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設計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設計和文化的關系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設計和文化的關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設計和文化的關系

第1篇:設計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一、 企業(yè)文化內涵界定

企業(yè)文化是企業(yè)中形成的文化觀念、歷史傳統(tǒng)、共同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等企業(yè)的意識形態(tài),企業(yè)領導者把文化的變化人的功能應用于企業(yè),以解決現代企業(yè)管理中的問題,就有了企業(yè)文化。企業(yè)管理理論和企業(yè)文化管理理論都追求效益。但前者為追求效益而把人當作客體,后者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覺應用于企業(yè),把具有豐富創(chuàng)造性的人作為管理理論的中心。這種指導思想反映到企業(yè)管理中去,就有了人們稱之為企業(yè)文化的種種觀念。

對中國企業(yè)文化的認識,首先要有哲學的方法,從中國企業(yè)文化的現實出發(f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把握企業(yè)文化各種現象之間的本質聯系。依據實踐經驗,從感認認識到理性認識,進行科學的概括、總結。其次,要通過實踐把所認知的企業(yè)文化的本質及一般的特征去偽存真,從而確定企業(yè)文化的本質。第三,要認識到企業(yè)文化不是單一的因素構成的,找出企業(yè)文化最基本的決定性的因素及其與諸因素的關系。第四,要看到企業(yè)文化這個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在發(fā)展中形成,并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豐富和變化。

二、和諧企業(yè)的基本內涵

(一)和諧企業(yè)的標準

企業(yè)在處理內部關系、內外關系時要體現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構建和諧企業(yè),就是要把企業(yè)建設成為“循環(huán)發(fā)展、遵章守法、誠信至上、團結協作、關愛員工”的企業(yè)。高耗能、高污染企業(yè)破壞自然環(huán)境平衡,不是和諧;職工住房、保險不落實,上訪頻繁,不是和諧;只顧企業(yè)利益,在生產經營中偷工減料、偷稅漏稅、制定霸王條款,更不是和諧。和諧是企業(yè)立足之本、發(fā)展之需、傳世之必備條件。企業(yè)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效益。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諧的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必不可少。企業(yè)不和諧,就根本談不上發(fā)展,反而成為發(fā)展的絆腳石。

(二)構建和諧社會與構建和諧企業(yè)相輔相成

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需要企業(yè)和諧作為基礎,企業(yè)發(fā)展需要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在經濟概念中,企業(yè)的目標是追求最大利潤,但在道德和法律的范疇中,企業(yè)是比個體公民更為強大的“企業(yè)公民”,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企業(yè)的利潤來源于社會,企業(yè)只有在履行經濟責任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獲得社會認同感、產品公信力,才能擁有利潤生長的土壤。同時,作為和諧社會的主導者,政府要轉變職能,依法行政,維護企業(yè)合法權益,為構建和諧企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三、基于和諧勞資關系的企業(yè)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一)基于社會和諧的需要

當前的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全發(fā)展階段,市場經濟體制的方方面面還不夠成熟,勞資矛盾在整個經濟社會中的問題日益凸顯。筆者翻閱相關統(tǒng)計資料數據發(fā)現,各種類型的勞資糾紛與勞動爭議案件在各城市地區(qū)屢屢發(fā)生,并且呈現出逐年上升的發(fā)展趨勢,尤以沿海經濟開發(fā)城市地區(qū)突出,已成為和諧社會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關鍵問題。和諧的勞資關系是有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的,這也正是新時期企業(yè)所必須承擔的基本義務與責任。作為企業(yè)來說,和諧勞資關系的構建不能僅僅局限在文件、條款上,它更應該上升到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方針的高度,加大對于和諧勞資關系的構建成本投入。這也就意味著只有在和諧勞資關系的基礎上進行企業(yè)文化的構建工作,企業(yè)文化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穩(wěn)定與持續(xù)發(fā)展,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維護才有跡可循。

(二)基于企業(yè)員工自身的發(fā)展需要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當中,經濟效益是衡量一個企業(yè)經營管理水平的最關鍵也是最核心指標。企業(yè)在劇烈市場競爭中需要將獲取經濟效益最為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最根本目的。一個企業(yè)一旦失去了獲利的能力,也就意味著失去了競爭與存在的價值。我們在弘揚以人為本發(fā)展建設理念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把握一點:企業(yè)員工工作水平與技能水平的提升是企業(yè)獲取經濟效益唯一途徑。這一點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得到了充分的正視,他們認為:高質量的企業(yè)組織需要將職工視作企業(yè)建設發(fā)展的第一要素,企業(yè)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需要為企業(yè)員工爭取優(yōu)良的工作環(huán)境,配備合理的工作報酬,正確看待并鼓勵企業(yè)員工的創(chuàng)新性與創(chuàng)造能力。

四、基于和諧勞資關系的企業(yè)文化建設基本措施分析

(一)基于和諧勞資關系的企業(yè)物質文化的建設措施分析

一般來說,企業(yè)的物質文化包括了企業(yè)在一定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所累積起來的物質基礎、物質手段以及物質條件,它是一個企業(yè)獲利能力以及經營效益的最直觀說明。從企業(yè)員工角度來說,企業(yè)的物質文化可以表現在員工所獲取的工資報酬、社會福利以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從企業(yè)發(fā)展角度來說,企業(yè)的物質文化又能夠表現在企業(yè)所既有的生產設備、工作環(huán)境以及技術裝置等方面。這些反應指標有著一個共同的特性―――實在性,這也正是企業(yè)物質文化的最典型特征。我們往往能夠通過企業(yè)物質文化評斷一個企業(yè)的經營管理理念、工作作風以及審美意識。筆者認為,我們在強化企業(yè)物質文化的工作中,需要以和諧勞資關系為著眼點,在員工工資收入、社會福利待遇等方面提出明確性的硬性規(guī)定,在企業(yè)環(huán)境保護責任、社會保障義務等方面制定出相應的評斷標準,將企業(yè)物質文化建設高度的上升作為企業(yè)物質文化建設的發(fā)展目標。

(二)基于和諧勞資關系的企業(yè)制度文化的建設措施分析

我們知道,企業(yè)在一定時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常常會賦予某些文件條款一定的約束性與強制性,以此作為企業(yè)員工的行為規(guī)范準則。而企業(yè)制度文化的建設目標就在于將這些行為規(guī)范準則上升到企業(yè)規(guī)章制度的建設層面,從這一方面將企業(yè)和諧勞資關系的構建納入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方針當中。筆者認為,企業(yè)需要將和諧勞資關系的建設與企業(yè)的道德建設相融合,使企業(yè)所構建的制度文化能夠全方面表達企業(yè)全體員工的共同意愿與認識,進而形成和諧企業(yè)文化建設的長效發(fā)展機制。

第2篇:設計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271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當前,信息化已經深入到各個行業(yè),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信息化檔案管理的范圍十分廣泛,通過信息化手段不但規(guī)范了檔案的整理和保持,更促進了檔案管理的發(fā)展。

二、檔案信息化管理概念

就目前來看,對于檔案信息化管理還沒有一個比較官方或者明確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數字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對檔案實體進行管理并且提供相關服務,它是一種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管理方式。接下來將從三個方面對它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盡的講解。

數字化的管理模式

所謂檔案管理信息化,從字面上就可以明顯的看出,它與數字信息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對檔案進行信息化的管理就是指基于數字化的基礎上,對各類文件文件或者是圖紙進行掃描,進而轉化成為電子資源的形式。電子資源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能最大限度的節(jié)省空間,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而且在查詢和整理環(huán)節(jié),也提供了巨大的便捷。

2、網絡化的基礎

實現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很重要的基礎就是網絡。檔案信息化管理的一大特性就是網絡化。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網絡的運用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yè)?;诰W絡化的基礎上進行檔案的管理,不僅能夠提高檔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還能最大限度的節(jié)省相關的人力物力,對于檔案完整性的保持上,網絡化的運作也體現出最大的優(yōu)勢。

3、一體化的利用方式

對檔案進行管理,最終的目的是對檔案的信息進行使用。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不僅能夠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時也能提高對于檔案信息的使用效率。上文已經對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含義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結合我國檔案管理的現狀來看,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推進還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實現不僅能夠將管理者從繁瑣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拓寬相關的利用空間之外,還能促進整個社會的檔案意識的形成。由此可見,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我國檔案改革勢在必行的重要改革措施。

三、當前檔案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1、檔案館的建設阻礙了檔案信息化建設

我國目前的檔案館中,以傳統(tǒng)檔案館居多,檔案的完整性保管與保護是其建設的重點,缺乏充分的信息化規(guī)劃,現有檔案館的規(guī)劃布局不能滿足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需要,從而制約著檔案信息化的建設與發(fā)展。

2、檔案信息化建設缺乏有力的支持

(1)缺乏國家與政府的有力支持。我國當前的檔案信息化建設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組織都缺乏政府的支持,沒有明確的技術性與管理性標準,處于自我探索的階段,影響了檔案信息化建設。

(2)缺乏可靠的硬件環(huán)境。我國當前檔案館所開發(fā)的計算機軟件,實用性與通用性還比較滯后,且設備的性能不能滿足檔案信息化建設對硬件設備的要求。

3、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缺乏

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必要保證。然而當前的檔案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知識水平普遍偏低,操作技能較為匱乏。同時,在檔案管理人才配置方面缺乏合理性,極度缺乏系統(tǒng)開發(fā)、信息導航、程序維護等方面的人才,這就嚴重限制了檔案信息化建設進程的推進。

4、統(tǒng)一的標準與規(guī)范缺乏

片面重視高檔的計算機系統(tǒng)以及先進通信設備的購置,忽視了檔案信息的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建設,這是當前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不僅增加了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資金投入,還沒能體現出檔案信息化的服務功能。

四、科技檔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1、管理系統(tǒng)的標準化構建

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并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它涉及的環(huán)節(jié)較多,且存在許多容易被遺漏的地方,因此,在具體的信息化建設過程當中,相關檔案主管部分應提高重視程度,聘請相關的專家對管理系統(tǒng)的構建做出一套詳盡的計劃,并且對于相關的工作原則以及工作任務的分工應盡量細致到每個部分和環(huán)節(jié),盡量減少疏漏。信息管理系統(tǒng)建設的過程中,提高相關的硬件操作上的要求,并且對于網絡安全問題采取相關的措施,按照行業(yè)化的標準對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進行科學合理的構建。

資源的有效化利用

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提高檔案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擴展利用空間。因此在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密切注意優(yōu)化使用程序,減少繁瑣的環(huán)節(jié),提高資源的使用率。但在資源的使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應注意一下幾個問題:

(1)資源的準確性。檔案本身就具有嚴肅性的特性,對于檔案資源的掃描、入庫以及整理環(huán)節(jié)一定要注意資源的準確性,不要出現一些過失性的錯誤。

(2)資源的完備性。檔案資源信息化系統(tǒng)建設之前仍需要一部分人力勞動,而人力勞動難免出現疏忽,因此,在信息的錄入過程中,相關的監(jiān)督人員應履行相應的職責,避免資源遺漏現象的出現。

(3)定期的檢查和更新。隨著我國人口流動性的加大,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的更新速度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雖然檔案資源信息化建設提供了一些資源使用上的便利,但是對于檔案的更新方面,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在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當中,對于檔案的更新也應得到一定的技術支持,同時還應配備相關的專門的部門開展檔案的更新工作。

(4)規(guī)范相關的管理機制。相較于傳統(tǒng)的檔案管理,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設過程中,同樣應該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管是對于檔案管理層的制約還是檔案資源使用者的規(guī)范都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制定相關的管理機制,不僅能規(guī)范相關的操作步驟,更能有效促進檔案資源的使用效率。

(5)軟硬件設施的統(tǒng)一配備。相關軟件硬件設施的完善,是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正常進行的基礎保障,它會直接決定著檔案資源入庫后一系列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對于軟件硬件設施的統(tǒng)一配備也是建設開始之前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它不僅有利于提高信息資源的使用率,對于一些網絡技術的支持上,同樣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3、加強人才培養(yǎng),建設檔案信息化管理隊伍

(1)加強對現有的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現有的檔案部門工作人員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因此,在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注重保障現有檔案工作人員的權益,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針對現有檔案工作人員信息知識水平較低,相應的操作技能缺乏的問題,檔案管理部門對他們開展定期的培訓,加強對現有檔案工作人員信息知識的教育,訓練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例如,檔案管理部門可以開展講座、檔案管理交流會、操作技能培訓等活動,提升現有檔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使他們適應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2)引進高素質的信息化技術人才。在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系統(tǒng)的開發(fā)、軟件的維護等都需要高素質的信息專業(yè)人才作保障。因此,檔案管理部門有必要引進軟件開發(fā)與管理方面的專業(yè)技術人才,以解決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各種技術難題,從而組建一支集信息化專業(yè)管理人才與基本操作人員為一體的檔案信息化管理隊伍。

4、建立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樹立安全保密意識

(1)檔案信息化管理有別于傳統(tǒng)的檔案管理方式與方法,因此,檔案管理部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新的并適合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如檔案工作制度、檔案信息的管理規(guī)范、檔案信息安全保密制度以及機房管理制度等,使檔案信息化管理有制度的保障,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

(2)樹立安全保密意識。檔案信息化建設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即是安全問題。電子檔案信息是通過數據的形式儲存在數據庫中的檔案信息,若出現安全問題,就可能造成大量的數據損壞。因此,在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注意保存檔案數據的儲存盤,正確操作計算機,并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黑客與病毒的入侵。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社會是一個知識型的社會,科技檔案的管理將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只有不斷完善管理措施,適應信息化的要求,才能使科技檔案在新的形勢下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3篇:設計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索娘娘;青山廟會;認同策略;整合

【中圖分類號】B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139(2012)03—0053—5

一、索娘娘傳說、信仰分布與活動

本次訪問的地點位于陜西關中地區(qū)中部的Z縣,它南依秦嶺,北瀕渭水,面積2974平方公里。全縣農業(yè)人口610137人,占總人口90.9%,屬相對欠發(fā)達地區(qū)。該縣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民間信仰。其中,影響最大、信仰人數最多的是各種形式的民間神祗。該縣376個行政村,幾乎“村各有廟,廟各有會”,各種廟會活動每年多達三百余場次。位于Z縣西南部的青山索娘娘,因祈雨和送子靈驗的傳說而著名,是當地最有影響的民間神祗,信仰人群覆蓋全縣近一半人口,在這一區(qū)域形成了以青山為中心的索娘娘祭祀一信仰圈。

1.索娘娘的傳說

對索娘娘的來歷,文獻和傳說有不同的說法。在地方志書中,索娘娘又稱索姑,生活在東漢,家住F縣青龍村,其父在西域做生意。索姑不樂婚嫁,喜歡修道。長大后,她騎上父親買回的大馬,乘夜離家來到Z縣青山隱居修道數年,最后羽化飛升。民間敘事中,“索姑”的故事更是曲折動人。傳說索姑自幼父母雙亡,她和哥哥相依為命。嫂子姚氏尖酸刻薄,經常虐待索姑。索姑長大成人,姚氏貪圖錢財,私下將她許給本村老地主。出嫁前一天晚上,索姑逃到Z縣的大堅石村的一戶人家。主人楊大娘得知她的遭遇后十分同情,留她食宿,并將她認作干女兒。索姑在青山結茅隱居,潛心學道,數年后羽化飛升。此外,還有另一種傳說,李世民某日帶兵行至青山,口渴難當,索娘娘及時出現,為之煎茶解渴,后李世民封她為“大唐全貞圣母娘娘”。

在調查中發(fā)現,索娘娘“夜宿認親”和“煎茶得封”的傳說在民間流傳最為廣泛,影響也最大,為日后各神祠的“競爭”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化與政治資源。

2.索娘娘神祠的分布

青山位于Z縣西南秦嶺北麓,因山上有多問索娘娘神祠,又稱為“娘娘山”。索娘娘信仰始于何時,史無明載,成書于乾嘉年間的Z縣和F縣地方志已對索姑以及相關民俗活動有明確記載。可見,至遲在明末,索娘娘已在這一區(qū)域民眾中形成了廣泛的信仰?!捌扑呐f”和“”等政治運動中,青山索娘娘神祠和神像大多被毀。盡管如此,各種祭祀活動仍暗中進行。每逢廟會,當地和周邊村民會悄悄上山,搭棚過會。上世紀80年代后,索娘娘信仰復蘇,神祠重修,廟會活動也陸續(xù)開展,信眾越來越多。

青山作為索娘娘隱居飛升之地,在信眾享有特殊地位,從山口至山頂有九問娘娘神祠:索仙宮、遇仙宮、唐王井、天竺院、三霄洞、廟溝、雙柏樹、煎茶坪、蓋頂大殿。這九間神祠分屬九個不同的“社”,每個“社”由數量不等的村落共同負責,少則一個村,多則五六個村。如索仙宮由農林村管理;遇仙宮神委會包括了由原陳家村分解而成的東堡、西堡、北堡、小堡和新聯等五個行政村;蓋頂大殿神委會則由大堅石村、劉家寨、官村等五個行政村組成;其他幾間神祠由三、四個數量不等的行政村共同管理。

九間神祠分布在一座山中,由不同的行政村、神委會管理,這種管理形式為信眾不斷增多、已經出現認同分化和供奉資源分配問題埋下了多神祠競爭的“伏筆”。

3.索娘娘神祠的活動

索娘娘是Z縣最有影響的民間神祗,每年農歷三月,青山都要舉行為期七到十天的索娘娘廟會,也稱“青山會”。在此期間,前來朝拜的民眾多達三十多萬。

青山廟會從三月初二開始,各神祠輪值神委會組織村中精壯勞力將村中娘娘像連同神轎和儀仗一起,敲鑼打鼓地抬到青山各村社所屬的廟里,供信眾參拜,一直持續(xù)到初九或十一,神像才被陸續(xù)抬下山。至此,青山廟會結束,山下各村的索娘娘廟會才正式開始。與青山廟會以非本村社民眾參拜不同的是,索娘娘廟會的參與者往往以本村村民為主。各村把神像抬至村后,繼續(xù)在村內游神巡境,供村人參拜,鄰近村落也會組成歌舞、鑼鼓隊等前來表演助興,神委會還會邀請秦腔劇團唱上幾天大戲。三月十七各村的狂歡活動基本結束,神像移交給本神祠下一個輪值村社。

青山廟會連接了來自不同村社、地區(qū)的信眾和不同神祠的組織管理者,這一多元和復雜的民間宗教活動對信仰社區(qū)的認同提出了挑戰(zhàn),也因此引發(fā)了各神祠之間的合作或競爭。

二、強化認同的不同策略

雖然青山九間神祠都以索娘娘為主祀神,屬同一個信仰圈,但是,不同的神祠之間圍繞正統(tǒng)性或明或暗地存在著一定的“競爭”。在信眾日趨增多、香火不斷分散和“正統(tǒng)性”不斷受到挑戰(zhàn)的背景下,各神祠所屬的神委會為強化信眾對本神祠的“忠誠”,力圖通過不同的策略體現該神祠的正統(tǒng)性,憑借一系列符號化的傳說、文書、碑刻和政策文本等強化信眾對神祠的認同,以提升其地位和影響力,實現信仰社區(qū)的整合和資源分配。

第4篇:設計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建筑裝飾;設計風格;建筑文化

目前人們在對建筑裝飾風格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人們也將建筑文化融入到其中,從而使得建筑裝飾設計風格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獨特性,滿足現代化建筑裝飾設計的相關要求。而且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為了使得建筑裝飾的應用效果得到保障,也把一些新型的設計理念應用到其中,進而在提高建筑裝飾設計藝術美感的同時,從而使其舒適性得到進一步的增強。下面我們就對建筑裝飾設計風格和建筑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討論。

一、建筑文化的內涵

目前在我國建筑行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建筑文化的運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樣不僅有利于社會文化的創(chuàng)造,還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安逸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一般來說,建筑文化通常都是由民族歷史、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并且通過“內核”文化和“外緣”文化的有機結合,從而保障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相互融合。由于建筑內核文化中具有極為強大的持續(xù)傳延能力,因此在建筑文化可以得到很快的傳播。而且,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建筑文化也可以依靠,相關的文化理念,來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完善,進而滿足現代化建筑行業(yè)發(fā)展建設的相關要求。

不過,從當前我國建筑文化發(fā)展的實際情況來看,現代化建筑文化逐漸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而且為了可以對外來文化進行更好的吸收,人們也將外緣文化和內核文化的相關內容應用到其中,這就使得現代化建筑物的生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為了人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目前我們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主要是采用混凝土作為其施工材料,這樣就可以使得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得到進一步的保障,從而滿足現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相關要求。而在對其建筑文化進行分析的國中,我們就可以將現代化建筑看做是一種以石料為主的建筑結構。而我們在對其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根據相關要求,來對其文化特征進行分析。比如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我們就可以將其看成為一種凝重的文化特征;而在復合性建筑結構中,由于其質量比較輕,我們就可以將這種建筑物的文化特征看做為輕盈。而且我們在對這兩種不同建筑文化特點進行分析的國中,我們也可以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相互的轉化,從而不僅很好的經濟了傳統(tǒng)建筑文化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充分的體現出了建筑物的文化內涵。

同屬東方文化范疇的日本,其建筑文化“外緣”向“內核”文化的成功轉化,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華夏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歷史沉積,內核質量亦趨龐大,表現出了巨大的獨立性、純正性和遺傳性。在為悠遠的歷史文化而自豪的同時,這種“內核”文化又顯得負荷過重、進程緩慢,對外來文化的反應能力及接納能力相對不足。因此為擺脫其自身文化“內核”過于負重的不利因素,站到吸收“外源”文化的有利地位,接納人類所共同擁有的現代文明精華,并將其消化、吸收、革新,使之溶入為中國建筑文化的“內核”之中,并加速實現這一轉化,是我們這一代建筑師將要不懈努力的。

二、對建筑裝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關系的探討

在現代化建筑裝飾工程當中,對其設計風格和建筑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不僅使得建筑物的藝術美感得到提升,還提高了現代化建筑的文化內涵,滿足了建筑裝飾工程設計施工的相關要求。而且我們在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的過程中,除了要對其環(huán)境因素和社會文化進行分析以外,還需要根據其實際情況來對其天氣氣候、文化背景等多個方面來進行開裂,從而對設計風格和建筑文化關系有著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風格與文化的探索著名建筑設計大師說過“每一個建筑都得個別設計,不僅和氣候、地點有關,而同時當地的歷史、人民及文化背景也都需要考慮。這也是為什么世界各地建筑仍各有獨特風格的原因?!笔覂仍O計風格的形式,是不同時代思潮和地區(qū)特點,通過創(chuàng)傷構思和表現,逐漸發(fā)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室內設計形式。一種典型風格的形式,通常是和當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又需有創(chuàng)作中的構思和造型特點。

風格雖然表現于形式,但風格具有藝術、文化、社會發(fā)展等深刻內涵,從這一深層含義來說,風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裝飾設計的風格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風格流派的緊密結合,有時也以相應時期的繪畫、造型藝術、甚至文學、音樂等的風格流派為其淵源和相互影響。

將風格的外在因素(民族特性、社會體制、生活方式、文化潮流、科技發(fā)展、風俗習慣、、氣候物產、地理位置)和風格形成的內在因素(個人或群體創(chuàng)作構思,其中包括創(chuàng)作者的專業(yè)素質和藝術素質)相結合,從而賦予所設計裝飾的內容具有視覺愉悅感和文化內涵的室內環(huán)境,使生活在現代社會高科技、高節(jié)奏的人們,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將體現藝術特點和創(chuàng)作個性的各種風格(傳統(tǒng)風格、現代風格、后現代風格、自然風格、混合風格等)溶入我們所設計的具體裝飾工程中去,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創(chuàng)造出功能合理的室內環(huán)境。

三、對建筑裝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的進一步理解

當今社會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內的功能復雜而又多變,室內裝飾材料,設施設備,甚至門窗等構件的更新換代也日新月異,室內設計和建筑裝修的“無形折舊”更趨突出,更新周期日益縮短,而且人們對室內環(huán)境藝術風格和文化氛圍的欣賞和追求,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在改變。

一種風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積極或消極地轉而影響文化,藝術以及諸多的社會因素,并不僅僅局限于作為一種形式表現和視覺上的感受。近年來,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在總體上呈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狀況。室內布置中也有趨于現代實用,又吸取傳統(tǒng)特征,在裝潢與陳設中溶古今中西為一體。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化建筑裝飾工程中,對設計風格和建筑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理解,不僅使得建筑物的藝術風格和文化色彩得到充分的表現,還提高了建筑室內環(huán)境的舒適性。而且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yōu)榱烁玫臐M足用戶的需求,也將許多新型設計理念和文化色彩融入到其中,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濱.建筑外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關系博弈論[J].民營科技,2010(07)

第5篇:設計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建筑裝飾 設計風格 建筑文化

眾所周知,房屋的裝修過程是一個個性化過程的體現,而在我國的各個地區(qū),由于地域文化和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我國在房屋裝修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甚至很多地區(qū)內部的建筑風格和裝修方式十分落后,這直接給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長久下來,會影響經濟的效益和水平。

一、建筑文化的內涵

可以說,一個建筑的文化主要體現的是當地的歷史和文化的背景知識等,也是一個地域基本特征的重要體現,而在一些群體和個體中,由于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房屋風格的不同也很多。在這里,我們所知的文化主要是由內外兩個部分混合而成,也就是指文化的內核和外緣。首先,建筑文化的內核方面主要是指房屋在長期的建筑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古老而純凈的文化方式,這種方式在我國依然存在。而文化的外緣主要指的是,在后期的文化大傳統(tǒng)中,很多的內核文化被破壞,參雜了很多外在發(fā)育并不健全的文化因素,這種因素是一種生根的文化,對于整個建筑的發(fā)展十分重要,可以通過其找到一個文化的發(fā)源所在,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精髓性的東西進行闡釋。當然對于整個的建筑文化來說,其發(fā)展和歷史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關系,一般來說,建筑物的發(fā)展主要是兩個方面,這種和自生文化相關聯的方式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而另外一方面,從外緣方面來說,由于文化的重要是被動,因此通過文化的推動,人們的生活會有實質性的改變和提高。

當下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這個社會的包容性更加強烈,對于外來文化的融合更加迅速,因此,建筑的地域文化從外緣到內核都有著不同的改變,我們可以說這種改變是對于新興建筑的敬禮,也是對于我們生活的一種有效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 更多的人的生命里更加的旺盛起來。

在我國,很多的建筑依舊使用的是混凝土作為整個建筑的主要材質,這和國外的一些建筑結構不同,在文化方面有所變化。一般來說,西方的建筑具有很強的文化氣息,當通過混凝土進行木質材料的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到各個方面,特別是對于一些新興的文化產業(yè)知識來說,在我國越來越多的人們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尤其是在現代化的建筑中,很多的城市發(fā)展會以輕盈的機構,這種結構雖然美觀大方,但對于整體的文化特征使用的十分不明顯, 同時對于房屋的質量問題,我們 已經達成共識,爭取各個方面從外緣和內核方面進行了轉化和控制。

同屬東方文化范疇的日本,其建筑文化“外緣”向“內核”文化的成功轉化,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華夏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歷史沉積,內核質量亦趨龐大,表現出了巨大的獨立性、純正性和遺傳性。在為悠遠的歷史文化而自豪的同時,這種“內核”文化又顯得負荷過重、進程緩慢,對外來文化的反應能力及接納能力相對不足。因此為擺脫其自身文化“內核”過于負重的不利因素,站到吸收“外源”文化的有利地位,接納人類所共同擁有的現代文明精華,并將其消化、吸收、革新,使之溶入為中國建筑文化的“內核”之中,并加速實現這一轉化,是我們這一代建筑師將要不懈努力的。

二、對建筑裝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關系的探討

風格與文化的探索 著名建筑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說到“每一個建筑都得個別設計,不僅和氣候、地點有關,而同時當地的歷史、人民及文化背景也都需要考慮。這也是為什么世界各地建筑仍各有獨特風格的原因?!笔覂仍O計風格的形式,是不同時代思潮和地區(qū)特點,通過創(chuàng)傷構思和表現,逐漸發(fā)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室內設計形式。一種典型風格的形式,通常是和當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又需有創(chuàng)作中的構思和造型特點。

風格雖然表現于形式,但風格具有藝術、文化、社會發(fā)展等深刻內涵,從這一深層含義來說,風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裝飾設計的風格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風格流派的緊密結合,有時也以相應時期的繪畫、造型藝術、甚至文學、音樂等的風格流派為其淵源和相互影響。

將風格的外在因素(民族特性、社會體制、生活方式、文化潮流、科技發(fā)展、風俗習慣、、氣候物產、地理位置)和風格形成的內在因素(個人或群體創(chuàng)作構思,其中包括創(chuàng)作者的專業(yè)素質和藝術素質)相結合,從而賦予所設計裝飾的內容具有視覺愉悅感和文化內涵的室內環(huán)境,使生活在現代社會高科技、高節(jié)奏的人們,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將體現藝術特點和創(chuàng)作個性的各種風格(傳統(tǒng)風格、現代風格、后現代風格、自然風格、混合風格等)溶入我們所設計的具體裝飾工程中去,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創(chuàng)造出功能合理,舒適優(yōu)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huán)境。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不論是物質技術的,還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歷史的延續(xù)性。追蹤時代和尊重歷史,就其社會發(fā)展的本質講是有機統(tǒng)一的。

三、對建筑裝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的進一步理解

當今社會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內的功能復雜而又多變,室內裝飾材料,設施設備,甚至門窗等構件的更新換代也日新月異,室內設計和建筑裝修的“無形折舊”更趨突出,更新周期日益縮短,而且人們對室內環(huán)境藝術風格和文化氛圍的欣賞和追求,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在改變。

一種風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積極或消極地轉而影響文化,藝術以及諸多的社會因素,并不僅僅局限于作為一種形式表現和視覺上的感受。近年來,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在總體上呈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狀況。室內布置中也有趨于現代實用,又吸取傳統(tǒng)特征,在裝潢與陳設中溶古今中西為一體。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不同風格的文化,需要支持和鼓勵。在我國這種風格和文化的關聯,主要還是房屋質量的保證,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房屋的基本路線方面的問題,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才能夠在整個的建筑行業(yè)中更加的成熟,做好本職工作,才能夠在整個的基礎之上,進行合理的控制過程,需要不同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濱. 建筑外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關系博弈論[J]. 民營科技. 2007(07)

第6篇:設計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內部治理;制度建設;文化塑造

作者簡介:姚貴平(1975-),男,重慶人,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編審,高等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分社主編,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編輯出版。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28-0035-04

高職院校內部治理是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前提下,圍繞校內各利益相關者責、權、利配置進行的制度設計,以及日常運行及問題解決中系列管理行為的總和。在高職教育從規(guī)模擴大向內涵發(fā)展轉型、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質量提升、制度創(chuàng)新和文化建設已成為高職教育發(fā)展的主旋律。制度及運行機制是高職院校內部治理的顯性結構,文化價值是制度建設的靈魂。當前高職院校內部治理集中在制度建設的同時必須重視文化塑造,通過以文化引領的制度建設為突破口,不斷完善治理體系并提升治理能力,進而實現治理的優(yōu)化和自主。

一、高職院校內部治理中制度與文化的意義及關系

(一)制度是高職院校內部治理的關鍵

制度是治理的核心,當前推進治理的現代化實質是制度及其運行機制的現代化。制度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即制度不僅是行動的共識、規(guī)則,還是相對穩(wěn)定的行為方式和結構狀態(tài),是由組織、信念、規(guī)則等構成的系統(tǒng)。制度不僅是分領域的,也是分層次的,制度研究一般分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規(guī)則、經濟規(guī)則和契約,以及由這一系列規(guī)則構成一種等級結構,從憲法到成文法到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細則,最后到個別契約,它們共同約束著人們的行為[1]。非正式制度是社會共同認可的、不成文的行為規(guī)范,主要包括價值信念、倫理規(guī)范、道德觀念、風俗習慣、意識形態(tài)等因素,在正式制度無法定義的場合規(guī)范著人們的行為[2]。狹義上的制度主要是指正式制度,即行為選擇的規(guī)則,合目的性的組織及行為方式。高職院校作為獨特的社會細胞,在“管辦評”分離的宏觀政策體制和建立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的背景下,要形成“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社會參與”的現代職業(yè)院校制度,必須從建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兩個層面著手完善治理體系,協調利益相關者的矛盾和沖突,實現多方利益共贏,同時減少運行成本,提高辦學效益。

(二)文化是高職院校內部治理的靈魂

文化是學校的靈魂,直接制約著治理的價值取向、發(fā)展方向、執(zhí)行力度和效果評價。泰勒《原始文化》一書中所說:“文化乃是包括知識、信仰、道德、法律、習慣以及其他人類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種種能力習性在內的一種復合整體[3]。高職院校的文化是全體師生及合作企業(yè)、機構等在育人實踐中積淀和創(chuàng)造的總體文明樣態(tài),既包括全體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規(guī)章制度及行為方式等精神文化,也包括教學設施、環(huán)境條件等物質文化。從狹義上講,高職院校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即強調高職院校獨特的價值取向、辦學追求、教育理念以及育人群體的心理意識、態(tài)度習慣、行為模式等。高職院校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既有教育文化與企業(yè)文化共融的校企文化,也包括教育文化與社會文化互動的校社文化,其基本命題體現在:職業(yè)性與社會性、職業(yè)素質與人文素質、技術與人文、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4]。高職院校文化的塑造,就是通過全體成員認同和遵循的核心價值來實現精神和行動的引導,為實現育人價值,增強辦學活力,創(chuàng)造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為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高職院校內部治理中制度與文化的關系

從制度與文化的內涵、外延看,文化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本身包含制度;但由于不同的分類標準和語境,二者有相互包含或交叉的地方。如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廣義的非正式制度,而狹義的制度主要是廣義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但狹義上的制度和文化各有側重,即分別突出行為規(guī)則和精神價值,本文探討的高職院校內部治理中的制度和文化就是指狹義上的。當前高職院校治理的實質就是探究優(yōu)質院校創(chuàng)建的過程[5]:在觀念層面,真正確立辦學的價值追求和關注師生的實際發(fā)展;在制度層面,依靠民主參與建立適合本校發(fā)展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在行動層面,建立多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在監(jiān)督層面,保障不同主體能為學校優(yōu)質發(fā)展提供建設性意見??梢姡呗氃盒V卫硎且粋€包含價值、理念、制度、行動的系統(tǒng)及其該系統(tǒng)有效運行并持續(xù)改進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治理視角下的制度與文化,制度是架構,文化是靈魂;制度主要是治理中的規(guī)則及行為關系,文化主要是治理中的價值和精神風貌。制度的設計、完善、實施和評價,需要有明確的價值指向和具有共同信念的主體來行動;而良好的制度體系和有效的治理,是學校文化塑造的基本載體和有效保障。院校文化與院校治理密不可分,大W治理能力現代化,首先需要解決的主要是文化重塑的問題,即完成大學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等)從傳統(tǒng)向現代的轉化和揚棄過程。[5]另一方面,就院校內部治理本身的發(fā)展而言,也有一個由制度導向慣性,由慣性成為自然,最終實現自主性文化治理的過程,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治理始于文化,并最終回歸文化。

二、高職院校內部治理優(yōu)化:制度建設與文化塑造并重

(一)當前高職院校內部治理中文化的缺失

文化缺失是當前高職院校治理中存在的共性問題,一是制度文化建設比較薄弱,另一方面制度建設和文化塑造缺乏有機銜接和有效融合。首先,高職院校現代管理制度結構尚未建立,部分院校制度內容陳舊、單薄、不成體系,相關政策和制度落實不到位,制度的內涵和方向選擇不明確,制度文化尚未形成。其次,我國高職院校產生的時間短,大部分通過升格、轉型產生,高職教育文化發(fā)展緩慢,目前正處在不斷探索和積累的過程中,正經歷著感知高職教育文化為何物,在內涵文化與外延文化中找尋自我,在精神文化與制度文化中探尋特性,逐漸形成初具中國特色的職業(yè)教育文化認知的階段。[6]為應對經濟社會轉型和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人們往往將治理的重心放在權力和制度的有效性上,院校文化在相關政策文件中雖有提及,但主要是從文化育人的角度突出其作用和價值,對治理中突出文化的系統(tǒng)設計、引領制度建設、優(yōu)化治理環(huán)境和發(fā)揮潛在治理效益等功能重視不夠。職業(yè)院校存在的諸多問題,追根溯源還是文化問題,文化的缺失是學校的最大缺失。[7]具體表現在:學校層面,文化積淀和傳承不夠、成員文化意識比較薄弱、文化建設投入不夠;教師層面,注重強化“雙師型”素質培養(yǎng),而文化素質整體提升不夠;學生層面,人才培養(yǎng)中突出工具價值,學生對應有的道德使命和人文關懷淡漠,學生整體素質與現代產業(yè)的要求有較大距離。院校治理中文化的缺失不僅深刻影響著治理的價值取向和制度的執(zhí)行效果,而且也使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失去靈魂和方向。

(二)文化治理是高職院校內部治理的發(fā)展方向

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生產、建設、管理、服務領域高技術技能人才的場所,院校文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更好的生存和發(fā)展,它決定著院校發(fā)展的根本方向。“治理的目的是成就人,成就社會,而不是治理本身。如果治理本身成為需要重點治理的對象,這個治理以及實施治理的制度結構就需要深刻反省了?!盵8]高職院校治理通過一系列宏觀、中觀、微觀的制度設計和實施,實現院校內外的良好運轉,不斷激發(fā)實現自身生存與發(fā)展的內在創(chuàng)新活力和主體力量,進而提升辦學的質量與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變遷,治理本身也經歷了一個從“制度治理”到“文化治理”的模式轉變,當前文化治理已成為部分國家現代化治理體系的主體模式,是政治結構、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變遷的必然選擇。[9]職業(yè)教育及其治理同樣面臨著外部全球化和內部深層次改革的趨勢,這意味著整個社會包括政府、市場,以及工作崗位、信仰和行為方式等的全面社會性大轉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院校、市場、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關系還需進一步理清,學校辦學自、學校運行中的決策、實施、監(jiān)督機制都需進一步明晰,制度設計的視野、目標、方向、思路、方式等有待深入把握。面對現實改革的艱巨任務和未來發(fā)展方向,高職院校治理應在審視治理根本目的、解決基本問題、治理實施過程及有效性、未來發(fā)展路徑選擇等角度,兼顧制度建設和文化塑造,以共同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共識作為治理的基石,以學校文化統(tǒng)領系統(tǒng)變革,進而逐步實現院校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治理,將治理提升到倫理層次,實現治理的優(yōu)化與自主。

(三)高職院校內部治理優(yōu)化:制度建設與文化塑造并重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治理重制度建設的實際,治理優(yōu)化應進一步突出制度建設與文化塑造并重,但突出二者并重并非將二者簡單分離、兩手抓,而是將治理置于學校文化視域下,以學校核心價值為引領,將治理的過程作為學校文化形成的過程。一方面將制度建設作為學校育人價值取向與文化塑造之間互動的動態(tài)過程,制度的設計、實施與完善應以全體成員共同的價值觀和愿景為前提,即為院校的核心價值,分別發(fā)揮制度建設和文化塑造在治理中“硬性結構”和“軟性規(guī)則”的功能。另一方面,制度建設需突出自身的獨特定位和學校個性逐步形成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滲透于學校各組織機構、規(guī)章制度和機制運行中,體現著師生員工認同并遵循的價值觀與行為方式,是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的內在結合與有機統(tǒng)一。高職教育橫跨高等教育和職業(yè)教育兩大領域,高職院校制度建設要突出“服務為本、職業(yè)情懷、經世致用、重技崇學、能力為本等高職教育文化核心”[10],基于學校獨特的價值追求、辦學理念和行為習慣等,逐步形成特定的制度文化,不斷積淀和彰顯學校文化,引領院校治理走向自覺自主。

三、高職院校內部治理中制度建設與文化塑造的路徑

(一)凝聚制度建設和文化塑造的核心價值觀

高職院校核心價值觀是院?!盀楹未嬖凇?、“為誰存在”的精神表達,既是治理追求的長遠目標,也是制度建設的靈魂和文化塑造的核心。從制度治理走向文化治理,意味著文化價值觀和文化生存方式的高度融合與統(tǒng)一;文化治理能力歸根結底來自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核心價值觀對內可以引導、統(tǒng)攝、整合不同人群的利益要求,實現合作共贏;對外可以展現學校形象,增強文化影響力。院校精神、職教規(guī)律和經濟理念是高職院校核心價值觀來源的基本范疇,其基本邏輯主線是“大學精神引領、職教規(guī)律辦學、經濟理念管理”。[11]凝聚高職院校制度建設和文化塑造的核心價值觀,可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以人為本”是職業(yè)院校應對學生發(fā)展需求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辦學追求和價值取向。“以人為本”既是現代教育的旨歸,也是高職院校治理中要切實保障師生基本人權和合法權益的基本取向。二是立足高職院校的層次和要求來建設和詮釋學校文化的內涵,將“兼容并包”“學術自由”為核心的現代大學精神融入自身的價值觀念,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三是體現職業(yè)教育作為跨界教育對產業(yè)文化和優(yōu)秀企業(yè)文化的吸取和融合。高職教育是以培養(yǎng)技能性人才為主的教育類型,必須強化適應技能性人才培養(yǎng)的精神理念和文化氛圍,同時融入強調社會責任、追求卓越、創(chuàng)新誠信、注重細節(jié)、團隊協作等職業(yè)文化要素,體現人文精神與技術精神的和諧。四是不同學校有自身獨特的辦學傳統(tǒng)和精神風貌,每所院校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個性和不可復制性,學校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等文化標識,都與學校的核心r值一脈相承,并在發(fā)展過程中繼承與創(chuàng)新。

(二)完善以制度為核心的院校治理體系

治理體系是多元主體圍繞共同事務的機構設置,以及彼此之間權力分配、運行、制衡與激勵的制度安排和行為方式。高職院校治理既涉及到政府、行業(yè)、企業(yè)、社會組織等利益相關者的外部治理,也包括與教師、學生、家長相關的內部治理,外部治理與內部治理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就外部治理而言,相關規(guī)劃和政策文件中已明確要求建立“政府主導、行業(yè)指導、學校主體、企業(yè)參與”的運行機制,但政府與院校的責權還應進一步清晰,不同主體分工協作的供給側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就內部治理而言,現代學校制度作為體現學校文化和有效治理的核心載體,其設計、建設、改進和完善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而尋求行政權利與學術權利、民主與效率之間的平衡,實現學校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高職院校制度建設和內部治理的關鍵。建立現代治理體系,高職院校內部還需進一步加強:一是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院校事務委托――關系機制的建立;二是落實各方參與決策權、執(zhí)行權與監(jiān)督權的組織制度和機制保障;三是圍繞人才培養(yǎng)的教育教學治理制度和機制的完善,包括制定和完善課程、教學、科研、學生管理、教師發(fā)展、社會服務以及后勤保障等各類內部治理制度。具體可從四方面入手:一是制定學校章程,以章程明確學校辦學定位、培育目標、治理結構、運行機制,逐步實現依法治校;二是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建設多主體主動參與、民主協商的機制和氛圍;三是加強學術權力,實行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相對分離,保證教學與科研的自由和民主;四是完善教代會等民主監(jiān)督機制,保障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和為院校發(fā)展提供建設性意見。

(三)以核心文化為引領不斷提升治理能力

治理是一個持續(xù)互動、協商共治的過程,治理能力的提升取決于學校制度能否發(fā)揮規(guī)范、約束、激勵、保障等作用,關鍵要看是否能落實到人們的行動中。組織發(fā)展和轉型首先在于實現從文化認知到行為習慣的轉變,從制度到行為,中間的連接點在于文化認知。[12]治理過程中文化起著人格塑造和行為引領的作用,任何一個有凝聚力的組織都有一套被成員共享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習俗和傳統(tǒng)體系,從而賦予自己工作或職業(yè)一定的意義和目的,不斷激發(fā)員工內在的動力與熱情。文化引領的治理突出文化為治理創(chuàng)新提供精神資源,治理創(chuàng)新為文化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和動力機制。文化引領的治理能力提升,首先是各利益相關者都需要明確治理的價值取向和基本理念,真正理解院校治理的重要性,認同并踐行學校核心價值,以主人翁姿態(tài)參與到治理過程之中。其次,明確權力分配、責任分擔、利益分享的協作共商路徑,對外理順政校企關系,把握辦學主動權;對內理順內部關系,落實師生的主體地位。最后,營造民主和諧的文化氛圍,強化民主決策、有效執(zhí)行、有力監(jiān)督的過程,通過文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以及育人價值的挖掘,促進學生充分、全面、多元、特色發(fā)展,展現學校獨特的精神風貌。

(四)在制度建設與文化塑造中實現文化自覺

學校文化自覺是全體成員對學校核心價值體系進行自覺反思,主動建構新的觀念體系,并使與之相應的制度、物質空間和行為方式得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自我的文化價值訴求是高職院校內涵發(fā)展的最高境界,通過有效治理和文化塑造,實現自我的文化自覺、自生和自省,以院校精神引領社會文化,發(fā)揮大學獨有的文化功能,是高職院校的歷史使命。高職院校要堅持立德樹人的工作方針,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chuàng)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從價值追求、辦學理念、管理制度、行為規(guī)范、校園環(huán)境等方面對學校文化和治理機制進行系統(tǒng)設計,充分發(fā)揮學校文化育人的整體功能。首先,注重凝練核心價值打牢學校文化的根基,并主動適應經濟社會需求以催生學校文化特色。其次,繼承學校文化傳統(tǒng)豐厚文化底蘊,同時強調現代性增強學校文化活力。最后,在培育院校文化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企業(yè)文化與院校文化的融合,通過治理機制建立常態(tài)化通道,有意識地將產業(yè)文化、企業(yè)文化引入校園,形成獨特的職業(yè)院校文化,使院校文化成為實現學校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肥沃土壤和強大推動力。高職院校的自覺自立是實現內涵發(fā)展的基礎,是提升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保障,也只有做到自覺自立,高職院校才能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共生共融,形成良性互動關系,實現共同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2]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1996:24,21.

[3][英]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M].連樹聲,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1.

[4]王琦,邢運凱.高等職業(yè)教育文化邏輯的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3(11):94-97.

[5]施曉光.文化重塑:大學治理能力現代化之錐[J].探索與爭鳴,2015(7):54-56.

[6]虞希鉛.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文化自覺[J].中國高教研究,2012(11):99-102.

[7]馬成榮.職業(yè)學校文化:蘊涵、構建與表達――基于江蘇職業(yè)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1):34-41.

[8]陳靜.治理的目的是成就人與社會[N].光明日報,2015-08-22.

[9]張鴻雁.“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建構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為”[J].社會科W,2015(3):3-10.

[10]石芬芳,胡類明.基于高等教育層類視角的高職文化研究[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7):10-15.

第7篇:設計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城市、城市公共空間、文化。

城市文脈,是城市賴以生存的背景,是與城市的內在本質相關聯、相影響的因素,是城市文化觀念的自然延伸。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間通過一系列的顯性文化形態(tài)如人的行為、建筑物、空間構成方式、環(huán)境雕塑、環(huán)境小品設施、鄉(xiāng)土植物等,體現著這種文化的滲透,也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間。這些要素的存在,不單具有使用價值或審美價值,同時對城市文脈的延續(xù)、景觀的多層次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使居民更具安全感、歸屬感,促進人們豐富的交流以及與環(huán)境之間的良性互動。

一 城市的文化性體現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貫穿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體現著人的本質。由于每個人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便歸屬于不同的地域民族,有了不同的文化。從社會價值意義講,它是人們得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又是每個社會成員成長發(fā)展、汲取營養(yǎng)的根。"文化"最根本、最深刻的涵義是"人化",一切"文化"的含義都是從這個根本涵義發(fā)展、引申而來的,也就是"人性化"本質就是尊重他們的"文化"。

城市是人類文化的必然產物,相對于人類的其它文化成果而言,城市永遠沒有最終的完成體,它始終處于不斷地交替之中。從一定意義上說,城市是一種文化形態(tài)。城市以同其居民們的各種重要活動密切聯系在一起,是人類屬性的產物,是根植于人類一定時期的價值觀念、倫理道德、習慣及意識形態(tài)等文化土壤之上的,同時又是特定文化的表現形式以及文明人類的生息地。城市是人類文化的大"容器"。

二 城市公共空間的形成及其文化性構筑的必要性

人類聚居形成了城市。人之所以要聚居,是因為人的生存既需要依賴于自然,同時作為社會的人又需要人際間的互相依賴。所以,人類聚居的城市中就出現了為人們進行這些活動的公共空間,且依存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城市公共空間形態(tài)的差別。

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空間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是城市居民進行公共交往活動的開放性場所,能使人們的種種公共生活行為在其中有效進行,并最大程度地反映城市公共生活的要求。這類社會生活具有一定的人群聚集性和活動滯留性,強調對全體公眾的開放性。由于擔負城市的復雜活動和多種功能,它是城市生態(tài)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載體?,F代城市公共空間的實質是以人為主體的,促進社會生活事件發(fā)生的社會活動場所,是城市景觀的重要體現。

文化性作為城市最具普遍意義的本質屬性,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靈魂所系。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他的城市理論中說:"城市有包涵各種文化的能力","城市通過它集中的物質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類交往的程度"。城市公共空間作為市民們日常生活、社交的場所,應該依托于地域文化的背景,注重文化特色的營造,設計出具有情感歸屬的城市公共空間。

城市公共空間的特色性營造,是在滿足空間功能性基礎上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成環(huán)境評價的重要標準。吳良鏞老先生曾說:"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界,特色是歷史的構成,特色是文化的積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結,特色是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現。因此它能引起人們不同的感受,心靈上的共鳴,感情上的陶醉。"而這一系列詞語都反映出地域文化是創(chuàng)造特色的關鍵之所在,因而,城市公共空間特色創(chuàng)造的必然性源流之一就是"文化"。

三 從地域文化中挖掘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要素

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的特點,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有它獨特的文化成就和藝術特色,成為該民族該國家的精神性力量。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可以通過研究城市中的歷史沿革、歷史典故、民間傳說等來挖掘出其地域文化內涵,運用現代的設計理念及技術材料,將其溶入空間設計之中。例如景墻的設計就常以最直接的方式,以名人典故為主題,進行浮雕創(chuàng)作,在分割空間或形成景觀節(jié)點的同時也突顯了文化特色,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和文化傳遞功能。

發(fā)揮歷史遺跡的旅游價值,形成遺址公園、遺址廣場也是營造良好城市公共空間的有效措施。例如,南京漢中門廣場就是典型的歷史遺跡上現代城市廣場,該廣場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城門。該城門始建于南唐,為南京現存歷史最為悠久的城門。這里歷史文化氛圍濃重,是六朝古都南京悠久歷史文化積淀的一個縮影。整個廣場設計突出以石城門為核心,整體規(guī)劃,使古城堡與新建廣場構成統(tǒng)一的基調。廣場上綠地和鋪裝圖案采用了方格的形式,隱喻了中國古代城市的方格網布局模式。在這里,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能量得到了充分釋放,人們獲得了超越時空的情感延續(xù)和濃郁的人文氛圍。這對于保護傳統(tǒng)城市空間與傳統(tǒng)遺址、改善城市環(huán)境、突顯個性與特色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城市公共空間。

文化符號是記錄、保存、傳遞文化的載體和媒介。民族文化符號是一個民族或一個區(qū)域內的社會群體在長期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約定俗成的符號,它積淀著民族文化思想、觀念和情感,是民族心理結構和審美情趣的外在形式體現。例如,燈籠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符號,具有吉祥、幸福、生意紅火等意義所指;鳳凰作為文化符號,象征著美好的期許、自由和吉利等等。利用文化符號形成景觀節(jié)點、烘托文化氛圍也是我們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常用的手法。如南京夫子廟入口就以錯落的"馬頭墻"為元素進行景觀小品的創(chuàng)作;而竹子也為多種公共空間所常用,以寓意在繁雜的城市中為人們提供一個幽靜、淡雅的休息環(huán)境。不僅如此,通過文化符號引出的城市記憶是可以信手拈來的,如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埃及金字塔、北京的故宮、南京的中山陵、杭州的西湖、蘇州的傳統(tǒng)園林、上海的東方明珠、廣州的三羊雕塑等,這些城市"記憶"成為一種歷史的象征,既是城市的文化象征,也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標識,并以"城市文化資本"形式存在與發(fā)展著。

作為一個人格化的城市,城市人的行為文化,城市市民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與風范也具有"文化"屬性,城市群體的教育程度越高,城市公共空間就更具有文化凝聚力。文化活動多樣性是空間活力的源泉,產生出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間,也只有這樣的空間才能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形成良性循環(huán),促進人們的交流。例如西安大雁塔廣場上舉行的各種民俗文化活動(唱秦腔,吹糖人,剪紙藝術,捏泥人,剪紙,鳳翔泥塑等等)就深受市民的喜愛,已成為人們的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同時這些活動也充分的體現了當地的地域民俗文化。"文化"與其它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元素比較,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屬性。世界上所有城市形象良好、城市文化活力強的城市,無不具有體現特定文化構成關系的良好城市公共空間。因而,根據空間場所的主題設定,組織市民在其中進行的民俗文化活動也是反映城市文化特征和文脈的有效途徑。努力繼承、挖掘城市的歷史傳統(tǒng)和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反映傳統(tǒng)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性,也就具有了多姿多彩的個性和豐富多樣的文化內涵。

四 正確對待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與文化的關系,反對設計決定論

在進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設計的行為受文化約束,設計的結果是文化的反映。城市空間設計和文化總是聯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地域特色為設計的進行提供了背景,突出地域特色,已成為不同城市公共空間環(huán)境設計的首要任務。設計行為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社會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包括城市歷史、特色資源、風俗習慣、功能需求等等,有了這些文化信息,設計才可以進行下去。并且,設計師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在某個社會背景下的人,其理念、行為方式都來自于那個特定時代的文化,因而設計的結果是反映本時代的文化的。

設計影響或創(chuàng)造了時代文化的一部分,設計推動文化發(fā)展。經設計的公共空間場所(環(huán)境設計的結果)經過社會變遷、歷史沉淀而成為難以泯滅的穩(wěn)定的、深層的無形的東西,成為歷史的、穩(wěn)定的生存方式,融入到文化中去,成為文化的一部分。設計者的前瞻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決定了他們是時代的先鋒和文化的推動者。

雖然,公共空間設計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設計作為一種文化行為,它的結果也確實推動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把設計凌駕于其他人類活動之上,文化是不能被設計的。我們作為設計師,也不能認為自己就是"文化的設計者",而陷入泛設計論的論調中。從哲學層面來看,由于文化起源于人類物質生產活動的,而設計是人類的一種精神生產實踐,所以,雖然設計活動是一種與文化相關的活動,但是設計不是文化的最終來源,文化不是設計出來的。文化也不是個體行為,是群體概念,必須具有群體的社會認同性,是經歷史傳承累積凝聚的共有的、成體系的人類成果。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只是讓更多的文化積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中顯性體現,讓城市文脈在城市中的每一個角落延續(xù)。

作為設計工作者,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設計能夠反映文化,能夠作為一種結果,影響時代文化,但是不能通過設計被刻意制作出來。搞清楚了這兩者的關系,有利于尊重傳統(tǒng)文化,建立起設計的人文觀,有利于擺正自己的位置,本著一種謙虛的歷史態(tài)度,深入地研究和體驗我們人類所創(chuàng)造下來的寶貴文化,包括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各種亞文化,加強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讓它正確、準確地體現在我們的設計中。當然,跟其他所有行業(yè)的人們一樣,我們今天所做的設計作為一種客觀結果,經過若干年甚至若千年代以后,也許會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做負責的工業(yè)設計師,尊重文化多樣性,并積極推動文化進步。

五 結語

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民俗習慣中,人們活動的主要場所是街道,文化活動表現為廟會,集市等。隨著中西文化交流,廣場等多層次的城市公共空間己深入人心,并與我國傳統(tǒng)的地域、民俗文化有了良好的結合。為大多數人服務,以人為本,根據市民的行為心理要求,設計出尊重傳統(tǒng)、延續(xù)歷史、繼承文脈的城市公共空間是環(huán)境景觀設計工作人員的任務,也是市民的期待,也只有這種充滿市民化、地方感的有機空間才真正體現了對傳統(tǒng)的尊重、對人的尊重,也才能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蓋爾,交往與空間,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2]許越琦,再論"設計文化",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3]布萊恩.勞森,空間的語言,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

第8篇:設計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 旅游 文化 智慧時代 智慧概念

(一)智慧時代前的旅游與文化:相互補缺為主的關系。

嚴格意義上來說,文化先于旅游產生,自從有了人類文明,文化就應運而生;而旅游則誕生于原始社會末期,伴隨著商品交換的行為出現而產生。隨著時間推移,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文化的內涵不斷豐富,文化的傳播方式也呈發(fā)散狀蔓延;而與此同時,旅游的內涵也不斷豐富,旅游的目的多種多樣,旅游的方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斷更新,旅游行為逐漸大眾化,旅游客源的數量逐年膨脹。

在眾多文化傳播方式中,旅游以其傳播形式的多樣性,逐步為人們接受,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充分肯定了旅游對文化的積極作用,在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qū),旅游成為傳播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方式,旅游產生的社會效益是巨大的。在我國也有很多落后地區(qū),旅游成為其主要經濟增長點,旅游產生的經濟效益同樣也是巨大的。

在旅游的發(fā)展過程中,文化不斷地為旅游提升內涵,增加品味,提高檔次。旅游從最初的僅僅為滿足物質需求的商品交換,過渡到現在目的為增長知識見聞,提升個人修養(yǎng),了解目的地的歷史、宗教、文學、科技等多重文化層面的精神需求。這個過程中,文化的注入無疑將旅游的靈魂加以升華。

(二)前智慧時代的旅游與文化:平衡雙贏為主的關系。

筆者姑且將目前所處的時期稱為前智慧時代,這一時期旅游和文化的發(fā)展宏觀層面上都呈現出膨脹和碰撞的狀態(tài),文化經過智慧時代前的數字時代的發(fā)展,傳播和接受渠道多樣化,高速化;旅游在智慧時代,面臨諸多考驗,旅游作為一項產業(yè),依附性的特點比較明顯,經濟發(fā)展,政策導向等外界因素都會對它造成影響,所以這一時期旅游顯示出更多的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性。

下面簡單解釋一下智慧的新概念:智慧由數字社會、物聯網和云計算組成。

數字社會為城市規(guī)劃、智能化交通、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基于位置的服務、國家安全應急響應等創(chuàng)造了條件,數字社會以空間位置為關聯點整合相關資源。

物聯網將與水、電、氣、路一樣,成為地球上的一類新的基礎設施。世界將繼續(xù)“縮小”“扁平化”而顯得“智慧”。

云計算起到了整合作用,智慧的理念是把傳感器裝備到城市生活的各種物體中形成物聯網,并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實現物聯網的整合,從而實現數字城市與城市系統(tǒng)整合。

智慧時代中,智慧這個概念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平衡旅游和文化的作用,并使兩者都在處于高速發(fā)展狀態(tài)??梢詮囊韵聨追N普遍現象中進行歸納。

(一)智慧同時為旅游和文化提供了高速度、大容量且便利的平臺。

當前活躍在智慧時代的手機APP應用產品,一開始只是作為一種第三方應用的合作形式參與到互聯網商業(yè)活動中去的,隨著互聯網越來越開放化,APP開始被更多的互聯網商業(yè)大亨看重,如騰訊的微博開發(fā)平臺,百度的百度應用平臺都是APP思想的具體表現。一方面可以積聚各種不同類型的網絡受眾,另一方面借助APP平臺獲取流量,其中包括大眾流量和定向流量。比如“同程旅游”這個APP應用,人們借助它不僅可以獲得大量與互聯網相連的旅游咨詢,而且查詢速度與互動速度都很高,最關鍵的就是方便,忽略了電腦的存在與否,省去了電腦的開機時間,手指點點手機應用就能完成。

(二)智慧的發(fā)展速度決定了旅游和文化發(fā)展速度。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比掌握信息內容更重要的是掌握尋找信息的途徑,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會有大量信息在不同時空傳遞,我們要做的是迅速找到所需信息,讓云空間幫助我們的大腦儲存信息,這是社會發(fā)展的結果。然而正如前面我們所了解的,智慧的概念包括數字社會、物聯網和云計算,這些本身也處在發(fā)展過程中。所以其發(fā)展速度決定了旅游和文化的發(fā)展速度。而智慧的發(fā)展速度很大程度上有賴于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如中國江蘇,蘇南和蘇北存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智慧概念的發(fā)展程度就有很大差別,如今蘇南很多地區(qū)正著力打造智慧城市,而蘇北很多地區(qū)還在忙于基礎設施的建設,蘇南的旅游發(fā)展較蘇北更活躍,蘇南的文化傳播較蘇北更高效,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三)智慧在不同時空中整合出不同旅游與文化的結合體。

智慧概念中有一個核心思想,即以人為本,從人的需求出發(fā),去開發(fā)設計產品,滿足人們在不同時空的需求。簡而言之,在一個智慧概念覆蓋率合格的地區(qū),當地居民可以通過由數字社會、物聯網和云計算組成的智慧產品,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完成一系列行為,達到目的。舉個例子:比如中國的上海和美國的紐約兩座城市中,兩地居民可以同時使用互聯網在同一個網站或應用完成了一個非洲旅游產品的訂購,但所購買的產品會因為訂購者的國籍、信仰、文化等不同,在內容上會有很大的差異。在訂購過程初期,輸入詳細的訂購者信息,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技術的運算,能很快提供適合的詳細產品列表,比如在產品中的住宿信息中,首推的住宿形式會有不同,出現在上海訂購者的住宿首頁列表可能是大多數中國人需求的建筑物式酒店,而出現在紐約訂購者的住宿首頁列表可能是各種西方人熱衷的帳篷式酒店。這就是智慧時代給人們帶來的方便之處,在不同時空中整合出不同旅游與文化的結合體,個性化定制,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以秒計算完成云運算,高效。

綜上所述,在前智慧時代,旅游和文化在智慧概念的促進下,兩者發(fā)展會越來越平衡,而且旅游和文化在不同時空通過智慧概念都有雙贏的可能。

最后,筆者想說明本文的寫作初衷,旅游和文化的關系已經形成很長一段時間,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已經被人們接受,而隨著信息時代的智慧概念的提出和落實,旅游和文化的發(fā)展會因為智慧概念的介入而產生變化。筆者相信智慧時代帶來的是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旅游從業(yè)人員應該則應更關注如何利用這種積極作用為旅游和文化的發(fā)展提供多種途徑和方法。

參考文獻:

第9篇:設計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1建筑裝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關系

    建筑的風格作為外在表現形式,能夠體現藝術、文化及社會的發(fā)展內涵。裝飾設計的風格與建筑的風格流派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相應時期的繪畫、造型藝術以及文學和音樂的風格流派對建筑裝飾風格的形成具有深遠的影響??梢哉f每一個建筑的個別設計,都和氣候及地點有關,還需要對建筑施工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行充分的考慮,這也是世界各地的建筑具有獨特風格的原因。在建筑室內設計風格中,一種典型的風格形式多數是實現了與當地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的緊密融合。在民族特性、社會體制及生活方式和文化潮流等外在風格因素,只有實現與創(chuàng)作構思及創(chuàng)作者專業(yè)素質和藝術素質等風格內在因素的有機結合,才能賦予建筑設計裝飾以文化內涵,這樣的室內環(huán)境構建能夠滿足人們在快節(jié)奏生活中的心理及精神的平衡,從而實現建筑風格的藝術特點和創(chuàng)作個性在具體裝飾工程中的應用。通過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的運用能夠創(chuàng)造出功能更加合理,環(huán)境更加舒適的建筑室內環(huán)境。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建筑的物質技術及精神文化必將不斷發(fā)展,這就使得建筑具有了一定的歷史延續(xù)性。

    2對現代建筑裝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的進一步理解

    在現代,建筑的室內設計具有功能復雜而又多變的特點,隨著我國室內裝飾材料及設施設備的更新換代,使得室內設計和建筑裝修的更新周期越來越短。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所追求的室內環(huán)境藝術風格和文化氛圍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在建筑的裝飾中,一種建筑風格或流派的形成,往往對文化及藝術以及諸多的社會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在總體上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發(fā)展方向。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yè)社會向后工業(yè)社會的過渡時期,人們對自身周圍環(huán)境的需要更加注重對環(huán)境氛圍、文化內涵和藝術質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在室內設計中,不同流派的產生發(fā)展都具有深刻的社會發(fā)展歷史和文化的內涵,同時還能極大地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總而言之,做好建筑風格與建筑文化的研究,能夠實現建筑本身更高層次的和諧,實現人類文明的共同享有和發(fā)展,最終做到在遵循歷史傳統(tǒng)的基礎上實現對歷史的超越。

    3建筑裝飾設計與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意義的延伸

    在建筑裝飾設計上能夠充分的體現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所以不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不變的。這就使得傳統(tǒng)造型藝術的吉祥意味同樣適用于現代的建筑設計,在傳達現代人的設計意念上具有同樣的適用作用。人們通過反復描摹一個圖形,不僅能夠得到審美意義的外形,還可以讓圖形具有更深層的象征意義。圖形符號能夠實現建筑內在意義的外在表達,能夠實現觀念的具體外化。這些意義最初大多出自對自然的崇拜和宗教崇拜,進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貴康樂以及祛災除禍等吉祥象征意義。符號在歷朝歷代的器具裝飾中都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而通過對圖形符號這種“形”與“意”的歷史延伸與衍變,還可以得出每一個歷史時期的“形”的演變,都不是對其原始“母題”的徹底否定,而是能夠通過建立新的審美觀念來賦予其以新的形式,從而使這些“母題”不斷的豐富與拓展。

    4現代化傳統(tǒng)建筑裝飾風格設計

    在現代化傳統(tǒng)的建筑裝飾風格設計中,最成功也是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能夠實現置身建筑中能夠感覺到傳統(tǒng)建筑文化及精神,但卻找不到一處與傳統(tǒng)建筑的實例有直接關系的地方。也就是說,能夠將傳統(tǒng)的亭子放在玻璃幕墻的樓頂上,或在入口處通過放置傳統(tǒng)的拱門,把傳統(tǒng)的裝飾標志放在外墻的樓角及磚上,或以混凝土仿做斗拱,這些可以說這些做法只能算是一種仿古設計的例子,如果能消化及吸收傳統(tǒng)建筑的精華,實現項目設計有關事物的了解,兩者便不謀而合,在不知不覺中表現出傳統(tǒng)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