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獨立學院校園文化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獨立學院校園文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獨立學院校園文化研究

摘要:為了解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文獻資料、數(shù)據(jù)分析等方法,對蘇南片區(qū)的獨立學院的文化建設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調查結果表明:現(xiàn)階段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認識片面、參與主體單一、建設缺乏系統(tǒng)性等問題。本文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文化

高校在傳承文化傳統(tǒng)的同時要守正創(chuàng)新,這要求高校在建設文化方面有所建樹,要善于傳承,用揚棄的態(tài)度,結合現(xiàn)實需要,有所取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但在現(xiàn)實中獨立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問題。為切實提高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質量,以蘇南片區(qū)獨立學院作為獨立學院的代表進行調查與分析,進而提出建議。

1研究方法:樣本采集調查法

蘇南片區(qū)有8所獨立學院,為使樣本采集的分布合理而全面,此次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問卷調查方式,向8個學院各年級師生分發(fā)問卷3500份,收回有效問卷3423份,有效率97.8%。其中男生問卷29.02%,女生問卷70.98%;學生干部問卷26.22%;各年級問卷分別是25.93%、32.63%、18.69%和22.75%。從調查對象的性別和年級等基本情況來看,問卷的分布和數(shù)據(jù)的代表性較合理,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2蘇南片區(qū)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2.1對校園文化建設認識片面化

在關于什么是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中,66.26%的人認為校園文化建設僅僅是指社團文化活動,20.88%的人認為是軟、硬件設施建設,8.63%的人認為是文化制度建設,4.23%的人認為是行為文化建設。受訪者大多將校園文化建設狹隘地等同于社團活動。這不僅人為地縮小了校園文化建設的范圍,而且也忽略了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參加社團文化活動的原因(多選)”這項調查中,85.49%的人選擇“發(fā)展自身”,67.83%的人選擇“為了學分”,19.58%的人選擇“無聊消遣”;而在“不參加社團文化活動的原因(多選)”的調查中,68.01%的人選擇“沒興趣”,66.96%的人選擇“沒時間”,20.63%的人選擇“對個人發(fā)展無用”。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參加(不參加)社團文化活動的目的性較強,且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學生一方面沒有真正地理解什么是校園文化建設,另一方面沒有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只是將校園文化建設當作第二課堂建設,憑著自身的喜好和利益參與其中。校園文化建設包含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行為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等,它的主要目標是形成校園文化精神,使得沐浴在這種文化精神中的師生能夠有良好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心理素質、審美情趣和精神面貌。片面地認識校園文化建設會對師生的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

2.2校園文化建設參與主體的單一化

在“現(xiàn)階段校園文化活動存在什么問題(多選)”的調查中,82.52%的受訪者選擇同學們參與熱情不高,54.02%的人選擇主體單一。8所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活動多局限于第二課堂活動或者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一方面,第二課堂活動屬于校內文化活動,多由學生干部組織策劃,與外界兄弟院校、社會團體交流少。同時缺乏專業(yè)的理論、技術指導,學生自娛自樂,教師參與度低。在“對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調查中,有20%的受訪者希望參與人員多樣,45%的人希望教師能參與其中。以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為例,院團委曾為社團配備指導教師,但多為掛名教師,社團活動和建設的主力仍是學生群體。另一方面,教育教學活動出勤率低,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低頭族”“睡眠族”等,教室前排呈現(xiàn)無人就座的場面。此外,教師大多忙于自身的科研活動,未能真正地投入校園文化建設中。校園文化建設應當群策群力,建設主體應該由高校行政管理機構、管理人員、教師、學生、后勤服務人員等組成一個多元完整的主體結構,相互配合,發(fā)揮各自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3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系統(tǒng)性

獨立學院一直依托母體學校辦學,人才培養(yǎng)的方案、課程的設置、教學的方式和方法、組織活動的想法與創(chuàng)意等多借鑒、照搬母體學校。然而母體學校的辦學水平和層次在獨立學院之上,發(fā)展定位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獨立學院不同,獨立學院生搬硬套,缺乏自身清晰的發(fā)展思路,無法突出自身的個性特征,容易走向文化的趨同和建設的畸形。隨著近年來獨立進程的加快,擇校、擴建等物質工程建設成為工作重點,精神文化建設被忽略。校園文化建設由多方面組成,不能只偏重一方而忽略其他,應當協(xié)同發(fā)展。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應站在全院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形成清晰的發(fā)展思路和規(guī)劃,投入適當?shù)娜肆?、物力,有序協(xié)同發(fā)展。在滿意度調查中,55.07%的人選擇“現(xiàn)在的大學生活和憧憬的差距有點多”,14.69%的人選擇完全不一樣。對受訪者描述的理想大學的總結中,“濃厚的學術氛圍,較多的對外交流機會”居于榜首,其次是“希望有優(yōu)秀的學長學姐的幫助和引導”,第三位是“希望文化建設可以貫穿大學四年,形成自由的氛圍,能夠閑而不散、學而不倦”。獨立學院的文化建設缺乏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學生需要浸潤在統(tǒng)一而深厚的文化氛圍中,將文化吸收、內化,從而形成文化的認同。受訪的8所獨立學院,大多存在學生之間、學生與外界的雙向交流缺乏,朋輩教育、社會交流、教育引導等欠缺的問題,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建設發(fā)展過程中缺乏規(guī)劃和引導所致,因此,系統(tǒng)的校園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3提升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實效性的路徑探析

十八大以來國家倡導文化自信,將它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并致。[2]獨立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大自信”,特別是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的視域下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讓他們能夠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能夠有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能夠有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能夠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綜合發(fā)展的能力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思維,因此校園文化建設變得尤為重要。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十八大以來,教育方面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明顯增強,期間要加快教育的現(xiàn)代化,要建設教育強國。在實踐中,教育改革要做到九個堅持,其中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3]這幾個堅持為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將德育放在首位,以文化育人,從獨立學院自身特色出發(fā),打造特有的“文化品牌”,培養(yǎng)學生的知、情、意的協(xié)調發(fā)展。

3.1提升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全面認識

校園文化建設是系統(tǒng)性的建設,不僅包括物質文化建設,還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建設等。其中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獨立學院建校時間短,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在調查中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不能正確地認識什么是校園文化建設,更無法理解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學生缺乏文化理念、情懷與品格,在物質主義、功利主義的夾擊下容易失去自我,更無法深刻體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氣度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氣魄,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信念也容易動搖。高等教育不是要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要培養(yǎng)有胸懷、有情懷、有人文關懷的社會主義青年,因此,要提升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全面認識。一方面,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髓。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智慧的結晶,飽含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念與情感智慧。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可以啟迪智慧,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助于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獨立學院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培養(yǎng),開設傳統(tǒng)文化課程,開展傳統(tǒng)文化活動;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善于引導學生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髓,加強文化的積淀,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將文化內化成文化的認同。另一方面,利用“互聯(lián)網+教育”模式,建設具有時代特色的校園文化。新時代網絡的發(fā)展,使得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網絡。獨立學院在教育教學中要善于利用“互聯(lián)網+教學”,增強課程的互動性和趣味性,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采用“互聯(lián)網+宣傳”,如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APP等社交軟件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宣傳,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校園文化建設,了解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3.2培養(yǎng)全員共建校園文化的意識

校園文化建設絕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部門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它的建設需要高校全體人員或部門的相互配合。校園文化建設不僅讓學生受益,也讓全體教職員工受益,因此要培養(yǎng)全員共建校園文化的意識。首先,要在思想意識引領上達成共識。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引領師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職員工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修養(yǎng),為學生樹立榜樣和典范;學生要艱苦奮斗、努力增強綜合素質,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沿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道路前進。其次,要加強師生互動。無論是在第一課堂的教學活動中,還是第二課堂的文化活動中,教職員工要積極參與其中,了解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自愿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而在物質建設方面或規(guī)章制度制定方面,要多征集民意,走訪調查,讓學生有“主人翁”意識,讓他們的日常訴求能得到傾聽和解決。校園文化共建意識的培養(yǎng)要求各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多溝通交流,形成雙向反饋通道,形成共同的理想。

3.3將校園文化建設納入獨立學院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

獨立學院建校時間短,在制度建設方面承襲了母體學校的傳統(tǒng),但是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因為缺乏清晰的發(fā)展思路和鮮明的學院特色,導致校園文化建設出現(xiàn)條理不清、文化趨同的局面。指出:“要加強文化領域制度建設,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傳承革命文化、發(fā)展先進文化,努力創(chuàng)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4]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要形成制度體系,制定清晰的發(fā)展戰(zhàn)略,理清發(fā)展思路,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政策,營造精神文化氛圍,培養(yǎng)師生積極陽光的生活方式,提高師生的凝聚力,展現(xiàn)獨立學院的精神面貌。將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院發(fā)展的整體規(guī)劃中,用長遠的眼光,讓校園文化建設形成長效機制。特別是在獨立學院改革轉型的關鍵時期,校園文化建設要與學院發(fā)展定位相匹配,要形成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獨立學院由于現(xiàn)實因素的制約,生源質量無法與雙一流高??购猓瑤熧Y力量也無法與重點高校匹敵,因此要另辟蹊徑,揚長避短。獨立學院的學生大多來自于富裕的家庭,學生生活閱歷豐富、興趣愛好廣泛、善于交際,獨立學院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制定培養(yǎng)方案,走技術技能型路線或國際化路線。校園文化建設也應當圍繞培養(yǎng)方案,打造應用型和國際范的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中國新聞網,2011-4-24.

[2].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7-2(01).

[3].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9-10(01).

[4].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2-18(02).

作者:王文婷 單位: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相關熱門標簽