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西安回族學前教育思想研究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西安回族學前教育思想研究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西安回族學前教育思想研究分析

【摘要】文章以西安市蓮湖區(qū)聚居的回族為研究對象,調研了西安回族傳統(tǒng)學前教育的形式:家庭教育、寺院教育的形式、方法及內容。認為部分回民幼兒因困難沒有入園教育,政府應予以幫助。分析了西安回民的教育思想及特點,認為對整個學前幼兒教育有所脾益:教育應具有開放性;家庭重視學前兒童的道德培養(yǎng);注重民族教育。

【關鍵詞】西安;回族;學前教育

思想回族重視教育的歷史由來已久,尤其是重視對學前幼兒的教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遷,學前幼兒的教育思想也不斷得到豐富。本文主要以西安市蓮湖區(qū)聚居的回族為研究對象,探討西安回族學前教育思想。西安市蓮湖區(qū)是西北地區(qū)回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在長期與漢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中,形成了其自身的學前教育思想。

一、回族傳統(tǒng)學前教育的形式及思想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受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回族學前教育思想的類型較為單一,家庭教育和寺院教育是主要的兩種教育形式。這兩種教育方式的隨意性較大,內容零散,引導兒童“向善”和“學習”是古代教育的最終目的。

1、家庭教育

家庭自古以來便承擔著教育的責任,回族也不例外?;刈宓募彝ソ逃袃纱笾黝}:道德與宗教,這兩大主題在教育過程中相互交融,并沒有明顯的界限。回族家庭學前教育常見的一種方式為講故事?;刈逶谛纬蛇^程中,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等,都生動體現(xiàn)了回民的精神品格。另一種教育方式為言傳身教。回族作為忠實的穆斯林,必須遵守伊斯蘭的戒律,如在伊斯蘭教歷九月進行齋戒,參加伊斯蘭節(jié)日,“不食豬肉”等。家長自己在進行這些活動時,也會向孩子告誡這些行為的原因及由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從小形成民族意識。

2、寺院教育

回族的寺院教育起源于阿拉伯早期伊斯蘭教寺院教育。寺院教育,就是將孩子送入清真寺學習《古蘭經(jīng)》的誦讀。[1]信仰伊斯蘭教是回族文化特征之一,清真寺不僅是他們生活的中心,而且也是伊斯蘭文化在回族中代代相傳的場所。早期的寺院教育以教授宗教知識為主要任務,由經(jīng)師、阿訇為師,教授內容主要是《古蘭經(jīng)》內的一些基本宗教常識。但是,伊斯蘭教剛傳入中國時,“在相當長時期內,中國沒有專門培養(yǎng)伊斯蘭教人才的學校,經(jīng)師、阿訇或來自境外、或父傳子授,滿足不了以伊斯蘭教為紐帶的回回民族的需要”,[2]這種現(xiàn)狀也不利于回族兒童在清真寺的學習。此問題得到真正解決是在明代嘉靖年間,陜西咸陽的伊斯蘭經(jīng)師胡登洲創(chuàng)立了經(jīng)堂教育,才形成了正式的學習宗教知識的場所和形式。

二、西安回族當代學前教育的形式及思想

隨著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與社會的進步,特別是西安回族和漢族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其學前教育的形式與思想都發(fā)生了新變化。在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和寺院教育之外,幼兒園教育發(fā)展起來,并逐漸在當代西安回族學前教育體系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家庭教育仍承襲著傳統(tǒng)作用,寺院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則發(fā)生了較大變化。

1、幼兒園教育

在當代社會,西安回族學前教育一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建立了幼兒園。幼兒園教育逐漸成為回族學前幼兒教育體系的中心,并且日益受到回族家長的青睞?;刈鍍和蛯W的幼兒園中,又分為綜合性幼兒園和專門的回族幼兒園,兩種類型的幼兒園在教學內容與師資力量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別。根據(jù)筆者的實地調查,89.39%的回族家長認為有必要讓孩子上幼兒園,接受專門的學前教育;6.06%的家長則認為沒有必要讓孩子上幼兒園;4.55%的調查對象選擇棄權。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多數(shù)回族家長還是認可讓孩子接受專門的學前教育,這說明家長重視孩子接受教育;而認為“沒有必要”的家長或是由于其個人思想、或是經(jīng)濟基礎原因導致孩子無法上幼兒園。因此,家長思想的差異直接影響到西安回族學前教育的發(fā)展。(1)西安回族學前幼兒的就學狀況。51.52%的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入綜合性幼兒園,28.79%的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入回族幼兒園,只有小部分回族幼兒在家庭和清真寺接受教育。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寺院教育已不是回族家長為孩子選擇就讀的主要形式,幼兒園成為家長的主要選擇。上述現(xiàn)象可以反映出在西安聚居的回族發(fā)展到現(xiàn)在,受漢文化影響較深,他們也樂于接受政府創(chuàng)辦的綜合性幼兒園。選擇回族幼兒園的家長數(shù)量僅次于綜合性幼兒園,說明在回、漢文化交往日益深入的今天,回族希望保存自身民族性的強烈愿望??傊?,不管是回族幼兒園還是綜合性幼兒園,回族家長的選擇說明幼兒園教育已經(jīng)成為回族學前教育體系的主體。(2)西安回族學前兒童在幼兒園中的學習內容。回族學前兒童入學的主要選擇是綜合性幼兒園和回族幼兒園,由于兩種幼兒園性質不同,教授的內容也有所不同。根據(jù)表3所示,回族幼兒學習社會科學知識選項占65.15%,這說明回族兒童也會學習漢族幼兒園基本教學內容,包括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以及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的各方面能力。伊斯蘭文化和儒家經(jīng)典的學習,則反映出回族兒童所受的“雙向培養(yǎng)”,說明回族兒童既要學習伊斯蘭宗教文化,培養(yǎng)民族情感,同時也要學習傳統(tǒng)道德知識和社會需要的基本能力。

2、家庭教育

回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沒有隨社會發(fā)展而逐漸淡化,反而顯示出更重要的作用。如果說幼兒園教育是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當代人才,那么家庭教育在回族則是培養(yǎng)“民族接班人”的方式之一。它兼具一般教育與宗教教育兩種任務,是對回族兒童進行宗教傳承的重要途徑。(1)西安回族家長教育兒童的主要內容。與傳統(tǒng)回族家庭教育內容相比,現(xiàn)代社會回族家庭教育的內容并無實質變化。家長所教授的回族宗教經(jīng)典依然是回族歷史上長期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可見,“回族重視伊斯蘭文化的傳承,并將其放在本民族教育的核心位置上”。[3]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在回族家庭教育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回族社會注重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意識,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4]重視實踐技能有助于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勤奮、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質。

3、西安回族學前教育的方式

(1)榜樣示范型。這種教育類型包括言傳和身教兩種形式?;刈逵芯渲V語“父親是兒子的鏡子,兒子是父親的影子”。[5]在生活中,家長的待人處事方式及其他一切行為細節(jié),無形中都會成為孩子的學習對象。他們通過觀察、模仿、學習,進而內化成自己的一整套人生理念和行為方式。所以,父母此時在教育兒童方面就扮演著重要角色。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回族家長很重視對孩子的言傳身教,以期他們從小就形成正確的世界觀。(2)民主教育型。這種教育類型包括表中獎勵、寬容兩種方式?!懊裰鹘逃汀笔且环N比較積極的教育類型,它包含的獎勵、寬容教育方式,都能構建一種寬松的家庭教育氛圍。這種教育氛圍也更有利于孩子養(yǎng)成樂觀向上的性格。從這兩種方式所占比重可以看出,回族家長還是較樂于傾聽孩子意見,讓孩子在寬松的氛圍下成長。(3)嚴厲批評型。在這種教育類型下,家長經(jīng)常用嚴詞厲色、強迫、懲罰等方式讓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并不顧孩子的意愿和想法。相比較于上述兩種教育類型,嚴厲批評型教育下成長的孩子,會養(yǎng)成膽小懦弱的性格,對事物不敢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沒有主見。綜合比較發(fā)現(xiàn),嚴厲批評型在教育兒童的過程中并不可取。

4、寺院教育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國家政策要求及大量幼兒園的建立,寺院教育在回族教育中的地位受到?jīng)_擊。如今寺院教育的存在是為了滿足回族兒童學習伊斯蘭教知識的需要,成為回族學前教育的輔助方式,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形式。在當代社會,寺院教育是除家庭教育外,回族學前兒童學習宗教知識的第二種途徑。但它的授課時間主要集中在寒假和暑假,平時回族兒童主要在幼兒園上學。在兩個假期,家長會把孩子送入清真寺學習系統(tǒng)的伊斯蘭文化。這是出于對回族宗教信仰的傳承?;刈迦藦某錾_始就是忠實的穆斯林。回族向來以“信仰伊斯蘭教”為其民族特征之一,為了民族得以繼續(xù)延續(xù),讓兒童自小學習伊斯蘭教文化,不斷強化他們的民族身份,自然也顯得十分必要。

5、當代西安回族學前教育的思想及特點

(1)傳統(tǒng)民族教育受到主流教育的沖擊。西安回族傳統(tǒng)民族教育受到主流教育的沖擊,這一教育特點集中體現(xiàn)在幼兒園教育中?;刈寮议L熱衷于讓孩子就讀綜合性幼兒園,這類幼兒園一般由政府主持建立,以“素質教育”為主,可以同時適用于各民族兒童學習。與回族建立的民族幼兒園相比,綜合性幼兒園更具有“科學性”和“現(xiàn)代性”,能滿足回族兒童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需要。綜合性幼兒園深受回族家長的歡迎,可充分說明漢族主流文化教育對回族教育的影響之深。(2)德育為主。回族家長重視德育與《古蘭經(jīng)》的教誨密切相關?!豆盘m經(jīng)》中有大量篇幅教育信徒重視道德修養(yǎng),內容涉及孝敬父母、信仰、道德、善心等方面。在《古蘭經(jīng)》的引導下回族家長十分注重培養(yǎng)兒童的德行,他們教育孩子要與人為善、禮貌待人、不欺人、誠信做人等。在這些思想教育下,回族兒童從小就養(yǎng)成了孝敬父母、有禮貌、誠實等良好品質。(3)宗教教育與國民教育的雙重特征。在當代社會,回族兒童接受知識的明顯變化就是其學習兼具“大眾性”和“民族性”。一方面,回族學前兒童到適齡時期要進入幼兒園學習一般性知識,這些知識與其認知發(fā)展水平相符合。另一方面,他們還要接受身為回族必須學習的伊斯蘭教文化知識,定期到清真寺接受教育,這部分學習內容是回族所特有的。上述兩方面的學習內容說明回族兒童擁有兩種不同性質的任務:一是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任務,二是繼承本民族文化,使本民族繼續(xù)發(fā)展的任務。

三、西安回族學前教育的問題與啟示

1、西安回族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以西安市蓮湖區(qū)回族聚居區(qū)為田野點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受經(jīng)濟水平的制約,回族學前教育呈現(xiàn)出不均衡的特點。大部分家庭有能力讓孩子去幼兒園,一小部分家庭孩子卻無學可上,從小就隨父母在社會上闖蕩。隨著社會發(fā)展,“回族兒童上不起學前教育”這個問題在西安市政府的幫助下有很大程度地改善,但是目前仍然有一批回族貧困家庭幼兒沒有入園。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兩方面考慮:第一,政府的扶持與幫助?;刈遑毨Ъ彝タ梢越柚嚓P民族教育政策,給孩子創(chuàng)造入園條件。政府當下正在大力推行“教育精準脫貧”,在這一政策幫助下,相信這些貧困家庭兒童入園問題可以得到改善。第二,回族自身的努力與民族部門的幫助。民族部門應該采取一些救濟措施,如為貧困家庭安排勞動力就業(yè)的機會等,幫助他們改善目前的經(jīng)濟狀況。同時,這些貧困回族同胞也應該積極尋找就業(yè)機會,學習實用的工作技能,通過各種努力提高經(jīng)濟水平,為孩子接受教育創(chuàng)造物質條件。

2、西安回族學前教育的啟示

(1)教育應具有開放性。伊斯蘭教崇尚知識,以追求知識為榮。傳統(tǒng)社會回族幼兒是不學習漢族文化的,在現(xiàn)代背景下,漢族相關文化已成為回族幼兒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回族這一教育特點同樣適用于我們漢族教育,漢族兒童在進行啟蒙學習過程中,除一些傳統(tǒng)讀物外,也應該選擇少數(shù)民族幼兒啟蒙教材來學習,不斷完善本民族的教育體系,在理論上增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教育思想的先進性?;刈鍌鹘y(tǒng)以來就重視學前兒童的道德培養(yǎng),家庭一直承擔著這一重要角色。伊斯蘭教經(jīng)典《古蘭經(jīng)》作為教育指導文獻,充分保證了教育思想的一致性。這些條件都有助于回族兒童良好道德習慣的養(yǎng)成。在教育兒童的過程中,可以避免很多不良教育問題的出現(xiàn)。而我們漢族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則表現(xiàn)出很大的隨意性,如“隔代驕縱”、“上下教育思想不一致”現(xiàn)象。父母肩負著教育孩子的重任,老一輩多數(shù)扮演著“寵溺孩子”的角色。相比較發(fā)現(xiàn),回族的教育有值得我們漢族借鑒的地方,我們應該學習回族教育思想中先進的部分,不斷改進漢族的當代學前教育方法。(3)注重民族教育。由于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點,長期混居在漢族之中,面對漢文化的強烈沖擊,為了使本民族得以生息繁衍,向兒童灌輸民族概念,提高民族意識,進行民族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刈逯匾晫和M行伊斯蘭教文化教育,也會向兒童滲透“信仰伊斯蘭教”的思想。這種做法保證了回族統(tǒng)一的信仰體系,進而提高回族的民族意識??傊?,西安市蓮湖區(qū)回族學前教育思想有其積極方面。首先,從家庭教育、寺院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三種形式并存的局面可以看出,回族學前教育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其次,在努力使自己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的同時,更不忘記加強民族教育,確保本民族能在歷史長河中繼續(xù)存在;最后,回族學前教育思想中也有對我們漢族學前教育有益的部分,值得我們汲取,有益于回族和漢族交流、交往、交融、團結和城市民族工作的推進。

【參考文獻】

[1]希提.阿拉伯通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145.

[2]李健彪.試論近代西北回族教育的幾種類型[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4)22.

[3]馬莉.回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幼兒家庭教育——以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為例[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56.

[4]沈蕙.回族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及其啟示[J].教育評論,2003(6)69.

[5]斯大林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86.

作者:張悅 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