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日本風俗習慣范文

日本風俗習慣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日本風俗習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日本風俗習慣范文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就連中國東西部之間的風俗習慣都不盡相同,別說漂洋過海,浩浩萬里來到異國他鄉(xiāng),風俗習慣肯定是與國內(nèi)大不相同。出國留學之前了解一下各國的風俗禁忌,能夠避免文化背景之間的沖突,掌握這些,不僅是對別國的尊重,也能體現(xiàn)出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為你在他鄉(xiāng)求學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美國

說起美國,大家總是認為那是一個海納百川的開放國家,自由輕松是國家的主旋律,標志性的自由女神像就說明了這一點。但是自由并不代表沒有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許多小小的細節(jié)不注意,會給你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麻煩。

美國是一個直率的國家,在這里不講究謙虛,這不像在中國,中國人視謙虛為美德,但是美國人卻把過謙視為是虛偽的代名詞。如果一個能操流利英語的人自謙說英語講得不好,接著又說出一口流暢的英語,美國人會認為他是一個口是心非、裝腔作勢的人。有這樣一個笑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說的是一位美國人去參加一對留學生的婚禮,當著新郎官的面夸獎新娘子長得漂亮。新娘子擁有良好的中國傳統(tǒng)的美德,自謙道:“哪里,哪里?!边@位美國人嚇壞啦,心想:好家伙,還嫌夸得不夠么?非要指出是哪里!于是說道:“眼睛漂亮,嘴巴好看?!彼坪跏锹犉饋碛行┛鋸?,但是美國人就是這樣的真誠,你要是謙虛的講自己學習、能力平平的話,他就真的以為是這樣的。所以,同美國人交往,應該大膽說出自己的能力,有一說一,有十說十,不必謙虛客氣,否則反而事與愿違。

在外留學,能有三五個當?shù)氐呐笥咽窃俸貌贿^的了。去朋友家串門是增進感情的好方式。到朋友家別忘了問候他們的孩子。美國人講究大人和孩子一律平等。到美國人家中作客,他們的孩子也一定出來見客,打個招呼。這時,千萬不要只顧大人而冷落了小孩子。那樣勢必使他們的父母不愉快。跟小孩子打招呼,可以握握他們手,如果小孩子親了你的臉的話,你也一定要親親他們可愛的小臉。參加舞會是最常見的社交活動,舞會上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同性不能跳舞。在國內(nèi)的舞會上,經(jīng)??梢钥匆娪捎谖杷嚥痪?,害怕露怯或者是沒有異性的舞伴,兩個男子或女子一起跳舞。在美國同性之間不能跳舞,這是美國公認的社交禮儀之一。同性一起跳舞,旁人必定投以責備的目光,或者認為他們是同性戀者。因此,即使找不到異性舞伴,也絕不能與同性跳舞。

美國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支付小費。一般支付給搬運員,每件行李付費五十美分;如果旅館門衛(wèi)為你叫出租汽車并照顧你上車,應給五十美分;您如果只住一晚,多半不給旅館寢室打掃女工小費,如住得久一點,每三天給二美元左右,放在床前柜上就可。其他的服務項目一般支付10%-15%左右的小費。

日本

日本人大多數(shù)信奉神道和佛教,他們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diào);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還忌諱3人一起“合影”,他們認為中間被左右兩人夾著,這是不幸的預兆。同時日本人還忌諱荷花,他們不像中國人那樣認為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認為荷花是喪花。他們也不愿接受有或圖案的東西或禮物,因為它是皇室家族的標志,喜歡的圖案是松、竹、梅、鴨子、烏龜?shù)取?/p>

日本在飲食中的忌諱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豬內(nèi)臟,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鴨子;招待客人忌諱將飯盛得過滿過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如果你到日本人家做客的話,他們忌諱客人吃飯一碗就夠,只吃一碗認為是象征無緣;忌諱用餐過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撫摸、整理頭發(fā),因為這是不衛(wèi)生和不禮貌的舉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時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

英國

英國是一個很有禮節(jié)的國家,眾所周知,以“紳士”而著名。在英國留學生活更要留心,細節(jié)體現(xiàn)尊重,也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素養(yǎng)。

在英國有三個禁忌:不能加塞、不問女士年齡、不能砍價。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這也是紳士的一種表現(xiàn)。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同大多數(shù)國家一樣,如果你問了一位女士的年齡,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shù)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shù)卣f“去上廁所”,想想看,這樣都是很難為情的。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鐘”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便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nèi)部,“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就像在國內(nèi)的:我要上1號,是一個意思。

如果你被邀請到別人家做客,早到是不禮貌的。女主人正在做準備,她還沒完全準備好你就到了,會使她感到非常尷尬。晚到10分鐘最佳。晚到半小時就顯得太遲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么時候應該離開呢?這沒什么規(guī)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禮貌的。如果只是邀請你共進晚餐和聊天,那么你最好在10點至11點之間離開或者餐后1小時告別。去做客時,帶份小禮物,如一束鮮花或是一盒巧克力,便會是錦上添花的。百合花是中國人送花的首選,但是在英國千萬不要這么做哦,因為在英國百合是祭祀的意思。玫瑰是英國的國花,送一束玫瑰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當然在英國還要注意女士優(yōu)先,用餐時的規(guī)矩等等,這個自不必多說了。

韓國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tǒng)禮節(jié)是鞠躬,千萬不要象在西方國家那樣,擁抱禮,這樣會把人嚇走的。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單手,并只限于點一次頭。鞠躬禮節(jié)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第2篇:日本風俗習慣范文

[關鍵詞] 商務日語專業(yè) 統(tǒng)合 復合型 技能

一、高職院校商務日語專業(yè)的正確市場定位和培養(yǎng)目標

高職的日語教育和普通本科的日語教育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本科日語專業(yè)著重培養(yǎng)研究型的日語人才,本科日語專業(yè)畢業(yè)生主要從事專業(yè)日語翻譯、日語語言文學研究或外事外交等行業(yè)。

高職日語教育應該首先明確學生的培養(yǎng)方向和市場定位。職業(yè)教育的本身要求本專業(yè)不能拘泥于單一的語言教育,因為語言只是一種初級的工具,必須培養(yǎng)適應職業(yè)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專才。我們應該從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日語基本的應用能力,同時具有一定職業(yè)技能和技術著手。使學生畢業(yè)后能夠從事商務、旅游、酒店、軟件外包、日文錄入等服務行業(yè)。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高職日語專業(yè)的學生能夠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在就業(y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商務日語專業(yè)應該從“日語知識”和人“商務技能”兩個方位來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日語”為學生的專業(yè)技能,而“商務”為學生的職業(yè)技能。

二、商務日語課程的設置

1.改革傳統(tǒng)的基礎日語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高職商務日語專業(yè)通常是將“日語精讀”、“聽力”、“口語”這三門課程分開設置,這主要是由于課時的限制所造成?!奥犃Α焙汀翱谡Z”這兩門課程每周只有兩個課時,而且在其中一門課程的教學中往往會忽視其他兩門課程,基本不能做到三門課程的有機結合,恰恰高職學生在日語聽力和口語上是最薄弱的兩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如何把三門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勢在必行。

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這樣做的好處在于:

(1)可以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的同時可以播放一些和課程內(nèi)容相關的日語視頻,即達到了提過學生日語聽力的能力,又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每天都會有一種新奇的感覺。真正做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2)平時需要在黑板上書寫的板書可以事先做成課件

這樣就可以在每堂課上省出不少的時間,我們可以把這些時間放在和學生進行口語對話上,這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2.重視日本文化及風俗習慣的教育

在教學上大家通常都以語法為重,而忽視對于日本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商務禮儀甚至生活細節(jié)等知識的介紹。因為日本和中國在文化和風俗習慣上幾乎完全不同。如果沒有充分了解日本的文化和風俗習慣,一方面無法使學生更深入的學習日語,另外一方面也會給學生就業(yè)后留下隱患。

例如:

日本人的心思非常細膩,在陳述自己的觀點都會非常在意周圍其他人的身份以及不同想法。為了使自己的意見不會傷害到其他人,他們會非常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

日本人的距離感非常強烈。日本人不喜歡和其他人之間的距離太近。日本人和其他人打招呼首先是鞠躬,這一點就體現(xiàn)了日本人的距離感。日本人基本不會先和對方握手或是擁抱。而中國人一般用握手來表示友好,習慣于雙方近距離的接觸,這會使有些日本人感到不適應。在和日本人的接觸或是商務溝通中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日本人的等級觀念十分強。并且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觀念。一旦日本人進入某一個組織或是團體,就會有“前輩”和“后輩”以及“上司”和“下級”的區(qū)分,而且跟年紀沒有任何關系,“后輩”、“下級”一定要服從“前輩”、“上級”。進入日本公司工作的中國人如果不熟悉這一點,肯定要受到排擠或是更甚的后果。

3.商務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等的培養(yǎng)

商務日語專業(yè)的學生往往重日語輕商務。這也成為一種通病。作為教師應該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改變這種不正確的想法。使學生在學習好日語知識的同時,掌握必須的商務知識和計算機技能。

首先應該開設國際貿(mào)易、國際商務等為必修課,開設酒店管理、導游、外貿(mào)函電日語等職業(yè)技能課程為選修課程。爭取使學生考取會計職業(yè)資格證書,報關報檢員資格證書,國際貿(mào)易業(yè)務員職業(yè)資格證書、涉外文秘職業(yè)資格證書等職業(yè)資格證書。

計算機操作是現(xiàn)代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能?,F(xiàn)在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的電腦,但是大部分學生都只是具有最初級的電腦操作能力,也就是上網(wǎng)、娛樂和游戲。除此之外一竅不通。尤其是微軟辦公軟件操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大計算機知識的教學。努力使學生們通過國家計算機二級考試。

商務知識、電腦技能和日語課程有機結合。課程內(nèi)容的實用性和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得到最優(yōu)化的結合。一方面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得到了提高,職業(yè)證書獲得率大大提高,另外一方面就是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yè)的競爭力。

三、結語

我國的高職教育肩負著為整個社會培養(yǎng)職業(yè)技能型人才的歷史使命,近年來雖然呈現(xiàn)了良好的發(fā)展勢頭。但是,由于本身起步較晚,特別是商務日語專業(yè)作為一個新興的高職專業(yè),本身還存在著很多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實踐教學中大膽的探索,同時積極借鑒和汲取其他成功專業(yè)的有益的經(jīng)驗和教訓,不斷地完善發(fā)展和壯大。培養(yǎng)具有職業(yè)技能的復合型日語人才成為高職院校商務日語專業(yè)今后的研究課題和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英俊.高職商務日語專業(yè)建設應用性淺析.中外企業(yè)家,2009.4(下).

[2]姚絢文.高職院校商務日語專業(yè)課程整合及教學模式改革探析.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8.6.

第3篇:日本風俗習慣范文

一、樹立跨文化的談判意識,正確理解文化差異的重要性

客觀地說,近年來,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的深入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飛速發(fā)展,加強了不同文化間商人的文化敏感意識及相互對不同文化的寬容與理解,但是仍有許多人因低估文化對談判方式的作用而對此缺乏重視,從而導致國際商務談判的失敗。所以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必須加強跨文化談判意識,正確認識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者在需求、動機、信念上的不同,學會了解、接受、尊重對方文化,切不可片面理解在自己國家里得到認可的東西在其他國家也同樣行之有效。在正確談判意識指導下,國際談判者要靈活多變,使自己的談判風格和策略適應不同的文化。如果與注重禮儀的法國、日本、英國人談判時,必須注重衣著與禮儀,顯示己方的教養(yǎng)與風度。而面對一些不太講究衣著的國家的談判人員,便裝也可參與正式的商務談判。要想得到德國談判對手的青睞,就必須和他們一樣對談判進行充分周詳?shù)臏蕚?胸有成竹,井井有條。

二、寬容和接受不同文化

國際商務談判中必然要遇到不同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是有很大差異的。

在一些文化中,人們?nèi)萑谭制绾筒环€(wěn)定,考慮安全,避免沖突。而有些文化則對此不容忍。跨文化商務談判中,不同的商務文化有時甚至會截然相反。有些人堅持的原則和禮俗在我們看來可能是不可思議的,千萬不要妄加評論對方的文化準則,同樣也不要讓對方來評判自己的價值觀,而且這樣很容易引發(fā)尖銳矛盾。當不同文化在談判場上碰撞時,要學會尊重和寬容,哪怕在極其微小環(huán)節(jié)上都不能掉以輕心。而且要做到愿意并且有能力做到文化間視角的轉(zhuǎn)換??缥幕男袨椴⒉灰馕吨唵蔚厝ミm應對方,或者把他方文化的形式和方法照搬過來。關鍵是要學會用他人的眼光來看問題。談判中要做到“知其習性,以引導之”,學會入鄉(xiāng)隨俗,這是談判的秘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文化沖突再所難免。最好的方法就是談判中要寬容對方文化,接受對方文化。比如,你在英國說英語會比說漢語容易交流,外國人來到中國說漢語不僅有利于交流,還會感到很親切。這樣就會縮小心靈上的距離,克服文化障礙,促進雙方的了解,產(chǎn)生親切感,容易引起共鳴。

三、應用約哈里窗口理論克服文化溝通障礙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約瑟夫和哈里對如何提高人際交往成功的效率,提出了一個名為“約哈里窗戶”的理論。約瑟夫和哈里認為,人們之間的交往成敗與否,人際關系能否健康發(fā)展,求職就業(yè)是否馬到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自的“自我暴露”。對每一個人來說,他都存在著自己了解、別人也了解的“開放區(qū)域”;別人了解,而自己卻不了解的“盲目區(qū)域”;僅僅自己了解,卻從不向別人透露的“秘密區(qū)域”;自己和別人都不了解的“求知區(qū)域”。這4個區(qū)域,就是“約哈里窗戶”。應用約哈里窗口理論可以有效減少跨國商務談判中的溝通障礙。充分交流而不會成為談判障礙隱患的只有開放區(qū)域。為了順利實現(xiàn)談判目標,必須與談判對手緊密合作,擴大開放區(qū)域,同時縮小盲目區(qū)域和秘密區(qū)域??梢酝ㄟ^自我透露和反饋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自我透露就是坦率地向談判對方提供自己的信息,以減少秘密區(qū)域,而來自對方的反饋信息可縮小盲目區(qū)域,兩者相互作用可以逐漸縮小未知區(qū)域。

四、敏銳洞察談判對方的文化標準、社會風俗和禁忌

談判時,我們要敏銳洞察談判對方的文化標準、社會風俗和禁忌,并且要隨著他們的更新而不斷改變。

人們在國際商務談判前,應該盡量了解談判對方的風俗習慣和禁忌。但是要了解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難度很大,而且有點不現(xiàn)實,所以我們可以組織一個談判團隊。把公司的主要合作國分配給不同的人員專門研究,這樣在談判中,人員不僅會分出主次,而且會更加專業(yè)。這樣了解的情況會比較詳細。

在與外國人交往之前,一定要盡可能多的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與禁忌,以避免不知道某些特殊的講究而使對方不愉快,甚至影響國際商務談判的進程。例如,日本人不喜歡談判中有律師參加,他們認為帶律師參加談判,一開始就考慮日后糾紛的處理,是缺乏誠意的表現(xiàn)。當合同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時,日本人通常不會選擇訴諸于法律這一途徑,而是愿意坐下來重新商量;而西方人則與此不同,他們對糾紛的處理,慣用法律的手段,而不是靠良心的道德的作用。例如美國人在進行商務談判特別是在國外進行商務談判時,一定會帶上律師。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我要征求律師的意見”。知道這些,我們就可以在談判時不為美國人的話而心存芥蒂,避免與日本人談判時帶律師。

第4篇:日本風俗習慣范文

【關鍵詞】教學 異文化摩擦 交流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7-0029-03

一 根據(jù)日語語法特點分析各個人物對此事所持的觀點

1.本課出場人物的特點介紹

在本科班所使用的基礎日語教材,彭廣陸、守屋三千代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綜合日語》第三冊第7課的第一單元『ギョ`ザにりんご?有關送禮的情景會話里,講解前首先對出場人物進行介紹,此課的出場人物來自不同國家,那么他們的文化習俗也會有所不同,這是應先讓學生們注意的點。

劉芳:中國學生

チャリヤ`:來自泰國的留學生

樸?コンジョウ:來自韓國的留學生

王宇翔:中國學生

三好學:來自日本的留學生

2.找出本課的語法特點

讓同學們熟讀本篇會話并翻譯,之后引導學生找出本課會話里的語法特點:出現(xiàn)了較多表示不滿的表達方式,例如:

[~のに]表示事情結果與期待的相反,帶有不滿,責怪的語氣。

[動詞被動態(tài)+ても(ね)]的后面常常省略了[困る/不本意だ]等詞,表達不情愿、非本意、無可奈何、不得已的心理。

[動詞てくれない/もらえない]表示了未能得到理應得到的利益。

[~じゃあるまいし]表示了別人在理解上的偏誤,帶有責怪的語氣。

[~くせに]表示根據(jù)他人的行為所推斷的結果與

實際結果不符,表達的也是一種不滿:明明~卻~。

[ちょっと]一種委婉的表達形式,表達極大的不滿、擔心、擔憂等。

3.根據(jù)日語語法特點逐句分析人物心理特點

引導學生從會話中了解本課會話討論的主要話題是什么,由什么事件引起的。根據(jù)日語語言語法特點來分析每一出場人物對這件事的看法,并找出從哪些話語中可以知道。

首先:小劉對于房東即刻回禮的看法是:難以理解,并且所得的回禮不等價。

劉:うん。まだギョ`ザ、食べてもいないのに、お返しって言われてもね……。物物交Qじゃあるまいし。/這句話里的「~のに,在日語語言特點中是帶有責怪的口氣,「言われてもね用的是被動詞,日語的被動態(tài)有不情愿、受傷害之意。「物物交Qじゃあるまいし的句尾用了「~まい,「~まい表示別人在理解上的偏誤,帶有責怪的語氣。

劉:そうでしょ。なのに、知り合いが送ってきたりんごがあるから、持ってって、だって…。/「そうでしょ。用的是一種反問,尋求同感的語氣?!浮胜韦藥в胁粷M,責怪的語氣。

劉:大家さん、いつもはほんとにいい人なんだけど …。/「~だけど是轉(zhuǎn)折,表示她對房東的看法因這件事有了與平時不同的看法。

劉:なんで私の莩證痢わかってくれないんだろう。ちょっと悲しくなっちゃった?!扦?、まあ、いいや。/「~てくれないん、「~なっちゃった[まあ、いいや]的語法特點都表達了她對房東的即刻回禮十分不理解,很失望的心情,「~てくれないん表達了未能得到理應得到的利益;「~なっちゃった具有失望的語氣;[まあ、いいや。]是放棄的一種表達方式,表示她無意再說什么。

劉:もらうrはものすごくh]するくせに、もらった後はいつまでもほめるのよね?!浮护擞胁粷M、責怪的口氣。

劉:ふ`ん。這里的「ふ`ん音調(diào)為升調(diào),帶著疑問、難以理解的口氣。

劉:…擔、ねえ…。/她的話語斷斷續(xù)續(xù)的,說明她還是沒能接受。

劉:う`ん。りんご3ってそういうことだったのかな。でも、まだ信じらんない。這里的「ふ`ん音調(diào)也為升調(diào),帶有疑問的口氣;并且她還是很肯定地說還是難以理解。

樸和王又是怎樣的態(tài)度和看法呢?同樣從他們的話語中可以看出。

樸:お返し?這里是升調(diào)、疑問的語氣,說明他也覺得奇怪。

樸:それじゃあ、なんだか\意が感じられないね。這句話可以看出他和小劉是一樣的看法。

樸:そう言えば、ホストファミリ`のお母さんにお土bあげたら、早速次の日にお返しをもらっちゃったなあ?!袱饯ρ预à?說起讓他想起自己之前也有過和小劉同樣的經(jīng)歷?!袱猡椁盲沥悚盲郡胜⑦@里用了「ちゃったなあ,語法特點是帶有點遺憾、可惜、難以理解等的感彩。

樸:そうそう。なんだか『もっとほしいって催促されてる感じだよね。/「催促されてる這里用了被動態(tài),有被催促、不情愿的感覺。

樸:さんが大家さんに手作りのギョ`ザを持ってったら、お返しにりんごを渡されたんだって。三好さん、どう思う?/「渡されたんだ這里用了被動態(tài),有被迫、不情愿的意思。

樸:これって、吉田先生が言ってた、文化摩擦の一つなのかなあ。這是不是就是吉田老師曾說的異文化摩擦的一種呢?這里的句尾用了疑問詞[~かなあ]。表明了樸的疑問。

再來看看小王的對話:

王:ギョ`ザ作るの、大浹勝韋摔汀U飫鎘昧恕浮なのにね有責怪不滿的口氣。說明小王與樸同感,持一樣的看法。

王:あ`、そういうことだったんだ。でも、一生頤作ったギョ`ザに、りんご、たったの3っていうのは、ちょっと……「でも轉(zhuǎn)折,「たった有少得可憐的意思,「ちょっと…說明了他也是難以接受的心理。

所以通過樸和小王的話語可以看出他們和小劉是一樣的看法。

チャリヤ`又是怎樣的看法呢?

チャリヤ`: え、そう?タイにもお返しのTがあるよ。まあ、すぐには返さないけど。/「けど轉(zhuǎn)折,來自泰國的チャリヤ`,雖然自己國家也有回禮的習慣,但不馬上回禮,因此可以看出チャリヤ`也不理解房東的的馬上回禮。

最后三好學來了,做了解釋,才讓大家對于房東的回禮做法有了解,雖然小劉、小王、樸他們還沒有完全接受,但至少明白了一些事。

二 教學聯(lián)系實際

說到送禮,日本、中國都有愛送禮的習慣,但在做法和習慣上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我在日本曾留學幾年,所以了解一些。

初到日本時,我也曾遇到和小劉同樣的事情。剛到日本時,住的是留學生國際宿舍,因為得到房東老太太的照顧,我們幾個剛來不久的留學生就決定包餃子給老太太,表達我們的謝意。從到精心選料,洗、切、調(diào)料、包到最后的出鍋,我們忙活了好一陣子,每個人都累得滿頭大汗。當我們端著滿滿一大盤的餃子興奮地遞給老太太后,她并沒有馬上嘗一下,說了聲:「あ`、ありがとう!ちょっと待って。啊,謝謝!請稍等一下。就轉(zhuǎn)身回屋了。再出來時,她給了我們每人一包方便面和小小一包海苔。我們都很詫異:「なに?什么呀?,「どうして?為什么呀?房東老太太看著我們奇怪的表情,笑著說:「お返しです。是回禮。,「お返し?/回禮?是怎么回事呀?回到我們自己的房間后,我們議論開了,并請教了隔壁宿舍來自越南、中國臺灣地區(qū)的留學生,也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討論。當時也是雖然弄明白了怎么一回事,但仍難以接受。后來隨著在日本留學時間的推移,逐漸了解并釋懷了。中日兩國雖都有送禮的習慣,但做法和習慣等方面大不相同,在這里列舉較大的兩個不同點。

1.在禮品價值上的觀念不同

在中國和日本都有送禮的習慣,但日本人在送禮時,所送禮物的價格并不貴,這是因為日本人收到別人的禮物后要還禮,回贈對方一件與收到的禮物價格大致相同的禮品,所以為了不讓自己的送禮成為對方破費錢財?shù)呢摀?,日本人已形成的送禮習慣是:禮物不能太貴重,既表示了自己的心意,又不會引起對方的不安。日本人除了特殊的原因一般是不送貴重禮品的。日本人的送禮,主要是為了向?qū)Ψ絺鬟_感謝、感恩的信息。相比較,中國人的送禮,禮品的價值與友情的深淺掛鉤,普遍的概念是贈送的禮品越貴重,就表示友情越深厚。因此送的禮物一定要貴重,決不能太便宜了,否則會讓對方感到你不把他當一回事,甚至以為你有意寒磣人,所以會有了本課中的這一幕。在中國已經(jīng)形成了贈送貴重禮品的習俗,而且越演越烈,已失去了原本的單純意義。在中國如果像日本人那樣贈送小禮品,是根本行不通的,還不如不送的好。我們?nèi)照Z外教老師在寒暑假回國度假回來后也常常會給本校的中國老師帶回一些小禮物:塑料小砧板、一小包的調(diào)味料、一小瓶的防曬霜、手帕、小本子等等。這些日本外教老師只是單純地想向平日里給他們照顧的中國老師傳達一份謝意,而一些中國老師就不理解了,怎么送這樣的禮物呀!這么小氣。

2.還禮的時間不同

在中國和日本,收到禮物后都要還禮,但是做法卻不同。在日本是馬上就還禮,這與中國人還禮的習慣不同,中國人收到禮品后,一般并不立即還禮,因為立即還禮,反而會顯得友情淡了,會讓對方不高興,所以本課中的小劉、小王、樸會有這樣的反應。中國式地還禮,一般是另外尋找一個機會還禮,或者是用幫忙的形式來回報對方的禮品。

因此學習一國的語言,不只是單純地學習它的發(fā)音,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課本內(nèi)容知識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了解他國的文化、生活習慣、風俗習慣等等,理解異文化的摩擦。如果只是單純地學習語言,卻不了解他國的文化、風俗習慣等等,那么就會出現(xiàn)尷尬、誤會的事情。

2013年在我校舉辦的中日國際電話交流會議,日本國際交流會所派了兩位日本老師和幾位日本學生來我校實地交流。記得當時其中一位日本老師做了一個有關“日語語言特點”的報告,報告中也對照日文說到了中文的一些語言特點。她的中文說得很不錯,可以看出她對中文的研究不淺。另外一位日本老師和幾位日本學生也會一些中文。報告會后日本來的老師和學生們把他們從日本帶來的一些日本傳統(tǒng)游戲工具拿了出來,讓臺下的中國學生們上臺和他們一起做日本傳統(tǒng)游戲,還把帶來的日本傳統(tǒng)糕點給中國同學們品嘗,臺上臺下互動很好,同學們都玩得很開心,報告會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然而,后來聽給這些來賓做向?qū)?、帶她們游覽海南島的我們教研室的中國老師說,那兩位日本老師那天報告會結束后很生氣,因為中國學生們把她們帶來的日本傳統(tǒng)游戲工具都拿走了,沒有還給她們。按中國的習慣,在這樣的場合如果要讓學生們歸還游戲工具應該在開始游戲前就必須明確向同學們說清楚,否則臺下的觀眾會以為是隨意贈送的,因為并不是什么貴重物品。當時我們教研室的老師們聽了都很驚訝,原本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最后的結果卻是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大誤會,那些日本來老師和學生一定是帶著失望和對中國不好的印象回去的。友好目的的交流會,卻出現(xiàn)這樣的異文化摩擦,很遺憾。我想那位對中文頗有研究的日本老師,只是單純地對中文進行了研究卻沒有了解中國的文化,所以才產(chǎn)生了這樣大的誤會。

在學習一國語言的同時也要了解他國的文化、風俗習慣等等,減少不同文化的摩擦,才能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國與國的交流才能友好、和平并源遠流長。

第5篇:日本風俗習慣范文

一、語言符號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每一種語言符號都蘊涵著約定俗成的意義——它們都與文化有關。在文化溝通方面,語言與非語言符號都是習得的,“是社會化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象征以及意義是由每一種文化教給它的成員的”②,比如“龍”字,英語通常把“龍”翻譯為“dragon”,是一種很可怕的動物,這與中國人心中神圣的圖騰“龍”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文化既教我們符號,也教我們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在吸收某種社會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符號的意義??缥幕瘋鞑ピ谡Z言符號方面的難度就在于“理解任何文化的語言意味著必須超越這種文化的詞匯、語法和范疇。擴大我們對文化的理解角度而達到一種宏闊的視野?!雹?/p>

我們在日常進行交流時使用詞語好像毫不費力,這是因為我們對詞語產(chǎn)生的意義達成了高度的共識。我們的經(jīng)驗背景十分相似,所以給正常交流中使用的大部分語言符號基本上賦予了相同的意義。但是當我們一旦置于一個多元的文化背景和國際市場,我們面臨著眾多的語言文化差異——語言文字的種類、使用范圍、使用習慣、語言歧義時,就必然會產(chǎn)生溝通的障礙。在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ブ?,無論是品牌名稱,廣告文本還是包裝及說明,廣告語言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所造成的誤譯、誤讀或誤解,主要是缺乏對語言差異的深入了解所致。翻譯既不是建立在共同的詞匯基礎上,也缺乏熟悉的指標對象,以至廣告想傳播什么信息與實際傳播了什么信息有時是不一致的。

我國出口的白象牌電池在東南亞各國十分暢銷,但在美國市場卻無人問津,因為白象的英文“White Elephent”,其意思為累贅無用令人生厭的東西,誰也不喜歡。美國布孚公司在德國宣傳該公司的薄棉紙時才發(fā)現(xiàn),“puff”在德語里是“妓院”的意思。CUE作為美國一個牙膏的品牌名,在法語俚語里卻是屁股的意思。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完全沒有攻擊性的品牌名稱,對于另一種語言的人們或許就很具有攻擊性。語言的差異使得一些信息不是被錯誤傳播就是根本無法傳播,即使同樣的詞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會有完全意想不到的語意。由此可見,要進行有效的跨文化廣告?zhèn)鞑?,語言文字如何得到當?shù)孛褡鍑业奈幕J同是至關重要的。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語言的多樣化和差異性作深入的了解,精通受眾國的語言,適應其語言習慣及特色;了解文化造成的詞語的直意、隱意的變化,以免產(chǎn)生歧義而影響廣告效果。廣告中有很多反映各民族事物和觀念的語言,它們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體現(xiàn)了特定的價值觀,在翻譯過程中要盡可能用對等的語言表達出來。

二、風俗習慣

風俗習慣是很難改變的,無論哪個國家、民族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忌諱,對于千百年來形成的民族風俗,我們應給予必要的尊重,正如ABB總裁阿西·巴尼維克所言:“我們?nèi)绾文苋∠О倌陙淼娘L俗習慣呢?我們沒有并不應企圖去這么做。但是我們的確需要增進了解?!雹懿煌纳鐣曀讓V告的影響很大,對于跨文化廣告?zhèn)鞑碚f,只有了解與尊重當?shù)靥厥獾娘L俗習慣,有的放矢地傳遞信息,才能使廣告奏效。

尊重風俗習慣意味著廣告信息不能觸犯當?shù)氐慕?,否則將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受到抵制。比如對性有著特別禁忌的東方國家如泰國和印度,廣告一旦涉及到“性”,很可能冒犯風俗。里斯特公司(Lister-ine)試圖將它著名的美國電視廣告照搬到泰國,該廣告表現(xiàn)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手拉著手,一個建議另一個用里斯特治療其呼吸困難。這一廣告沒有獲得成功,因為在泰國公開地描繪男孩與女孩的關系是無法接受的。后來當廣告把人物換成兩個女孩后,產(chǎn)品的銷售就明顯地增加了。

有時“甚至一些無意識使用的顏色、數(shù)字、形狀、象征物、身體語言等等都可能會潛在地冒犯某種特定的文化習俗,”⑤因為在不同的文化中,數(shù)字、顏色、動物形象的意義是各不相同的。百威公司廣告中的青蛙形象已深入人心,它的很多廣告都是以青蛙為“主人公”,并用青蛙叫出公司品牌。但它在波多黎各卻使用一種叫做“coqui”的當?shù)丶槲?,因為波多黎各人把青蛙看作是不干凈的?/p>

再如,“高露潔”牙膏在馬來西亞開拓市場時,廣告訴求一再強調(diào)其增白的功能,而該地區(qū)卻以牙齒黑黃為高貴的象征,且通過咀嚼檳榔來使牙齒變黑,顯然這則廣告是在幫倒忙。很多時候人們經(jīng)常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去看待他人的文化習慣,所作出的判斷可能恰好觸犯了文化禁忌。

三、價值觀念

每個人乃至每個民族,都是在價值觀的支配下行事的。不同的價值取向,會使同一事物異化,并被拉開距離,使得事物有天壤之別。廣告作為商品信息與文化信息的傳播載體,必然會融進民族文化特定的價值觀念,尤其是當廣告從傳遞有形的產(chǎn)品信息轉(zhuǎn)向傳遞無形的文化附加值之后,廣告中很多反映本民族文化事物和觀念的訴求,都再現(xiàn)了各特定文化的價值觀。而在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ブ?,對傳播效果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一個因素就是如何理解不同文化人們價值觀的差異,因為價值觀所反映的思想觀念、道德行為準則、態(tài)度等等,實質(zhì)上代表了社會的意志和廣大消費者的意志。所以一旦廣告中傳遞的價值觀得不到認同甚或引起反感,那么廣告當然會受到排斥。耐克精心打造的廣告語“Just do it”(想做就做),以其對自我、個性、叛逆的推崇和張揚而風靡美國,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理念。但是這一廣告所宣揚的價值觀在香港和泰國等地卻沒有產(chǎn)生應有的共鳴,該廣告被認為有誘導青少年不負責任、干壞事之嫌而屢遭投訴,無奈耐克只得將廣告語改為“應做就去做”以平事端。

四、宗教與法律

宗教作為一種精神現(xiàn)象,從消費的角度看,既有精神消費的內(nèi)容,又有物質(zhì)消費的成分,能滿足人們的雙重需求;從傳播角度講,它又是能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注意力元素。因此,把宗教作為廣告?zhèn)鞑サ念}材元素,除了能立即引起受眾注意外,更有不可低估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同時,宗教作為敏感的話題,也容易引起爭議,對廣告?zhèn)鞑ザ?,這本身就是某種意義上的成功。中外廣告史上以宗教入題的很多,由于宗教元素運用不當而引發(fā)的爭議、沖突甚至訴訟在國際廣告界也是屢見不鮮的。1989年春,超級巨星麥當娜為百事可樂拍了一部廣告片,并作為其新歌《像個祈禱者》的音樂電視。這個耗資500萬的廣告片在美國及世界40個國家同時上映,場面感人。然而在“百事”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麥當娜又為同一首歌拍了搖滾版,并在音樂電視臺幾乎同一時段的黃金檔播出。在這部瀆圣的音樂電視中,麥當娜在燃燒的十字架前跳來跳去,向人們展現(xiàn)手掌上的圣痕,還和一個黑人圣徒在教堂的長椅上親熱。這部片子立刻激起公憤,“百事”不得不撤下它的廣告。

廣告被喻為“帶著鐐銬跳舞”,除了宗教,廣告的“鐐銬”還有法律。國與國之間對廣告內(nèi)容、形式和傳播等方面在法律上的差異也是非常大的。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政府在法律層面上對廣告控制的日益加強已成為廣告業(yè)的一個普遍趨勢。不同國家有關廣告實施的法律、法規(guī)、法令、政策各異,它們直接限制、影響著跨國廣告的進行。因此,在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ブ?,必須了解各國的法律環(huán)境,知曉并遵循各國政府制定的有關廣告的法規(guī)。一般而言,在法律上各國政府關于廣告的各種規(guī)定主要涉及以下內(nèi)容:

(一)對某些產(chǎn)品的廣告限制。如,2003年歐洲議會通過一項決議,從2005年7月起,禁止在報紙、廣播和互聯(lián)網(wǎng)上刊播煙草廣告,也禁止煙草公司贊助一級方程式等國際性體育賽事。此舉是為了減少德國、希臘和西班牙等歐盟國家居高不下的煙草消費量(但禁止播發(fā)煙草廣告的范圍不包括電視臺,因為電視廣告受到歐盟其它法律的保護)。

(二)對廣告信息的限制。如1991年,法國頒布了對酒精類廣告進行限制的《艾文法》,該法規(guī)定廣告中不得出現(xiàn)正在飲酒者的形象;酒精飲料廣告中不得涉及酒精度、原產(chǎn)地、酒的種類、產(chǎn)品的成分、生產(chǎn)廠家、商和經(jīng)銷商的名稱和地址,以及包裝樣式、銷售方式和飲用方式等;廣告中應清楚指明飲用酒精飲料會危及健康。在美國頻繁出現(xiàn)的比較廣告,英國和德國禁止使用。許多國家的廣告法都禁止在電視廣告中使用兒童形象。在斯里蘭卡禁止電視廣告使用兒童作模特兒來推銷商品,其理由是因為斯里蘭卡太窮,在160萬人口中20%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對于那些無力購買的父母來說,這種電視廣告會引起傷心和為難。

第6篇:日本風俗習慣范文

關鍵詞: 日語 比喻 喻體 翻譯

一、比喻的定義及構成

比喻就是根據(jù)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比喻的構成有三個要素,即本體、喻詞和喻體。本體是指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比喻詞是指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喻體是指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例如:水晶のような透き通った白い玉。這個比喻句的本體是“透き通った白い玉”,喻詞是“ようだ”,喻體是“水晶”。

二、日語中比喻的種類

日語中的比喻主要有“直、、、提、引、”等6種類型。具體來說:

“直(明或シミリ)”是指使用“(まるで?あたかも)~のようだ(ごとし、みたいだ)”這樣的句型,將比喻的事物明確地展示給讀者的比喻,本體、喻詞和喻體同時出現(xiàn)。例如:赤ん坊の肌はまるでのようにふわふわだ。其中本體是“赤ん坊の肌”,喻體是“”,比喻詞是“ようだ”。

與“直”不同,“(メタフ?。笔沁M行隱藏的比較的一種修辭手段,用一種事物暗喻另一種事物,本體、喻詞和喻體同時出現(xiàn)。例如:あたりは一面の火の海だ。其中本體是“火”,喻體是“海”,比喻詞是“だ”。

“(かんゆ或メトニミ)”是用與本體有很大關系的喻體來代替本體的一種修辭手段。即,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在這種比喻形式中,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xiàn),以喻體直接代替本體。例如:バッハが大好きだ。這里只有喻體“バッハ”?!?バッハ”指的是“バッハ”的作品。

“提”是指用下位概念來代替上位概念,或用上位概念來代替下位概念進行比喻的修辭手段,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xiàn)。例如:全く、情けない男だ。這里只有喻體“男”,用其(上位概念)代替了某一個男性(下位概念)。

“引”是引用故事、諺語、名人名言等作為喻體間接地表現(xiàn)本體的修辭手段。例如:人と一口に言ってもいろいろな人がいます。たとえば、年をいても、正直に答える人、をむ人、大體の年しか答えない人とさまざまなタイプの人がいます。其中喻體是“をむ”。

三、日語比喻句中喻體的翻譯

如上所述,根據(jù)比喻種類的不同,構成比喻的三個要素不一定同時出現(xiàn),但比喻句中喻體是必須出現(xiàn)的,不然這個比喻句就不能成立。因此,要翻譯好日語中的比喻句,翻譯好喻體很關鍵,而好的翻譯應該做到使譯文能夠忠實地反映原文的內(nèi)容與風格。因此,對于日語中喻體的翻譯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直譯

比喻的心理基礎是聯(lián)想。由于客觀世界的自然屬性具有客觀性,生活在同一個物質(zhì)世界的人們,必然對某一事物、現(xiàn)象有類似的認知經(jīng)驗,把它們與某些品質(zhì)、特征聯(lián)系起來,產(chǎn)生共同的聯(lián)想,因此,中日兩種語言中存在完全對應或基本對應的比喻就不以為奇了。在這種場合,翻譯時,只要采取直譯的方法就可以了。如:

(1)のような速さでんでいく。(像風一樣的速度跑著)

(2)死んだように靜まりかえった。(想死一樣寂靜)

(3)水晶のような透き通った白い玉。(像水晶一樣透明的白玉)

同時,由于中日兩國文化交流歷史源遠流長,日本長期深受漢文化的影響,許多比喻都使用源自中國的歷史典故作喻體。如:用“を割くに焉ぞ牛刀を用いん”(殺雞焉用牛刀)比喻處理小事情無須用夸張的方法,要用適當?shù)姆椒?;用“四面楚歌”(四面楚歌)比喻被敵人包圍,孤立無援;還有“青はより出てより青し”(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等等,在翻譯的時候可以直接用中國的典故來翻譯。

2.意譯

由于生活環(huán)境、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的影響,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對客觀事物的聯(lián)想也不同。人們運用比喻總是拿自己熟悉的事物做喻體。因此,在翻譯的時候,為了收到等效的效果,就應采取意譯的方式。

(1)漢語中有對應意義的喻體

雖然由于生活環(huán)境、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的影響,中國和日本對客觀事物的聯(lián)想會不同,但是,在思維上仍存在許多共性,而表現(xiàn)在比喻上,就是用不同的喻體表示同一喻義的情況。例如:

①北川事は「自民は腐っても。各地域に根付く支部は民主と比べものにならないといった。(北川干事長說:“自民黨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本黨扎根在各地的支部組織都無法與之相比?!保?/p>

日本四面環(huán)海,是一個島國,這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海洋對日本的影響之大。因此,在日語的比喻中,以與大海有關的事物為喻體的比喻比比皆是。與此相對,中國地處內(nèi)陸,人們的生活和經(jīng)濟活動主要依附在土地上。因此,以陸地上的事物做喻體的比喻很多。在比喻曾經(jīng)強大的人、物雖然衰亡敗落,但也比一般的強,日語用“腐っても” 來比喻,因為魚在日本是吉祥之魚,高蛋白低脂肪,稱為白魚之王,即使不新鮮了,也仍然比其他魚好。而漢語則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表示。

②わたしたちはこれから自分の目ですべきだ。段が高いから、このブレンドだからっていう事で信じる代はお金を水のように使えた代のものです。自分の目で感じ、それを得できればそれでOKなのです。脫ブランド宣言!(我們今后要用自己的眼睛來評價。在可以揮金如土的時代,我們會相信被人說的因為是這個牌子所以貴之類的話。但現(xiàn)在,我們要用自己的眼睛來感覺判斷,只要自己接受就行了。這就是拜托名牌宣言。)

日本水資源豐富,日本人愛洗澡世界聞名,他們比喻奢侈浪費時就用“水のように使えた”,而農(nóng)耕大國的中國則形象地使用“揮金如土”比喻。因此,在翻譯時,應翻譯為“揮金如土”。

(2)漢語中無對應意義的喻體

「人と一口に言ってもいろいろな人がいます。たとえば、年をいても、正直に答える人、をむ人、大體の年しか答えない人とさまざまなタイプの人がいます。(說到人,也有各種各樣的,如詢問年齡時,有老實回答的人,有打馬虎眼的人,也有只回答大致年齡的人,各種各樣的人都有。)

青花魚容易腐爛,因此必須快速點數(shù),這就容易出錯,即使虛報數(shù)目,也不易被察覺,用“をむ”比喻在數(shù)量上搞鬼。而在漢語中則很難找到與此完全對應的比喻。在翻譯時應采取意譯,用盡量簡練的語言對其進行解釋說明,以收到等效的效果。聯(lián)系上下文,這里的“をむ”應是不老實回答、虛報歲數(shù)的意思。翻譯為“打馬虎眼”,既簡練又等效。

比喻可以使事物形象鮮明生動,加深讀者的印象;可以把陌生的東西變?yōu)槭煜さ臇|西,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在將日語中的比喻句翻譯為漢語的時候,也應充分發(fā)揮原文中比喻的作用,以收到等效的效果。要想收到等效,就應該把握好喻體的翻譯。能完全對應的,就可以采取直譯。但是由于生活壞境、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的影響,也有不能完全對應的,就需要采取意譯的方法,從而達到等效。

參考文獻:

[1]汪鐵萍.日漢語比喻修辭的比較.齊齊哈爾大學學報,1995,5.

[2]杜英起.漢日比喻形象的民族特色.漢字文化,2001,4.

第7篇:日本風俗習慣范文

關鍵詞: 文化 國際營銷 影響

國際市場營銷與國內(nèi)營銷的最大區(qū)別就是,要與不同文化環(huán)境的人打交道。處于不同文化環(huán)境的人,在語言、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因此不僅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不同,而且對同一句話、同一個動作、同一件事往往有著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也就是說,在某個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中有效的營銷方法在另一個文化里可能就沒有效果,甚至產(chǎn)生誤解、摩擦和沖突。在進行國際市場營銷活動中,我國企業(yè)必須重視各種文化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分析并適應這些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

一、文化環(huán)境因素在國際營銷中的體現(xiàn)

1.語言

語言是思想、文化和信息交流的工具,要進入國際市場,就必須了解各國的語言文字,并掌握它,這對于溝通思想、掌握市場信息、做好產(chǎn)品介紹和廣告宣傳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國外市場做廣告時,語言方面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因為幾乎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國家還使用多種語言,如在泰國做廣告,要使用英語、漢語和泰國語。由于廣告語言要求簡潔、精煉,這也給翻譯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了克服語言方面的障礙,應盡量選用當?shù)氐恼Z言做廣告,或請當?shù)氐慕?jīng)銷商、商協(xié)助把本國的廣告信息以當?shù)仡櫩涂梢岳斫夂驮敢饨邮艿恼Z言傳達出去。

2.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不可低估。因為宗教信仰與社會價值觀念的形成密切相關,對人們的生活習慣、生活態(tài)度、需求偏好及購物方式等都有重要影響。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宗教已經(jīng)滲透到個人、家庭、社會群體的各個方面,甚至對某種食物、衣物的接受,對于某種消費行為的認可,都會受到宗教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決定了產(chǎn)品促銷的成敗與否。比如,在一些國家如果廣告過多的涉及到人體表演,就被認為是不道德的,這種產(chǎn)品自然也會被拒之門外。

3.審美觀和偏好

由于各國消費者的民族習慣、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審美觀和格調(diào)偏好,如中國人喜歡紅色,認為藍、黑、白色與死亡、悲痛有關,而泰國人視紅、白、藍色為國色;印度人認為黃色表示光輝和壯麗,而巴西人則認為黃色表示絕望;在法國,紅、黃、藍等鮮艷的色彩代表時髦、高貴和華麗,墨綠色因像納粹軍服顏色而被忌諱,而在埃及綠色為國色,藍色代表惡魔。由于不同的國家對產(chǎn)品的顏色和造型都有不同的要求,在進入國際市場之前,應在這些方面對原有產(chǎn)品進行改進,以適應當?shù)叵M者的需求和愛好。

4.風俗習慣和禁忌

風俗習慣是人類社會代代相傳的思想和行為規(guī)范,也是消費者的一種消費形式。禁忌是風俗習慣的一種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成功的營銷活動總是與對目標市場的消費者風俗習慣的了解、分析、研究相聯(lián)系的。例如,不同國家的商人有不同的商業(yè)習慣和禮節(jié),談判的風格和禮節(jié)也各不相同。比如,美國人喜歡邊吃邊談,所以與美國人談生意多在餐桌上,德國人很注意體面,注意形式,但比較缺乏靈活性。在日本和新加坡,商業(yè)名片是通向商業(yè)交易的頭等重要的人場券。遞交名片時,應雙手呈上,微微鞠躬,并懷著感激的樣子欣賞一番。只有懂得了這些,才能帶來商業(yè)交往上的方便。

總之,只有充分了解這些社會文化因素,才能制定出適宜的營銷策略。如對本公司的外派人員,不僅要在語言、產(chǎn)品性質(zhì)、推銷技巧方面進行培訓,更要重點進行進口國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一商業(yè)習俗等方面的培訓,使他們適應國外的生活和工作。

二、文化因素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傳統(tǒng)觀念認為,市場營銷是一種經(jīng)濟活動,經(jīng)濟因素是決定市場營銷環(huán)境的唯一主要因素。但是隨著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新產(chǎn)品不斷涌現(xiàn),人們的經(jīng)濟收人普遍提高,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上,消費者的購買力投向有更強選擇性的商品,單純用經(jīng)濟因素已經(jīng)不足以說明消費者行為的特點。它不能解釋為什么兩個收人完全相同的人或者人均收人相近的兩個國家消費模式迥然不同。近年來,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間的相互貿(mào)易有增加的趨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收人水平和經(jīng)濟技術水平的接近可能導致需求的趨同性,而實際上各個國家消費者的需求愛好、經(jīng)濟模式也存在很大差異,尤其是在消費品的市場營銷方面,非經(jīng)濟的因素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市場營銷活動不僅是一種經(jīng)濟活動,而且也是一種文化活動。

因為隨著現(xiàn)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演變,消費者既是企業(yè)營銷活動作用的客體,同時又是市場的主體。所以,國際市場營銷除了受目標市場的經(jīng)濟技術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以外,非經(jīng)濟的因素特別是文化的因素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80年代的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歐共體國家中荷蘭的真空吸塵器的家庭擁有率為95%,而意大利則僅有7%,這個差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兩國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只有很小一部分可歸因于經(jīng)濟的原因。因為在荷蘭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地毯,而在意大利使用地毯的家庭則相當稀少。又比如收人水平雖然是耐用品消費需求的主要決定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梢?,面臨眾多的社會變遷與截然不同的文化習俗,企業(yè)必須突破文化環(huán)境的障礙,積極尋找有利的市場機會,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營銷中有所作為。

文化環(huán)境因素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還表現(xiàn)在不同的文化往往決定了不同的消費行為。消費行為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已經(jīng)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文化影響了消費者的生活態(tài)度,對商品的價值取向,對廣告促銷的反應,購買行為的特點以及具體的消費方式。在消費品市場上,食品的消費對文化因素最為敏感,文化的作用已經(jīng)超越了經(jīng)濟收人水平的影響。 由此可見,文化因素往往也決定著某些商品的國際市場營銷。

三、我國企業(yè)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1.對目標市場國的文化進行市場調(diào)研

企業(yè)進行跨國調(diào)研的費用是十分高的,但如果企業(yè)不進行調(diào)研有可能付出更高的代價。沒有充分、完整和準確的市場信息,跨國經(jīng)營的決策便無從談起,即使決策也是盲目的,可能會給企業(yè)帶來巨大的損失。在跨國文化調(diào)研時,我們應注意調(diào)研的內(nèi)容應全面,要考慮到目標市場的民族、宗教、地理位置條件、教育背景等特點。另外,調(diào)研應盡量采用實地調(diào)研的方法,實地調(diào)研是相對案頭調(diào)研而言的,案頭調(diào)研是經(jīng)他人收集、整理的,并以某種方式公開發(fā)表的某國的文化背景,習俗和慣常行為。

第8篇:日本風俗習慣范文

就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我國的高職日語教學中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如: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積極性不夠強烈、教學模式過于陳舊,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而將情境教學法有效的應用于高職日語教學中,其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與學環(huán)境,以便于更好的保證我國高職日語教學效率,并為社會輸送出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诖?,本文主要對高職日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進行了深度的研究。

關鍵詞:

高職;日語教學;情境教學法;應用;措施

由于日語語言結構屬性較多且過于復雜,從而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澆滅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導致教學質(zhì)量逐漸降低。而情境教學法剛好可以改善這一情況,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站在一個日本學生的角度上進行學習,更可以更好的了解歷史文化及歷史背景,從而徹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得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

一、情境教學法的定義

情境教學法其實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入和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感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并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就在于及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二、情境教學法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職日語教學中得到了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與支持,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教學重量。其具體應用措施如下: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教學,引起學生與日語的情感共鳴

由于學習語言是需要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單純的講授課本上的知識,既沒有將課程內(nèi)容生活化,也沒有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與學環(huán)境。因此,在進行日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合理的應用情境教學法,如:生活情境教學,使學生處于一種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語言內(nèi)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教學日本民俗的贈與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就該章內(nèi)容設計出一個節(jié)日送禮的課題,在課前先讓學生準備一些精美的小品,然后再讓學生相互交流以及介紹自己準備小禮物的真正含義,通過創(chuàng)設出生活化的情境教學,既可以讓學生靈活運用日語,還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日語文化的送禮習俗,更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我國高職日語課堂教學效率。

(二)游戲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更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有效的途徑。而游戲情境教學法剛好符合這一特點,不僅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日語教學中,教師應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抓住學生學習的特點以及深挖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加入合適有效的游戲,以便于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譬如:在教學動物文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出這樣一個游戲,先讓學生繪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以及收集出相應的動物卡片,然后,再讓學生模仿動物形象,并讓其他學生猜出動物名,使得學生一直處于一個積極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一改沉悶的教學氣氛,以便于使我國高職日語教學質(zhì)量得以保證。

(三)合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不僅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而且也走進教學中。因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用一種更加形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如:圖片、視頻、錄音等方式,而且還可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因此,為了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就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合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日本文化,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譬如:在教學日本文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于日本文化的視頻或者優(yōu)美的圖片,或者再給學生播放一些比較著名的日本歌曲,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打破傳統(tǒng)教學課堂的枯燥氣氛,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我國高職日語教學效率。

(四)聯(lián)系日語文化情境教學

眾所周知,日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高職日語教學中,通過對比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語言運用的文化背景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發(fā)現(xiàn)中日文化的相同點和異同點。譬如:可以將中國的重要節(jié)假日與日本的重要節(jié)日進行對比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對的中日文化的差異敏感度,讓日語的語言習慣和日語思維被學生所熟知。例如:日本的新年是在一月一日,也就是中國的元旦節(jié),所以,教師可以給學生詳細的介紹在日本新年的風俗習慣,如:在新年,日本人有玩和歌紙牌的風俗,或者在課前準備一副和歌紙牌,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日本的風俗習慣,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強化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的積極性,進而使高職日語教學可以更好的發(fā)展下去。

結語

綜上所述,將情境教學法有效的應用于高職日語教學中,既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在進行日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合理的應用情境教學法,以便于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有一種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啟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日語知識的認知程度,從而提高高職日語課堂教學效率,進而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作者:李翠 單位:湖南湘西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歐陽?。殬I(yè)導向商務日語專業(yè)多元立體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研究[D].湖南大學,2014.

第9篇:日本風俗習慣范文

日語,作為高校英語專業(yè)的第二外語,隨著就業(yè)、考研的需要,在教學中愈來愈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那么如何使學生在不影響繁重的專業(yè)學習的條件下,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從零起點到“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一定的聽和譯的能力,初步的說和寫的能力”,已成為無論是學生還是日語教學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本文針對高校二外日語教學現(xiàn)狀,就日語教學改革略作探討,以拋磚引玉。

一、二外日語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對二外日語的重視程度不夠

作為二外的日語教學,由于其授課時間短、內(nèi)容多,特別是,目前在我國高等院校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管是在課時的分配還是在課程的排列上,都處于不甚重要的地位。因此,學生往往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專業(yè)課程上,而忽視了對二外的學習。

2、教學力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專業(yè)英語四、八級過關率是學校專業(yè)英語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為此,各校一般都考慮英語師資的配備和培訓,每年都會選拔一些教師去國外學習、進修;在國內(nèi)一些一流大學進行培訓或開展教學交流活動,以提高廣大英語教師的基本素質(zhì)、扎實的外語基本功、良好的研究能力、以及與學生的溝通能力等。但作為二外的日語教師,由于各校進修名額有限、進修資源緊缺等各方面的原因,能獲得進修、培訓機會很少或者說是沒有的。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外語教學有它的特殊性,作為一名外語教師,除了自身的語言功底之外,能滲透到講該語言的國家進行生活、學習和進修,對專業(yè)素質(zhì)和語言能力的提高無疑起相當重要的作用,而師資力量與教學效果又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日語的教學力量與作為專業(yè)的英語相比,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3、教學手段傳統(tǒng)單一

現(xiàn)在,大多高校用的二外教材為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初級上、下二冊,由于其內(nèi)容多而教學時間短,客觀上教師不得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課堂上以老師授課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剛開始接觸日語時,由于好奇及對日本動漫抱有濃厚興趣或其他原因,大都學生都能按照教學大綱跟隨老師的課堂教學完成學習任務,但隨著所學內(nèi)容的增多,特別是專業(yè)學習任務的加重,有些學生開始產(chǎn)生畏難情緒,到第三、第四學期時,有一部分同學對學習日語的興趣漸漸減弱,甚至消失殆盡。

二、對二外日語改革的設想

1、提高廣大學生對二外日語的重視程度

盡量向?qū)W生強調(diào)學習日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好二外,第一是考研的需要,隨著就業(yè)壓力的增大,好多同學選擇了繼續(xù)深造考研的目標,那么作為英語專業(yè)學生,二外日語是必考科目之一,也就說必須取得至少合格的成績,才能繼續(xù)讀研。第二是就業(yè)的需要,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日兩國關系正常化以來,兩國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的交流不斷擴大,特別是中日兩國高層領導的互訪,“破冰之旅”“融冰之旅”“迎春之旅”“暖春之旅”,為中日兩國的交流開創(chuàng)了新紀元。大量的日資企業(yè)、中日合資企業(yè)進入中國市場,為促進中日兩國的經(jīng)濟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同時對熟練掌握日語的人來說,無疑就多了一次較好的就業(yè)機會 。所以教師只有從學生的角度來闡明學習日語的好處,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日語的積極性,讓他們從要我學改為“為了前途”我要學的強烈意識。

2、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在授課方法上,盡量避免傳統(tǒng)、單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授課法,改為以下幾種教學方法的靈活結合,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精講法: 在基本課文的教學中,通過精講法對典型日語語法、語言習慣,中日語句、語序的講解和分析對比,培養(yǎng)學生日語思維能力。 從而熟練地掌握日語的語言結構和習慣表達。

2)、對比法:中日兩國是一依帶水的友好鄰幫,有著很長的友好交往史,兩國又都是把漢字作為重要文字的國家,日語里有許多字形和中文相同的漢字,這些相同之處對于把漢字作為母語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有益的。先找些這樣的詞語進行比較,以讓學生加深印象、增強記憶。

3)、問答法:

在上課形式上盡量把以往以老師傳授為主的單向式交流改為教師、學生間互問互答的全方位、多項方式交流。老師問,學生答;學生問,老師答。問問答答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4)、引導法:

講授,雖然是教師的工作,但授課的目的在于引導而不在于灌輸,教師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給學生講解時我盡量從最淺地方入講,由淺入深。

5)、背景導入法:

研究一個民族,了解一個國家,固然可通過這個民族或國家的碑銘史料、語言文物等進行考察,然而,通過這個民族或國家的生活環(huán)境、風俗人情等對其了解,會更加生動具體,也更為形象全面。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日語就是日本文化的一種載蓄體,如何把日本文化融入教學,把包括歷史、文化、社會、風俗習慣等日本的文化背景教授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衣食住行等,對于開闊他們的視野,增長知識,獲得啟迪,提高學習興趣,不無益處。采用這些靈活、變動的教學方式,教與學雙方在輕松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互動,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準、深、活,教學效果收到了明顯的提高。

3、靈活處理選用合適的教材

目前,作為二外教材,大多學校都選用了新編《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初級上、下冊,該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日本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通力合作、精心編撰的,教材內(nèi)容符合培養(yǎng)目標要求,即作為外語專業(yè)的二外教材使用,但我個人認為此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在動詞后標明的特征用語和專業(yè)用教材不同,如一般教材對動詞標“他五,自五;他一,自一;カ變動詞;サ變動詞;”他,為他動詞,自,為自動詞,學生一看就知道該動詞為他動詞還是自動詞,但該教材卻在動詞后標上動1、動2、動3,學生無法判斷是他動詞還是自動詞,而他動詞和自動詞的區(qū)分又是學習日語者特別是初學者的一個難點,這樣一標注無疑又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造成學生在動詞的詞尾變化方面感到一籌莫展。

2)、除了動詞之外,有些語法術語和專業(yè)用教材也不一致,特別是動詞活用形的語法術語。這樣,造成一些同學參考其他日語資料時概念模糊、混亂,無法和所學教材作分析、對比,更不知從何入手看起,降低了學習效率,同時也感到日語越來越難學,甚至有了放棄的打算。

3)、語法系統(tǒng)安排不甚合理:如動詞的活用型及其接續(xù)方法就被分散在不同順序的六課里面來講,沒有前后貫通、一氣呵成,學生學完后面忘了前面,依舊不能完整、連貫地掌握日語動詞的各種活用及相關句型。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