而這方面更多是依賴精神層面的質量文化的引領。精神層面的質量文化,是指高校在長期的辦學歷史進程中逐步積累、形成的關于質量行為的價值取向,涵括辦學指導思想、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標準、校風、教風、學風等等,并且這種質量價值被學校的成員所認同和信守,這是高校質量保障的內在動力和精神支撐。通過精神層面質量文化的建設,有助于教學管理人員改進教學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提升教職員工對教學質量保障的重視度和參與度,有助于學生群體主動融入質量保障體系并成為促進質量提升的關鍵群體,從而有助于整個學校形成統(tǒng)一的質量理念、質量道德、質量管理方法,促進整個學校質量保障工作效能的有效提升。針對調研發(fā)現的問題,要重點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中偏重于剛性管理和層級管理的傳統(tǒng),一方面,將更多的管理權力重心下移,下放給教學院系,讓他們在遵循學??傮w質量規(guī)范的前提下,針對本院系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質量保障工作,增強基層組織自主適應能力和自我尋求發(fā)展的動力[3]。同時,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轉變管理觀念,讓教師切實感受到參與質量管理不僅是學校的事情,更是一種職業(yè)的道德和修養(yǎng),還是完善和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從而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到質量保障工作中來。

(四)強化制度文化的約束

“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4],任何一項工作的深入開展,都需要制度和機制的建立與完善。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配套科學的、可行性強的制度,這是有效實現學校質量目標、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必要手段。就目前來看,強化制度建設,發(fā)揮制度文化的功能,主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的協(xié)同機制,改變過去管理制度的制定僅僅依靠管理層的局限性,提倡開放性、民主性、公開性的制度制定模式,讓專家學者、教師、學生乃至社會專業(yè)評價機構參與到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來,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能充分體現學校成員共同的質量管理理念,才能成為被學校成員所認可并共同遵守的質量行為準則。二是要從籠統(tǒng)的質量管理制度向精細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質量管理制度轉變,除了傳統(tǒng)的課堂質量標準,還要制定專業(yè)建設標準、課程建設標準、質量管理規(guī)程、質量行為規(guī)范、質量評價體系等標準,特別要通過對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量化和獎懲標準的細化,重塑“教學為中心”的導向。同時,學校質量管理組織機構的設計、職責權限的劃分等也要加以闡明[5],從而保證制度建設的整體化,真正發(fā)揮制度在質量保障活動中的作用。

(五)促進行為文化的同化

行為層面的質量文化,是指高校成員在物質層質量文化的基礎上、在制度層質量文化的約束下、在精神層質量文化的支配下所形成的質量行為,是質量文化的生動體現。良好的行為層質量文化,能促進學校成員將質量價值、理念轉變?yōu)榻逃袆?,真正變成良好的教育質量行為,從而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從另一個視角看,質量行為文化,其實就是高校成員共同的質量意識在實際質量行為中的體現。

行為文化分為制度行為文化和非制度行為文化。制度行為文化的本質是“精神的他律”,非制度行為文化的本質是“精神的自律”[6]。質量行為文化的建設,并不是要將“他律”和“自律”對立起來,而是要促進“他律”和“自律”的融合,從管理的角度,就是要促進“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融合,最終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一方面,要通過發(fā)揮制度建設,凸顯制度的權威性,充分發(fā)揮制定出來的教學質量管理制度的約束功能,使學校的質量理念成為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另一方面,高校質量文化是高校成員的共享價值和集體責任,要通過營造良好的質量文化氛圍,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對話交流平臺,采取多種形式的質量活動,在無形中滲透和傳播質量文化,促使學校成員增強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責任感、緊迫感和榮譽感,從而自覺實施質量行為,這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質量管理。

總之,高校質量文化是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動力源泉,在高等教育評估進入到從重視外部評估向發(fā)展內部評估的階段,高校質量文化更加凸顯其重要意義,針對這一轉型時期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從加強質量文化建設入手,通過物質、精神、制度、行為四個層面,提升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文化品位和建設效能,是當前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王章豹,王朝兵.高校教學質量文化的層次結構和建設原則探析[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10).

[2]宋鴻雁.我國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問題探析[J].江蘇高教,2013,(2).

[3]李建輝.解放生產力: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質性目標[J].當代教育論壇,2003,(9).

[4].論三個代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5]唐華生.高校質量文化建設的價值探索與路徑選擇[J].

第6篇:糧食分析報告范文

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對我市1360例ADR報告從患者一般情況、上報單位分布情況、用藥途徑、藥品類別、臨床表現等方面進行分析。

結果:772例ADR中,男性比女性多,30~59歲患者發(fā)生的ADR多于其他年齡段;藥店比其他藥品生產和使用單位上報的ADR多,抗微生物藥品、中藥制劑引起的ADR比其他藥品高;ADR的臨床表現上,消化系統(tǒng)癥狀最多,皮膚及附件的損害次之。

結論:應加強ADR監(jiān)測,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關鍵詞:藥品不良反應分析指導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73-02

772例ADR中藥店上報了400例,占51.82%。醫(yī)療機構上報370份,47.92%。生產機構上報2份,占0.26%。而作為藥品主要使用場所醫(yī)院,ADR報告率反而不及藥店,這可能與我們對ADR的認識不夠有關。我國對藥品不良反應的定義為: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或意外的有害反應。有的醫(yī)務人員害怕是因為藥品質量或技術水平引起,所以不敢上報;醫(yī)院領導對ADR監(jiān)測不夠重視,害怕引起醫(yī)療糾紛也是導致醫(yī)院發(fā)生的ADR不能上報的重要原因。應加強ADR報告宣傳,使人們意識到,ADR監(jiān)測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yè),而不是只注重眼前,認為沒有必要,也不能給醫(yī)院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在發(fā)達國家,藥品生產企業(yè)的報告應占到總報告量的80%~90%,從我市的報告來看,藥品生產企業(yè)應該加強認識,提高ADR報告的數量和質量。

1資料與方法

2010年市中心共收到ADR報告772例。采用描述性方法,對發(fā)生ADR的患者年齡、性別、上報ADR的單位分布情況、給藥途徑、ADR涉及的器官系統(tǒng)及臨床表現、引發(fā)ADR的藥物類別等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

在772例ADR報告中,患者的年齡分布從1歲~83歲,各年齡段的ADR分布情況。男性患者占55.88%,女性患者占45.12%。藥店上報了400例,占51.82%。醫(yī)療機構上報370份,47.92%。生產機構上報2份,占0.26%。從給藥途徑來看,口服給藥占52.51%,靜脈給藥占44.81%,肌內注射占1.67%,外用占1.0%,見表1。藥品所致的器官系統(tǒng)損害主要表現在消化系統(tǒng)、皮膚及附件、神經系統(tǒng)等,見表2。注射劑類型號的引起的ADR最多。占35.62。其次為片劑,占34.11。

3討論

3.1患者一般情況與ADR。男性比女性多,30~59歲患者發(fā)生的ADR多于其他年齡段。

3.2ADR與給藥途徑的關系。因我市特殊的報告渠道(藥店報告率高),而藥店以口服藥為主,故我市ADR口服給藥引起的ADR占52.51%,位居榜首。靜脈給藥次之,占44.81%。其它的給藥途徑很少發(fā)生ADR。這同時也說明,我市ADR存在嚴重的漏報問題。

3.3ADR涉及的器官系統(tǒng)及臨床表現。從表3可以看出,藥品所致的器官系統(tǒng)損害主要表現在消化系統(tǒng)、皮膚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損害。

目前,我市ADR監(jiān)測漏報比較嚴重,嚴重的ADR很少,絕大多數是輕微的、重復的。在以后的ADR監(jiān)測中,加強醫(yī)院的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重視對中藥制劑的監(jiān)測,加大ADR知識的宣傳,在此基礎上建立ADR數據庫,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準確及合理用藥的數據服務,有效地減少ADR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第7篇:糧食分析報告范文

【關鍵詞】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

1 資料與方法

通過某市不良反應中心“廣東省藥品不良反應網絡管理平臺”數據庫、全國不良反應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某市2006~2009上報的4513例藥品不良反應中402例中藥注射劑ADR進行回顧性分析。按《WHO藥品不良反應術語集》[1],對ADR損害的器官或系統(tǒng)進行分類。402例ADR按患者的年齡、性別、ADR的臨床表現、中藥注射劑種類、ADR的類型、聯合用藥等信息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年齡性別分布 402例不良反應病例中,男234例(占58.21%),女168例(占41.79%)。其中年齡最小為8個月,年齡最大為90歲。60歲以上人群發(fā)生ADR的幾率最高,占28.86%。

2.2 ADR類型 402例中藥注射劑ADR報告中,ADR類型以一般的ADR為主,有241例(占59.95%),嚴重的ADR為13例(占3.23%),新的一般ADR為132例(占32.84%),新的嚴重ADR為16例(占3.98%)。

2.3 ADR臨床表現及涉及系統(tǒng) 402例中藥注射劑ADR報告中,涉及16個系統(tǒng)679例次,累及最多的是全身性損害,其次為皮膚及其附件損害。主要不良反應表現詳見表1。

2.4 ADR所涉及的中藥注射劑品種情況 402例中藥注射劑ADR報告共涉及51種中藥注射劑,排名前六位者分別為雙黃連注射液(占9.95%)、參芪扶正注射液(占7.35%)、丹參注射液(占5.45%)、喜炎平注射液(占5.45%)、參麥注射液(占4.98%)、生脈注射液(占4.98%),共誘發(fā)161例,占總中藥注射劑ADR的38.16%。

2.5 聯合用藥情況 發(fā)生不良反應的402例中藥注射劑中,單用藥物346例(占86.07%),聯合用藥56例(占13.93%)。聯合用藥中大多數為兩藥聯用,共31例(占聯合用藥55.36%),其中兩種中藥注射劑聯用為10例,占32.26%;中藥與化學藥聯用的有21例,占67.74%。

3 討論

3.1 ADR與年齡性別的關系 某市從2006年至2009年的402份中藥注射劑ADR的報告中,男性患者的比率較女性患者高,60歲以上的老年人構成比最高,占28.86%。老年人一般伴有多系統(tǒng)疾病,抵抗力、機體耐受力及臟器功能下降,對藥物代謝能力降低,易發(fā)生中毒和過敏反應[2]。

3.2 ADR涉及系統(tǒng)及臨床表現 由表1可見,中藥注射劑ADR累及最多的是全身性損害,以過敏性休克最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原因常與中藥的復雜成分有關,因其本身含有蛋白質、鞣酸、色素、揮發(fā)油及淀粉等致敏成分[3],在加工提取過程中未能把致敏物質去掉,當輸入體內后,這些物質作為抗原引起機體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嚴重可致休克死亡。另外,一些中藥注射液透明度、微粒及穩(wěn)定性都存在不足,與常用輸液配伍后可致溶液中不溶性微粒增加,產生熱原反應等,亦可發(fā)生過敏反應[4]。

3.3 聯合用藥與溶媒選擇 在臨床使用中,中藥注射劑大都分為復方制劑,由多味中藥提取而成,所含成分相對比較復雜,與化學藥注射液配伍后常會引起溶液的pH值改變,或發(fā)生氧化、聚合等化學反應而形成不溶性微粒,變態(tài)反應的發(fā)生率很高,嚴重時易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導致死亡[5]。

各種中藥注射劑在各自的治療范圍內發(fā)揮著優(yōu)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早期研發(fā)的品種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前評價和臨床試驗,既沒有中醫(yī)的辯證論治,又沒有機理說明,不能滿足指導醫(yī)生臨床用藥的需要[6]。所以應遵循中藥注射劑使用的原則,臨床應嚴格按藥品說明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等合理用藥,并加強對中藥注射劑應用情況的分析,增加醫(yī)院藥學和臨床之間的溝通,重視中藥注射劑ADR監(jiān)測和分析、反饋工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參 考 文 獻

[1] WHO國際藥物檢測合作中心.WHO藥品不良反應術語集.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3.

[2] 包谷.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特點、成因及預防措施.藥事組織,2009,18(14):57.

[3] 周超凡,張京艷.中藥注射液的相關問題及對策.中醫(yī)雜志,2008,49(7):647.

[4] 曹學東. 9 種中藥注射劑不可溶性微粒觀察.中醫(yī)藥研究,2004,1(5):55.

第8篇:糧食分析報告范文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遼寧大連116029)

摘要:英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在注重高等教育數量增加的同時又保證了其質量的提高,這與建立質量保證體系是密不可分的。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對英國各類高等教育機構的學術標準、教育質量進行審核評估,把注重學生的中心地位、關心公眾對高等教育的評價、減輕院校負擔作為其基本理念。

關鍵詞 :英國;高等教育;外部質量保證體系;變遷;質量代碼

中圖分類號:G64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4)09—0042—02

一、英國高等教育外部質量保證體系的變遷

第一階段:全國學位授予委員會(CNAA)評價時期

隨著英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fā)展,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使高等教育機構的教學資源越來越緊缺,從而危及到高等教育的質量。因此,英國在1964年成立了CNAA,其主要任務是對那些達到標準的多科技術學院準予其授予學位與證書。但多科技術學院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朝著“學術”目標邁進,在這種情況下,CNAA的評估不能令多科技術學院滿意,他們希望擁有更多的學術自治權。[1]

第二階段:大學校長和副校長委員會(CVCP)評價時期

英國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對高等教育的質量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20世紀80年代,撒切爾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預算削減很多,其目的是加強高校與社會的聯系。高校為回應外界的批評和繼續(xù)得到政府的資金支持,成立了CVCP,與大學補助委員會合作,開展有關大學辦學質量的研究。1983年,成立了“學術標準小組”,對教學和管理進行研究,正式拉開了英國質量標準討論的帷幕。1986年,該小組向英國政府提交《大學學術標準的報告》。報告詳細闡述了教學與科研的評估體系、學術標準體系以及保證學術標準的制度和措施。1987年,英國政府了《高等教育——迎接新的挑戰(zhàn)》的白皮書,采納了“學術標準小組學術標準審核體系”,并在1989年成立大學基金委員會來取代大學撥款委員會,設立多科技術學院基金委員會。他們對大學和公共教育機構進行撥款的質量評估。

第三階段:高等教育質量委員會(HEQC)評價時期

1991年5月,英國政府出臺白皮書《高等教育:一個新框架》,提出廢除“二元制”教育體制,建立一個單一的高等教育框架。1992年成立HEQC,代替了原有的大學基金委員會、多科技術學院與其他學院基金委員會。對高等教育的質量進行統(tǒng)一的審核和認證。[2]

第四階段: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QAA)評價時期

高等教育的學科評估工作主要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EFC)負責,學術評估由高等教育質量委員會(HEQC)負責,但兩者在評估過程中存在重復和標準不統(tǒng)一,因此而產生不利之處。于是,1996年成立高等教育質量合作規(guī)劃小組來取代HEQC和HEFC的職能。1997年3月,經過協(xié)商,在該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至今一直使用的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3]

二、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現狀分析

(一)21世紀QAA的使命與戰(zhàn)略規(guī)劃

QAA制定了2011~2014年的戰(zhàn)略計劃:高校要盡量滿足學生的需要,維護學生的利益,使他們真正做到學有所值,確保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的學習條件,支持高校完成其教育目標;在日益變化的英國和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中維護高等質量標準和提高教育質量;讓QAA成為一個受到各行各業(yè)信任的機構,使高等教育得到公眾、學生、雇主的認可。[4]

(二)QAA質量代碼的開發(fā)與利用

QAA新推出的高等教育質量代碼(QCHE)于2012~2013學年在高校正式實行,其主要目的是維護英國高等教育的學術標準,保證學生學習的機會,推動英國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改進,保證高等教育信息的公開性。

1.質量代碼的開發(fā)

英國高校從2012~2013學年起,由QAA和高等教育機構合作制定并出臺的QCHE將全面代替學術框架。質量代碼主要包括標準、質量和信息三個部分。質量代碼對高校的學術標準進行設置和維護,并設置學術標準的最低水平,最低水平不因高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所有高校都應該依照統(tǒng)一標準授予學位和頒發(fā)證書,學術質量關注的是如何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同時,對高校進行適當的支持和評估,并且對教育機會的提供進行審查。

2.質量代碼的利用

首先,高校使用質量代碼來制定教學計劃,維護學術標準,保證和提高教育質量,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機會。其次,學生代表能以質量代碼作為依據與高等教育機構評估人員進行討論,用它來保障自身的利益。再次,審查者使用質量代碼作為評判高等教育機構的學術水平是否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學術標準。

(三)新變化的QAA評估工作

2011年3月,QAA正式宣布,自2011年9月起,將在英格蘭及北愛爾蘭使用院校評估來替代院校審核。院校評估的核心是審核高等教育機構能否提供具有一定的學術水準和學生滿意的高等教育。評估團隊的主要工作是對高等教育機構是否能夠制訂并保證最低學術標準,是否能夠為學生維持良好的學習條件,能否不斷提升教育質量,高等教育信息是否公開等各個方面進行評估。

新變革的評估體制更加注重學生的中心地位,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的理事會成員由14名變?yōu)?5名,新增一名學生董事,學生可以參與質量管理與決策,參加院校內部的定期評估和外部審核,出席學生會議,代表學生們的利益。

三、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發(fā)展趨勢

(一)更加關注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參與評估

“以學生為中心”是英國高等教育質量評估的基本理念,也是其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的靈魂,在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2011~2014年發(fā)展戰(zhàn)略”中,QAA將滿足學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強調要公平、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學生有權參與質量管理措施與相關決策的制訂,并且可以成為評估團隊成員進行內部的定期評估和院校審查,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不斷注重高校辦學的自主權,內外評估有機結合

英國的高等教育機構所具備的傳統(tǒng)特征是獨立自治,由它們自己負責學術標準和教育質量,因此,內部質量保證機制的建立和運行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QAA作為一種外部評估體系,體現出政府、公眾及學生等對高校教學質量的高度關注,也體現出英國高等教育對外部評估的重視。但實際上,在運行其職能時,需要做到內外評估的互相配合和有效溝通。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需要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協(xié)調一致,體現以內部質量保障為主體、外部質量保障為主導的運行模式。[5]

(三)考慮公眾對高等教育的關注,確保信息的公開透明

質量保證體系更加強調高等教育信息的公開性,QAA的評估信息,包括活動安排、評估結果等,都通過網絡向社會公布,保證公眾的知情權。QAA通過有影響力的報紙、網絡、電視新聞等多種形式公開評估的過程和結果,接受社會監(jiān)督,加強公眾對高等教育的了解。不但有助于公平公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評估制度的改進和評估水平的提高,最終實現促進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仕德.英國高教質量評價制度的變化:內涵、亮點及啟示[J].高教探索,2011(5).

[2]唐霞.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繆苗,許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機制的變遷[J].比較教育研究,2005(12).

第9篇:糧食分析報告范文

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期末考試質量監(jiān)測分析報告

根據《沁源縣教育科技局關于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教學質量監(jiān)測的通知》精神,結合《長治市中小學教學質量監(jiān)測評價辦法》,對本校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總結、分析,初步把握 一 年級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促進我們更好地把握 年級教學策略,現對本次教學質量監(jiān)測情況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成績分析

一、基本情況

今年我校 一年級參加教學質量監(jiān)測的學生總人數為 人,其中總分達優(yōu)秀段的人數有 7人,優(yōu)秀率為 63.6% ;有 3人及格,及格率為 27.2%,最好成績?yōu)?98分。

二、年級總體監(jiān)測結果分析

(一)總分分數段情況

本次年級教學質量監(jiān)測總分 300 分,全校最高分 298分;全??偡殖^ 270分(總分90%)的尖優(yōu)學生7人,占參加測試總人數的 63.6%,總分超過 240分(總分80%)的優(yōu)秀學生10 人,占參加測試總人數的 90.1 %,總分達180分及格分數線的學生10人,及格率為 90.1 %,總分低于90分(總分30%)的學生數0人,占考試總人數的0 %。

我校 一年級質量監(jiān)測分數段統(tǒng)計匯總表

尖優(yōu)段

優(yōu)秀段

良好段

合格段

285-300

270-285

210-270

180-210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3

27.3%

4

36.4%

3

27.3%

我校一年級質量監(jiān)測總分分數段統(tǒng)計匯總表

學校

參考人數

平均分

及格人數

及格率

優(yōu)秀人數

優(yōu)秀率

高分人數

高分率

低分人數

低分率

柏子小學

11

264.5

10

90.1

7

63.6%

3

27.3%

1

9.9%

(二)年級單科一分四率

語 文

數 學

道德與法治

科 學

英語

平均分

87.1

85.9

47

45.6

及格率

90.9%

100%

100%

100%

優(yōu)秀率

63.64

45.46%

72.73%

63.64%

高分率

45.46%

18.2%

45.46%

63.4%

低分率

9.1%

第二部分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語文部分

本次語文考試存在的主要問題:做題馬虎,粗心大意,只聽題目,不自己思考問題要求,缺乏認真審題的習慣,缺乏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書寫不規(guī)范,卷面不夠整潔,書寫習慣不好;拼音的鞏固不夠,沒有完全區(qū)分各類拼音;標點符號的使用不夠規(guī)范、正確;閱讀量少,閱讀訓練不夠,積累少。

二、數學問題

學生計算題出錯,不理解解決問題的含義,基礎知識不能很好地轉化為試題內容。

三、道法

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錯別字現象、字跡模糊不清現象、語言表達不通順現象等依然存在,說明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考生理解題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不強,有許多同學做題不認真,沒有認真審題,造成不必要的丟分;考生的應試能力不強,很多學生不會變通,造成失分;學生的基本常識缺乏。

四、科學

1、選擇題除了學生粗心失分,其他全對。

2、課堂上練習過的依然錯誤,說明鞏固不到位。

3、部分學生數字敏感度較差,排序題不能完全做對

第三部分 提高教學質量的建議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