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外國語言學論文范文

外國語言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外國語言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外國語言學論文

第1篇:外國語言學論文范文

在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我們通常都被文學作品生動的語言所吸引。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使得外國文學作品所描述的場景、人物性格特征等內(nèi)容能夠形象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加深讀者的閱讀印象,從而使讀者掌握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許多外國文學作品,尤其是那些意識流的小說作品,作者都是通過語言對腦海中產(chǎn)生的場景進行描繪,而這些場景都是作者內(nèi)心真實的表達。這些簡單的語言描寫通常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例如:在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墻上的斑點》這部意識流小說當中,作者對墻上的那一個斑點做了極為生動形象的描寫,從而產(chǎn)生意識上的幻覺和遐想。這些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可以讓讀者準確了解文學作品中的社會現(xiàn)象和文化背景。

二、外國文學的情感語言到位

語言是文學作品的主要載體,但是文學的形成并不是語言文字的堆砌,其還需要作者在文學作品中投入特殊的情感,使文學作品具有真正的內(nèi)涵價值,這也是語言藝術存在的重要意義。我們在閱讀和研究外國文學作品的過程中,通常都能夠被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內(nèi)容所感染,因為這些作品都寄托著作者濃厚的思想感情,傳遞著外國的歷史文化知識和社會生活狀態(tài)。例如: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哈姆雷特》,這是莎翁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在這部戲劇中,哈姆雷特的經(jīng)典臺詞“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是生存呢,還是毀滅……”莎士比亞在描寫哈姆雷特這段內(nèi)心獨白時,也是對對人性的拷問,對哈姆雷特當時的內(nèi)心情感表達得十分到位。當讀到這段獨白時,讀者往往也會不知不覺地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情感語言描繪得如此細致,也是這部作品深受讀者喜愛的重要原因。

三、外國文學語言描寫形象

形象的語言藝術特色能夠使文學作品的表達更為清晰,讓讀者能夠從形象的文學語言中理解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在外國文學中,文學語言的形象性也是其語言藝術運用的主要特點。也許有人會認為,語言的形象和生動完全是一個意思,其實這是錯誤的。語言藝術的形象性與語言藝術的生動性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生動性通常是文學作品在描繪的過程中十分具體,使讀者能夠準確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節(jié);而形象性則是從感知上讓讀者能夠理解文學作品的情感內(nèi)容,文學理解的層次更高。與語言生動相比,文學語言的形象通常具有抽象性和表象性這兩個特征。在抽象性特征中,形象并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作者根據(jù)一定的思維和社會現(xiàn)實虛構出來的形象;而在表象性中,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往往都是作者和讀者在作品中形成的一個固有形象。這兩個特點看似存在著很大的矛盾,但這都符合外國文學的語言藝術。例如:在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這部小說中,對于小說主人公小姑娘的形象,讀者和作者都會認為這就是杜拉斯本人,小說也像是一部杜拉斯的自傳體小說,把作品中小姑娘的形象具象地表現(xiàn)出來。

四、結語

第2篇:外國語言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反思性教學;外國語言學;教改;探索

反思性教學源自西方,后被我國引進,受到廣泛的普及和應用,相關學者和研究部門也對國內(nèi)的反思性教學熱進行了細致的實踐和調(diào)研。從發(fā)展教學實踐和提升教學理論的角度上說,反思性教學能夠發(fā)揮出重要作用,同時反思性教學也可以對外國語言學課程產(chǎn)生影響,下面我將具體展開探討。

一.提出問題

因為處于傳統(tǒng)教學理論的影響中,教學實踐和語言學輸入理論出現(xiàn)了互相排斥和矛盾的現(xiàn)象,教師自身的實踐經(jīng)驗和儲備的語言學知識無法融會貫通,這也是我國外語教學的相關部門和科研人員關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種現(xiàn)狀,國內(nèi)很多高校紛紛開設了相關專業(yè)課程,重點進行外國師資培養(yǎng)工作。比如應用語言學和外國語言學研究生專業(yè),就是有針對性開設的,然而高校只是看到了積極的一面,忽視了其中的漏洞和不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味側重語言學理論的系統(tǒng)性,忽視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導致很多學生只能死記硬背,領會理論知識,無法觀察到外語教學實踐中應用語言學理論知識的真正作用和意義,無法用自己學到的語言學理論知識去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具體來說,有機結合師資培養(yǎng)課和語言學理論教學,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激發(fā)研究生對于學習理論的熱情和興趣,提高教學質(zhì)量,改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要注意,把語言學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整合,對實踐的過程進行細致的反思,把反思性教學作為語言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二.反思性教學的基本內(nèi)涵

反思性教學即我們提到的反思性實踐,它是近年才在教育界興起的教學實踐活動,被稱之為教師提高專業(yè)技能最為有效且現(xiàn)實的手段,一經(jīng)提出,就受到廣泛的普及應用。反思性教學也是文化在教學中的一種真實反映,可以促進教學主體逐漸走向自覺化,是教學主體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的重要手段,可以促進學會學習和學會教學的有機結合,讓教學實踐更加的科學合理,幫助教師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反思性教學可以從對教學活動的描述和思考中,明確教師的目標,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也可以讓他們趕超過去,激發(fā)出發(fā)展事業(yè)的潛在能力。在對之前的技能,經(jīng)驗和觀念的反思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活動評估,也可以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反思不只是指對一個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研究,也包括對師生在教學中構建的制度和結構的思考,反思實踐是可以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影響的。由此可見,培養(yǎng)出一批有批判特點和批判能力的反思型教師是反思的真正目的。要想實現(xiàn)這個目的,教師需要把理論研究成果有效的應用到教學實踐活動中。

三.探索反思性教學

根據(jù)我的主觀理解,教法課程是用來解決“怎樣”問題的,但是語言學教學則是用來解決“什么”和“為什么”的相關問題的。從另一個角度說,教學技能和教學法教學,主要是教育學生怎樣進行組織教學;但是和語言學有關的教學課程,比如通常說的應用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則主要是負責解決教學里的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但是根據(jù)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研究生在學習中o法在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中間建起一個溝通的橋梁,導致他們無法把所有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分發(fā)揮課堂的引導作用,讓學生不只研究怎樣的問題,也要研究外語中的為什么和什么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積累扎實的理論基礎的同時,更好的掌握教學技能和教學過程,順利展開他們未來的教師生涯,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的教師。同時教師也要充分發(fā)揮反思性教學的作用,努力把語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四.分析語類的過程

對語類的分析過程進行反思,實際上是把學習純語言學的過程轉換為學習語言教學的過程。

(一)輸入語言學理論知識

初期為了研究語言學,給語類的定義是描述一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語類分析,講解分析語類的具體方法,可以從對比的角度進行,與此同時,給學生推薦一些可供參考的材料。

(二)挑選語料

根據(jù)復旦大學的《大學英語》和其他機構編制的《新編大學英語》的內(nèi)容,從中選出五個科普類的文章,然后尋找五篇網(wǎng)上的科普類論文。不管是論文還是文章,他們的主題都是保護環(huán)境,以此來滿足語類分析的研究目的,避免受到被跨學科這個因素影響。

(三)分析語類

分析語類的時候,要從下面這些方面進行:第一,分析具有標記性的主題;第二,分析語法主題;第三,使用的語態(tài)和時態(tài);第四,分析縮略語

(四)結果和討論

通過分析這些文章和論文語態(tài),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語類不同,語言特征也不同??蒲蓄惖恼撐闹攸c探究過程,科普類的文章則重點分析對象,而且這兩種語類面對的讀者群也是有差異的。通過分析縮略語可以看出,對比于科普類的文章,研究論文對于技術背景和知識背景的要求更高。

(五)給外語教學帶來的啟示

通過上面的討論結果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種類的關于科技方面的英語文章,它們的本質(zhì)也不一定是相同,同時也存在語類差異,教師在外語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這種差異性,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正確的認知和應用。另一方面,這也給教選擇閱讀材料和教材提供了借鑒,舉個例子,科普文章并不適合所有的人,它是要要求的,只適合那些沒有技術背景,但是有閱讀能力的普通讀者,不能把這類的文章當成學術論文的典型范例。

綜上所述,我國的外語教學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影響,一直存在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師資綜合能力無法滿足教學發(fā)展的要求等現(xiàn)象,雖然相關部門和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改善這種狀況,還是無法完全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外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必須把理論和教學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并且對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和經(jīng)驗積累,努力讓培養(yǎng)出的學生知道怎樣把自己的積累和所學,應用到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學生的學習效率,充分發(fā)揮反思性教學的作用,提高外語教學效果,給社會培養(yǎng)出一批反思型的全能人才。

參考文獻:

第3篇:外國語言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 代言體;模因論

1.什么是模因

模因,即meme,是指在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的傳遞過程中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那個東西。模因論是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一種新理論。它試圖從歷時和共時的視角對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以及文化具有傳承性這種本質(zhì)特征的進化規(guī)律進行詮釋。模因論中最核心的術語是模因(何自然,2005)。Blackmore認為,任何一個信息只要它能夠通過廣義上稱為“模仿”的過程而被“復制”,它就可以稱為模因了(Blackmore, 1999)。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事物,只要一開始出現(xiàn),并不斷地被人加以模仿,復制和傳播,都有可能成為模因。語言作為一種模因,它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與歷代語言使用者的不斷模仿、復制與傳播是分不開的。如果語言不再為人類所模仿和使用,那么它必然逐漸被人遺忘并走向消亡(薛紅勤, 2012).

本文將討論網(wǎng)絡語言“代言體”的盛行。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輸入“代言體”三個字,便可找到317,000個相關結果。在谷歌搜索引擎中輸入這三個字,則可找到約8,740,000條結果.由此可見, “代言體”已經(jīng)成為名副其實的網(wǎng)絡流行語了。

2.“代言體”的出現(xiàn)

“代言體”這一語言現(xiàn)象出現(xiàn)于2012年10月份。該代言體名為陳歐體,2012年10月,聚美優(yōu)品2012年新版廣告.廣告由其CEO陳鷗主演,廣告詞如下:

“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guī)則,我有我的選擇; 你否定我的現(xiàn)狀, 我決定我的未來; 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 我可憐你總是等待; 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 夢想, 是注定孤獨的旅行, 路上少不了質(zhì)疑和嘲笑, 但, 那又怎樣? 哪怕遍體鱗傷, 也要活得漂亮. 我是陳鷗, 我為自己代言.”

這段由國內(nèi)團購網(wǎng)站聚美優(yōu)品80后CEO陳鷗親自出鏡的電視廣告的解說詞, 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過多地強調(diào)品牌和產(chǎn)品, 更像是一部”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的微電影, 用鏡頭講述了他的創(chuàng)業(yè)感慨和人生思索: 考試錄取、職場奮斗、戀愛告白等與目前年輕人息息相關的寫實畫面,講述了年輕人在質(zhì)疑聲中為夢想和未來而堅持奮斗的心路歷程,展開了年輕人的率真和倔強、思考和勇氣。

何自然(2003)認為, 模因是大腦里的信息單位,是存在于大腦中的一個復制因子. 當某種思想或信息模式出現(xiàn), 在它被復制或被重復傳播之前,它還不算是模因. 只有其被人們模仿,傳播才具有模因性. 因此, 在”代言體”還未被廣泛復制和傳播之前, 它還不算是模因因子。

“代言體”的復制和傳播

2013年2月,各類改編版”陳歐體”突然走紅. 如,“我是學生,我為自己代言”,“我是單身,我為自己代言”,”甄各種角色代言版”, “城市代言體”,”民工代言體”, “星座代言體”, “ 廚師代言體”, “實習生代言體”, “胖子代言體”, “學霸代言體”, “剩女代言體”等等。例如, 學霸版的代言體: 你只看到我的分數(shù),卻沒看到我眼睛的度數(shù); 你有你的藝術, 我有我的學術; 你否定我的可愛, 我超越你的未來; 你嘲笑我一味讀書不會去玩, 我可憐你總是偷懶; 你輕視我的存在, 我證明這是誰的時代; 學術, 是注定孤獨的旅行. 路上少不了質(zhì)疑和嘲笑. 但, 那又怎樣? 哪怕熬夜傷心, 也要考得漂亮. 我是學霸, 我為自己代言. 又如, 民工版的代言體: 你只看到我流連各個城市, 卻沒看到我滄桑的雙眼; 你有你的選擇, 我有我的人生; 你嘲笑我長大了還是沒有女人, 我可憐你依賴愛情生活; 你可以不闖蕩, 我們會證明這是另一種精彩; 出差, 是注定痛苦的旅行. 路上總少不了酸甜苦辣. 但, 那又怎樣? 哪怕沒人陪, 也要堅持走到底. 我是民工, 我為自己代言.

代言體的格式大體為: 你只看到…卻沒看到…你有你的…我有我的…你可以無視…我們會證明…, …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總少不了…和…, 但, 那又怎樣? 哪怕…, 也要…, 我是…,我為自己代言.

何自然(2003)指出, 模因在傳播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變異. 語言模因的變異從本質(zhì)上說就是意義的變異. 在這一階段, “代言體”被廣泛的復制和傳播, 因此可以算是模因因子了.

“代言體”這一模因盛行的必然性

陳鷗代言體的廣告詞給人帶來一種激情澎湃的正能量,像是專為有理想不隨波逐流的年輕人向功力社會寫的文字. 既道出了年輕人所遇到的困難, 也展現(xiàn)了年輕人的理想與憧憬. 整段文字傳達出的自強、自信、自愛和堅守夢想永不言棄的精神,引起很多年輕人的共鳴。因此, 這文字本身就有一種強有力的感召力, 表達出了大多數(shù)年輕人想要表達的苦悶與激情, 挫折與理想, 是一種強勢模因.

鑒于此, “代言體”的盛行是必然的, 它為年輕人帶來了無限正能量.

參考文獻:

[1]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 [M]. Oxford: OUP, 1999.

[2]何自然. 何雪林. 模因論與社會語用 [J]. 現(xiàn)代外語. 2003(2).

[3]薛紅勤. “給力”的模因性 [J]. 科技信息. 2012(30).

第4篇:外國語言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日語文獻建設;學科發(fā)展;讀者需求;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4-0100-02

高校圖書館的文獻建設一直是圖書館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但是多數(shù)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往往都是從宏觀層面上來尋求方案。本文從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的小語種藏書――日語文獻出發(fā),分析其館藏建設的現(xiàn)狀、讀者需求的變化,以及相應的改善配置和優(yōu)化策略,以期呈現(xiàn)給大家一個新的視野,為圖書館文獻建設的發(fā)展起到一定參考和借鑒作用。

一、日語文獻建設的現(xiàn)狀

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系成立于1984年,于1998年正式更名為日本經(jīng)濟文化學院,下設兩個專業(yè),分別為日本語言文學和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日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日語藏書建設至今已經(jīng)26年,藏書總量達57884冊,日語專業(yè)的學生總數(shù)614人,每個學生的占有日語圖書為94.3冊。圖書館的日語圖書,主要以80年代出版的語言學與文學著作居多。

1.現(xiàn)有日語文獻的學科配置。評價圖書館藏書質(zhì)量的好與壞,不是取決于這個圖書館有多少數(shù)量的書,而是看其滿足讀者的程度與利用程度。藏書結構合理與否,也是看這兩個標準的。從藏書結構來看,日語文獻可以分為7大類,其中各專業(yè)方向的藏書量分配情況如表1所示。

表1?搖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日語文獻館藏結構配置

從這幾個學科來看,文學類占比例最大,語言學占第二位,文學作品主要是以近代作品為主,評論性的文章也以近代居多。語言類藏書,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種是原版日文圖書,一種是國內(nèi)出版的日文圖書,這些藏書多是一些日本的名家作品,對學習和研究日語語言學有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入藏的經(jīng)濟類圖書,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讀者了解日本80年代的經(jīng)濟情況;還有一些金融政策、經(jīng)濟政策、國際經(jīng)濟法等方面的書籍,其專業(yè)化程度相對較高,有助于更深層次的學習和研究。而社會與文化方面的圖書,我館則一直比較欠缺,但文學專業(yè)的學生對這些專業(yè)領域的研究也不少,因此希望增加這方面的日語文獻館藏,以滿足其對于相關資源的需求。

2.現(xiàn)有日語文獻的時間結構。從藏書的時間結構來看,以85年為界,85年以前的約占文獻總量的2/3,85年以后的約占文獻總量的1/3。我館從20世紀90年代以后,由于經(jīng)費的問題,日文圖書有相當大一部分主要依靠贈送來補充館藏;自2000年以來,才陸續(xù)購買了一些原版新書。

二、日語學科發(fā)展及讀者需求變化

1.學科研究方向呈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就學校專業(yè)來講,我校設有日語語言文學和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日語)兩個專業(yè)。讀者的文獻需求主要集中在語言文學方面,同時,有向多學科發(fā)展的趨勢。經(jīng)濟、教育、文化、社會等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的文獻需求增長,尤其是社會、文化方面資源的需求日顯突出。筆者發(fā)現(xiàn),在學生近年來的論文選題中,也常常以茶道、花道、宗教等為主題來撰寫學位論文。所以,在學科方向呈現(xiàn)出多元發(fā)展之下,我們也應適時補充完善這些方面的日文書籍。

2.語言文學類書籍需求快速增長。上海外國語大學是全國比較早成立日語系的學校之一,所以20世紀80年代的日語書籍相對比較全面,而且文學作品以近代作品較多,就其學科特性而言時效性往往不強,因此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圖書仍可為讀者所用。但隨著當前日語專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尤其是日語語言文學方向研究的逐步深入和資源數(shù)量的急劇增長,以往的那些日語語言文學類圖書已遠遠不能滿足廣大日語語言文學專業(yè)師生的學習和科研所需,他們對日語館藏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均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能有最新的作家作品和語言學等方面的前沿資料,尤其是一些日語的原版暢銷書,因此圖書館的日語文獻采購應盡快跟上高速增長的需求。

3.其他方向的實用性文獻需求增加。在經(jīng)濟貿(mào)易等其他方面,書籍則呈現(xiàn)出比較過時的情況,因為經(jīng)濟與貿(mào)易的發(fā)展變化較快,近些年來出現(xiàn)了很多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比較講求時效性。因此對于我館現(xiàn)有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相關日語圖書,讀者普遍認為資料不夠新,亟待補充新鮮血液加以完善。此外,作為大學圖書館,在滿足廣大師生一般的學習和教學需求之外,還應增加一些通識方面的書籍。就日語專業(yè)的學生而言,除了要掌握本研究領域的學科知識外,還應對日本的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均有所涉獵和了解,不能讓他們僅僅停留于日語本身的應用,更要增加對日本文化的理解。因此增加日語文史哲類的圖書也顯得十分必要,且對于人文社科各方面日語資料的需求也呈現(xiàn)出日益增長的態(tài)勢。這些藏書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多了解日本的國情,對日本有更深層次的了解,使其專業(yè)素養(yǎng)得以全面提升。

三、日語文獻建設的優(yōu)化策略

根據(jù)讀者對文獻的需求,一般大學圖書館應該成為一個信息源而不是一個書庫。它的藏書應該滿足各專業(yè)方向的教學與科研所需,遵循“藏以致用”的原則,但也不要盲目追求完備性,而應突出特色文獻的建設。

1.加強語言文學類的文獻建設。根據(jù)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文學類的圖書多于語言類,但由于語言的利用率,遠遠超過文學類,所以我們應該增加語言類方面的圖書,入藏一些理論性、實用性、教學性的語言類圖書,建設日語語言文學特色館藏,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題日語文獻。

2.增加其他研究領域的日語文獻。在初步建設特色語言文學藏書的同時,還應該著力于對語言文學類圖書以外的其他領域圖書的入藏,如社會、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均可適當收錄,這些方面的圖書可以初級入門圖書為主,主要針對學生了解日本情況為主,不宜太過深入或過于專業(yè)。

3.提高日語文獻的采購質(zhì)量。由于圖書館經(jīng)費有限,應該盡量使有限的經(jīng)費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所以,我們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來確保日語文獻采購的質(zhì)量。一方面,圖書館已經(jīng)把館藏所有的日文圖書記錄輸入電腦,方便讀者查詢;同時可以在購買新書時,盡量避免重復訂購,提高訂購質(zhì)量。另一方面,我們還開展了學科聯(lián)系人服務,通過學科館員對相應學院的走訪,及時了解和收集反饋信息,盡量跟上學院各專業(yè)方向的研究步伐,達到學科研究資料與圖書館文獻信息的一致。

4.充分利用日語贈書補充館藏。隨著中日兩國的交流日益頻繁,我館也經(jīng)常收到一些國外大學的贈書。這些圖書特點是比較新,都是當下較為熱門的圖書,這對我們的采購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日文系任教的日本專家,經(jīng)常會把自己的藏書,贈送給圖書館。內(nèi)容包括文學、語言學,還有專家們喜歡的各種歷史書等,這樣可以充實學生的課余,也可以根據(jù)日本專家的要求,看他們指定的圖書,并展開一定的學習和研究。

綜上所述,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的日語文獻館藏的確存在諸多問題。正如上面提到的對策所言,首先,應該增加語言類方面的圖書,從理論到實際應用都要有所涉及。其次,文學方面應該多增加一些日本新人作家的作品,文學評論方面應該在原來經(jīng)典作品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新人對名家的評論圖書。再次,在經(jīng)濟、文化、歷史等方面,增加圖書種類,使日語文獻藏書體系更趨完備全面。

參考文獻:

第5篇:外國語言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起源;交際功能;避諱;禮貌;掩飾

1.Introduction

Euphemismisaculturalphenomenonaswellasalinguisticconcept.Everylanguagehasitsowneuphemism,sodoesEnglish.Itisdeeplyrootedinsociallifeandhasagreatinfluenceonsocialcommunication.AsanindispensableandnaturalpartofEnglishlanguage,Englisheuphemismhasattractedpeople’sattentionforalongtime.SinceEuphemismwascoined,ithasplayedaveryimportantroleinpeople’scommunication.Thecommunicationwithouteuphemismisunimaginable.Euphemismisusedlikelubrication,whichmakesthecommunicationgoonsmoothly.ThisthesiswillhaveanoverviewoftheoriginofEnglisheuphemism,andstateitssocialcommunicativefunction.

Englisheuphemismasalinguisticconcept,ithascloserelationshipswiththewesternculture,andittrulyreflectsthelifeandvaluesofEnglishpeopleandtheirhistory.Euphemismisaparticularlygoodmediumforaccesstotheforceoflanguagethathasprovidedaneffectiveapproachtounderstandingthehumanmind.ThestudyofEnglisheuphemismcanhelpusunderstandthewesterncultureandpromotetheinternationaldevelopmentbecauseeuphemismiswidelyusedininternationalnegotiations.SothereisagreatneedforustostudyEnglisheuphemism,including:itsorigin,itssocialfunction,etc.

2.ThedefinitionsofEnglisheuphemism

Euphemismisauniversallinguisticphenomenon.Nearlyineverylanguage,therearesomedisgustingwords,whichmakepeoplefeelembarrassed.Intheprocessofcommunication,theunsuitableortoodirectwordswillmakepeoplefeeluncomfortable,evenangry.Thenthereisagreatneedforustouseatactfulwaytoexpressemotion,exchangeideas.Thatistosay,touseapleasant,mildorindirectwordsorphrasestaketheplaceoftabooedwords.

Itisknownthateuphemismisaformoflanguageintentionallycreatedinsocialrelationtoachieveidealcommunication.Withoutthemanylanguagewouldseemtobevulgarandrude,voidofpolitenessandvividnesstosomeextent.Asacommoncommunicationintheprocessofpeopleusinglanguage,euphemismisanimportantwayforpeopletocoordinatethesocialrelationships.Likeakindoflubrication,euphemismenablespeopletoexpresswhatcannotbeuttereddirectlyandensurescommunicationtobecarriedsmoothly.Itisalanguagestrategyincivilizedsocietyforavoidingtaboo.Itisunimaginableifthecommunicationiswithouteuphemism.

Theword“euphemism”wasderivedfromtheGreekword“euphemismos”,whichmeans“fairspeech”.Theprefix“eu”means“good,soundwell”and“pheme”means“saying”or“speech”.Andthustheliteralmeaningof“euphemism”is“tospeakwithgoodwordsorinapleasantmanner”.Thatistosay,euphemismisusedasanalternativetounpleasantexpression,inordertoavoidpossibleloseofface,eitherone’sownfaceorthroughgoingoffense,thatoftheaudience,orsomeofthirdofparty.Thisunpleasantexpressionmaybetabooed,fearsome,orforsomeotherreasonsthatspeakerscan’torintendnottousesomecertainexpressiondirectlyonsomeoccasion.“InWebster’sEncyclopedicUnabridged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is‘thesubstitutionofamild,indirect,orvagueexpressionforonethoughtsubstituted’.RawsonBlunt,aBritishwriter,definedeuphemismas‘a(chǎn)goodfavorableinterpretationofabadword.’”[1]“EncyclopediaBritannica(1994)alsodefineseuphemismas‘a(chǎn)figureofspeechinwhichsomethingofanunpleasant,distressingorindelicatenatureisdescribedinlessoffensiveterms’”[2]

Fromtheabovementioned,wecouldclearlyseethateuphemismischaracterizedbyavoidancelanguageandevasiveexpression.Thespeakersusewordsorexpressionsasaprotectiveshieldagainsttheangerordisapprovalofnaturalorsupernaturalthings.Itisoneformoflanguageandalinguisticphenomenon

3.TheoriginsofEnglisheuphemism

3.1ThereligiousoriginofEnglisheuphemism

TheearliestEnglisheuphemismscomefrom“taboo”.Theword“taboo”comesfromTogan,akindofPolynesian.Itindicatesevasivelanguageoraction.[3]TheemergenceofEnglisheuphemismistomeettheneedofavoidingtaboos.Inprimitivesociety,peoplecan’texplainsuchthingsasailmentandsomesupernaturalphenomena.“Peoplehaveconfusionbetweenthenameofthethingsandthingsthemselves.Thenameisviewedasanextensionofthings.Justastheidiomsays‘Speakofdevilandheappears’.Naturallythewordsorphrasesrelatedtosuchthingsbecometaboos.”[4]Intheancienttimes,peoplehadblindfaithinghostsandGodstheyrespected.Theywhisperedandevenfearedthemsotheydidnotdaretoaddresstheirnamesdirectly.TheythinkitprofanetonameGod.Thereforethenamesofgodsbecometheearliesttaboos.Tospeaknameofgodswastoevokethedivinitywhosepowerthenhadtobeconfronted.Suchdangerouspracticeswerereservedforpriestsskilledinnegotiatingwiththesupernatural.Sotheusualwaytoavoidistoemployeuphemisms.Therefore,forthereligiousneed,alotofeuphemismsaboutreligionemerged.Forexample,inordernottodesecrateGod,peopleinEnglish-speakingcountryalwaysusesomeothernameforGodinsteadofcallingdirectly,suchas“Adonai,theAlmighty,Caesar’sCruth,theCreater,Dod,Gad,Land,Lawks,Lawd.”[5]Theoppositesideofgodisdevil,whichismoreterribleforpeople.Whenpeoplerefertothem,theytendtousesucheuphemismstoreplace:D,theBigD,theEvilone,theBlackone,theGoodman,Jesse,Oldboy,Ourfather,Lordoflords,Kingofkings,theLightoftheworld,etc.[6]

Fromtheabovementioned,wecanfindthatreligionbringsmanyeuphemistictermsinthereligiousmatter,especiallythenamingandaddressingofGodtothelanguage.

3.2TheracialandnationaloriginsofEnglisheuphemism

Itisknowntoall,thephenomenonofracialdiscriminationisdeeplyrootedinAmericainwhich“equalopportunity”isflatteredbyAmericanwhitepeopleasanequalrightenjoyedbyeveryone.Duetothepressureofsocialpublicopinion,althoughsomewhitesdiscriminatetheblackfromtheirheart,theywillnotexposethiskindofprejudiceinpublic.Meanwhile,fewpeopledaretohumiliateandpersecuteblackspubliclyfornoreasonatall.Inotherwords,thewayofdiscriminationbecomestactful.Therearemanyeuphemismsemergingforthisreason.Inthe1930s,‘nigger’isstillaneutralnouninEngland,andhasnomeaningofhumiliatingblacks.Butsincethiswordhastheobviousmeaningofdiscriminatingtheblacks,mostofpeopleinEnglandandAmericansusesomeothereuphemisticwords,suchas“coloredblack”instead.Whentalkingaboutsomeotherraces,itdoesnotoftenusethedirectwordsthatarerelatedtocolor.Peopleoftenusesomeeuphemisticexpression,suchasthegeographicname.

3.3Historical,literaryandpoliticaloriginsofEnglisheuphemism

FromthetimetheNormansconqueredEnglandin1066,Englishhasemergedmanyeuphemisms.Atthattime,themainreasontouseeuphemismisthatthelanguageusedbytheconqueredisoftendisparaged,andisthoughtasgrosslanguage.Theupperclasssurelydoesn’twanttolowertheirstatustousesuchwords.Inordertoavoidusingsuchgrosswords,theytendtouse“theelegantwords”,whichoriginatedfromLatin.AndthesewordsweremixedintoEnglishgradually.

Therearealsomanyeuphemismsinliteraryworks.Forexample,inHamlet,Shakespeareusetheexpression“Theundiscoveredcountryfromwhosebournnotravelerreturns”(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秘之國)toexpresshisgreatsympathyforHamlet.[7]ThefamousAmericanwriterMarkTwainuse“release”toexpress“die”inhisworkTheAdventureofTomSawyer.Besides,politicsisafertileareafortheappearanceandgrowthofEnglisheuphemism,whichiscosmeticinexpressionbutdeceptiveinnature.Euphemismsofthiskindarealwaysconsciouslyanddeliberately.ThecosmeticeuphemismcanbeeasilyfoundinAmericanEnglish.Government’sdiscussionoftheVietnamWarwassaturatedwitheuphemisms.Villagesburnedandinhabitantsimprisonedwere‘Pacifications”;thewaritselfwasnotawarbuta“conflict”,the“bombing”becomes“l(fā)ogisticalstrike”or“closeairsupport”,and“killing”becomes“wastingtheenemy”.Theseeuphemismsareusedtodeceiveandtohidethedirtybusinessofwar.[8]Theuseofsuchpoliticaleuphemismshelpsgovernmenttobeautifytheactionandpreventpeoplefromtakinganyanti-governmentaction.Soinordertosatisfythepoliticalneeds,manyeuphemismscometoexist.

4.ThesocialcommunicativefunctionofEnglisheuphemism

Fromtheperspectiveoflanguagecommunication,euphemismfunctionstoavoidtaboos,toshowpolitenessandconcealfeelings.Thankstoeuphemism,itiseasyforpeopletoacceptthethingsthatarelikelytomakeothersfeelembarrassedorunhappy.Itispeople’sgeneralcharactertoexpresstheirideasasmildlyandtactfullyaspossible.Euphemismhelpspeopletoreachthisgoal.Fromthemomenteuphemismcameintoexistence,ithasplayedaveryimportantroleinourdailycommunication,andhelpestablishagoodrelationshipbetweenhumanbeingsandevenstrengthenthesocialstability.Euphemismaremotivatedbythedesirenottobeoffensive.Peopleusethemtoshowtheirpoliteness,toavoidbeingoffensiveandtomeetthepsychologicalandbeneficialneedsofbothspeakersandhearersincommunication.Butsometimestheyareusedtoconcealorcoversomething.Accordingly,euphemismservesthreebasiccommunicativefunctions:evasivefunction,politefunctionandcosmeticfunction.

4.1TheevasivefunctionofEnglisheuphemism

Theevasivefunctionofeuphemismistoevadeusingtaboos,enablingthespeakertotalkabouttabooedthingsfreely.Thesetabooedthingsarebelievedtobedangeroustocertainindividuals,ortothesocietyasawhole,ortobedisgustingandunpleasant,andcausefear.Suchtabooedthingsinclude:disease,disabilities,death,sex,bodyexcretionandbodyeliminationprocess,etc.Peoplecanuseeuphemismstotalkaboutwhatcannotbetalkeddirectly.

4.1.1Intermsofdiseaseanddisabilities

Peopleyearnforhealth,andfearforspecificdiseaseandeverysortofdisability.Sopeoplealwaysusetactfulwaytoexpressthem.Forexample,sexualorvenerealdiseasesuchassyphilis,gonorrhoea,ADIS,etc.arecalled“socialdisease”,‘communicativedisease”,etc.inEnglish.Besides,disabilitiesareverysensitiveareaineveryculture.InEnglish,“thedisabled,thehandicapped,theinconvenienced,theinvalid,auditoryimpaired,hardofhearing,talkwithone’sfingers”,etc.areputintoservice.[9]Soeuphemismplaysaveryimportantfunctioninoursocialcommunication.Withoutit,wesometimescannotcontinueourtalk.

4.1.2Intermsofdeath

Deathisaninevitablestageattheendoflife’sjourney.Itiscommonexperienceofhumanbeings.Yetithasbeenthesourceoffear—fearofthelossoflovedones;fearoftheendofone’slife;fearoftheactualprocessofdying.Therefore,allthesefears,worries,andunpleasantfeelingscombinedleadtoverbaltabooofdeath.Euphemismsconcerningdeathareextremelyrich.InEnglish,therearemorethanseventyeuphemismsfor“death”,including“tobegone,tobegonetoabetterworld,tobewithGod,tobreathone’slast,tocloseone’sday,todepartfromtheworldforever,todeparttoGod,tofallasleep,jointhegreatmajority,passaway,etc.[10]Nomatterwhythiswordisusedinacertainlanguage,peoplealwaystendtouselessharshwords

4.1.3Intermsofsex,bodyexcretionandbodyeliminationprocess

Wordsrelatingtosex,procreationandexcretionarehighlyrestrictedtomentionbecausetheymayevokedisgustingresponsesofpeople.Verbaltabooonthemisprobablymotivatedbytheintuitivedisaster,shame.Peopleallhavecertainfeelingsofwhichtheyaresoashamedthattheydon’tliketoadmiteventothemselves.Inpeople’sdailylifeorinsomeformaloccasion,ifthetalkordiscussionreferstosomethingaboutdrainage,peoplewilltrytoavoidusingvulgarlanguage.Theytendtousesomeimpliedorneutralwordstomakeconversationcomfortable.Forordinarypeople,thesafestwaytoavoidmentioningthesethingsthattheyhavetomentioninmanycircumstancesistouseanotherexpression—euphemismtoreplacethetruenameofsuchathing.Forexample,inEnglishtherearemanyelegantexpressionsfor“goingtoWC”,suchas:towashone’shand,tospendapenny,togoandseeone’saunt,toanswerthecallofnature,becausenaturecalls,etc.[11]

“Thetopicconcerningbeingpregnantistouchybecauseittendstoarousetheassociationwithsexualbehaviors.‘Tobeatroundbushes’isverynecessary,suchas“withchild”,“anticipating”,“excepting”for“pregnant”,etc.[12]Talkingaboutsexualintercourseistaboo.Expressionsrelatingtosexhaveheavilybeenveiledforthepurposeofavoidingawkwardnessandoffense.Sopeopleuseeuphemisticwordstotalkaboutit.Forexample,peopleevadesaying“hip”directlywhichisreplacedwith“buttock”,“bottom”,“one’sthing”,and“secretparts”donatessexorgansofbothmalesandfemales.[13]

4.1.4Intermsofoldage

EnglishandChinesehavedifferentfeelingsabout“oldage”.AChineseisproudofbeingold,whereasawesternerwillfeelirritatedandeveninsultedatmentioninghisoldness.InEnglishculture,peopledonotdescribeothersasortobedescribedas“old”becausetheold,whonolongerwork,areignoredbysociety.Therefore,peoplecreate“thesecondchildhoodgoldenyears,seniorcitizen,grayhair,maturegoldenage”whentheyreferto“oldage”inwhichitattemptstoconcealthefactofbecomingoldandavoidarousingoldpeople’ssadfeelingofaging.[14]

4.2ThepolitefunctionofEnglisheuphemism.

Politenessisanotherimportantfunctionthateuphemismsserveinthesociallife.Politenessisthesymbolofhuman’scivilizationandoneoftheimportantprinciplesguidingpeople’sactivities.Asakindofsignificantsocialactivity,languageactivitymustobservethisprinciple,too.Whenwehavetotalksomethingunpleasant,weshouldchooseeuphemisticwaytoexpressinordernottohurtothers.Beingpoliteisareasonableactionthatanyonewhoiskeenonface-savingwilltake.Thepolitefunctionofeuphemismistriedtoavoidbeingharshorimpoliteinthecommunication.Inotherwords,euphemismsaretominimizeimpoliteexpressionsandmaximizepoliteexpressions.Forinstance,whenateachercommentsonastudent’smoralconductsandschoolworkinfrontofthestudentorhisorherparent,heorsheshouldreportthefactononehand,andontheotherhandshouldtakeintoconsiderationthestudent’spsychologicalenduranceandtheparent’sface.Sotheeuphemisticwaytoexpressmightbe“Thestudentisabitslowforhisorherage”insteadof“Thestudentisstupid”.[15]

ThepolitefunctionofEnglisheuphemismisembodiedineveryoccupationallanguage.Occupationaldiscriminationgivespeoplepressureandemotionalirritation.Althougheuphemismscannotuprootthiskindofphenomenon,atleast,theycangivethemsomepsychologicalcomfortbyupgradingofcareername.Therefore,“engineer,manager,etc.”havebecomemoreandmorefashionable.“Dustman”ischangedto“sanitaryengineer”;“mechanic”to“automobileengineer”,“gardener”to“l(fā)andscapearchitect”,“shoemaker”to“shoerebuilder”[16]InEnglish,therearemanyadjectivesaboutpeople’sappearance,suchas“goodlooking,handsome,pretty,charming,attractive”,etc.Theyareallcommendatorywords.Whentalkingaboutsomeonewhoisnotpretty,wecannotuse“ugly”or‘a(chǎn)wfully’.Wehadbetterusesomeeuphemismssuchas“plain,ordinary,notparticularlylooking”,etc.insteadofthem.Soeuphemism’spolitefunctioncansavepeople’sfaceintheirprocessofcommunication.Itissoimportantthatwecannotneglectit.

4.3ThecosmeticfunctionofEnglisheuphemism

Besidestheevasiveandpolitefunction,euphemismhasthecosmeticfunction.Thiskindofeuphemismisusuallyusedinthegovernment,military,politicsandcommerce.Itreferstousinggoodwordstobeautifythings,whicharenotbeautifulinrealityandmakethethingbemorepersuadedandacceptable.Becauseeuphemismhasthenatureofvagueness,tosomeextent,itisdeceptive.Traditionallyspeaking,euphemismplaysapositiveroleinsociallife.Usingit,peoplecanavoidsomeembarrassedandungraciousoccasion.Butjustaseverycoinhastwosides,euphemismhasnoexception.Usingitsuitablycancoordinatesocialrelationships,butabusingitwillmisleadthepublic,willcoveruptheessenceofthings.Forexample,inmodernWesternsociety,thepooriscalledas“theneedy”,lateritwaschangedto“theculturallydeprived”,thento“theunderprivileged”,atlastto“thedisadvantaged”.Soitwillconfusepeoplethatthiscountryissorichthatthereisnopoorpeopleatall.

Firstly,thegovernmentandthemilitaryoftenusethemtodisguisetherealityfromtruth.Theydescribe“economiccrisis”as“recession”or“depression”;“attack”as“activedefense”.[17]Atthebeginningof20thcentury,therelationshipbetweenlaborandcapitalbecomestrained,andtheagitationofstrikingbecameaserioussocialproblem.Inordertohidethefact,politicianscallthestrainedlabor-capitalrelationshipas“industrialclimate”,strikingas“industrialaction”.Ifthenegotiationbetweenlaborandcapitalissuccessful,itwillbeclaimedas“productive”,onthecontrary,itis“counter-productive”.[18]

Secondly,thiskindofeuphemismiswidelyusedincommerce.Itisoftenusedtoplaytricksandtodeceivethecustomers.Thecommercialexaggeratestheproduct’sfunctionandquality.Inthesameway,theEnglisheuphemismisalsousedtomakecustomersfeelpleased.Forexample,inordertomeetthepassengers’senseofdignity,someAirlinescallFirstClassDeluxeClassorPremiumClass;SecondClassFirstClass;andThirdClassbecomeBusinessClass,EconomicClass,orTouristClass.[19]Doinglikethese,itseemsthatallpassengers’positionarepromoted.Theirpurposeistoattractmorepassengersandgainmoreprofitsbyusingeuphemismsinthecommunication,meanwhile,thecustomersfeelmoredecent,andithelpscustomerssaveface.

Inshort,euphemismofthiskindmaymakeanideamorepalatable,buttheyinflatelanguage,reduceprecisionandoftentamperwithtruth.Somepeoplecondemneuphemismasdemoralizingbecauseofitshypocrisy,whichotherconsiderthemusefulintheaspectofcoordinatingsocialrelationships.However,thefactremainsthateuphemismsareverymuchapartofthelanguage,andwhat’smoreimportantforusisnottodebatetheirmeritsordemerits,butrathertobeabletorealizethatEnglisheuphemismcanserveforthespecialsocialactivitiesundercertaincircumstance.

5.Conclusion

EnglisheuphemismasanessentialpartofEnglishlanguage,isobservedeverywhereandwidelyusedinpeople’sdailycommunication.

OntheissueoftheoriginandsocialcommunicativefunctionofEnglisheuphemism,thisthesishasatentativeexploration.Butthiskindofexplorationisinastateofdevelopmentbecauseeuphemismisdevelopedallthetime.Euphemismrootsineveryaspectofsociallife,andisdevelopedwiththeadvancementofsociety.EnglisheuphemismisamirrorofWesterncultureintheformofEnglishlanguage.Fromthemomentitwasborn,ithasdistinctculturecolor.Euphemismundoubtedlyreflectstheinnerrelationshipamongtheculturaltradition,socialvaluesandtheformoflanguage.

Inspeechinteraction,sometimes,outofpolitenessortact,oneusesapleasant,lessdirectwordinsteadofsomethingunpleasant.Usingeuphemismisspeaker’sactivepragmaticstrategyinacertaintimeandacertainsituation.EnglisheuphemismpromotesthedevelopmentofEnglishlanguage,andenrichesthevocabulariesofEnglishlanguage,givingpeopleafeelingofwarmandfresh.Inthe21stcentury,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manysocialproblemsrise,too.Peoplecraveforthegentle,warmandeasyunderstoodwords.Euphemismemergesceaselesslyjustrightformeetingthispsychologicalneed.Asacommoncommunicationmediumandarhetoricmethod,Englisheuphemismwillbeusedwiderandwider.Somescholarsholdtheopinionthatitisunreasonabletouseeuphemismbecausetheyhavethenatureofdeceit,especiallyinpoliticsandgovernment.Butwecannotdenythefactthateuphemismisveryhelpfulintheprocessofhumancommunication.Twenty-firstcenturyisaperiodwhenpeopleofdifferentculturehaveevenmoretoucheswitheachother.SoitisvitalforustohaveagoodunderstandingofEnglisheuphemism.Itisunimaginableifthediplomaticnegotiationiswithouteuphemism.Usingeuphemismisakindoflanguageskillthateachofusshouldmaster.

Bibliography

[1]李青.ATentativeStudyofEnglishEuphemism—FromPragmaticPerspective.山東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20032.24P2

[2]吳長旗AnAnalysisofDiplomaticEuphemismfromthePerspectivesofCooperativePrinciplesandPolitenessPrinciple.重慶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5P7

[3]韓銀燕,劉蕾.從心理因素看委婉語的社會交際功能[J].沈陽師范大學學(社會科學版).2005.3P146

[4]同[1]P4

[5]吳祥云.委婉語的社會功用[J].昭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2P30

[6]同[5]P30

[7]毛新耕.論英漢委婉語的生成基礎[J].云夢學刊.2004.3P3

[8]李勝娟.淺析英語委婉語的掩飾功能[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2P94

[9]胡春梅.論委婉語的構成及功能[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1P32

[10]孔一峰,王彥君.英語委婉語的交際功能及其應用領域[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P59

[11]同[10]P59

[12]畢秀英AStudyonEnglishEuphemism.鄭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11P34

[13]范麗群AStudyofCultureConnotationofEnglishEuphemism湖南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5P43

[14]王亞平,萬雪琴.解讀英語委婉語之交際功能[J].江西教育.2004.6P37

[15]牟宜武.論英語委婉語極其構造[J].甘肅科技縱橫.2005.2P133

[16]陶三琴.芻議英語委婉語的起源及其社會功能[J].A南京衛(wèi)生學報.2003.1P157

[17]王平.英語委婉語的交際功能及其構造方式探微[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4.4P62

第6篇:外國語言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 英語語料庫 研究現(xiàn)狀 發(fā)展趨勢

1.引言

語料庫體現(xiàn)真實的語言數(shù)據(jù),通過分析大量的語言事實,從中發(fā)現(xiàn)語言的使用規(guī)律,是一種新型的研究思路。語料庫為英語語言的研究創(chuàng)建了豐富的語言資料,涉及英語語言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有了語料庫如虎添翼,語料庫在英語語言上的應用,更新了英語教學的思想理念及教學方法,能適時地滿足學生和老師所需要的語料,運用靈活。

國外很早就重視語料庫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而我國在2004年廣州華南師范大學外交學院召開的首屆中國語料庫語言學與英語教學研究討論會上提出,未來將著重研究英語語料庫應用于英語教學的基礎理論、教材舉例及其他的研究。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語料庫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筆者通過對近十年來英語語料庫發(fā)展進行分析研究,認為有效地利用網(wǎng)絡資源對英語語料進行資源建設和應用將成為十二五期間的突出問題。

2.現(xiàn)狀分析

2.1語料庫的發(fā)展進程

從對近十年的英語語料庫發(fā)展所進行的歸納和分析可以看出,人們越來越重視該領域的研究,語料庫真實的分析內(nèi)容及大量的資料,方便又快捷的特點吸引著人們使用它[1]。尤其是近幾年,語料庫應用于英語教學的研究論文日益增多,在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都有所建樹,并且明顯呈增長趨勢。近兩年來,語料庫的應用范圍更寬廣,層次面也更廣泛。

2.2應用教學的研究情況

首先,語料庫可以直接應用于英語教學,例如,講解語料庫知識、講解探索語料庫的方式方法和如何利用語料庫資料進行教學等,都屬于語料庫的直接性運用。其次,可以通過編纂詞典、參考語法教材、利用計算機技術的多媒體語料庫進行軟件開發(fā)等,間接地運用語料庫進行教學設計[2]。何安平教授曾分析總結出語料庫與英語教學的實際結合,將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與教學資源的結合,即在編寫教材大綱時,納入語料庫信息作為教材內(nèi)容的重點;二是與課堂教學的結合,即在選取閱讀材料時,利用語料庫中的資源進行詞匯和語法的學習;三是與教學研究的結合。目前我國的英語語料庫雖然在教學研究的領域上有所體現(xiàn),卻仍對教學資源的建設有所忽視,因此,英語語料庫對于英語教學資源的建設研究仍存在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及利用價值。

3.提出建議

近十年來,英語語料庫語言學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對英語語言教學、研究和理論探索等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語料庫不僅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語料庫語言學還在外語教學理論、內(nèi)容、方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目的語交際能力。因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然真實的目的語環(huán)境尤為必要。在數(shù)據(jù)驅(qū)動化下學習利用語料索引軟件,能夠從語料庫中檢索出大量真實的語言范例,為學習者提供充足的語言學習材料,營造目的語學習環(huán)境。語料庫文本集合的特和語料索引特殊的呈現(xiàn)方式為教師提供了一種新型的輔助教學模式,即利用語料庫所提供的信息,尤其是利用語料索引進行教學活動[3]??梢岳谜Z料庫或語料索引提供的語言材料進行語法教學、詞匯教學、文化教學、文學教學等,也可以將這些材料制作成為各種語言練習。英語語料庫的研究成果將大大促進英語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根據(jù)國內(nèi)英語語料庫的現(xiàn)狀,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3.1結合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大的影響。目前,我國對于建設課堂英語語料庫并沒有過多地重視,對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語言上的影響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建設適合我國課堂教育的英語語料庫尤為重要,不但能夠促進我國英語教學的發(fā)展,而且對我國的學術研究具有推動作用。將語料庫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利于開展一些互動式學習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可以分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育功能及特點,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等現(xiàn)代科技軟件,將研究的結果與學生的期末成績進行比對分析,以便找出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為教學改革作貢獻[4]。

3.2用于編寫英語教材

英語語料庫的應用技術影響語言教學研究技術,通過利用計算機進行分析篩選,使得具有億萬容量的語料庫可以編寫英語教科書中的諸多知識內(nèi)容,例如英語語法的教學、語言錯誤分析和詞匯運用等方面,不但改善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的個人經(jīng)驗及知識儲備能力而開展的課堂教學,而且運用豐富的語料庫資源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練習環(huán)境,使教學方法更具代表性和針對性。

在教材的編制過程中,英語語料庫作為參照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知識資源,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得到更有效更常用的知識。我國唯一一套運用語料庫編制的英語教材就是《劍橋標準英語教程》,此教材無論是在設計大綱上、編制的原則上,還是在主體內(nèi)容上都與語料庫完美地結合,使其系統(tǒng)化和個性化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3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庫

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系統(tǒng)存在局限性,已經(jīng)跟不上現(xiàn)代化教育的發(fā)展步伐。網(wǎng)絡語料庫不但規(guī)模大,而且具有廣泛性。語料庫軟件為學習英語提供便利的條件,而且大學課堂大多設有多媒體課件,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語料庫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語料庫不但可以運用于英語教材,而且可以拓展到網(wǎng)絡資源等各個方面,使我們的學習資源渠道更加廣泛,學習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

4.自主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

根據(jù)教學自身的發(fā)展需求,教師可以自主地創(chuàng)建一些適合自身的小規(guī)模的語料庫,方便學生查詢和練習使用。在建立小規(guī)模語料庫時,首先要考慮創(chuàng)建的目標,其次要考慮創(chuàng)建的因素。如果現(xiàn)實條件不能得到滿足,教師就可以選用計算機網(wǎng)絡空間,例如根據(jù)編制的網(wǎng)站將經(jīng)過篩選的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案、適合學生學習的語料庫進行網(wǎng)絡存儲,創(chuàng)建相關學習頻道的鏈接,方便學生學習。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根據(jù)網(wǎng)上語料庫的多樣化,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等收錄一些有益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外國電視劇、歌曲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不再枯燥乏味,多開辦一些互動交流會、情景演練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樂趣中提高成績。

5.積極開展英語語料庫的進一步研究

計算機語料庫是當代信息革命的產(chǎn)物,時代呼喚語言教學建立大規(guī)模和多類資源的英語教育語料庫,并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和研究,加強語料庫基地的建設,完善語料庫實驗室的教學科研設施,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交往合作。因此,我們需要積極地開展英語語料庫的進一步研究。具體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第一,基于語料庫的英語教育教學理論基礎研究。探索語料庫輔助英語教學,特別是數(shù)據(jù)驅(qū)動化學習在我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用性和可行性[5]。第二,語料庫應用于教學大綱設置,包括網(wǎng)絡教學資源在內(nèi)的教材開發(fā)和課堂教學范例及應用效果的實證研究?;谡Z料庫的學術話語研究。語料庫驅(qū)動的語法、語義、詞匯和語篇理論研究。第三,利用計算機技術手段為英語教育提供新鮮的教學資源,實現(xiàn)大信息量,多維演示的立體教學和人機互動的學習模式,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注重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代教育思想。第四,利用語料庫手段進行科研活動,培養(yǎng)注重調(diào)查研究,注重量化和定性分析,以及寬容、合作的專業(yè)素質(zhì)。第五,發(fā)揮語言教育富于實踐和應用的特點。利用學生教育實習,教師自身教學實踐收集語料并建成大型語料庫,在實踐中進一步驗證研究成果,推廣轉化為新一輪教學資料,建立師生共享語料庫,實現(xiàn)科研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

6.研究意義分析

英語語料庫是各種真實性語言實例的集合,能夠為語言的研究與學習提供廣泛恰當?shù)恼Z言實例,語料來源于日常談話、寫作及各種媒體等。語料庫出現(xiàn)以后,對大規(guī)模的自然語言進行調(diào)查和統(tǒng)計,建立統(tǒng)計語言模型,研究和應用基于統(tǒng)計的語言處理技術,在信息檢索、文本分類、文本過濾、信息抽取等應用方向取得了進展[6]。語料庫以其容量大、語料真實、檢索快捷準確等獨特優(yōu)勢在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和語言教育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另外,語料庫資源具有真實客觀性,能夠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學英語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基礎,語料庫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最主要的就是詞匯的運用,所以,英語語料庫對大學英語教學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網(wǎng)絡語料庫的便利性,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作為最重要的資源工具的語料庫,無疑是收集真實語言數(shù)據(jù)的重要途徑與手段,其對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7.結語

從目前英語語料庫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語料庫資源的研究處于不斷發(fā)展中,具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語料庫在英語教材的運用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所關注和重視,在納入教材編寫內(nèi)容的語料庫資源也將成為未來英語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新里程碑,加強對英語語料庫的研究,順應時展的主流。

參考文獻:

[1]胡開寶,陶慶.漢英會議口譯中語篇意義顯化及其動因研究——一項基于平行語料庫的研究[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04).

[2]任文,楊平.邁向國際化:中國口譯研究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趨勢——第八屆全國口譯大會暨國際研討會述評[J].中國翻譯,2011(01).

[3]王龍吟,何安平.首屆中國語料庫語言學與英語教育教學研討會綜述[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5(03).

[4]譚愛華,馮川源.基于語料庫語言學的詞匯教學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S1).

[5]徐洪利.利用語料庫進行英語教學的研究及應用現(xiàn)狀分析[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4).

[6]C.Monti,C.Bendazzoli,A.Sandrelli,et al.“Studying Directionality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through anElectronic Corpus:EPIC(European Parliament Interpreting Corpus),”.Meta,2005.

第7篇:外國語言學論文范文

(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京 210096)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摘要: 本研究以中國學生和英語母語學生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中的四詞詞塊為調(diào)查對象,從結構和功能角度對比分析了中外大學生在英語學術寫作中的詞塊使用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與英語母語學生相比,中國學生使用了更多數(shù)量和更多種類的四詞詞塊,更偏愛使用被動結構的詞塊,較少使用介詞短語詞塊,但對“參與者主導的詞塊”的使用明顯不足。

Abstract: This study has surveyed the use of 4-word lexical bundles in Master’s theses by Chinese and English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discipline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 comparativ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s reveals that Chinese students employ a larger number and a larger variety of 4-word lexical bundles than their English counterparts and show more reliance on lexical bundles of Passive V+(complement) structure. However, Chinese students use lexical bundles of prepositional phrase structure less frequently and use participant-oriented lexical bundles inadequately.

關鍵詞 : 詞塊;英語學術寫作;語料庫語言學

Key words: lexical bundles;academic English writing;corpus linguistics

中圖分類號:H310.43/.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02-0252-03

0 引言

美國心理學家Miller和Selfridge于20世紀50年代最早提出了“組塊”(chunking)的概念,用以闡釋單個信息集結成塊的過程[1]。這個“組塊”的概念后來被語言學家移植到語言學領域,就有了“詞塊”的概念[2][3]。詞塊(或稱預制語塊、詞塊、組塊等)是由連續(xù)或非連續(xù)的兩個或多個詞組合而成的、有一定心理現(xiàn)實性的(即使用時可以整存整取而不經(jīng)過語法生成或分析)預制語言單位[4]。詞塊整存整取的特征,大大提高了交際時語言表達的地道性、連貫性和生動性。詞塊的學習能夠減少大腦處理信息時的負擔,有利于自動識別和提取,有助于提高表達的流利性和理解的速度,語塊習得逐漸成為二語習得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

國外語言學界對詞塊現(xiàn)象進行了較為深刻的理論探討及實證研究,國內(nèi)對詞塊的研究始于本世紀初,對詞塊在二語習得或教學中的作用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探索[5]。經(jīng)筆者綜合檢索,發(fā)現(xiàn)國內(nèi)關于詞塊研究的文章數(shù)量穩(wěn)步增長,2009年至今,研究文獻迅速增加。國內(nèi)過去十年左右時間里對詞塊的研究囊括了詞塊的定義、分類、識別,詞塊與語言水平(聽、說、讀、寫)的相關性研究,二語學習者詞塊(口語、筆語詞塊)使用特點,詞塊教學的成效性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上述各類研究中的研究方法既有理論探究又包含基于語料庫或語料庫驅(qū)動,基于教學實踐的實證研究。數(shù)十年的詞塊研究打破了結構主義語言學詞匯語法二分法的觀點,提出了以詞匯語法為其一,以詞塊為另一內(nèi)容的語言習得二重模式,這是語言學研究的重大進步。

然而,綜觀國內(nèi)外學術語篇中詞塊的相關研究,很多都是對比研究二語學者和本族語學者使用詞塊的差異,鮮有中國學生與英語本族語學生詞塊使用的對比研究。針對該研究空缺,本研究自建語料庫,通過對比分析2011-2013年中國學生和英語本族語學生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中的四詞詞塊,探討中外學生詞塊使用的異同。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語料庫的研究方法首先自建了兩個總字數(shù)約100萬的學習者語料庫,分別命名為語料庫A和語料庫B。前者由2011至2013年中國英語學習者所撰寫的30篇碩士論文組成,后者則由2011至2013年英語本族語者所寫的30篇碩士論文構成。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為避免體裁和學科差異造成的詞塊使用方面的差異,自建的兩個小型語料庫中的文章均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領域的英語碩士學位論文。接著,用AntConc 3.3.5w軟件提取符合條件的四詞詞塊。本研究選擇Cortes[6]較保守的20次/每百萬詞的提取頻點,并要求所提取詞塊至少分布在5個文本中。最后,根據(jù)Hyland[7][8]的四詞詞塊結構及功能分類(分別見表1和表2)對兩個語料庫中的目標詞塊進行分類,對比分析中國學生與本族語者學術寫作中四詞詞塊使用的異同點。

2 結果及討論

本小節(jié)將通過考察語料庫A和B中四詞詞塊的結構及功能分布,對比中國學生和英語本族語者的詞塊使用情況。根據(jù)統(tǒng)計,語料庫A共有字數(shù)約521,330,其中滿足提取條件的四詞詞塊類符總數(shù)為222,形符總數(shù)為4,325;語料庫B共有字數(shù)約528,344,其中滿足提取條件的四詞詞塊類符總數(shù)為177,形符總數(shù)為3,550。由此可見,中國學生比英語本族語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使用了更多類型和更多數(shù)量的四詞詞塊,對詞塊依賴程度更大。

表1顯示了兩個語料庫各結構分類中四詞詞塊的種類數(shù)以及占詞塊總的種類數(shù)的比例。根據(jù)表1,在兩個語料庫中,結構為“名詞短語+of短語片段”、“介詞短語+嵌帶of短語片段”和“其他形式”的四詞詞塊使用較多,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名詞短語+of短語片段”結構的詞塊種類,在語料庫B中占22.6%,在語料庫A中則多達26.1%。該研究發(fā)現(xiàn)支持了前人的研究結論。如Hyland[7]發(fā)現(xiàn),碩士論文前50個高頻四詞詞塊中,“名詞短語+of短語片段”結構的詞塊最常見。相比之下,本族語學生更偏好介詞短語詞塊。在語料庫B中,介詞短語詞塊種類數(shù)的比例(“介詞短語+嵌帶of短語片段”與“其他介詞短語片段”比例之和)高達31.7%,而在語料庫A中僅為20.7%。值得注意的是,屬于“其他介詞短語片段”類型的詞塊“on the other hand”在兩個語料庫中都是最高頻的詞塊,在語料庫A、B中的標準頻次分別為205、214次/每百萬詞,說明英語本族語學生和中國學生一樣,對“on the other hand”詞塊依賴性很大。

表1顯示,中國學生碩士論文中“被動動詞+短語片段”結構的四詞詞塊明顯多于英語本族語者碩士論文。具體而言,語料庫A中被動結構的四詞詞塊種類占9.9%,語料庫B中該比例為6.2%。這一現(xiàn)象似乎說明中國學生比本族語學生更偏愛使用被動結構。Wei & Lei[9]也曾指出,同專家作者相比,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明顯使用了更多的“被動動詞+短語片段”詞塊。由表1可以看出,在兩個語料庫中,“先行詞it+動詞短語/形容詞短語片段”詞塊在語料庫A中占到3.6%,在語料庫B中稍微高一點,占到4.5%。Wei & Lei[9]發(fā)現(xiàn)學習者對“先行詞it+動詞短語/形容詞短語片段”結構使用的頻率明顯低于學者型作家,因而學習者,尤其是中國學生對于該結構詞塊的使用能力有待發(fā)展?!跋刃性~it+動詞短語/形容詞短語片段”結構性詞塊雖然數(shù)量和類型較少,但是此類詞塊可以為作者表達必要性、重要性、可能性等態(tài)度提供很好的話語資源。

從總體上看,語料庫A和B中短語類詞塊(主要包括“名詞短語+of短語片段”、“其他名詞短語片段”、“介詞短語+嵌帶of短語片段”和“其他介詞短語片段”)的種類都比句子片段類詞塊的種類多,該特點進一步支持了前人的研究結論,即學術英語詞塊更偏短語化[9][10]。

表2顯示了兩個語料庫各功能分類中四詞詞塊的種類數(shù)及占詞塊總的種類數(shù)的比例。根據(jù)表2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兩個語料庫中四詞詞塊的種類數(shù)及比例從“研究主導的詞塊”到“文本主導的詞塊”再到“參與者主導的詞塊”呈遞減的態(tài)勢。這一現(xiàn)象與Hyland[7]及Wei & Lei[9]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一致,說明學術寫作中的新手作者想通過對于研究材料、研究過程等的清晰表達而非通過話語資源來證實自己的學術能力。同時,本研究中選取的應用語言學學科中的論文大多是基于實證數(shù)據(jù)的,從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研究主導的詞塊”的高頻使用。根據(jù)Hyland[7]的研究,“文本主導”和“參與者主導”詞塊從碩士到博士再到專家學者,其使用比例越來越高,該結果似乎表明“文本主導”和“參與者主導”詞塊的使用頻率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而顯著增加。據(jù)此,中國學習者及英語本族語者都應當提高本文意識,同時注重讓讀者更好地融入文章。表2顯示,中國學生對于“參與者主導的詞塊”的使用同本族語者相比更加不足,只有11.7%,低了4.1%。

在“研究主導的詞塊”的五個小分類中,語料庫A和B都使用了很多類型的“描述詞塊”,該類四詞詞塊種類數(shù)在語料庫A中占到22.7%,在語料庫B中占到19.8%,遠高于“時間、地點詞塊”、“過程詞塊”、“量化詞塊”及“和研究話題有關的詞塊”的比例。這說明中國學生和本族語學生在學術寫作中都特別注重描述研究方法、材料、設備、環(huán)境等信息,體現(xiàn)自己研究的客觀性。相比而言,中國學生比本族語學生更加注重該類詞塊的使用。語料庫A和B中“文本主導的詞塊”比例差不多,分別是22.5%和21.5%,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每個小類的數(shù)量和比例上。例如,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本族語學生“限制詞塊”使用最多,而中國學生比較偏愛“結果詞塊”。但是中國學生“參與者主導的詞塊”種類數(shù)明顯低于英語母語學生,而這種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對“觀點、態(tài)度詞塊”的使用上。這說明,英語本族語者使用了更豐富的詞塊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評價。

3 結束語

基于以上研究結果可以得知:中國學生2011-2013年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比同時期的英語本族語者碩士學位論文使用了更多數(shù)量和更多種類的四詞詞塊。同英語本族語者相比,中國學生2011-2013年碩士學位論文中較少使用介詞短語詞塊,但是“被動動詞+短語片段”結構的詞塊明顯較多,說明中國學生比本族語學生更偏愛使用被動結構。中國學生和本族語學生一樣,對“先行詞it+動詞短語/形容詞短語片段”結構使用不足,能力有待加強。中國學生對于“參與者主導的詞塊”的使用同本族語者相比更加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中國學生較少使用“觀點、態(tài)度詞塊”明確自己的立場、凸顯自己的研究身份。在詞塊功能小類上,中國學生比本族語學生更加注重“描述詞塊”的運用,來描述研究方法、材料、設備、環(huán)境等信息,強調(diào)自己研究的客觀性。本族語學生“限制詞塊”使用較多,而中國學生比較偏愛“結果詞塊”。

中國學生在詞塊使用方面,和英語本族語者還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建議外語教師使用基于語料庫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使用詞塊。

注釋:

①結構類別8是本研究加進去的。

參考文獻:

[1]戚焱.英語專業(yè)學生口語中詞塊使用情況的跟蹤研究[J].外語界,2010(5):34-41.

[2]蔣宇紅.詞塊教學促進英語學習者口語交際的實證研究[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8(3):86-90.

[3]董麗云.語言哲學視域下語塊對二語學習的成效性反思[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4):17-22.

[4]Wray, A.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5]李繼民.國內(nèi)外語塊研究述評[J].山東外語教學,2011(5):17-23.

[6]Cortes, V. Lexical bundles in published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writing: Examples from history and biology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4,23(4): 397-423.

[7]Hyland, K. Academic clusters: Text patterning in published and postgraduate writing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8a, 18(1): 41-62.

[8]Hyland, K. As can be seen: Lexical bundles and disciplinary variation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8b, 27(1): 4-21.

第8篇:外國語言學論文范文

1.招生對象:凡符合前述第三條基本報考條件要求者,均可報名。錄取類別為非定向與定向兩種。

2.網(wǎng)上報名時間: 2015年12月6日—2016年1月1日,請登陸廣外研招網(wǎng)報名,考試方式選擇“普通招考”。特別提示:報考前,請報考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的考生特別留意導師通過碩博連讀方式已招生的情況。凡通過碩博連讀方式招生指標已完成的專業(yè),則不再通過統(tǒng)一考試方式招生。

3.初試時間:2016年3月。

4.初試科目:外國語、兩門專業(yè)課。同等學力考生須加試政治理論課和兩門專業(yè)課。

5.提交申請材料清單:

(1)在網(wǎng)上報名系統(tǒng)提交信息后打印的《報考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6博士研究生考生情況登記卡》(務必貼免冠近照并在簽字欄內(nèi)簽名確認)。其中,報考定向培養(yǎng)博士生的考生,須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在“對考生報考的意見”欄內(nèi),注明“同意報考定向培養(yǎng)”的意見。

(2)兩名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推薦書(空白表從網(wǎng)上下載,由推薦人填寫)。

(3)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

(4)身份證復印件,碩士畢業(yè)證書和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畢業(yè)碩士生必須在入學前補交)。

(5)體格檢查表(縣級以上醫(yī)院檢查并蓋章或可于考試期間來我校體檢并提交體檢表)。

(6)同等學力者免交碩士學位證書,但必須提交學士畢業(yè)證書和學位證書的復印件和報考碩士生學位課程成績證明(須由學校研究生主管部門出具),以同等學力報考者應交正式發(fā)表兩篇以上論文的復印件。

(7)政審表。

(8)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擬開展的研究計劃。

(9)報名費200元。

第9篇:外國語言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陜西高校;外語專業(yè)布局;外語人才培養(yǎng);分析

筆者對陜西高校外語專業(yè)布局與外語人才培養(yǎng)狀況進行調(diào)查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對陜西高校外語專業(yè)設置進行全面而客觀的了解,并為陜西高校外語專業(yè)的設置提供有益的參考。

1.語種單一,非英語語種開設嚴重不足。

如今,國際社會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我國社會經(jīng)濟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建設人才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yè)知識、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而且還必須要具備過硬的外語技能。而且當前尤其緊缺的是具有精湛專業(yè)技能的非英語語種人才。如今,全國各大高校所教授的外語語種有53種,而在陜西地區(qū)的各大高校中,英語是最主要的外語語種,開設有其他外語語種課程的僅僅只有兩所院校。

以社會需求為出發(fā)點,當前陜西的英語人才供需大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但是明顯缺少西班牙語、意大利語、俄、德等其他語種的外語人才。所以,從外語教學的語種設置而言,陜西地區(qū)已難以滿足社會需求,沒有合理地布局英語和其他語種之間的比例關系。戴煒棟就曾經(jīng)指出,比如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俄語、日語、英語等不同專業(yè)語種應當結合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具體情況以及地區(qū)優(yōu)勢進行綜合考慮。因此,陜西地區(qū)各大高校應當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加強小語種人才的培養(yǎng),促進陜西的經(jīng)濟建設發(fā)展。

2.專業(yè)方向設置趨同,缺乏個性

高校英語專業(yè)的任務是培養(yǎng)復合型英語人才。陜西地區(qū)高校主要是從旅游英語、商務英語、英語語言文學以及師范英語等專業(yè)方向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就專業(yè)方向設置的科學性而言,雖然陜西多所高校都開設了本科英語專業(yè)。然而,他們的專業(yè)口徑大,針對性不足,缺少特色化的專業(yè)建設,大都是以培養(yǎng)能從事商務活動、翻譯、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素質(zhì)的“大而全”的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

然而在課程設置上,很多院校并沒為“大而全”的培養(yǎng)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教學保障。比如,有些院校雖然提出其畢業(yè)學生可以適應“教學”工作崗位,但是在培養(yǎng)計劃中,卻沒有設置相應的師范方向的專業(yè)技能訓練課程。還有的學院雖然提出培養(yǎng)能勝任“管理”工作的英語人才,但是在課程設置上,卻缺少相應的課程規(guī)劃以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能力。這種育人思想的最終目的雖然是為了讓畢業(yè)生擁有更寬的就業(yè)口徑,但在學生畢業(yè)之前其所獲得的職前培訓并不充分,使得其就業(yè)后需要較長的適應期。不僅如此,由于缺少明確的就業(yè)導向,很多畢業(yè)生在校期間并沒有明確的就業(yè)目標,缺少清晰地職業(yè)規(guī)劃,在面臨畢業(yè)時往往不知所措。如今,很多外語專業(yè)學生證證必考,陜西地區(qū)高校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存在諸多共性,而缺少個性。

3.各學歷層次辦學穩(wěn)步發(fā)展,碩士研究生教育有所突破

要想教育能夠面向現(xiàn)代化、而向世界、而向未來,那么就必須進行外語專業(yè)的學習,外語專業(yè)在全國各大高校都十分普及。就陜西地區(qū)高校而言,其所涉及到的外語語種主要有英語、法語和日語。高職高專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外語專業(yè)辦學層次上也存在差異。

首先,陜西地區(qū)英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就陜西師范大學而言,其于1993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其英語專業(yè)開設有英語語言文學和英語課程教學論兩個方向。

其次,本科外語專業(yè)教學點較多,不僅開設有英語、日語等專業(yè),還包括了俄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個外語專業(yè),具有較廣的教育面和較大的社會影響力。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的外語專業(yè)人才,陜西師范大學在陜西地區(qū)具有十分悠久的外語教學歷史,1995年陜西師范大學外語教學取得了豐碩成果,其英語教學從2個班擴張到了5個班,日語教學則從1個班擴張到3了個班,隨后,其辦學規(guī)模也得到了擴大。從原來的4個本科教學班擴大到了8個班。其教學方向也不僅僅局限于英語師范方向,增加了商務英語和英語語言文學方向。

最后,就??平逃裕瑥?995年到如今也得到了長足發(fā)展,教學點由原來的5個擴大到了現(xiàn)在的15個,外語的培養(yǎng)方向也變得更為豐富。

4.招生規(guī)模逐年擴大,高層次教育急需突破

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從1993年開始實施碩士教育,其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張。陜西地區(qū)英語在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的社會需求非常大,但是由于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所招收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數(shù)量有限,離開陜西再深造又存在很多限制條件,因而很多教師都難以完成其繼續(xù)深造計劃。就當前陜西地區(qū)英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規(guī)模來看,仍難以滿足該地區(qū)基礎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需求。

陜西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本科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也在逐年增多,陜西師范大學是陜西外語教師最重要的培養(yǎng)基地。在1993年之前,陜西地區(qū)各大高校的外國語學院主要是以師范英語為人才培養(yǎng)方向。但隨著陜西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外語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模也逐步擴大,為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建設輸送了大量的外語人才。

結束語:

陜西地區(qū)是我國十分重要的高等教育地區(qū),因此,有必要對陜西高校外語專業(yè)布局與外語人才培養(yǎng)狀況進行調(diào)查研究,從而針對外語專業(yè)教育進行必要的整合和改革。外語專業(yè)布局和外語人才的培養(yǎng)必須要和國家及地方的發(fā)展戰(zhàn)略保持一致,外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模及質(zhì)量會對一個城市的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就陜西省而言,需要對社會需求進行積極地了解,緊密圍繞陜西實際情況,加強外語專業(yè)的設置和人才培養(yǎng),從而使陜西地區(qū)的外語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黃雪英.外語人才需求與地方高校外語專業(yè)布局對接研究――以溫州為例[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2,05:390-395.

[2]戴煒棟.我國外語專業(yè)教育的定位、布局與發(fā)展[J].當代外語研究,2013,07:1-5+12+77+79.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關熱門標簽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