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關團結的諺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3、一個人像一塊磚砌在大禮堂的墻里,是誰也動不得的;但是丟在路上,擋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腳踢開的。——艾思奇
?4、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俗語
?5、二人同心,其力斷金。——《易經》
?6、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呂氏春秋》
?7、民齊者強。——荀況
?8、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薛宣
?9、聰明人與朋友同行,步調總是齊一的。——法國諺語
?10、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于被征服。——伊索
?11、若不團結,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2、上下同欲者勝。——孫武
?13、共同的事業(yè),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奧斯特 洛夫斯基
?14、人心齊,泰山移。——中國諺語
?15、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三國.孫 權
?16、五人團結一只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鄧中夏
?17、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yè);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 起,幾乎是萬能的。——美.韋伯斯特
?18、凡是經過考驗的朋友,就應該把他們緊緊地團結在你的周圍。——英.莎士比亞
不怕巨浪高,只怕槳不齊。
柴多火旺,水漲船高。
柴多火焰高,人多辦法好。
船載千斤,掌舵一人。
聰明人與朋友同行,步調總是齊一的。——法國諺語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yè)。——德.叔本華
稻多打出米來,人多講出理來。
滴水不成海,獨木難成林。
獨腳難行,孤掌難鳴。
多一個鈴鐺多一聲響,多一枝蠟燭多一分光。
二人同心,其力斷金。——《易經》
共同的事業(yè),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奧斯特洛夫斯基
孤雁難飛,孤掌難鳴。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集體是力量的源泉,眾人是智慧的搖籃。
民齊者強。——荀況
莫學篾籮千只眼,要學蠟燭一條心。
莫學蜘蛛各結網,要學蜜蜂共釀蜜。
土幫土成墻,人幫人成城。
團結加智慧,弱者勝強者。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則存,分裂則亡。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廣。
雁怕離群,人怕掉隊。
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
一根線容易斷,萬根線能拉船。
一人踏不倒地上草,眾人能踩出陽關道。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一人難唱一臺戲。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
一顆星星布不滿天,一塊石頭壘不成山。
2.結合生產、生活實際了解烴的衍生物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
二、山東考試說明(與課標要求一致)
1.認識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知道醇與醛、羧酸之間的轉化關系。
2.結合生產、生活實際了解烴的衍生物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
三、課標解讀(教學目標)
1.通過【知識重溫】回顧已學乙醇的化學反應,從而總結乙醇的部分化學性質。
2.通過分析醇的結構,結合前面的復習知道其化學反應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鍵、氫氧鍵和碳氫鍵的斷裂,根據醇的結構特點分析并總結乙醇的化學性質并能夠熟練寫出相關方程式和反應類型。
3.結合前面的學習,能夠寫出醇與烯烴、鹵代烴、醛、酯等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4.結合甲醇、乙醇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應用,體會醇對環(huán)境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體現(xiàn)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學評價
(一)課標評價
根據課標要求設計出4個教學任務,可以看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醇的化學性質,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側重醇的化學性質的探討,設計足夠的時間給學生理解醇反應的斷鍵規(guī)律,并加強對應練習,充分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二)歷年考試試題評價
幾乎每年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和高考都體現(xiàn)了乙醇的知識,重點考察乙醇的化學性質:取代反應(與金屬鈉、與羧酸的酯化反應、醇分子間的脫水反應)、消去反應、催化氧化。具體體現(xiàn)學業(yè)水平考試試題:
2010(山東?。?/p>
22.(8分)現(xiàn)有下列四種有機物:
分析:考察消去反應。
2008(山東?。?/p>
6.下列物質中加入金屬鈉不產生氫氣的是
A.乙醇B.乙酸
C.水D.苯
分析:考察與金屬鈉的反應
23.(9分)乳酸是酸奶的成分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學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過生物發(fā)酵法制備,利用乳酸可以合成多種具有生物兼容性和環(huán)保型的高分子材料。乳酸已成為近年來人們的研究熱點之一。乳酸的結構簡式為CH3CH(OH)COOH,以下是采用化學方法對乳酸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
請根據乳酸的性質和上述信息填寫以下空白:
(1)寫出乳酸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寫出乳酸與濃硫酸共熱生成C6H8O4的化學方程式:
;
(3)(II)的反應類型是。
分析:考察與羧酸發(fā)生酯化反應
(2)高考試題
(2010山東)
1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乙烯和苯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質都能水解,但水解產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餾獲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屬鈉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飽和Na2CO3溶液除去
分析:考察取代反應
(2012山東)
10.下列與有機物的結構、性質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應與乙烯和Br2的反應屬于同一類型的反應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為C6H12O6,二者互為同分異構休
D.乙醇、乙酸均能與Na反應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團相同
分析:考察取代反應
2009(山東卷)
33.(8分)(化學-有機化學基礎)
下圖中X是一種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鏈有機物,E與FeCl3溶液作用顯紫色。
請根據上述信息回答:
(1)H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BI的反應類型為。
(2)只用一種試劑鑒別D、E、H,該試劑是。
(3)H與J互為同分異構體,J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結構簡式為。
(4)D和F反應生成X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考察與羧酸反應酯化反應、催化氧化反應。
(2012山東)
10.下列與有機物的結構、性質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應與乙烯和Br2的反應屬于同一類型的反應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為C6H12O6,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D.乙醇、乙酸均能與Na反應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團相同
分析:考察官能團和取代反應
五、學習目標
1.通過知識回顧,結合分析醇的結構特點總結醇的化學性質,能夠熟練寫出醇與烯烴、鹵代烴、醛、酯等有機物相互轉化的方程式。
2.結合資料介紹和生活實際能夠列舉醇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應用。
六、教材分析
(一)教材位置
本節(jié)在有機反應類型及反應規(guī)律的學習之后,學生已經具備了根據一定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推測可能與什么樣的試劑發(fā)生什么類型的反應、生成什么樣的物質的思路和意識。本節(jié)內容是學生初次運用所學規(guī)律推測一類物質可能發(fā)生的反應,讓他們用演繹法學習醇的性質并發(fā)展這種思路和方法,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處理
對于醇的化學性質,通過回顧乙醇的化學性質推測醇的化學性質,從斷鍵的角度推測產物,從而總結出醇消去、催化氧化反應的規(guī)律。
(三)與人教版教材的比較
編排的位置:
兩個版本都是在介紹了烷烴、烯烴、苯及其同系物、鹵代烴的基礎上引入的,都是把醇作為烴的衍生物的第一種代表物進行介紹的,呈現(xiàn)的位置基本相同。
知識上的比較:
人教版對于醇的介紹從整體上分析比魯科版相對簡單,具體體現(xiàn):
1.幾種常見醇:人教版主要介紹了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的共性之處,對于甲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沒有介紹。
2.飽和一元醇:兩個版本都對飽和一元醇的通式、沸點以及水溶性做了詳細的介紹,通過表格數(shù)據的分析得出相關結論。但兩個版本的切入點不同,魯科版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人教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
3.醇的化學性質:兩個版本都介紹了醇與金屬鈉、濃氫鹵酸、消去反應、氧化反應,但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不同,人教版注重實驗的探究作用,對于醇分子間脫水的反應只是在資料卡片上出現(xiàn),魯科版則注重從官能團的角度進行分析,從斷鍵上分析規(guī)律,幫助學生理解。
結論:通過兩個版本的比較,進一步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重點知識):
1.乙二醇與丙三醇的結構和物理性質
2.飽和一元醇的通式、水溶性的規(guī)律、沸點的規(guī)律
3.醇與金屬鈉、濃氫鹵酸的反應以及醇的消去反應、氧化反應的規(guī)律。
七、學情分析
學生在必修內容及前面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中,已經對乙醇的結構和性質有所了解,并且能夠從結構上簡單區(qū)分醇和酚,但是從結構上對性質進行推測方面的能力還不太熟練,尤其對斷鍵位置與反應類型間的關系上不能很熟練區(qū)分。
八、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醇的結構推測醇的性質,掌握醇的化學性質
九、教學策略:
課前準備:(學案導學)
根據已有知識和教材資料總結醇的化學性質,能夠寫出乙醇與金屬鈉的取代反應、乙醇的消去反應、乙醇的氧化反應的方程式。
課堂探究:(交流、檢測、講解、練習相結合)
通過課堂小測和交流訂正檢查學生對乙醇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乙醇的結構特點引導學生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結構對于有機物性質的重要性,強化結構決定性質的理念,同時由乙醇的性質引導學生分別探討1-丙醇或2-丙醇的性質,知識得到提升;結合對應訓練鞏固本節(jié)知識,體現(xiàn)知識的遷移應用。
十、教學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1.重點要突出。
2.注意課本知識的整合。課本上是從吸引電子能力的強弱角度入手分析醇的結構,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分析,可以把此環(huán)節(jié)變?yōu)橹R的總結來處理,學生掌握了醇的反應之后,再來看鍵的極性以及斷鍵就更好理解了。
十一、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組織小組內交流預習內容,完成學習目標的1、2
【投影】學習目標1、2
1.醇、酚的區(qū)別;認識幾種常見的醇
2.總結飽和一元醇的通式、物理性質
【學生活動】小組內交流預習作業(yè),訂正答案,提出質疑。
【教師活動】【投影】【目標1評價】
1.醇酚的區(qū)別(填序號)
下列物質屬于醇類的是 屬于酚類的是
【目標2評價】
2.飽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質
下列每組物質的沸點高低比較不正確的是()
A.乙二醇高于2-丙醇B.丁烷高于丙烷
C.乙醇高于甲醇D.乙醇低于丁烷
3.【學業(yè)水平考試試題】2010(山東?。?/p>
4.若從溴水中把溴萃取出來,可選用的萃取劑是
A.水 B.無水酒精 C.四氯化碳D.氫氧化鈉溶液
【教師活動】學習目標3分析醇的結構特點掌握醇的化學性質
【學生活動】明確下一個學習任務。
【教師活動】
二、醇的化學性質
小組結合57頁的【交流研討】及以前的知識基礎,以乙醇為例,預測醇能發(fā)生哪些類型的反應,反應時生成何種產物。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舉出相應的實例,填寫58頁表格。
【學生活動】通過討論分析,總結出醇在不同部位斷鍵發(fā)生反應的類型:
⑴與金屬鈉發(fā)生取代反應
⑵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
⑶消去反應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總結:羥基中的取代反應:引導學生從反應進行的條件和反應過程中斷鍵的角度來區(qū)分分子內脫水和分子間脫水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練習鞏固】寫出1—丙醇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
1.羥基的反應:
一、采取得力措施,構建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源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即看教師是否從根本上找到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進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構建高效課堂。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以下七種措施來構建高效課堂: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后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第五,加強對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和管理。第六,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第七,推行作業(yè)分層布置制度。
當然,這些措施在使用的時候,還要求教師能夠因地制宜,不可機械生硬地套用,要考慮到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情,這樣作用會更加明顯。
二、研究課堂教學導入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把握了時代要求和社會發(fā)展理念,緊貼學校教育和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驗和反思,提高了對學生思想、情感、智慧的挑戰(zhàn)性和吸引力。教材選取了具有深厚生活底蘊、很強感染力、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素材,并以美的方式呈現(xiàn),使其可讀性、趣味性、靈活性、針對性都很強。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各學校和學生的生活背景等實際情況的不同,教師應精心篩選教材中的素材、案例,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并巧妙利用,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使其感受到愉悅,體驗到成功,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課堂導入方面,我曾經嘗試過下列方法:
1.巧用名人名言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感悟、明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不少的名人名言,教師應有選擇地利用,還可進行補充。例如,我發(fā)動學生利用網絡查詢、收集有關挫折的勵志名言。結果,學生在課堂上高興地展示、朗讀名人名言,效果顯著。學生共收集了幾十句有關挫折的名人名言,如“不經歷風雨,哪會見彩虹”“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苦難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等等。這不僅幫助了學生感悟明理,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還讓學生積極參與了教學,培養(yǎng)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2.諺語或俗語通俗易懂,最易讓學生理解、接受。例如,我讓學生收集有關團結合作的諺語,學生收集了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人心齊,泰山移”“一個巴掌拍不響,一人難唱獨板腔”“柴多火好,人多計巧”“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一只蜂釀不成蜜,一顆米熬不成粥”“團結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等諺語。這樣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諺語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學生理解、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又如,在《走進法律》的教學中,我利用“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失足成千古恨”“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等俗語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法律的基礎知識,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明白了道理。
3.巧用歌曲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歌曲作為一種藝術,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啟迪。而喜歡唱歌、聽歌又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利用歌曲來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陶冶情操,是常見的一種好方式。例如,在《團結就是力量》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欣賞《三個和尚》這首動畫歌曲,學生興致盎然,并跟著唱了起來?!耙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你說這是為什么?”歌曲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的思維。課中,我又讓學生欣賞《團結就是力量》這首雄壯、高昂的合唱歌曲,學生激情飛揚,齊聲高歌《團結就是力量》,創(chuàng)造了課堂教學的,有效地升華了情感。這樣,少了說教的成分,多了情感的滲透。
4.巧用學生身邊的榜樣、小故事等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且身邊的榜樣最具說服力,也最能夠起到影響、感染作用。在新課堂的教學中,只要教師用心挖掘教材,開發(fā)課程資源,并進行有益的探索,一定會有收獲的。
三、注重寫教學反思
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币虼耍姨貏e重視寫教學反思。
我從事了多年的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會處于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之中;當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予以幫助才能收到實效。同時,我還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行為究竟可能會給學生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通過不斷的教學反思,我認為面對現(xiàn)在的學生,教師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精力和腦力,還要付出更多的愛。愛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學生需要教師的撫慰,盼望教師的理解和寬容,因此,教師的言行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和學生相處時,教師必須用真心去接納學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要面向全體學生。我相信,教師扎實的基本功、高尚的敬業(yè)精神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一定會被學生所承認,一定會受到學生的愛戴。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就能在反思中逐步成長并走向成熟。
【案例背景】
本節(jié)課所選內容為Unit 5“Together We Are Stronger”的“reading and writing”,旨在讓學生知道成為良好的團隊合作者是職場必備的軟技能。該單元的warm up,reading,writing,real life skills 和further reading 都是緊扣主題,可為這堂課所使用。于是,我把整單元進行適當重組,以“導入―讀寫”為主要內容,融合real life skills和further reading,以職場中團隊合作能力作為重要軟實力為契機展開,圍繞團隊合作的典故成語、探討團隊合作的內涵,進行團隊合作能力測試、參與團隊合作游戲等組織教學,旨在營造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體驗什么是團隊合作的精神本質,學習如何成為一個良好的團隊合作者,落實“做中學”的人本教育思想。然而,我自認為內容生動、設計巧妙的一堂課卻依然給我留下了不少遺憾。
【案例呈現(xiàn)】
教學片段
在導入部分,我設計了三步:第一步,用多媒體展示學生耳熟能詳?shù)摹段饔斡洝泛汀度齻€和尚》的典故,引起學生對團隊合作話題討論的興趣,并利用句型進行詞匯的訓練和觀點的表達。第二步,讓學生展示他們課前預習時從網上搜到的與團隊合作相關的英語諺語。第三步,讓學生用一句話總結“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過渡到讀寫部分。第一步時學生憑借對兩個典故的理解和我給出的句型“In my opinion,I think_____ is a successful team,because_____.”順利地、正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并意識到處處存在團隊合作,達到目標。
但是在讓學生展示他們從網上搜到的諺語時,卻沒我想象的那么順利。在教學設計時,我就在展示的方式上舉棋不定,是讓學生口述,還是讓學生寫到黑板上呢?口述可以節(jié)省時間,但其他學生可能不一定聽得懂;黑板板書更直觀些,一目了然,如果有不懂的我解釋起來也方便很多,但不足的地方是很耗時??紤]良久,決定還是要保證學生的理解,我選擇了讓學生板書,而且為了節(jié)約時間,我還規(guī)定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只寫兩句。但即便如此,學生寫字很慢,兩句話寫到完還是用了較長時間,而且還出現(xiàn)了我沒預想到的情況:有兩組寫了“Everybody hits a man who is down.”(墻倒眾人推)。我當時愣住了,這是有關“團結”的諺語嗎?還兩組都寫了。幸好在略作解釋后學生都認同這與“團結”無關。其實課后想想,展示學生的成果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有實物投影儀是最好的,在沒有的情況下,也可以把學生的成果拍成照或輸入電腦用多媒體展示,這樣可以省時不少。
【案例評析】
一、課堂總結
(一)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課堂延伸
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
1.布置學生課前以小組為單位在internet上查找相關teamwork的英文習語,并在課堂上展示成果,幫助他們成為學習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和主動探索者,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訓練學生收集信息、查閱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把閱讀和表達結合起來。另外,這個活動還有利于把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文化背景的學習融合在一起。
2.以電視訪談節(jié)目的形式,由六位學生再現(xiàn)了課文內容,讓學生深刻理解“團隊合作”的意義及如何做到“團隊合作”。以此作為閱讀后的一個拓展和升華,把閱讀與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先進行有效地“輸入”,為進行有效地“輸出”打好基礎。
3.從導入部分的圖片展示后用一句話總結“teamwork”的重要性,到寫作前句型的歸納總結,再到總結時回答“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團隊合作者”,整堂課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適當?shù)纳A和有效的“輸出”,體現(xiàn)素質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思想;同時,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表述個人觀點的能力。另外,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發(fā)表觀點,因而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
(二)以方法為載體,注重課堂效率
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使用了下列幾種教學方法:
1.任務教學法
現(xiàn)代教育者認為,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必須使其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因此,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任務,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學習。
2.激趣法
在導入部分通過PPT課件播放不同圖片,幫助學生從生活現(xiàn)象中認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通過團隊合作能力測試,激發(fā)學生養(yǎng)成合作精神的興趣和愿望,使學生快速進入下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3.小組合作學習法
以六人為一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實現(xiàn)人人參與學習,個個互動補充,用集體的智慧,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尋找在探究中的樂趣。
二、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避免教學手段使用僵硬化
用課件上課使課上不能出現(xiàn)“變數(shù)”,必須按部就班地按照預設的步驟走到完,不能根據課上情況進行取舍或調整順序。比如說這堂課中習語的展示,在學生充分展示他們的成果后,我已經沒有必要再補充,但是已經做在課件里了,不得不展示。
(二)避免教學內容設置表面化
本節(jié)課課文難度不大,易于學生理解,但活動較多。一是為了能用多次小組合作讓學生通過實踐感知“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二是想把好的活動、好的點子都用到課上,使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都得到鍛煉。
(三)避免教學過程實施功利化
語篇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注重向學生傳授各方面的知識,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具體說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不能僅僅滿足于對教材中語言難點的分析和訓練,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識和社會內容的語言現(xiàn)象,并結合這些語言現(xiàn)象,廣泛地向學生傳授文化、語用、認知、文體等方面的知識。
總之,這堂課的“遺憾”告訴我:預設重要,課上的生成更重要。我要選擇最佳方式組織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課前的“計劃”應當服務于課上的“變化”,要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我要繼續(xù)這堂課的“優(yōu)點”,讓以后的教學少些“遺憾”。
那么,客家學研究如何才能向縱深發(fā)展呢?哪里是它的突破口呢?我認為這突破口應放在客家文化研究上。為什么?因為民系指的就是在共同的環(huán)境、共同的經濟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語言與共同心理素質的共同體。共同語言與共同心理素質即文化。所以,區(qū)別民系最重要的標志是文化。作為南遷漢民族的客家民系、廣州民系、潮州民系等等都是炎黃子孫,在血緣上是沒有區(qū)別的,只能從語言上、風俗習慣上、認同感加上區(qū)別。因此,客家文化研究是客家學研究的中心與重點。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在許多矛盾中其中必有一個主要矛盾,抓住這個起決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图椅幕芯咳绻艿玫缴罨?,客家其它問題的研究也就容易帶動起來。
二
客家文化內涵是什么?目前客家文化研究究竟達到了什么水平?我隨手從幾本有關論著中摘錄如下:
講求實際,刻苦勤儉,艱苦奮斗的美德;堅貞、剛強,不屈不撓,富于反抗的精神;念祖恩,愛國愛鄉(xiāng)的美德;團結奮斗的精神。
崇文尚武的精神,樂善好施的風尚,艱苦卓絕,開拓進取,勇于冒險,團結奮進,獨立自強的精神。
開拓,崇文,愛國,刻苦務實;自立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尊師重教,熱愛知識;勤勞實干,開拓進??;重視家庭,夫婦互助,弟兄和睦;愛國愛鄉(xiāng),不忘祖宗。
堅忍卓絕,刻苦耐勞,冒險犯難,團結奮進;崇尚忠義,反抗壓迫,義不帝秦,同仇敵愾,愛國愛鄉(xiāng),注重武術;講禮節(jié),重倫理,好學問,尚教育,敦親族,敬祖先,隆師道。
從上面摘錄中可以看出,這些論著對客家文化內涵的闡述,存在一個通病,就是共性闡述多,個性闡述少。因為這些內涵是和客家文化一樣以中原文化為主
體的其它南遷民系文化所共有的,是南遷漢族各民族的共性。世間萬物之所以有千差萬別,就在于它們的個性各自不同。個性是具體的,最豐富多彩的。一個民系文化的個性是這個民系文化最突出的特點。研究這個民系文化的個性,不僅是把握這個民系特色的需求,而且更是發(fā)揚這個民系優(yōu)秀文化的需要。不善于區(qū)別客家文化的個性,客家文化研究只能停留在一般化水平上。
三
有許多民系文化或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可供客家文化研究借鑒。
作為漢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因為巴蜀山川奇絕秀麗的環(huán)境,造就了它的獨具異彩?!度A陽國志·蜀志》,對蜀人特征作了精彩的概括:
一,多斑采文章;二,尚滋味;三,好辛香;四,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五,多悍勇。這就是巴蜀文化的特質,是巴蜀文化區(qū)別于其它地域文化或民系文化最突出的個性。
至于燕趙文化,送別荊軻的一曲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可以概括為燕趙文化的個性。“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趙之士那種不畏、重信義與氣節(jié)的燕趙之風,乃燕趙文化最鮮明的特色。它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
再說與客家比鄰的潮州文化,潮人研究學者是怎樣概括其內涵的呢?他們認為:潮州文化的主體是中原文化,但又不是一般的中原文化,它是作為移民文化進入潮汕地區(qū)的。而在漢人入主之前,潮汕地區(qū)早就存在了一個百越文化。入主潮汕的漢人,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不能不產生一種入鄉(xiāng)隨俗的心理。百越文化由于長期處于自治與半自治的狀態(tài),有較強的“山高皇帝遠”的邊陲意識。這邊陲意識在被漢化之后,轉移到潮人身上,就成了潮州文化的一個內核,因此,賦予了潮人對正統(tǒng)中心保持某種較自由的心態(tài)和獨立取向,即使是讀書人,雖然也有凡事講究正宗,以遵古法制為榮者,但也未成為潮人普遍心理。
客家文化研究鮮見如此鮮明的個性概括!
四
客家文化內涵的研究停留在一般化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恐怕是研究者沒有從羅香林大師因歷史局限而產生的對客家研究欠缺中走出來。
羅香林等大師當時為了批駁對客家民系的污蔑,在正本清源上下了很大功夫,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真理往往往前一步就成了謬誤。由于過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圖求證客家人是純粹的漢民族、客家文化是純粹的中原文化,這就自覺不自覺忽略客家先民在遷移過程中,觀念與習慣不得不受到新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因而不得不有許多變通與修改。特別是客家先民在長江流域停留了幾百年時間,楚文化、江淮文化不可能不影響到客家人的觀念和習慣。因此,入主閩粵贛三角地區(qū)之前的客家先民已經不是中州本土的漢人,以中原文化為主體的客家先民文化也不是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由于過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圖求證客家人是純粹的漢民族,客家文化是純粹的中原文化,這就自覺不自覺地忽略了當客家先民進入閩粵贛三角地區(qū)后與早已存在于這個地區(qū)的百越文化的融合。融合后的客家人已大大不同于中原本土的漢人了,融合后的客家文化已大大不同于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
這種忽略而造成的欠缺,影響了后來許多客家學研究者,使他們在研究客家文化中也自覺不自覺地搞“直接瞄準”,把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直接對應,把論證客家文化就是中原文化作為研究的出發(fā)點與歸宿點,甚至于把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完全等同起來。中原文化是南遷各民系的母體文化,中原文化的特點自然就成為各民系文化的共同屬性。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沒有個性就沒有共性。因此,要善于從共性把握中去把握個性,也要善于從個性把握中去把握共性。
怎樣把握客家文化的個性呢?我認為,一是要從源上去研究,即從作為客家文化的母體——中原文化上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那些是仍保留著中原文化基因的,哪些是這些基因的變異與發(fā)展,這些經過歷史考驗仍保留在客家文化中的中原文化,就是客家文化的個性。二是從流上去研究,即從客家遷移過程中的當?shù)匚幕腥パ芯?,看看客家文化中哪些是從異質文化中吸收過來的,哪些是與異質文化混合而派生的,這些吸收與混合的東西,往往就是客家文化的個性。三是與兄弟民系進行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中容易找出不同點,這不同點就是客家文化的個性。
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應用這種以文帶理的形式有以下好處:
一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采用猜謎語,編順口溜,分析生活諺語,欣賞歌曲片斷,收集對聯(lián)、詩歌等形式進行教學,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面。
二是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通過多種教學形式的結合或相互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開拓他們思維的深度、廣度。
三是能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進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如通過諺語、順口溜、詩詞、對聯(lián)、成語、格言警句等的鑒賞,不僅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成才觀,而且能使學生體會到文學藝術的文字美、結構美、意境美和科學美,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作了一些總結:
一、順口溜,風趣幽默,活躍課堂氣氛
1.在教初二年級第八章《力的圖示》時,筆者編了這樣一個順口溜:一點,二線,三比,四截,五尖,六標邊。這一個順口溜節(jié)奏感強,易理解易記憶,學生們聽后興趣盎然,作圖變得規(guī)范、嚴謹,很快掌握了作圖方法。
2.教初三年級第十章第一節(jié)《家庭電路》時,為了讓學生記住三孔插座的正確接法,筆者編了這樣一句順口溜:左零,右火,上地(帝)。學生看了哈哈大笑,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在解釋了接地能防止漏電的好處后,特別又加了一句“如果沒有接地,我們很容易見上帝”的笑話,更使學生們笑得前俯后仰,印象深刻。
二、巧引詩詞,由文及理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在瓢潑大雨中,筆者教完了初三年級第一章《機械能》,望著窗外屋檐下的落水,突然吟出了這句李白的詩句,把學生的思緒又帶回了課堂,然后,讓他們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識,這樣由文用理,觸景生情,既能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學習興趣之火,又趁機復習了機械能的有關物理知識,一舉兩得。
三、諺語生動,引人入勝
在物理教學中適時地引入學生耳熟能詳?shù)闹V語,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將物理知識滲透于其中,開拓了學生思維。如在講初二年級第八章第一節(jié)《什么是力》時,用一句“一個巴掌拍不響”使學生們深刻地理解了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又如教初二年級第八章的《力的合成》時,一句“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使學生們懂得了合力的作用,又教育了學生團結互助的道理。
四、成語簡潔,意境動人
在物理教學中,還需注意訓練學生鑒賞成語,并挖掘其內在的物理知識的能力。如“葉落歸根”中包含“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海市蜃樓”中包含“光的折射”,“眼觀六路”中包含“光的直線傳播”的物理知識。由此及彼,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謎語引入,開闊思維
猜謎是青少年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形式,在物理教學中使用猜謎的形式,既能訓練學生們的思維,又能加深他們對所學物理知識的印象。如:“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打一物理現(xiàn)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打一物理名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打一物理名詞),等等。這樣,寓物理知識于活動之中,大大促進和提高了物理教學的效果。
六、格言警句,撥動心弦
在物理教學中,筆者還常常在課前課后在黑板上寫下一兩句格言警句,針對學生近期的思想動態(tài)進行教育,指導和激勵學生努力進取,如告誡學生立志的有:少年心事當弩云(李賀)。士不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壯心欲填海,若膽為憂天(文天祥)。又如要求學生奮發(fā)努力的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鍥而舍之,朽木不析;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愛迪生。再如訓誡學生謙虛謹慎的有: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謙受益,滿招損(《尚書》)。如果說我曾經看得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牛頓)。與其夸大胡說,不如宣布那個聰明的智巧謙虛的警句:“我不知道”(伽利略)。
七、歌曲熏陶,寓教于“樂”
一曲動人的旋律,往往能使人陶醉于其中,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時,也能挖掘出所包含的物理知識。如在講解參照物時,播放歌曲《閃閃的紅星》:“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一句加深了學生對參照物的理解,又如《山不轉水轉》《霧里看花》等歌曲。這樣,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學習物理知識,學生興趣昂然,有效地提高了物理的教學效率。
八、幅幅楹聯(lián),激勵學力
在剛開始接觸物理時,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很高。因此,第一章的考試成績比較理想,于是有些學生開始自滿自足,驕傲起來,習題也不去動腦筋思考,就等著老師評講。針對學生的這種心態(tài),筆者摘抄了一幅對聯(lián)在黑板上:
學科剛開始,哪能自鳴得意?學業(yè)難成,況成才路上處處風雨阻;
先生請放心,何必事事包辦。同窗共進,且困難面前個個勇爭先。
對聯(lián)貼出后,學生們感觸很深,慢慢開始改變原來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變得積極主動了,班級里也形成了刻苦鉆研、討論問題的風氣。
九、故事動人,發(fā)人深醒
知、情、行是彼此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一般地說,“知”的培養(yǎng)是基礎;“行”的實現(xiàn)是關鍵和標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劑”的作用。因此,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必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促進四要素統(tǒng)一和諧地發(fā)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慮認識過程是遠遠不夠的,通過班會或團隊活動向同學們正面宣傳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時機,創(chuàng)設自然融洽環(huán)境,努力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內應力”與道德情感則是另一回事。在校內、教室是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場所。教師在這兒,有的通過別開生面的班會活動,有的挖掘學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則根據學生個性與心理特征,因勢利導,達到各種教育預期目的。但也應看到,由于對學生“主體需求是內化的原動力”這一點認識不足,在如何把社會首先規(guī)范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品質方面研究得不夠,我們的某些方面教育就顯得脆弱與生硬。學生在那種正面教育場合,有時很難放開自己,他們經常只是首先意識的被動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學生在活動中發(fā)言,所說的也常是此刻我應該說此什么,而非內心真實所感,不能期望這種形成會達到很好的效果。其實,真能觸到學生靈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跡。它不僅發(fā)生在操場上,發(fā)生在課間十分鐘,而且發(fā)生在事先無所準備的最自然的生活與情境中。因此,進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開學生心靈的啟動器,是“知”與“行”的中介和“催化劑”。
(一)以情育情,以情動人
情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說,情能動情。即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發(fā)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lián)系的情緒。新組建的98級公關班,有兩位女同學因小事發(fā)生口角,繼而惡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軒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斷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當事人心平氣各地了解情況,并打算抓住這個時機,召開一個主題班會。班會以小組為競賽單位,安排了學生喜聞樂道的歌曲、典故、諺語、名人名言等項目,圍繞著“團結、友情、親情”進行了緊張的比賽,學生們情緒高漲,竟相參與。當活動進行到時,我在黑板上寫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幾個大字,緊著錄音機里傳出了《相親相愛》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學的情感共鳴。隨著如潮般的掌聲,那兩個同學不約而同地走上講臺,四只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認識到同學間,要互相“包容”,只有團結一心,班級這條“大船”才能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風。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們知道,單純地對學生說教是不會有好效果的,同樣單純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說理,也難以使學生產生有原則、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爸睿瑦壑小闭沁@個道理,因此,班主任應著力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使他們知道應該怎么做、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如今年五月份,發(fā)生在美國轟炸南聯(lián)盟中國大使館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我趁此機會讓學生觀看電視,收集有關新聞報道,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激情,發(fā)出了“中國人民不可欺”的強烈心聲。同時,又讓他們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勵他們“為中華崛起讀書”以實際行動來聲討美國的暴行。這樣,無疑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愛國主義教育。也就是說,認知越豐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會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導行情感的另一特點是實踐性。實踐是情感形成和轉變的基礎,也是搖動情感發(fā)展的動力。所以情感教育要從實踐開始,在實踐中,以行育情,越實踐,學生的情感就越深,反過來,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實踐,從而形成自覺行為。
在以“愛心獻功臣”的活動中,我班學生紛紛捐款,奉獻了自己的一片愛心。錢雖不多,但卻體現(xiàn)了中國青少年對那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操。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慮認識過程是遠遠不夠的,通過班會或團隊活動向同學們正面宣傳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時機,創(chuàng)設自然融洽環(huán)境,努力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內應力”與道德情感則是另一回事。在校內、教室是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場所。教師在這兒,有的通過別開生面的班隊活動,有的挖掘學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則根據學生個性與心理特征,因勢利導,達到各種教育預期目的。但也應看到,由于對學生“主體需求是內化的原動力”這一點認識不足,在如何把社會首先規(guī)范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品質方面研究得不夠,我們的某些方面教育就顯得脆弱與生硬。學生在那種正面教育場合,有時很難放開自己,他們經常只是首先意識的被動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學生在活動中發(fā)言,所說的也常是此刻我應該說此什么,而非內心真實所感,不能期望這種形成會達到很好的效果。其實,真能觸到學生靈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跡。它不僅發(fā)生在操場上,發(fā)生在課間十分鐘,而且發(fā)生在事先無所準備的最自然的生活與情境中。因此,進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開學生心靈的啟動器,是“知”與“行”的中介和“催化劑”。
(一)愛心換真情,盡力感化學生
情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說,情能動情。即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發(fā)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lián)系的情緒。剛接手班級,有兩位女同學因小事發(fā)生口角,繼而惡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軒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斷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當事人心平氣各地了解情況,并打算抓住這個時機,召開一個主題班會。班會以小組為競賽單位,安排了學生喜聞樂道的歌曲、典故、諺語、名人名言等項目,圍繞著“團結、友情、親情”進行了緊張的比賽,學生們情緒高漲,竟相參與。當活動進行到時,我在黑板上寫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幾個大字,緊著錄音機里傳出了《相親相愛》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學的情感共鳴。隨著如潮般的掌聲,那兩個同學不約而同地走上講臺,四只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認識到同學間,要互相“包容”,只有團結一心,班級這條“大船”才能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風。
(二)激勵中促動真情
我們知道,單純地對學生說教是不會有好效果的,同樣單純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說理,也難以使學生產生有原則、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爸?,愛之切”正是這個道理,因此,班主任應著力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使他們知道應該怎么做、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我經常讓學生觀看電視,收集有關新聞報道,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激情,發(fā)出了“中國人民不可欺”的強烈心聲。同時,又讓他們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勵他們“為中華崛起讀書”的意志品質行。這樣,對學生進行一次次有血有肉的愛國主義教育。也就是說,認知越豐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會越深厚。
(三)身體力行,真情落實到行動中
情感的另一特點是實踐性。實踐是情感形成和轉變的基礎,也是搖動情感發(fā)展的動力。所以情感教育要從實踐開始,在實踐中,以行育情,越實踐,學生的情感就越深,反過來,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實踐,從而形成自覺行為。
在以“愛心獻功臣”的活動中,我班學生紛紛捐款,奉獻了自己的一片愛心。錢雖不多,但卻體現(xiàn)了中國青少年對那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