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戲曲創(chuàng)作對《桃花扇》的借用方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戲曲創(chuàng)作對《桃花扇》的借用方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戲曲創(chuàng)作對《桃花扇》的借用方式

摘要:明清及民國時期劇作家對《桃花扇》多種層面的模仿,可以根據(jù)類型學的分解方法分為三類形態(tài),即:以史料為憑,還原真人真事的“史實還原類型”;借亂世人物的情感悲劇透視明朝哀亡的“主旨認同類型”;借鑒原著文體框架和筆法精髓的“結構模仿類型”。

關鍵詞:《桃花扇》;戲曲創(chuàng)作;借用模仿;類型學

一、史實還原類型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根據(jù)明代末年發(fā)生在南京城的真實故事改編,雖在一些細節(jié)之處進行了藝術化的處理,但劇中所提及的重大事件均有史可考。無論是劇中所涉及的侯方域、李香君、阮大鋮、左良玉、楊龍友、馬士英、蘇昆生等人物,或故事進程中崇禎末年“黨爭離亂”“福王登基”“清軍渡江”“弘光逃亡”等事件,都與史實高度一致。只是借用了男女之情,以小見大地書寫國家興亡。自《桃花扇》的劇本公開發(fā)行后,清代戲曲作家便視其為榜樣,有感于孔尚任針砭時弊的勇氣和膽量,也體會到《桃花扇》現(xiàn)實主義氣質(zhì)的簡潔、直接、深刻?!氨倔w還原類型”的創(chuàng)作成果,特指后代戲曲作家嚴謹繼承了《桃花扇》的寫實風格,在戲曲創(chuàng)作中寫真人、講真事,有憑有據(jù),避免虛構。這種創(chuàng)作類型還原的是《桃花扇》寫作風格和文法內(nèi)涵的“真我本性”,與原著氣質(zhì)相投。

(一)紀實英雄的《芝龕記》

號稱“繁露樓居士”的清代劇作家董榕于乾隆十六年完成了《芝龕記》,共計六卷六十出?!吨愑洝分械墓适略醋杂诿鞒┠耆f歷、天啟、崇禎三朝的重大社會事件,內(nèi)容著重講述了沈云英和秦良玉兩位巾幗女將忠肝義膽,捍衛(wèi)大明江山,誓死反抗清軍的故事。在六十個章回的龐大戲劇框架中,董榕以兩位奇女子的英雄事跡為原點,形成多重分支,涵蓋了兩個家族中的父女、母子、兄弟姐妹等一門忠烈對明王朝的鞠躬盡瘁。主人公沈云英與秦良玉臨危受命,為國家復興殫精竭慮、忍辱負重,更有沈云英節(jié)烈忠貞,以身殉國,投江自盡。《芝龕記》的創(chuàng)作嚴格遵循史書的記載,以《明史•秦良玉傳》和《烈女沈氏云英墓志銘》為憑,深刻揭示了明朝內(nèi)部政治的腐朽昏聵和忠烈女將一族為國盡忠的豪邁氣質(zhì)。開篇的《芝龕記•自序》中,董榕便強調(diào)所有內(nèi)容出自對《明史》的考證,“一一根據(jù),并無杜撰”。黃書琳在《芝龕記•序》中證實原著“雜采群書、野乘、墓志、文詞”;邵大業(yè)也佐證“詩史詞史,與正史以參稽”,更有一些清代學者將《芝龕記》傳奇視為明朝史傳。[1]《芝龕記》內(nèi)容豐富,場面浩大,涉及“明末三帝”的多個歷史事件節(jié)點,用文采橫溢的筆墨將人物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鏈條緊密鏈接在一起。《芝龕記》得以在清代廣泛流傳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借前朝的亡國教訓,為當朝統(tǒng)治者提供所需的精神慰藉,并在宣揚忠孝節(jié)義的同時,有一定程度的歌功頌德之意。在傾向封建統(tǒng)治階級立場,痛斥農(nóng)民起義的態(tài)度方面,與《桃花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董榕雖未明示《芝龕記》對《桃花扇》寫實風格的仿效,但古今評論學者無不體會到二者筆法形態(tài)的不謀而合。吳梅的《顧曲塵談》、楊恩壽的《詞馀叢話》、沈廷芳的《題董恒巖觀察芝龕記》等文章中均將《芝龕記》與《桃花扇》《長生殿》等傳奇媲美,歸為現(xiàn)實主義戲曲門類?!吨愑洝窞閼蚯硌萏峁┝艘黄饰值耐寥?京劇《秦良玉》和《沈云英》等以此為藍本,打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劇目。

(二)熔鑄西史的《新羅馬傳奇》

無獨有偶,近代學者梁啟超對《桃花扇》同樣青睞有加。他于1925年完成了對《桃花扇》的一版注釋工作,為還原《桃花扇》背后的真實社會史實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戲曲創(chuàng)作領域,梁啟超也秉承著與《桃花扇》一脈相承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先后發(fā)表了《劫灰夢》楔子一出;《俠情記》一出;六幕粵劇《班定遠平西域》和《新羅馬傳奇》六出。其中,《新羅馬傳奇》在藝術風格上與《桃花扇》最為相近。在風云激蕩的20世紀初期,梁啟超主張編演新戲,將題材內(nèi)容從英雄、愛情、情感等傳統(tǒng)套路轉(zhuǎn)變?yōu)殛P注社會現(xiàn)實的新時代題材。戲曲主題思想從封建的君臣社稷轉(zhuǎn)為民主國家的民族意識,三綱五常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也應為三民主義讓路。留學經(jīng)歷使梁啟超對歐美國家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充滿渴望,并力求以此教化國人覺醒,《新羅馬傳奇》便誕生于這樣的個人審美思潮中。這部作品脫胎于梁啟超新體傳記《意大利建國三杰傳》,表現(xiàn)了意大利從1814—1864年之間國家的跌宕起伏。劇作主要記述了意大利人民反對神圣同盟的斗爭事跡,歌頌反抗者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1814年的維也納會議推選奧地利帝國宰相梅特涅為議長,并提出恢復到法國大革命以前的政體,重新劃分歐洲領土。為阻止民權獨立運動,還形成了由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組成的“神圣同盟”。意大利人民失去了在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得到的自由權利,民間組建的燒炭黨人反對重新復辟的封建制度,受到鎮(zhèn)壓之后被捕入獄,在法庭上他們慷慨陳詞,痛斥賣國者的罪行,最后男女首領被處死,成員被驅(qū)散。《新羅馬傳奇》雖只完成了六出,但卻是我國戲劇史上首部以西方資產(chǎn)階級革命為題材的傳奇劇本,意義重大?!缎铝_馬傳奇》在形勢和內(nèi)容方面充滿創(chuàng)新精神,也延續(xù)了《桃花扇》客觀、殘酷、悲劇等寫實風格。其一,從劇本體例而言,《新羅馬傳奇》打破了明清傳奇以人物介紹為開篇的慣例,開拓性地從社會時局入手,借但丁之口詳盡交代了意大利的社會面貌;其二,準確捕捉外國題材的形態(tài)特點,選擇燕尾禮服為戲服,還將握手接吻等社交禮儀編入劇本,對傳統(tǒng)戲曲的舞臺設置和表演方式產(chǎn)生顛覆效果;其三,對歷時50年的戲劇內(nèi)容做出高度凝練的結構安排,人物之間的情節(jié)沖突讓位于戲曲宏觀內(nèi)容,以國家命運為進程推動力,這也是梁啟超對傳統(tǒng)戲曲構架的重大革新?!缎铝_馬傳奇》時隔200余年之后繼承了《桃花扇》“演實人實事,毫無臆造者”的“衣缽”,用歐洲民主革命精神激勵中國亂世梟雄的覺醒?!缎铝_馬傳奇•楔子一出•捫蝨虎客批注》中提到,楔子一出“全從《桃花扇》脫胎,然以中國戲演國外事,復以外國人看中國戲作”。[2]可見,梁啟超在創(chuàng)作《新羅馬傳奇》時,審美情緒頗受《桃花扇》原著的影響。此外,瞿頡于嘉慶四年(1799)所創(chuàng)作的傳奇戲曲《鶴歸來》也與《桃花扇》觀史紀實的創(chuàng)作方法保持一致。這部作品依據(jù)《粵行紀事》和《明史》中瞿士耜抗清的故事改編。以上三部戲曲作品所構成的“史實還原”創(chuàng)作類型,繼承了《桃花扇》的典型文風,打破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創(chuàng)作中抽象虛幻的氣質(zhì)慣例,果敢地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謳歌亂世中不甘墮落屈從的人性。

二、主旨認同類型

除了講述真實歷史之外,《桃花扇》的思想精神中還包含著真情流露的一面。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愛恨離愁,抒發(fā)了對明朝興亡的感傷。雖然清兵入關建立新政權,并在康乾盛世將國家治理得富庶有余,但漢族人民的故國情懷與民族主義意識中,始終對明朝亡國之殤耿耿于懷,并對滿人政權有嚴重的抵觸。因此,這種明亡之痛始終持續(xù)在藝術領域。揭竿而起的大旗由《桃花扇》領銜,一大批戲曲作品秉承著“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思想主旨,以《桃花扇》為馬首是瞻。

(一)蔣士銓的借物言志

清代劇作家蔣士銓曾為乾隆年間的翰林院編修,后乞假回歸祖籍,著有戲曲《紅雪樓十二種曲》。其中的《冬青樹》與《桂林霜》兩劇均在主題層面贊揚了明末英雄的民族氣節(jié),并表達了對異族入侵執(zhí)掌朝政的痛苦難當。這兩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明顯接受了《桃花扇》的主旨精髓,并將其進一步縱深展開?!抖鄻洹肥鞘Y士銓晚年的最后一部戲曲作品,意在追憶英靈,表揚文天祥與謝枋得對南宋王朝的忠誠不渝。全劇共三十八出,蔣士銓從《宋史•文天祥傳》《續(xù)資治通鑒》《宋遺民錄》等近十本史料古籍中提煉出文天祥與謝枋得等人的事跡,增添了充分的戲劇情節(jié),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抖鄻洹芳俳杷螌⒖乖牡涔?與《桃花扇》中明將抗清的主題思想謀求殊途同歸。雖在特殊生活環(huán)境中無法直抒胸臆,但卻在作品中飽含影射之意。蔣瑞藻在《小說考證》中指出:《冬青樹》“事事實錄,語語沉重”,其核心思想與筆風“足與《桃花扇》抗手”。根據(jù)《冬青樹》中的戲曲元素,近現(xiàn)代京劇舞臺上還創(chuàng)作出了贊頌男兒英雄氣節(jié)的《文天祥》,以及描寫謝枋得妻子李貞娘抗元事跡的《李貞娘》。[3]蔣士銓的另一部戲曲作品《桂林霜》在內(nèi)容和立意方面更為直觀地趨向于《桃花扇》?!豆鹆炙放c《冬青樹》同根同源,均是對逆境中仁臣仕子“孤忠”之舉的稱頌,也與《桃花扇》中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悲劇命運末離本同。

(二)黃燮清與《帝女花》

道光年間曾任知縣的清代名仕黃燮清,晚年隱居于浙江海鹽的拙宜園中。因內(nèi)有倚晴樓,他將平生所著六部戲曲傳奇和一部雜劇作品合并為《倚晴樓七種曲》。黃燮清的作品采用傳統(tǒng)戲劇手法,擅長描述愛情題材,辭藻優(yōu)美動人,其中尤以《帝女花》最負盛名?!兜叟ā返膭?chuàng)作中既有傳統(tǒng)戲曲中虛擬的仙侶題材,也有依據(jù)史實刻畫的真切場景。眾香國的散花天女與侍香金童因有私情觸犯天規(guī),被佛祖貶到人間歷劫。天女轉(zhuǎn)世為崇禎皇帝的女兒坤興公主(謚號“長平公主”),金童則轉(zhuǎn)世為周世顯,被招為駙馬。李自成入關后,崇禎帝在死前忍痛殺親,坤興公主被砍掉手臂,得以僥幸生還。清軍入關后,坤興公主在維摩庵帶發(fā)修行。清帝不準其出家,并尋訪周世顯與其成婚。公主貧病交加,離開人世。周世顯前往吊唁時,在其墳前偶得一夢,夢中佛祖向其講明原委,并與公主相見,重歸天庭?!兜叟ā冯m以神話故事為起止,但二十出劇本中的絕大部分內(nèi)容均來自于明末清初的官史或野史。以坤興公主與周世顯的曲折愛情與人生經(jīng)歷為線索,管窺評述了明朝衰亡時所造成的人間悲劇?!兜叟ā肥窃邳S燮清科舉落第時,在友人鼓勵下完成的一部戲曲名作,其間也隱約表達出對滿清朝廷的不滿,以及對明朝文人地位的感懷。戲劇內(nèi)容中所流露出的“寫兒女離合,傳興亡之感”的情緒,明顯受到了《桃花扇》的啟發(fā),并遵循《桃花扇》的戲劇軌跡完成起承轉(zhuǎn)合的節(jié)奏。坤興公主斷臂一出,與《桃花扇》中李香君血染折扇的場景極為相近。黃燮清在《帝女花•自序》中也曾據(jù)實寫到,“事涉盛衰,竊比《桃花》畫扇”?!兜叟ā穭?chuàng)作成功之后,迅速成為戲曲舞臺上炙手可熱的劇目之一,并流傳日本,產(chǎn)生國際影響力。自清末時期,《帝女花》便成為粵劇的經(jīng)典劇目之一,在廣東沿海地區(qū)和香港有深厚的民眾基礎。20世紀的戲曲融合過程中,《帝女花》又先后被改編為評劇和京劇等戲曲種類,在北方地區(qū)扎根。無論表演形式如何變化,《帝女花》內(nèi)容情節(jié)的“隱喻”特征與見微知著的戲劇手法,始終保持著與《桃花扇》原著的一致性。[4]“主旨認同類”作品還包括張聲玠著名的兩部作品《琴別》與《畫隱》。前者書寫了南宋詩人汪元量對故國河山的眷戀,以碎琴之舉表達對元朝統(tǒng)治的憎惡;后者記敘了南宋書畫家趙孟堅在西湖結廬隱居,不侍元主。其弟趙孟頫作為朝廷說客前來斡旋,趙孟堅痛斥其有辱家門,不貞不節(jié)。兩部作品同樣受到孔氏《桃花扇》的影響,借南宋遺老的事例與情懷抒發(fā)自己對明朝的追憶。這些戲曲作品深得《桃花扇》之精髓,戲劇情感空間寬闊。小到兒女情長,大到家國情懷,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悲情色彩擲地有聲地揮灑。

三、結構模仿類型

《桃花扇》在明清戲曲傳奇中的至高地位,除了其寫作內(nèi)容的精彩紛呈與立意的深刻犀利,也包含其在戲曲編創(chuàng)結構和思維邏輯方面所起到的榜樣作用。后人對在戲曲寫作中對《桃花扇》的效仿,一方面是對其結構布局的認可與接受;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中國戲曲劇本在中前期發(fā)展進程中具有典型性的模式構架。“結構模仿類型”的戲曲作品,有些是從宏觀層面對《桃花扇》“賦、比、興”的戲劇進程進行臨摹,有些則在微觀領域的某一出戲本中表現(xiàn)出與原著相似的動機或筆法。

(一)周昂的評論與創(chuàng)作

周昂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戲劇作家與評論家,并創(chuàng)作和改寫了許多戲曲作品。周昂對瞿頡的《鶴歸來》進行過詳細的批點,也是首位從戲劇批評角度發(fā)現(xiàn)其與《桃花扇》在結構層次方面極盡描摹的學者。他曾指出:《鶴歸來》中的人物設置、戲劇背景、反抗精神以及步步走向沉重的戲劇結局,均與《桃花扇》的結構脈絡相仿,其中寫作風格最為接近的當屬首尾章節(jié)。《桃花扇》的初篇采用了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進入到現(xiàn)實的社會背景語境中,主人公相繼登場,故事線索由此展開,并無過度粉飾或鋪墊。《鶴歸來》的第一出《訪菊》中瞿士耜便攜友人與家眷登場,也表明李自成攻陷京城,臨危受命的事件。周昂在評論中寫到:“近來院本如《桃花扇》,發(fā)端取徑稍別?!盵5]開篇并沒有沿用“俗本”慣用的裝神弄鬼之惡習,而是采用簡潔明快的方式,直達主題?!短一ㄉ取返奈财远ㄇ橹葹槊?男女主角看破紅塵出家?!耳Q歸來》也用會元坊上盤旋的兩只白鶴代表瞿士耜的忠魂,緊扣主題。周昂也稱贊道:“其發(fā)端敘友明,收場敘子姓,又一番結構苦心?!盵6]周昂除了對戲劇作品結構與《桃花扇》關系的研究論證,也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秉承了與《桃花扇》趨同的結構體例。他所創(chuàng)作的《西江瑞》《兩孝記》《玉環(huán)緣》等作品也透露出《桃花扇》的影子。

(二)《梅花夢》與《桃花扇》的結構對比

戲曲《梅花夢》出自清朝中后期劇作家張道之筆。該劇以虛構的內(nèi)容講述了一個從仙界到凡間的故事。梅仙寒香因在仙界與石榴仙妒紅產(chǎn)生矛盾爭執(zhí),被貶下凡間十八載悔過。寒香化身為喬小青,下嫁給馮云將為妾,受盡其妻趙氏(妒紅化身)的百般刁難與凌辱。喬小青受觀音點化重回仙班,趙氏則迷失心性,受到懲罰,無法回歸天庭。從戲劇內(nèi)容來看,《梅花夢》與《桃花扇》之間并未明顯關聯(lián),寫作對象與主題審美也大相徑庭。但本劇在織體結構方面完整接受了《桃花扇》的邏輯走向,并忠實遵循其戲劇情節(jié)中的揚抑之勢,保持整體同步模仿?!睹坊▔簟啡竟踩?共分為上下兩卷,這一結構明顯仿照了《桃花扇》的布局。上卷第一出名為《醒一折•寫概》,主要交代時間、地點、人物,用第三人稱的語氣講述前情摘要。這與桃花扇的第一出《試一出•先聲》的內(nèi)容明顯相近。上卷末出《補一折•評疑》全部用念白的方式,從旁觀者的視角對喬小青進行評論。這又恰巧應和了《桃花扇》上卷結尾處的《閏二十出•閑話》。下卷的首尾兩出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的寫作目的與情感所指。細微的差別在于:下卷第一出《攙一折•閑吟》由清虛山人之口唱出五支曲,每首曲之間的情感逐層遞進,哀婉之氣油然而生。全劇的最后一出名為《綴一折•寄韻》則通過清虛山人等三位旁觀者的閑談,作者委婉地道出“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為全劇主旨畫龍點睛。此創(chuàng)意來自于《桃花扇》末篇的《續(xù)四十出•馀韻》,通過蘇昆生等人的對唱與念白重現(xiàn)主題。可見,《梅花夢》在關鍵的四處結構要點位置,均有對《桃花扇》明顯的模仿痕跡。[7]蔡毅所著的《中國古典戲曲序踐匯編》中記載著民間文藝學家李家瑞的《梅花夢•題詞》。其中著重通過例證講解了《梅花夢》的上、下卷首尾四折有刻意模仿《桃花扇》的痕跡,但在揭示與升華主題的能力方面不及《桃花扇》深刻。此外,在劇中的曲牌選擇方面,張道運用了“太平令”“折桂玲”“白練裙”“沉醉東風”“駐馬聽”“前腔換頭”“沁園春”等,這些耳熟能詳?shù)那平Y構大多也在《桃花扇》中被應用涉及?!短一ㄉ取返膭?chuàng)作將戲曲藝術從虛幻抽象的題材類型轉(zhuǎn)變?yōu)檎媲閷嵏械牧髀?賦予了戲曲更多的現(xiàn)實文化表達功能,也形成了穩(wěn)定合理的結構體系。這些優(yōu)點所形成的影響力顯然波及面寬廣,從不同角度對戲曲人的創(chuàng)作審美產(chǎn)生潛移默化觸動,并在其滋養(yǎng)中誕生了許多優(yōu)秀劇目,對戲曲藝術的繁衍與拓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嘯倉.中國戲曲發(fā)展史[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142.

[2]梁啟超.新羅馬傳奇•楔子一出•捫蝨虎客批注[N].新民叢報,1902-06-20(82).

[3]蔣星煜.《桃花扇》研究與欣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9.

[4]賈志剛.中國近代戲曲史[C].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103-104.

[5]盧前明.清戲曲史[M].長沙:岳麓書社出版社,2011:284-285.[6]安葵.戲曲美學范疇之形神論[J].四川戲劇,2014(10):14-20,25.

[7]李國棟.論《桃花扇》的敘事結構[J].四川戲劇,2015(12):90-96.

作者:李丹 單位:鄭州大學音樂學院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