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范文

法律與社會的關系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法律與社會的關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法律與社會的關系

第1篇: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社會責任;企業(yè)發(fā)展;社會責任成本問題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10月29日

一、社會責任發(fā)展起源與含義

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英國學者謝爾頓在《管理哲學》一文中提出,他認為企業(yè)經營者應該具有滿足企業(yè)內外各類人需要的責任,并認為這些責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內。社會責任概念于20世紀90年代傳入中國,最早專門研究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文獻是1990年袁家方主編的《企業(yè)社會責任》,其將社會責任定義為:“企業(yè)在爭取自身的生存與發(fā)展的同時,面對社會需要和各種社會問題,為維護國家、社會和人類的根本利益,必須承擔的義務”。上述兩個概念用到了“應該”和“必須”兩個詞語,從中可以看出,履行社會責任是任何一個企業(yè)的“義務”,這里的“義務”不僅僅指法律層面,還含有道德層面。

社會責任從提出到今天已經有90多年的時間,經歷了從籠統到具體,從最初的企業(yè)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到今天的企業(yè)應當承擔哪方面的社會責任,這些責任具體都是些什么,其理論研究已經相當成熟。當今我們普遍接受的一個社會責任的概念是:“企業(yè)在經營發(fā)展過程中應當履行的社會職責和義務。其中職責和義務主要包括安全生產、產品質量(含服務)、環(huán)境保護、資源節(jié)約、促進就業(yè)、員工權益保護等,另外企業(yè)還應當積極履行社會公益方面的責任和義務,關心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支持慈善事業(yè)?!边@一概念把企業(yè)社會責任具體化,給企業(yè)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做出了指導,如企業(yè)應當關注產品的質量,生產質量過關的產品,并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注意環(huán)境的保護不能因為利益而忽視對環(huán)境的危害,同時也應關注企業(yè)員工的權益,關注員工的日常生產安全、培訓等受教育的機會。此外,企業(yè)還應當履行社會公益方面的責任,應當做到回報國家、回報社會。

二、企業(yè)不同發(fā)展階段社會責任同企業(yè)的關系

按照企業(yè)生命周期理論,企業(yè)發(fā)展一般會經歷四個階段:創(chuàng)業(yè)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落期或者持續(xù)發(fā)展期,因為持續(xù)發(fā)展這種狀況并不普遍,所以我們暫不討論這種情況。企業(yè)在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并且在每一階段社會責任的履行同企業(yè)發(fā)展的關系也不盡相同。

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資本主要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者和風險投資機構,企業(yè)規(guī)模一般都比較小,生產能力較弱,償債能力較差,資產抵押能力有限,缺乏信用和擔保支持,很難獲得銀行貸款的支持,流動資金和市場份額均較少,盈利能力不強;組織結構和流程不正規(guī),集權問題不可避免;資金流轉不順,經常出現財務困難,投資項目風險較高,同時還面臨著產品的研發(fā)等問題。在此階段,企業(yè)不會關注社會責任的履行,因為履行社會責任需要的成本大于其給企業(yè)帶來的收益,而且企業(yè)也沒有充分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缺乏資金,社會責任同企業(yè)的發(fā)展呈反向關系。雖然此時經濟效益為負,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yè)可以基于成本效益原則放棄社會責任的履行,因為企業(yè)還應該著眼于長遠的發(fā)展,不能只關注眼前。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企業(yè)可以只履行那些法律層面上的責任,比如保證產品質量、保障員工工資按時發(fā)放、不污染環(huán)境等等。

在成長期,企業(yè)業(yè)務快速發(fā)展,組織結構和流程相對正規(guī),管理體質比較完善,由單一產品轉向多產品的生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系列,產品市場份額相對穩(wěn)定,競爭能力逐漸增強,業(yè)績增長速度加快,生產線等固定資產投資增多,盈利能力較強,企業(yè)在經營之外開始關注社會責任的履行,因為其有能力和欲望來通過社會責任的履行提升企業(yè)的知名度,達到擴大銷售額的目標。此時,履行社會責任同企業(yè)發(fā)展是同向的,增加履行社會的成本可以為企業(yè)帶來更大的效益。企業(yè)可以在法律層面之外履行一些社會公益方面的責任,如通過慈善機構進行捐款、給學校和貧困地區(qū)捐贈產品和服務等等。

在成熟期,企業(yè)資金雄厚、技術先進、人才資源豐富,組織結構和管理能力都是最完善的。但產品市場份額趨于穩(wěn)定,原有產品的市場已經飽和,生產能力出現過剩,成本上升,企業(yè)效益開始下降,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漸漸淡薄,企業(yè)熱衷于通過兼并和擴張來增強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如通過前向一體化和后向一體化,取得原材料和銷售的控制權,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yè)鏈。在成熟期的后期,大部分企業(yè)由此走向衰落,也有極少數企業(yè)經過劇烈的業(yè)務變革,進入持續(xù)發(fā)展期,實現永續(xù)經營的追求。此階段中,履行社會責任同企業(yè)的發(fā)展是同向關系,因為對外履行社會責任會給社會一種企業(yè)經營仍處于一種較好狀態(tài)的印象,從而增加銷售。如果企業(yè)此時放棄原來在成長期履行的除法律層面以外社會責任,市場就會做出反應,這種負面影響會對企業(yè)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如品牌受到市場的漠視,銷售額大幅度的下降,如果放棄社會責任的履行會嚴重的得不償失,但企業(yè)可以適當地縮減一些履行責任的成本。

在衰退期,企業(yè)處于“老齡”階段,產品市場份額逐漸縮減,盈利能力嚴重下降,新產品沒有及時研發(fā)出來或者是沒有完全被市場所接受,面臨被競爭對手接管、兼并的可能性增大,企業(yè)的生存受到威脅。如果企業(yè)還堅持履行社會責任,成本支出增多,會導致企業(yè)面臨更快的破產的威脅。并且在這一階段,企業(yè)即將消逝,履行額外的社會責任也不會對企業(yè)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此時履行額外社會責任與企業(yè)發(fā)展呈反向關系。

三、企業(yè)不同發(fā)展階段履行社會責任成本解決方案

以上的每個階段履行社會責任同企業(yè)的發(fā)展存在著不同的影響,有同向的也有反向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每個階段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本是否能得到補償的問題。一般來講,社會責任成本的承擔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主要由企業(yè)承擔;二是企業(yè)承擔為主、政府承擔為輔;三是政府承擔為主、企業(yè)承擔為輔。這三種形式的成本補償主要區(qū)別在于履行社會責任成本補償的主體不同。第一種形式是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本完全由企業(yè)自己承擔,政府不會提供任何的補助,這種形式主要適用于企業(yè)的初創(chuàng)階段,企業(yè)給社會創(chuàng)造的利潤是微薄的;第二種形式是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之外,向政府申請補助,這種形式適用于企業(yè)的成長期和成熟期兩個階段,此時企業(yè)給社會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財富,有物質基礎足以履行社會責任。同時,對于那些履行社會責任成本較大的社會公益性捐贈等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或者是稅收的優(yōu)惠;第三種形式是企業(yè)在衰退階段,陷入財務困境,對履行社會責任是可望而不可及,此時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本應主要由政府承擔,企業(yè)承擔較少的部分。

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企業(yè)還都處于萌芽階段,生產和銷售等一切經營活動都沒有步入正軌,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本對企業(yè)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企業(yè)根本就沒有能力來負擔這種責任,但此時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本主要由企業(yè)來承擔,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企業(yè)可以不履行除法律層面以外的社會責任,如果履行社會責任不可避免時,可以嘗試發(fā)動企業(yè)內部領導和員工,由領導帶動下屬進行捐贈,這樣不僅解決了履行社會責任的問題,也能起到改善管理層與員工關系作用。

在成長期和成熟期,企業(yè)有能力來履行社會責任,并且在這一階段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效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所以企業(yè)樂于履行社會責任。這一階段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本可以由稅后利潤進行彌補,甚至如果是比較好的企業(yè)可以向政府申請補貼或者是稅收優(yōu)惠以彌補成本支出,所以應采取企業(yè)承擔為主、政府承擔為輔的方式。

在衰退期,企業(yè)“被迫”承擔著原來成長期承擔的社會責任,此時已經沒有能力再承擔額外的社會責任成本,但政府可能為了地方的業(yè)績問題而支持這種處于衰退期的企業(yè),目的是希望幫助其渡過難關,重塑輝煌,幫助政府提升業(yè)績。此時政府愿意為企業(yè)承擔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成本,其余很少部分由企業(yè)承擔。

四、結語

社會責任之所以會被提出來是因為履行社會責任會增加企業(yè)、社會財富。雖然企業(yè)生命周期中的每一階段履行社會責任給其發(fā)展帶來的影響不盡相同,但就企業(yè)整體來說,履行社會責任會提高企業(yè)的知名度,進而提升企業(yè)的銷售額,增加企業(yè)的盈利。所以,從長遠看,履行社會責任能夠促進企業(yè)發(fā)展。

主要參考文獻:

[1]鄧玉華.基于社會責任的企業(yè)競爭力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3.

第2篇: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范文

一、勞動安全衛(wèi)生工作基本情況

農場有限公司工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開展“安康杯”競賽為主線,不斷抓實職工勞動安全衛(wèi)生工作,提高了廣大職工的勞動安全衛(wèi)生意識,有效地維護了職工的生命健康權益。

一是農場有限公司工會定期采取自查和帶隊排查,對農場有限公司內的各企業(yè)、廠房車間、機器設施、設備等進行綜合大檢查;對企業(yè)勞保用品發(fā)放情況及職業(yè)病防治情況監(jiān)督檢查。二是組織動員職工立足崗位,開展作業(yè)現場安全事故隱患和職業(yè)危害的排查活動。組織廣大職工深入開展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對生產現場、設施設備進行排查治理,發(fā)現事故隱患及時整改;三是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制止并糾正違章作業(yè)、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現象。在重大節(jié)日前對職工工作中存在的“三違”現象進行檢查,對職工存在習慣性的違章操作進行了重點整改,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意識。四是開展群眾性安全檢查監(jiān)督工作。積極排查安全生產隱患,營造注意防火和安全生產工作氛圍,使干部職工掌握防火滅火和安全生產技能及逃生自救常識,切實提高消防安全意識,鼓勵干群主動舉報火災隱患和安全生產違規(guī)違法行為,增強干群安全生產工作的能力。

二、相關法律法規(guī)施行情況

農場有限公司工會組織圍繞“安康杯”競賽活動為全年常規(guī)工作,對“安全生產月”活動集中行動抽查整改,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強化職工安全生產法制意識,增強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培植先進的安全生產理念,逐步促進職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一是安排組織工會干部深入基層、企業(yè)中,向企業(yè)職工發(fā)放《安全生產法》、《職業(yè)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guī)宣傳單1000多份。二是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組織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安全生產操作的培訓,同時以宣傳板報、跨街顯示屏滾動播放等形式進行勞動安全宣傳教育。三是針對農場生產的特點,認真開展了職業(yè)病防治培訓工作,組織開展與安全生產相關聯,且形式多樣、豐富多彩,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提供知曉率、曝光率、參與率,營造安全氛圍,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安全素質。

第3篇: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范文

論文摘要:通過分析現當代市民社會概念的演變,揭示了西方學者對市民社會的不同理解。通過比較各家學說,總結出了市民社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論證了民法與市民社會之間的深刻淵源和緊密聯系,并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民法作為市民社會基本法的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市民社會概述

(一)市民社會的演變

市民社會是特定歷史和地理條件下的產物。市民社會的歷史發(fā)展由來已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方,市民社會可能表現為不同的形態(tài)。資本主義的市民社會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近代的市民社會”,從1790年的產業(yè)革命到19世紀末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這一時期,資本主義民法在立法上雖然規(guī)定了人人平等,但是具體的規(guī)定并不平等,許多封建時期的制度被保留了下來。第二階段是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現代的市民社會”,現代化大生產的組織形式使封建時期的制度喪失了存在的基礎,這一時期的民法逐步修改,實現了法律上的平等。在西方市民社會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它始終離不開市場經濟這個根本性的基礎。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屬于市民社會,因為市民社會的經濟本質是商品生產和交換,而我國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本質上仍屬于商品經濟的范疇。

(二)市民社會的概念

現代意義上的市民社會概念,主要是由黑格爾提出并由馬克思加以完善的。黑格爾認為,市民社會是由私人領域及其外部保障構成的整體,明確將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區(qū)分開來。國家作為普遍性原則的體現者是倫理精神發(fā)展的最高階段,家庭和市民社會的法規(guī)和利益都必須從屬于它。黑格爾是從倫理精神的角度而不是從現實的角度考察市民社會的,所以他的市民社會概念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很大的缺陷,最突出地表現在他過分強調了國家是倫理精神發(fā)展的普遍階段,使他得出了家庭和市民社會是從屬于國家的結論。

馬克思在批判黑格爾關于市民社會理論的基礎上,根據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的關系,提出了關于現在市民社會的思想。在馬克思看來,隨著社會分為市民社會和政治社會兩大領域,前者是特殊的私人利益的關系的總和,后者則是普遍公共利益關系的總和。所以,馬克思把市民社會定義為:市民社會始終標志著直接從生產和交往中發(fā)展起來的社會組織,這種社會組織在一切時代都構成國家的基礎以及任何其他的觀念的上層建筑的基礎;市民社會包括各個個人在生產力發(fā)展的一定階段上的一切物質交往;市民社會就是在過去一切歷史階段上受生產力所制約,同時也制約生產力的交往形式;市民社會是全部歷史的真正發(fā)源地和舞臺。

進入20世紀后,當代西方思想家關于市民社會概念的理論又繼續(xù)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是葛蘭西和哈貝馬斯等人。當代西方的市民社會理論,則是以經濟系統和社會文化系統的分離為基礎的。它以社會文化系統為研究對象,強調社會文化系統在整個社會再生產以及革命性變革中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但其理論的缺陷就在于,不是把經濟系統和社會文化系統的分離看作是市民社會內部結構分化的表現,而是把經濟系統從市民社會中分離出去,片面強調社會文化系統的功能,把來自國家和經濟系統的影響都看作是消極的。

通過對以上市民社會理論的分析,筆者認為,市民社會應是社會生產、交換、生活賴以存在的個人、組織及其相互關系的總和,是處在政治國家之外的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它應該包括社會文化系統和經濟系統。

(三)市民社會與國家的關系

在市民社會與國家的關系問題上,西方近代市民社會理論中有三種觀點:自由主義、國家主義和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的托克維爾,他認為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之間必須有明確的界限;個人在市民社會中享有廣泛的權利,而國家就應保護并且不得侵犯市民社會的活動自由;社會的活動范圍越大,國家的活動范圍越小,就越民主。國家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黑格爾,他認為市民社會與國家的關系是一種相互區(qū)別又相互依存的關系,但又處在不同的層次,私人利益唯有通過國家才能真正實現,國家和法是高于市民社會的。無政府主義理論者則認為,國家從社會中奪走了全部權力,從而使市民社會充滿了不自由和不平等,應該將國家廢除。以上三種觀點,雖然在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相互關系問題上有許多不同點,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他們都沒有弄清楚市民社會對于政治國家的實質意義。

馬克思關于市民社會的理論認為,市民社會是從商品生產和交換中集結和發(fā)展起來的社會組織的總和,是與政治國家彼此相對分離的,但并不意味著它們之間根本對立和沖突。從最終意義上說,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實質上是統一的。市民社會是政治國家的前提和基礎,國家是市民社會的體現。市民社會構成了特定國家的經濟基礎,也是其他觀念的上層建筑的基礎。有一定的市民社會,就會有不過是市民社會的正式表現的一定的政治國家。國家和市民社會處于權利和義務相對等的雙向互動的法律關系中,這種雙向互動的可能以國家和市民社會的合作為前提。國家為市民社會提供權利實現的途徑,市民社會則回報以秩序。正確的方向應該是在總體上縮減國家的社會控制幅度的同時,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對國家職能進行科學的調整,并且不排斥在某些方面強化國家的社會控制能力和擴展其職能范圍的可能性。所以,未來中國國家與社會的關系模式應該是一種既能保證社會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又能充分發(fā)揮國家作為社會總體利益的代表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協調與控制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國家與社會之間主要不是對立和沖突,而是一種相互制約又相互合作、相互獨立又彼此依賴的有機統一的關系。要實現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這種良性互動的關系,就必須借助法律手段,通過基本法來確定市民社會自治權和政治國家公權的分野,以司法限制政治國家公權的擴張,保證市民社會自治權的實現。

二、民法是市民社會的基本法

作為社會成員的人,在社會中扮演兩種社會角色,并發(fā)生兩種不同的社會關系:一是市民社會的角色,并直接與其他市民成員發(fā)生的關系,二是政治社會的角色,并通過國家中介而與他人發(fā)生的關系。對于前者,是一種個人在市民社會中根據自己的意識與他人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即純粹的市民社會關系,這種關系為私法所調整,是私法的調整對象。對于后者,是一種體現國家意志的社會關系,是為實現一定的社會公共利益目的而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即由國家參與的政治社會或政治國家的關系,這一關系為公法所調整。在公法與私法的關系上“,基于對個人自由權利的保障,應遵循‘有疑義是為自由’的原則,以私法為優(yōu)先。其主要理由是個人是自己事務的最佳判斷者及照顧者,選擇的自由有助于促進社會進步及經濟發(fā)展?!仨毐U纤痉ㄖ贫饶苡邪l(fā)揮其功能的條件,并排除契約自由的濫用。‘政府’為更高的價值或公益而強制或干預時,應有正當理由,乃屬當然?!保枴だ瓊惔摹兜聡穹ㄍㄕ摗罚┳杂墒鞘忻裆鐣幕A,平等是自由前提下的平等,安全是市民社會的保障。市民社會必須運用法律來調整其運行秩序,規(guī)范市民的行為,以維護整個社會的共同利益和安全。

社會中的人既是市民也是公民,它既要參與市民社會的關系,又要參與政治國家的關系。然而市民社會是其生存之本,所以市民社會中權利的享有與保障對于一個民主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通過兩方面來保證實現:一是有賴于其構成成員的個人行為的合理性,二是有賴于政治國家于外部的強制保障。規(guī)范市民社會關系的法律就發(fā)展成為市民法,用來保護市民社會中人的權利;而規(guī)范政治社會關系的法律就是公法,它以保障國家權力的行使為目的。市民社會自我調節(jié)是第一位的,而國家對市民社會的干預是第二位的。市民社會的自我調節(jié)體現為民法調整,而國家對市民社會的干預要受行政法的限制。所以說,民法是調整市民社會的法,而政治國家中的權力從根本上說不是為了國家存在的,而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和保障市民社會的權利。

民法是市民社會的基本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民法所規(guī)定的主體來看,民法中主體是被抽象為一般意義的“人”,是在平等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作為一般人格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實體。民法上規(guī)定的權利主體均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能力,民法不承認任何特殊的民事主體存在,也不承認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權地位。

——從民法的調整對象來看,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而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實質上就是市民社會的一般生活關系的基本形態(tài)。市民社會的本質就是私人利益,所謂的私人利益就是作為社會主體存在不可或缺的利益,包括人身利益和財產利益兩個方面。社會及其管理者即國家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合理價值,就在于能夠最大限度地有序地滿足私人利益的需要,而民法就是為有效調整和合理滿足私人利益需要所確定的行為規(guī)范。

——從民法的基本精神來看,民法強調了私權本位、私法自治的理念。市民社會的內部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人們締結市民社會中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就是為了獲得積極的經濟利益和人格利益,而這種利益的法律化便是權利。民法就是要為人們確定締結市民社會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的權利預期,通過對權利的設置和保護而達到維護市民社會關系的順暢和有序的目的。所以,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以權利為出發(fā)點和歸宿的。私法自治允許當事人在私法的范疇內有權自由決定其行為,即是由平等的當事人通過協商決定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原則上國家不作干預,私法自治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契約自由。私法自治對于維護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抵制國家權力的人以干預,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從民法的基本原則來看,現代民法制度有三大基本原則: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契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三大基本原則都與市民社會的發(fā)展及其內在要求密切相關,也是現代法律的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和主要內容。

三、確立民法為市民社會基本法的意義

民法對市民社會的調整涉及市民社會的全部領域,特別是對其經濟生活條件更是進行了全面直接的反映,是市民社會的法律表現。確立民法為市民社會的基本法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將民法確立為市民社會的基本法,有利于明確公法和私法的劃分,從而更為有效地保障私人利益。由于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彼此分離,法律因而在傳統上按功能劃分為市民社會的法和政治國家的法,前者為私法,后者為公法。而民法是調整市民社會的基本法,所以民法的性質應為私法。明確民法的私法地位,能更有效地對私人利益及其意思自治的保護,抵制國家任意的過多的干預,有效地實現民法私權神圣和私法自治的理念。

將民法確立市民社會的基本法,有利于保障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快速、穩(wěn)定發(fā)展。我國實行市場經濟,就是要使各種經濟力量從國家過多的干預中解放出來,以獨立的人格、平等的地位和自由的意志追求自身的利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fā)展,必將促進市民社會的出現和社會結構的分化,必然要培養(yǎng)我國的市民社會的觀念。民法作為市場經濟法制體系的支柱,就要對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進行規(guī)范和保障,促進其健康、快速、穩(wěn)定的發(fā)展。

將民法確立為市民社會的基本法,有利于促進我國“依法治國”進程的實現。而且從法律角度看,原先市民社會的私法便獲得了部分公法色彩;而原先的公法,也愈益染上了私法特征。經濟法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就告訴我們,政府干預既已無可避免,那么這種干預則必須建立在嚴格的法律上。我國改革開放是一種政府決策,受政府引導。因此,政府對于市場經濟的干預必將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目前法律體系并不完善的情況下,政治權利的膨脹與擴張必然會導致對私權的限制和壓縮。所以,應在對政治權力和市民權利進行正確定位的基礎上,充分發(fā)展和完善市民社會,完善我國社會主義的民法。這是實現經濟民主進而實現政治民主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也是最終形成與現代市民社會相適應的現代法治社會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劉士國.論民法是市民社會的一般私法[J].民商法學,2003,(3).

第4篇: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范文

一、作為市民社會反應裝置的民法

理論采取唯物辯證法來把握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強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國家與法律的各種制度必須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fā)展階段以及具體的構成相適應的社會史觀。具體到民法與市民社會的關系上,我們可以認為:民法是市民社會的反應裝置,民法是反映市民社會的鏡子,民法的發(fā)展和變動都可以作為市民社會變遷的函數關系來描述和理解。筆者認為,民法對市民社會的反應可以進一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①

第一,法律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的層面。就法律觀念而言,可以從民法的演變史特別是從近代民法到現代民法的進化史中得到證明。近代民法所處的是一個極度追求個體權利和自由的時代,因此,近代民法在理念上追求形式正義,在價值取向上追求法的安定性,在模式上則集中表現為抽象的人格平等、財產保護的絕對化、私法自治以及過失責任。[3](P21)近代民法的物質基礎是19世紀的社會經濟生活,總的看來,19世紀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平穩(wěn)發(fā)展的世紀。政治上的相對穩(wěn)定和經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要求法律秩序的穩(wěn)定,要求確保法的安定性,使市場參加者可以進行計劃,預見自己行為在法律上的后果。近代民法正是反映了這種要求。而現代民法的物質基礎是20世紀的社會經濟生活,與19世紀形成鮮明對照的是,20世紀恰好是一個極度動蕩的、急劇變化的、各種矛盾沖突空前激化和各種嚴重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極不穩(wěn)定的世紀。在這種條件下,法院面臨許許多多新的問題和新型案件,對于這些案件或者缺乏法律規(guī)定,或者像過去那樣機械地適用法律無法解決問題,迫使法官、學者和立法者改變法學思想,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最終促成了民法制度和民法思想的變遷,由近代民法發(fā)展演變?yōu)楝F代民法?,F代民法在理念上追求實質正義,在價值取向上追求法的社會妥當性,在模式上則集中體現為具體的人格平等、所有權的社會化、對私法自治的限制以及有限制的無過錯責任。

就意識形態(tài)而言,可以從民法基本理念所體現的市民社會的精神中得到闡釋。市民社會具有下列兩個根本性屬性。首先,市民社會以對人性的關懷為最終價值追求。市民社會高揚人權大旗,追求人的解放和個性發(fā)展,向往自由,強調權利。自從法國民法典即近代意義的民法典出現以來,市民社會精神在私權神圣、意思自治、過錯責任等市民法原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這一切私法原則歸根到底都表明法律將人平等地提升到法律關系主體的地位,過去那種將人置于客體地位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人至少在法律上取得了形式的平等。其次,市民社會以對私權的保護為己任。與對人性關懷一脈相承,市民社會極為重視社會成員的權利。在此無論是人身權還是財產權,都得到了盡最大努力的保護。它在創(chuàng)制典型權利類型予以保護的同時,為了充分保護市民的權利,還認為只要不是為法律所禁止的,就是市民權利的范疇,在此領域,市民可自由馳騁。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權利種類的不斷復雜化,法律不斷作出新的調整,肯認新近發(fā)展產生的新權利。

第二,應用和研究法律現象的方法論的層面。關于這一論點,同樣可以從民法的演變史特別是從近代民法到現代民法的進化史中得到證明。在整個19世紀占據支配地位的民法思想,稱為概念法學。概念法學的主要特征可概括如下:其一,在民法的法源問題上,以成文法為唯一法源,排斥習慣法和判例。其二,關于法律是否存在漏洞,強調法律體系具有邏輯自足性,不承認法律有漏洞。其三,關于法律解釋,概念法學注重形式邏輯的操作,即強調文義解釋和體系解釋,排斥解釋者對具體案件的利益衡量。其四,關于法官的作用,概念法學否認法官的能動作用,將法官視為適用法律的機械,否定法官的司法活動有造法功能。概念法學雖源于德國的潘德克吞法學和法國的注釋學派,但到19世紀后期,已經成為大陸法系國家的共同現象,對于普通法系國家如英美等國也有相當影響。到了20世紀初,概念法學占據了支配地位,使民法思想陷于僵化保守,喪失了創(chuàng)造性,無法適應新的世紀的社會經濟生活對法律的要求。[3](P22)為了解決各種嚴重的社會問題,要求打破概念法學的禁錮,要求彈性地解釋法律,要求具體的社會妥當性,要求承認并補充成文法漏洞,要求發(fā)揮法官的能動性,導致了概念法學的衰落,形成自由法運動,出現了目的法學派、自由法學派、科學學派、利益法學派等多種法學流派。

第三,制度和規(guī)范形態(tài)的層面。例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大陸法系各國家或地區(qū)為了保證民法的與時俱進,總會在適當的時候修正其民法典中不合時宜的一些具體制度。近年來的德國債法改革和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典的修正即是典型的例證。又例如,制造業(yè)經濟比較優(yōu)勢和大規(guī)模生產的機制所形成的后發(fā)者利益會壓抑承擔開發(fā)風險的動機,開發(fā)者要維護既得利益必然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其結果是知識產權法在民事法律體系中的重要度急遽上升。

最后,從傳統歐陸民法產生發(fā)展過程的實證視角觀察,民法是市民社會的必然產物。法律的發(fā)展史告訴我們,法律體系特別是私法體系主要是隨著對經濟生活發(fā)展的不斷調適而逐步生成的,可以說,沒有繁榮的地中海貿易,就不會有發(fā)達的羅馬私法產生的可能,同樣,沒有對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也難以形成現代民法。[4]從發(fā)達的商業(yè)活動中我們看到在自由民之間形成了平等的市民關系,構成了市民社會;并且,在這一社會基礎之上,產生了民法。因此,民法反應了市民社會的基本需求,民法是市民社會的反應裝置。

二、作為市民社會推動裝置的民法

根據唯物辯證法的思想,特定的社會條件是法產生的基礎,同時,基于特定社會條件產生的法又會反過來對該社會發(fā)生反作用。法理學家博登海默告訴我們:“在為建設一個豐富而令人滿意的文明的努力奮斗過程中,法律制度發(fā)揮著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作用……法律對社會的有益影響,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基于這樣一個事實,即它在某些基本的生活條件方面為個人創(chuàng)制并維續(xù)了一個安全領域。法律保護其國家成員的生命、肢體完整、財產交易、家庭關系、甚至生計和健康。”[5]基于此,當今的法理學基礎讀物通常都開辟專門章節(jié)論述法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有學者認為,法的功能包括規(guī)范功能和社會功能,其中前者又可以分為法的指引功能、評價功能、預測功能、強制功能和教育功能,后者可以分為法的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社會公共事務功能。[6]當然,在肯定法律會對社會發(fā)生作用的前提下,對于能否利用法制手段來積極地促進社會變革的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以法制手段推動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變革是現代化的基本機制和主要特征;[7]另有學者則認為法在多數場合只能有助于形成社會變遷的條件,并不能直接組織這種變遷,因此必須在法與社會的各種條件的相互關聯中理解法的功能。[8]

拋開上述爭論,作為法律重要分支的民法,自然具備法的一般性質,會對作為其產生根基的市民社會產生反作用,由此民法即成了市民社會的推動裝置。作為市民社會推動裝置的民法,其對市民社會的推動,并非來自理論的憑空捏造,而是通過對具體市民社會關系的調整得以體現出來的。筆者以為,民法作為市民社會的推動裝置,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理解:

首先,民法理念的弘揚,有利于強化市民精神進而促進市民社會的發(fā)育成熟。民法的基本理念有兩個:一是權利本位,一是私法自治。權利本位也可以理解為權利至上或私權至上。民法的一切制度都是為了人們能更好地、充分地獲享權利,使人們更安寧、美滿地生活。權利本位的理念包含以下幾層意義:其一,民法以充分創(chuàng)設和保障私權為己任;其二,任何私權均受法律之平等保護;其三,人格權神圣和所有權神圣是私權的核心內容。民法以權利為本位,有力地抵御了權力的挑釁、限制了權力的擴張,并因此劃清了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的界限,保衛(wèi)了市民社會的安全?,F代社會中,必須通過對私法自治的強調來盡量淡化政府在市民社會中的角色,政府的重要性更多地體現在當個人權利極度濫用以致損害他人權利的情況下進行干預,而干預的目的正好是為了權利的更好實現,而不是為了顯示政府的存在。

其次,民法規(guī)范的實施,有利于建立理想的市民社會生活秩序。民法是一門公平的藝術,它以平等為基礎,以公平為準繩,在充分尊重當事人意思自由的情況下,通過權利、義務的恰當配置,既把市民社會的單個成員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又發(fā)揮著協調和平衡市民社會成員間物質利益和人身利益的作用。通過這種限制和制約,一方面可以協調私益與公益、自由與秩序的關系,防止私欲膨脹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自由被濫用使社會陷入無序狀態(tài);另一方面,由于這種限制和制約保持在維護公益與秩序的必要范圍之內,是合理的而不是過分的,也不會損害私權,妨礙自由,窒息市場經濟和市民社會的活力。在民法權利義務規(guī)則的規(guī)范和調整下,以商品經濟為基礎的市民社會也就成了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社會成員的利益也就通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而求得大體的公平。②理想的市民社會生活秩序由此得以實現。

再次,民法方法論的創(chuàng)新為市民社會生活的進化提供了理論支持。如前所述,20世紀為解決各種嚴重的社會問題,要求打破概念法學的禁錮,要求彈性地解釋法律,要求發(fā)揮法官的能動性,導致了概念法學的衰落,引發(fā)了一場所謂的自由法運動,出現了目的法學派、自由法學派、科學學派、利益法學派等多種法學流派。這些法學流派的共同特點是:其一,國家的成文法并非唯一的法源,除成文法外,尚有活的法律存在,此為真正的法源。法學者的任務,即在運用科學的方法,自由地去探求活的法律。其二,成文法絕非如概念法學所謂完美無缺,必然存在漏洞。其原因或為立法者因疏忽而未預見,或為嗣后情勢變更。遇法律有漏洞時,自應由解釋者予以補充。其三,概念法學僅限于形式邏輯的思考方法不合現代法學的要求,于解釋法律時,不應僅限于邏輯推演,必須對現實社會生活中各種各樣互相沖突的利益,根據法律目的予以衡量。法律邏輯,不過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其四,主張發(fā)揮法官的能動性,于適用法律時應作利益衡量和價值判斷,于法律有漏洞時應發(fā)現社會生活中活的法律予以補充。其五,在法律價值的認識上,重視法的妥當性價值,反對概念法學為確保法的安定性而不惜犧牲其妥當性。[3](P24)正是由于民法方法論的上述演進,市民社會生活才不至于僵化蛻變,其日新月異才得到了合法、妥當地解釋。

最后,日本、韓國、我國臺灣地區(qū)等民法移植性國家和地區(qū)的民法和社會發(fā)達史,生動地證明了民法典的制定會極大地促進市民社會的培育和生成。法學大家告訴我們,近代之前,整個東亞都處于高度發(fā)達的中國文明的影響之下,其法制均可歸入中華法系,與政治國家相對應的市民社會極其落后,作為民間私人利益關系總和的社會可以更恰當地被稱為鄉(xiāng)土社會。近現代以來,東亞各國家和地區(qū)掀起了學習西方先進思想和技術的。就法制改革而言,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紛紛借鑒了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先進的民事立法經驗,創(chuàng)制了自己的民法典。通過一系列的社會改革,東亞各國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市民社會的空間得到了極大的膨脹。這些國家的崛起,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這其中我們必須看到民事法律的發(fā)達在很大程度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它首先劃清了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的界限,使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免受國家公權力的侵擾;同時為市民社會的交易行為提供了游戲規(guī)則,保證了市民社會的健康成長。

當然,無論是民法對市民社會的反應,還是對市民社會的推動,都不是單向性的,也不一定是線型的。在許多場合,民法對市民社會的反應和推動往往體現在民法與市民社會的某種互動進化過程之中,并導致民法與市民社會的相互進化。必須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進化,與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式的普遍進化觀有根本性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周圍環(huán)境和既往路徑,帶有或多或少的偶然性。這里所謂的相互進化,是指通過民法與市民社會的互動來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機制,包括民法與市民社會之間現有關系模式的擴大再生產、促進變異(新的可能性)的出現、對變異進行選擇性淘汰、對已經選定的變異加以維持并使之成為民法與市民社會之間關系模式中的新的結構性因素等幾個基本階段。在上述過程中,民法試圖影響甚至控制市民社會的變遷,而市民社會則要求對民法進行重新評價和選擇。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將使民法和市民社會都實現一種螺旋型的演進(例如民法從義務本位到權利本位再到社會本位、民事主體的地位從不平等到抽象的平等再到具體的平等),有時也會出現所謂的“民法先行”或“民法滯后”的現象。

三、我國民法演進模式之預想

第5篇: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范文

首先、我國歷史上對道德與法關系的認識

在我國歷史上曾經出現眾多的思想家和理論家對法與道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較為深層次的研究和探討,其中以法家和儒家為典型的代表。他們的認識和思想同時也代表了當時眾多學者認識的主流。

法家的思想強調法乃一切社會執(zhí)行的標準,要求在社會的管理和實施中用法的硬性規(guī)定來約束和管理被管理者。其思想關鍵在于將法提到了―個無上的位置,是一切管理的根本。法家對于道德的作用可以講是十分看輕的,他們始終認為由于人的愚昧和無知,只有靠強硬的手段和措施才能使其服從。

儒家的理論則與法家的思想有較大的區(qū)別。儒家十分重視道德的作用。他們認為道德是整個社會的基礎和力量源泉,這與儒家的思想是緊密相關的,因為儒家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以德治國”。在儒家經典《論語·衛(wèi)君》中有“禮兵不興,則刑罰不中”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儒家的思想是將道德作為社會管理的第一位要素,而只是將法放在了輔助和次要的位置。

可以看出,法家和儒家在評論道德和法的關系時,都割裂了兩者之間的聯系,沒有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分析問題,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其次、法與道德之間的多元聯系

國內法學界對法與道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目前來看還是存在不足。他們分析的切入點僅僅是從階級分析的框架中對法與道德的關系和區(qū)別進行討論和分析,或者很不全面地籠統地進行研究和探討,缺乏全面對法與道德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在目前依法治國的大前提下,不能給與實質性的意見和更好的建議。事實表明,在法治社會中都存在著價值、規(guī)范等不同的形式,我們在看待問題的時候不能機械的看待問題,必須用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把握。

(一)在秩序的層面上,法律秩序是整個秩序的主導,倫理秩序是基礎

規(guī)范和道德兩者緊密相連而又并不是相同的存在形態(tài)。在資本主義前期和近代社會的發(fā)展中,法與道德在發(fā)展時期沒有分開,只是被動的來服從于權力,道德與法呈現了一體化色彩。人們在社會秩序上實質上是一種被動的服從,并沒有真正的對法與道德進行嚴格的區(qū)別和劃分,這樣的結果只能是使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相分割,社會由于沒有良好的基礎出現了周期性的波動和危機。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沒有真正深入了解、研究并處理好法與道德的關系。

由于現代社會法治化的基本要求是社會要以法律為管理和控制的基本準繩和標準,因此隨著社會的日益發(fā)展,法律在整個社會中處于一種支柱性的地位。這同時也表明在整個社會中,法律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管理和規(guī)范的主要手段及方式,法律控制進一步加強,道德控制的功能逐漸減弱。這也是社會的發(fā)展趨勢。但我們同時又不能忽視在社會的發(fā)展中,法律秩序的建立和實現離不開倫理道德的支持和補充。

很明顯,現在的法治化內涵自身的特點更多的是一種被管理者的自律性和內在性的要求,這就要求更好的來發(fā)揮道德作用進行補充。因為道德本身是種高度自律的無規(guī)范,它能彌補法因為自身狹隘不能涉及的領域和方面,保證社會良性運轉。同時,由于道德與市民內在的自律的要求相一致,所以能更好的進行調解和管理??梢赃@樣講,法只是一種有局限性的“顯秩序”,而道德則是一種廣延性的“隱秩序”。

(二)在價值層面上,法律應該服從道德評判和倫理道德價值指向

由于法律本身的發(fā)展過程決定了法的基本屬性必須以倫理道德價值為基礎。從社會的結構來看,社會一般的情況下應該分為兩個根本部分:一個是經濟方面,另一個是道德方面。經濟是整個社會的生存基礎,道德則為人類提供了足夠的精神生活的根基,兩者的結合使社會能真正的做到文明、有序。在這兩者中,道德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更為直接、明顯。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盡管經濟是一切發(fā)展和生存的基礎,但是作為上層建筑的道德,其對社會的作用表現的更為活躍和直接。這在很大程度上歸于道德的適應范圍相當廣泛的緣故??梢赃@樣講,法律只有在適應和體現道德的取向和要求時才能為社會成員真正的認同,然后真正的起到規(guī)范、管理社會的作用。當代社會中,雖然法越來越與道德相分離,法的至上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和提高,但這并不意味著社會的道德價值被削弱,其重要作用仍然不可忽視。道德仍然為整個社會的每個成員提供基本的價值觀和準則。因此,法不能也不可能脫離道德的制約。在現代社會中社會成員的人權思想等價值觀念和規(guī)范準則可以講是以道德為起點和歸宿的。如果我們忽視道德的作用,那么法如同一個沒有茂密樹葉的大樹,將沒有旺盛的生命力。法仍需要以道德作為基礎,這是一個萬古不變的事實。

從法的發(fā)展過程中可以看出,當法與社會道德的價值取向相一致的時候,法才能獲得真正的實際效力。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法的制定目的來看,法的目標在于體現規(guī)范化,而這種規(guī)范化必須轉化為現實的理性規(guī)則秩序才能為社會的成員所接受和實行。有人曾經這樣評價“法律規(guī)則到現實社會的‘物化’過程,正是法律價值有效內化并成為社會成員自覺的價值選擇和行為準則的過程”。

同時我們還要否定和批判一些錯誤的思想和認識。很多學者在進行研究時,往往忽視或者否認法的內在的道德基礎,僅僅認為法是一種統治階級意志的反映,雖然跟道德具有外在的聯系,但是法的內在因素里面與道德沒有任何關系。其實這種片面的、狹隘的觀點是錯誤的。現代社會中,國家歸民是一個不可能改變的事實。法由過去的特權的保護神轉變成為所有社會成員保護自己的有力武器。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基礎,那么極有可能出現類似二戰(zhàn)中的納粹法西斯國家的局面。法不僅僅在于是進行規(guī)范和管理的一種規(guī)則,而且也應該成為整個社會所有成員必須遵守的硬性規(guī)則。法只有在遵循道德基礎的情況下,才能真正的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

(三)二元的社會結構使道德與法形成并立并互補的不同規(guī)則

目前的普遍的看法是國家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時期,由于社會自身的不可調解性導致為了進行更好的調整而產生的。法與道德之間長期是高度結合,基本上在很多的時候是同化的。只是到了近代,隨著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的分離而獲得并列存在,法與道德的分離和相互獨立才真正的步入其歷史進程。

在這里,最關鍵的一點是法與道德分離為“國家法”和“社會法”。現代社會中,國家的角色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在社會結構的變遷和功能分化的過程中,眾多的事務發(fā)生質變,過去所依靠的和道德的調整方式已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需要有一種具有強制的具有普遍性、確定性、合理性和規(guī)范性的規(guī)則來調整和制約整個市民社會和國家的一切活動和權利義務關系。在這個基礎上,再建立“法理社會”和現代民主政治。這樣,必然使法律規(guī)范同道德規(guī)范發(fā)生剝離,并在形式上以政治國家為依托,成為公共意志的正式代表。

“國家法”與“社會法”是有機互補的,適應著現代社會的二元結構。社會管理中需要“國家法”借助公共意志,以全社會的利益來設定國家的權力和義務,對于特定的利益和公共利益進行界定,用此來協調、限制和保障社會利益整體全面有序的實現。可以看出,“國家法”是一種外生性、他律性的規(guī)范。同時法律是以國家的意志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社會規(guī)范。而作為“社會法”的道德,其產生和發(fā)展均來源于市民社會,同時它本身又是通過市民社會力量賴以維系的,因而是與“國家法”對應的內生性、自律性的規(guī)范和無規(guī)范,從而為市民社會秩序提供了基本的自律規(guī)則。由此可見,兩者之間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功能。

當代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要求是法律的干預程度進一步的加強和范圍進一步擴大,但是僅限于法治社會中平等權利的“福利性”的保護,而非全面的進行干預。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具有外生性、排他性、次級規(guī)范的“國家法”不能同時也不應該將社會所有的一切納入管轄的范圍,它的管轄的范圍限于在公共利益中的各個特殊利益和權利的保護。相對的是,“社會法”包容性強,涵蓋這個社會的所有領域,為他們提供價值和行為規(guī)則,彌補了“國家法”在調整范圍及單純剛性方面表現出來的有限和不足。因此,“國家法”與“社會法”的有機互補,使我國轉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四)在國家治理方面,必須堅持依法治國

第6篇: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范文

古往今來對法治的描述有很多,最早明確提出法治概念并給予具體闡述的是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他描述的法治理想化狀態(tài)是:已制定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用今天的話說,亞里士多德的法治觀包含三個要件:有法可依;可依之法為良法;法被普遍遵循。法治作為人類思想史中最古老的理念之一,被反復地作為人類在面對現實或想象的社會生活難題時的“良藥”。

楊海坤教授認為應該是法治的高級形態(tài),法治與法制有區(qū)別,與法治也有區(qū)別。法治之于法制,必有民主因素在焉;之于法治,必有豐富之民主精神在焉。法治社會應該包括公共權力受到法律的制約;而國家更加強調國家最高權力受到法律的制約。法治包括政府受到法律的制約,而則更強調包括政黨,尤其是執(zhí)政黨必須受到憲法和法律的制約,執(zhí)政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因此,政府受到法律的制約,公共權力的行使受到司法的審查,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開始,其成熟形態(tài)則是建設國家。筆者認為行政法治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法律完備

這里的法律指的是良法,良法是實現行政法治的前提。亞里士多德指出,法治含有雙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即法治須以良法為前提,良法是法治的最低要求。這里的法律既包括實體法,也包括程序法。

(二)行政機關與社會公眾的守法

守法是法律運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法律對社會進行調控的基本形式。行政法治關鍵是“治權”與“治吏”。實行行政法治,關鍵是要政府率先守法,依法用權。如果政府只視法為治理公民的工具,將自己凌駕于法之上或置身于法之外,則不是行政法治,而是借“法治”之名行專制之實。在法治社會中,人們對法律的遵守不光具有個人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人們依法辦事,不只意味著個人權利的享受和義務的履行,而且意味著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和穩(wěn)定有序。

(三)權責統一

職權與職責相統一是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首先,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guī)賦予其相應的執(zhí)法手段。其次,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時,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并要建立完善的追究責任機制。

二、行政法治與和諧社會理論的內在統一性

我們在倡導和諧社會,而建設和諧社會偉大目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行政法治的和諧程度。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睂ⅰ懊裰鞣ㄖ巍薄肮秸x”作為和諧社會的首要特征,則凸顯了法治對于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行政法治理論的發(fā)展趨勢與和諧社會的理論具備內在統一性,這種統一性必將推動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政權的擴張與對行政相對人權益的保護的加強

近代國家權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行政權的擴張。政府從早期資本主義社會“守夜人”的角色,改變?yōu)樯鐣畹姆e極參與者。也就是說,政府不僅以消極地維持社會秩序為己任,而且進展為積極干預經濟和科技的發(fā)展,主動調整各種經濟矛盾和社會矛盾,以促進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福利為職責。行政法當然與這種轉變相適應,這就是西方常說的從消極行政法到積極行政法的轉變。在和諧社會的目標下,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要得到妥善解決,人民內部的矛盾要得到正確處理,社會的公平與與正義才能得到維護。只有公民的基本權利得到保障,行政機關和公民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加融洽,更好的實現政府的職能。

(二)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方式上的變化

從管理手段上的強制和命令到更加注重公民的意思自治,從而更好地完成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如行政合同、行政指導的運用,和諧社會的政府應當是充分體現民主精神的政府,行政合同和行政指導的運用正是民主精神的體現。

(三)當代行政法的發(fā)展,將競爭因素引入行政機關,政府“企業(yè)化”趨勢顯現

政府行政的“企業(yè)化”是當代政府管理的趨勢。政府如何以較小的資源耗費達到最優(yōu)化的行政目的,是現代行政管理的重要問題。和諧社會的構建是在科學發(fā)展觀的基礎上提出的,而科學發(fā)展的關鍵是發(fā)展,用發(fā)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政府“企業(yè)化”可以提高其行政效能,更好的適應時展的需要。同時,競爭因素引入行政機關,在行政機關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相互競爭,公民也可以用“腳”來投票,使行政機關的形成工作危機感和使命感,更多民主的因素可以滲透其中,符合和諧社會的民主理念。

三、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加快我國的行政法治建設

我國的行政法治建設剛剛起步,而且存在諸多問題,學界對行政法治建設提出了很多構想與具體的制度設計,這里筆者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fā),去分析加快我國行政法治建設的努力方向:

(一)平衡權利和權力的關系

以平衡行政權與公民權促進政務和諧。政務和諧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在于行政機關和公眾之間處于良好的合作和互動狀態(tài),政府與公眾、行政權與公民權能夠在社會生活之中和諧共處。在諸多社會沖突中,官與民的沖突是最為常態(tài),有時也是極具張力和破壞性的沖突之一。官民沖突在本質上體現為行政權與公民權的矛盾與沖突,有效化解與調和官民沖突,即行政權與公民權的矛盾,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根本要求,也是行政法應有的基本功能?,F代行政法主張行政權的有效行使和公民權利的合法保護,但是,就當前我國行政法的理論和實踐而言,平衡論更強調對相對方權利的保護和對行政權的監(jiān)督。一方面,通過構建多元復合行政管理模式,精簡政府機構,轉變政府職能,廣泛采用行政指導、行政合同等非強制性手段,建立有限權力政府和責任政府,進一步縮小政府與公眾的距離,充分體現行政民主化;另一方面,重視政治民主制度化的公眾參與和社會自治組織的培育,以民主參與防范行政專斷,以社會自治淡化政府包辦,體現行政過程的公開、公正與透明,使政府與公眾之間形成良性的、有效的互動與合作,并在共同發(fā)展中指向共同的目標。

(二)完善法治社會的法制基礎,健全立法程序,加強民主參與的力度

法律是社會調控的基本依據和社會和諧的評價標準。在以市場經濟、民主政治、權利文化為標志的現代社會中,社會分工加大,人們之間的關系趨于復雜,利益主體多元,利益要求多樣,利益沖突也比以往更為激烈。道德、傳統習慣和一般的政策計劃已很難有效協調這些關系,因此社會需要有明確具體的法律制度可循。法律自身具有的規(guī)范性、明確性、利導性、國家強制力的保證性等特性,決定了它能比其他社會規(guī)范諸如道德、傳統習慣、政策、計劃等在某種程度上能更有效地實現對現代社會關系的調控。通過將社會關系的基本方面都納入法律調整的軌道,法律給人們之間的利益配置、利益協調以及利益沖突的解決提供了明確的制度依據,從而給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提供了“剛性”的依據。同時,進一步完善立法程序,健全立法公開征求意見制度。在立法過程中公開征求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是保證立法民主化、科學化,提高立法質量的重要途徑。提高立法的民主化程度,提高立法的民意含量,而不能將法律簡單地視為推行政策的工具。行政法治的前提是依良法而治,良法需要有科學的立法程序作保障,減少執(zhí)行權力者與公眾的對抗,降低法律施行的成本,最終保護公眾的合法權益,所以我們要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所要求的法制環(huán)境,以制度促和諧,實現我們的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的目標。

(三)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行政法治目標一個方面是有效地對政府實行監(jiān)督,使其在社會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很好地履行其職能,并能對經濟進行引導和實行合理有序的宏觀調控政策。而在某些地方官員中發(fā)展觀出現問題,發(fā)展觀上出現盲區(qū),往往會在政績觀上陷入誤區(qū)。而如果缺乏正確的政績觀,在實踐中又會偏離科學的發(fā)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需要正確的政績觀來保證。之所以會出現錯誤的政績觀,主觀上的原因是某些領導對政績觀認識的偏差,把政績視為“私績”;客觀上的原因就是當前的官員考核體系存在問題。行政法治建設很重要的一環(huán)是對行政機關及官員的考核與監(jiān)督,對行政官員的考核主要是內部監(jiān)督的內容,因此,完善行政內部監(jiān)督體系以及具體的制度設計具有現實的重要意義。倡導建立綠色的政績觀,努力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fā)展,在保護好大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前提下追求經濟發(fā)展,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第7篇: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社會哲學;人與自然;和諧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

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離不開自然,要想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則需要構建人類與自然之間和諧的關系,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發(fā)展。以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總是依靠無限制地攫取自然資源,不僅對自然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而且不利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這種做法并不可取。我們應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方式,構建更加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

一、人與自然關系的發(fā)展歷程

(一)古代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古代社會人類的科技水平較低,生產力低下,因此人與自然的關系屬于依賴型關系,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fā)展需要依賴自然資源。同時,由于人類的認知水平較低,對很多自然現象無法進行合理的解釋,在這種情況下,人類處于被動順從自然的狀態(tài)。人類尚未意識到通過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自然環(huán)境,因此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較低,只能依賴于現有的自然資源進行生產。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不斷加深,并且逐漸擺脫了原始神話的桎梏,雖然干預和利用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但仍十分有限,導致古代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始終以依賴關系為主。

(二)近代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近代社會,科技水平以及生產力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此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并且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加廣泛。伴隨著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為了滿足人類社會生存發(fā)展的需求,人們更加注重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并且以“征服自然和做自然的主人”為目標來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下,人類一味索取自然資源,喪失了對自然的敬畏心理,更談不到對自然的保護。在近代社會,更加強調人的意志的作用,否定了自然界對人的制約作用,認為人類社會可以無限制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資源,因此對自然界進行掠奪式的開發(fā)。在此背景下,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斷惡化,最終形成了對立的關系,不僅給自然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而且也不利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現代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fā)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進一步提升,對自然界的開發(fā)與利用更為廣泛,在此過程中卻忽視了自然本身的內在規(guī)律,使得自然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為了保證人類社會的長遠發(fā)展,需要轉變對自然的看法,合理應用和開發(fā)自然資源,在保障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人與自然關系中對立與沖突的因素,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系,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發(fā)展。

二、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

(一)人與自然的依賴關系

一方面,自然界為人類社會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也就是說,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產生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人的生活也需要依靠自然界的供給。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將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與自然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會對人類活動產生重要的影響,人類的活動需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受自然規(guī)律的支配,如果人類的活動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則必將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二)人對自然的改造關系

隨著科技水平和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人類可以利用自然規(guī)律創(chuàng)造自然界本來沒有的東西,使其更好地為人類社會發(fā)展服務。在人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工具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幫助人更好地改造自然,而且可以幫助人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隨著工具的進步與完善,人對自然的改造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人可以從自然界中獲取更多的有用物質,以促進人類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但在此過程中,也會導致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惡化,嚴重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自然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產生的負面效應日益突出。因此,我們要反思并探索更加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三)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統一

人與自然的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發(fā)展而不斷發(fā)生變化,在現代社會,要以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要求為基礎,積極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人既要從自然中獲取資源來促進自身的發(fā)展,也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注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三、社會哲學視角下如何構建

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一是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認識到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性。思想觀念是行為的引導,只有積極轉變觀念才能采取正確的行為,進而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奠定基礎。二是樹立正確改造自然的科技觀??萍际侨祟惿鐣l(fā)展的重要推動力,同時也是人對自然施加影響的重要手段。但科技是一柄雙刃劍,合理應用科技可以更好地改造自然,為人類造福,但如果對科技應用不當,則會對自然造成嚴重的破壞。三是調整產業(yè)結構。要大力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模式,發(fā)揮新技術的作用和優(yōu)勢,降低生產過程中對能源的消耗以及對環(huán)境的污染。四是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來制約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要加強環(huán)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為環(huán)境保護執(zhí)法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據,這是構建和諧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保障。同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原有的法律制度中的部分內容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針對這些內容,要結合現代社會發(fā)展需求適當進行調整和修改,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出法律法規(guī)的作用,提升資源環(huán)境管理的成效,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四、結語

人與自然的關系源自人類產生之初,是伴隨人類產生而產生的,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依賴關系和對立關系兩個階段。在現代社會,為了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要充分尊重自然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開發(fā)自然資源,這樣才能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

參考文獻:

[1]王坤容,呂登蓉.淺析社會哲學視角下人與自然的關系[J].改革與開放,2014(14):36+38.

[2]崔云朋.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人的全面發(fā)展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20.

[3]王銳生.哲學視角下人的個性——兼與秋陽先生商榷[J].理論前沿,2021(02):19-20.

[4]尹晶晶.馬克思人與自然關系理論及新時代中國化表達[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59-64.

[5]范敏,何萍.從人與自然關系的裂變看生態(tài)問題的生成[J].求是學刊,2019,46(01):45-52.

第8篇: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法社會學 方法論 國家與社會

中國法社會學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作為法學的一個分支,法社會學是把法律制度、法律規(guī)則、法律慣例、法律程序和法律行為作為構成社會整體中的某些要素來對待,研究法律在特定社會中的功能、影響和效果的一門學科?!彼睦碚撡Y源來源于哲學與社會科學。但法社會學方法論探討至今仍然存在著許多難以解決的理論問題,如法社會學的方法論邏輯問題。

對“國家一社會”二元論的反思與突破

王亞新認為“近代化”層面上使用“國家~社會”理論框架包含了“從身份到契約”的西方式經驗,對于研究我國社會中的糾紛及其解決是缺乏實際意義的,但仍然“可能用這組概念來指稱存在于一定時間空間中的某種公共權力以及此公共權力之下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對基層社會的糾紛現象進行研究調查時,我們會發(fā)現確實有必要在這個意義上使用‘國家與社會’的概念?!?/p>

張靜以大量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資料作為研究對象,企圖界定在她看來處于國家法與民間法之間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性質,但最終卻迷戀在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字義上,無法弄清鄉(xiāng)規(guī)民約與國家法、民間法的內在邏輯關系,從而在突破國家與社會的二元模式時宣告失敗。

受斯普倫格爾的影響,黃宗智力圖以清代至民國間民事法律制度揭示成文法、民間習俗與司法實踐的多重而復雜的關系,并且用實踐與表達的背離理解國家法、民間法與司法實踐,表面上厘清了法律實踐的三個層面:國家法、民間法、司法實踐,實際上卻陷入了“二元論”的漩渦中,因為用這三個層面解釋法律實踐勢必造成邏輯上的斷層。黃氏提出的“第三領域”就是介于村社族鄰的非正式調解和州縣衙門的正式性審判之間的一個領域,它既不同于嚴格意義上的非正式調解,也不同于更嚴格意義卜的正式司法。但是在這個階段,國家與社會展開交接與互動,“在理想的情形下,第三領域的司法活動卻能兼顧息事寧人的需要和法律條規(guī)的制約,將兩者結合起來,成功地解決糾紛”。

黃宗智提出的第三領域是對于“國家一社會”二元論在方法論上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但是這種提法也引起了學術界的質疑,梁治平認為沒有處于半官半民糾紛調解的中間地帶,“官方調處與民間調處相結合,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個介乎民間調處和國家法律之間且區(qū)別于此二者的第三領域存在,恰恰相反,它表明了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眹曳ㄅc民間法之間在長期的演進和互動過程中相互滲透,呈現了一種多元復雜的關系狀態(tài),很難以“二元”或“三元”模式加以形式化。但他同時又說要揭示其復雜的實踐面相,“二元論”解釋模式是遠遠不夠的。這實際上是在國家與社會的“二元論”前提下對二者相關性的邏輯歸納,又不可避免地陷入相對主義的泥潭。

總的來說,這種?!畤舀D第三領域一社會”的“三元模式”在方法論上無法替代“國家一社會”的二元模式,更不要說在司法實踐中它是否存在。因此其無法脫離“二元論”的模式,但在研究中可以將其放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借其方法論的意義研究某法律現象。若按其方法將任何研究對象劃分為“三元模式”則是不科學的。

引入“三元模式”。創(chuàng)新方法論研究

基于國家、社會的“二元論”研究框架客觀上承認國家和社會是一個同質性的實體,而實際上,“國家并不是一個同質性的實體,社會也非簡單相對于國家的一個同質性實體,因此,無論是‘國家’抑或‘社會’,都是需要在具體分析場景中加以具體辨析的問題?!?/p>

千葉正士的“法律多元”觀在突破國家與社會的二元研究框架有一定的幫助,在民間秩序及重新解釋國家法與民間法的關系方面功不可沒。國家法與民間法的關系解釋為“秩序的多元化”并非是“法律多元”的方法論視角。法律多元在研究社會學、人類學關于國家法與民間習俗或者說民間秩序時,給我們提供的只是一個方法,這種方法不是勾勒出國家與地方社會的民間秩序各種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而是將其放在當時的社會場景中,以法律多元的視角去審視國家與民間習俗、規(guī)約、習慣、習慣法的互動過程。

趙旭東雖未以千葉正士的法律多元的觀點來分析國家法與民間習俗的關系,但他通過民間糾紛的解決過程試圖提示國家法與民間習俗的多元互動實踐,他說:“民間糾紛的解決過程中看到國家法律以及其他權力關系對糾紛解決多方位、多層次的影響,”同時他還強調了習俗慣例對糾紛解決的全過程的重要影響,“顯然誰也不能否認,在中國社會中,一起糾紛往往不會直接訴諸法庭,在此之前,大多要經過習俗慣例的調解,即使是糾紛上訴到了法庭,習俗慣例對糾紛的順利解決仍然具有促進作用?!边@種嘗試就是對“法律多元’’的理論邏輯的突破。

棚懶孝雄主張在糾紛過程中應該剖析個人行動層次的具體因素,包括個人的社會關系、社會狀況、制約個人行為的各種社會規(guī)范以及個人對違反這些規(guī)范的行動反應等,這也是對“二元論”的極力挑戰(zhàn)。法律制度與法律實踐在邏輯上層次分明,制度多元必然會產生實踐多元,法律實踐不是一個實體固定不變的,而是法律制度與社會互動的過程,“是由相互性的人際互動關系到風俗習慣等的初級社會制度以迄較正式的法律的次級社會制度所構成的整體過程?!碑斎?,“法律多元的研究促使研究者重新考察國家法和民間法之間的更為復雜的互動模式。由于法律多元是同一時空甚至是同一問題上的多種法律共存,因此任何兩極對立的劃分,諸如民間法和國家制定法,在實踐上都是一種錯誤。在任何具體的社會中,所謂社會制度都不僅僅是國家的正式制定的法律,而是由多元的法律構成的,這些多元的法律又總是同時混纏于社會微觀的同一運行過程中?!?/p>

第9篇: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范文

儒家強調“中庸”、“寬厚”、“仁慈”,而法家是以樹立法律權威作為其思想的核心。《論語》是儒家思想理論的反映,在治國理念上,孔子認為人民是可以教化的,法家主張用律法去約束人們的言行,古代社會的仁愛禮讓是由當時的自然經濟狀況決定的,孔子主張仁者愛人,推己及人,家認為統治者就應該利用這個工具去控制民眾。法家的商鞅說,“權者,君之所獨制也”。儒家主張要以德為本治國,法家主張要以法為本治國。儒家的觀念是理想主義的,法家的觀念是現實主義的。

法家主張“以法治國”,法家的法治思想內涵則是“君權至上”,法家重視法的客觀性,法家反對禮制而重視法律,強調使用重刑來治理國家和社會。法家在中國傳統思想流派中是最重視法律的。法家注重法的權威性,強調法律應當在政治社會的運行中高度規(guī)范化,這一理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可說是比較先進的思想。

在春秋時期,孔子創(chuàng)立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他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jié)與和諧人際關系。儒家對現代法治和諧的啟示主要表現在重視法與人的和諧,真正促成形式意義上與實質意義上法治的和諧。新儒學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為封建社會的統治者提供了一整套治理國家理論思想體系,是通過對人進行道德的教化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和諧也是儒家學說的基本價值,治理社會就應該從道德教育入手。儒家和諧思想對于今天的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人文社會的和諧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和諧是建立和諧世界的思想武器,和諧是建立美好家園的價值取向,和諧可以提高文明,修身養(yǎng)性,促進身心健康。以愛人之心調解社會人際關系,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和諧社會的基礎首先是誠信,強調建立民主體制維護公益,講究了,和諧共生的思想。

2、法治理念的構建

法治理念是人們對法治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理性認識與整體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觀念。在現代復雜的社會當中,各行各業(yè)都有犯罪現象的出現與發(fā)生,探究其違法犯罪的原因,當一個社會處在制度轉型時期,國有企業(yè)領導干部的違法犯罪呈上升趨勢。當今社會的犯罪年輕化也讓人憂心忡忡,青少年由于家庭原因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一般都源于單親家庭或者父母雙方長期分居或感情不合的松散家庭,一些家庭對孩子過于溺愛以及簡單粗暴的教育管理方式,有些家庭的家長對孩子過渡期望的心態(tài),無形當中就給孩子加壓加負;學校在教育理念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弊端:教育方法死板,是造成學生厭學,重學習輕素質教育是個別學校的突出表現,個別學校不能如實貫徹落實學校的各項制度,使一些學生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一些青少年受金錢社會和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潮的影響,甚至流落社會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直接原因。

寬容思想對于減少及預防違法犯罪的作用:寬容的思想發(fā)源于宗教的仁慈和仁愛學說,在建設和諧法治社會的歷史背景下,適當的寬容可以使得很多法律不能解決的社會問題,很好的化解。我們應當吸收并且以的寬容思想為指導,寬容應該是社會公德和法律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規(guī)范。社會因素是導致犯罪的最主要,也是最基礎的根源。因此,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是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諧文化是中國社會文化的內涵,是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重要標志之一。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是根據現實社會管理的需要而定,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法治社會的建立與形成離不開公民意識的支撐以及其功能的內在驅動。法律規(guī)范內在價值的轉型和時代精神的確立,在司法實務方面,有很多的案件的審理與判決都融入了社會的聲音與意志。法官行使司法權是代表國家和政府來行使的,要建設人民陪審團制度,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司法監(jiān)督系統,對法院的法官在庭審方面的審判權要有效的監(jiān)督,結合我國的人民陪審員模式,發(fā)揮各方優(yōu)勢,確保人民的利益,形成一套適合我國的司法審判監(jiān)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