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個人藝術范文

個人藝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個人藝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個人藝術

第1篇:個人藝術范文

擦身而過的香奈兒小姐們嘰嘰喳喳,也總會遇見零落的靜謐古舊私人定制洋裝商鋪。走進店里,看上一件做工極其精美的上衣,店員撫了撫鼻梁上的大黑框眼鏡:”只接受定制,您什么時候要?披們有既定的工時限制。如果需要,量—下三圍?!逼扔谝钊站鸵x開,只好作罷,轉身進了一家國際品牌的旗艦店,挑了一條尺碼顏色都很合身的上衣。

現(xiàn)今,“私人定制”被冠以不可批量復制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作品。但您能說在巴黎和在香港買到的同一款香奈兒裙裝因為批量出貨而失去高端大氣范兒嗎?

談及個人藝術電影四年有余,個人藝術電影的屬性、市場前景、創(chuàng)作技藝、傳播渠道等都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探討。而今天,微電影的盛行,個人藝術電影屬性的愛情微電影、兒童微電影、女性微電影越來越多地被接受。不妨,用一杯咖啡的時間,靜下心來,權衡—下個人藝術電影的“定制與量產(chǎn)”。很多人告訴我們,“拒絕模板化”,于是以訛傳訛,很多人最后告訴我們個人藝術電影要拒絕批量生產(chǎn)的模式化。事實上,辯證地來看待這個問題會發(fā)現(xiàn),個人藝術電影的獨特性在于“私人定制”的腳本創(chuàng)意與明星式體驗,生命力卻在于按照低成本的電影工藝流程批量生產(chǎn)。由于傳播渠道的狹窄和私密性,個人藝術電影本身就是定制的結果,但從制作端來講,萬千的個人具有類型化的相似性,按照標準的工藝流程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方式,再從共性里突出個性,為影像消費者提供差異化服務。將”定制”的內(nèi)容植入”量產(chǎn)”的模式,方能雙贏。

根據(jù)文化meme傳播規(guī)律,人類的情感和故事發(fā)展是具有DNA傳承和相似性,沒有完全不同的情愫和橋段。制作端的小伙伴們,降低沉沒成本的消耗吧,請為個人藝術電影卡松綁。

第2篇:個人藝術范文

關鍵詞: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認知

思維是人腦對現(xiàn)實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加工形式,含蓄或隱藏在語言或行動的呈現(xiàn)。思維是由復雜的大腦機制所產(chǎn)生。思維離不開意象,意象也包含思維的活動。思維觀念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的。藝術家的開展各種藝術創(chuàng)作的前提是視覺思維活動。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的實現(xiàn)包含了已形成的藝術心理定勢和創(chuàng)作能力之上。藝術家使用必須掌握藝術創(chuàng)作手段和方法,將來源于生活的各種素材,按照一個特定的主題方向,展開藝術思維,尤其是形象思維,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藝術意象,并且利用繪畫語言和表達手法,物化為藝術形象,這個過程揭示了所有的藝術品的創(chuàng)造活動的規(guī)律。繪畫創(chuàng)作來源于社會生活,但生活不是簡單的復制現(xiàn)象,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創(chuàng)造。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總是從特定的美感和經(jīng)驗,使用形象思維,按照美的規(guī)律生活的材料選擇、處理、總結和提煉,主客觀交融的審美意象的構思,然后使用材料的審美形象做藝術的呈現(xiàn),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不同于一般的審美活動,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工藝性和藝術性兼具的媒介活動。

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是依附于觀念之上總結的新的理論和方法,既是一種繪畫行為,同時也是創(chuàng)造一種思維方式。可以說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是完全為了個人藝術創(chuàng)作而進行的思維方式。

1 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的形成與自我認知

當藝術家被一定的社會生活所吸引,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和意愿后,隨即可能進入藝術思維。藝術思維主要指的是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欣賞的統(tǒng)一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過程中的系統(tǒng),捕捉藝術形象為目標,形成表象上偏向形象思維的思維方式。現(xiàn)在由于藝術觀念的更新,對于畫面效果的追求已不再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唯一的終極目的。多元化的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和觀念,也已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呈現(xiàn)效果或傳媒介質, 直覺和靈感也不是藝術的創(chuàng)作的唯一途徑,更在于藝術家的藝術觀念,即思維方式和意識功能的集成。每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的形成是為藝術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的形成在藝術個體特性的前提下,在學習和研究過程中逐步給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由這樣的思維方式演化形成或狀態(tài)是因人而異。簡而言之,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和核心內(nèi)容的源于藝術家的自我認知。

在這個時代,更好的自我意識,這不僅是藝術家的個人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文化問題。自知之明是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觀察和自我評價。觀察指的是你的意識等方面感知、思維和意向;自我評估指的是他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估,這是自我調(diào)節(jié)的重要條件。個人自我存在的行為和心理認知將會有一個發(fā)展過程。首先是模糊的,孩子們經(jīng)常出于好奇和做一些危險的行為和事情。這一次他們的自我意識模糊。經(jīng)過反復試驗,不斷加深記憶和思維,在研究自我存在的身體會逐漸成熟。然后有意識地為自己的行為。最后是對自我的心理認知。一般來說,這需要一個人的思維和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感知自我的心理變化。藝術創(chuàng)造者是需要這樣的自我心理認知。不僅找到吸引你想要的,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或保留真正需要釋放。一般來說,我們的工作人員,基本停留在認知“他人”。大部分的思維方向是由他人決定的。對于別人的模仿,甚至一些媒體在帶給自我的思考。看似找到某種形式的結果無論好或壞,至少不是從他們內(nèi)心的軌跡。這就是為什么今天的人們認為“一致”生活藝術所左右的“相似”的真正原因。個人開始區(qū)分個人身體,不同的行為和心理行為是自我心理認知的開始。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的形成有利于個人的心理認知。人們的心理認知一般是一個無限的過程,因為心理活動本身是無限的,它將按照個人經(jīng)驗和記憶和思想和想象力不斷地發(fā)展。所以那些看起來和前一階段或期后不同的心理活動,個人的心理自我又將會有一個總結和調(diào)整。和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意識到自我,了解自我和運作的本質,放棄自我或找到我,是一個超越的過程。和藝術思想促使我們認識到自我的特殊性,以及藝術本身的特殊的思維方式和表達。

2 強調(diào)“過程”的個人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

一般說, 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可以分為生活體驗,藝術構思和意象物化三個重要階段。藝術構思是藝術家的根據(jù)藝術構想建立了心理定勢和創(chuàng)作目的的指導下,初步形成主題 ,概念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新的藝術,即完整的藝術形象。意象物化意味著藝術家使用的藝術語言,成熟的藝術圖像顯示的審美和欣賞藝術形象的藝術。藝術家在創(chuàng)造不會有意識地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和情緒 ,但他們往往完成后的作品已經(jīng)忘記之前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藝術家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藝術作品,但是一般很難清楚地解釋他的創(chuàng)造。這是因為形象思維的藝術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充分發(fā)展,隨機漫步在任何一個繪畫創(chuàng)作的階段,但形象思維無法描述,只與藝術家的藝術才能密切相關。這在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最珍貴,也是最難以捉摸的。

第3篇:個人藝術范文

姓名__,性別_,年齡__,住址___。

(其它合伙人按上列項目順序填寫)

第一條合伙宗旨_____

第二條合伙經(jīng)營項目和范圍____

第三條合伙期限

合伙期限為__年,自__年__月__日起,至__年__月__日止。

第四條出資額、方式、期限

1.合伙人__(姓名)以__方式出資,計人民幣__元。

(其它合伙人同上順序列出)

2.各合伙人的出資,于__年__月__日以前交齊。逾期不交或未交齊的,應對應交未交金額數(shù)計付銀行利息并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

3.本合伙出資共計人民幣__元。合伙期間各合伙人的出資仍為共有財產(chǎn),不得隨意請求分割。合伙終止后,各合伙人的出資仍為個人所有,屆時予以返還。

第五條盈余分配與債務承擔

1.盈余分配,以__為依據(jù),按比例分配。

2.債務承擔:合伙債務先由合伙財產(chǎn)償還,合伙財產(chǎn)不足清償時,以各合伙人的__為據(jù),按比例承擔。

第六條入伙、退伙,出資的轉讓

1.入伙:①需承認本合同;②需經(jīng)全體合伙人同意;③執(zhí)行合同規(guī)定的權利義務。

2.退伙:①需有正當理由方可退伙;②不得在合伙不利時退伙;③退伙需提前__月告知其它合伙人并經(jīng)全體合伙人同意;④退伙后以退伙時的財產(chǎn)狀況進行結算,不論何種方式出資,均以金錢結算;⑤未經(jīng)合伙人同意而自行退伙給合伙造成損失的,應進行賠償。

3.出資的轉讓:允許合伙人轉讓自己的出資。轉讓時合伙人有首先受讓權,如轉讓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第三人應按入伙對待,否則以退伙對待轉讓人。

第七條合伙負責人及其它合伙人的權利

1.__為合伙負責人。其權限是:①對外開展業(yè)務,訂立合同;②對合伙事業(yè)進行日常管理;③出售合伙的產(chǎn)品(貨物)、購進常用貨物;④支付合伙債務;⑤___。

2.其它合伙人的權利:①參予合伙事業(yè)的管理;②聽取合伙負責人開展業(yè)務情況的報告;③檢查合伙帳冊及經(jīng)營情況;④共同決定合伙重大事項。

第八條禁止行為

1.未經(jīng)全體合伙人同意,禁止任何合伙人私自以合伙名義進行業(yè)務活動;如其業(yè)務獲得利益歸合伙,造成損失按實際損失賠償。

2.禁止合伙人經(jīng)營與合伙競爭的業(yè)務。

3.禁止合伙人再加入其它合伙。

4.禁止合伙人與本合伙簽訂合同。

5.如合伙人違反上述各條,應按合伙實際損失賠償。勸阻不聽者可由全體合伙人決定除名。

第九條合伙的終止及終止后的事項

1.合伙因以下事由之一得終止:

①合伙期屆滿;

②全體合伙人同意終止合伙關系;

③合伙事業(yè)完成或不能完成;

④合伙事業(yè)違反法律被撤銷;

⑤法院根據(jù)有關當事人請求判決解散。

2.合伙終止后的事項:

①即行推舉清算人,并邀請__中間人(或公證員)參與清算;

②清算后如有盈余,則按收取債權、清償債務、返還出資、按比例分配剩余財產(chǎn)的順序進行。固定資產(chǎn)和不可分物,可作價賣給合伙人或第三人,其價款參與分配;

③清算后如有虧損,不論合伙人出資多少,先以合伙共同財產(chǎn)償還,合伙財產(chǎn)不足清償?shù)牟糠?,由合伙人按出資比例承擔。

第十條糾紛的解決

合伙人之間如發(fā)生糾紛,應共同協(xié)商,本著有利于合伙事業(yè)發(fā)展的原則予以解決。如協(xié)商不成,可以訴諸法院。

第十一條本合同自訂立并報經(jīng)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準之日起生效并開始營業(yè)。

第十二條本合同如有未盡事宜,應由合伙人集體討論補充或修改。補充和修改的內(nèi)容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三條其它

第十四條本合同正本一式____份,合伙人各執(zhí)一份,送____各存一份。

合伙人:____(蓋章)

(略)

第4篇:個人藝術范文

對靈魂的思考與理解

手頭上正看的是畢淑敏的《星光下的靈魂》,這是一本關于幸福的好書。畢淑敏提到真正的幸福是一種內(nèi)心感受,人們的幸福感和物質有一定的關聯(lián),人不可脫離環(huán)境妄談幸福,但是當人們豐衣足食之后,再繼續(xù)增加物質的供給,幸福感并不能相應地成比例增加。它們之間的曲線發(fā)生了分離。說到底,幸福是靈魂的成就,而不是金錢的功勞。忙忙碌碌一年后再讀這本書,或許能激發(fā)我對幸福的不懈追求,能撫慰我躁動的心。

生活中“郁悶”成了我的口頭禪,讀梁曉聲的《郁悶的中國人》,感覺他道出了中國人的精神狀態(tài),從根本上分析了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原因,并將此歸結于“中國文化”的深層次緣由。他指出“郁悶”對中國是一種困擾,又蘊含契機,解決這些問題的要務,在于改變當今社會“文化缺席”的現(xiàn)狀。梁曉聲作為一個著名作家,其一脈承襲的中國文人骨子里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已足以令人肅然起敬。我從梁曉聲這里得到一種真正的滿足,知道了消除“郁悶”的根本所在。

面對死亡,我能做些什么?讀周大新的《安魂》,更多的意義,就是喚起我對生死的思考。周大新的這本書,既是對死者的安慰,也是對生者的寬慰。我想,如果所有的人都在想現(xiàn)世的生活,而不去考慮死亡的問題,那么,這些人就不會懂得生命的意義,也不會真正能夠過有價值的人生。所以在當代,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像這樣,要么就是毫無底線,為所欲為,這都是因為對生和死,尤其死亡這個問題,沒有很好真正地去思考和理解。

共同把握時代的脈搏

學者金雁的《倒轉紅輪:俄國知識分子的心路回溯》,是我讀的最慢的一本書,透過這種既定歷史背景之下的知識分子的命運,很容易聯(lián)想到中國現(xiàn)在的爭論。書中描繪了俄羅斯知識分子百年來的心路歷程,揭示了影響世界的“紅輪”是怎樣成型,為何以壓倒之勢碾壓過來,但它關懷的主旨絕不僅僅停留在異邦,它所書寫的主題,更能成為與之有相似命運的中國知識分子的鏡鑒。中國知識分子何去何從,我想它帶給我們很大的思考空間。

我讀周云蓬,因為他是《獨唱團》開篇文章《綠皮火車》的作者。周云蓬看不見,所以他可以清醒地思考;他是歌者,是詩人,更是時代的記錄者。我特別喜歡周云蓬,因為他的堅毅,他的歌,他的不羈的思想。周云蓬發(fā)自心靈深處的這些文字,在浮躁的時代卻獨具打動人的力量。讀周云蓬的文字,我發(fā)現(xiàn)他下筆之前不怎么想,感情好像順著他的心尖兒流出來,有一種真摯的溫暖。我覺得周云蓬的文字,既有飛揚的想象,更有堅硬的現(xiàn)實,而最令我震撼的,則是心靈的掙扎。

野夫是我深為尊敬的作者,他的《鄉(xiāng)關何處》透出啼血般的痛感,讓最麻木的心靈也肅然淚下。這也許來源于傳奇的經(jīng)歷,在我的想象中,其人應該更勝其文,野夫的家族與中國近代歷史無法分割,他的親人被一個個拋出歷史,湮沒無聞,只留下野夫為他們唱著挽歌。從野夫的字里行間,我看到上一代人飽經(jīng)重大歷史事件而遭遇的諸多曲折。為了自己的理想抑或追求,他們有過巨大的投入和努力,但在強大的歷史事件面前,他們很難改變什么,唯有忍受,然后是委曲求生。

世界的角度觀察自己

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生命的意義在于什么?讀英國人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從中得知人活著只是為了基因能傳遞下去,人不過是基因的生存機器。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的觀點,在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很多人難以接受的是,如果基因是“自私”的,那么我們整個社會建立起來的,那些大公無私、樂于助人的美好道德,不都是一場空嗎?而在道金斯自己看來,他只是在講生命是如何進化的,并沒有提倡以進化論為基礎的道德觀,也并不涉及人類應該怎樣做,才符合道德準則。不過,從基因的角度看人性,或許能給我們以更多的啟迪。

我在琢磨,要想取得事業(yè)的成功,就必須克服外界的許多困難和阻礙。美國人凱利·麥格尼格爾的《自控力》,教我如何增強自控力,理性而有效地管理自己。自控力本質上就是我們做出選擇的能力。最核心的,是需要我們用理智判斷,去做重要事情的能力。我覺得麥格尼格爾介紹給我們的,是一種健康的人生心態(tài):要敢于面對挑戰(zhàn),這樣才能獲得主動的自由自在,而不是為了逃避挑戰(zhàn)去選擇慵懶,那只是暫時的愜意。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放松,這樣才能增強我們的自控力。

讀《江城》,因為去年作者彼得·海斯勒的另一本書《尋路中國》。與《尋路中國》的從容和幽默相比,《江城》在冷靜的觀察中,讀來可了解在高速發(fā)展的大時代中,作為個體與集體的我們,丟失了什么,忘記了什么。海斯勒看到了被中國人忽略的中國生活的細節(jié),看到繁榮的中國在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中的尷尬處境。作為一個中國人,在海斯勒這個美國作家面前,我不得不承認,這個人對當代中國的觀察、體驗和思索,比我要全面、細致、深刻得多。他是一個美國人,一個中國的過客,一個邊緣人,然而他比許多中國人更了解中國。

長篇中展現(xiàn)民生熱點

讀劉震云的長篇《我不是潘金蓮》,剛開始純粹被題目吸引住了。事實上,這部長篇小說跟“潘金蓮”沒有半點關系。書中女主人公李雪蓮為生二胎經(jīng)歷了一場荒誕的離婚案,還莫名背上潘金蓮的惡名。劉震云通過幽默與荒誕的故事,向我們展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中,小人物堅守的信任底線。在鄉(xiāng)村中國的大背景下,每個人的心頭也都有一大堆心事,每個人的心頭都沉甸甸的。大家互相折磨,缺乏最起碼的誠意。而劉震云似乎在帶領我進行這方面的思考。

第5篇:個人藝術范文

關于乙方向甲方購宜,雙方經(jīng)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如下:

一 甲方將其擁有獨立產(chǎn)權的位于某市/區(qū)——的房屋(房屋所有權證編號:××××××××××××,建筑面積××××平方米)以人民幣——仟——佰——拾——萬——仟——佰——拾——元整(¥——_)出售給乙方。乙方愿意以上述價格向甲方認購該房。

二,甲方承諾:

1 向乙方提供符合要求的房屋資料以備查核。

2 保證對出售的房屋擁有獨立產(chǎn)權。

3 保證該出售房屋未予出租。

4 自簽訂本協(xié)議起,保證將該房屋按約定價格售給乙方,期間不得反悔或將房屋出售給第三人。

5 按照前述業(yè)務的需要,及時簽訂各項合同文件和辦理各種手續(xù)。

6 在辦理產(chǎn)權過戶時,應依要求將房屋產(chǎn)權資料交付貸款銀行或貸款銀行認可的機構持有。

三 乙方承諾:

1 保證按要求付清房費,予以貸款清還等。

2 按國家要求不改變房屋的結構。

3 按照前述業(yè)務需要,及時簽訂各項合同文件和辦理各種手續(xù),并承擔各項費用。

4 在辦理房屋過戶時,應依要求將房屋產(chǎn)權資料交付貸款銀行或其認可的機構持有。

四 違約責任

1 甲方違約,拒絕將房屋出售給乙方,應向乙方賠償因此受到的損失。

2 乙方違約,沒有向甲方購買房屋,應向甲方賠償因此受到的損失。

五 協(xié)議的定立、履行、接觸、變更和爭議的解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六 協(xié)議自雙方簽字或蓋章之日起生效。

七 協(xié)議壹式兩份,雙方各執(zhí)壹份。

甲方:

乙方:

注明日期

第6篇:個人藝術范文

《青銅葵花》。我翻開了第一頁。

書頁間的香氣撲鼻而來。一頁、兩頁、三頁……我不停地翻閱著,不知疲倦,也不覺口渴,因為我已從書中找到了甘泉,盡情享受著讀書的滋味。

“螢火蟲南瓜花組成了十盞神奇的燈。

青銅將繩子的兩頭分別系在窩柵里的兩根柱子上,然后朝它們笑。燈!這是燈!

晚上,葵花不用再去翠環(huán)家或秋妮家了。

這是大麥地最亮最美麗的燈?!?/p>

是的,這是凝聚了哥哥對妹妹飽滿的愛的燈。讀到這里,我不免為之動容:青銅是天底下最善良的哥哥,他可以把上學的機會留給妹妹,可以吹麻了自己的嘴只為給妹妹做一串晶瑩剔透的冰項鏈。盡管這個妹妹與他沒有血緣關系,盡管全家過著清貧的生活。對待葵花,他超越了血緣,百般呵護。也正如書中所言,“青銅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從心到肉的干凈?!边@份摯愛不求回報,只管付出,讓人羨慕,也讓人感動。

灑滿和煦陽光的陽臺上只剩下“刷刷”的翻書聲,連平時嘰嘰喳喳的鳥兒都不再鳴叫了,波斯貓也靜靜地依偎在我的身旁,甜甜地進入了夢鄉(xiāng)。書一頁一頁地翻過,我的思緒在書中翱翔,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時而微笑,時而流淚,時而皺眉。書中的人物活了起來,在我面前上演著一部精彩絕倫的話劇。

不知不覺間,看看頁碼,厚厚的一本書已讀了多半,我卻無絲毫倦意。抬起頭看了看窗外,夕陽西下,我心想:把它讀完吧。我又撲進了書中,仔細地閱讀。??!讀書滋味長。

轉瞬間,讀到了書的最后一頁。青銅呼喊葵花的聲音還回蕩在耳際,那是一種情感的爆發(fā),那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喚……

咦?開鎖的聲音!我興高采烈地撲上前去,叫道:“老媽!”老媽笑著問我:“你這一下午都干了些什么?”

我思索了一下,答道:“去旅行了。”

【指導教師:陳先鋒】

第7篇:個人藝術范文

有人說它是屬于重慶的《達芬奇密碼》,有人說它是重慶人不得不看的網(wǎng)絡小說,無論如何,一個資深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營者,用他的文字向眾多重慶人揭開了塵土飛揚的歷史。我們不斷地閱讀,不斷地驚嘆,原來重慶是這樣的……不管這本小說有多少藝術上的瑕疵,羅渝的努力都值得尊敬。

羅渝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自幼生長在沙坪壩的他,從小就受著文化的熏陶。

1990年從四川大學生物系畢業(yè)后,羅渝在國光制藥集團工作過,和朋友合伙搞過裝飾公司,又在一家醫(yī)療企業(yè)從事過銷售工作,1999年后他成功建立了“重慶建材網(wǎng)”,這個網(wǎng)站在當時網(wǎng)絡并不普及的情況下一年獲利幾十萬元,羅渝是當時重慶互聯(lián)網(wǎng)界為數(shù)不多懂得網(wǎng)站經(jīng)營的人才之一。2001年,受當時重慶網(wǎng)通信息港總裁修軍的邀請,羅渝來到重慶網(wǎng)通信息港任職。5年前,羅渝有了自己的公司,現(xiàn)在,羅渝是重慶億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重慶電子商務協(xié)會網(wǎng)站分會副理事長。他有7年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工作經(jīng)驗,四次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卻獨獨和文學無關。

雖然喜歡歷史,也熱愛文學,但羅渝很坦率地說“我絕對不是個文學青年”,是什么讓他從一個旁觀者成為發(fā)掘歷史的參與者?

故事緣起于一個雨夜。2007年5月18日晚上,加班很晚的羅渝走出上清寺鑫隆達大廈,準備打車回家,因為瓢潑大雨,冷清的街面幾乎沒有人影。羅渝被逼回了辦公室。望著黑漆漆的雨夜,坐在電腦前的羅渝任思維天馬行空,一直埋在他心里的那個推論和疑問,在這個安靜的夜晚忽然清晰起來:憑著對重慶歷史和風俗的熟悉,在上清寺工作了多年的羅渝對這個地名頗有些好奇,既然這里叫上清寺,那么在這個地名形成前,必定有一座叫上清寺的寺廟,那么它究竟在哪里呢?這可不可以作為懸疑小說的素材呢?這個念頭讓羅渝整整興奮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羅渝迫不及待地向一位老重慶請教,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的朋友告訴他,自己確實聽說過一座叫上清寺的廟,但具體在哪里就各有說法了。羅渝一聽來了勁,別人不知道的東西,才方便自由發(fā)揮嘛。

那時,羅渝是網(wǎng)站的負責人,構思這部小說的沖動,始于用故事來宣傳旅游景點的嘗試。當天回家后,羅渝就熬夜到凌晨4點,寫了幾百字的小說貼到“天涯論壇”、“重慶生活網(wǎng)”和“大渝網(wǎng)”上。

沒寫幾節(jié),羅渝就深感對文字掌控的艱難,畢竟他不是文字工作者,此前從未發(fā)表過文學作品。他準備找一個具有代表意義的歷史地點,給小說做一個完美收場。他在網(wǎng)上咨詢了一位經(jīng)常留連于重慶大街小巷的驢友,朋友告訴他,有一個地方你不能不去。

羅渝有些迫不及待,晚上10點,在朋友的帶領下,他們來到觀音巖抗建堂背后的菩提金剛塔。塔身雕刻有精美的圖案、花紋,塔名“菩提金鋼塔”分別用漢文、阿拉伯文、藏文和印度文四種文字細致雕刻而出,古樸而神秘的塔迷住了羅渝,但讓羅渝驚異的是,這座建于民國年間的重慶市級文物竟然散亂在民居之間,它能完好保存下來,得益于周圍居民的自發(fā)保護。

在這里,他碰到了最終促使他完成這部小說的“軍師”肖能鑄。肖能鑄是位地地道道的重慶通,他長期向彭伯通、牛翁等文史專家討教,對重慶城的歷史和掌故了解頗多。正是肖能鑄的一句問話“你寫作的目的是什么”使羅渝轉變了寫作的初衷。當下兩人就決定,要讓這部小說真實地反映鮮為人知的重慶城市歷史片段,讓更多的人自覺保護重慶的歷史痕跡。

從原來每天只寫幾百字,到每天堅持寫3000余字,羅渝說,那段時間最差的就是睡眠,出去和別人談事情,別人常常取笑他的“熊貓眼”。因為白天要忙于工作和各種應酬,他每天寫小說的時間至少要等到晚上9點以后。一杯茶,一包煙,羅渝寫得異常艱難,因為這不僅僅是小說,更是重慶城的歷史。對重慶歷史了解并不深入的羅渝需要查閱大量資料。

幸運的是羅渝有一大幫網(wǎng)上智囊團,在動筆之前,他常常數(shù)次電話咨詢那些文史知識豐富的朋友,他們會提供大量的史實資料。按正常情況,“筆耕”到凌晨一兩點鐘,他就將成型的文字發(fā)給朋友們幫他檢查、挑錯,幾位朋友常常熬夜等他把稿子寫完。經(jīng)過層層把關,凌晨4點左右,他才把小說貼到網(wǎng)站上。有一次,因為對故事情節(jié)不滿意,在寫完幾千字后,他決定把當晚寫的內(nèi)容全部重寫,等他對故事情節(jié)基本滿意時,初升的陽光已經(jīng)照上了窗臺。

一個月過后,幾萬字的小說在各大網(wǎng)站上的點擊率已經(jīng)超過了100萬次。每當羅渝在凌晨把小說貼到網(wǎng)上后,都能馬上看到網(wǎng)友的跟貼,有些網(wǎng)友為了看小說,常常等到凌晨4點多鐘,有幾次,因為寫晚了,論壇里就有許多網(wǎng)友催促他“快點寫,等到看了睡覺”、“老羅加油”……

對網(wǎng)絡相當了解的羅渝知道,小說在網(wǎng)上的更新速度必須及時,否則很快就會被新的東西覆蓋掉。雖然辛苦,但羅渝堅持將小說的更新速度保持在每周4次。

讓羅渝堅持下來的,除了讀者的期待,更有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歷史責任感。

在歷史的真實和虛構的精彩故事之間,羅渝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雖然秉承歷史比起妄言虛構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心血,但羅渝堅定地說“值得”。

為了使小說情節(jié)的場景符合重慶城的真實歷史,在寫作之前,羅渝會實地觀察。小說中涉及文物保護單位等有歷史價值的地方不下80處,每一處,羅渝都親自走訪過,有些地方還數(shù)次拜訪。

小說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找到東華觀藏經(jīng)樓的時候,我吃了一驚,重慶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道觀,居然破敗成這個樣子!孤零零的一座古樓,隱在樹葉和雜草之中,房頂?shù)碾s草,高的已經(jīng)超過一米……”羅渝說,他描述的每一個字,都是他在現(xiàn)場看到的真實場景。

第8篇:個人藝術范文

《曾老漂流記》是我2009年在倫敦傳播學院讀碩士學位時的畢業(yè)作品。人在他鄉(xiāng),誰不想家?我們一直把夢想投放在他鄉(xiāng)。孤身只影,遠洋出海,不過落葉總是要歸根的。

留英一年,學生如我每天都要跑到不同的地方尋找可供拍攝的故事。要找故事不難,你我他總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小故事可作報道用;但要找對真切的故事才是人生的意義罷,有如感情生活一樣。對的不對的,真切的不真切的,眼睛騙得過的,心難存。

我從一個華人社區(qū)組織中認識曾老。1967年他從香港只身坐游輪來到英國的利物浦。那是夢的開始,華人故事總離不開中國餐館、生兒育女、等待開花結果。但人生就是這樣,你以為是開花結果,誰不知是黃葉落索。人口老化是每一個城市總需要面對的社會問題,福利政府以為只要能夠提供一口飯,一碗湯,一個休息的地方,就能解決問題的全部。曾老在倫敦北部這個老人中心經(jīng)已蝸居12年,每天所面對的就是同一個房間、同一種空氣、或是同一張餐單。

近兩個月的時間,我每星期都會到訪那個房間,希望了解曾老多一點。而每一次我都會留意到他那個未能關上的抽屜:一個不為人所理解的空間,一個塞滿廢紙的木盒兒。十月的某個星期二,我如常到訪。曾老把抽屜打開,跟我分享一系列設計成果:過百張手繪圖,軍艦與及太空船設計。沒有應當?shù)谋壤?,沒有合理的數(shù)據(jù),只有最真實的意圖:想飛,要走。我要說一個故事,一個在暗室存活了12年的故事,一個你我他她心中最想知的故事。人走到了那一天,我們是如何活著。

彼得?弗雷澤(Peter Fraser) 是我在倫敦傳播學院最敬重的老師。他的攝影風格有別于一般紀實攝影師。一年來,他對智性攝影的提倡,對色彩及靜物的專注,以至他的風采人生觀,他的導修課讓我畢生受用,尤其是他所提倡的“詩一般的真實”(Poetic Truth)。紀實攝影可以是歷史文本,也可以是如詩一樣的描寫。詩歌可以是豪情浪漫,也可以是具智性的清明探索。

我把曾老給我的第一張手稿交到復修專員手中,讓他把手稿適當處理,并放置在一個素描用的手提箱中,成為展覽的第一部。我把曾老給我的手稿用電腦素描好,將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幀(設計圖、買賣合約及老人中心餐單等)裝裱好作展覽用。同時,我亦有28幅攝影作品把曾的故事從攝影中傳譯:從曾的面貌,到房間實境,以至他的夢。紀實攝影可以是詩的延伸,心的傳譯。我亦把這些影像作品輯成一部如護照一樣的小書,讓有興趣的觀眾一層層地展開這個旅程。

到了展覽當天,我把攝影作品掛在墻上,總是覺得有點缺失。我需要一點智慧平伏這個故事。最后我選了一段藏傳佛教的雋語,跟攝影作品放在一起,讓曾老的智慧開光。

《曾老漂流記》在倫敦及拉脫維亞展覽過,我希望有一天能把曾老的點滴帶到內(nèi)地。蒲公英總要找到一片黃土地,休息,展開新一章。

第9篇:個人藝術范文

沙英奎的家并不好找,這是埋藏在一大片老舊小區(qū)里的低矮平房,只容一人通過的狹窄巷道里,鄰居家生起了爐火,摒住呼吸穿過嗆人的煙霧,就好像回到這座城市已經(jīng)逝去的年代。沙英奎的院子就安靜地躺在這里,其實這個院子并不大,由外及里三間房。第一間是工作室,里面堆滿了各種成品半成品,以及剛買來的木材和已經(jīng)丟棄的碎木塊兒;第二間是起居室,上了歲數(shù)的簡單家具,還有沙英奎從任何角落都能翻出來的與榫槽藝術有關的東西,床底下或者柜子里,各種榫藝的小動物或者多年前有關他的剪報;第三間算是展示室,沙英奎還特意置辦了一套展示柜,但也已經(jīng)被他的作品堆得層層疊疊。

“我給它生命,它給我靈感,我們之間是沒有語言的交談,我們之間沒有電波也能傳遞信息……”沙英奎操著濃重的天津口音,不止一次重復著這段話,特別當他走近自己的某一件榫槽藝術品的時候,看似在為記者作介紹,其實他更像真是在和自己的作品對話。

要弄清楚什么是榫槽就花費了半天功夫,沙英奎仔細地糾正著記者的認識誤區(qū)。他的書桌上放著一只最簡單的榫槽結構,由三根木條構成,似乎每次有人來,他都得從頭講起。榫槽工藝的構造原理是通過若干根經(jīng)過獨特技術加工成型的木條,不用釘、鉚和任何粘合劑等外界輔助條件或任何手段,只是運用榫槽自身的相互組合,從而組成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都能顯示出不同形狀的木條榫槽工藝品。這與另一種叫榫卯的結構又有什么區(qū)別呢?好比在一根長方體的木條上陰刻和陽刻,榫槽結構全是凹進去的,就像陰刻,通過多根木條不同方位和角度讓彼此的榫槽相咬合,達到固定的目的;榫卯則是有凸有凹,陽刻陰刻皆有之,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沙英奎祖上六七代都是做古建,出生于1948年的沙英奎雖說再難有機會從事古建,但也順理成章成為一名木匠,而從魯班祖師爺那里傳下來的榫槽工藝自然是木匠必須掌握的本領。但沙英奎的興趣遠不在此,從三根木條到六根木條,然后九根木條,直到1991年底,沙英奎完成了1200根木條的榫槽拼插結構,重達60多斤,這件作品共有一萬多個榫槽,削掉的木頭占了總重量的2/3,從計算到畫圖,從制作到拼插,沙英奎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

現(xiàn)在想起來,沙英奎依然為這件作品感到驕傲,“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62歲了,做得再多也沒什么意義!”完成1200根木條的榫槽拼插結構后,沙英奎的研究又轉向新的方向,“原來沒有形狀,我要發(fā)明有形的東西?!?992年,沙英奎做出一個自認為四不象的東西,這是他做的第一個象形動物作品,接下來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無論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里游的,沙英奎開始把自己的家變成動物園。沙英奎已將家傳的9種榫槽組合發(fā)展到2800多種,他的“特種榫槽構造法”還獲得了國家的發(fā)明專利。

2008年,沙英奎開始更大膽的嘗試,他要完成對十二生肖的創(chuàng)作,而且是有場景有情節(jié)的。展示室最顯眼的位置擺放的是今年1月1日剛剛完成的“虎年奇緣”, 一共有118只木榫虎、177件道具共同構成32個場景。沙英奎隨手拿起故事腳本,翻倒他最喜歡的最后一幕,聲情并茂地朗讀起來,而桌面上兔年的實施方案也已經(jīng)擺了出來。

在沙英奎遞給記者的名片上印著這樣的頭銜:天津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特種榫藝專委會常務會長。但這個委員會實際上只有沙英奎一個人,他既是特種榫槽藝術的發(fā)明者、開拓者,也是唯一的發(fā)展者、推廣者,62歲的沙英奎似乎還沒來得及尋找繼任者。

恐怕沙英奎自己也數(shù)不清用榫槽結構創(chuàng)作出多少件作品了,工作室里堆滿了各種成品半成品,一間專門的展示室,被他的作品堆得層層疊疊,連起居室的角落里,沙英奎也能翻出各種與榫槽藝術有關的東西,床底下或者柜子里,各種榫藝的小動物或者多年前有關他的剪報,無處不在。

魯班鎖

又叫孔明鎖、八卦鎖,中國傳統(tǒng)智力玩具,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的形狀和內(nèi)部結構有很多種,但都源于中國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結構,不用釘子或者粘合劑,就能將至少六根木柱垂直交叉齒合在一起,拼裝時需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拆解時也不容易。相傳是春秋時代魯國工匠魯班為了測試兒子是否聰明發(fā)明的玩具,也有說是諸葛亮根據(jù)八卦玄學的原理發(fā)明的玩具。

魔方

魔方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筑學院厄爾諾?魯比克教授在1974年發(fā)明的,他當年只是想用這個玩意幫助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而沒想到卻成為風靡世界的智力玩具。最常見的三階魔方由1個中心軸、6個中心塊、12個邊塊及8個角塊構成,當它們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每個零件會互相牽制不會散開,并且任何一面都可水平轉動而不影響到其他方塊。目前復原三階魔方的世界紀錄是7.08秒,由荷蘭人Erik Akkersdijk在2008年創(chuàng)造。

魔板

魔方發(fā)明人厄爾諾?魯比克教授6年后又發(fā)明一種全新的玩具――魔板。魔板由8個呈2×4排列的正方形組成,在其對角線的槽中有細線將每個正方形連起來。所有的正方形都能層疊擺放,并且從兩個方向展開。魔板的正面圖案是三個無聯(lián)系的圓環(huán),背面則是打亂、連接在一起的三個圓環(huán)。游戲的目的就是將原來長方形的魔板經(jīng)過層疊和展開變成一個心形,并且將背面的3個圓環(huán)圖案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